1
博士黄国平事迹素材整理
【导语】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阅读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移动互联网
时代,阅读逐渐变得碎片化 ,这个现象不容忽视。从古人所说“书中自有黄金
屋”,到最近走红的黄国平博士的论文致谢,无一不在说明读书与知识的重要性。
人生的成长,是一个深邃而缓慢的过程,读书的意义恰恰在于对生命长久的滋养,
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盈,才能提升格局与眼界,进而改变命运。在快节奏的现代
社会, 不妨“慢下来”想一想,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书了?娱乐消遣的方
式有很多,生活可以多姿多彩,但别忘了给阅读留下一席之地。
【话题】
读书 奋斗精神 精神力量 青年担当 信仰 立志 精神扶贫 乡村教
育……
【时评选读】
博士论文“致谢”走红背后的精神力量
北京青年报 杨朝清
“出生在一个小山坳里,母亲在我十二岁时离家。父亲在家的日子不多……
我十七岁时,他因交通事故离世后,我哭得稀里糊涂”“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
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
工学博士黄国平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在网络平台走红。
博士论文通常有不少专业名词、统计数据和理论模型,如果缺乏相应的知识
储备,难免会看不懂。然而,在允许差异化、个性化的致谢部分,博士们可以自
由地进行情感表达。不论是感谢师长家人,还是感谢恋人,抑或感谢给予自己精
神力量的偶像,如果说博士论文的正文主要是“说理”,致谢部分的主要功能就
是“抒情”。
没有华丽的文字,只有简单朴素的话语,不煽情、走心的、娓娓道来的述说
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透过黄国平的博士论文致谢部分的走红,我们看到的是一
位寒门学子人生的悲苦、命运的多舛和求学的不易。面对种种苦难,他没有被击
倒,而是用难能可贵的拼劲和韧劲坚持了下来。
寒门学子的求学之路,不仅面临着生活上的困顿,还承受着精神上的压力与
痛苦。“一直盼着走出大山”的黄国平记不清自己有多少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觉得
自己快撑不下去了,正是对读书有笃定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追求,他才一次又一次
地坚持“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同样是博士,有人求学道路轻松而顺畅,有人则是艰辛而坎坷。实际上,“博
士论文走红”只是一个缩影,在黄国平背后,还有不少像他一样的寒门子弟,为
了“飞得更高”,他们付出了比普通人更多的努力,也承受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
艰辛与悲苦。“梅花香自苦寒来”,有了信仰和坚持,寒门学子终究迎来了破茧成
蝶的那一刻。在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普及化阶段过渡的今天,
寒门贵子之“贵”并不局限于他们现在职位有多高、财富有多少,而是在于他们
身上拥有的宝贵的精神力量——没有怨天尤人、指责命运不公,没有因为现实的
挤压心理失衡、迷失自我,始终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始终葆有对生活的热爱、
对他人的善意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向往与追求,哪怕身处困境也理想之火不
2
灭、赤子之心不失、奋斗之志不移。
“痛苦难道是白忍受的吗?不!它应该使我们伟大!”托马斯·曼的这句名
言,无数次激励了《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孙少平,同样也激励着现实生活中
的其他寒门学子。“博士论文走红”不仅是一位寒门学子的情感表达,也应该成
为许多青少年应该经历的精神成长。不论是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不论家境如何,
青少年都需要精神上强大起来,变得更加坚强。
穷且益坚,一篇博士论文致谢何以万千和声
作者:李思辉 《光明日报》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论文送到你面前。”近日,
中科院自动化所一篇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在网上引发热议。作者在《致谢》中回
顾自己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故事,打动了众多网友。据报道,论文作者
黄国平 2017 年从中国科学院大学毕业,现就职于某知名互联网公司。
从大巴山深处的炬光乡走到大寅镇,从仪陇县走到绵阳市,从重庆的西南大
学走到中科院自动化所……透过黄国平朴实无华的文字,人们“看到”这位“从
大山走出来”的青年承受的少年丧亲之痛、经历的贫穷困顿之苦、背负的自尊心
受挫之辱,不禁暗暗为之动容。所幸的是,一路过来,尽管吃尽了苦头,“记不
清多少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而觉得快扛不下去了”,但他最终挺了过来,完成了命
运的逆袭。这样的结局,令人欣喜。
通常来讲,博士毕业论文致谢部分往往会表达对学校、师长、亲人的感谢。
这篇《致谢》感谢的到底是什么?感谢的不是贫穷——贫穷本身不值得感谢,而
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生活态度;感谢的不是苦难——苦难本身不值
得歌颂,而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感谢的不是命运——命
运本身并不是决定因素,而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进取规律。
这让笔者联想到那位“感谢贫穷”的河北衡水女生王心仪。当年,王心仪被
北大录取后,她的一篇文章引发热议。她在文章中写道:“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
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
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感谢贫穷》也好,《致谢》也好,都
是寒门学子历经磨难、一路走来的质朴心声,都寄托着战胜贫穷、改变命运的坚
定信念和不懈努力,都在或明或暗中直击人的心灵,给人注入拼搏进取的力量。
令人每每思之,不禁热泪盈眶。
从社会层面看,寒门学子逆袭的辛酸既印证了自强不息、靠拼搏改变命运的
奋斗哲学,也折射了很多类似“逆袭者”的不容易,它的背后是一个彻底改变贫
困地区、贫困家庭贫穷面貌的时代考题。从“大凉山格斗孤儿”的争议,到“工
地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新闻,从考入北大“感谢贫穷”的刷屏,到一篇博士
论文致谢引发的思考,人们对寒门学子悲苦经历的密切关注,除了对奋斗者的钦
佩外,实则也寄托着进一步破解“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从制度层面让更多寒
门学子摆脱贫困和苦难人生的热切期盼。让每一个人不论出身、不论地域,都有
梦想、奋斗和人生出彩的机会,是社会公平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致谢》结尾,黄国平写道:“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
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
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诚如斯言,一个人无法改变出
身,但可以靠奋斗改变命运。成功后再回望,你就会发现,拼搏奋斗改变命运的
过程,实则也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历练。
3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中科院博士生论文致谢何以打动人?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 年 04 月 19 日 周婷
一篇博士生毕业论文致谢近日在豆瓣、知乎、微博等多个网络平台走红。《致
谢》里作者回顾了二十余年的生活和求学之路,不少网友点赞转发,评论道“感
人肺腑”、“令人敬佩”。据澎湃新闻报道,该致谢的作者是 2017 年毕业于中国科
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现为腾讯 AI Lab 高级研究员。
博士生致谢之所以在互联网传播中收获广泛认可,首先是以情动人。一方面,
这位作者出生在大山里,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容易引起大部分不是出身豪
门的普通人的共鸣,也是众多寒门子弟砥砺奋斗的缩影。另一方面,没有哪一代
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奋斗的道路必然充满了荆棘和挫折,但惟其艰难,才更显勇
毅。
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经历生活上的贫穷之苦、精神上的尊严刺激,他自己也写
道:“身处命运的漩涡,耗尽心力去争取,那些可能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东西,每
次转折都显得那么身不由己。”但面对困难,他并没有放弃,写道:“信念很简单,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在毕业之际,作者心怀理想和对未来
的期待,“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
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高山起于微尘,心里有
远方,才能一路风雨兼程。
其次,这一“致谢”还以“真”和“诚”感人。“致谢”并不是国内外所有
高校毕业论文的必备部分,但通常大家会写一个“致谢”感谢那些给论文提供帮
助的人或事。每到毕业季,也是花式致谢大赏季,但复制粘贴的模板、千篇一律
的套话是很难触动当下互联网时代网友们的神经的。回顾近几年上过热搜的致谢
包括这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站在普通人的视角,用真实具体的细节串联起自
己的故事。在这篇毕业致谢中,作者像一个坐在读者面前的讲述者,从自己的出
生开始回顾自己的前半生,这个前半生里有自己的父母、老狗小花、启蒙老师、
师母,故事有“煤油灯下写作业”、“下雨时竹笋壳塞瓦缝”、“半夜被狗和蛇追落
入水里”、“用于维持生计的黄鳝被偷卖”、“坐两个小时的大巴到县城”……字里
行间没有说一个“谢”字,却用所有文字感谢了命运,感谢了苦难,感谢了奋斗
的自己。
互联网传播的时代,传播载体和传播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好的传播内
容从标准上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情感共通、价值共鸣是评价好的传播永不过时
的标准,自古套路留不住,最是真情动人心。
不必追问读书的“用处”
作者:李勤余 《光明日报》
又到了世界读书日。一波呼吁公众多读书的热潮必然会到来,但那个核心问
题恐怕还是没解决: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或许,前几天热传的一条新闻可以成为一种解答。“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
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黄国平博士的论文致谢,感
动了无数网友,也成了驳斥“读书无用论”的有力论据。
虽然家境条件困苦、人生道路坎坷,但是依然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黄博士
的经历似乎足以说服大家好好读书。然而,这并不是对世界读书日,对读书的正
确理解。
4
读书是为了赚钱,是为了成功,这本无可厚非。但这不应该成为读书的全部
意义。如果我们带着这样的预设和前提去读书,可能只会得到一个令人失望的结
果。因为,此读书和彼读书并不是同一个读书。
这又让我联想到近期另一个热议的话题:“文科生太多”是个严重问题吗?
在这里不想谈文科和理科的比较,但这个话题本来就有潜台词:读理科比读文科
更容易找工作,更有前途。换言之,读书成了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是通往成功的
一件工具。这样的理解,显然走偏了路。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说的是“鸡娃”的故事,但归根结底,也是
在展现读书被歪曲之后的严重后果。给孩子拼命“打鸡血”,毁掉的不只是纯真
的童年,更是人生观和价值观。过度功利化的人生,还有乐趣可言吗?
当然,一味强调读书的崇高和超功利性,道理虽然没有错,但是很难说服为
生活奔忙的成年人。毕竟,大家都很忙,如果连生计都维持不了,谈读书未免显
得奢侈。
世界读书日前夕发布的一份国民书房报告显示,中国人均书房面积仅 0.65
㎡,不足一个马桶大小。这个数字无疑是一种隐喻:人们不是不想追求诗和远方,
只是眼前的苟且不允许罢了。既然如此,世界读书日真的只是走走过场、喊喊口
号?等这一天过去后,一切又恢复如常?
其实不然。回过头来看黄国平博士的论文致谢,他从读书中得到的不光是知
识和技能,更是对待生活、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没有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黄博士走不到今天,也不可能说出让无数网友感动的“金句”。
也就是说,读书的“用处”可能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在潜移默化中改变
一个人的气质和能力。接受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这些能力可能无法量
化,但读书带来的变化,每个人一定能看到。
我们的人生是有限的,但书本里有无限宽广的世界。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
我们读书,不仅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眼界和人生。说到底,读
书关乎人的本质、人的存在、人的关怀。生而为人,所以有比物质利益更高级的
追求,这正是人类最伟大的地方。
毕业论文致谢:致那些“肝”过的青春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一篇博士毕业论文的致谢意外“走红”,作者
黄国平回顾了自己走出小山坳、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大批网友为之动容。
对许多学生而言,“毕业”是一场向青春作别的盛大仪式,而毕业论文的“致
谢”部分,则是对十余载求学经历的凝练和回顾,它是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最
激动人心”的一环,也是未来某一天,其他读者浏览论文时,“最感兴趣”的部
分。
致谢里的故事:记录着一起走过的青春
豆瓣“毕业论文花式致谢大赏”这一话题,共囊括 780 篇内容,收获了 1663.4
万的浏览;而在“动人的论文致谢”下,共有 630 条动态、776 万次浏览。与豆
瓣上其他小组和话题在谈论学术生活时所呈现出的普遍的消极状态不同,这些话
题下的大部分内容,充满了脉脉的温情。
尽管其中不乏“抖机灵式”的回答,也有“吐槽”,但是绝大部分文字,都
是写作者在回顾求学历程和青葱岁月之后,所流露出的真情实感。在这些话题之
下,最受网友们关注的是毕业论文致谢中,写作者对当时伴侣的提及。
5
在这里,数年的生活日常和有趣的互动被总结成寥寥几行字,有学霸情侣相
互扶持,经历本科、硕士和博士 3 个阶段,最后步入婚姻的殿堂,惹人艳羡;也
有人感慨,曾经被写进毕业论文致谢的人,早已不在身边。
相较于毕业论文主体所要求的客观性、逻辑性和准确性,“致谢”是整篇论
文中,唯一感性的、可供自由发挥的部分。
有网友调侃,“我导师说,你的论文要是写得如致谢一般流畅就好了。”也
有文字功底不错的同学会选择采用文言文、骈体文的形式总结、回顾过往的大学
生活,这类致谢也常常能够获得不少网友的评论和点赞。
致谢里的导师:学业引路人
作为学生学术生涯的领路人,导师往往是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后,首先致谢
的对象。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孙瑜花了两年时间完成毕业论文。她在撰写毕业论
文的过程中,写作思路数度陷入瓶颈,“才思枯竭的时候觉得写一个字都很困难”。
写作过程中经历的“低谷”状态也曾让她对论文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产生
了质疑。幸运的是,导师给予了她“独特的”鼓励,“一个优秀的歌者,不论是
唱山歌还是流行乐曲,都能够应对自如,因为他掌握了最核心的唱功。比起能否
提出新颖命题和研究观点,老师更关注的是学生在做研究的过程中是否得到了成
长、学术思维是否得到了锻炼。”
复旦大学的何艺欣深知自己毕业论文的完成不易,致谢的撰写让她分外激
动,因此这意味着她的论文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
去年 8 月,她就开始搜集、处理研究所需要的语料,并于年底提交论文。然
而,导师对她花了两个月时间完成的论文初稿并不满意。她不得不全部推翻,从
文献综述部分开始重写。直到今年 4 月初论文正式送审前,她还在反反复复地修
改。
“每天的写作时间从早上 8 点持续到晚上 11 点。”导师的高要求和过往的
延毕率,让她不免有些焦虑,不过“好在有家人和朋友们的安慰,还有自己那股
不服输的劲儿”,现在,她期盼着用心完成的毕业论文能够拿个高分。
“撰写致谢就是对过往大学生活的复盘,我是一边哽咽一边写的。”何艺欣
说,回首过去三年的读研时光,尽管经历过不少困难,自己也实现了成长与蜕变。
她说:“致谢的撰写并不意味着研究的结束,它反而能够为论文主体的写作
和修改提供动力。撰写致谢的过程,给我提供了站在未来审视论文的视角,驱使
着我完善论文。那时候,我突然领悟到,不能辜负那些给过我帮助的人,不能辜
负曾经的自己对选题的热情和走过来的路。”
致谢里的同学:致那些一起“肝”过的日子
如今,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新动词,叫做“肝”,大意是熬夜(很伤肝)地做
某事。对于不少大学生来说,班级同学、舍友和同师门的兄弟姐妹,也是毕业论
文常见的致谢对象。这是因为,同龄人之间互相安慰、互相激励,一同去图书馆
“肝论文”的日子非常宝贵,这也是纯粹的、无忧无虑的校园时光的重要注脚。
北京邮电大学的黄彩云同学在毕业论文的致谢里,特意对本科母校的老师与
同学表达了感谢,她发现自己撰写毕业论文时所采纳的思维方式同过往的学习经
历分不开。“本科课堂上的案例分享,同学们关于传播现象所进行的思辨式的解
读,都曾带给我学术方面的灵感。”
6
在北京交通大学的张策看来,硕士毕业论文的致谢更应当被慎重的对待,不
同于本科阶段的毕业论文仅需要花费大四一学期的时间,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要求
更高,完成的困难指数也更高,他的研究课题贯穿了整个硕士阶段。
他表示,工科的毕业研究常常要经过多道实证性的计算和测算,写程序、调
整参数、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结果分析,“做不出成果的时候,很容易产生
想放弃的念头。”他还表示,“硕士毕业之后,我就要步入社会,学生时代也随
之结束。因此,毕业论文的致谢更应当被认真对待。”
孙瑜说,在毕业论文以纸质版形式被装订之前,她还想再将论文的致谢琢磨
一下,毕竟这是毕业论文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2020 年注定是特殊的一年,党和政府在抗疫防疫过程中的出色表现,成为
不少 2021 届毕业生论文中的致谢对象。这或许也是记录与人类命运相关的重要
事件的特别方式。
“文末搁笔,心绪驳杂”,毕业论文致谢也道出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当写
下“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更是对坚守自
我的反复提醒。
“不被人海簇拥,随波逐流。”他们用文字留下青春的注脚。
春日芳菲好,读书正当时
来源:人民论坛网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在春意浓浓的谷雨时节,我们迎
来了第 26 个世界读书日。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每年的 4 月 23
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
鼓励更多的人阅读和写作。
去年,东莞农民工大叔在图书馆留言簿上的话语感动了众多网友。“想起这
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
你。”。简单的文字,真情的告白,道出了人与书籍间最朴素的连结。读书,是
人生最简单的赋能,它让我们与大师同行,与真理为友,于浮躁中追求宁静致远,
在喧嚣里体味至真至纯。这两天,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黄国平博士的论文致谢走
红网络,他说“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读书,让曾经身处黑
暗的他,几经风雨泥泞终见蓝天艳阳,他的故事,字里行间都是对“读书改变命
运”最生动的诠释。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读书学习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
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恰逢世界读书日,让我们捧
起手边的书本,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通过
阅读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伴随着书香的浸润照古见今,
让梦想乘着书籍的翅膀翱翔。
别用“读书无用”掩盖“个人无用”
来源: 央视网评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聊聊关于读书的问题。
每隔一段时间,“读书无用”的论调就会在耳边响起。无论是“7 万硕士送
外卖”这种制造焦虑感的假新闻,还是现实中大学生毕业当保安、当家政的少数
例子,又或是“小镇做题家”“毕业即失业”的群体自嘲,都让一些人深感读书
无用了!
7
虽然从教育这一特定语境出发,给读书的价值定性,有点以偏概全,但也深
刻揭示了我们很多人读书背后的现实目的和考量。所谓读书有没有用,根本上是
对读书学习这件事“投入回报比”的计算、日后社会地位的比较。毕竟,从古代
“修、齐、治、平”的传统,到“耕读传家”“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口
口相传,读书历来承载的是人们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是社会流动的重要通道。
但是,一旦把读书当做工具过度使用,手段压倒目的,就会适得其反。我们
看到,有些大学生因为找不到理想工作或收入不高,产生心理落差、怀才不遇之
感,就抱怨:读书无用啊!这只不过是读书向财富、地位之间的“变现”失败,
实质上是用“读书无用”掩盖了“个人无用”。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云南大山里,张桂梅校长说,“女孩子读书,可以
改变三代人”;中科院黄国平博士说,“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他们感动全网,或唤起“读书改变命运”的价值力量,或展现“诗和远方”的浪
漫梦想。这比读书能多赚几个铜板、读文科理科哪个重要之类的问题,更能诠释
读书的内在意义。
再具体到如何读书,有人说要读书有“三重境界”,有人说要“先把书读厚,
再把书读薄”,还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些道理背后都告诉我
们读书是进阶的、方法迭代的,是要解决问题的。
我们屡屡被“读书无用”“不读书而成功”的调调蛊惑,其实很多时候在社
会上碰壁,恰恰是读书太少,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评判体系和知识框架,没有用理
论指导实践去证伪。
蜜蜂天生是“建筑大师”
正六边形的巢穴精巧无比
鱼儿天生是“游泳健将”
在江河湖泊里“游刃有余”
蝙蝠天生是自带“雷达”
回声定位探路法精确导航
人没有动物上天入地的本领
但可以
飞得更高
游得更快
找得更准
读书终究是不二法门
让我们多多
翻开书本
不负春光
不负己
他走出的不仅是大山
来源: 新华社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
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
过。”最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一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在网上引发热议。作者
黄国平回顾自己如何一路走出大山,努力学习和命运抗争的故事,感动了很多网
友。
8
记者来到作者黄国平的家乡——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采访熟悉他的亲戚、
村干部和学校老师同学,还原一位“寒门学子”努力奋斗改变命运的故事。
炬光乡里走出的“微光”少年
从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城出发,驱车沿着蜿蜒山道前行近 20 公里,来到永
光镇炬光农村社区。连日多雨,沿着泥泞的山路再步行 20 分钟,是一处仅剩砖
瓦框架的两层废弃小屋。这里,就是黄国平论文致谢中提到的“小山坳”,也是
他小时候的家。
正对面的砖瓦房前,是黄国平的伯父、76 岁黄国俊的住所。黄国平从出生
到读书前,就在家徒四壁中度过了童年。
“母亲离家出走,父亲车祸去世,他能相依为命的就是我和他的哥哥。”黄
国俊回忆起 20 多年前的那段岁月,对黄国平在这么小的年纪就经历家庭变故满
是心疼,当年看着他睡觉的床板上全是泥土,房顶还漏着雨,黄国俊直接把他接
到了自己家中。
黄国俊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这个侄儿的孝顺和勤奋。“他舍不得耍,每次放
学回家他会帮着家里放牛,放牛的时候就拿着一本书看。平时农活干完了,就回
屋里写作业。”黄国俊说。
当时为了筹集 200 多元的学杂费,黄国平抓黄鳝、养猪崽,在周围邻居的帮
衬下上完了初中。炬光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黄军回忆,当年两家住得很近,黄国
平也会常来他家串门。“他一向成绩很好,当时别家都安了电灯,他只能从镇上
打煤油点灯,晚上 12 点过了还能看到他在学习,屋里漏出一点微光。”
大山挡不住关爱和坚韧
“当时了解到他家经济状况不好,学校就给他全免了学杂费。”黄国平在仪
陇中学读高中时的班主任饶彬说。
4 月 19 日,黄国平在《给网友的一封信》中说,“作为众多从大山走出来
的学生之一,受益于国家、政府、学校、社会以及老师和爱心人士的帮助,包括
但不限于炬光乡小学、大寅镇中学、仪陇中学、、西南大学、中科
院自动化所,尤其是博士导师宗成庆老师的悉心培养,我才能走到今天。”
虽然家境贫寒,命运坎坷,但众多的关爱和自己坚韧的精神支撑他走出大山。
在论文致谢中,黄国平说自己的信念是“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这里的“走出去”,除了物理上走出大山,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拓宽视野。
和黄国平一样,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村里孩子走出大山。饶彬介绍,黄国
平同寝室 7 人中有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名校的。近
三年来,学校有近 300 名学子进入全国重点大学深造。
“2017 年以来,我们县共有 1.1 万名学生确认为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在教
育扶贫中,我们建立了控辍保学机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一例因贫辍学。”
仪陇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局长王英龙介绍,5 年来该县累计投入 36.5 亿元实施
县城教育扩容工程,真正做到“城市发展到哪里,学校就建设到哪里”。
“寒门”磨不灭意志 “努力终有所成”
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黄国平的求学之路虽然艰辛,
但他坚强的意志力和坚韧的精神也激励了很多人。
仪陇县中学高二(23)班的学生王翠萍说,黄国平学长的求学路很艰辛,但是
他一直饱含少年的热情。“我的家境也不是很好,但是学长为我们农村的孩子树
立了榜样。现在最紧要的就是读书。等以后有了能力,再来资助像我们这样在学
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9
“当下,一些年轻人遇到困难就退缩,存在自怨自艾的心态。黄国平的经历
是一种激励和警醒。”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国家中级心理治
疗师贾小寒说,人的一生,困难是必然会遇到的,逃避解决不了问题,保持积极
向上的心态,才能克服困难走出自己心中的“大山”。
正如黄国平对网友所说:“祝愿大家努力终有所成!”
“博士论文致谢走红”彰显奋斗的力量
来源: 河北日报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
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一篇
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在网上引发热议。作者黄国平回顾自己一路走出小山坳、和
命运抗争的故事,打动了大批网友。
简单朴素的话语、娓娓道来的述说,道出了黄国平从小饱受生活的磨练、命
运的摧残,却始终心怀感恩、砥砺前行的励志故事,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而那
句“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更是涤荡
人心、催人奋进。
从家徒四壁、自谋生计,到半夜落水、被催学费;从年幼时亲人离去,到靠
着好心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终于博士毕业……那些无法言说的苦难,那些因贫
穷而被触及的自尊,被黄国平寥寥数笔勾勒。从大巴山深处的炬光乡走到大寅镇,
从仪陇县走到绵阳市,从重庆的西南大学走到中科院自动化所……黄国平凭着心
头的“勇”和脑中的“智”,为自己硬闯出一条路,让生命华丽绽放。
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抗争是黄国平不断前行的动力,促使他坚持不懈地
努力奋斗。人们之所以流泪、感动,是因为在他身上,看到了人之为人的内核,
看到了生命的顽强,看到了奋斗的力量。
值得讴歌的不是苦难,而是战胜苦难的勇气和奋斗的力量。最近,还有两个
人因奋斗而走红:一个是 10 年前父母皆亡、妻死子殇,被称为“现实版活着”
的“福贵大爷”,如今再次结婚生子,家庭幸福;一个是集颜值和才华于一身的
25 岁“刮腻子女孩”,终日爬高上低、拿着劈刀铲刀,将凹凸不平的腻子变成
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浮雕山水画。他们有很多共同点,最重要的就是在困境面前,
没有退缩,而是凭着一股信念努力奋斗,最终都收获了人生风景。
幸福不会从天降,奋斗的人生是幸福的,每一个奋斗的生命都值得尊重。期
待这些人的奋斗故事,这些货真价实的网络正能量,能够照亮无数人的前行之路,
让他们更加坚定地将奋斗进行到底,让努力终有所成,实现自己的理想。
从刷屏博士致谢信感受奋斗力量
来源: 南京日报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
近日,中国科学院一篇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引发广泛关注。作者黄国平回顾自己
如何经历亲人离去,一路求学走出小山坳,和命运的苦难顽强抗争的故事,看得
许多网友眼眶湿润。当然,在感动之余,也少不了“阅读理解”,有人从中看到
了“寒门能出贵子”,也有人看到了“只是万中无一”。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这篇论文致谢,每个人的关注点
和侧重点不同,无论看到的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结果,还是一个难免吃苦的现实,
都很正常。但他人的经历是很难复制的,只有精神超越了琐碎的计较与不平。在
10
从泥泞奋力走向星光的上升之路中,或许泥泞和星光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只有
那奋力上升的力量才适用于每个人。
最近,媒体也报道了另外一些故事:一位名叫彭超的无臂少年,在研究生复
试考场用脚写字,最终考入同济大学;四川女孩黄欢 4 岁时因交通意外失去双腿,
从此靠板凳“行走”,她在大学期间收获了“第七届大学生年度人物”、6 次学
习奖学金、2 次国家励志奖学金,目前已成功保研到四川师范大学企业管理专业。
从黄国平,到彭超,到黄欢,他们的遭遇有些相似,也有些不同;当我们阅读这
些报道,所获得的那份感动与激荡,比细节更为重要。
社会上时而流行某种“小确丧”和“愤世嫉俗”的情绪。在这篇博士论文致
谢相关的评论中,有网友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是有人生下来就在罗马”。然
而,再公平的社会,也不可能让每个人生来都在相近的起跑线上。生活总有坎坷,
因为遭遇坎坷就怨天尤人,并不能让自己过得更好些。另外,“得”与“失”是
问题的两面,“危”与“机”存在辩证关系。事实一再证明,“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并不是一种“安慰剂”,“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是智者和勇者的追求,也是历史前进的缩影。我们始终需要一些正向的、正常的
鼓励,振奋精神,去对抗自身遭遇的或普遍、或少见的困难与危机。
天空无限高远,不论站在哪里,所向往的星辰大海都需要跋山涉水才有机会
抵达;不论是坚持“读书改变命运”的学子,还是在各个领域用汗水浇灌梦想的
“弄潮儿”“打工人”,都展现出了奋斗最好的样子。不必“站队”,不必争议
每个人具体的选择,只要做一个纯粹的人,纯粹地努力,不坠青云之志,总能在
奋斗中体会到幸福,不断接近属于自己的星光。
生活就是努力向前走向前看
来源: 深圳晚报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
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
聚过……”
这几天,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一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在网上引发热议。作者
黄国平回顾自己如何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故事,叩击了无数网友内心
的柔软,让人热泪盈眶。
整篇《致谢》的言语很平实质朴,却激荡起网友心中一阵又一阵波澜。“读
着读着眼泪就流下来了”,这不是一个读者的感受,而是一群人的情感共鸣。平
静的笔触背后,是黄国平堪称苦难曲折的人生经历。尤为令人动容的是,面对生
活的磨难和坎坷,黄国平没有自暴自弃,不抛弃、不放弃,“这一路,信念很简
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进入高中后,学校
免了全部学杂费,胡叔叔一家帮助解决了生活费。进入大学后,计算机终于成了
我一生的事业与希望,胃溃疡和胃出血也终与我作别。”
能让人泪流满面的,从来都不是贫穷和苦难,而是其背后始终向前走向前看
的坚韧和执着。生活的条件不能选择,但路是自己走出来的。黄国平迈出的每一
步,都印刻着奋斗的足迹,闪烁着坚韧和执着的光辉。站在生活的大地上,我们
能够切身感受《致谢》的字里行间,藏有多少的“不容易”。奋斗永远都不会没
有意义,其本身就是一束光,这是我们对黄国平奋斗经历的共情以及对生活的至
高礼赞。
11
感恩生活,感谢时代,致敬奋斗,这是博士学位的论文致谢,其实也是千千
万万青年人努力拼搏、奋力前行的真实写照。“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黄国平
们以他们的奋斗实践,为这句话作出了厚重而生动的注解。
“但因为有了这些点点滴滴,我已经有勇气和耐心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
这是黄国平的时光积淀和生命体悟,也指向每个人心中的生活命题,折射着一个
社会的价值取向:奋斗是永恒不变的主题,穿越风风雨雨、创造美好生活的背后,
必然是一份百折不挠的精神韧劲,一股直面风雨的生活豁达,一种锐不可当的向
上力量。
泥泞留痕,每一处绝美胜景的看见,都源自我们再坚持一下的信念。诚如黄
国平在回复网友中所说的,“祝愿大家努力终有所成”。愿每一个心怀美好,努
力向前的人,都能被岁月温柔以待,这源于我们每一个人对生活的由衷热爱,这
是我们每一个人对彼此的真切祝福。
博士论文致谢走红,乡村教育要成为更多寒门子弟的“扶梯”
来源: 光明网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
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
聚过……”日前,一篇博士论文的“致谢”在多个网络平台走红,感动了很多人。
论文的作者是黄国平,来自四川仪陇的一个贫困家庭,用乡亲的话说,是村
里最贫穷的那个家庭。黄国平在“致谢”中写道:“高中之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
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那些年里,方圆十公里的水田和
小河都被我用脚测量过无数次……学费没交,黄鳝却被父亲偷卖了,然后买了肉
和酒……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而觉得自己快扛不下去了。这一路,信
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把书读下去的信念简单
而真实,但这其中的艰辛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令人欣慰的是,黄国平
把书念了下来,也走了出来,毕业后成为一名高级工程师。
黄国平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心,不仅是因为他的励志,因为他迎难而上、不
懈努力、勇敢坚毅的品质,也是因为他让我们看到了即便处于最困顿的境地,也
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出泥泞、改变命运。作者的经历同时也是千万寒门学子用
知识改变命运的缩影。还有很多人将自己的经历代入其中,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
觉。
“如果人生之路真的有捷径,读书可能是改变命运最好的路。”我们从黄国
平的故事中再一次感受到,教育对人,尤其是对那些处境不利的人群的重要意义。
公众的感动,其实也是对教育公平的更高期待。公平和质量是教育发展的两
大主题。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谈到教育,他指出,
“决不能因为家境、区域不同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
大的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它关系到每个孩子能否有学上,上好
学。
当下社会弥漫着教育焦虑,这种焦虑其实是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产物,
尤其学校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质量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农村教育的落
后制约了寒门学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能力,虽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
50%,进入了普及化阶段,但是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中来自农村的生源比例远不
及以前。
12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国家推出了高考专项计划,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
生。这种补偿性的措施,提升了农村学生上大学、上好大学的机会,但是农村学
生的弱势处境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乡村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发展最大的短
板,近年来,优质师资和生源集中到省会城市和区域大城市的超级中学,“县中
坍塌”现象愈发普遍,县域教育生态遭到破坏,进一步限缩了寒门学子的求学之
路、成长成才之路。
为此,一方面要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升乡村教师
水平,提高乡村教育的水位;一方面要优化区域教育生态,逆转“县中坍塌”的
趋势,实现县中教育的再度振兴。此外,告别绝对贫困之后,作为补偿性措施的
国家专项计划也要继续实施。多措并举,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再到结果公平,
多个环节推进教育公平,才能帮助更多寒门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