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编训练题之语用小综合(修辞手法·句子表
达效果分析·连贯)(B)(附答案)
[本练十道大题 30 道小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1 分)
苍苍的榕树啊,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不是动听的言语,也不是诱惑的
微笑,只是默默地张开温柔的翅膀,在风雨中为他们遮挡,在炎热中给他们阴凉,以无限的
爱心庇护着劳苦而淳朴的人们。
我深深怀念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有人卷一条被单,睡在光滑的石板上;有人搬
几块床板,一头搁着长凳,一头就搁在桥栏杆上,铺一张草席躺下。我喜欢跟大人们一起挤
在那里睡,仰望头上黑黝黝的榕树的影子,在神秘而恬静的气氛中,用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
星交流。____①____,如水的月华给山野披上一层透明的轻纱,将一切都变得不很真实,似
梦境,似仙境。在睡意中,有嫦娥驾一片白云悄悄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
来。而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催人在夜风温馨的抚摸中慢慢沉入梦乡……
那样的日子不会回来了。我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转,身上还留有榕树叶隙漏下的清凉。
小儿子摘了一把榕树叶子,递到我面前,于是我又一叶一叶卷起来给他吹。那忽高忽低、时
远时近的哨音,弥漫成一片浓浓的乡愁,笼罩在我的周围。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
绿荫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吗?如果你有思想,
你会像慈母一样,____②____?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 分) ( )
A.比喻、排比、对偶 B.设问、排比、拟人
C.比喻、通感、对偶 D.设问、通感、拟人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有嫦娥驾一片白云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
枝头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唱着甜蜜的摇篮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
表达效果更好?(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4 分)
答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1 分)
西湖、太湖、洞庭湖、洱海……这些名湖,都是人们所熟悉的。它们有的妩媚,____①____,
有的浓妆,有的淡抹。唯独镜泊湖却另具一番情调,它妩媚、雄奇都谈不上,而是充满了古
朴的野趣。坐在镜泊湖旁那种有着尖顶、回廊的木头房子里,推窗也可以看到一角的山色湖
光。这个遥望不见一座塔、一道拱桥、一个亭台楼阁的巨大湖泊,自有一番“妙趣天然未夺
真”的景象,它所具有的是一种粗犷的美、朴素的美。打个比方吧,她是在水乡浣纱时代的
西子,而不是宫禁里“云鬓花颜金步摇”的杨妃。
镜泊湖的湖水很清,湖面像大自然创造的一面巨镜。船在上面航行,上端是山色云彩,
下面也是山色云彩,船头冲破了画图,涟漪潋滟,波光摇曳。船腹下的图景又愈合起来。两
岸山峦绵亘,比较靠近山崖的时候,似乎有点三峡气派。更奇特的,是这个湖曲折蜿蜒,实
际上是由七面大湖连串而成。____②____,所以人们常常能发现惊喜。小船航行着,航行着,
看来前头是岸了,谁知转一个弯,又是一面大湖。湖中有一个地方,又是放流木排的场地,
巨木成筏,在湖面上载浮载沉。这样的景象,在其他人工修饰很多的名湖,也是难得一见的。
4.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 分) ( )
A.比拟、比喻、夸张 B.对偶、借代、排比
C.比拟、比喻、排比 D.对偶、借代、夸张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船在湖面上航行,上下都是山色云彩,船头前
方是涟漪潋滟、波光摇曳的水面。”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4 分)
答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1 分)
现在好了。一天清朗,使你的心境也变得沉静和清爽了许多。你站着,思想和激情会悄
悄爬出来,追随你的目光,在你看得见、想得到的地方,拉开绵长的、想象的线。那时,如
果你想铺开纸,记下一段旋律,每个音符,都会依照灵感的指令,立即冒出头来,____①____。
3
你的全部才智和学问,都会一涌而起,去成就你的事业。那个名叫“创造”的词汇,不经意
中或者会与你不期而遇。我是如此看重心境,就像看重天色的清朗。我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自
己的心灵,不让它在坚硬的石板上碰伤;更不让污浊的欲念像肮脏的空气,遮蔽心灵的天空。
郁闷、愤怒、孤寂、失意、贪欲、妒忌……,都难免如同浮云占据心灵;那时,便需要凉爽
洁净的风,劲猛地吹过,荡涤浊尘,让心灵的天空重新归于清朗。清朗,是一池不曾污染过
的清泉,是一张能随时擦洗干净的黑板,是一片收割之后可以重新耕种的土地,是一片能在
深夜更新空气的青青林子。谁的心,都不能永远是一张不曾书写过的白纸。可是,却能及时
地换掉那些涂污了的纸张,____②____,面对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
7.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 分) ( )
A.拟人、排比、比喻 B.夸张、排比、对偶
C.拟人、借代、对偶 D.夸张、借代、比喻
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呵护着自己的心灵,胆战心惊地,不让它碰
伤,在坚硬的石板上;更不让污浊的欲念,遮蔽心灵的天空。”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
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4 分)
答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11 分)
在初见暑气的夏夜,临水的院子里,人声、虫鸣混合着菖蒲的香气,在你的蒲扇下悠悠
拂来,煞是清新。夏日晚上蚊虫多,你总是麻利地从抽屉里拿出枯黄的菖蒲,划一根火柴,
点燃驱蚊。你总是笑着说:“还是点菖蒲好,比什么蚊香都灵!”夏夜的晚上,伴着氤氲在
空气中菖蒲的气息,安然入梦。梦中总是会出现那个熟悉的场景,端午的日子,你抱着我与
我一同将菖蒲插在门上。我握一端,你握一端,每插进一根,你就开心地笑一次。
梦中的我一直沐浴在蒲扇的清风下,在无数个儿时的夏夜,清凉着我的梦境。迷蒙里,
隐隐约约中,你的一颦一笑,句句叮咛,印在我的记忆深处。年复一年,风吹菖蒲,可临水
的院子里少了一个我。每每在诗词里读到水、田园,每每笔尖流出夏夜,那一滴滴文字滴进
血脉,____①____。月光灿灿,星光淡淡,还是一个夏夜,我回家探望你,仍在那个临水的
小院中,我们躺在院中的竹席上,仰望着满天的繁星。你还是像以前一样,摇着蒲扇,听我
4
说着学校里的趣事。几只调皮的蚊子嗡嗡地飞过,你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起身。然后吃力
地一手按着膝盖,一手扶着竹席边的椅子,颤颤巍巍地走向那个熟悉的抽屉,后眯缝着眼睛,
在抽屉中摸索着,几片枯黄的菖蒲出现在掌中,划一根火柴,熟悉的气息就缥缈而来。你又
笑着说:“还是点菖蒲好,比什么蚊香都灵!”一切仿佛与记忆重合,还是熟悉的气息,还
是那种浓浓的爱。于是在这清凉的晚风中,在菖蒲熟悉的气息中,在故乡临水的小院中,我
们仰望着星空……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____②____。”外婆,时光会变老,但是,
你给我的爱从未改变。外婆,感谢你为我不变的爱与付出,你是我最感激的人,曾经是,现
在是,未来,也是。
10.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 分) ( )
A.拟人、对偶、排比 B.拟人、比喻、引用
C.拟人、比喻、排比 D.拟人、对偶、引用
1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然后走向那个熟悉的抽屉,在抽屉中找出几片
枯黄的菖蒲,划一根火柴,熟悉的气息就缥缈而来。”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
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4 分)
答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11 分)
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
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
许比我看得清楚;____①____,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
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
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
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
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
5
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____②____。它们的枝头疏而粗,
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荫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
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障,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
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
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繁多。那猪耳朵一
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
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
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13.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 分) ( )
A.比喻、借代、引用 B.拟人、比喻、引用
C.拟人、比喻、对比 D.比喻、对比、引用
1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那些叶片,长得很密,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在
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恐怕无过于梧桐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
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4 分)
答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1 分)
我并不是为了寻水而来到东阿的。我从小在南方的水边长大,多年来一直与水为伴,水
汽、水声、水浪、水的呼吸,经年四季缠绕着我。我常常在想,水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水
流过的地方,有世界上最早诞生的道路。大地上的水域图,像脉络丰富的叶片,有干流,有
支流,从粗到细,从主到末,水流进时间的过去与未来,____①____。我们走到哪里,向任
何一个方向走去,终将与水相遇。
于是在看不到水的夜晚,我听到了水声。汩汩而动,像健壮有力的脉搏起跳;涌涌而行,
像田垄上的猎猎大风。我以为窗外有井有泉有河有湖,但推开窗,冷凝澄明夜色中,还是归
6
于冷凝澄明。我忘记了这里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缓平坡地,是黄河泛滥漫流沉积而成,盐渍化
厉害。水声若隐若现,浮在耳际,我抓住聪敏的听力去捕获,搭载风的翅翼追逐,八方四面,
杳无迹痕。水在黑暗中躲藏,却与喧哗的水声沉浮起舞,又在某处现身,拍击有边缘的物体,
又像是来自远方的梦语。____②____,而是流在一种叫“黑”的色彩里。
16.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 分) ( )
A.排比、夸张、拟人 B.通感、比喻、拟人
C.通感、夸张、比喻 D.排比、借代、通感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于是在看不到水的夜晚,我听到了水声,像脉
搏起跳,像猎猎大风。”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4 分)
答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1 分)
唐干花,是一种奇特的野生花种,多生长在海拔 500 米以上的山坡、林区。其枝干暗红,
网状、蓬生,全身长有短刺,刺长不足方寸,尖如绣针。叶子柳形,周边有锯齿,青绿如翡
翠。花绽前,花蕾仰天而冲,外围有毛茸刺包裹,密无缝隙,欲敌而无机可乘。花绽后形成
玉盘,大如莲花,可盛装数颗珍珠。花蕊蛋黄,如皇宫里的珍馔;不,像太阳的光环,环行
中央;不,____①____,金光灿灿。唐干果,形如腰鼓,不大,与落花生不相上下,成熟后
枣红,果核数粒,小而多,如芝麻。果皮即果肉,薄,甜如蜂糖,可入药,能润肺生津,是
止咳平喘的好药材。
唐干开花,正值人间四月天,与它一齐盛开的是桐子花、映山红、牛奶子、红籽花、白
萢刺……它们总是欢天喜地,你追我赶,红的红,白的白,黄的黄,紫的紫,各显姿色,竞
相风雅。____②____,它开花出神,如同仙狐,白得惊人、白得射眼、白得透亮。比天上的
天鹅还白,比地上的雪花还白,比江南的丝绸还白。它白的亮度,如黑夜里的一盏灯,能照
你前行,甚至可以把你的五脏六腑都映照得通体透明,成为这山野里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19.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 分) ( )
A.比喻、拟人、对偶 B.比喻、拟人、排比
7
C.对偶、借代、排比 D.夸张、借代、对偶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花绽前,外围有毛茸刺包裹,花蕾仰天而冲,
密无缝隙,欲敌而无机可乘。”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4 分)
答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1 分)
在时尚领域,服饰文化是一种极具流行感的文化体系,具有很强的传播性。时尚践行者
的努力让人间处处存在和谐的色彩交响,____①_____,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声部元素。人
们通过服饰的创造、变革,表现个性的解放,表现自由的愿望,表现对美的追求。现代着装
观和服饰形象清晰体现着,也充实着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生活观念解放过
程中,人们相信多元化的服饰是使社会活跃化的色彩,是让时代生动化的表情,是让思想观
念解放的面容。服装随着文明进化被赋予了文化功能,能够附着具有无限表达可能性的社会
文明符号,是重要的文化载体。
时尚设计的重要艺术语汇是色彩。色彩体系突出表征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特定内涵。
可以说,一个民族的色彩文化是该民族最容易辨识的文化标志。一个民族对色彩的认知、理
解、把握、运用,____②____,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积淀过程,是一个美感进化过程。没有民
族文化历史依据的时尚色彩难以深入人心。时尚设计大师们只有借助“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等诗词歌赋和古代书画,深挖中国色彩的多元借代与丰富内涵;同时,结合时代精神,巧妙
衔接中国色彩的“前世”和“今生”,如此方能从传统到现代,从物质到理念,跨越视觉表
象层面,实现对色彩历史的深层文化解读。
22.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 分) ( )
A.比喻、排比、引用 B.比喻、排比、对偶
C.对比、比拟、对偶 D.对比、比拟、引用
2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人们在生活观念解放过程中,相信多元化的服
饰是使社会活跃化、生动化的色彩与表情,是让思想观念解放的面容。”从语义上看二者基
8
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4 分)
答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11 分)
油菜花美丽迷人,令人叹为观止。它用微小的花朵,营造漫天的金黄,以毕生的精力,
展现极致的艳美。走近花海,只见油菜花之间有阡陌相隔,每处油菜花都一样,以满腔热情
____①____,不管你来自远方抑或是生于此地,不管你是文人政客抑或是平民商贾,也不管
你是否与之早有交情还是它刚结交的新知,都一视同仁。它未沾染俗世的丝毫尘埃,呈现给
世间最纯净的美丽,让人如痴如醉。当微风吹拂,馥郁的花香扑鼻而来,油菜花也随风舞动,
摆弄着柔小的身姿,跳起华美的舞蹈,宛如一个个美丽婀娜的仙子。最为调皮的莫过于蜜蜂、
彩蝶,它们时而点触花蕊,驻足深处,时而飞舞,挑选着最中意的美味佳肴,为花海____②____。
花海中建有房屋,房屋前面又有溪水流过,附近小树上的鸟儿不时唱出美妙的歌声:此情此
境,美不胜收。
25.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 分) ( )
A.比拟、排比、对偶 B.比拟、排比、夸张
C.比喻、比拟、排比 D.比喻、比拟、对偶
2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当微风吹过,油菜花随风晃动,游人能闻到花
香。”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4 分)
答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11 分)
故乡的小河,是一条不知名的小溪河。小河流经之地溪草茂密,柳竹成行,小河在柳竹
的庇护下仿若一条蜿蜒的银带一路向前。在河岸较窄的地方,一座石板桥横亘于小河之上。
小桥长不足十米,宽不足两米,三根桥柱牢固地支撑着上面厚重的桥板,远远看去,小桥厚
厚墩墩,结实无比。小桥很平常,但老辈人讲过很多皇帝下江南从此路过的故事。____①____,
但与这座小桥相承的石板路曾经是古驿道却是千真万确的,那桥面被时间的刀锋深深地剜出
的一道道痕迹就是明证。
小桥两头岸石叠加,依岸而立,两棵参天的榕树紧紧拥抱着坚硬的岸石,使小桥有了牢
固的基石与依靠。小桥一端的榕树下,有一间小房子,____②____,却十分精致,青瓦粉墙,
房内沿墙根修有马蹄形的石凳,老辈人说那是专为路人休憩而准备的。
小河中的流水经历一路的艰辛与洗涤,明澈而亮丽,清爽而甘甜,这是上天赐予故乡人
的甘露。每到月光明亮的夏夜,小桥就会热闹起来。老人们饭后拎着马扎、摇着蒲扇来到榕
树下,或是讲古,或是论今。孩童们仿佛来到了儿童乐园,他们跑着、笑着、闹着,一会儿
捉迷藏,一会儿踢毽子,一会儿又折了柳枝去逗弄水中的游鱼。
2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 分) ( )
A.比喻、比拟、对比 B.比喻、比拟、排比
C.比拟、对比、对偶 D.比喻、对比、反复
2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他们又跑又笑又闹,折了柳枝去逗弄水中的游
鱼,又捉迷藏、踢毽子。”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4 分)
答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11
语用小综合参考答案
(修辞手法·句子表达效果分析·连贯)
一、
1.D (设问:“苍苍的榕树啊,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不是动听的言
语,也不是诱惑的微笑,只是默默地张开温柔的翅膀……”。拟人:“只是默默地张开温柔
的翅膀”。通感:“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比喻:“如水的月华”。文中没有
使用对偶和排比的手法。故选 D。)
2.“悄悄”“轻轻”“静静”等形容词的叠用,把动作表现得轻柔,衬托出环境的静谧,
渲染出优美、温馨的意境,表现出音韵美。 (和原句比较,改写句少了“悄悄”“轻轻”“静
静”这些叠词,叠词能增强音韵美。“悄悄”“轻轻”给人以轻柔感,“静静”给人以静谧
感。)
3.①要是有月亮的夜晚 ②思念我这漂泊天涯的游子吗 (由“如水的月华”可以推知,
①应填写“要是有月亮的夜晚”等内容。由“遥远的异乡”“像慈母一样”和问号可知,②
应填写的关键信息为思念、游子,具体可填写“思念我这漂泊天涯的游子吗”。)
二、
4.C (比拟、排比:“他们有的妩媚……有的浓妆,有的淡抹”。比喻:“湖面像大
自然创造的一面巨镜”。文中没有使用借代、对偶和夸张的手法。故选 C。)
5.原句两次强调“山色云彩”并单独成句,突出了水天一色的美丽景象,照应前面的
“巨镜”;将“涟漪潋滟”“波光摇曳”等词语单独成句,突出其颜色变化流动的特点,增
强画面感和节奏感。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展现镜泊湖平静、美丽的特点。 (比较
原文和改写句,可以发现:原文以“上端”和“下面”相对,两次使用“山色云彩”,使用
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突出强调的作用;原文将“涟漪潋滟”“波光摇曳”等词语单独成句,
有突出强调的作用,增强画面感和节奏感。结合语境,可以组织语言作答。)
6.①有的雄奇 ②因为这个原因(或“因为湖曲折蜿蜒”“因为湖形成原因特殊”)
(根据上下文,①处的句式应为“有的……”;有的后面所填词语应与妩媚相对。②处应写
出“所以人们常常能发现惊喜”的原因,且要有跟“所以”相呼应的关联词。)
三、
12
7.A (拟人:“思想和激情会悄悄爬出来,追随你的目光”。排比、比喻:“清朗,
是一池不曾污染过的清泉,是一张……青青林子”。文中没有使用夸张、对偶和借代的手法。
故选 A。)
8.①原文是长句,分号前后的句子结构基本保持一致,符合整句的特点;②原文中的
“像肮脏的空气”更生动形象;③“小心翼翼”更符合“呵护心灵”的状态。 (比较原文
和改写句,可以发现:原文分号前后的句子结构基本一致,比较整齐。原文使用了比喻的修
辞手法,更加生动形象。原文中“小心翼翼”一词比改写句的“胆战心惊”一词更准确,更
符合“呵护心灵”的状态。结合语境即可具体作答。)
9.①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 ②永远以一种有备而来的清白 (根据上下文,①处应填描
述“音符”怎么样的句子,根据上文“依……指令”“冒出头来”可推知为“找到”或“站
到”合适的位置之类意思的句子。②处应填写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心灵具有的积极状态
——清朗、清白、清明等。)
四、
10.A (拟人:“几只调皮的蚊子嗡嗡地飞过”。对偶:“月光灿灿,星光淡淡”。排比:
“曾经是,现在是,未来,也是”。文中没有使用比喻和引用的手法。故选 A。)
11.①原句“吃力地一手按着膝盖,一手扶着竹席边的椅子” “颤颤巍巍地”写出了
外婆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腿脚不方便,起身比较困难;②原句“后眯缝着眼睛”“摸索”
说明外婆年纪大了,视力不太好,只能眯缝着眼,用手去摸索;③“几片枯黄的菖蒲出现在
掌中”写出外婆童心未泯,好像变魔术一样找出了菖蒲;④这三处不同,把外婆找菖蒲的过
程写得具体而形象,表现了外婆对“我”的关爱以及“我”对外婆的怀念之情。 (比较原
文和改写句,可以发现:改句与原文主要有三点不同,原文具体细致地呈现了外婆走和找的
状态、过程,更能表现外婆对“我”的关爱以及我对外婆的怀念。)
12.①会带我重回那溢满菖蒲香气的家乡 ②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①处前文说“每
每在诗词里读到水、田园,每每笔尖流出夏夜,那一滴滴文字滴进血脉”,后面说“月光灿
灿,星光淡淡,还是一个夏夜,我回家探望你”,此处应该填一个过渡句,从诗词中的夏夜
到真实的家乡,全文都提到菖蒲的香气就是作者的记忆,所以这个句子应该有“菖蒲的香气”
这个关键词。②处是一处转折句,“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但收获的应是比春风更多、更美
的东西,此处应该填“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五、
13.B (引用:“山远始为容”。拟人:“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比喻:“好
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好像一个大绿障,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
山”“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文中没有使用借代和对比的手法。故选 B。)
14.①原句“那些团扇大的叶片”,“团扇大”写出了叶片的大小;②“长得密密层层”
13
运用叠词形容叶片的多、密;③“好像一个大绿障,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连用两个
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梧桐叶片的颜色和浓密;④原句“除了芭蕉以外”把梧桐的叶片与芭蕉
叶进行比较,用语准确,更为真实。 (比较原文和改写句,可以发现:原句用“团扇大”
写出了叶片的大小; 用叠词“密密层层”形容叶片的多、密;连用两个比喻,写出梧桐叶
片的颜色和浓密;用“除了芭蕉以外”把梧桐的叶片与芭蕉叶进行比较。根据这些不同,结
合语境即可具体作答。)
15.①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 ②但态度最为坦白 (①处前文说“对于它们的局部
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后面说“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此处就应该是整体情况,注意句
式“对于”,语气要转折。②处也是一处转折句,与技巧相对的是“态度”,此处应该填“但
态度最为坦白”。)
流畅、
16.B (通感:“汩汩而动,像健壮有力的脉搏起跳”,化听觉为视觉。比喻:“汩汩
而动,像健壮有力的脉搏起跳;涌涌而行,像田垄上的猎猎大风”。拟人:“水在黑暗中躲藏,
却与喧哗的水声沉浮起舞”。文中没有使用夸张、排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故选 B。)
17.①原文“汩汩而动,像健壮有力的脉搏起跳”使用了比喻,将水汩汩流动的声音比
作脉搏起跳,写出水流动的有力和不息;使用通感,化听觉为视觉,以形写声,化抽象为生
动形象。②“涌涌而行,像田垄上的猎猎大风”,是以声写声,把水声写成风声,写水涌动
的声音,写“田垄上”的风,交代地点,更突出此处水声之大。 (比较原文和改写句可知:
首先,原文多了一个描写水声的句子“汩汩而动”,脉搏前多了一个修饰语“健壮有力”,使
比喻更具体生动,表现力更强;同时使用了通感手法,使表达更有韵味。其次,原文多了一
个描写水声的句子“涌涌而行”,在“猎猎大风”前加了一个修饰语“田垄上”,形象写出此
处水涌动的声音和此处水声之大。)
18.①也流进人的身体与血液 ②水不是在流响 (第①处前文说“水流进时间的过去
与未来”,后文说“我们走到哪里,向任何一个方向走去,终将与水相遇”,可知此处应该
填一个句式相近的句子,且不仅是时间层面,更是与人的生命高度融合,应填“也流进人的
身体与血液”。第②处根据后文“而是流在一种叫‘黑’的色彩里”,可以推断空缺处的句子,
必须含“不是”这个关键词,并且是写听觉方面,纵观此语段,都是在讲述“水声”,此处
可以填“水不是在流响”。)
七、
19.B (比喻:“尖如绣针”“青绿如翡翠”“如皇宫里的珍馔”。拟人:“它们总是
欢天喜地,你追我赶”。排比:“白得惊人、白得射眼、白得透亮”。夸张:“甚至可以把
你的五脏六腑都映照得通体透明”。文段中没有使用对偶和借代的修辞手法。故选 B。)
20.①原文逻辑顺序更合理,“花蕾”是花的主要部分,“刺”是花的次要部分,应先写
主后写次;②原文表意更准确,“密无缝隙,欲敌而无机可乘”写的是刺,这一句的前面应
14
该用“外围有毛茸刺包裹”与之衔接。 (原文“花绽前”“花蕾仰天而冲”都是在说
“花”,“花蕾仰天而冲”应该紧跟在“花绽前”之后;“外围有毛茸刺包裹,密无缝隙,
欲敌而无机可乘”是说的“刺”,这三句应该连在一起。且应先说“花”后说“刺”,据此
分析可知,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1.①像王者的皇冠 ②而唐干开花尤为独特 (第①处,空缺处的句式要与“像太阳
的光环”一致,即“像……”,是个比喻句;内容要突出“金光灿灿”,且喻体要与前面所写
的花蕊的大小协调。据此可得出此处的答案。第②处,前文是写唐干开花时其他花开放的情
状,这里是写“唐干开花”的风采,且“开花出神”说明它开花与众不同。据此可得出此处
的答案。)
八、
22.A (比喻:“人间处处存在和谐的色彩交响,每个人都是演奏者,都是一个不可
或缺的声部元素”。排比:“人们相信多元化的服饰是使社会活跃化的色彩,是让时代生动
化的表情,是让思想观念解放的面容”。引用:“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文中没有使用对偶、
对比和比拟的修辞手法。故选 A。)
23.①原文以“色彩”“表情”“面容”为中心词的三个短语单独成句,有强调作用,
句子也更活泼;②三个分句构成排比句式,更整齐、更有节奏感和韵律美;③原文状语前置,
使得主语“人们”和谓语中心词“相信”靠近,使句子结构紧凑,更易于理解句意。 (比
较原文和改写句,可知原文状语前置,有突出强调作用,同时使句子结构紧凑,更易于理解;
原文三个分句构成排比句式,有强调作用,更整齐、更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24.①每个人都是演奏者 ②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 (第①处,前文是“时尚
践行者的努力让人间处处存在和谐的色彩交响”,后文是“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声部元素”,
先从后文看,“都是一个……声部元素”,说明第①处需要填出本句主语,结合前句“人
间”“色彩交响”两词和后句“都”一词,可知答案中应含有“每个人”;再由前后句“人
间……色彩交响”“都是……声部元素”,可推断出答案中应含有“演奏者”。第②处,由
前文“对色彩的认知、理解、把握、运用”是一个能力形成的动态过程,可知此处应该填入
“一个民族的这种能力是如何形成的”,由后文“复杂的文化积淀过程”“美感进化过程”“民
族文化历史”等关键信息,可推知第②处的答案。)
九、
25.C (比喻、比拟:“油菜花也随风舞动,摆弄着柔小的身姿,跳起华美的舞蹈,宛
如一个个美丽婀娜的仙子”。排比:“不管你来自远方抑或是生于此地,不管你是文人政客
抑或是平民商贾,也不管你是否与之早有交情还是它刚结交的新知”。文中没有使用对偶、
夸张的修辞手法。故选 C。)
26.①原文使用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油菜花给游人嗅觉和视觉上
的绝佳享受;②原文表现出了感知过程,层次感更加明显;③原文表达与上下文典雅的书面
15
语体一致。 (比较原文和改写句,可知原文使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
出了风中的油菜花给人的美感。原文语言典雅,与整个文段的语体风格协调一致。且原文的
层次感更强烈。)
27.①迎接所有的到访者 ②增添了几分乐趣 〔根据后文“不管你来自远方抑或是生
于此地……都一视同仁”可知,空缺处应填油菜花对游客的态度,故第①处应填“迎接(或
欢迎)所有的到访者”之类的句子。第②处前文写蜜蜂、彩蝶的活动,空缺处应填它们为花
海带来了什么,故应填“增添了几分乐趣(或情趣、生机)”之类的句子。〕
十、
28.B (比喻:“仿若一条蜿蜒的银带一路向前”。比拟:“小河在柳竹的庇护下”。
排比:“他们跑着、笑着、闹着,一会儿捉迷藏,一会儿踢毽子,一会儿又折了柳枝去逗弄
水中的游鱼”。文中没有使用对比、对偶和反复的修辞手法。故选 B。)
29.①原文使用排比的手法,更形象地写出孩童们嬉戏内容的丰富;②原文中由短句到
长句来表述,句式的长短富有节奏美。 (首先,从句式特点看,原文中由短句到长句,这
样的句式富有节奏美。而改写后的句子没有这样节奏的变化之美;其次,从修辞手法来看,
原文使用排比手法,更加突出孩童们嬉戏内容的丰富,而改写句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30.①虽然不知道故事的真假 ②房子虽然小 (第①处,根据后文关联词“但”可知,
此处应填以“虽然”开头的句子,且前文提到“皇帝下江南从此路过的故事”,后文说“但
与这座小桥相承的石板路曾经是古驿道却是千真万确的”,据此可知应填写“虽然不知道故
事的真假”之类的内容。第②处,根据后文关联词“却”可知,此处填写句子应含“虽然”,
且前文说“有一间小房子”,后文说“却十分精致”,据此可知应填写“房子虽然小”之类的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