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1届高考语文冲刺高分训练现代文阅读:记叙文阅读 教师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新高考)2021届高考语文冲刺高分训练现代文阅读:记叙文阅读 教师版

ID:680962

大小:47.93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1-04-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记叙文阅读 高度和温度 ——记著名美术教育家画家方增先 钱晓鸣 ①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美术家,他是新中国建设和新中国美术 70 年历 程的全程亲历者,他开创的新中国水墨人物画成功地把西方造型艺术语言转化为 中国人物画语言,在中西结合上坚守了中国艺术的审美观念。从《粒粒皆辛苦》 《说红书》《艳阳天》《母亲》《草原祝酒歌》《沃土》到《家乡板凳龙》《闲 看行路人》《行行复行行》……他为新中国创作出了一系列经典的农民形象。他 就是著名美术教育家、杰出画家方增先。 ②方增先撰写的《怎样画水墨人物画》从 1965 年出版以来,不断再版,总 发行量达百万以上,何家英、田黎明等一代代年轻画家都是读着这本书翻开自己 的艺术人生的。 ③12 月 3 日,著名美术教育家、画家方增先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 ④作为当代的经典艺术家,在从艺 70 个春秋里,方增先为新中国美术史贡 献了各个年代一系列的代表作,每一幅代表作品的背后都充满着传奇。 ⑤《粒粒皆辛苦》(1955 年)是方增先的成名作。1953 年方增先从中央美 院华东分院油画专业毕业留校后,被转入黎冰鸿副院长的研究生班研习国画。当 时国家开始了粮食统购统销,全国上下开展节约粮食的运动,他就想创作一张节 约爱惜粮食的作品。原来设想是一个小孩拾稻谷,后来觉得还是老农民更合适。 构思确立后很快就完成了创作。当年的国画系主任吴茀之先生说,这张作品太好 了。后来,《粒粒皆辛苦》风靡全国,乃至整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以至于 一些东欧国家外宾见到方增先都会说,你就是那张《粒粒皆辛苦》的作者。 ⑥广为人知的《艳阳天》系列人物作品,是方增先根据小说《艳阳天》创作 的插图画,主要是在 1975 年前后创作的,一共有 30 多幅。为创作这些作品,方 增先还特别到北京附近的农村体验生活、写生。作品创作完成后,上海、北京、 河北三地多次出版。因为是小说插画,随着小说情节的变化而变化,随时间、空 间的移动,出现的气氛,运用水墨画的各种艺术处理去表达。《艳阳天》成为当 年最具时代影响力的作品。 ⑦改革开放以后,面对蜂拥而入的西方美术思潮,方增先的态度是先看清楚 了再说。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他几乎不画画,只是观察、思考、读书。“十年 面壁图破壁”,待方增先再次拿起笔来创作时,他一扫心中疑惑,更加坚定了对 中国文化和中国化的信念。所不同的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在中国人物画的 第一次创新上,更多地吸收了花鸟画的技法。而八十年代后期,他开始探索把山 水画技法融入运用到人物画创作中,特别是用积墨法追求人物塑造的厚重感。他 创作的《母亲》(1988 年)荣获了全国美展银奖。 ⑧进入 21 世纪以后,方增先在解决中国画画大画、追求大动态、大场面的 宏大气象巨制上做出了令人惊叹的探索。从 2002 年他创作的《家乡板凳龙》《闲 看行路人》《行行复行行》把积墨法的探索推向了成熟。 ⑨2009 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圆厅,长达 18 米的《祭天》,豪放而不失精到 的笔墨,恢弘的气势,让观众对这位当时已年届八旬的老艺术家赞叹不已。方增 先对这幅巨制的要求仍然是:笔笔有交代,起笔落笔都很清楚。 ⑩中国美协名誉主席冯远是方增先的入室弟子。当年,冯远是一名上海到东 北下乡锻炼的“知识青年”,是方先生改变了他的命运。当他看了冯远的作品后 就对冯远说,来杭州浙江美院报考我的研究生。冯远很吃惊地说,我只读过初中。 方增先鼓励他一定要来。说起当年报考,冯远说他都没有用毛笔画过画。方增先 的“爱才”是出了名的。 (11)如今,方先生带着艺术家的真诚和后辈的不舍走了,但他那份忧世悯 农的心却永远萦绕在他的作品中。 ——选自《北京晚报》(2019 年 12 月 11 日)(有删减) 1.文章的题目是“高度和温度”,那“高度”“温度”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通读全文,我们不难看出,“高度”指的是方先生的艺术造诣之 高,而“温度”则体现的是在艺术作品中表达的他忧世悯农的情怀以及他“爱才” 的品性。回答此题时一定要抓住第④自然段的内容来回答“高度”的体现;抓住 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但他那份忧世悯农的心却永远萦绕在他的作品中”以及第⑩ 自然段的内容来解释“温度”的内涵。 【答案】:“高度”是指方先生艺术作品水平高,为新中国美术史贡献了各个 年代一系列的代表作,每一幅代表作品的背后都充满着传奇;“温度”是指在方 先生的作品中充盈着他忧世悯农的情怀以及他“爱才”的品性。 2.请概括文章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并简述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文段内容的概括是记叙性文体的一个常考项。本段属于对方先 生一生地位、影响及其作品的总括。至于此段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选项 中选定正确的选项(第一、引起下文;第二、概括全文内容;第三、渲染文章的 感情基调;第四、提出文章要写的话题),然后结合文章内容来作答。 【答案】:内容:从在美术界的地位、影响以及著名的作品等角度对方先生进 行简介。作用:总括全文的内容。 3.请简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2 月 3 日,著名美术教育家、画家方增先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我们必须明了句中的“离开”具体的含义——逝世,离世, 然而,我们继续想下去,为什么作者不用“逝世,离世”而用“离开”——作者 不愿意用“逝世,离世”说明了作者不想接受这个现实而又无可奈何,从中可以 看出作者对方先生的敬仰之情。 【答案】:“离开”一词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方先生离世无比痛苦的心情以及对 方先生的无比敬仰。 4.文章第④自然段与下面的第⑤——⑨自然段在结构上属于什么关系?请简 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有并列式、层递式、总分式,结合第④自 然段与下面的第⑤——⑨自然段的段落内容,我们不难得出答案:总分关系。 【答案】:总分关系。 5.通读全文,说说方增先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抓住文中能概括全文内容的段落以及重点段落第⑦、 ⑩自然段的内容来进行。第①段给我们的信息是:方先生是一位著名的艺术教育 家、画家;第⑦段给我们的信息是:方先生对于艺术有自己的审美观点,从不盲 从;第⑩段给我们的信息是:方先生的作品中充满着忧世悯农的情怀。 【答案】:他是一位忧世悯农艺术教育家,是一位画家;他对艺术从不盲从, 有自己独到的审美观念;他非常爱惜人才。 6.你是如何理解文章结尾这段话的?请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最后一自然段也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是对方先生艺术作品所表 达的主题的概括。 【答案】:文章的结尾从方先生艺术作品要表达的主题来对方先生的高尚品性 予以高度赞美。 另有思路的文人张贤亮 汪兆骞 ①一个多月前,惊闻从维熙老哥因罹患癌症辞世,不胜哀戚,又不禁想起五 年前秋季仙逝的张贤亮兄。文学史家把这二位经历历史风雨考验、阅尽人世沧桑 的作家,以自己劳改生活为素材创作的《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灵与 肉》(张贤亮)等小说,称之为“大墙文学”,认为这类作品冲破了题材禁区, 开辟了一个新的艺术领域,给“伤痕文学”留下了一个绝响。 ②张贤亮上世纪五十年代始发作品,二十一岁因发表抒情长诗《大风歌》被 错划为“右派”,此后二十余年经历流放、劳改、专政、关监的磨难。他重返文 坛后,曾对我说:今天只看长诗《大风歌》的副标题“献给在创造物质和文化的 人”,人们就不能不说我张贤亮有超前意识。一九七九年,张贤亮发表短篇小说 《灵与肉》,获全国第三届优秀短篇小说奖而一举成名,后被谢晋改编成电影《牧 马人》,观众达一亿三千万,他被家喻户晓。 ③张贤亮接着发表了中篇小说《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使他 成为脍炙人口的小说家。它们也都是写知识分子落难的小说,但是张贤亮从不去 谴责玩味所遭受的苦难,而是理性又充满诗意地创造了落难者自我的灵魂世界和 劳动女性优美的心灵世界,着力表现“伤痕中能使人振奋、使人前进的那一面”, 强调炼狱中的精神搏斗、灵魂升腾的自我救赎。这在“大墙文学”中是个异数, 与维熙老哥的作品所保持的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共同构成“大墙文学”的颂歌 和悲曲的乐章。 ④到了 1998 年,《中篇小说选刊》在福州举行颁奖活动,我与获奖的蒋子 龙、陆文夫、张贤亮等齐聚榕城。会后,我与张贤亮有了一次秉烛夜谈。我说读 他的小说,带给我一种新鲜感,好像评论界对他的小说所具有的“新时期”意识 形态重建和知识分子主体性与合法性的深刻内容,没有足够的观照。张贤亮听罢, 跳将起来,使劲地拍着我的肩头,两眼放光说:“老弟,多年来我对文学和生活 有些思考,准备写些相关的随笔,你为我编本书吧。” ⑤此后多年,我们各忙各的工作,直到 2008 年我们才兑现了各自的承诺。 尽管那时我正紧锣密鼓地忙着为长卷《民国清流》做准备,还是挤出时间编了一 套老朋友邵燕祥、蒋子龙、刘心武、张抗抗等人的散文随笔丛书,每人一册,其 中就有张贤亮的一本《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路》。这是一本关于他思文、参政、 经商和生活的集子。 ⑥书中贤亮有一篇《一切从人的解放开始》,谈到一九八三年自己成为新增 的政协委员,一天他与冯骥才、何士光、叶文玲被统战部邀到中南海座谈。张贤 亮大胆地提出“应改变共产党的党员结构”、“大力吸收知识分子入党”,才能 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点书生越位的“狂士”味道,举座皆惊。就 在那年,他和二十几位知名知识分子同时入党,新华社还发了消息。作为六、七、 八、九、十届政协委员和常委,他总是以政治家的眼光、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理性大胆地参政,受到重视。 ⑦张贤亮下海经商也搞得风生水起,他在宁夏乾隆五年重修的镇北铺这座废 弃边防戍塞的荒原上,硬是建起了名闻遐迩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从电影《一 个和八个》开始,有百多部影视在这里诞生。几年后影城由 78 万元的原始资金, 滚动到固定资产数以亿计,此外还收集保存了许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 铸造于明朝嘉靖三年(1524 年)与清官海瑞同期的“太平铁缸”就有 27 口。 ⑧说到底,张贤亮是位读书明理、至情至善的诗人,不管在政治风烟里,还 是在文学江湖,总有一腔慷慨不已的豪情,如陆放翁那般“更呼斗酒作长歌”的 男儿意态,人格浣洗的真率。张贤亮懂得感恩生活,有了如此丰富斑斓的生活, 他才有花样的文章,锦绣的人生。 ——选自《北京晚报》(2019 年 12 月 06 日)(有删减) 1.文章的题目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文章的题目有这样几个作用:交代文章写作的内容或主题;交代 文章写作的话题(问题);交代文章的线索。很明显,本文题目的作用属于第一 种情况。 【答案】: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作者说张贤亮是一个“另有思路的文人”,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张贤亮“另 有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通读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本文是从文学创作、从政、下海经商 等三个大的方面来写张贤亮的。那么在这三个方面,他有别于他人的地方是什 么?这就是我们要得到的答案。 【答案】:在文学创作方面,他有超前意识,他因着力表现“伤痕中能使人振 奋、使人前进的那一面”,而让他成为“大墙文学”中是个异数;他理性从政, 大胆地提出“应改变共产党的党员结构”、“大力吸收知识分子入党”的主张并 被采纳;他下海经商搞得风生水起且收集保存了大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无外乎就是:概括总结、深化升华、鼓舞号召 等。根据最后一段中的“说到底”一词可以看出本段属于概括总结。 【答案】:画龙点睛,概括总结全文内容。 4.体味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认为这类作品冲破了题材禁区,开辟了一个新的艺术领域,给“伤痕文学” 留下了一个绝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我们必须正确理解“绝唱”的含义,然后结合本句的内容 再进行赏析。“绝唱”指诗文创作的最高造诣,句中的“绝唱”一词高度称赞了 张贤亮对“伤痕文学”的影响与贡献。 【答案】:“绝唱”一词高度称赞了张贤亮对“伤痕文学”的影响与贡献。 语言简练而语意丰盈。 5.从描写人物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张贤亮听罢,跳将起来,使劲地拍着我的肩头,两眼放光说:“老弟,多 年来我对文学和生活有些思考,准备写些相关的随笔,你为我编本书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题干已经规定了赏析的角度——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的方法包括: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首先,分析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 手法,然后分析借助这种手法刻画了人物怎样的性格、情态即可。 【答案】:这句话采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形象生动地刻画出张贤 亮当时高兴、喜悦以及迫不及待的情态。 艾丰印象 宋丽安 ①夜晚,在单位值班。寂静中的电话令人心跳。我拿起电话,那边,是朋友 沉重的声音:“艾丰老师……” ②闻听话语,我一下子惊呆了…… ③窗外,万家灯火。新华道上,飞奔的汽车形成了一道光流——那是生命的 律动。然而,艾丰老师却走了…… ④倚窗独坐,心情郁重。从书橱中取出自己的新闻作品集《青色的收获》, 序章即为艾丰老师所作,手写签名“艾丰”二字,飘逸中又有凝重。抚字重读, 往事历历…… ⑤2005 年,我把自己当新闻记者十几年的代表性作品归整到一起,结集出 版《青色的收获》。和一般小人物出书的心理一样,想请个“有来头”的“大人 物”作序撑撑门面,我第一个就想到了艾丰老师。 ⑥办公室电话早已变了,鼓足勇气拨通家里的电话。电话真的通了,而且正 是艾丰老师熟悉又亲切的声音:“喂,我是艾丰……哦,小宋,记得,记得,小 老乡嘛……”简短、亲切的几句话让我很快放松了下来。我一口气地说:我已到 唐山电视台当记者,要出一本书,想请艾丰老师作序,等等。电话那边艾丰老师 笑了:“小宋啊,你当记者了?还要出书啦?那你抽时间把书稿送来我看看。” 通话后的第三天正逢周六,我按着艾丰老师给出的详细地址赶往北京。 ⑦见面后,艾丰老师首先询问了书的内容,又像拉家常一样询问了一些我个 人的工作、学习情况。大约 40 分钟之后,艾丰老师说:“我从来没有给作品集 写过序,这次破例了。下星期交稿,可以吗?”我喜出望外,连连点头。 ⑧回到唐山,我仍然不敢相信他为我的小书作序是真的,心里总是忐忑不安, 假想着艾丰老师如此繁忙会不会忘了?会不会没时间写?会不会……在这种情 境中过了四五天。这天早晨,我刚进办公室,只听一阵电话铃响:“喂,是小宋 吗,我是艾丰。稿子写完了,给你传过去。如果看着有什么问题,随便改吧!” 序章满满的五页纸,通过传真清晰地摆在了面前。我捧着这五页纸,激动地含着 眼泪,思绪纷飞…… ⑨第一次见到艾丰老师是 1986 年 7 月,正值唐山抗震 10 周年。艾丰老师和 首都新闻界的记者采访震后新唐山,顺道到玉田。当时,我在玉田县委宣传部做 报道干事,有幸陪同采访。不久,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他撰写的通讯《新唐 山的崛起》,捧读再三,爱不释手。 ⑩第二次见到艾丰老师是 1988 年 4 月。玉田县举行玉田籍全国新闻记者联 谊会,我作为主办单位的工作人员之一,忙里偷闲地找机会向艾丰老师求教新闻 写作和采访的技巧,并表达了对记者职业的热爱和向往。艾丰老师热情地鼓励我, 并把他自己撰写的《新闻采访方法论》签名送给了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把《新 闻采访方法论》奉为珍宝。 (11)它是我从事新闻采访和写作的教科书,更是它引导我从宣传部干事走 上了专业记者的道路,并且沿着这条路坚定、快乐地前行。在这期间,因为艾丰 老师到玉田采访,还和艾丰老师有过两次近距离接触;再之后,我就把自己写的 新闻稿直接邮寄给他,并多次带着稿件到北京请他修改指导。 (12)就这样“得寸进尺”,我在艾丰老师的教导下成长,坚定了当专业记 者的决心。 (13)艾丰老师走了。但是,他对我的教诲已深深地植根在我的生命中。在 《青色的收获》序中,他写的这样一段话成为我一路走来的动力: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都在向往着成功,追求着成功。 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成功观。不同的主客观条件,不同的工作岗位, 不同的生活机遇,会有不同的成功;适合什么,干了什么,而且努力干了,就是 成功。一个人,以锲而不舍的艰苦努力,去实现所能及的目标,就应该是一个成 功的人;一个人,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得到了无愧于心、无愧于职业的收获,就 应该是一个成功的人。有这样的成功观,就可以成为乐观的人,脚踏实地而又积 极进取的人。”——选自《河北日报》(2019.10 月 25 日)(有删减) 1.文章的题目是“艾丰印象”,通读全文,说说艾丰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 象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我们应该从文章的第⑥—— ?7?8 段中寻求答案,这其中写 了“我请‘艾丰’给我的新闻作品集《青色的收获》写序、我与艾丰老师的两次 见面、艾丰老师在序言中的话语”等内容,从中我们发现了艾丰老师怎样的印象? 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平易近人、热情帮助和鼓励青年成长、乐观、脚踏实地而又积极进 取。 2.请简析文章中划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句话从描写的内容上讲属于环境描写。环境描写一般有如下作 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心境、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深 化主题等作用。“飞奔的汽车形成了一道光流——那是生命的律动。然而,艾丰 老师却走了……”将充满生命律动的环境与艾丰老师的离去形成鲜明的对比,这 种悲凉之气氛跃然纸上。 【答案】: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3.记叙文中记叙的方式很多,请说说本文采用了什么记叙方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记叙的方式包括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等。由前几个自然段 写艾丰的离去与后面写艾丰印象,可以看出本文采用了倒叙的方式,从作者回忆 起与艾丰的两次见面,又可以看出本文采用了插叙。 【答案】:倒叙、插叙。 4.按照后面括号里的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我仍然不敢相信他为我的小书作序是真的,心里总是忐忑不安,假想 着艾丰老师如此繁忙会不会忘了?会不会没时间写?会不会……(人物描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把《新闻采访方法论》奉为珍宝。(修辞的角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括号内的文字规定了赏析的角度。第(1)句采用的是心理描写, 当时的心理可以从句中的“总是忐忑不安”来看出;第(2)句采用的是比喻的 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把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先写出——生动形象,然后 再结合语句内容来叙说——《新闻采访方法论》这本书对于我的价值之高、影响 之大。 【答案】:第(1)句话采用心理描写的手法,细腻地刻画出“我”当时忐忑 不安的紧张心理;第(2)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艾丰先生 的《新闻采访方法论》对于我来说极高的价值与影响。 5.文章最后引用艾丰在《青色的收获》序中的话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这段话中我们应该能读出艾丰乐观、脚踏实地而又积极进取的 成功观。让我们对艾丰的印象更为丰满。 【答案】:这段话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艾丰乐观、脚踏实地而又积极进取的形 象。 林琴南的伊索 赵润田 ①1902 年,林琴南翻译出版了《伊索寓言》,在前言里他说明自己翻 译这部小书的缘由:“伊索氏之书,阅历有得之书也,言多诡托草木禽兽之相酬 答,味之弥有至理,欧人启蒙,类多摭拾其说,以益童慧。” ②我们今天已经不必通过文言来了解外国文学,那也太绕弯了。然而, 与那些重头译著相比,林琴南的一些翻译小品,譬如他所译的《伊索寓言》今天 读来却让人感觉另有意味。 ③1901 年,林琴南来到北京,在崇文门外东晓市大街的金台书院任讲 席。就在此期间,他接触到这本西方古老寓言,当即被里面的故事所吸引。1902 年,他翻译出版了《伊索寓言》,在前言里说明自己翻译这部小书的缘由:“伊 索氏之书,阅历有得之书也,言多诡托草木禽兽之相酬答,味之弥有至理,欧人 启蒙,类多摭拾其说,以益童慧。”他认为,中国古代除了《庄子》,缺乏这种 面对儿童的启智通俗读物,并举中国古代包括吕居仁《轩渠录》、元怀之《拊掌 录》和苏东坡《艾子杂说》在内的多部笑话集,说那些书只能用以谈笑佐酒,“任 为发蒙,则莫逮也”。 ④看中这样一本薄薄的小书,津津有味地翻译出来,正是林琴南眼光独到之 处。他把《伊索寓言》当作献给中国儿童的启蒙读物来对待,而且,在每则寓言 后面将自己的理解作为批注,以“畏庐曰”(林琴南号畏庐)的方式点化读者, 就像说完谜语之后直接点破谜底。当然,对寓言的这种“直接点破”有高低之分, 林琴南应属高手。 ⑤通读林译《伊索寓言》,不难有这样的感觉:一方面,诚如其言,他献给 小读者们的是一本有趣而有益的启蒙读物;另一方面,他借此略申家国之情,表 达他自己的思想。 ⑥譬如他翻译的这样一则寓言:“冬蚁出曝其夏取之粟,他虫饥过其侧, 祈粟于蚁。蚁曰:‘尔胡为不储粮于夏?’虫曰:‘吾方向夏风而歌。’蚁笑曰: ‘君当夏而歌,则亦宜乘冬而眠矣,胡言饥?’”结末,他批注道:“畏庐曰: ‘平日不储才,事集求才;平日不练兵,乱起征兵,均非善谋国者。’”这真是 见微知著,由蚁虫而发国事之思,典型的林式风格。 ⑦他这种直接跳出来面对读者说话的做派在他的其他译著中也有,但读 者往往不自知。有不少林译著作都有他认为原著不尽意而给予补笔的情形,或删 改或增文或议论,有趣的是,他那些补笔甚为高妙,不但不影响阅读,反而因适 合当时国情而很得读者之悦。 ⑧除了借寓言以传播做人道理,林琴南有感于时事而呼吁国人奋起、除弱图 强的呼吁也时时闪现纸上。 ⑨在上个世纪之交的满天阴云中,林琴南是一个关注动荡时局、疾呼革除政 弊的热血男儿,他的满腔感慨在翻译《伊索寓言》中曲折地表现出来。 ⑩林琴南在一则寓言后批道:“材而不求大用,乃反羡其最无用者, 以自蹈匿,吾国庄生,正本此旨。然隐沦也,吾甚愿中国有才之男子,宁受斧斤 而成栋梁,勿效荆棘槁死于无人之垆。”他在这里直接否定老庄哲学中的平庸求 生思想,号召国人自强自立,切勿平庸自保,应该说,他对这则寓言是做了相反 的解读,与他当时渴思救国之道的想法和他一生所秉持的耿介强悍性格非常一 致。 (11)这就是戊戌惨案和庚子事变刚刚过去的颓败局势里,林琴南读西 方寓言而思忖自家国事得到的联想。他推崇敢与疾风鏖战的橡树,称之为“独立 之英雄”,一旦倒下,倒则倒矣,不必求教于偃风之草,跟小草去学做奴隶。 ——选自《北京晚报》(2019 年 12 月 19 日)(有删减) 1.阅读文章,把林琴南翻译《伊索寓言》的原因。 【解析】:本文的第③自然段重点解说林琴南翻译《伊索寓言》的原因, 通过对中外儿童读物的对比,他认为,中国古代除了《庄子》,缺乏这种面对儿 童的启智通俗读物。这就是激发他翻译《伊索寓言》的根本原因。 【答案】:他认为,中国古代除了《庄子》,缺乏这种面对儿童的启智通俗读 物。 2.通读全文,说一说林琴南译著有什么显著的特点? 【解析】:解答此题可以从第⑦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中寻得答案。 【答案】:常加批注。 3.第⑤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解析】:文段的作用无外乎有如下三种:引起下文;总结概括;承上启 下等。由本句内容来分析,此段的作用属于承上启下。 【答案】:承上启下。 4.文章第⑥自然段写到:这真是见微知著,由蚁虫而发国事之思,典型的林式 风格。其中的“林式风格”指的是什么?请从下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解析】:“林式风格”的具体所指可以从本句中的“见微知著”得到答 案;下文第⑩自然段作者继续引用林琴南的批注来印证第⑨自然段的内容。 【答案】:在上个世纪之交的满天阴云中,林琴南是一个关注动荡时局、 疾呼革除政弊的热血男儿,他的满腔感慨在翻译《伊索寓言》中曲折地表现出来。 5.作者说“今天读来却让人感觉另有意味。”,在文中哪些地方体现,请写在 下面。 【解析】:第②自然段的这句话有总括全文的作用,下文重在从“另有意 味”进行分述。我们可抓住第⑤、⑦自然段的内容来进行解答。 【答案】:他翻译的《伊索寓言》不仅是一本通俗的儿童读物,而且还通过文 字来申家国之情。他的译著还常加有批注。 6.给出上联,按照本文的内容,续写下联。 上联:司马迁著《史记》究天人之际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按照对联的特点:字数相同、结构相同、词性相同、修辞 相同等特点来作答即可。当然,我们需要抓住文中抒情或议论的句子来做对联, 文中的“另一方面,他借此略申家国之情,表达他自己的思想”体现了他作品的 风格特点。 【答案】:林琴南译《伊索》申家国之情。 千年九龄 林友侨 ①叶落花开已四季,冬去春来又一载。不知不觉,我与“他”相见已经过去 了整整三年。一千多个日月里,我常常会想起粤北山区有一个伟大的灵魂,他生 于曲江,逝于曲江,世称“张曲江”。他对岭南的影响,不可估量。“岭南第一 人”当之无愧。 ②2016 年冬,我驱车数百里,专程前往拜谒这位先贤——张九龄。他的墓 园,位于广东韶关市北郊罗源洞山麓。山下开阔地上,迎面有一座汉白玉雕像巍 峨耸立,张九龄左手后背,左脚向前,阔步走来,风度翩翩,让人望而肃然起敬。 其身后,乾坤朗朗,松柏苍翠,竹影婆娑,一条石阶小路蜿蜒向上,没于山顶, 静谧悠远。我怀着朝圣的心情,拾阶而上,去祭拜一代名相,岭南文化的翘楚。 ③大约走了数百米台阶,张九龄墓现于上山小路的左侧,坐北朝南,古朴庄 严。但见墓身呈半圆形,青草覆盖其上,砖室墓基,斑斑驳驳,青苔满阶。中立 墓碑修长,碑上刻有“唐故尚书、右丞相、始兴伯、张文献公墓”十五个大字。 这十五个字,道尽了张九龄生前誉,身后名。 ④张九龄,唐朝开元年间著名文学家,西汉留侯张良之后。据说,他举止优 雅,风度不凡,有“风度先生”之美誉。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 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位名相,张九龄既为时人 所敬佩,也为后世所仰慕。王维、杜甫、司马光、归有光都曾写诗撰文赞美过他。 ⑤我肃立张九龄墓前,迎着徐徐山风,一股怀古幽思难以排遣。想他张九龄 自幼聪慧,能诗善文,有济世大才。可他性格耿直,直言敢谏,先是与朝廷重臣 姚崇意见相左,后被奸相李林甫毁谤排挤,三度入京,几番沉浮。 ⑥纵观张九龄一生,有两件事对岭南经济、文化影响最为直接、深远。 ⑦先是“去官归养”回到岭南后,向朝廷“状请开大庾岭路”。张九龄想要 开凿的大庾岭梅岭古道,是中原出入岭南的必经之道,当年“人苦峻极”,行走 不便,不利于岭南的开化、开发。岭南近海,海岸线长,海外贸易有天然优势, 唐代的广州已成为海上交通门户大港。故开凿梅岭古道,改善南北交通显得尤为 迫切。张九龄的建议很快得到朝廷批准,于是他亲自踏勘现场,指挥施工。古道 修通后,成了中原腹地到达广州、出南中国海直线距离最近、最便捷的一条路, 不仅为岭南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且造福后世。到了宋代,北方蛮 族进逼,大量中原汉人避乱南迁,他们正是通过梅岭进入岭南。 ⑧再就是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为岭南铺了路,树了榜样。文学史家评价, 张九龄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感悟,对扫除唐 初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很大。苏东坡过梅岭时曾祭拜过这位前朝名相,留 下了“江南作相何人始,岭表孤忠独我公”的慨叹。也就是说,张九龄是“南蛮 之地”有史以来走出的第一位宰相,因其显赫的地位和文学建树,他理所当然成 为岭南文化的先驱,对岭南诗派的开创起到了启迪作用,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清朝的屈大均这样评价:“粤人以诗为诗,自曲江始;以道为诗,自白沙始。” 岭南的文学,当从九龄始;岭南的文化,当从唐代盛。唐代岭南,先有张九龄土 生土长,情系乡梓,后有韩愈两度贬入,均为岭南开化立下不朽之功。谁承想, 我中华民族文学最盛在唐朝,粤人张九龄《感遇》12 首,竟名列《唐诗三百首》 第一,他作为开篇诗人,独领唐诗风骚。而张九龄最广为人知的,是一首带着浓 浓“海味”的《望月怀远》诗,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绝唱千古。 ⑨从古至今,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乐山者性善,乐水者心宽。唐朝名相张 九龄生在粤北山区,却心怀大海,寄情明月。月光如水润南粤,大海有潮起珠江。 千年前海上高悬的一轮明月,还照着今日郁郁葱葱之岭南。岭南,自当行稳致远, 不负前贤! ——选自羊城晚报(2020 年 01 月 30 日) 1.请简述文章题目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分析题目的作用,然后在从题目在语言、写 作手法运用等方面进行回答。记叙性文体题目的作用有如下几种:交代记叙的人 (或事件、事物)、点明文章的主题(或主要内容)、呈现文章的线索等。从本 文题目中的“九龄”,可见其作用是交代了本文记叙的人物。“千年九龄”以“千 年”这一表示时间的词语来点明了“九龄千年的影响”,表明人们对张九龄的敬 仰是“日久弥深”。 【答案】:文章的题目既交代本文记叙的人物,又充分表达了对张九龄的无限敬 仰之情。 2.第①自然段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文章开头的作用大致为:总括全文、点明文章的主题;奠定文章 的感情基调;引出下文;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等。从第一段中的“他对岭南的影 响,不可估量”“岭南第一人‘当之无愧’”两句话可以看出,第一段的作用是 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答案】:总括全文,点明文章的主题。 3.请概括张九龄对岭南的贡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文章的第⑥——⑧自然段写的是张九龄对岭南的贡献,其中第⑥ 自然段是总写,第⑦⑧自然段是分写。解答此题对第⑦⑧自然段的内容进行概括 即可。 【答案】:开凿大庾岭梅岭古道,促进了岭南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是岭南 文化的先驱,对岭南诗派的开创起到了启迪作用。 4.请简析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我怀着朝圣..的心情,拾阶而上,去祭拜一代名相,岭南文化的翘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类题可以按照“词语的含义+在句中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表达的 观点(情感、主题)”的格式作答。 【答案】:“朝圣”指教徒朝拜圣地的宗教活动,句中用“朝圣表明了张九 龄在我心中的地位就像一位教主在教徒信仰中的地位一样,表达了作者对张九龄 的无限敬仰之情。 5.你如何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把文章题目的含义与第⑦自然段中写到的张九龄的 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诗句联系起来作答——张九龄就像一轮明月一 样千年来一直照耀着岭南,而岭南人又应如何? 【答案】:岭南人应该在张九龄这轮明月照耀下,砥砺前行,如此才是对张 九龄最好的怀念。 秋天的一棵树 ①在喀什,最想见的是树,最常见到的也是树。 ②在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滩,在连绵逶 迤的喀喇昆仑山,在莽莽苍苍的帕米尔高原,要看到一棵树木,比见到一个 人还难。那种无边无际的孤寂苍凉和浩渺疏旷,让人无时无刻不在搜寻着绿 色来装饰视野。 ③而在绿洲,在城市,在田野,在乡村,一株株、一丛丛、一片片树木 恣意生长,俯仰着新旧的欹正曲直,收放着远近的疏密高低,荣枯着浓淡的 红绿青黄。层林路远,独树天高,写意出四季的动静虚实。 ④这是在秋天,霜冷云轻,长天寥廓,在满目树影或了无可见之中,假 使想要看到树,它该是怎样的一棵树呢? ⑤它会是沙海中的一株胡杨。头翘向蓝天,脚钻进黄沙,躯干伸展,虬枝 盘曲,万千树叶尽情舒张,或者根节嶙峋,枝干突兀,迸发出簇簇老叶与狂 风对峙。烈日燃烧,焚枯了岁月的海市蜃楼,那一树千姿百态的橙黄金红, 缀映了多少烟云浮华和沧海桑田? ⑥它的根深入沙底,在干枯的沙土深处收集苦涩的盐碱水,向上、向上, 尽力绽放自由的野性和形状。哪怕是风沙磨砺遍体鳞伤,哪怕是焦渴折磨流 泪枯萎,也会屹立不倒,用挺拔的身躯独挡漫天沙尘,用残存的身影点缀大 漠苍凉。即使有一天倒下,也要铁骨铮铮,坚韧不屈,在天地间雕琢成不朽 的生命传奇! ⑦萧疏的枯草记得,春天时它的红妆,粉的、红的花穗,在绿色枝头上 烂漫成摇曳的云霞;杂布的砾石记得,冬天时它的素颜,裸露的丛枝根根直 立,枝丫交错,锈色斑驳。风沙曾经在这里肆虐,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吹 乱了它的发丝,吹不折它的身姿;寒流曾经从这里经过,朔风呼啸,雪舞四 野,银枝横斜,锻打着它的筋骨。 ⑧或者,是田野里的一棵白杨,笔直的躯干刺向天空,一根根长枝群叶 翻舞,摇出一大片耀眼的金黄。树下,朵朵棉花绽放一地洁白,青色灌木低 伏,与空中的黄叶一起,调色成深秋的模样。田边,一片水塘即将干涸,塘 底露出浅浅的清水和白花花的盐碱;水塘边,丛生的芦苇白絮飘摇、长叶青 黄。 ⑨沙尘来临时,翱翔的鹰隼曾经在它的枝梢躲藏;骄阳炙烤时,潜行的 蜥蜴曾经在它的脚下乘凉。它看着身边的水塘盈了又亏,四围的草木绿了又 黄;它看着农人在田间奔忙,牧人早出晚归放牧牛羊;它追着车辆奔跑、飞 驰,陪着旅人走向远方。 ⑩抑或,是村头的一棵沙枣,弓着腰,低着头,拨开乱蓬蓬的银发,捧 出一颗颗红的黄的沙枣。那是被秋霜染白的红宝石,那是被寒风抛光的金玛 瑙,那是一串串会跳跃的珍珠,映着孩子们的笑脸,倾听丰收的欢笑。 ⑾这是在沙漠的边缘,天高云淡,风驻尘销。它站在村头,衣衫褴褛, 满面尘霜,挥手送别每一个远行者,然后翘首等待游子归来…… ⑿这是在绿洲之上,大地正忙着与季节交换旧装。薄雾氤氲,炊烟飘荡, 围绕着沙枣树,缭绕着它春天的幽香,它的金花银叶,它的繁华过往。晨光 熹微,它曾经和人们一起迎接日出;暮色四合,它陪伴村庄一起渐入梦乡。 ⒀纵然不能迎风傲立,也会是一蓬骆驼刺,把根深深地扎进地下。在流 沙之侧,在高原之上,在戈壁荒滩,它伏下身,用尽全力抓牢地面。枝条蓬 生,长针如矛,在无边的浩茫中化身一团小小的营帐。 ⒁帐篷里,隐伏着红的花、绿的叶,坚硬的甜蜜,和柔软的芬芳;战场 上,一根根长矛陈兵结阵,刺破黑夜,迎战骄阳。 ⒂不管是凄厉的寒风,还是漆黑的暗夜,不管在烧灼的荒原大漠,还是 在冰冷的千山万壑,它拱卫着那蓬营帐,运筹帷幄,计算远方的梦想,谋划 春天的野望。 ⒃这是喀什的树,这是随处可见的秋天的模样。 ⒄它不孤独。有的一棵棵挺立在绿洲之上,同气连枝,成片成行;有的 一簇簇匍匐在大漠戈壁,星罗棋布,展示行装。即使在无尽的苍茫中见不到 秋天的影子,也会嗅到它随风而来的遥远的清香。 ⒅一棵棵秋树蜿蜒连绵,守护我们的每一处家乡,守卫祖国的每一寸边 疆,就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 ——选自《齐鲁晚报》(2019 年 10 月 21 日) 1.作者为什么说“在喀什,最想见的是树,最常见到的也是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联系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因为第一自然段总领 第二、三自然段。 1.因为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喀喇昆仑山、帕米尔高原,要看到一棵树木, 比见到一个人还难。而在绿洲,在城市,在田野,在乡村,一株株、一丛丛、一 片片树木恣意生长。所以作者如此说。 2.自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1)它追着车辆奔跑、飞驰,陪着旅人走向远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是被秋霜染白的红宝石,那是被寒风抛光的金玛瑙,那是一串串会跳 跃的珍珠,映着孩子们的笑脸,倾听丰收的欢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赏析句子可以从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句式骈散等角度来分析。(1) 句中的“追着车”采用反视角来写,因此可以从写作手法的角度来赏析,也可以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更可以二者结合;(2)句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 修辞手法,因而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2.(1)作者采用“反视角”的手法,以及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白杨将陪伴 旅人作为自己的职责。(2)本句采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沙 枣形态,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同时作者赋予沙枣以人的情态,摹写出沙枣对丰 收的赞美,借此表达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3.阅读全文,填写下表。 树种 选取你最喜欢的一句话 凸显出的精神 胡杨 白杨 沙枣 【解析】:要选择那些抒情或议论的句子来填写“选取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栏目 中的内容;分析其凸显的精神,要与它们生存的环境以及表现来作答。 3. 树种 选取你最喜欢的一句话 凸显出的精神 胡杨 它的根深入沙底,在干枯的沙土 深处收集苦涩的盐碱水,向上、 向上,尽力绽放自由的野性和形 状。 不畏困难,积极向上 白杨 沙尘来临时,翱翔的鹰隼曾经在 它的枝梢躲藏;骄阳炙烤时,潜 行的蜥蜴曾经在它的脚下乘凉。 用自己的身躯,为他人 遮风挡雨,默默奉献。 沙枣 纵然不能迎风傲立,也会是一蓬 骆驼刺,把根深深地扎进地下 根植于乡土,热恋着故 乡 4. 你是如何理解文章结尾最后一自然段的含义的?请写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可以联系文章结尾的作用(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等), 再结合语句表达的内容解答。 4.这一段由树及人,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5.根据下面的材料以及文中对胡杨的描写,请你写一段感言。(不少于 80 字) 材料链接: 胡杨,又称“胡桐”、“眼泪树”。它和一般的杨树不同,能忍受荒漠中干 旱、多变的恶劣气候,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在地下水的含盐量很高的塔克拉 玛干沙漠中,照样枝繁叶茂。人们赞美胡杨为“沙漠的脊梁”。 胡杨树被世居 于此的维吾尔族人称为“英雄树”,有“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 而一千年不朽”的说法。 【解析】:解答此题时要将材料链接中的“人们赞美胡杨为‘沙漠的脊梁’”以 及文中“即使有一天倒下,也要铁骨铮铮,坚韧不屈,在天地间雕琢成不朽的生 命传奇!”等能体现胡杨“精神内核”的句子进行。 5.胡杨,你与沙漠终生相依,将根深深扎入荒漠的大地,生在沙漠,死在沙 漠,倒在沙漠,纵使叶已尽,身已枯,也要奉献给沙漠,你用生命装点沙漠,你 用魂魄眷恋着沙漠,你用忠诚守护着沙漠。你在天地间雕琢成不朽的生命传奇! 在瑶族古山寨遗址中穿行 ①与一座山结缘,真的不需要理由。驱车近两小时,抵达佛山市高明区明城 镇泰康山时,真不知这山藏有什么宝,但一下车,一同采风的顺德区作协主席宋 庆发便开玩笑地对我说:“看来只有古迹才能把你邀请来。” ②这山里还藏有古迹?我带着问号坐上电瓶车继续上山。到达半山腰,见一 简易的门楼上写有“古山寨”三字,我才明白宋主席先前所说的话——这山顶有 一大片瑶族古山寨遗址。虽然我是苗族人,但自古“苗瑶不分家”,我的心弦马 上被触动,立刻用行军的速度向山顶奔去。 ③走近这座城堡式的古寨,寨门已掩映在树木丛中。绕道走进去,才发现别 有洞天。我从遗址的布局中已读到那年那月“天人合一”的场景,以及那时那刻 “沧桑伤感”的无奈…… ④寨子四周有坚石围垒的城墙,城墙 4 至 5 米高。寨子呈椭圆形,沿山形的 高低而建。寨子设有山寨正门处、山寨武将住处、山寨头人住处、山寨议事厅、 山寨居民住处、山寨粮食加工处、石磨、山寨低等居民处、山寨栓马和生畜处。 正门的碑记上这样记载着:据考证,山寨占地面积约 1800 平方米,始建于明末, 当时居住了 60 多户近 200 人,共聚居 30——50 年,废弃于清初。 ⑤我知道,苗瑶的文化通常是从正门开始的。只有从正门进入,才能真正穿 越时空,与曾在这里生活过的瑶民对话,触摸到他们的心灵。于是,我决定从正 门重新走入山寨。终于,寨子里的一幅幅生活场景扑面而来。 ⑥刚踏入正门,我便仿佛看到木工正在对大门整修准备迎春;途经山寨议事 厅,又仿佛看到山寨头人正在安排新春活动;路过山寨粮食加工处,寨民们正在 忙着打豆腐、碾米;穿行于山寨居民地,寨民老少忙着贴春联;走到生畜供养处, 屠夫们正在打理一头头宰杀的“年猪”……时光仿佛真的穿越了,整个寨子里的 寨民们都正在喜迎新春。从楼基、墙基等遗迹中,我的眼前已浮现出这山寨最原 始的模样。 ⑦瑶民寨子因地制宜而建,有“半边楼、全楼、四合院”之分。我想,能在 这山顶较平坦的地面上连接修建这么多幢“全楼”,而且中间留有一大块方形空 地庭院,形成了“四合院”的城堡规模,最关键还有武将住居处,这种建筑肯定 是瑶族富裕人家或是一个大家族的居所。我的判断,随即便在泰康山景区导游的 详细介绍中得到了佐证。 ⑧再次回到寨子的正门时,我仿佛又听到了唢呐声、锣鼓声和连绵不断的鞭 炮声及土炮声,还有那男女对唱山歌之声。这道门其实也是礼仪之门,寨子里男 娶女嫁,迎亲和送亲都必经此门;寨子里老人高寿,这又是拜寿贺寿之门;寨子 里举行山歌会,这还是男女对歌的过关之门……走出这道门,我又行走在羊肠小 道上。当年瑶民们正是沿着这条小路走出大山,走亲访友,背粮、挑水。我的耳 畔仿佛响起汉瑶两族儿女相邀山间对唱山歌的声音,我感受到他们的快乐,同时 似乎也感受到当年的战乱让他们背井离乡时的种种痛楚与无奈。 ⑨索道的轮滑把我从山顶送到山下的停车处,我才终于从穿越中回过神来。 回头望,遥远处的瑶寨遗址如今已成为占地约 4276 亩的泰康山生态旅游度假区 里,最让游客充满遐想的景点,成为一种诗与远方的代表。但我的思绪仍停留在 当年瑶民的隐世生活中,他们选择在大山深处的山顶住居,也许是为了躲避战火, 也许图的就是一份安静、一分惬意吧? ⑩看来,还是先人有远见。 ——选自《羊城晚报》( 2019 年 09 月 01 日) 1.文章第一自然段写一同采风的顺德区作协主席宋庆发便开玩笑 的话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文章开头的段落一般有引起下文、点明主题、奠定情感基调之作 用。不难看出本文开头的作用属于引起下文。 1.引起下文。 2.通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总结概括是现代文阅读的常考项。解答此类题需要做到: 第一、通读全文;第二概括要全面;第三、语言要精炼、简洁。就本文而言,作 者既写了见闻,又写了感受感想。 2.本文写了作者穿行于瑶族“古山寨”的见闻感受,表达了对古代瑶族人 生活的思绪。 3.请简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我从遗址的布局中已读到那年那月“天人合一”的场景,以及 那时那刻“沧桑伤感”的无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索道的轮滑把我从山顶送到山下的停车处,我才终于从穿越中回过神 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句中的“读到”说明作者把古山寨遗址当作了一本厚重的、 满含沧桑的书来看待,这是解答的依据;(2)句中的“终于”说明了作者沉湎 于对古山寨的万千思绪之中时间之久,这是解答的抓手。 3.(1)“读到”一词充分说明作者将古山寨遗址看作了一本厚重的书,让 作者能产生深刻的感受。(2)“终于”说明作者沉湎于对古代瑶族人生活产生 的思绪之中时间之久,乃至难以自拔。 4. 作者说:只有从正门进入,才能真正穿越时空,与曾在这里生活过的 瑶民对话,触摸到他们的心灵。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请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联系第⑥、⑧两个自然段的内容,然后进行概括。 4.我便仿佛看到木工正在对大门整修准备迎春、安排新春活动;我仿佛又听 到了唢呐声、锣鼓声和连绵不断的鞭炮声及土炮声,还有那男女对唱山歌之声; 仿佛看到寨子里男娶女嫁、老人高寿时拜寿贺寿、寨子里举行山歌会的场景。 5.本文在描写瑶族“古山寨”时,运用了什么手法?试着做一下阐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文对古山寨的描写既有实写又有虚写,可以说采用了虚实相生的手 法。如第⑥、⑧两个自然段都是虚写。 5.文章写古山寨遗址的布局、结构采用了实写,写古山寨人的生活场景采用了 虚写。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