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
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
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
【内容】: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十灰;可\'九佳(半)十灰(半)\'通押。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译文】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
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
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
没有谁能送酒来。
我心情沉重的遥望我的故乡长安,
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注释>:1.强:勉强. 2.怜:可怜. 3.应傍:大概傍在.
【背景】:
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唐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
长安被攻陷。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
长安,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
园”。
【赏析】: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
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
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
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第二句化用陶
渊明的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
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这里反用其意,
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象王弘那样的人
来送酒助兴。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使人不觉是用典,达到了
前人提出的“用事”的最高要求:“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邢邵语)正因
为此处巧用典故,所以能引起人们种种的联想和猜测: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
什么呢?这里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第三句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而更见思乡之切。
作者写思乡,没有泛泛地笼统地写,而是特别强调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这样
写,不仅以个别代表一般,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
感;而且这是由登高饮酒的叙写自然发展而来的,是由上述陶渊明因无酒而闷坐菊花
丛中的典故引出的联想,具有重阳节的节日特色,仍贴题目中的“九日”,又点出“长
安故园”,可以说是切时切地,紧扣诗题。诗写到这里为止,还显得比较平淡,然而
这样写,却是为了逼出关键的最后一句。这句承接前句,是一种想象之辞。本来,对
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
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
巧自然,真实形象,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
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显然已经突破了
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
的渴望。这一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人咀嚼,
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