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师说》复习资料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师说》复习资料

ID:682060

大小:49.4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04-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2 届高三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三《师说》 一、 挖空练 习 请 解释 加 点的 字,翻 译划 线 的句 子 ,注 意活 用 和句 式 。然 后结 合 教材 的 注释 和 课堂 笔 记,用 红笔 进 行 订正 ,不懂 之处做 出标志 。 11.师说 1.古之学者( )必有师。师者,所以( )传道受 ( )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 )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 其( )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 )吾前,其闻道( )也固( ) 先乎( )吾,吾从而师( )之;生乎( )吾后,其闻道也亦( ) 先乎( )吾,吾从而师( )之。吾师( )道也,夫庸( ) 知其年之先后生于( )吾乎?是故( )无( )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 所存也。 2.嗟乎!师道( )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 ) 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 ),其下( )圣人也亦远矣,而耻 ( )学于师。是故圣( )益圣( ),愚( )益愚 (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皆出于 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 )其身也,则( )耻( )师焉,惑 ( )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 也。句读之不知(句式: ),惑之不解(句式: ), 或( )师( )焉,或( )不( )焉,小学( ) 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 )相师。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 )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 )则 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其( )可怪也欤! 3.圣人无常( )师。孔子师( )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 ), 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 )不如师,师不必贤于( ) 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 )有专攻( ),如是( )而已。 4.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 )经传 ( )皆通( )习之,不拘( )于( )时 ( ),学于( )余。余嘉( )其能行古道( ), 作《师说》以贻( )之。 二、 文化常 识 1.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寿、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2.百工:各种工匠。 3.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 是沿用古代的说法。又称作“六经”。另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传:(1)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2) 人物传记。 4.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之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需停顿处为读。 5.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三、巩固练习(注:本部分与挖空有重合之处,可酌情删减) (一)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 2.或师焉,或不焉 (“”通“”) (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 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 3.吾从而师之 古义: 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 今义:大家;许多人 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古义: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6.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义: 今义:副词,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三)一词多义 1.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得璧,传之美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 ) 舍相如广成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 2.从 惑而不从师( ) 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 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 并序》)( )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 从余问古事(《项脊轩志》)( )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 于是从散约败(《过秦论》)( ) 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 3.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 吾师道也( ) 或师焉,或不焉( )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 4.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有碑仆道(《游褒禅山记》)( )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 5.则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6.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其可怪也欤( )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吾师道也 ( )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 2.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 ( ) 3.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 ( )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1)小学而大遗 ( ) (2)吾未见其明也 ( )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 (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 2.形容词作动词 (1)惑而不从师 ( ) (2)位卑则足羞( )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 ( ) (五)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 翻译: 2.不拘于时。 ( ) 翻译: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 翻译: 4.师不必贤于弟子。 ( ) 翻译: 5.吾从而师之。 ( ) 翻译: 6.则群聚而笑之。 ( ) 翻译: 7.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 翻译: (六)语句翻译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翻译: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翻译: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翻译: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 焉,惑矣。 翻译: (七)文言素读断句 请用“/”给下列课内文段断句 1.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 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四、常用文言实词积累 046—050 46.举 (1)举类迩而见义远 ________《屈原列传》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________《陈涉世家》 (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________《张衡传》 (4)举疾首蹙而相告曰 ________《庄暴见孟子》 (5)杀人如不能举 ________《鸿门宴》 (6)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 ________《孔雀东南飞》 (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________《过秦论》 (8)戍卒叫,函谷举 ________《阿房宫赋》 (1)举出,提出 (2)发动,举行 (3)推荐,推举 (4)全,皆 (5)尽 (6)举言:发言 (7)包举:并吞 (8) 被攻占,被占领 推导提示:“举”的本义是“举起、抬起”。这是一个“举动”,活用为动词即“举行、发动”。举有由低 到高的含义,所以有引申出“提拔、举荐”之义;由此又引申出一般意义的“应举”。举起东西应该是有所用, 故又引申出“拿、用”,进一步引申为“占领”之义。后又虚化为范围副词“全”。 成语助记:不识抬举 举国上下 举案齐眉 举目无亲 举棋不定 举手投足举贤任能 举一反三 举重若 轻 举足轻重 纲举目张 轻举妄动 一举成名 以言举人 不识抬举 迁移练习:陈涉亡,众豪杰举( )项羽为帅。约定先入咸阳者为王。不意刘邦先举( )咸阳, 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然意不决,范增举( )玉玦促之。樊哙闯入,声讨秦王杀人如不能举( ), 且举( )沛公待项王之事,告项王莫令事不举( )。 实战高考: (2019·全国卷Ⅱ)愿王举国而听之 举:全 (2019·江苏高考)庚午举于乡,年犹弱冠耳 举:中举,考中 (2018·全国卷Ⅰ)郡举上计吏(上计吏:官职名),州辟别驾 举:举荐 (2018·全国卷Ⅰ)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举:举行 (2018·全国卷Ⅱ)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举:举出,提出 (2017·全国卷Ⅰ)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 举:行动 (2017·全国卷Ⅱ)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 举:推荐,推举 (2017·全国卷Ⅲ)举进士第一 举:考中 47.绝 (1)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________《屈原列传》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桃花源记》 (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________《劝学》 (4)不绝如缕 ________《赤壁赋》 (1)断绝 (2)隔绝,阻绝 (3)横渡 (4)断绝 推导提示:“绝”的本义是“绳索断”。由此引申出一般意义上的“断”。比喻引申出“横渡”的意义。由 “断”义可引申出许多意义:与人断绝关系叫“绝交”;气断自然就是“死,绝命。”;路断了当然就是“到了 尽头,极点”。由“到了极点”引申出程度副词“极”和动词“超越”(到了极点就是超越一切)之义。 成语助记:冠缨索绝 韦编三绝 络绎不绝 与世隔绝 悲痛欲绝 绝裾而去惨绝人寰 冠绝一时 风华绝 代 空前绝后 赞不绝口 悲痛欲绝 络绎不绝 拍案叫绝 深恶痛绝 迁移练习:晋人有美玉,邻人凯靓,屡盗而不得,为绝( )邻人之念,晋人遂率妻子至桃源绝( ) 境,途遇江河,假舟揖而绝( ),后至无人处,而闻妙声,目力所绝( ),亦无所见,其子仰 望,见一大鹏,绝( )云气,图南飞。妻子皆以为妙,遂居于此。 实战高考: (2019·江苏高考)至则闭门距跃,绝不怀半刺津上 绝:绝对,完全 (2017·全国卷Ⅲ)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绝:停止,断绝 (2017·山东高考)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 绝:停止,气绝 48.堪 (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________《雨霖铃》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________《蜀相》 (4)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 ________《孔雀东南飞》 (5)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________《虞美人》 (1)经得起,忍受 (2)能够,可以 (3)能够,可以 (4)胜任 (5)经得起,承受 推导提示:“堪”的本义是“经得起,受得住”,引申出“胜任”之义;虚化成助动词“可,能够”。 成语助记:不堪回首 不堪入目 苦不堪言 不堪其忧 迁移练习: 刘兰芝昼夜勤作息,阿姥仍不满,曰:“不堪( )吾儿妇。”令其子休之。其子与兰 芝情真,以为堪( )与贤人比,而畏其母,亦无术,遣之。每至节气,心痛难堪( )。 49.克 (1)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________《祭十二郎文》 (2)克己复礼为仁 ________《论语》 (3)彼竭我盈,故克之 ________《曹刿论战》 (1)能够 (2)克制 (3)战胜 推导提示:克的本义是“战胜、攻克”。攻克堡垒,意味着杀敌致胜,故又引申出“杀”的意义。进一步引 申出“去除,削减”等义。后又虚化为助动词“能够”。 成语助记:克敌制胜 克己奉公 克勤克俭 克尽职守 攻无不克 相生相克 迁移练习:齐将率众与魏战于桂陵,既克( ),威震天下。齐兵战后日益骄纵,未能克( ) 己,以致民怨四起,皆以为身处富强之国而不克( )蒙其泽。 实战高考: (2018·北京高考)《诗》曰:“德(分量轻)如毛,民鲜克举之。” 克:能够 50.类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________《兰亭集序》 (2)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________《项脊轩志》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________《屈原列传》 (4)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________《墨子·公输》 (1)种类 (2)像 (3)事例 (4)类推 推导提示:“类”的本义是“种类”,同一“种类”就是“同类”,同类的事物当然就会有“类似,像”的 地方喽。 成语助记:物以类聚 触类旁通 连类比物 画虎类犬 刻鹘类鹜 不伦不类有教无类 迁移练习: 宋人刘某,形类( )橐驼者,树之茶类( ),其法异。众人怪之,问其以。 刘举类( )讲解之,众皆以为其义之深。 实战高考: (2018·天津高考)康之由,革弊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 类:种类,类别 (2016·全国卷Ⅲ)珪居闲类木讷者 类:类似,像 (2015·全国卷Ⅰ)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 类:类似,像 五、常用文言虚词积累 10:为 作用 例 句 解释或翻译 介词 表动作、行为的对象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 记》) 向、对 表动作、行为的替代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替、给 表动作、行为的时间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当、等到 表动作、行为的目的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窦娥冤》) 为着、为了 表动作、行为的原因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 因为、由于 表被动关系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被 语气 助词 疑问句末,表诘问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 宴》) 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动词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根据具体情况翻译:修 建、变成、作、表判断、 认为、创作等 解释各句中“为”的意义以及用法。 1.君家妇难为 ________《孔雀东南飞》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________《鸿门宴》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________《六国论》 4.古人以俭为美德 ________《训俭示康》 5.霓为衣兮风为马 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 6.君既为府吏 ________《孔雀东南飞》 7.十七为君妇 ________《孔雀东南飞》 8.自名为鸳鸯 ________《孔雀东南飞》 9.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________《逍遥游》 10.非为织作迟 ________《孔雀东南飞》 11.为仲卿母所遣 ________《孔雀东南飞》 12.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________《伶官传序》 13.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________《屈原列传》 14.公为我献之 ________《鸿门宴》 15.阿母为汝求 ________《孔雀东南飞》 16.慎勿为妇死 ________《孔雀东南飞》 1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________《观书有感》 实战高考: (2019·全国卷Ⅰ)吴廷尉为河南守 为:动词,担任 (2019·全国卷Ⅰ)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 为:动词,“是”,表判断 (2019·全国卷Ⅰ)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 为:介词,译为“给,替” (2019·全国卷Ⅰ)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 以为:复音词,认为 (2019·全国卷Ⅰ)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为:动词,写作 (2019·全国卷Ⅱ)于是以鞅为大良造 为:动词,担任 (2019·天津高考)先王之时,以学为政,学者政之出,政者学之施 为:动词,当作 (2019·天津高考)使政之与学复而为一 为:动词,成为 (2019·江苏高考) 家人笑之:“老博士何以书为?” 为:语气助词,读 wéi,用在句末,常与“何”“奚” 等相配合,表疑问或反诘 ((2018·全国卷Ⅰ)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为:动词,“是”,表判断 (2018·全国卷Ⅰ)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为:动词,担任 (2018·全国卷Ⅰ)帝以芝(人名)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为:介词,译为“给,替” (2018·全国卷Ⅱ)县多奸猾,积为人患 为:动词,成为 (2018·全国卷Ⅲ)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 为:介词,读音 wéi, 译为“被”,表示被动 六、 作文素 材积累 1.要勤于发问,还要善问。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讲的是要勤于向老师请教的必要性。勤于询问,才能不断地解决学习与 生活中的难题、困惑。但仅有勤于发问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懂得问的诀窍,要抓住问题的重点、关键。文中讲有 些士大夫让老师教自己的小孩,“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舍 本逐末,没有抓住根本,是一种不正确的求学态度。“问”也是一门学问,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质疑的人才能有 所建树。 【相关链接】 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学问之路无捷径。——特勒普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2.从学术上看,师生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揭示了师生之间没有年龄的差距,有“道”者即可 为师。老师与学生的定位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可变的。老师也许在人生阅历、学术经验上丰富一些,但是学 生思维活跃,可能在创新方面强于老师,而且接受新事物也可能比老师快,因此,双方可以形成互补。老师不能 因为年长、经验丰富而否定学生的创见。孔子说“教学相长”,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发现 不足并不断提高自己。 3.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也要学会取长补短。 “术业有专攻”,一专多能的人才毕竟是少数,每个人都会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正如音乐家善于演奏乐曲, 建筑师精于设计高楼大厦,文学家长于描述人生百态。每个人都是一个奇迹,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有自己的强 项,因此,要把自己某一方面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值。同时,我们还要认汉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虚心地 向拥有其它专长的人求教,正如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想郯子、苌弘等人请教。唯有如此,才肯旨不断地丰富自己。 【相关链接】 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 才捉得住它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一一毕淑敏《我很重要》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七、能 力提升 注:文中画波浪线部分需断句,划横线部分需翻译句子,加点字是文化常识。 2017 全国一卷 谢弘微传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 )峻,司空琰 [yǎn]第二子也, 无 后 , 以 弘 微 为 ( ) 嗣 ( ) , 弘 微 本 名 密 , 犯 所 继 内 讳 ( ),故以字行( )。童幼时精神( ) 端审( )时( )然后( )言( ) 所 继 叔 父 混 名 知 人 ( ) 见 而 异 ( ) 之 谓 思 曰 此 儿 深 中 ( )夙敏( )方成佳器( )有子如此,足矣 弘 微 家 素 ( ) 贫 俭 , 而 所 继 丰 泰 ( ) , 唯 受 书 数 千 卷 , 遗 财 ( )禄秩( ),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 ( ),少所交纳( ),唯与族子( )灵运、瞻、 曜 [yào]、弘微并以( )文义( )赏会( )。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 ),弘微每( ) 以( )约言( )服( )之,混特所敬贵,号约 微子( )。义熙八年,混以( )刘毅党见( ) 诛 , 妻 晋 陵 公 主 以 ( ) 混 家 事 委 ( ) 以 弘 微 。 弘 微 经 纪 ( ) 生 业 ( ) , 事 若 在 公 , 一 钱 尺 帛 出 入 , 皆 有 文 簿 ( ) 。 高 祖 受 命 ( ) , 晋 陵 公 主 降 为 东 乡 君 。 自 混 亡 , 至 是 ( )九载,而室宇修整( ),仓廪( )充盈, 门 徒 业 使 ( ) , 不 异 平 日 , 田 畴 垦 辟 , 有 加 ( ) 于 旧 ( ) 。 中 外 ( ) 姻 亲 ( ) , 道 俗 ( )义旧( ),入门莫( )不叹息,或 ( )为之涕( )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 ), 举止必循( )礼度,事( )继亲之党( ),恭 谨过( )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 )文学( )。 母 忧 ( ) 去 ( ) 职 。 居 丧 ( ) 以 孝 称 ( ),服阕( )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 ) 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 ),哀戚( )过礼,服虽 除( ),犹不啖( )鱼肉。弘微少孤( ),事 兄如父,兄弟友穆( )之至,举( )世莫及( ) 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 ),而曜好臧否( )人物,曜每言论 ( ) , 弘 微 常 以 它 语 乱 ( )之 。 九 年 , 东 乡 君 薨 [h ō ng] ( ),资财钜万( ),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 取,自以私禄( )营葬( )。曰:“亲戚( ) 争财,为( )鄙( )之甚。今分多( )共少 ( ),不至有乏( ),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 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 )毕葬事,追赠( ) 太常。 (《宋书·谢弘微传》)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 一、师说 1.古之学者(求学的人)必有师。师者,所以(用来…的)传道受(通“授”,传授。格外注意不带提手旁)业解 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谁)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跟从老师学习),其(那些)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在) 吾前,其闻道(懂得道理)也固(本来)先乎(在)吾,吾从而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之;生乎(在)吾后,其闻 道也亦(也)先乎(在)吾,吾从而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之。吾师(名词活用为动词,学习)道也,夫庸(哪) 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在)吾乎?是故(因此)无(无论)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嗟乎!师道(从师的风尚)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超出一般人)也远矣,犹且 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一般人),其下(低于)圣人也亦远矣,而耻(意动用法,以…为耻辱)学于师。是故圣(圣人) 益圣(圣明),愚(愚人)益愚(愚昧)。圣人之所以为圣(圣人),愚人之所以为愚,其(大概)皆出于此乎!爱其 子,择师而教之,于(对于)其身也,则(却)耻(意动用法,以…为耻辱)师焉,惑(糊涂)矣!彼童子之师,授之 书而习其句读(文辞休止和停顿处,语意已尽为“句”,未尽而须停顿为“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 读之不知(句式:宾语前置,即“不知句读”,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惑之不解(句式:宾语前置,即“不解惑”, 不能解决道业方面的疑惑),或(有的)师(从师)焉,或(有的)不(通“否”)焉,小学(小的方面学到了)而大 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意动用法,以…为耻辱)相师。士大夫之族(类),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似)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高)则近谀(阿谀)。”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看不起)。今其智乃(竟)反不能及,其(难道)可怪也欤! 3.圣人无常(固定)师。孔子师(意动用法,以…为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一类的人),其 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一定)不如师,师不必贤于(比)弟子。闻道有先 后,术业(学问和技艺上)有专攻(学习,研究),如是(像这样)而已。 4.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经传(解释经书的 著作)皆通(普遍)习之,不拘(限制)于(被)时(时俗),学于(向)余。余嘉(赞许)其能行古道(古人从师之 道),作《师说》以贻(赠送)之。 三、(一)1.受 授 传授 2.不 否 (二)1.求学的人 2.用来……的、……的凭借 3.两个词,动词“从”(跟从)和连词“而” 4.一般人 5.小 的方面(文中指句读)学习 6.不一定 (三)1.传授/流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传送,传递/招待宾客的馆舍 2.跟从/依顺,听从/参加/指堂房亲属/跟,向/自,由/合纵的盟约/紧挨着,依傍 3.老师/有专门技艺的人/以…… 为师/学习/从师学习/军队 4.道理/风尚/道德学问/道路/正确的方法/取道 5.连词,表转折语气/副词,就/副 词,表判断语气,就是 6.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语气 /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四)(一)1.(1)学习 (2)低于 2.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3.以……为师 (二)1.(1)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2) 高明的地方 (3)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4)疑难的问题 (5)卑贱的人、低下的人;势盛位高的人 2.(1)遇到疑难问题 (2)感到耻辱 3.以……为耻 (五)1.判断句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2.被动句 不被(耻于从师的)世俗 限制。 3.宾语前置句 句读不明,疑惑不能解决。 4.状语后置句 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5~7.省略句 5. 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 6.(士大夫这一类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 7.现在他们的智慧竟反而比不上(这些人) 了。 (六)1.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有了疑难问题,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 题,就始终不能解开。(采分点:两个“而”、第二个“惑”) 2.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 是老师所在的地方。(采分点:师、是故、无) 3.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现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 为耻。(采分点:出、下、耻) 4.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爱 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这是糊涂的!(采分点:第二个“圣”、 第二个“愚”、其) 五、答案:1.动词,做、干。2.第一个介词,替、给;第二个动词,献。3.第一个动词,治理,第二个,被。 4~5 动词,当做、作为。6~7 动词,身为、成为。8~9 动词,叫做。10.动词,是。11~12 介词,表被动。13. 语气助词,呢。14~15 介词,替、给。16.介词,为了。17.连词,因为。 七、 2017 全国一卷 谢弘微传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堂叔)峻,司空琰 [yǎn]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把…… 当成\作为)嗣(继承人),弘微本名密,犯所继(“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情况下在句 中做主语或宾语。如“所见所闻”,意即“所见到的事情所听到的事情”。这里的“所继”就是弘微过继的家庭。) 内讳(指母亲、祖母等的名讳),故以字行(仅称呼此人的 “字”代名。“以字行”即是因为种种原因,多仅 称呼此人的 “字”,而不熟悉其 “名”。例如项羽,名籍,字羽,但世人通常仅知其字,所以称之为 “以字 行”。反例,如李白,字太白,因名、字都为世人所熟悉,就不能说是 “以字行”),童幼(童年,儿童)时, 精神(精明,机警)端审(稳重谨慎),时(合时宜的,适时的)然后(这样以后)言(说话),所继叔父混名 知人(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见而异(意动用法,“认为……非同一般”)之,谓思曰,此儿深中(符合) 夙敏(早慧),方成佳器(良材,有用的人材),有子如此,足矣。 弘微家素(一向)贫俭,而所继丰泰(丰 盛,丰裕),唯受书数千卷(定语后置),遗财(遗产)禄秩(1.俸禄 2.官吏食禄的品级 3、犹禄位),一不关 豫(关心)。(谢)混风格高峻(清高,超凡脱俗),少所交纳(结交),唯与族子(祖父的亲兄弟的曾孙,这 里指家族中的晚辈)灵运、瞻、曜 [yào]、弘微并以(因为)文义(文章的义理,文章的内容)赏会(玩赏聚 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才气辞章)辩富(雄辩),弘微每(经常)以(用) 约言(简约的语言)服(使信服)之,混特(特别)所敬贵(敬重推崇),号约微子(对男子的尊称,如孔子、 孟子)。 义熙八年,混以(因为)刘毅党见(被)诛,妻晋陵公主以(把)混家事委(嘱托,托付)以弘微。 弘微经纪(对产业的经营管理)生业(产业,资财),事若在公,一钱尺帛(一钱,一枚钱;形容一丝一毫的财 产)出入,皆有文簿(文册簿籍记录)。高祖受命(受天之命,古帝王自称受命于天以巩固其统治;即位),晋 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谢)混亡,至是(这时)九载,而室宇修整(齐整),仓廪(贮藏米谷的仓库)充盈, 门徒业使(供役使之人),不异平日,田畴(泛指田地)垦辟,有加(加倍,增多)于旧(状语后置,比过去), 中外(中表之亲,父亲一脉亲属和母亲一脉亲属)姻亲(因婚姻关系结成的亲属),道俗(出家之人与世俗之人) 义旧(故交故友,故旧),入门莫(没有人,没有谁)不叹息,或(有的人)为之涕(眼泪)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严肃正直;严格公正),举止必循(遵守,遵守礼法制度)礼度,事(侍奉)继亲之党(上古社会组织 形式,以五百家为一 “党”,亦引申为乡里,但这里指亲族),恭谨过(超过)常(平常,这里只一半人或一半 情况)。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担任)文学(官职)。母忧(母亲的丧事)去(离开)职,居丧(守丧,尊亲死 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在服丧期满之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以孝称(被称道),服阕(守丧期满 除服)逾年,菜蔬不改(仍然吃守丧期间吃的粗劣的食物)。兄曜历(担任;先后担任各种官职)御史中丞,元 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时间久,多时),哀戚(悲痛伤感)过礼(超过常礼。这里指比正常哀悼兄长的礼节 更重),服虽除(服丧期满),犹不啖(吃)鱼肉。弘微少孤(少年丧父或父母双亡),事兄如父,兄弟友穆(友 好和睦)之至,举(全,整个)世莫及(比得上,赶得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偏义复词,短处,弊端,缺 点),而曜好臧否(褒贬、评论优劣)人物,曜每言论(谈论,评论),弘微常以它语乱 (干扰,扰乱,这里 指岔开话题)之。九年,东乡君薨 [hōng](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 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资财钜万(为数极多),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 自以私禄(古代官员的薪水,自己的薪水)营葬(办理丧事)。曰:“亲戚(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争 财,为(是)鄙(被人轻视,看不起)之甚。今分多(财产多就分用)共少(少了共用),不至有乏(匮乏), 身死之后,岂复见关(见,被;关,旧指发给或支领薪饷;被领取)?”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 使二卫(天子的左、右或前、后两护卫军)千人营(筹划,管理,建设)毕葬事,追赠(或作追封、追晋,即加 封死者的官职、勋位,一般用在因公殉职或者阵亡的军人、警员、公务员等,或特别表扬对政府有贡献的死者) 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答案 (1)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侍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 (2)而谢曜喜爱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