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津:把你茶壶里的饺子倒出来!
民间俗语“茶壶里有饺子倒不出”说的是肚子里有货,却表现不出来;高
三党们的焦虑是“读了不少书,累积了不少素材,作文时却用不上”。这两种
情形十分类似。
眼下的高考作文更多是有具体情境、议题和体式要求的任务型写作,似乎
加重了“茶壶里倒不出来饺子”的焦虑。因为待议之题越具体,平时累积的那
些“素材”似乎越难有用武之地。
为什么会有“茶壶里有饺子倒不出”的情况发生?
首先源于对阅读的理解有偏差。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无输入,哪有输出?如果说考场作文是用木料去
制作一两件小家具,那平时的阅读和表达其实是种树,吸收养料,把树养大养
粗养直,到考场作文时,其实是带着大木料去按指令制作小家具——凳子、桌
子、柜子等。有料,再辅以基本的木工技术,制作那些小木器,不是难事。
怕只怕平时没种好树,没把树养壮,种树时就照着小家具的样子,带着这
样的木料进入考场,捉襟见肘是必然的。
对于语文和作文来说,大量阅读其实是长树养树。不阅读的结果,大概就
是段子里说的——王勃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而你只会“哇,那么多鸭子”。
我历来反对“积累素材”一说,不是说素材不可积累,而是说,素材的积
累不是一个个记在纸上或是印在脑子里的简单的事实,像开中药铺一样,一格
一格储备好,用时就凭郎中的药方子打开那一个个木格子去“抓药”。如果我
们所说的“积累素材”是这样一个状况,考场作文用不上既正常又活该。
伴随着阅读而来的真正的积累,是生活的体验和思考的收获。阅读的对象,
都是表面化的生活,我们要积累的不是这个事,那个人,而是经由这些人和事
而形成的体悟与思考,后者才是阅读的质量所在。
一叶落而知秋,并非只指多愁善感,更有价值的是落叶与秋的本质追溯,
你追溯了,就深刻而广泛了。这才是真正的阅读积累。
再说“倒不出”的问题。
“倒不出”就是不会转化与运用。
转化与运用基于“事物的关联性”,达于“发现与获得这种关联”,我们
可以称之为“勾连”。
阅读素养,不是记住所读过的,而是勾连所读。积累的素材是一个一个的,
还是一串一串的,有很大区别。如果是一个个的,那就是死的静态知识,如果
是一串串的,就是活的人生、世情,已经成为自己的读写体验与思考。
在素材使用上,成功与否就是看“关联”和“勾连”。
有个作文题,要议论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如果只是想到树与林、水与海的
关系,平庸得很。
如果想历史上、社会中,凡杰出者恰恰都是不从众或与众不同的,脑子里
会有太多的人和事复活起来。
如果再想到一个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把皮与毛的关系与个人与
集体的关系勾连了起来,思考就变得丰富了。跟这个成语有关的,魏文侯的“皮
之不存,毛将焉附”,崇祯皇帝末日到来前对大臣们说“朝廷没有了,你们都
是焉附之毛”,二人境界不同。
继续勾连所读—— “左拉为普通士兵德雷福斯受冤、政府不愿平反而奔走
呼告”事件中,是不是也暗含了皮和毛的逻辑关系?
如果继续勾连——鲁迅小说常常以民众的麻木为批判对象,庸众与英雄夏
瑜岂不也构成集体与个体的关系?这就又可牵出高尔基笔下的丹柯。由庸众概
念又可牵出勒庞的“乌合之众”……这就是素材的盘活。盘活,就是形成一串串,
实质是思维活动。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张小兵老师提出一个梳理“相邻概念”的做法,非
常实用,如果再把相邻概念扩大到相似现象(事件、人物),就更容易勾连阅
读而盘活素材。
如要议论“证实偏差”,我们就先以它的题干材料“一旦相信一个事实,
就会下意识地去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选择性地注意和收集信息,并且排
斥那些和你观点相悖的现象,从而得出一个符合自己意愿的事实或真相”作为
圆心,向外辐射:
一条线索是相邻概念,如“先入为主”“偏见”“固执己见”“感情亲疏
影响判断”等;
还有一条线索是类似和相关现象,如“疑邻盗斧”“《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中小镇上的人就因为漂亮的寡妇身份而认定女主不检点”“大数据选择性推送
商品,强化信息片面性”“信息茧房”“职业、地域、性别歧视”等。
有了这两条思维线索和成串的材料,文章内容的丰富性必然可观。
在任务型写作状态下,所议话题比较具体,考生必须对中心议题作具体的
分析和思辨,阅读所得之素材表面上好像是个补充之物,拓展之物,只起到辅
助论证的作用,但其实没有阅读积累,没有思维的灵动,没有对生活的理解,
你根本无法展开具体分析和思辨,只会简单地说此事对与不对,好与不好,落
得“言之无物”的结果。
所以,所谓阅读而得的素材积累在任务型作文中,功用不仅没有减小,反
而更大,因为它往往就是分析的本身,而不只是作为“例证”,因为没有谁喜
欢干巴巴、没有丰富内容和深入思考的文章。在此意义上说,阅读积累比以前
要求更高,也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