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全国卷Ⅲ考(五)语文(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全国卷Ⅲ考(五)语文(含答案)

ID:682134

大小:2.16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1-04-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五)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 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 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 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经过长期积累,我国学者对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不过,在对我国古 代法乃至中华法系的认识上仍然存在一些误读。比如,一些研究我国古代法律史的学者认为, 我国古代法是一种“律令体制”,即把我国古代法归纳为“律”和“令”两种法典形式。“律” “令”都属于“公法”,“律”即刑律,“令”是对“律”的延伸.、补充和细化。对“律令法” 进行研究十分必要,但不能将我国古代法仅仅归纳为“律令体制”“律令法系",“律令”并不 能准确完整表达传统中华法系的丰富内涵和特质。我国古代法除形成“律令体制”外,还包 括礼典、大量的礼俗习惯法等。这些规范习俗被不少学者称为“礼法”,并认为由此形成了“礼 法之治”。 礼典是指由朝廷编纂、颁布的礼仪大典。早期研究者中曾有人认为:“西人所谓法者,实 兼中国之礼典。”意思是说中国古代的礼典,也要纳入法律的范畴内。汉代就有《傍章》作为 礼典,唐代《大唐开元礼》集礼典之大成,是后世礼典之典范。作为典章制度,礼典也是社 会政治制度的体现,并蕴含着一定的道德规范。同时,几乎历朝历代都会修订法律。律典是 由历代朝廷编纂、颁布的正式法典。律典以其刚性规则规范人们的行为,维系官僚系统运行, 保障社会秩序。《唐律疏议》是传统律典的代表作。此外,还存在大量礼俗习惯法,主要是指 以礼义为旨归、以礼俗为基础的乡规民约、家法族规、村规寨规、行规会规等,这些“礼法” 规范着民间经济、社会活动和生活日用的方方面面。 有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社会偏重刑律,而民事法律不发达。实际上,只要存在民间活动, 相应的规范就会存在,只是在不同法律文化中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我国古代存在大量礼俗习 惯法,其特征是将礼义内容扎根社会土壤,深入百姓心田,成为一种生活的常理、常情、常 识,并一代代口耳相传。我国古代的民事关系基本上依赖这样的礼法来加以规范和调整。尽 管朝代不断更替,但民间物和债的关系、婚丧嫁娶和祖宗血脉、财产的承继关系都可以维系 而不乱。 我国古代“礼法之治”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夏商周三代之时,夏有“夏礼” “禹刑”。商有“殷礼”“汤刑”,周有“周礼”“九刑”。这一时期可以说是礼法体系的初创阶 段。春秋战国至秦代,礼刑分离,也是“律令”发轫时期。汉承秦制,又在法制领域向“礼” 回归。同时,礼典和民间礼俗习惯法都有所发展。不同规范形式有其各自作用领域,并不是 只有“律令”在起作用,仅靠“律令”也无法包容所有权利义务关系。我国古代法逐步形成 礼典、律典、礼俗习惯法共同发挥作用的模式,其中的礼典、律典到唐代日益成熟。这样就 形成以礼率律、律外有礼,礼典、律典、礼俗习惯法三者相辅相成的治理格局。 我国古代“礼法”是一个内容复杂的综合体系。从法律形式上说,有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法典法和非法典法、中央法和地方法;从法的层级上说,有结构严密、条文繁复的礼典,有 体例完整、疏而不漏的“正律”,有大量的以礼俗为中心的成文和不成文的家法族规、乡规民 约等。“礼法之治”这样一种治理模式,既发挥法律刚性规范功能,又发挥礼仪和道德的教化 作用,同时尊重民间事务自理自治习惯,体现了中国法律文化的特色,也彰显出传统社会治 理的特有智慧。 (摘编自俞荣根《中国古代的“礼法之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古代法包括礼典和大量的礼俗习惯法,正是这些“礼法”形成了“礼法之治”。 B.礼典是指由朝廷编纂、颁布的礼仪大典,有研究者认为中国古代的礼典也是法律。 C.我国古代的礼俗习惯法将礼义内容融入百姓生活,须靠它来规范和调整民事关系。 D.春秋战国至秦代,礼刑分离,律令发轫;此后汉承秦制,礼刑结合,礼回归法制领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既肯定我国学者对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也指出他们对我国古代法乃至中 华法系的认识存在误区。 B.文章第二段以汉代《傍章》、唐代《大唐开元礼》和《唐律疏议》为典型事例,是为了说明 什么是古代的礼典和律典。 C.文章按朝代顺序分析了我国古代“礼法之治”的形成历史,展现其从初创到发展再到成熟直 至最终衰落的完整过程。 D.文章尾段从法律形式和法的层级两方面阐释我国古代“礼法”内涵,并揭示“礼法之治”这 种治理模式的作用和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认为把我国古代法归纳为“律”和“令”两种法典形式有误,“律令”不能准确完整表 达传统中华法系丰富内涵和特质。 B.礼典和律典都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但律典以刚性规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维系官僚系统 运行,保障社会秩序。 C.治理国家不能靠“律令”,应充分发挥礼典、律典、礼俗习惯法的共同作用,在此基础上形 成三者相辅相成的治理格局。 D.“礼法之治”的治理模式具有多种优势,体现中国法律文化的特色,彰显出传统社会治理的 特有智慧,至今仍值得借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 年)》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由 2005 年的 2.6 万亿元 扩张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14.2%提升至2019年的36.2%。 白皮书显示,按照可比口径计算,2019 年我国数字经济名义增长 15.6%,高出同期 GDP 名义增速约 7.85 个百分点,高出同期第一产业名义增速 6.8 个百分点,高出同期第二产业名 义增速 9.79 个百分点,高出同期第三产业名义增速 6.54 个百分点。与 2005 年相比,我国数 字经济规模增长 12.7 倍,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20.6%;而同期 GDP 仅增长 4.3 倍,年复合增长 率为 12.6%;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 2.2 倍、3.4 倍和 5.9 倍,年复合增长率 分别为 8.7%、11.1%和 14.8%。由此可以看出,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 关键动力。 (摘编自张汉青《权威报告:数字经济规模再创新高》) 材料二 数字经济的重要意义不仅体现在对总量的贡献上,更重要的是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起 到的推动作用。一方面表现为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另一方面表现为数字技术不断催生新 产业。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通常也被称为产业数字化,即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行业的业 务进行升级,进而提升生产数量和效率。从生产流程角度看,数字技术可以通过对企业生产 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将程序性业务交给计算机处理,从而降低了操作失误率。同时, 企业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监督,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的异常和 隐患,大大降低风险。从制定产品策略角度看,数字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准确地收集和 处理来自消费端的数据,从而更好地洞察消费需求以指导生产,大大降低企业因产品策略失 误而导致失败的可能性。而且,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既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 求,也为企业带来新的机遇。 数字技术催生新产业,则通常被称为数字产业化,即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市场化应用, 将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转化为生产要素,推动数字产业形成和发展。一方面,数字技术通过 重组现有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匹配供给和需求,从而推动新业态、新模式的产生,比如网, 上订餐和外卖服务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另一方面,如果说外卖、共享单车等新业态仍属于新 旧结合,那么由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发展催生的新服务,则属于全新业态。 参与其中的企业以数据为生产要素,拥有数据处理、挖掘和分析能力,可以为其他企业的数 字化转型提供助力。数字经济时代,这些新业态将成为至关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摘编自张金林《激发数字经济“牵引力”》) 材料三 在疫情防控期间,无论是大数据在追踪疫情传播中的应用,还是无人机测量体温等新科 技的出现,抑或是线上办公、线.上娱乐等新产业、新模式的生长,数字经济展现出巨大的生 机活力。事实上,数字化趋势早已存在,疫情防控只是加速了数字时代的到来。据测算,我 国数字经济总量的 GDP 占比超过 1/3,就业岗位占就业人数约 1/4,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带 动引领作用持续增强。可以预期,数字经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将加快发展步伐,成为 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引擎,助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推进 5G 建设,可以实现数据传输的高速度、低时延;建设数据中心,可以更好地实现数据的存储 和处理……新基建步伐不断加快,将为数字经济发展搭建更广阔的舞台。同时,新基建兼有 新兴产业和公共产品的特性,不仅能带动本行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还能强化对生产、流 通、分配等环节的改造,对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进行数字赋能,为产业转型发展 形成长期支撑。现在,各级政府将 5G、云计算等列入 2020 年投资计划,将推动中国在新基建 上迈出坚实步伐,以新基建的建设提升数字经济发展的速度。 (摘编自石羚《数字化,激扬发展新优势》)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19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高达 35.8 万亿元,与 2005 年相比增长 12.7 倍,年复合增长率达 20.6%;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B.按可比口径计算,2019 年我国数字经济名义增速远远高于同期 GDP 名义增速;在同期三大 产业中,第二产业名义增速最高。 C.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起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二是 数字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 D.在疫情防控期间,数字经济展现出巨大的生机活力;与此同时,疫情防控也促进了数字经济 发展,加速了数字时代到来。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无论是从生产流程角度还是从制定产品策略角度看,数字经济都可以促进传统行业的业务升 级,有效提升生产数量和效率。 B.外卖、共享单车以及由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发展催生的新服务,都将数字化 的知识和信息转化为生产要素。 C.数字经济曾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数字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 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引擎。 D.新基建具有双重特性,它不仅能带动本行业发展,还能对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进 行数字赋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6.三则材料均与“数字经济”有关,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名流 谈歌 小城名流很多,大都是些有官位或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物。章义然是小城小学教员, 普普通通,算不上名流。他跻身名流,是被偶然发掘出来的。 那年夏天,省城书法家协会主席蒲飞来小城休假,晚上住在招待所。悠哉陶然,几天不 写字,不禁手痒,便写。写了字便想找人装裱。小城只有一处卖文具纸张的小店,兼营装裱。 蒲飞去看过,做工太粗糙,就不敢让他们拿了自己的字去作践。 那天,小城文化馆馆长老葛请蒲飞留件墨宝,以志纪念。蒲飞爽快答应,老葛就请蒲老 到会议室的大桌上去写。于是,蒲飞就看到了会议室墙上悬挂的两幅字画,装裱得十分精美。 蒲飞问起,老葛说是他表弟章义然的手艺。 蒲飞就说想求老葛的表弟裱几幅字。老葛就哈哈笑,连说好办好办。 晚上,老葛就带了表弟章义然来蒲飞的住处。 蒲飞打量章义然,见他细长的身材,呆呆的面相,一说话,先脸红,挺窝囊的样子。 蒲飞见他拘谨,也就不闲扯,便说裱字的事,问裱一幅要多少钱。 章义然脸就又红了,看一眼老葛,就笑笑:“不是说帮忙的吗?就不说钱吧。” 蒲飞就说:“那就太不好意思了。” 章义然笑笑,接过蒲飞的四张条幅,就告辞。 过了十几天,蒲飞就要回省城,催问那四张条幅怎样了。晚上,章义然就把那四张裱好 的字送来了。 蒲飞就看呆了眼:四张条幅裱得平挺舒软,色调和谐,镶料清丽典雅,极爽眼。蒲飞失 声喝彩:“画赖装池以传,此言诚不谬也!” 章义然皱眉道:“蒲老若是再候三五天,就能更好些。” 蒲飞赞道:“这已是精品了!章老师若是到省城献艺,一定会门庭若市。”话里就有指点 章义然发财的意思。 章义然笑笑,没有接话。 第二天,蒲飞就回了省城。过了几个月,给章义然写来一封信,说要举办个人书展,恳 请章义然来省城帮几个月的忙。 章义然就拿着蒲飞的信去找校长请假。校长不准假,说你走了谁替你教课? 章义然说那你给蒲先生写信,就写不是我不去,是你不让去。 校长生气了,说你拿姓蒲的吓唬谁?不让去就不让去,县长省长也不行。 正嚷着,正巧教育局局长来小学检查工作。局长问嚷什么?校长就说了。局长就笑,说 蒲老用得着咱小城的人是咱小城的光荣。局长就同意章义然去,而且算出差,嘱咐他一定帮 蒲老把事办好,别给小城跌了面子,惹蒲老笑话。 章义然就去了省城,就帮着蒲飞装裱了一百多张字。蒲飞看过,连连夸好。说寻遍省城 也找不出这般手艺的。 两个月后,蒲飞的书展开幕,所有展品当场标价出售。观者如潮,购者如云,还来了一 些新加坡的收藏家。蒲飞竟卖得几十万元。书展结束,蒲飞就要给章义然十万元。 章义然怔了。 蒲飞笑道:“此次成功,仗你出力不小,这十万元算作酬劳。” 章义然听懂了,如临大敌,连连摆手:“不行不行,请先生收回。” 蒲飞诧异:“你帮我精心装裱了那些字,这是工钱,莫非嫌少?” 章义然忙说道:“莫误会,您事先说定要我帮忙的,并没说要雇我。我与您是缘分,若谈 钱,便没有意思了。再说,我此次来帮先生,是单位同意的,算公差,就有补助。况且两个 月来,您管吃管住,我怎好收您的钱。请收回,请收回。”说罢,给蒲飞深深鞠了一躬。 蒲飞呆呆看了章义然一刻,叹道:“你呀。”再无话,就湿了眼。 忽而又说:“我送你一幅字如何?” 章义然笑道:“最好不过。” 蒲飞就挥笔狂草一首唐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送我情。 写罢。章义然在一旁喊好。 蒲飞笑道:“今日神清志明,这张字写得得心应手,真舍不得送你了。” 章义然认真道:“先生已说过送我,怎好反悔?” 蒲飞大笑:“自然不好反悔。” 章义然说:“请先生题款,注明是送我的。” 帐员蒲飞说:“注明送你便不值钱了。” 章义然说:“我又不卖它,只留下作个纪念。” 蒲飞就题了“章义然先生嘱正”。 章义然细心卷起。谢过蒲飞,就告辞。蒲飞依依不舍,送他出门。 章义然回到小城,第二天就到学校上课。 校长见面就问:蒲老给你多少钱? 章义然说没给钱,只给了一张字。 校长不信,讪笑着走了。 第二年夏天,蒲飞又来小城休假。下了车,就直奔小学校来找章义然。 小学校的人告诉蒲飞,章义然上个月死了,脑溢血。 如晴天一声雷。蒲飞就呆了。 蒲飞去找老葛,见了老葛,蒲飞就落泪,“怎么也不给我个信呵!我和他是朋友呵!” 老葛叹道:“表弟不让惊动你的。”说完,从柜子里取出一幅字,打开,是蒲飞送给章义 然的那幅字。 老葛说:“表弟生前说,这字蒲老喜欢。他已经去了,这字就请您收回吧。”蒲飞叹一声, 颤颤地接过那幅字。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篇讲述普普通通的小城小学教员章义然跻身“小城名流”是“被偶然发掘出来”的, 这种从普通到“名流”的蜕变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省 B.“就不敢让他们拿了自己的字去作践”,既说明省城书法家协会主席蒲飞瞧不上文具店的装 裱做工,又为下文他赞叹章义然的装裱技术做铺垫。 C.小说口语较多,很少用长句子和大段描写,注重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如“连说好办好办”, 写出小城文化馆馆长老葛对蒲飞字的喜爱心理。 D.小说中多处用细节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文中写校长“讪笑着”,与写章义然“怔了”一 样,都是以外在的神态细节来刻画人物的内在特征。 8.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塑造“名流”章义然形象的。(6 分) 9.小说结尾老葛代章义然还字,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叔孙俊,字丑归,建长子..也。少聪敏。年十五,内侍左右。性谨密,初无过行。以便弓 马,转为猎郎。太祖..崩,清河王绍①闭宫门,太宗在外。绍逼俊以为已援。俊外虽从绍,内实 忠款,仍与元磨浑等说绍,得归太宗。事在《磨浑传》。是时太宗左右,唯车路头、王洛儿等, 及得俊等,大悦,以为爪牙。太宗即位,命俊与磨浑等拾遗..左右。迁卫将军,赐爵安城公.。 朱提王悦怀刃入禁中,将为大逆。俊觉悦举动有异,便引手掣之,乃于悦怀中得两刃匕首, 逐杀之。太宗以俊前后功重,军国大计一以委之。群官上事,先由俊铨校,然后奏闻。性平 正柔和,未尝有喜怒之色。忠笃爱厚,不谄上抑下。每奉诏宣外,必告示殷勤,受事者皆饱 之而退。是以上下嘉叹。泰常元年卒,时年二十八。太宗甚痛悼之,亲临哀恸。朝野无不追 惜。赠侍中、司空、安城王,谥孝元。赐温明秘器,载以辒辌车,卫士导从,陪葬金陵。子 蒲,袭爵。后有大功及宠幸贵臣薨,赙送终礼,皆依俊故事,无得逾之者。初,俊既卒,其 妻桓氏乃缢而死,遂合葬焉。俊既为安城王,俊弟邻袭父爵,降为丹阳公。少聪慧知名。稍 迁北部尚书,有当官之称。转尚书令。出为凉州镇大将,加镇西将军。邻与镇副将奚牧,并 以贵戚子弟,竞贪财货,专作威福。遂相纠发,坐伏诛。史臣曰叔孙建治边有术威震夷楚俊 委节太宗义彰颠沛察朱提之变有日磾之风加以柔而有正见美朝野可谓世不乏贤矣。 (节选自《魏书·叔孙俊传》) [注]①清河王绍:指的是清河王元绍,下文的“朱提王悦”指朱提王元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史臣曰/叔孙建治边/有术威震夷楚/俊委节太宗/义彰颠沛察/朱提之变有/日磾之风加/以柔而 有正/见美朝野/可谓世不乏贤矣 B.史臣曰/叔孙建治边/有术威震夷楚/俊委节太宗/义彰颠沛/察朱提之变/有日磾之风/加以柔而 有正/见美朝野/可谓世不乏贤矣 C.史臣曰/叔孙建治边有术/威震夷楚/俊委节太宗/义彰颠沛察/朱提之变有/日磾之风加/以柔而 有正/见美朝野/可谓世不乏贤矣 D.史臣曰/叔孙建治边有术/威震夷楚俊委节太宗/义彰颠沛/察朱提之变/有日磾之风/加以柔而 有正/见美朝野/可谓世不乏贤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长子,年龄最大的儿子。因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故又分为嫡长子、庶长子。 B.太祖,本指先祖,后多用来指开国帝王的庙号。此处指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C.拾遗,此处意为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武则天时置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 D.公,古爵位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仅次于王。后泛称朝中职高掌权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叔孙俊处事谨密,机智多谋。他十五岁就侍奉太祖,未出差错。太祖驾崩,清河王元绍逼他 做后援。他表面顺从,却与元磨浑等人劝说元绍,归顺太宗。 B.叔孙俊观察细致,反应敏捷。朱提王元悦怀揣利刃进人宫中,将行大逆之事。他觉察到元悦 举动反常,便伸手拉住元悦,并从其怀中搜出两把匕首。 C.叔孙俊正直平和,忠诚厚道。他喜怒不形于色,不媚上欺下;每到朝外宣诏,必定殷勒地招 待当事人,让其吃饱后才离开。因此受到朝廷上下赞叹。 D.叔孙俊英年早逝,极尽哀荣。他去世时才二十八岁。太宗对他的死十分悲恸,亲自前往哀悼, 追赠官职和谥号,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让他陪葬金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后有大功及宠幸贵臣薨,赙送终礼,皆依俊故事,无得逾之者。(5 分) (2)邻与镇副将奚牧,并以贵戚子弟,竞贪财货,专作威福。遂相纠发,坐伏诛。(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木芙蓉① 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②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注]①贞元十九年,韩愈任监察御史,因上书指斥朝政,触怒权贵,被贬为连州阳山令。二十 一年春,韩愈获赦,结果被调往江陵任法曹参军。本诗即在江陵所作。木芙蓉:又称木莲, 落叶灌木,生于旱地。②搴木:屈原《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句点明了木芙蓉的生长环境,由“寒露”一词可以推知,它于秋季开放。 B.诗人在刻画木芙蓉时运用对比和反问手法,突出木芙蓉色彩红艳的特点。 C.木芙蓉与芙蓉同名纯属偶然,并非刻意要与芙蓉争名,足见其谦逊淡泊。 D.颈联由木芙蓉引发联想并运用典故,是为抒发对屈原的怀念与景仰之情。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在 《 离 骚 》 中 , 屈 原 为 自 己 误 人 歧 途 而 感 到 后 悔 , 表 示 将 要 迷 途 知 返 的 语 句 是 “ , ”。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以“ , ”两句描写茅屋被秋风吹 破之后,室外下大雨、室内下小雨的惨状。 (3)苏 轼 的 《 念 奴 娇 · 赤 壁 怀 古 》 中 , 由 自 然 转 入 人 事 、 由 写 景 转 人 怀 古 的 语 句 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盛夏来临,炎热难耐,不开空调实在难以入睡。( )唐代出现了一种供人消暑的“凉屋”。 它 傍水而建,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水中凉气缓缓送入屋中,或者 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使凉气进入屋子。“凉屋”既绿 色又环保, 普通百姓是很难享受到的。 ,古代老百姓营造阴凉的方法 也是丰富多彩的,譬如屋檐前面挂帘子,院子里面搭凉棚,屋子里面放竹床、竹凳,床头上 安放石枕或玉枕等等。北宋时期曾流行一种瓷枕,其中以定窑产的瓷枕最为有名。瓷枕的枕 面上了釉,头枕着睡觉自然凉快。瓷枕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瓷枕两侧还刻有诗句,如:“半 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忘机堪昼寝,一枕最幽宜”等。通过这些诗句明白地告诉后人,当 时瓷枕也是人们主要的夏季纳凉寝具。夏夜里枕着瓷枕入睡,身心自然凉爽、畅快。明清以 来,老百姓伏天最盛行吃莲子汤。中医学认为,莲子性味甘平,具有养心益肾的 。 夏日常饮莲子汤,能补中强志,养神益脾。 17.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在没有空调、冰箱、电风扇的古代,人们难道不需要消夏纳凉吗? B.在没有空调、冰箱、电风扇的古代,人们又是如何消夏纳凉的呢? C.虽然古代没有空调、冰箱、电风扇,但人们也需要消夏纳凉啊。 D.在没有空调、冰箱、电风扇的古代,人们同样也会消夏纳凉呢!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一般 只是 不过 功效 B.一般 但是 当然 效力 C.一律 但是 不过 效力 D.一律 只是 当然 功效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通过这些诗句明白地告诉后人,当时人们把瓷枕当作夏季纳凉的主要寝具。 B.通过这些诗句明白地告诉后人,当时人们把瓷枕当作主要的夏季纳凉寝具。 C.这些诗句明白地告诉后人,当时瓷枕也是人们夏季纳凉的主要寝具。 D.这些诗句明白地告诉后人,当时瓷枕也是人们主要的夏季纳凉寝具。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西瓜起源于非洲,① ,因此叫作“西瓜”。刚传入中国的西瓜,瓜籽特别大, 瓜瓤并不好吃,不像今天的西瓜甘甜多汁。当时的人们吃西瓜时会留着西瓜籽,西瓜籽是人 们的主流零食。至少从宋代开始,② 。在清代之前,只要提到瓜籽,都是西瓜籽。 《红楼梦》里面经常提到林黛玉嗑瓜籽,③ ,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向日葵籽。流行 吃向日葵籽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事了。 21.将下列句子组合成一个长单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调整语序,但不得改变原意。(5 分) ①2020 年 7 月 26 日,山东青岛团岛附近海域,“鲲龙”AG600 成功实现海上首飞。 ②AG600 飞机是为了满足我国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而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飞机。 ③AG600 飞机首次按照中国民航适航规章要求研制。 ④AG600 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对于上述现象,你有什么思考与感悟?请你写一篇评论文章,表达你的见解,阐述你的 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