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部分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Ⅰ(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苏省部分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Ⅰ(含答案)

ID:682135

大小:103.52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1-04-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020-2021 年江苏省部分学校 最新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Ⅰ 江苏省无锡市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4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清代袁枚《续诗品》中,将“著我”列为二十四品中的一品:“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 处著我!字字古有,言言古无。吐故纳新,其庶几乎!孟学孔子,孔学周公,三人文章,颇不相同。”它 一方面强调了风格的创新,另一方面强调了风格的独特性。所谓“作诗不可以无我,无我,则剿袭敷衍之 弊大”,家书创作与诗文创作一样要强调自我,强调个性,强调艺术的独特风格。“著我”的家书,在创 作中表现强烈的自我个性,表达了对艺术个性化的愿望和追求。 在家书审美创造、鉴赏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但凡优秀的家书作品,其中必然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色 彩,从而形成独特的个性风格。欣赏朱自清的《给亡妇》,全篇既不是捶胸顿足,也没有呼天抢地,只是 深情地细诉亡妻生前的一切,平实地回忆了她十二年来对自己和孩子的种种恩情,语气平淡冲和,不见任 何突兀之处,但是我们能深深地感觉到作者的哀悼之情。同样是写给亡妻的家书,并拥有相同的形式和内 容,蔡元培的《致亡妻黄仲玉》却呈现不同的艺术风格。蔡元培的家书是一种直抒胸臆火山爆发般的感情, 声泪俱下地哀悼与自己风雨同舟的妻子黄仲玉。家书中感叹词“呜呼”前后出现了十三次,作者心灵的风 暴翻江倒海般地扑面而来,让人感慨万千、涕泪横流。面对一封封血肉俱丰的家书,我们进行审美鉴赏时, 一定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主体审美意识,将审美视角锁定在作品中的心理体验和深厚内蕴, 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领略家书艺术的审美价值。 (选自《家书的审美风格》) 材料二: 以“真善美”为思想内核的家书,不仅让收信人重新观照自己,也鼓舞其他鉴赏者以美的理想和美的 规律去创造新的生活,这就是家书表现出的审美功用。 2 家书价值的多元性首先表现在家书的认知功能,鉴赏者能够通过某些家书作品认识社会、了解历史。 家书来自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一封家书总是会带有时代的印记,家书写作过程中,常常涉及身边的真实 事件。由于家书是家人间的温情话语,它的认知价值,又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更重要的是, 它温馨智慧的家常话语,可以启发鉴赏者在家庭情感辐射的小天地内,去探索人类世界大生活的奥秘,思 考生命的意义甚至体悟宇宙人生。 除了具有启迪特色的认知价值,家书还有审美教育价值。家书作品所涵盖的对象本身,因其“著我” 要求而倾注了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表现出作者的审美取向。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感包围着家书传递的信息。 当鉴赏者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受到感化和熏陶时,家书的教育价值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因而家书的 “教育”可以说成“教化”,“化”便是荀子“化性起伪”中的化,我国的传统教育的精髓向来是“化” 胜于“教”的。在这个过程中,鉴赏主体与创作主体通过家书这一审美中介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果这 种共鸣不是“臭味相投”的低俗认同的话,壮美或优美的思想情感便成为审美情感的旋律,家书因之实现 了使鉴赏主体情感“净化”或灵魂“升华”的功能。 家书鉴赏之中的“赏玩”,则是侧重于家书的娱乐价值。中国传统家书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载体,那 些写在各式信笺上的蝇头小楷和遵从着长幼礼仪的书信格式,都能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感受。即使是信封 的设计与信纸的折叠,也是丰富多彩的,如伊犁人民出版社的《书信折纸基础》一书中,介绍了 91 种信 封和信纸的折法,让人享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染下的一场视觉盛宴。不论是对家书书法、工艺的赏玩还是 对家书故事的聆听,都可以触摸不同历史时空的鲜活容颜。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肯定了 “诗”价值的多元性,家书亦是如此。家书对于人们的意义不是单一的信息授受,也不是单纯的伦理说教, 它以审美价值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家书作为书信文学、作为艺术文化,对人的审美功用是立体的、综 合的,它的终极审美目标在于通过对家庭范围内人性美的讴歌,造就审美主体完整的个性。 (选自《家书的审美价值》,有删改) 材料三: 当今社会,传统家书日渐式微,家书文化面临衰败消亡的严峻考验。诚然,互联网实用又快捷,打破 了家人亲友间的空间阻隔,缩短了时间长度,但毕竟不是所有的亲情友情都可通过键盘敲打出来。一些社 会学家认为,互联网日益广泛的使用,降低了家人亲友交往的质量和品位,应警觉和预防网络对优秀传统 文化因素的稀释和削减。 3 优秀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当今时代,人们既需要现代网络的迅疾和轻灵,又需要高雅文化的温润和 熏陶。不难想象,通过网络隔空进行的对话沟通,无论如何都显得文化底蕴不足。昔日尺牍信札中真挚的 感情、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语言,都被程式化的简单符号所代替,而这些网络符号转瞬即逝、难以恢复, 即便其中有时也能迸发出智慧火花和闪光言语,但难以完整保留、长久珍存。世界上许多优秀文化消失的 教训告诫人们,现在应警惕和防范包括家书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遗产断层。在现实生活中,纸质书信早已 淡出很多人的视野,而对很多“90 后”“00 后”来说,家书无疑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家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成为尘封的话题和遥远的回忆。家书对优秀传统 文化的传承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应慎终追远、固本强基,在全社会积极倡导手写家书,让笔墨文字 所蕴含的温情暖意抚慰疲惫而躁动的都市心灵,让家书文化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特别是要引导 和鼓励青年学生坚持书写家书与运用信息技术并重,使家书文化在信息时代延续下去并融入百姓生活。 (选自《让家书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袁枚认为“法古”和“著我”都应成为家书创作的原则,后者尤其重要,否则就会有敷衍之弊。 B. 家书创作过程中,强烈的自我色彩与独特的个性风格,会使一封家书成为与众不同的优秀作品。 C. 家书的个性风格因创作主体抒情需求而异,有的平淡深沉,有的涕泪纵横,其中并无优劣之别。 D. 若能整体把握作者的主体审美意识,用心领略家书传达的心理体验与深厚内蕴,就能产生共鸣。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创作上看,家书与诗歌等艺术作品有不少共通之处;从欣赏上看,家书有着诗歌所不具备的历史和伦 理上的价值。 B. 从家书 内容到家书的形式,甚至家书信纸的折法,都有值得鉴赏之处,其蕴含的文化和艺术具有丰富 的审美功能。 C. 家书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文化作品,其历史悠久、意蕴丰富,可雅俗共赏,传承家书文化具有深远的时 代发展意义。 D. 快速发展的信息科技对传统家书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情感并不都能用键盘打出来,青年人还应坚 4 持手写家书。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4. 下面一段材料是曾国藩写给弟弟曾国荃的家书,很好地体现了家书的认知价值,请根据材料对此进行简 要分析。 “十八①之败,杏南表弟阵亡,营官亡者亦多,计亲族邻里中或及于难,弟日内心绪之忧恼万难自解。 然事已如此,补救一分,即算一分。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 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苶然②自馁也。” 【注】①十八:十八日②苶然:精神颓丧的样子。 【答案】1. C 2. A 3. C 4. ①鉴赏者能够通过家书作品认识社会、了解历史,读“十八之败,杏南表弟阵亡,营官亡者亦多”,可 以了解与此有关的部分史实。②家书可以启发鉴赏者体悟宇宙人生,“补救一分,即算一分”“吾生平长 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可以启发鉴赏者积极面对磨难。③家书是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曾国藩在家 书中既引用谚语,又联系自身经历,循循善诱,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说教。 5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后者尤其重要”错。结合材料一第一段内容分析,原文没有强调“著我”更重要。 B.“强烈的自我色彩与独特的个性风格,会使一封家书成为……优秀作品”逻辑关系判断错误。原文为 “我们可以得出,但凡优秀的家书作品,其中必然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色彩,从而形成独特的个性风格”。 D.“就能产生共鸣”,条件关系判断错误。结合“一定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主体审美意识, 将审美视角锁定在作品中的心理体验和深厚内蕴,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分析,原文为“才能产生情感的 共鸣”。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家书有着诗歌所不具备的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无法推断得出。结合“孔子肯定了‘诗’价值的多 元性,家书亦是如此”“家书对于人们的意义不是单一的信息授受,也不是单纯的伦理说教,它以审美价 值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等分析,原文没有将家书和诗歌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进行比较。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梳理文章内容的能力。 A.《给亡妇》“旨在证明”家书创作具有“独特的个性风格”,而不是朱自清家书创作的艺术风格。 B.“在影响收信人的基础上”错,错误地理解收信人与鉴赏者关系。 D.“最终导致”错误。结合“世界上许多优秀文化消失的教训告诫人们,现在应警惕和防范包括家书文 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遗产断层”分析,“最终导致”强加因果。 6 故选 C。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家书价值的多元性首先表现在家书的认知功能,鉴赏者能够通过某些家书作品认识社会、了解历史。 家书来自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一封家书总是会带有时代的印记,家书写作过程中,常常涉及身边的真实 事件”分析,材料中的“十八之败,杏南表弟阵亡,营官亡者亦多”,就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与此有关的部 分史实。 结合“它温馨智慧的家常话语,可以启发鉴赏者在家庭情感辐射的小天地内,去探索人类世界大生活的奥 秘,思考生命的意义甚至体悟宇宙人生”分析,材料中“补救一分,即算一分”“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 辱之时”,可以引发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甚至体悟宇宙人生,可以启发鉴赏者积极面对磨难。 结合“由于家书是家人间的温情话语,它的认知价值,又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分析,家书 是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结合“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等分析, 联系自身经历,引用谚语,循循善诱,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说教。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古典诗词——这语言和思维的极致表达,是人类情感最为重要的传达渠道和“储存器”。李白之高蹈 豪放,杜甫之沉郁顿挫,苏轼之澄明旷达,李商隐之错彩绮丽,王维之淡远蕴藉……每一个语言里的诗人, 都在以自己的一人一身探索着人性情感表达的独特方式,以惊心动魄的历险精神拓宽着人类感受的疆域边 界。 诗人对于独特山川风物中的情感表达,几乎形成了那“数学般精确”的唯一而又广泛共鸣的“情感表 达式”。思念故乡之夜,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我们绕不开的诗句;面对冬日怀人的傍晚, 白居易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言自语式的问语,是我们心头一次次泛起的惆怅;亲人生死阴 阳两隔,“不思量,自难忘”的短句,会自然在心头徘徊。作为中华儿女的一员,这些诗词歌赋的句子和 句子之中,隐藏着文化血脉最牢靠的基因密码。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整体情感珍宝,被一代又一代诗人收 7 纳珍藏在诗词歌赋的“情感储存器”中。 崔颢和李白关于黄鹤楼的题诗佳话,是一个极具阐释学意义的“中华诗词”表达范式。一个诗人,怀 揣汉语之笔登陆某处,面对千古景色,秉持汉语工具,穷尽诗家才情,吟哦出的是“一曲定乾坤”的极致 表达。这样的表达一旦被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定格,在同一个千年尺度传统之中的 李白,便在这样的景色面前发出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慨叹。这是一句欣喜莫名的慨 叹,也是千载传统中“诗人同在”的相惜和温暖。 这是一个以中华汉语为传统的数千年持续涌流的记忆长河,所有的诗人都在这长河中储存最为珍贵的 诗句,所有操持同一种语言的读者都在以自己的阅读,复活着千古沉浮的诗句,以每一代的阅读,擦拭、 打磨、照亮着灿若星河、砥柱中流的诗篇诗句。每一个中国人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文化血脉,每一个诗人在 这里追寻、恢复到“无名”而又永恒的“中华诗人”的神圣而谦卑的状态。 这些璀璨闪耀的诗句诗篇,是我们借以认出自己“我是谁”的“文化身份证”。这些诗篇连接的,是 那个无数人、无限时间共同汇聚起的“中华民族共同记忆”的储存宝库。随着全球华人的脚步拓展,无论 华夏儿女散落在何处,只要凭借着“床前明月光”的诗句,都会找到汉语节奏之下的“低头思故乡”。一 代代人都会在低头寻得的“故乡”,和那个巨大而深厚的民族记忆相连。 古典诗词凭借这千载汇聚的灵魂和精神,使得我们找到自己身体记忆里的文化血脉,确认我们语言镜 鉴中的精神面容,从而与我们自己,以及遥远的亲人们恍如梦寐、秉烛相认。 (摘编自杨少波著《古典诗词与文化血脉》) 材料二 风骨与气韵,来自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指的是文章内容和文辞方面明朗、刚健的风度。南朝刘勰在《文 心雕龙》中,专有“风骨篇”。风骨,彰显内容的坚韧本质;气韵,反映文辞的感染力。气韵衬托风骨的 劲健,风骨支撑气韵的光华。 风骨之气度,莫过于观照岁月的能量,中国古典诗词对岁月的描写是最具亲和力的。建安“三曹”之 曹操慨叹“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初唐王勃诵“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而盛唐王之涣则歌“黄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宋代李清照叹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些人生, 或庄或谐,或爱或恨,或疏或痴,它们在风骨之内,气度之上,演绎出中国美学精神“蕴藉隽永”的意味。 南宋词人蒋捷作《虞美人,听雨》,用观雨的心境将“少年、壮年、而今”和盘托出,突出了人生——这 8 位高明工匠一一雕刻出的岁月力量。岁月如雨,时光亦醉。痴于“醉”的,莫过于“谪仙人”李白。他的 《客中作》,以酒告慰时光。李白酒入诗肠,狂歌“不知何处是他乡”。几百年后,苏轼作答“此心安处 是吾乡”。在与时光对峙的人生中,诗词是唯一的安慰。这岁月的“沉著之致”积淀了风骨,凸显了气象。 风骨之韵味,莫过于古人对“物”的执着。刘勰言:“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古人写物,其旨在“物 我两忘”。王国维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即便是不起眼的花草,相对诗词作者而言也仿 佛具有“明心见性”的品质。南宋诗人陆游,晚年隐居山阴乡村,寒冬中偶见梅花怒放,兴之所致提笔作 《卜算子•咏梅》。他虽没写一朵“梅”,没着一枝“花”,但读后却有幽咽的暗香扑鼻。“物”的淡雅之 外,亦有浓郁气韵弥漫在诗词世界。“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的牡丹如此;“琉璃钟, 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李贺的美酒如是,就连柳永的“别恨”也浓得化不开——“杨柳岸,晓风残 月”。古人观照“物”、珍视“物”的思想意度,是古人对“诗性”的自解,信手而出,奇崛有致。 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与西方哲学饱满的逻辑思维相反,它始终带着深深的隐秀色彩,内力隽秀,外显 圆融,这是中国哲学以“道”为核心的“言有尽意无穷”。而最终,它落实到了“意蕴无穷”的艺术气质 上,其效果就是“不在场的出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风骨气韵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 信。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摘编自张向荣著《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白杜甫的诗歌作为唐诗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二位大诗人对人类情感表达的独特方式的探索精神,也让 人类感受的疆界得到了拓展。 B. 李白和崔颢为黄鹤楼题诗,可谓穷尽诗家才情,展现了“一曲定乾坤”的极致表达,且太白盛赞崔颢, 展示了“诗人同在”的相惜和温暖。 C. 风骨与气韵既可用来评析文章内容的坚韧性,又可用来品咂文辞的感染力,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术 语,在南朝时就已经有了相关论述。 D. 对岁月的描写,中国古典诗词最具亲和力,而在与时光对峙的人生中,无论李白,还是苏东坡,或深感 诗词是唯一的安慰。 9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词歌赋是一代又一代诗人收纳珍藏的“情感储存器”,打开这些诗词歌赋,可以感受中华文明的整体 情感珍宝。 B. 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自言自语,虽只是冬日怀人,却在持续涌流的记忆长河中被读者 复活,让中国人从其中找到了自身的文化印记。 C. “梅花”相对词人陆游来说似有“明心见性”的品质,他兴之所致创作的《卜算子•咏梅》应是古人对 “诗性”的自解的一种表现,奇崛有致。 D. 古典诗词作为一种“情感储存器”,可以帮助人们确认文化血脉;而风骨气韵作为一种审美基因,可以 成就文化自信,而二者偕隐同行,可超越空间。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很多外国人最喜欢李白,为李白的诗歌倾倒,有的为此甚至把“李白”作为中文名,有的不远万里到中 国来学习这位“谪仙人”的诗歌。 B. 乡村教师梁俊和孩子小梁,凭借清代袁枚的小诗《苔》打动了海内外诸多华人观众,大家仿佛从该诗中 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模样。 C. 跨越山河近四十载,七名藏族学生终于找到了他们的汉语老师刘前稳,重温了他们当初共同学习朱熹《观 书有感》的课堂场景。 D. 《中国诗词大会》爆红,最重要的是唤起了人们心中深藏已久的诗意,让人们陶醉在诗词意境中,活出 精彩,赢得生命应有的尊重。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学校准备举办辛弃疾专题的宋词朗诵会,特邀你依据上述材料为本次朗诵会设计一个富有诗意的主题, 来稿请附设计说明。要求:①主题须契合辛词特点和词人身份,字数不超过 10 个字。②设计说明须结合 材料二的理解分别陈述。 【答案】1. B 2. D 3. D 4. 采用分总的论证结构,前面充分论述了中国古典诗词体现在风骨气韵上的审美特点;最后总结风骨气韵 10 成就的文化的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超越时空。 文中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风骨气韵的特点,使文章内容丰富,几富意蕴而又具有 说服力。运用对比论证,突出其“意蕴无穷”的艺术气质。 5. 主题:以词人气韵颂豪放风骨 设计说明:(1)辛弃疾是豪放词人的代表,其词极具豪放风骨;故主题有“词人”“豪放风骨”等关键词 语。(2)辛词用典颇多,语言极富韵味;豪放婉约兼具,整体气韵生动。把以上特点综合在一起,从而确 定主题为:以词人气韵颂豪放风骨。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李白和崔颢为黄鹤楼题诗……‘一曲定乾坤’的极致表达”曲解文意。原文有“这样的表达一旦被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定格……”,故“一曲定乾坤”应是崔颢,不包括李白。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观点的能力。 D.“可超越空间”以偏概全。由“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可知,应是超越时 空。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论点论据关系的能力。 材料一的观点为古典诗词作为一种“情感储存器”,可以帮助人们确认文化血脉;一代代人都会借助诗歌, 和那个巨大而深厚的民族记忆相连。 11 A.对象是外国人,不能作材料一的论据; B.是说诗歌内容感染了观众,和民族记忆无关; C.是对过去学习场景的重温,不属于文化血脉之类; D.《中国诗词大会》唤醒深藏已久的诗意,含有找回文化血脉的意思。可以作材料一的论据。 故选 D。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文章第一段概说风骨气韵的审美特点;第二、三段分别就“风骨之气度”“风骨之韵味”进行具体阐释; 第四段阐释风骨气韵“意蕴无穷”的艺术气质;最后一段总结,风骨气韵成就的文化的自信与古典诗词偕 隐同行,超越时空。总体上是分总结构。 “痴于‘醉’的,莫过于‘谪仙人’李白”“苏轼作答……”为举例论证,论证中国古诗在风骨之内,气 度之上,演绎出中国美学精神“蕴藉隽永”的意味; 引用王国维的话,论证风骨之韵味,莫过于古人对“物”的执着; 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与“西方哲学饱满的逻辑思维”对比,凸显中国古诗“意蕴无穷”的艺术气质。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观点并表达应用的能力。 辛弃疾是南宋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他创作的诗词一般都豪放大气,充满爱国情怀,但是又饱含怀才不遇的 惆怅。他的词以豪放著名,取材十分广泛,内容也十分丰富,大多诗词都悲壮激昂,体现出他豪爽的英雄 本色。以上内容包括了辛词特点和词人身份,再结合材料二内容拟写主题即可。 材料二主要就风骨与气韵论证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点,设计说明要结合朗诵会主题,并对照风骨与气韵 进行阐释。如辛词豪放雄健的风骨——千古江山,英雄五米孙仲谋处;栏杆拍遍……委婉蕴藉的气韵:无 人会,登临意;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江苏省苏州市园区南航苏附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2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加深,两岸民众之间的通婚逐渐增多,海峡两岸婚姻家庭也因此被誉为 “第四通”。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发现,大部分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子女对中华民族文化持有积极肯定 的态度,他们认为,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瑰宝。其中部分人对民族精 神、民族文化内涵以及国学等有着较深入的了解,并能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约束自身行为。绝 大部分的受访者肯定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并赞同“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优秀的民族”这一说法。 但涉及国家身份,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中国就是大陆,而台湾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台湾居民常以“台湾人” 自称。 在采访和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受访者了解民族文化的渠道是电视或网络,希望去大陆感受体会,但 当前大多以旅游的方式前往。大部分受访者对中华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能够认 识到传承中华文化的意义,但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对中华文化的践行存在着一定差异。在面对“是否有必 要在学校开设介绍中华民族文化相关课程”的问题时,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有必要,但是被问及“是否愿意 主动践行”时,回答却是否定的。 对这一群体展开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对于加深两岸之间的交流、促进彼此了解、促进两岸关系的友 好发展以及继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利于通过构建两岸的文化认同,形成两 岸共有的价值观念和归属感,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打下坚实基础。 (摘编自卢文刚《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子女民族文化认同研究》) 材料二:人的认同从来就是多重的。人首先有血缘族群的身份,而以血缘为基础的族群认同,总是与 其社会关系的性质相关联。每个国家一般都包含着许多民族或族群,而且世界秩序要求主权国家的基本稳 定,如果族群认同过于强势,在多民族国家就可能“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危机就可能被某些预料 不到的事件触发;如果国家认同强于族群认同,多民族国家就容易经历各种风雨变幻而保持统一。 文化认同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形式,它与族群相关,也与国家政治生活相关。作为中介认同形式, 文化认同必须既与族群认同有交叠部分,也与国家认同有交叠部分。文化认同也与一定的地域相关,即使 是同一个族群,在不同的地域也会形成不同的文化风格。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就是地域认同,这种认同不是 族群的,而完全是文化性的和社会性的归属感。香港和澳门由于长期被西方国家殖民,文化认同与国家认 同出现了比较特殊的情况。也就是说,即使在回归之后,有些人的地域认同与国家认同并不完全重叠。当 13 然,随着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 既为是香港人或澳门人,也为是中国人感到骄傲。现在仍然存在认同危机的是台湾,这是由内战所造成的 分治产生的。台湾与大陆之间民族文化认同是基本重叠的,但是国家认同出现了复杂的现象。很多人虽认 同中国,但对中国的表述出现多种形式;也有部分人采取“台独”的立场。 中国自古就有“天下一体”的理念,这种理念就是中国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为了国家统一,我们必 须进一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和精神家园,从而扩大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交叠内容。共同的语言、 政治仪式、文化符号等是保障国家认同的重要构成性因素,会强化公民的归属感。 (摘编自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 材料三:每一个人都属于某一特定的民族,同时在现代民族国家当中,每一个人也一定属于这一国家。 但从认同的特点来看,民族认同先于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要形成国家,就必须由具备族 体意识的人开展积极行动,各种局部的、游离的族群认同对于国家认同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局部 性的民族认同本身不等于国家层面的国家认同,但是它们是国家认同的血肉,如果没有这些局部性的群体 意识,国家认同就会形同空壳。 对于国家认同而言,多元文化主义往往强调血缘、文化传统特征等因素。例如,在确立对“中华民族” 的国家认同中,我们往往强调“中华儿女”“华夏民族礼仪之邦”等标识民族特征的因素。这些因素具有 强大的纽带作用,强有力地缩小了各民族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了亲和力,有效地固化了“中华民族多元 一体”的观念。 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关注的是肯定“我们”的存在,而国家认同关注的是“我们”为什么存在。 单纯的自我肯定的局限性反映在民族认同的被动性上,它使人的自我意识束缚在诸如血缘、语言、宗教或 传统等实在因素之中。而要实现民族共同体的存在价值,就不能不考虑到“国家”这一体制的重要性,社 会的整体利益只能借助主权国家的作用而得以实现。 (摘编自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仁”“义”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作为多元文化的内核,有效地固化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的观念。 B. 对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需保持平衡,如果国家认同过于强势,则容易爆发某些始料不 14 及的危机,导致出现动荡不安的局面。 C. 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特性,民族认同就会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没有共同的文化信念,就不能构成统一 的国家。 D. 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注点不同,只有民族认同上升到国家认同,才能实现民族共同体 存在的价值。 2. 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部分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子女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与践行存在差异,只要知行合一,就能消除危机,促成 国家和平统一。 B. 材料一所做的调查反映出的问题,能印证材料二“台湾与大陆民族文化认同是基本重叠的,但是国家认 同出现了复杂的现象”的观点。 C. 材料二和材料三作者表述的要义虽有不同,但是都明确强调了文化认同对维系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关系 的重要性。 D. 中国谋求和平统一和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国家认 同。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巩固和不断强化的国家认同会对民族认同的发展形成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打破两者之间的平衡。 B. 在国家的政治统一中,共同的民族性将发挥至关重要的合法化作用,是意识形态动员的主要途径。 C. 族群的相互承认与社会生活语境相联系,社会成员通过走向他们共同目标的构想,形成一个价值共同体。 D. 在全球化和全球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多民族国家非常重视弘扬传统文化,夯实认同基础,以增强国家凝 聚力。 4. 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子女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观点态度。 5. 请结合材料,试分析怎样加强香港地区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 【答案】1. D 2. A 3. A 15 4. ①对中华民族文化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②肯定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并能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 道德思想约束自身行为;③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能够认识到传承中华文化的意义④不愿意践行在学校 开设介绍中华民族文化相关课程。 5. ①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其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提升公民归属感;②通过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加深香港 市民对大陆近距离深层次了解;③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提 升民族自豪感;④坚持“一国 两制”,清除殖民思想,严厉打击“港独”势力。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A 项,“‘仁’‘义’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作为多元文化的内核,有效地固化了‘中华民族多元 一体’的观念”错,结合原文“在确立对‘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中,我们往往强调‘中华儿女’‘华夏 民族礼仪之邦’等标识民族特征的因素。这些因素具有强大的纽带作用,强有力地缩小了各民族之间的心 理距离,增强了亲和力,有效地固化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观念”可知,有效地固化了“中华民族元 体”的观念的是我们往往强调“中华儿女”“华夏民族礼仪之邦”等标识民族特征的因素,并非 “仁”“义”。 B 项,“需保持平衡”错。根据原文“如果族群认同过于强势,在多民族国家就可能‘有离散之心,不能 相和合’,危机就可能被某些预料不到的事件触发;如果国家认同强于族群认同,多民族国家就容易经历 各种风雨变幻而保持统一”可知,容易爆发某些始料不及的危机,导致出现动荡不安局面是族群认同过于 强势,并非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没有保持平衡。 C 项,“民族认同就会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过于绝对。原文说“民族认同先于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 基础和前提”,可见二者并不矛盾。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A 项,“只要知行合一,就能消除危机,促成国家和平统一”过于绝对。原文说“对这一群体展开民族文 16 化认同的研究,对于加深两岸之间的交流、促进彼此了解、促进两岸关系的友好发展以及继承、弘扬中华 民族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利于通过构建两岸的文化认同,形成两岸共有的价值观念和归属感, 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打下坚实基础”,可见只是“有着重要的意义”“打下坚实基础”。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据的能力。 A 项,“巩固和强化国家认同,会对民族认同的发展形成定程度的抑制作用”错,原文中提到“民族认同 先于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二者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 本题要求回答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分别和国家认同的关系,材料提到“民族认同先于国家认同, 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可概括出“民族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根据“文化认同是人的社 会属性的表现形式,它与族群相关,也与国家政治生活相关。作为中介认同形式,文化认同必须既与族群 认同有交叠部分,也与国家认同有交叠部分”,可概括出“文化认同是纽带,能固化中华民族不同地域的 体化观念,从而强化国家认同”;根据“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就是地域认同”“香港和澳门由于长期被西方 国家殖民,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出现了比较特殊的情况。也就是说,即使在回归之后,有些人的地域认同 与国家认同并不完全重叠”可概括出“地域认同从属于国家认同”;材料提到民族认同先于国家认同,是 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所有的认同,只有在国家的保障下才能得到实现。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并运用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结合文本分析如下:根据“香港和澳门由于长期被西方国家殖民,文化认同与国 家认同出现了比较特殊的情况”可知,香港青少年对中国文化缺少了解,因此要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例 如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其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提升公民归属感;通过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加深青港市民对 大陆近距离深层次了解;根据“随着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这种情况已经发生 17 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既为是香港人或澳门人也为是中国人感到骄傲”,可知,我们应当推进改革开 放,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提升民族自豪感;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一国两制”,清除殖民思想,严厉打击“港 独”势力。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携手各国精诚合作,共同把握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一定能够不断为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发 展注入正能量。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全社 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 7%以上”“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中国“十四五” 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擘画了中 国创新发展蓝图。 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应对许多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 远,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值得高度重视。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深入发展,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向科学技术要发展动力,以科技创新解答人 类发展难题,这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追求。中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彰显顺应时代潮流的智慧与担当。 中国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脚踏实地推动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世界知识 产权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0 年中国继续领跑全球专利申请量,中国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 16.1%, 以 68720 件稳居世界第一。放眼“十四五”,中国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国际社会更加看好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 让科技成果造福全人类,在开放合作中为全人类寻求科学突破,这是中国一以贯之的追求。中国同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联合研究,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国际大科学工程,“一带一路”科技创新 合作计划支持 8300 多名外国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建设 33 家联合实验室。中国致力于开展全球科技协同 创新,日益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为全球科技开放合作提供广阔舞台,这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题中之义,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 18 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科技创新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关乎人类福祉。踏上新征程的中 国,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必将不断提升实现科技跨越的能力。世人相信,中 国携手各国精诚合作,共同把握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一定能够不断为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正能 量。 (摘编自人民网《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 材料二: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立身之本,是在国际竞争中纵横捭阖的制胜之道。科技自立自强 是我们主动识变应变、因时因势而动的战略选择,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将为加快实现这一战略选择提 供坚强制度保障。 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和风险挑战倒逼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我国正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多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供给,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制约, 推动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迫切需要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把我国已经积累 的雄厚科技实力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支撑国家发展的“筋骨”和国际竞争的“内力”。 抢抓新科技革命先机迫切需要构建新的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 在加速演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重大机遇。科技创新呈现交叉、融合、渗透、扩散的鲜明特征,颠覆 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科研体系向“开放科学”转型,知识分享和跨界交流合作成为常态。 对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强化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搭建科技体制改革的“四梁八 柱”,建设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体系。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 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但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还存在短板,有些 改革举措落实还不到位,整体创新效率需要提高。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加快建设科技强国,需要深入推 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加快形成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需要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 和良好环境。 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从立框架、建制度向提升体系化能力、增强体制应变能力转变。面向未来,要主动 顺应创新主体多元、活动多样、路径多变的新趋势,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科技改革的重要任务,完善国家 科技治理体系,加快补齐体系化能力短板,探索和优化决策指挥、组织管理、人才激励、市场环境等方面 体制机制创新,构建能力强大、功能完备、军民融合、资源高效配置的国家创新体系。 19 强化与底线思维和领跑思维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底线思维,就是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尽快实现关键领域自主可控,提升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 定的科技支撑能力,把保障国家安全构筑在坚实可靠的科技创新堤坝之上。强化领跑思维,就是要构建基 础前沿和颠覆性创新的遴选支持机制,坚持原创导向,在重要新兴技术领域加大布局力度,在构建新兴技 术体系和技术轨道中抢抓先机,换道超车,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 (摘编自新华网王志刚《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体现出中国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传递出中国立足新发 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清晰信号。 B. 向科学技术要发展动力,以科技创新解答人类发展难题,表明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深刻 影响着人民幸福安康。 C. 2020 年中国继续领跑全球专利申请量,中国专利申请量稳居世界第一,证明中国已经越过了“世界工厂” 这一阶段,进入了“专利工厂”阶段。 D. 中国致力于开展全球科技协同创新,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为全球科技开放合作提供广阔舞台,因为 中国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能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 2. 根据材料—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踏上新征程的中国,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必将不断提升实现科技跨越的能 力,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人类谋福祉。 B.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倒逼我国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C.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还存在短板,有些改革举措落实还不到位,但这些并不能影响整体创新效率。 D. 强化底线思维,就是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尽快实现关键领 域强制可控,把保障国家安全构筑在坚实可靠的科技创新堤坝之上。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嫦娥五号“揽月归来”。 20 B. 大数据研究正在成为继实验科学、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之后新的科学研究范式。 C.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今年 4 月 1 日将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 D. 中国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推动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 4. 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材料二中说“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科技改革的重要任务,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加快补齐体系化能力 短板,探索和优化决策指挥、组织管理、人才激励、市场环境等方面体制机制创新”。2020 年的两院院士 评选,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再次落选,评选委员会给出了她落选的理由之一:没有足够的论文。 针对屠呦呦落选事件,请你向评选委员会提出优化人才评选机制的建议? 【答案】1. D 2. A 3. D 4. ①开门见山,亮出论点,观点鲜明。②在结构上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③论证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 证方法,如引用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等。 5. 优化人才评选机制,不应只把发表论文作为硬性指标,应该更看重科学研究成果;要改变组织管理上的 僵化呆板思维,加快进行体制机制改革,灵活顺应时势,予以真正的人才以适当的鼓励;评选机制应更对 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新技术应用和升级等人才有所倾斜,以激励人才积极进行科学创新。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D.“为全球科技开放合作提供广阔舞台,因为中国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能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进程”强加因果,材料一说“中国致力于开展全球科技协同创新,日益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为全球科 技开放合作提供广阔舞台,这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从中可 看出,二者之间并无因果关系。 故选 D。 【2 题详解】 21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B.“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倒逼我国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 局”颠倒条件与结果,材料二说“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和风险挑战倒逼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可见应 该是“倒逼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而不是改革倒逼新格局。 C.“但这些并不能影响整体创新效率”错误,材料二说“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还存在短板,有些改革举措落 实还不到位,整体创新效率需要提高”,可见,并非“不能影响整体创新效率”,整体创新效率需要提高, 说明效率过低。 D.“尽快实现关键领域强制可控”错误,材料二最后一段说“尽快实现关键领域自主可控”,是自主可控, 而不是强制可控。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 材料二的观点是:“科技自立自强是我们主动识变应变、因时因势而动的战略选择,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 机制将为加快实现这一战略选择提供坚强制度保障”,即需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科技要自立自强作 制度保障,包括几个小论点,一为国内外环境倒逼中国建立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二为抓新科技革命先机需 要构建创新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三为建设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体系;四为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向应变能力转 变;五为强化与底线思维和领跑思维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A.嫦娥五号“揽月归来”:这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成果,但没有体现创新体制机制。 B.“大数据研究正在成为继实验科学、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之后新的科学研究范式”:“大数据”的研 究范式只是紧跟时代潮流,不能体现体制变化。 C.被誉为“中国天眼”的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今年 4 月 1 日将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这是科技自 立自强的成果与国际分享交流、互利互惠的例子,但没有体现创新体制机制。 D.中国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推动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这一成果符合自立自强、领跑思维 以及与向应变能力转变的情况。 22 故选 D。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 本文观点明确,开始和结尾都点明观点。 材料一第一段与最后一段都出现“中国携手各国精诚合作,共同把握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一定能够不 断为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正能量”的内容,首尾呼应,先总起最后总结,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论证方式上,采用多种论证方式。如第二段、第四段引用了中国“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采用引用论证,让材料更有说服力。第三段采用道理论证,指出面对世界危机,各国共同追求科技创新, 中国建设科技强国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第四段、第五段采用举例论证,指出中国在国内外对科技创新的支 持工作。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针对文中某些问题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 题目要求针对屠呦呦落选事件,提出“优化人才评选机制的建议”,针对性较强,可以在材料二中找到相 关段落,结合屠呦呦事件中体现出的问题和个人观点进行分析。 从“决策指挥”来看,决策者不应把“论文”作为唯一的硬性指标,而应该注重创新科技成果。要看人才 作出了什么成就,而不是只看他发表了什么论文,提出了什么“理论”。实践比理论更重要。 从“组织管理”来看,我国两院院士评选机制显得呆板、僵化而不懂得“因时因势而动”,所以应该改革 体制机制,加强组织管理的灵活性、应时性。 从“人才激励”来看,屠呦呦明明作出了巨大贡献,评选院士却落选,这无论是对屠呦呦本人,还是对其 他科学研究者来说都构成一个巨大的打击,而在民众看来,甚至成为一个笑话。真正的人才不能入选,如 何能激励其他科学工作者进行创新科学研究?所以应该对“提供更多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供给,突破关键核 心技术瓶颈制约,推动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人才予以更多支持。 江苏省常熟市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英语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在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看来,技术所到之处,无不构造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某种新的关系。按 照海德格尔的观点,一种新技术出现,有可能对结构造成影响。然而,当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为人们所用时, 情况会变得更加复杂。 人的行动无时不受到“结构”的制约,所谓结构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具有制约性的外部环境,例如应试 教育可能形成一种制约人行动的“结构”。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结构与行动相互建构,结构 对行动具有制约性和使动性。这种制约性和使动性表现为结构为行动提供操作空间以及边界,并通过价值 观念对行动进行引导。 人们试图应用技术变革结构,但结构也可能对行动进行制约和使动,驯服技术并把技术作为结构自身 的强化。例如,在应试教育结构下,信息技术的应用未能冲破应试的束缚,反而在某种程度与应试共谋。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革新性新技术,在给教育结构带来冲击的同时,也面临着被结构驯服与同化的可能,成 为更精致、更高效的应试技术。在这种前提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达,不过是为教育提供了一 种更有效、更无孔不入的规训技术。而一旦人工智能沦为应试的精致工具或规训技术,人工智能变革教育 的初衷就要落空。这也是人们寄希望于新技术变革教育的愿景一再落空的一个重要原因:新技术未能有效 地抵制旧结构的诱惑,反而强化了旧结构。 (摘编自蒙石荣《人工智能+教育:技术变革教育的可能与限度》) 材料二: 说“互联网+”甚至能够直接摧毁传统守旧的教育生态,并非耸人听闻,“互联网+”对教育的各方面 影响是深至骨髓的。“互联网+”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 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在开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 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随时、随事、随地都可以获取 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知识获取的效率大幅提高,获取成本大幅降低,这也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4 在传统的教育生态中,教师、教材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因其拥有知识量的 优势而获得课堂控制权。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师和学生的界限也不再泾渭分明。比如某中学已经 能够做到“班班通、人人通”,学生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显然师生间知识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偏向教 师。此时,教师必须调整自身定位,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育组织和非教育组织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甚至有可能彻底消失。社会 教育机构的灵活性正对学校发起强有力的冲击。育人单位和用人单位也不再分工明确,而是逐渐组成教育 共同体,共同促进教育协同进步。 从实质上看,“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上。一方面,互联网极 大地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从传统的一个优秀老师只能服务几十个学生扩大到能服务几千个 甚至数万个学生。另一方面,互联网联通一切的特性让跨区域、跨行业、跨时间的合作研究成为可能,这 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低水平的重复,加速了研究水平的提升。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的因地域、 时间和师资力量导致的教育鸿沟将逐步被缩小甚至被填平。 “互联网+”加速教育的自我进化能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系统的自我 进化能力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传统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效率低 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种自我进化能力低下的原因在于教育系统自身的封闭性。 “互联网+”敲开了教育原本封闭的大门,也就加速了教育的自我进化。人人都是教育的生产者,人又都 是教育的消费者,这种新型的教育生态必然会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 材料三: 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督促者和引导者。“互联网+教育” 直接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没有了以往的约束和限制,各要素无须同时出现在同一空间内,教育俨 然变成了另一种样子。 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通过传授习得,而隐性知识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如 学习过程中需要塑造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包括诚信、责任心、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等。“互联网+ 教育”形态中一些隐性知识也有所体现,但其真实性仍有待考量。传统教育中,教师的为人师表、以身作 则在潜移默化中均会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教师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榜样。但在“互联网+教育”中, 进行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则比较困难。在线学习往往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完全自学的极端情境,对学生的主 25 动性要求很高,学习过程完全由学生把控。这种情境下教师丧失了基本的指引功能,只是单纯地成为一个 解疑的输出者,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数字设备的一分子,这不仅扭曲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质,更是与国家的 教育目的背道而驰。由此可见,网络世界始终有别于现实生活,学生要成为一个真实的社会人,仍需要多 方面合力共同完成。 (摘编自张惠惠《未来已来:人工智能对教育育人的挑战与应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材料一作者看来,当一种新技术作为工具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项技术有可能和结构产生双向的影 响。 B.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革新性新技术,在给教育结构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一定会被结构驯服与同化,所以新技 术变革教育的愿景一再落空。 C.“互联网+”能够直接摧毁传统守旧的教育生态,教师、教材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学校的地位也被弱 化。 D.材料三认为教师的职能在“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下被简化,教师不再具有对学生的指引功能和传授隐 性知识的权力。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互联网+”下,学生获取知识变得非常快捷,他们的知识量有高于老师的可能性,所以教师的定位 也将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 B.互联网联通一切的特性打破了师生的界限,消除了教育的区域化差异,让教育实现了真正的公平。 C.“互联网+”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育需要自我进化,这样才能培养出更满足社会发展需 求的人才。 D.教师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所以哪怕互联网给学生提供了足够多的知识资源,教师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情 感教育仍是必要的。 3.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26 A.248 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直播,与西南地区最好的高中之一成都七中同步上课,让当地的基础教育实 现了质的飞跃。 B.老师在网上阅卷,通过大数据分析呈现学生考试情况,有利于教师针对性教学,提高上课效率。 C.慕课,即大规模在线课程,形成了一种改变学生上课时间、地点及方式的课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 效率。 D.北京某小学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更多关于苏轼的知识并对其进行大数据分析,启发学 生研究苏轼生平足迹。 4.材料二是从哪些方面谈互联网+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的,请简要概括。(4 分) 5.某中学想要引进一套远程同步教学系统,使学生可以和省内名校学生共同上课,参与省重点中学的名师 课堂。请结合材料,对该中学这套教学系统的使用提出合理建议。(6 分) 【答案】 1.A(B 项,太过绝对。C 项,“教师、教材”仍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只是互联网+下,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 “地位弱化”无中生有。D 项,“教师不再具有对学生的指引功能和传授隐性知识的权力”说法错误,教 师并非没有传授隐性知识的权力,只是“进行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则比较困难”) 2.B(“消除了教育的区域化差异”说法变未然为已然,原文中说的是“将逐步被缩小甚至被填平”) 3.B(网上阅卷把握学生学习情况进而提高教师课堂效率,内容虽然也是关乎互联网和教育的结合,但与材 料二的观点“‘互联网+’打破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朋封闭走向开放”并无关联,无法作为其论据) 4.知识获取、师生关系、教育组织、教育资源分配。(每点 1 分) 5.①多汲取名校先进的教学经验,但是要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不可生搬硬套;②教师要改变心态,配合这 套教学系统调整教学思路,变课堂主导者为课堂引导者;③教师在学生在线学习时要注意激发其学习主动 性,线下做好人文教育、情感教育。(每点 2 分) 江苏扬州 2020-2021 学年度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调研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27 材料一: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 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对于乡村地区来说,尤其如此。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特 别是职业教育,以不同地区的实际需要,采取务实有效的举措,才能激发职业教育新活力,赋能乡村振兴。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中途教育,是终身教育,也是全民教育。以发展职业教育推动乡村振兴,要重 点面向乡村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肄业生等年轻学生群体开展,鼓励好学的青少年、动手能力强的青少 年接受职业教育,促使年轻人持续学习,掌握一技之长,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乡村振兴提供 人才队伍支撑。同时,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让职业教育更好发挥“扶技、 扶智、扶志”的作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摘编自杨汉森《以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人民论坛网 2021 年 4 月 14 日)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以来,职业教育走上了提质培 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迎来大改革大发展的新阶段,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目前,我国已经 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拥有 1.13 万所职业院校,3088 万名在校生,但随着中国经济进 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整个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数据显示,我国技能人才已超过 2 亿人,占就业总量的 26%。然而高技能人才仅有 5000 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 28%,与德国、日本等制 造强国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不管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转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还是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都需要更多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支撑。 职业教育是一种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类型教育,而不是一种教育层次,这是职业教育的鲜明定位。但是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不高,成长“天花板”太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长时间以 来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强,甚至成为“低人一等”的“二流教育”。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体系,用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用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 才培养水平来破解。只有职教毕业生掌握高超的技能,找到好工作,过上体面的生活,才能提高职业教育 的吸引力,打消家长以及全社会对接受职业教育没有前途的误解。 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政府部门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同时,要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等社会 力量积极参与、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形成全社会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合力。从职业教育自身出发,则要推 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的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融入行业和企业办学,从而不断增强职业教育 适应性,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摘编自李一陵《发展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光明网 2021 年 4 月 14 日) 材料三:聚焦“技能专业”重点,树立“术业专攻”的育人理念。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围绕行业标准与 企业发展、习惯养成和素质提升,推进人才培育模式的改革。职业教育要紧跟时代潮流与发展趋势,把企 业课程植入专业课程规划中,开设更多与企业发展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为学生提供更多可 供选择的职业技能课程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赋能,培养造就推动企业发展、产业 28 升级和城镇化发展的生力军。 疏通“评价方式”堵点,贯通“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院校的最终目标 与责任所在。在培养模式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人选择,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为学生搭建 快速成长的发展平台。培养模式要与时俱进,探索现代学徒制培育模式;在导师选择上,由原先的被动选 择到由学生自主选择,老师给予专业成长和职业规划上的指导,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与特点进行课程学习, 夯实学生职业发展基础;在学业能力水平的评价上侧重综合评价,不以“一张答卷”论英雄,不以“一把 尺子”做衡量,着重从评价参与者和评价方式上进行创新,同时提升职业院校的内部治理能力。 破解“课堂形态”难点,构建“系统高效”的课程体系。职业教育课程要注重系统性,形成学校与社 会、技术与应用同步的课程机制。课程体系的系统高效要深化多方合作,把课堂搬进企业里、建在岗位上, 将校本课程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将所学专业与生产项目有效对接,将校园课堂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以 工学交替的形式丰富课程内容,以实训锻炼的方式优化课程品质,凝聚教育合力,助益学生成长成才。 (摘编自巫红萍《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人民论坛网 2021 年 4 月 14 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因此,大力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B.职业教育是中途教育、终身教育、全民教育,是专门面向乡村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肄业生等年轻 学生群体开展的教育。 C.职业教育的鲜明定位在于,职业教育是一种类似于普通教育的类型教育,是一种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为主的教育层次。 D.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强,甚至成为“低人一等”的“二流教育”,这些只是家长以及全社会对接受职 业教育没有前途的误解。 2.根据上面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但在高技能人才方面还比不上德国、日本等 制造强国。 B.职业教育不但要自身出发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改革,还需要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等社会力量积 极参与和支持。 C.“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人选择,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为学生搭 建快速成长的发展平台。 D.只要把课堂搬进企业里、建在岗位上,强化实践教育和实训锻炼,就能构建职业教育“系统高效”的 课程体系。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3 分) 29 A.为适应时代发展,某职校开设“员工商务礼仪培训”“企业危机管理”等企业课程。 B.为提高学生文化成绩,某职校缩短实训时长,并根据学生考试成绩设置了冲刺班。 C.为强化实践教育,某职校的餐饮专业与该市五星级大酒店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D.为满足市场发展需求,某职校删减了部分已被淘汰的技工专业,增设了物流专业。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4 分) ▲ 5.我国为何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 【答案】 1. A 2. D 3. B 4.①首先提出“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足”的问题,接着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指出解决问题的 具体办法,论证层次清晰、有力;②综合运用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每点 2 分) 5.①助力青年增强技能本领,促进人才成长,创建个人美好未来。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③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促 进社会经济发展。(每点 2 分,言之有理即可。)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20 世纪中国散文,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大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使用 “白话”而不是“文言”。借“文白之争”来理解这个世纪文章风格的嬗变,无疑是最直接也最简便的路 径。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可“白话”的成功,不等于“美文” 的胜利,这中间虽不无联系,却仍关山重重。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发难,照理说得益最大的该是诗文;可革命的直接 效果,却是“诗”的脱胎换骨,以及“文”的撤离中心。从梁启超提倡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到胡适、鲁 30 迅以小说为学术课题,都是借助西方文学观念来改变中国原有的文类等级。伴随着小说的迅速崛起,散文 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散文的退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 由“载道”转为“言志”。这其实与传统中国不同文类功能的界定有关——处于中心位置的“文章”,属于 “经国之大业”,因而无权过分关注一己之悲欢。退居边缘,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写“讲义体的文字”, 小品文自然也就应运而生。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章”,一转而 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 脱离象征权力和责任的“中心”,走向寂寞淡泊的“边缘”,20 世纪中国散文不但没有消沉,反更因其 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可以说,现代中国散文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较好地完 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了无限生机。 摘编自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与小说、诗歌的大红大紫、亢奋热闹相比,散文创作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沉稳平 静,甚至可以说是较为冷落萧条的。而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的散文创作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善于在默 默无闻中积蓄力量,在沉稳平静中奋起前进。 首先,是从“小美”到“大品”。“五四”时期那些著名的散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周 作人的《乌篷船》,以及冰心、徐志摩、钟敬文等人的散文,基本上都是正宗的“美文”或“小品”。上世 纪六十年代前后杨朔、刘白羽、秦牧等人的散文沿袭的也是“美文”的路子。但改革开放,特别进入上世 纪九十年代之后,这种“以小为美”,以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取胜的格局逐渐被“大品”的散文取替。 这里所谓的“大品”,指的是这一类散文不仅篇幅长,结构大,而且作者思考的都是各种关于革命、文化、 民族等方面的大命题,且自始至终透出一种理性思辨的精神。自“五四”以来我国散文中的理性精神一直 相对比较薄弱,而在九十年代,史铁生、韩少功、张承志、张炜、余秋雨等人的一些散文,却把这种理性 精神的立足点上升到二十世纪现代人文的哲学高度。 其次,是艺术思维的多元化和文体的解放。一方面是叙述方式的变化。在传统的散文中,一般采用第 一人称的“我”展开叙述,而且这个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我”具有不容动摇的牢固地位。而现在不 少散文中的“我”竟消失了;或者在一篇散文中,在“我”之外又有其他叙述视角,如史铁生的《我与地 坛》、祝勇的《永和九年的那场醉》等作品,就有这样的叙述特点。另一方面则是散文结构的开放性。九 31 十年代以来的散文已经彻底告别了传统的“三段式”结构套路,而呈现出形态各异的结构状态,如周晓枫 的《黑童话》、赵玖的《从这里到永恒》等散文,采用的都是以“情绪”“意象”为线索的结构方式。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特别是九十年代之后,散文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而散文的这种变化,是时代 生活的变化使然,也是散文家们不断更新散文观念的结果。 (摘编自陈剑晖《四十年散文:走向阔大和遥远》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台港澳文学在大陆的传播与接受逐渐形成一股热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台湾当 代散文既是对中国传统散文的继承,又是对“五四”新文化现代散文的延伸。它在中国当代散文领域的创 新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文化乡愁是台湾文学的一大母题。老一代作家如梁实秋、琦君、王鼎钧、余光中等人,缅怀故乡故土, 营造精神家园,对台湾乡土散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漂浮游牧的都市生活和异乡羁旅,催生了一批作家 敏感心灵的寻根意识。文化乡愁作为台湾散文民族情感的核心内容,几经变迁和发展。它也折射出台湾作 家从怀乡思亲到终于重回故土,乡情得以慰藉的心灵历程。 此外,从自我感悟出发,通过对人生和自然的观察思索,表述深刻、隽永的情思,这种饱含诗情和哲 理的散文,是台湾当代散文创作的主体。不少散文名家的作品多是充满了对现实人生的悉心体察和卓越见 地。而这方面比较有特色的是林清玄,他在艺术追求上熔铸了更为丰厚的东方美学,正由于他这种独特的 审美观念,使灵与肉、历史与现实、瞬间与永恒,在其作品中得到清晰、有机的辩证统一。 杂文也是台湾当代散文中很活跃的类型;这种集议论、说理思辨为一体的随笔、小品散文,非常令人 瞩目。作家们承续并进一步发挥了鲁迅杂文的特色,针砭社会弊端,揭示人生百态,平和中带有辛辣,令 人思味。 海峡两岸的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发扬光大包括散文在内的民族文化传统,两岸 文学的交流与传播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许剑铭《台湾当代散文透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五四”白话文运动的目的是推进小说的变革,“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散文的地位则退居边缘。 32 B.“大品”散文不讲究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重在表现作者对生命、民族等大命题的理性思辨。 C.台湾当代散文大多通过对人生和自然的观察思索,抒写对现实人生的感悟见解,饱含诗情和哲理。 D.台湾杂文承袭并发挥了鲁迅杂文针砭时弊、平和中带着辛辣的创作特色,集议论、说理、思辨为一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白话”的成功并没有带来“美文”的胜利,“五四”的文化运动得益最大的也并非是散文的理性思辨。 B.相对于小说和诗歌的热闹,散文发展则偏于沉稳平静,时代变化和散文家的观念影响着散文的变化。 C.台湾当代散文上承中国传统散文,下启“五四”新文化现代散文,在散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D.台湾当代散文是中华文学的一部分,从根本上讲,它与大陆散文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 3.下面散文作品不属于...“大品”散文的是(3 分) A.韩少功《我心归去》 B.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C.梁衡《把栏杆拍遍》 D.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4 分) 5.根据上述三个材料,请概括“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海峡两岸现当代散文发展的影响。(6 分) 【答案】 1.C(A.“五四白话文运动的目的是推进小说的变革”错误,根据原文‘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 反对‘文言’发难,照理说得益最大的该是诗文”可知,目的并非“推进小说的变革”。B.“不讲究抒情、 叙事、议论和文采”错误,材料二说的是“但改革开放,特别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这种‘以小为美’, 以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取胜的格局逐渐被‘大品’的散文取替。这里所谓的‘大品’,指的是这一类 散文不仅篇幅长,结构大,而且作者思考的都是各种关于生命、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大命题,且自始至终透 出一种理性思辨的精神”,由此可知,“大品”的散文取代了“以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取胜的格局”, 不代表“不讲究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D“发挥了鲁迅杂文针砭时弊、平和中带着辛辣的创作特色” 错误,根据原文“杂文也是台湾当代散文中很活跃的类型。……作家们承续并进一步发挥了鲁迅杂文的特 色,针砭社会弊端,揭示人生百态,平和中带有辛辣,令人思味”可知,“针砭时弊、平和中带着辛辣” 是台湾当代散文家创作的杂文的特色,不是鲁迅的) 33 2.C(C.下启五四新文化现代散文”错误,材料三说的是“其中台湾当代散文既是对中国传统散文的继承, 又是对‘五四’新文化现代散文的延伸”,文中说的是“对五四新文化现代散文的延伸”) 3.B(A.韩少功《我心归去》从哲理层面、美学角度对家园的文化概念作深层次思考,属于大品散文;C. 梁衡《把栏杆拍遍》写人突出文学与政治纠葛的背景,善用理性分析和形象表现,作品视野宏阔,充满磅 礴气势,融“大事、大情、大理”于一体,属于大品散文;D.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由故乡面貌的变 化引发对生命价值的疑惑,属于大品散文。B.郁达夫《江南的冬景》借助抒情、描写、议论来展现江南冬 景之美,属于“以小为美”,是美文、小品) 4.①以文学现象对比开篇,提出观点“改革开放以来的散文创作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善于在默默无闻中 积蓄力量,在沉稳平静中奋起前进。”(1 分)②接着分别从“小美”到“大品”的文体变化、思维艺术多 元化和文体解放两个方面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散文创作的特点(2 分)。③最后总结散文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变 化的原因(1 分)。 5.①白话文运动将散文创作形式由文言转为白话,拓展了散文创作空间。②散文逐渐撤离文坛中心地位, 由“载道”转为“言志”,更加自由活跃、洒脱自然。③“五四时期的美文和小品文影响海峡两岸现当代 散文家的创作。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