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阆中市阆中中学2020-2021下学期2019级高二(仁智班)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川阆中市阆中中学2020-2021下学期2019级高二(仁智班)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含答案)

ID:682153

大小:58.65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1-04-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阆中中学 2021 年春高 2019 级仁智班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待春风吹散余寒,踏青便是赏心乐事,但是,您可曾想过,“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春 风明明是吹绿了江南,为什么春季出游不用“踏绿”而用“踏青”?古人为何会在诗词歌 赋中推崇青色?中国画为什么又称为丹青?“天青色等烟雨”道出青花瓷一色难求,“青” 所指的又是何种色彩?“青色”与“春色”到底有何内在联系?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揭 开“青”熟悉而又神秘的面纱。 古代文学作品当中,有关“青”的诗词歌赋不在少数,大多还以“青青”的叠词出 现。例如“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然而,不难发现古人 对于青的指代并不明确,既可以是荀子《劝学》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蓝;又可以 是李白《将进酒》中“朝如青丝暮成雪”的黑;还可以是王安石《次韵景仁雪霁》中“稍 见青青色、还从柳上归”的黄绿色。为何古人有时会将“苍、蓝、碧、翠、绿”统称为 “青”﹖其实并非古人不识色彩,而是为了修辞和押韵,是将文学的浪漫色彩发挥到极 致的表现。 中国画古时又称丹青,所谓丹青主要是指朱砂和石青二色,古时作画,由于色彩种 类和绘画技法的限制,朱砂和石青最为常用,所以又用丹青来泛指图画,青、绿二色在 汉代之后广泛运用于绘画领域,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佛教艺术的传入,从现存魏 晋时期的敦煌壁画中,能够看到大量石青、石绿被运用于描绘山石、树木和佛像的服饰 之上,顾恺之《洛种赋图》中的山石,树木仍可见敦煌壁画中树石之身影,而在中国的 传统绘画中,将青色发展到极致门类的则是“青绿山水”,自展子虔创青绿山水样式后, 中国画呈现出更为富丽堂皇的局面,因此展子虔又被誉为“唐画之祖”。在青绿山水画中,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可谓家喻户晓,此画卷长近 12 米,气势辽阔,画中层峦叠嶂、 逶迤连绵,又有林木村野、舟船桥梁,将秀丽山河绘于一卷,所用石青和石绿二色可谓 山水的灵气所在。 青,在工艺品中,当属青花瓷最为出名,方文山在歌曲《青花瓷》中一句“天青色 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道出了古时天青色的青花瓷是一色难求,青花瓷上色的青料品类十 分的讲究,大致有回青、浙青、陂唐青、石青、珠明杆、苏麻离青等,由于青料的选择 不同,最后呈现的青色存在一定差异。现通过考古发现,青花瓷自唐就有,经千年不衰, 如今更是成了中国瓷文化中最具代表的品类之一,足可见青色在中国受喜爱的程度之深。 《尔雅·释天》中将“春”又称为“青阳”,这是“青”与“春”产生的一次直接性 关联,“青”具备泛指性和模糊性,是“青色系”的统称,同时又象征“四时”之中的春, 2 所以古人将踏春称为“踏青”,而非“踏绿”。 青色为何受到中国人的青睐?在于青色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青色所传达出来的冷静, 柔和、安详、深沉、朴素的色彩感受,既符合儒、释、道思想对传统审美的现实需要, 又符合当代审美所看重的精神需求,中国人对青色的喜爱,挥洒在笔墨之间,凝固在瓷 器之上,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期望,彰显出东方审美中含蓄、冷静、典雅 的精神特质。 (摘编自余智鹏的《青色为何受国人青睐》,《光明日报》2021 年 2 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古人对于“青”的指代并不明确,并非不识色彩,而是出于文学表现的需要。 B.中国画古时又称“丹青”,是因为所用石青和石绿二色可谓中国画的灵气所在。 C.自“青绿山水”将青色发展到极致之后,中国画才呈现出一派富丽堂皇的局面。 D.作者认为,“青”具备泛指性和模糊性,是青色系的统称,所以将春游称为踏青。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二段通过引用诗词歌赋中的名句,印证了古人对于“青色”的喜爱与推崇。 B.文章例举顾恺之、王希孟的画作,论证了汉代之后青色在绘画领域的广泛运用。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层层推进,最后补充论述。 D.文章从文学、绘画、工艺品三方面阐述了国人对青色的喜爱,体现了论证的广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中的“青丝”与“绿云扰扰”中的“绿云”,意思相同。 B.“独留青冢向黄昏”中的“青冢”即王昭君的墓冢,因为冢上芳草常青,故有此称。 C.工艺讲究的青花瓷,自唐以后,千年不衰,成了中国瓷文化的代表,深受国人喜爱。 D.对青色的喜爱,让中国人释放出巨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彰显了东方审美的精神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3 主持人:您的杂交水稻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问您,是什么促使您从事这项研究 的呢? 袁隆平:我们现在 13 亿人口,人均大概一亩三分地;到 2030 年可能达到 16 亿人口, 人均就只一亩地。我们要修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城市要扩大,还要退耕还林,退田 还湖,每年减少几百万亩耕地,可是人口每年增加 1000 多万,这是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中国人能不能养活自己?所以,我们始终把产量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主持人:30 多年前,您还是一个偏僻农村的教师,后来,正是您推出了一代又一代 的杂交水稻,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我想,您的探索之路,一定充满艰辛吧? 袁隆平:唉,几十年了,其间遇到的困难、挫折、失败,真是一言难尽!我的工作地 点主要在试验田,常常要到田里去察看,打雷、刮风、下雨时我也去,去观察稻子倒伏不 倒伏,观察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这很重要哩! 主持人:听说,您每天都骑着摩托车去稻田观察,从 1979 年至今,已经骑坏了八九 辆车。除了能吃苦以外,搞科学研究还有什么是最重要的? 袁隆平:我认为,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特色,就是创新,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向新的领 域、新的高峰攀登。 (摘编自《袁隆平访谈录》) 材料二: “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几十年如一日,一双胶鞋两腿泥,从田边到田 里,从这块田到那块田。一辈子当“庄稼汉”研究玉米,当年做出这个决定,只是出于 一个朴素的愿望:多打粮、吃饱饭。 1972 年,一则美国农民华莱士创造春玉米亩产 2500 斤的消息让他心里暗暗较上了 劲。那时,我国玉米亩产量只有两三百斤。李登海说:“他是美国的农民,我是中国的农 民,他能开创美国的高产纪录,我要开创中国的高产玉米纪录。” 1973 年,袁隆平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震惊世界。南方的口粮问题解决了, 可北方呢?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李登海不分昼夜地啃书本,骑着自行车各地拜师。在莱阳 农学院,老师刘恩训被他的勤奋打动,送给他 20 粒从国外带回来的杂交玉米种子,这在 当时真是比黄金还要珍贵。 在北方,夏玉米一年只能种一季,于是从没有出过远门的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去海南,把一年一次育种变成三次。他一次次从山东到海南,犹如大雁般迁徙。一年又 一年,李登海的作息只有“玉米时间”,没有“北京时间”。太阳一出来就要下地,整 天跟着玉米转。几十年,他没回家过过一次春节。 1988 年,李登海率先育出亩产超过 1000 公斤的掖单 13 号,此后六次刷新了中国夏 4 玉米的高产纪录,但他从未停止前行的脚步,力争“在后半生再为国家增产 1000 亿公斤 粮食”。 (摘编自邢斯嘉王茂盛《李登海:一粒种子寄家国》) 材料三: 中国政府 14 日发布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用事实表明,14 亿中国人非但 没有对世界粮食安全造成威胁,还创造出以有限资源确保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安全的 世界奇迹。 中国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白皮书介绍,目 前中国粮食产量约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粮食安全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 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其中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至关重要。2018 年农业科 技进步贡献率达 583%,其中,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单产达到每公顷近 181 吨,刷 新了世界纪录。 当今世界依然面临严峻的粮食安全挑战,仍有 8 亿多饥饿人口,作为占世界人口五 分之一的发展中大国,养活自己就是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但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同时,中 国还不断加强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白皮书宣示,积极与世界主要产粮国分享中国巨大 的粮食市场,践行自由贸易理念,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摘编自中央广电总台国际锐评《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主持人详细介绍了袁隆平的成绩,从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起因以及探 索之路等方面进行了采访。 B.材料二,李登海的作息只有“玉米时间”,没有“北京时间”,表明主人公因投 身科学研究而忘记了时间的意义。 C.材料三,主要介绍《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的内容,并结合数据说明中国在粮 食生产上取得的成就。 D.李登海和袁隆平在探索之路上有许多共同点: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坚定执着;面 对艰辛,不断突破自己创造的记录。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5 A.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是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袁隆 平、李登海都是粮食科技创新的践行者。 B.我国的杂交水稻和玉米的产量都已经非常高,这充分表明,单就粮食的产量而 言,中国的粮食安全是非常牢固的。 C.《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展现了中国粮食安全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表明了中 国为世界粮食安全作贡献的决心。 D.中国不断加强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积极分享粮食市场,表明中国是坚决反对国 际粮食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 6. 请从文本特征的角度,分析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如何表现袁隆平、李登海二人优 秀品质的。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猫的故事 梁实秋 ①猫很乖,喜欢偎傍着人;有时候又爱蹭人的腿,闻人的脚。唯有冬尽春来的时候, 猫叫春的声音颇不悦耳。呜呜的一声一声的吼,然后突然的哇咬之声大作,唏哩哗喇的, 铿天地而动神祇。这时候你休想安睡。所以有人不惜昏夜起床持大竹竿而追逐之。 ②我的家在北平的一个深巷里。有一天,冬夜荒寒,卖水萝卜的,卖硬面饽饽的, 都过去了,除了值更的梆子遥远的响声可以说是万籁俱寂。这时候屋瓦上嗥的一声猫叫 了起来,时而如怨如诉,时而如诟如詈,然后一阵跳踉,窜到另外一间房上去了,往返 跳跃,搅得一家不安。如是者数日。 ③北平的窗子是糊纸的,窗棂不宽不窄正好容一只猫儿出入,只消他用爪一划即可 通往无阻。在春暖时节,有一夜,我在睡梦中好像听到小院书房的窗纸响,第二天发现 窗棂上果然撕破了一个洞,显然的是有野猫钻了进去。大概是饿极了,进去捉老鼠。我 把窗纸补好,不料第二天猫又来,仍从原处出入,这就使我有些不耐烦,一之已甚岂可 再乎?第三天又发生同样情形,而且把书桌书架都弄得凌乱不堪,书桌上印了无数的梅 花印,我按捺不住了。 6 ④我家的厨师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除了调和鼎鼐之外还贯通不少的左道旁门,他 因为厨房里的肉常常被猫拖拉到灶下,鱼常被猫叨着上了墙头,怀恨于心,于是殚智竭 力,发明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捕猫方法。他用铁丝一根,在窗棂上猫经常出入之处钉一 个铁钉,铁丝一端系牢在铁钉之上,另一端在铁丝上做一活扣,使铁丝作圆箍形,把圆 箍伸缩到适度放在窗棂上,便诸事完备,静待活捉。猫窜进屋的时候前腿伸入之后身躯 势必触到铁丝圆箍,于是正好套在身上,活生生悬在半空,愈挣扎则圆箍愈紧。厨师看 我为猫所苦无计可施,遂自告奋勇为我在书房窗上装置了这么一个机关。我对他起初并 无信心,姑妄从之。但是当天夜里居然有了动静,早晨起来一看,一只瘦猫奄奄一息的 赫然挂在那里! ⑤厨师对于捉到的猫向来执法如山,不稍宽假,我看了猫的那副可怜相直为她缓颊。 结果是从轻发落予以开释,但是厨师坚持不能不稍予膺惩,即在猫身上用原来的铁丝系 上一只空罐头,开启街门放她一条生路。只见猫一溜烟似的唏哩哗喇的拖着罐头绝尘而 去,像是新婚夫妻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跑得愈快,罐头响声愈大,猫受惊乃跑得 更快,惊动了好几条野狗跟在后面追赶,黄尘滚滚,一瞬间出了巷口往北而去。她以后 的遭遇如何我不知道,我心想她吃了这个苦头以后绝对不会再光顾我的书房。窗户纸从 新糊好,我准备高枕而眠。 ⑥当天夜里,听见铁罐响,起初是在后院砖地上哗啷哗啷的响,随后像是有东西提 着铁罐猱升跨院的枣树,终乃在我的屋瓦上作响。屋瓦是一垅一垅的,中有小沟,所以 铁罐越过瓦垅的声音是格登格登的清晰可辨。我打了一个冷战:难道是那只猫的阴魂不 散?她拖着铁罐子跑了一天,藏躲在什么地方,终于夤夜又复光临寒舍,我家究竟有什 么东西值得她这样的念念不忘? ⑦哗啷一声,铁罐坠地,显然的是铁丝断了。几乎同时,噗的一声,猫顺着我窗前 的丁香树也落了地。她低声的呻吟了一声,好像是初释重负后的一声叹息。随后我的书 房窗纸又撕破了――历史重演。 ⑧这一回我下了决心,我如果再度把她活捉,要用重典,不是系一个铁罐就能了事。 我先到书房里去查看现场,情况有一些异样,大书架接近顶棚最高的一格有几本书洒落 在地上。倾耳细听,书架上有呼噜呼噜的声音。怎么猫找到了这个地方来酣睡?我搬了 高凳爬上去窥视,吓我一大跳,原来是那只瘦猫拥着四只小猫在喂奶! ⑨四只小猫是黑白花的,咕咕容容的在猫的怀里乱挤,好像眼睛还没有睁开,显然 是出生不久。在车船上遇到有妇人生产,照例被视为喜事,母子好像都可以享受好多的 优待。我的书房里如今喜事候门,而且一胎四个,原来的一腔怒火消去了不少。天地之 大德曰生,这道理本该普及于一切有情。猫为了她的四只小猫,不顾一切的冒着危险回 来喂奶,伟大的母爱实在是无以复加! ⑩猫的秘密被我发现,感觉安全受了威胁,一夜的功夫她把四只小猫都叼离书房, 7 不知运到什么地方去了。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对声音的描写十分精彩。既大量使用拟声词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又灵 活运用比喻、衬托、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生动而鲜明地呈现猫的各种声响带给 人(特别是“我”)的感受。 B.在捉住闯入书房的猫后,“我”对它的态度首先是怜悯,觉得瘦猫奄奄一息挂着 实在可怜,然后是放心,以为猫吃苦头后不会再来骚扰。但事与愿违,“我”转 而惊恐,不知猫为何还来,阴魂不散。 C.“厨师”心灵手巧、凶狠严肃,在文中是一个与“我”相对的反面角色。其作用 一方面在于制作陷阱捕捉母猫,推进故事情节发展;另一方面在于反衬出“我” 的宽容善良,丰满人物形象。 D.文章以母猫叼着小猫离开书房为尾声,这既体现母猫多疑的形象特点,又体现母 猫护子的本能,呼应前文对其母性的歌颂,还通过“人不伤猫,猫却疑人”的矛 盾促人思考,留下更深的解读空间。 8. 文章第⑧段中,作者惊讶地发现“那只瘦猫拥着四只小猫在喂奶”。作者为这一情 节做了哪些铺垫?请简要概括。(6 分) 9. 请以第⑤段为例,简要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进士..。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议论持大体,有 清望。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痛 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 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以事见诬,逮下吏, 8 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屡辨疑狱,无所挠屈。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 等议贬其官。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九畴、 渊遂劾盛等,且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①,嬉笑自如,不宜居职。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 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凤阳岁凶,盗且起,敕往巡视招抚。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 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景泰元年仍命兼理。寻敕 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 青者,具劾以闻。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将帅能严纪律,赏 罚明信,则人人自奋。不然,徒冗食耳。”乃不增戍。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辄徙入塞。 九畴言:“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 者,治守帅罪。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 职便。”乃转右副都御史。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有旨市羊角为灯, 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②,事乃寝。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 简将帅,优诏报焉。天顺初,议事京师。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留为右都 御史。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 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畴传》 [注]①土木: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 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 ②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宋神宗赵顼命令减价收买浙灯四千余盏,并将市场上的灯尽数拘 收,苏轼上书劝谏,希望神宗务从俭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 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B.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 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C.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 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D.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 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的称呼。 9 B.礼部,古代六部之一。六部各司其职,如工部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漕运等事务。 C.两淮,是个方位地理概念,泛指今天江苏和安徽两省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 D.宪职,负责弹劾纠察的官吏,一般都相当于都御史、御史一类官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耿九畴能把握全局,清廉公正。他得到大臣们 推荐担任盐运司官员后,痛下 决心改革遗留问题,所提建议被皇上定为法令。 B.耿九畴办案能力强,能刚正执法。他曾多次辨析办理疑难案件,还不惧怕给事中 王汝霖等的诬陷,对章瑾和王汝霖加以弹劾。 C.耿九畴善于治理地方,安抚灾民。当风阳遭受灾荒,盜贼将要起事时,他奉命前 往巡视招抚,招来七万户流民,安定了地方。 D.耿九畴敢于直言,多次提出合理建议。他曾建议停止购买羊角为灯,此事就搁置 了,在灾异发生时所提意见也得到了皇帝肯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 (2)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二句一个“种”字,运用拟物的手法,写出相思之情仿佛生根,难以剪除。 10 B.三四句着重写梦,“暗”字点出梦中的环境,“丹青”突出所思之人容颜姣好。 C.结尾二句,用“岁岁”照应首句“无尽”,用“沉吟”更能写出了怀人沉思默想 的感性形象。 D.同为记梦之作,但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不同,本词略写梦境,详写梦醒 之后的心情。 15.“人间别久不成悲”一句包含怎样的情感意蕴?请从全词中找出两处佐证的句子并 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坚持原则,面对高位、厚禄等诱惑,也不 能违背礼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 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________,________”代之。 (3)屈原用“香草美人”象征理想,抒发政治感慨。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 _______”两句也运用了类似的写法。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国人喜牛,真心实意,其身力大无穷,忠心服务人类,天生性情温和,不似虎狼巨 兽,虽体壮却不堪役使;亦不似蚊蝇牛虻,虽玲珑却 。牛则不然,和驯良善,肩 负沉重而不迷失方向, ,仅凭短小之尾,拂扫烦扰,有容载物,受人 。 世间之德,莫厚于大地,大地之德,如牛之和,如牛之顺,如牛之善,无物不载, 无物不容。在数千年的牛与人类相伴中,人类文明在社会进化过程中作用巨大,因此牛 文化已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而人们称牛为“仁畜”,甚至有“神牛”的赞美。 华夏先民豢养、驯化牛,始于何时虽不可考,但历史相当悠久当是 的。自古以 来各民族还形成了尊牛、敬牛的传统节日习俗,以牛为标,化牛入性,形成了中国特有 的牛文化及勤劳奉献的民族个性,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不胜其烦 踽踽独行 尊敬 不容置喙 11 B.不堪其扰 砥砺前行 敬仰 不容置喙 C.不堪其扰 砥砺前行 尊敬 不容置疑 D.不胜其烦 踽踽独行 敬仰 不容置疑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在数千年来牛与人类相伴中,牛文化已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牛因为在人 类文明社会进化过程中作用巨大,所以人们称牛为“仁畜”,甚至誉其为“神牛”。 B.数千年来牛与人类相伴,人类文明在社会进化过程中作用巨大,因此人们称牛为 “仁畜”,甚至有“神牛”的赞美,因而牛文化已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C.数千年来牛与人类相伴,牛文化已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牛在人类文明社 会进化过程中作用巨大,因此人们称牛为“仁畜”,甚至誉其为“神牛”。 D.在数千年来牛与人类相伴中,人类文明在社会进化过程中作用巨大,因此牛文化 已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而人们称牛为“仁畜”,甚至誉为“神牛”。 19.下面八句话两两组合构成四幅对联,下列选项中组合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①报国须怀赤子心②牛奋四蹄万顷黄③人勤一世千川绿④此地人文射斗牛 ⑤埋头能做识途马⑥为民当效黄牛力⑦俯首甘为孺子牛⑧中天星彩腾奎壁 A.⑥① ②③ ⑧④ ⑦⑤ B.③① ②⑥ ⑤④ ⑦⑧ C.⑧① ②③ ⑤④ ⑥⑦ D.⑥① ③② ⑧④ ⑤⑦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言虽达意, ① 。因为言是固定的, 有迹象的; ② 。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 意,好像用连续的虚线画实物, ③ 。 21.请根据以下信息,写一封感谢信。要求:(1)去信对象是该校校长,具体感谢对象 是项前进,写信时间是第二天;(2)格式规范:(3)不得超过 200 字。(5 分) 郝家章先生于 2021 年 3 月 1 日来办事时,不慎将内有重要证件的手包遗失 12 在项家院内。手包被该校项前进同学拾到,该同学在原处等了半个多小时,直到将手包 交还给失主才离开,并婉拒了失主的 500 元酬金。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孔子曾自述心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他又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 哉,回也!”孔子与颜回乐在何处,所乐何事,周敦颐也曾要求程颐、程颢好好参悟。作 为儒家思想重要内容的“孔颜之乐”,千百年来,一直启迪与引导着无数人积极探索人生 真谛,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它对生活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的青年人,仍然有着重要意义。 语文老师计划在课堂上举行“品孔颜之乐,做幸福青年”主题交流会。请结合上述 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2021年春高 2019级仁智班期中教学质量检 测 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A(3 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B 项:强加因果,中国画称之为“丹 青”是因为“朱砂和石青最为常用”。C 项:逻辑混乱,原文中是承接关系,不是条件关 系,文中表述是“中国画呈现出更为富丽堂皇的局面”。D 项:从原文来看,“古人称春 游为踏青”还少一个条件,即“同时又象征‘四时’之中的春”。 2.[答案] C (3 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论证结构的相关分析。本文的论证结构是先提出问题,再从三个 方面加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文章是并列结构,从文学、绘画、工艺品三方面来阐述, 并不是层层推进的。 3.[答案]A (3 分) 13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原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和知识迁移。A 项:“赍钱三百万,皆用 青丝穿”出自人教版必修二《孔雀东南飞》,其中“青丝”的意思是黑色的丝线;“绿云 扰扰出自 64 篇必背篇日《阿房宫赋》,其中“绿云”指黑发。故 A 项正确。 【4 题详解】 A 项“详细介绍了袁隆平的成绩”错误,从材料一的第一段主持人所说的“您的杂交水 稻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看,只用此句话点出,并没“详细介绍了袁隆平的成绩”。 B 项 “忘记了时间的意义”分析错误, 根据材料二内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去海南, 把一年一次育种变成三次。他一次次从山东到海南,犹如大雁般迁徙。一年又一年,李 登海的作息只有“玉米时间”,没有“北京时间”。根据原文可知,并不是忘记了时间的 意义,而是说他一心把时间用在了玉米育种上。 C 项“主要介绍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的内容”错误。从材料三的第一段“中国 政府 14 日发布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用事实表明,14 亿中国人非但没有对世 界粮食安全造成威胁,还创造出以有限资源确保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安全的世界奇迹” 看出,只是评价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并没“主要介绍了《中国的粮食安全》 白皮书的内容”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 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 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 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 项“单就粮食的产量而言,中国的粮食安全是非常牢固的”判断绝对化。从材料三第 三段“中国粮食安全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 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其中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至关重要”看出,中国 的粮食安全“其中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至关重要”,“水稻、玉米的产量高”并不 能得出后面的“单就粮食的产量而言,中国的粮食安全是非常牢固的”的结论。故选 B。 【6 题详解】 从材料一看出,是主持人和袁隆平的对话,应是一篇人物访谈,主持人精心设计“请 问您,是什么促使您从事这项研究的呢”等访谈问题,通过袁隆平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 同答,如“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特色,就是创新,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向新的领域、新的 高峰攀登”等,表现出了袁隆平的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优秀品质。从材料二第一段, 14 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几十年如一日,一双胶鞋两腿泥,从田边到田里,从这 块田到那块田。当年做出这个决定,只是出于一个朴素的愿望:多打粮、吃饱饭。可看 出,材料二是一篇李登海的人物通讯,作者精心选取李登海的 1972 年、1973 年、1988 年的典型事例,通过对这些事例的叙述、议论,向读者展现了李登海的优秀品质。如材 料二第三段“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李登海不分昼夜地啃书本,骑着自行车各地拜师。在 莱阳农学院,老师刘恩训被他的勤奋打动,送给他 20 粒从国外带回来的杂交玉米种子, 这在当时真是比黄金还要珍贵”通过叙述和议论,写出李登海的好学和勤奋的品格。 7. C 8. ①开篇提到时节并描写猫叫春,为猫怀孕产仔做了铺垫;②猫连续三天从同 一位置破窗而入,暗示它已在书房做窝;③抓住猫后,使用代词“她”表明了猫的性别, 为喂奶做铺垫;④第⑥段作者疑惑“我家究竟有什么东西值得使她这样的念念不忘”为 小猫的出场埋下伏笔;⑤书房中的异样最终引导作者揭开谜底。 9. ①文白间杂。既有“宽假”“膺惩”等典雅的词汇,也有“一溜烟”等充满口语色彩、 灵气十足的表达。 ②庄谐融合。“厨师对于捉到的猫向来执法如山”“结果是从轻发落予以开释”等句子将 严肃庄重的官方辞令大词小用,达成错位的幽默效果。 ③生动的比喻。如把猫逃走的样子比作“新婚夫妻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形象生动 地呈现猫逃走时的容境。 【解析】 【7 题详解】C 项,“厨师”并不“凶狠严肃”,也并非反面角色。他待猫严苛事出有因, 并非生性“凶狠”,绑上空罐头捉弄猫显出促狭,也谈不上“严肃”。 故选 C。 【8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题干要求找出作者为“那只 瘦猫拥着四只小猫在喂奶”做了哪些铺垫,学生只要围绕题干寻找前文能够支撑“喂奶” 的情节依据即可。 由第①段“唯有冬尽春来的时候,猫叫春的声音颇不悦耳。呜呜的一声一声的吼, 然后突然的哇咬之声大作,唏哩哗喇的,铿天地而动神祇”可知,此时是春天,小猫叫 春为下文猫怀孕产仔做了铺垫; 由第③段“有一夜,我在睡梦中好像听到小院书房的窗纸响,第二天发现窗棂上果 然撕破了一个洞,显然的是有野猫钻了进去。大概是饿极了,进去捉老鼠。我把窗纸补 好,不料第二天猫又来,仍从原处出入,这就使我有些不耐烦,一之已甚岂可再乎?第 三天又发生同样情形,而且把书桌书架都弄得凌乱不堪”可知,小猫从窗户进入,在书 15 房做窝,为产仔喂奶做铺垫; 由第⑥段“她以后的遭遇如何我不知道,我心想她吃了这个苦头以后绝对不会再光 顾我的书房”可知,作者用“她”代称猫,可见它是母猫,为喂奶做铺垫; 由第⑥段“她拖着铁罐子跑了一天,藏躲在什么地方, 终于夤夜又复光临寒舍,我 家究竟有什么东西值得她这样的念念不忘”作者的疑惑引出小猫的出场; 由第⑧段“我先到书房里 去查看现场,情况有一些异样,大书架接近顶棚最高的一 格有几本书洒落在地上。倾耳细听,书架上有呼噜呼噜的声音。怎么猫找到了这个地方 来酣睡”可知,书房异样使我寻找原因,最终揭开了谜底。 【9 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语言的能力。鉴赏作品语言是高考阅读题中常见的 考点。鉴赏一段文字的语言特色,在基本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始终坚持“词不离句,句 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要解答好此类题,首先要弄清命题的角度,其次要 掌握基本答题步骤。答题步骤上,第一步,概括语言的特点;第二步,联系原文分析; 第三步,指出效果。 文白间杂:“厨师看我为猫所苦无计可施,遂自告奋勇”是典雅的文言文;“只见猫 一溜烟似的唏哩哗喇的拖着罐头绝尘而去”“当天夜里,听见铁罐响,起初是在后院砖地 上哗啷哗啷的响”等事口语; 庄谐并出:“厨师对于捉到的猫向来执法如山,不稍宽假,我看了猫的那副可怜相直为她 缓颊。结果是从轻发落予以开释,但是厨师坚持不能不稍予膺惩”“随后我的书房窗纸又 撕破了――历史重演”将严肃庄重的官方辞令大词小用,达成错位的幽默效果。 修辞手法的运用:“只见猫一溜烟似的唏哩哗喇的拖着罐头绝尘而去,像是新婚夫妻的汽 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我的书房里如今喜事候门”把猫逃走的样子比作“新婚夫妻的汽 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把猫产仔比喻成“喜事”,生动形象。 【点睛】常见的命题角度有:①从用词的角度,命题多寻找文段中有无极富表现力的动 词、形容词,或一定数量的叠音词、拟声词。如使用较多的叠词(拟声词)可使语句朗 朗上口,富于音韵美。 ②从句式选用的角度,命题多判定文中长短句或整散句的使用情 况。如短句常使语言简洁明快,富于节奏感;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富于 变化。使用整句容易使语言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增强;使用整散句结合,能使语 句波澜起伏,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增强语言的灵动性。③从修辞手法使用的角度, 先判定文中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再结合修辞的作用回答。如文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法,使语言生动形象。④从语言的整体风格的角度,如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明快 、典雅 华丽、含蓄蕴藉、辛辣尖锐等。⑤从人称使用的角度,如运用了第二人称,使语言亲切 自然,富于抒情性。 16 10. D 11. B 12. B 13. (1)耿九畴因为事受到诬陷,被逮捕交付司法官吏审讯,不久(后来,过了一些时 间)洗清罪名,就留他为刑部右侍郎。 (2)耿九畴请求皇上延揽(邀请)知识渊博的儒生,公平赏罚,慎择守令,选拔将帅, 皇上颁布褒美嘉奖的诏书回复他。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 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 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 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断句题还可以抓捕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系……狱者”指被关在监狱的人,中间不应该断开,排除 AC。“已”是“后来”的意 思,表示时间,其前后可以断开。排除 B。 故选 D。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在平时学习中 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 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 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 项,“如工部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漕运等事务。”错误,漕运归户部管理。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 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 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 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B 项,“他曾多次辨析办理疑难案件,还不惧怕给事中王汝霖等的诬陷,对章瑾和王汝霖 加以弹劾。”错误。文本是说耿九畴和江渊商议贬去章瑾的官职,受到章瑾女婿王汝霖的 17 衔恨,因而王汝霖与叶盛等人认为刑部不公平,耿九畴和江渊也弹劾叶盛等人。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 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 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 把握语境推断。注意以下几处得分点: (1)以:因为;见:被;下吏:管理;白:洗清罪名。 (2)延:请;简:选择;优诏:下达褒奖的诏书;报:回复。 【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 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 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 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 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 方式猜读难懂词义。(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 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 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 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参考译文: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年中进士。宣德六年被授予礼科给事中。他发表 的意见能把握住全 局,有清廉公正的名望。正统初年,大臣说两淮盐政久坏,应选择注 重名誉和法度的人去治理它,于是推举耿九畴为盐运司同知。他彻底革除以前的弊病, 逐条上奏有利于国家的五件事,著录成法令。因母丧辞官,盐场的百姓几千人到朝廷请 求把他留下来。正统十年正月,起用他为都转运使。耿九畴节俭而没有别的爱好, 公事 完后便焚香读书,廉洁的名声因此更响,妇女小孩都知道他的名字。耿九畴因事受到诬 陷,被逮捕交付司法官吏审讯,不久(后来,过了一些时间)洗清罪名,就留他为刑部 右侍郎。他屡次辨办疑案,刚正不挠。礼部侍郎章瑾被捕入狱,耿九畴和江渊等人建议 将他贬官。章瑾的女婿给事中王汝霖很恨他,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人弹劾刑部不 公。耿九畴、江渊于是也弹劾叶盛等人,并说王汝霖的父亲王永和死于土木堡, 他还嬉 笑自如,这种人不应任官。当时明景帝刚当上皇帝,急于用人,便置王汝霖等人不问, 章瑾则照所奏请处治。凤阳岁荒,盗贼将要起事,皇上敕令耿九畴前往巡视招抚。耿九 畴上奏留下英武、飞熊等护卫军边耕边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因此得到安宁。两淮 18 自从九畴走后,盐政又坏。景泰元年,朝廷仍命他兼管。不久皇上敕令耿九畴审理各府 的重犯,大多被平反。都指挥杨得青等人私自役使操练士兵,耿九畴弹劾他们。皇帝下 诏命令调查处治,并且命令各边镇,有像杨得青这样的人都报告上来。边将请增加临洮 等卫的戍卒, 耿九畴说:“边城的士卒并不缺。将帅如果能够严申纪律,赏罚分明,则 人人自行发奋。否则的话,徒然浪费粮食而已。”于是不增戍卒。边境百姓春夏出塞耕田, 到了秋冬往往迁入塞内。耿九畴说:“设边将就是为了御寇卫民的,现在让百姓因躲避敌 寇而失去家业,用将帅来干什么呢?”耿九畴便禁止百姓迁入塞内, 如有遭贼寇侵扰的, 他便治守将之罪。布政使许资说:“侍郎出任镇守官,与巡按御史不相统辖,这样事情便 多有滞留,请改授予他宪职为便。”于是耿九畴被转为右副都御史。大臣出去镇守或者巡 抚,都授予都御史之衔,就是从耿九畴开始的。圣旨要买羊角做灯,耿九畴引用宋代苏 轼谏阻神宗买浙灯的事,这事就停止了。皇上因为有灾异而征求大臣的意见,耿九畴请 皇上延揽知识渊博的儒生,公平赏罚,慎择守令,选拔将帅。皇上下褒美嘉奖的诏书答 复他。天顺初年,耿九畴入京师议事。皇上对侍臣说:“耿九畴是廉正之人。” 把他留下 任右都御史。(当时)关在都察院监狱的罪人官家不供给粮食,耿九畴为此提出建议,于 是对这些罪人每天供给一升粮食,并将此定为法令。后来,耿九畴上书请求崇尚廉耻、 清理刑狱、劝课农桑、节俭军赏、重视台宪官员的作用五项建议,皇上都嘉许采纳了。 14.B 15.①情感意蕴:这一句看似说分别日久就不再有悲哀之情了,实则是写词人现在两鬓已 斑,心中不再是初别时候激动强烈的悲哀,而是年深月久心情平静后更深沉更执着更久 远的相思。(意思对即可)②佐证的句子:第一处:上片一二句写出借助东流不尽的肥水 写出词人绵绵无绝的相思之情,说明久别看似可以使悲哀淡退,但实际却使相思更久远; (意思对即可)第二处:上片三四句写梦中所见之人不如画中真切,一则看出词人原本 盼望梦中相见以解相思之苦,但终究是徒然的遗憾怅恨,二则暗示词人平日里经常对着 所思之人的画像寄托相思;(答出一方面意思对即可)第三处:下片结尾二句“谁教”的 叩问表达出自己也无力控制这相思之情,只能听之任之;“岁岁”表现出不但今夜元宵节 会有相思,以后年年如此,所以别久悲哀之情却化作了更加长久的相思。(答出一方面意 思对即)第四处:下片结尾“两处沉吟”一句,词人既表达出自己的相思之情,又运用 对写法,想象对方也正在思念自己,彼此思念而又不能见面,徒增无奈,所以别久不是 不悲,而是悲哀得更加深沉了。(意思对即可) 16. (1).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 万钟于我何加焉 (3). 这次第 (4). 怎一个愁字了得 (5). 渺渺兮予怀 (6). 望美人兮天一方 17.[答案]C (3 分) ①不堪其扰:受不了他(他们)的搅扰。不胜其烦:胜:禁得起;烦:烦琐。意思是烦琐 得使人受不了。文中强调“蚊蝇牛虻”的搅扰,而不是事物烦杂。 19 ②砥砺前行:经历磨炼,克服困难,往前进步的意思。踽踽独行:孤零零地独自走着。 形容非常孤独。前文“肩负沉重而不迷失方向”,此句语义相似,并没有孤独之意,所以 应该用“砥砺前行”。 ③尊敬原意是用尊来敬高贵的人,延伸为敬重、敬爱等多种意义。敬仰:敬重仰慕的意 思,一般指人对某个人或某个物非常敬佩,因而尊重他。此处描述对象是牛,所以不能 用敬仰。 ④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不容置喙:意思是指不允 许别人插嘴说话。根据语境,表达的是对悠久历史的肯定,所以,此处应该用“不容置 疑”。 18.[答案]C (3 分) A.滥用介词,“在……中”;语序不当,关联词语“因为”应该放在“牛”后。 B.中途易辙,上句的主语是“牛与人类”,下句的主语是“人类文明”;杂糅,“有……的 赞美”;逻辑混乱,“因而牛文化已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前句没有因果关系。 D.滥用介词,“在……中”;逻辑混乱:“因此”“因而”的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 19.[答案]D (3 分)对联的基本知识:字数要相等、词性要相当、结构要相称、节奏要相 应、平仄要和谐(仄起平落)、内容要相关。 人勤一世千川绿;牛奋四蹄万顷黄。(拓荒牛)中天星彩腾奎壁:此地人文射斗牛。(星 宿)为民当效黄牛力;报国壮怀赤子心。(老黄牛) 白头能做识途马;俯首甘为孺子牛。(孺 子牛) 20. ①但是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②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③只能得其近似 21. 【答案】感谢信 尊敬的校长: 2021 年 3 月 1 日,我到贵校办事,不慎将手包遗失在项家院内,手包内装有一些重 要证件。半个多小时后,我才察觉,便试着沿原路找寻。结果发现贵校的项前进同学, 正拿着我的手包在原处等候。我拿出 500 元现金要感谢项前进同学,孰料被他一口拒绝。 我被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感动! 本人恳请您对项前进同学的行为提出表扬和肯定,感谢贵校培养了这么优秀的学生! 此致 20 敬礼 失主:郝家章 2021 年 3 月 2 日 22.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审题不清。 材料中其实有一个暗含的问题——“乐在何处,所乐何事”,而学生大多忽略了这个 问题,漫谈孔颜之乐的重要性,这与命题者的思路是南辕北辙的。另外,任务中的主题 已规定为“品孔颜之乐,做幸福青年”,学生在行文时偷换概念,把“幸福青年”改为“时 代青年”(强调担当)或“成功人生”(强调结果),这都偏离规定主题了。 2.分论无理。 本次作文其实是让探究“孔颜之乐”是什么,学生作文多从“为什么”角度来写, 如: 青山远黛,孔颜精神是新时代花开的一抹灿烂。 江海潮平,孔颜精神是新时代相宜的一舞惊鸿。 星光璀璨,孔颜精神是新时代闪亮的一路温暖。 这样单纯强调“孔颜精神”的价值,其实是无需去论证的,材料已经说了“它对生 活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的青年人,仍然有着重要意义”,又有什么论证的价值呢? 此外,学生在拟写分论点时,用事例的概述当分论,对于本篇文章是很不恰当的。 孔颜之乐是宋濂……,孔颜之乐是杨震……,孔颜之乐是钟南山……,的确,他们身上 体现了“孔颜之乐”,但是这样的分论点并不能支撑论点,因此此类分论点是拿不到高分 的。 3.论据缺席。 一篇好的议论文是要有具体事例来做论据的。但部分学生的作文没有具体事例,单 纯地解析两句名言,然后发出号召来学习孔颜之乐。其实“孔颜之乐”是可以联想到很 多事例的,单是课内就有“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 阳马生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有道而 正焉”(《论语》),但学生在行文时却说没有素材,可见学生是缺乏素材的联想和拓展能 21 力的。 4.论证乏力。 议论文没有有力的论证就失去了灵魂。本次作文学生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罗列事例而 无分析论证。如: 孔颜之乐,是如他般坚守初心,一生只干一件事。 一生只干一件事的王泽山,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的火药事业,从小经历了屈 辱的辱华事件后,便在父亲的影响之下,立下了“让祖国强大起来,没人敢欺负”的志 向,此后他隐姓埋名过着艰苦的日子,做着危险繁琐的工作,但他却乐在其中。他用尽 一生来实现他的梦想,为国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获“两弹一星元勋”称号,终日呆在 一间实验室里,不辞辛苦地劳作,并乐在其中。青年当如他般品孔颜之乐,坚守初心, 一生只干一件事。 “王泽山”的事例之前、之后都没有论证“孔颜之乐”的内涵,只是简单提了一句 “青年当如他般品孔颜之乐”,这样无力的论证肯定是不能得高分的。 5.语言无神。 语言关,仿佛是现阶段学生的“火焰山”,平铺直叙、思想欠缺,甚至频繁出现错别 字,这个问题需要“语言专题训练”来跟进和加强,教会学生巧用修辞、善用句式、化 用名言、增加思辨,为自己的作文增光添色。 范文: 扬孔颜之乐,做幸福青年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孔子曾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亦曾因“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而盛赞一句“贤 哉,回也”。千百年来,孔颜之乐被世人所称颂,所学习。同学们,处在新时代,我们更 应扬孔颜之乐,做幸福青年。 同学们,若问孔颜乐在何处,其必曰——读书之乐。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正是读书,才让孔颜二人忘 记了生活的困苦,达到了不知其苦的境界。而历史上也有许多为读书求学而痴迷的学子 22 们,看,那雪深一尺的程门前,杨时和游酢肩头的飘雪,是什么让他们不觉其冷?听, 太学院里蕴袍敝衣朗朗读书的宋濂,是什么让他略无慕艳意?思,风靡 2019 的外卖小哥 雷海利用送外卖等餐的间隙背诵诗词,又是什么让他不知疲累?他们“食无求饱”“居无 求安”,“可谓好学也矣”,便足以为乐,由此观之,孔颜之乐,在于读书之乐,故今日之 前少年,当以读书为乐。 同学们,若问孔颜乐在何处,其必曰——无我之乐。 “无我”境界,顾名思义,便是专注于一件事情到了极点,而忘记了环境的干扰, 自我的存在。且看孔颜因求学苦读而无我,袁隆平因国计民生而无卧,樊锦诗因守护敦 煌而无我,李云鹤因修复莫高窟壁画而无我……粗食陋巷,弦歌不辍;田间地头,流连 忘返;茫茫大漠,舍得半生;精雕细琢,耄耋未抛……他们都是因为某一件事专注于心, 才可以做到“目不窥园”而不觉得生活不如意,工作很辛苦的。今日之青年,处在信息 纷呈的年代,这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一定要守好初心,凝神静气,如他们,择一事, 终一生,无我的专注,扬孔颜之乐。 同学们,若问孔颜乐在何处,其必曰——守义之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义,为人 立世之本。且看几年前的三鹿奶粉事件,无良商家为了利益,制造对儿童有危害的产品, 破坏了多少家庭的幸福。靠不义之举所赚取的钱财,最终成为了他们“富贵”与“自由” 的镣铐和牢笼。孔颜之乐,便是乐在他们守住了义。还有他们:蘧伯玉夜间乘车经过殿, 也按照礼制下车步行,暗室不欺,得一心敞亮;杨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巧拒 黄金,获一世清名。他们都因守了义、有了道而“乐”,今日之少年,也自当守义,才得 幸福。 同学们,孔颜之乐,不在所处环境,而在乎他们的心境,在乎读书之乐,在乎无我 之乐,在乎守义之乐。今日之青年,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更当扬孔颜之乐,做 幸福一代。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