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题精选 08 语言文字应用(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校改名潮几乎每年都会 一次。据统计显示,过去 20 多年中,在 2000 多所公办高校中,有
将近一半左右改过名字。成功改名( )。是一件名利双收的事情。
高校纷纷改名其中一个原因是学校确实在发展,原有的名字容不下现有的格局。但有些改名,纯粹是
为了让学校听起来更有档次一些——不能在学术教学质量上比过别人,就 ,从名字上碾压他人。
可是改完以后一切真的变好了吗?那些带有强烈地方特色、专业特色、学科特色的大学消失不见了,大家
都成了字面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名字高大上了,特色反而没了;迎接崭新的未来,可历史却被淡忘了,
泯然于众人,成为了 。
凭借校名博得关注,即便换得一时之利,也绝非 。高等教育要追求的绝不该只是校名的“高大
上”,而是教育质量和科研实力的“高大上”。须知,靠更名才能找到自信的大学,是华而不实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内容,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出现 独辟蹊径 路人甲 长久之计
B.涌现 另辟蹊径 “路人甲” 长久之计
C.出现 独辟蹊径 “路人甲” 权宜之计
D.涌现 另辟蹊径 路人甲 权宜之计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据统计显示,过去 20 多年,在 2000 多所公办高校中,将近有一半左右的高校改过名字。
B.据统计显示,过去 20 多年,2000 多所公办高校,有将近一半左右的高校改过名字。
C.据统计,在过去 20 多年中。在 2000 多所公办高校中,将近有一半高校改过名字。
D.据统计,在过去 20 多年中,2000 多所公办高校,有将近一半的高校改过名字。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可以让学校以及师生更有面子,提高学校知名度,还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投入,录取优质的生源
B.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投人,吸引优质的生源,还可以提高学校知名度,让学校以及师生更有面子
C.可以提高学校知名度,让学校以及师生更有面子,还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投入,吸引优质的生源
D.可以提高学校知名度,让学校以及师生更有面子,还可以录取优质的生源,获得更多的资源投入
【答案】
1.B
2.D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第一处,出现:显露出来;产生出来。可以是实际事
物,也可以是一种现象。涌现:在同一时期大量的出现。语境说高校改名潮每年都会出现,属于一段时间
大量出现,应选“涌现”。第二处,独辟蹊径: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体裁。另辟蹊径:比喻另
创一种风格或方法。语境说有些高校改名是不能在学术教学质量上比过别人,而采取另外的办法,应选“另
辟蹊径”。第三处,路人甲:指不知名的人物;“路人甲”则指其引申义,不光指“人”,还可以指其他不知
名的事物。语境是说大学没了特色,变得普通,应选带引号的“路人甲”。第四处,长久之计:长远的打算。
权宜之计: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语境与“一时之利”相对,应选“长久之计”。故选 B。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据统计显示”句式杂糅,可删掉“显示”;“过去
20 多年中”介词残缺,应在前面加上“在”;“在 2000 多所公办高校中,有将近一半左右改过名字”主语残
缺,删掉“在……中”;“将近一半左右”不合逻辑,删掉“左右”。全部改对的是 D 项。故选 D。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处说的是成功改名的好处,应该先提高知名度,这样会让师生更
有面子,排除 AB;再获得资源投入;最后吸引优质的生源,排除 D。全部符合逻辑顺序的是 C 项。故选 C。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教育培训制造和贩卖焦虑、909 万大学生就业新压力、学生网络成癮、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睡眠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那些与千家万户 、与青年切身利益联系紧密的问题,成了代表委员讨论
的焦点。特别是 3 月 6 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对诸多教育
难点进行了回复后,教育问题更成了近几天的社会 。
中国靑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2021 全国两会靑年期待”调查显示,在受访者期待的各类两会议
题中,教育仅次于就业,推在第二位。受访者最关注的教育问题是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 发
展(65.5%), 一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61.5%)。
教育部公布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2020 年,我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53.71 万所,在校生 2.89 亿人,专
任教师 1792.18 万人。( ),也是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委员通迷”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在回
答“教育的真谛”问题时说:“孩子只有分数,赢不了未来的大考;教育只关注升学率,国家就没有核心
竞争力;分数不是赦育的 E 内容,也不是根本目标。”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息息相关 焦点 平衡 其次
B.休戚相关 焦点 均衡 然后
C.息息相关 热点 均衡 其次
D.休戚相关 热点 平衡 然后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国不仅在办大教育,更是在办强教育,质量、公平无疑是做大做强教育的核心
B.不仅我国在办大教育,更是在办强教育,公平、质量无疑是做大做强教育的核心
C.我国不仅在办大教育,更是在办强教育,质量、公平不止是做大做强教育的核心
D.我国不仅在办大教育,更是在办强教育,公平、质量无疑是做大做强教育的核心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委员通道”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夏日夜晚时分,凉风怡人,从栈桥上望去,只见黎明湖边的路灯排成了“之”字形。
B.新冠肺炎疫情下,“身着白衣,心有锦缎”,天使们的医者仁心让每个人为之动容。
C.纪录片《中国的宝藏》提供了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国际”表达。
D.广受好评的舞蹈《唐宫夜宴》再现了风靡于唐代女性面部的潮流妆容——“斜红妆”。
【答案】
1.C
2.D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组,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一般
指人或事物关系密切。休戚相关: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语境中没有祸福相
关意思,应用“息息相关”。第二组,焦点:比喻问题的关键或争论、注意力的集中点 。热点:指某时期
引人注目的地方或问题。语境中是说教育问题引起全社会的注意,应用“热点”。第三组,平衡:此处指倾
向于保持稳定的情况。均衡:指布局上的等量不等形的平衡。语境强调“教育资源”应分布平均,应用“均
衡”。第四组,其次:指次第较后的,次要的。然后: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写作时通常的用词顺
序是首先、其次、然后、最后。根据上文“最关注的教育问题”可知,此处应该用“其次”。故选 C。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主语是“我国”,关联词“不仅”应放在主语之后,排除 B
项;“公平”“质量”应分别与“做大”“做强”相对应,排除 AC 项。故选 D。
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D 项,和题干中的引号都表示特定称谓;A 项,表示特殊含义;
B 项,表示直接引用;C 项,表示着重强调。故选 D。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修缮,总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损失。把损坏降到最低程度,是一切真正的废墟修缮家的夙愿。也并非所
有的重建都需要否定。如果连废墟也没有了,重建一个来实现现代人吞古纳今的_____________,那又何妨。
但是,那只是现代建筑家的古典风格。黄鹤楼重建了,可以装电梯;阿房宫若重建,可以作宾馆;滕王阁
若重建,可以辟商场。这与历史干系不会不大。不管是修缮或者是重建,对废墟,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
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_____________。
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 ),心理的满足。唯有屈原不想大团圆,杜甫不想大团圆,曹雪芹不想大
团圆,鲁迅不想大团圆。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_____________的文学。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
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_____________,有无可奈何的失落。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深谋远虑 贪小失大 深沉 离别
B.宏图大志 贪小失大 深重 离别
C.深谋远虑 得不偿失 深重 诀别
D.宏图大志 得不偿失 深沉 诀别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与历史干系不会不大。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要义在于保存。
B.这与历史干系不大。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
C.这与历史干系不会不大。不管是修缮或者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
D.这与历史干系不大。不管是修缮或者是重建,对废墟,要义在于保存。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很多文学作品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以博得情绪的安慰
B.很多文学作品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以博得情绪的安慰,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
C.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很多文学作品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以博得情绪的安慰
D.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为博得情绪的安慰,很多文学作品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答案】
1.D
2.B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宏图大志,宏伟的计划,远大的志向。深谋远虑,
计划得周密,考虑得久远。语境强调是重建吞古纳今的宏伟的计划,故应选择“宏图大志”。第二空,得不
偿失,所得的利益补偿不了所受的损失。贪小失大,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
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语境意指修建一座崭新的圆明园是很大的损失,没有贪图便宜的意思,故应选择
“得不偿失”。第三空,深沉,形容程度深;也指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深重,指罪孽、灾难、危机、
苦闷等程度高。语境用来修饰“文学”,不能用“深重”,故应选择“深沉”。第四空,诀别,分别,多指不
易再见的离别。离别,比较长久地跟熟悉的人或地方分开。语境中阐释是一种悲壮而崇高的美,与“无可
奈何的失落”相照应,故应选择“诀别”。故选 D。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不合逻辑,否定不当,删去“不会”,排除 AC 两项;原句搭
配不当,将“或者”改为“还”,排除 CD 两项;原句成分残缺,在“废墟”后面添加“来说”,排除 AD 两
项。故选 B。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根据话题一致性的原则,“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与前
文“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衔接更紧密,排除 AB 两项;“以博得情绪的安慰”与后文“心理的满足”衔接
更紧密,排除 BD 两项。故选 C。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1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 43 周年。四十多年_______,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辛勤汗水,书写了国家和民
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四十多年开放包容,中国人民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积极做出自己的贡献。四十多
年来,中国从__________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的生活从贫困走向小康,中国的面貌发生了
_______的变化,四十多年来,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了二百多倍,累计吸引外资
超过了两万多亿美元,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四十多年来,( )。
回望历史,无论是苏联模式还是日本经验,他国的道路无法临摹;放眼天下,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
戌变法,中国近代的改革鲜有善终。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_________的教
师爷。我们只有不忘改革开放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从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创造出新的辉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励精图治 一无所有 排山倒海 颐指气使
B.励精图治 一无所有 翻天覆地 指手画脚
C.发愤图强 一穷二白 翻天覆地 指手画脚
D.发愤图强 一穷二白 排山倒海 颐指气使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发展了自己,中国也造福了世界
B.中国不仅造福了世界,也发展了自己
C.中国不仅造福了世界,更发展了自己
D.中国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回望历史,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的改革鲜有善终;放眼天下,无论是苏联模式
还是日本经验,他国的道路无法临摹。
B.回望历史,无论是苏联模式还是日本经验,他国的道路无法复制;放眼天下,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
戊戌变法,中国近代的改革鲜有善终。
C.放眼天下,无论是苏联模式还是日本经验,他国的道路无法临摹;回望历史,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
戊戌变法,中国近代的改革鲜有善终。
D.回望历史,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的改革鲜有善终;放眼天下,无论是苏联模式
还是日本经验,他国的道路无法复制。
【答案】
1.C
2.D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发愤图强”指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励精图治”指振
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励精图治”一般用于领导者,根据后文“中国人民”,用“发愤图强”更
合适。“一无所有”指什么都没有,多形容非常贫穷。“一穷二白”形容基础差,底子薄。根据语境,此处
用于表现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状况,用“一穷二白”更合适。“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排
山倒海”形容力量强,声势大。此处强调中国的面貌变化巨大,用“翻天覆地”更合适。“颐指气使”指不
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指手画脚”形容说
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这里重在表现外国无权对中国乱加批评或随意发号施令,
而不是重在傲慢的态度,用指手画脚更合适。故选 C。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由前文“四十年来,中国……四十年来,中国……”可知,
此处以“中国”开头,与前文句式一致,排除 A 项,另外,根据逻辑关系,应先说“自己”再说“世界”,
故排除 B、C 两项。故选 D。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存在两处错误:一个是搭配不当,“道路”与“临摹”不
搭配,可将“临摹”改为“复制”;一个是语序不当,“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的改革鲜
有善终”应跟在“回望历史”后面,综合分析 D 项最合适。故选 D。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意境是二胡演奏艺术的高层次审美,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二胡演奏艺术的意境表现离
不开情景交融,而意境的表现经常是虚实结合,给人 的感觉。如乐曲《月夜》表达作者抒情性
的同时,也突出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及空灵自然和谐统一的意境美;《闲居吟》表现作者悠然闲适、轻松
自得的情绪和从容;阿炳的《二泉映月》中,悲怨哀叹的曲调,将作者的辛酸荣辱和生平经历都融入其中,
借景抒情,将超然的意境美体现得 。意境美的表达能够使演奏家达到“人琴合一”的演奏境界。
这种境界的表达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古典诗词、美术绘画等多方面的意境表达相通相融,都讲究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有种 的感觉。如《别亦难》《满江红》等乐曲感情真挚深厚,能够表达一种 的
意境,仿佛回到了古代作者生活的情境中。可见,由于二胡乐曲的二度创作中意境美的表达,直接掌控着
我们对传统经典音乐的深度、广度的理解和诠释。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意在言外 酣畅淋漓 意犹未尽 高古幽远
B.意在言外 淋漓尽致 浅吟低唱 清新明丽
C.弦外之音 酣畅淋漓 浅吟低唱 清新明丽
D.弦外之音 淋漓尽致 意犹未尽 高古幽远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通过二胡乐曲的二度创作中意境美的表达,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传统经典音乐的深度、广度的理解和
诠释。
B.通过二胡乐曲的二度创作中意境美的表达,直接掌控着我们对传统经典音乐的深度、广度的理解和
诠释。
C.二胡乐曲的二度创作中意境美的表达,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传统经典音乐的深度、广度的理解和诠释。
D.二胡乐曲的二度创作中意境美的表达,直接掌控着我们对传统经典音乐的深度、广度的理解和诠释。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石油大王”哈默得到了众人的一致称赞。
B.他是一个节俭的人,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舍不得丢弃。
C.那些清朝留学生中,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实在“标
致”极了。
D.把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符合《易传》中“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答案】
1.D
2.C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处,意在言外:言辞的真正用意是暗含着的,没有明白说出。
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结合语境中“情景交融”“虚实结
合”等词语可知,应指间接透露而不是明白说出,应选“弦外之音”。第二空处,酣畅淋漓 :形容非常畅
快。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彻底。语境形容悲怨哀叹的曲调将
超然的意境美体现得充分、透彻,应用“淋漓尽致”。第三空处,意犹未尽:一般被用来形容一些小型活动
的感想,活动给人的感觉很好,结束之后还没有尽兴。对某种事物或吃的东西觉得还没过足瘾,还想再来
一次。浅吟低唱:形容小声哼着抒情歌曲。也形容小虫在夜里鸣叫。语境形容美好的意境给人的感觉很好,
不能尽兴,应用“意犹未尽”。第四空处,高古幽远:高雅古朴,意境幽深。清新明丽:清爽新鲜 ,明净
美丽。语境指“《别亦难》《满江红》等乐曲感情真挚深厚”,应用“高古幽远”。故选 D。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病一:原句“由于”介词涵盖主语,即整个句子缺少主语,
同样,选项中“通过”介词涵盖主语,成分残缺,排除 AB;语病二:“掌控”与“理解和诠释”搭配不当,
排除 D。故选 C。
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人琴合一”加引号表示特殊含义。A 项,“石油大王”
中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B 项,结合语境“衣服旧了,破了”,“敝帚自珍”中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C 项,
“标致”中的引号表示反语;D 项,“修辞立其诚”中的引号表示引用。故选 B。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聊斋志异》被誉为“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一个顶峰”“空前绝后的文言小说巨著”“世界短篇小说
之王”等等,好则好矣,美则美矣,奇则奇矣,却被普遍认为难读难懂。怎么办?对经典进行“创造性转
化”,突破阅读瓶颈,让经典走向大众___________。王咏赋的《聊斋志异精装分类全评本》便__________
一部应手的工具书。这部书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前提下,对文本处理和编排方式做了___________的改动,
给《聊斋志异》换了个新装。作者经反复摸索,决定围绕以“主要角色的身份属性”为唯一标准,把全书
497 篇作品分成四集,每集约 100 篇以上,界限清晰。此举使全书变得条理分明,为读者“各取所需”、深
入研究提供便利。分类之外,王咏赋还按现代小说书写习惯给《聊斋志异》分段分节,给每篇作品添加副
题,用夹注方式注解难点,还试着用当代人的眼光、语言对《聊斋志异》进行逐篇点评。如此一来,《聊斋
志异》变为普及读物,现代人可以轻松品读。翻开这部书,读到的是原汁原味的文言文,却全无读一般古
籍时的___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势在必行 堪称 大刀阔斧 生涩感
B.当务之急 号称 大刀阔斧 生僻感
C.当务之急 堪称 伤筋动骨 生涩感
D.势在必行 号称 伤筋动骨 生僻感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决定围绕“主要角色的身份属性”为唯一标准,把全书 497 篇作品分成四集,每集 100 篇以上,界
限清晰。
B.决定以“主要角色的身份属性”为唯一标准,把全书 497 篇作品分成四集,每集 100 篇以上,界限
清晰。
C.决定以“主要角色的身份属性”为唯一标准,把全书 497 篇作品分成四集,每集约 100 篇以上,界
限清晰。
D.决定围绕“主要角色的身份属性”为唯一标准,把全书 497 篇作品分成四集,每集约 100 篇以上,
界限清晰
3.下列各句中双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句中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B.如果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是无法进入的
C.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
D.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答案】
1.A
2.B
3.B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①空,势在必行:不能躲开或回避;从事情发展的
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此处的语境为突破阅读瓶颈,让经典走向大众
是发展的趋势,所以“势在必行”符合语境。第②空,堪称:可以称作;称得上。号称:以某种名号著称。
此处的语境是指王咏赋的《聊斋志异精装分类全评本》便称得上是一部应手的工具书,所以应该用词语“堪
称”。第③空,大刀阔斧:比喻像使大刀、用阔斧那样,形容办事果断而有魄力。伤筋动骨:指身受重伤,
后比喻事物受到重大损害。此处的语境为对文本处理和编排方式做了果断而有魄力的改动,所以“大刀阔
斧”符合语境。第④空,生涩感:不流利、不纯熟的感觉。生僻感:不常见、不熟悉的感觉。此处的语境
是指没有读一般古籍时的不流利、不纯熟的感觉,所以“生涩感”符合语境。故选 A。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 项,搭配不当,“围绕……为唯一标准”错误,应改为“以……
为唯一标准”。C 项,“每集约 100 篇以上”错误,滥用表约数的词语,“约”与“以上”都表示约数,应删
除其中一个。D 项,搭配不当,“围绕……为唯一标准”错误,应改为“以……为唯一标准”;“每集约 100
篇以上”错误,滥用表约数的词语,“约”与“以上”都表示约数,应删除其中一个。故选 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句中双引号作用是“表示突出强调”。A 项,表
示直接引用;B 项,表示突出强调。C 项,表示特定称谓;D 项,表示讽刺和嘲笑。故选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