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题精选 02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是中国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形象”,山水画的意
境往往由园林建筑的“意象”带出,可谓画中的“点睛”。它与树石云水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的经典图式。
作为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古典园林建筑和山水画都体证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人文精神;在山水画发展
的关键时刻,园林建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山水画的成熟;古典园林建筑的形制所附有的丰富文化
内涵及审美特征因其山水画的介入——同时转化成为中国山水画深厚文化和审美内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古典建筑的形制及其所附有的文化的认知程度,影响和制约着山水画创作的广度和深度。
(取材于陈智安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不知中国画理,无以言中国园林。”中国山水画与古代园林建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绘画和建筑的关系在“界画”这里形成了一个微妙的交汇点。早期界画带有建筑草图的影子,它以描
绘建筑物或者各种精致器物为艺术表现形式,绘制过程中通常需要用界尺来辅助画笔,勾勒建筑物或者器
物的轮廓线。由于科学、形象地载录了以建筑及桥梁、舟车等为对象的古代生活原貌,早期界画的使用价
值、档案价值更大于审美价值,一些早已消失于大火或历史云烟中的中国木质古建,得以如纸上纪念碑一
样,被后世铭记、想象和怀念。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唐朝时官至工部尚书的阎立本既亲自参与设计图
的绘制,又熟谙于山水。从他开始,建筑设计中的山水渐渐从原来的宫观效果图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纯的
山水画。
中国古典园林正是以山水的画境为骨架的。山水画与古典园林建造,都基于人们想要亲近自然的愿望。
造园大师计成为高官严嵩修建别墅庭院“积香炉”时,把严大人扔给他的两句宋词“梨花院落溶溶月,柳
絮池塘淡淡风”筑出满目风情。唐代诗人王维,不仅创作了“画中有诗”的山水画、“诗中有画”的山水
诗,还筑建了诗画结合的物质实体“辋川别业”,所谓“善画者善园,善园者善画”,山水画和园林在创
作手法和思想上相互交织。中国园林重意境,重诗情画意,被称为“三维的中国山水画”,其美学境界与
中国古代的文学绘画、戏曲等艺术形态相契合。
古典园林的整体布局也很讲究建筑和空间的主从组合,通过对比实现主次分明、多样统一的效果。如
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白塔,与其前面的琉璃佛殿,在色彩上形成洁白与金碧重彩的强烈视觉对比;塔的弧
线造型和高居山顶的位置,更使其成为琼华岛乃至全园的主体建筑景观。颐和园中的佛香阁,则以其巨大
体量与四周建筑物形成对比,成为全园布局的主体和重心。此外,形状对比也是园林布局的常见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为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看
不到全貌,产生一种欲显而隐的含蓄美感。如苏州留园的石林小院,由于院墙、门窗遮挡了一部分山石,
从院中看到的石林小景便呈现些许神秘感,表现出含蓄的审美情趣。苏州拙政园的花木隔、山石隔等更是
运用这一造景手法的典范。
(取材于牧戈等人的文章)
材料三
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蕴含的东方审美重新引发建筑界关注,我国一批前卫建筑师
及学者开始致力于将园林思维引入建筑设计中,力求将园林式审美意识及空间营构方法移植和转译到建筑
创作领域,探索中国当代建筑的本土化实践。
“篱苑书屋”位于北京郊区接近群山的地方,是一座方形建筑,以方钢作为主要构件。外围护材料使
用钢化玻璃,玻璃外侧被 4 万余根长短一致、粗细相当的柴禾秆密密匝匝地包裹。从远处看,屋前水面、
水边栈道、平铺的卵石路围护下的裹满禾秆的篱苑书屋,犹如生长在山谷中的巨型鸟巢。
建筑内部唯一的隔断是混凝土大门处的玄关,浓缩的入口空间为接下来主要空间的呈现做了铺垫。书
屋内部主体空间由大台阶及书架组成,书被摆在台阶下面,台阶成为主要的看书空间。书籍排布随意,读
者可以任意抽取自己感兴趣的书,找到一个舒服的座位静心阅读。屋内没有人造光源,阳光透过夹在立面
及屋顶玻璃当中的柴禾秆将斑驳的影子投射到室内空间,明亮而温和,读书人仿佛置身于自然。
(取材于李晓丹等人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互相影响,双方都在对方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并推动两种艺术形
式走向成熟。
B.早期的“界面”带有建筑草图的影子,这有利于还原古代生活原貌,所以“界画”使用价值、档案
价值更大于审美价值。
C.古代园林建筑与中国古代诗、画之间关系密切,如果一个人具备深厚的绘画素养与文学素养就能成
为一个杰出的造园大师。
D.古典园林艺术蕴含的东方审美引发当今建筑界关注,是传统文化的回归的必然,这也有利于探索中
国当代建筑的本土化实践之路。
2.根据材料下列对文中所举园林建筑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维的“辋川别业”在建造上借鉴了山水诗和山水画的手法和思想。
B.白塔在北海中的地位和佛香阁在颐和园中的地位一样,都是主体建筑。
C.“篱苑书屋”和苏州留园石林小院入口设计在设计理念上是相同的。
D.“篱苑书屋”采用室内自然采光的形式体现了人与自然山水有机融合的理念。
3.赏析材料三第二段的语言特色。
4.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有哪些相通之处?写出三点。
【答案】
1.B
2.D
3.①条理清晰,严谨准确。先点明书屋的位置、功能、形状、材料,然后从近处看说明建筑材料,最后从
远处看出其形状;“4 万余”,说法严谨。②运用比喻,生动形象,例如“犹如生长在山谷中的巨型鸟巢”,
让人们直接感知到书屋的外形。
4.①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都体证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人文精神。
②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的创作都基于人们想要亲近自然的愿望。
③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在创作手法和思想上相互交织。
④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都重意境,重诗情画意,美学境界相契合。
⑤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在整体布局都讲究主从组合。
⑥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都主张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中心思想,追求意境的深邃。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项,“双方都在对方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
作用,并推动两种艺术形式走向成熟”以偏概全。原文只是说“在山水画发展的关键时刻,园林建筑起到
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山水画的成熟”,并没有说山水画对园林有这样的作用。选项中的“双方”以偏概全。
C 项,“如果一个人具备深厚的绘画素养与文学素养就能成为一个杰出的造园大师”,说法绝对。文中说“善
画者善园,善园者善画”,强调了绘画和造园之间的关系,至于文学,文中这样说“美学境界与中国古代的
文学绘画、戏曲等艺术形态相契合”,并不能论定具备绘画素养和文学素养就能成为杰出的造园大师。D 项,
“是传统文化的回归的必然”,将或然说成必然。原文只是说“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蕴
含的东方审美重新引发建筑界关注”,并不能断定是必然关系。故选 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 项,“体现了人与自然山水有机融合的理
念”主观臆测。原文只是说“读书人仿佛置身于自然”,举此例主要是为了证明本文开头提出的观点:“我
国一批前卫建筑师及学者开始致力于将园林思维引入建筑设计中,力求将园林式审美意识及空间营构方法
移植和转译到建筑创作领域,探索中国当代建筑的本土化实践”。故选 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首先,“篱苑书屋”位于北京郊区接近群山的地方,是一座方
形建筑。先点明书屋的位置、功能等,“以方钢作为主要构件”从近处看说明建筑材料,从远处看,屋前水
面、水边栈道、平铺的卵石路围护下的裹满禾秆的篱苑书屋,犹如生长在山谷中的巨型鸟巢,从远处看出
其形状。条理清晰,严谨准确。“外围护材料使用钢化玻璃,玻璃外侧被 4 万余根长短一致、粗细相当的柴
禾秆密密匝匝地包裹”, “4 万余”,说法严谨。其次,运用比喻,例如“犹如生长在山谷中的巨型鸟巢”
生动形象,让人们直接感知到书屋的外形。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首先,从材料一“古典园林建筑和山水画都体证了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人文精神”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都体证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人
文精神。其次,从材料二第三段“中国古典园林正是以山水的画境为骨架的。山水画与古典园林建造,都
基于人们想要亲近自然的愿望”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的创作都基于人们想要亲近自然
的愿望。接着,从材料二第三段的所谓“善画者善园,善园者善画”,山水画和园林在创作手法和思想上相
互交织,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在创作手法和思想上相互交织。第四,从材料二第三段的园
林重意境,重诗情画意,被称为“三维的中国山水画”,其美学境界与中国古代的文学绘画、戏曲等艺术形
态相契合……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都重意境,重诗情画意,美学境界相契合。第五,从材
料二第四段“古典园林的整体布局也很讲究建筑和空间的主从组合,通过对比实现主次分明、多样统一的
效果”,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在整体布局都讲究主从组合。最后,从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国
古典园林为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看不到全貌,
产生一种欲显而隐的含蓄美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都主张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中心思
想,追求意境的深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 年 11 月 24 日凌晨,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追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
娥五号”探测器,并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当日在例行记者会上
表示:“我们期待并相信‘嫦娥五号’将平安返回,带给大家来自月球的问候。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永无止
境,和平探索与利用外空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并应该为全人类谋福利。中方一直致力于和平探索与利用
外空,愿同各国继续携手努力,为人类和平探索利用外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
(摘编自 2020 年 11 月 24 日“国际在线”报道《嫦娥五号顺利升空探月》 )
材料二:
“嫦娥五号”探测嚣由四部分组成,从上到下依次是上升器、着陆器、返回器和轨道器。上升器功能
是携带样品从月球表面起飞,着陆器功能是在月球表面进行着陆,返回器功能是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
轨道器功能是控制各个不同轨道上的飞行。相比于“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的月球探测器,“嫦娥五
号”探测器结构更复杂。
在月球表面“抓把土”是“嫦娥五号”探测器的主要任务。其采样区域位于月球正面风暴洋西北部。
这一“年轻的”区域,从未有其他国家探测器到访过。据介绍,此前对美国和前苏联获取的月壤样品的研
究表明,月球上的火山活动在 35 亿年前达到顶峰,然后减弱并停止。但人们观测月球表面发现,某些区域
可能含有最近 10 亿至 20 亿年前才形成的火山熔岩,这与“嫦娥五号”着陆地区的年龄相仿。如果“嫦娥
五号”采回的样本能够证实这段时间月球仍在活动,或将改写月球的历史。
(摘编自 2020 年 11 月 24 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嫦娥五号”发射前,欧洲航天局表示,对于能够参与中国探月工程感到荣幸.为了能够追踪“嫦娥
五号”的飞行数据,法属圭亚那地面站已经做好准备,将负责确定航天器的位置,并以此建立通信链接以
验证航天任务的执行情况。“嫦娥五号”12 月 15 日返回地球的时候,西班牙- inta 所营运的航天站将负责
捕获航天嚣信号.对于我们的嫦娥探月工程,欧洲方面表示了极大的关注.根据欧洲航天局的说法,“嫦
娥五号”发射有两个关键阶段,在南美和非洲的两个航天基地,都会为探洲嚣提供数据传输中继服务,以
便北京航天控制中心能够实时了解轨道运行状态.
(摘编自 2020 年 11 月 26 日“国际在线”报道)
材料四:
12 月 17 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如同茫茫草原上的一颗流星、划破天际,以百米冲刺的姿态迫不
及待回到地球。九天揽月这一刻,中国航天创造了新的历史。历经 23 天,“嫦娥五号”闯过地月转移、近
月制动、环月飞行、月面着陆、自动采样、月面起飞、月轨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多个难关,成功携带月
球样品返回地球,完成了这次意义非凡的太空之旅.这是 21 世纪人类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标志着中国
航天向前迈出一大步。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嫦娥五号”首次实现了我
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将为深化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作出贡献。
揽月而归,踏梦而行。祝贺嫦娥五号回家!
(2020 年 12 月 17 日新华社新媒体权威快报《凯旋!嫦娘五号,欢迎回家》)
1.下列对“嫦娥五号”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成功地发射,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B.“嫦娥五号”探测器共由四部分组成,其结构比我国以往发射的月球探测器更复杂。
C.“嫦娥五号”发射后,欧航局只允许位于南美和非洲的两个航天基地提供相关服务。
D.“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标志中国航天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发言人赵立坚的表态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发展航天科技,目的是和平探索与利用外空,为推动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B.“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正面风暴洋西北部采样,若采回样本能够证实最近 10 亿至 20 亿年前月
球仍在活动,月球的历史将改写。
C.欧航局对中国嫦娥探月工程表示极大关注,对能参与中国探月工程感到荣幸,由此可见中国航天科
技正以实力赢得西方世界尊重。
D.“嫦娥五号”闯过多个科技难关,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将为深化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
阳系演化史的科学认知作出贡献。
3.根据材料内容,请简要概括“嫦娥五号”探月成功的原因。
【答案】
1.C
2.B
3.①中国政府支持和平探索与利用外空;②中国航天人敢于技术攻坚与科学探索;③欧洲航天局参与合作。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 项,“欧航局只允许位于南美和非洲的两个
航天基地提供相关服务”,表述错误。据材料三可知,“西班牙 inta 所营运的航天站”也提供相关服务。 故
选 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 项,“月球历史将改写”,表述错误。材料
二表述为“或将改写月球的历史”。“或将改写” 与“将改写”一字之差,意思不同。故选 B。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首先,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
坚当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我们期待并相信……”,可知原因之一是中国政府支持和平探索与利用外空。
其次,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从未有其他国家探测器到访过”。说明中国航天人敢于技术攻坚与科学探
索也是“嫦娥五号”探月成功的原因。最后,根据材料三“欧洲航天局表示,对于能够参与中国探月工程
感到荣幸,为了能够追踪嫦娥五号的飞行数据,法属圭亚那地面站已经做好准备,将负责确定航天器的位
置,并以此建立通信链接以验证航天任务的执行情况。”可知还有欧洲航天局参与合作。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眼下,直播带货迅速升温,爆发性极强。许多名人参与直播带货,利用直播平台与消费者直接交流。
直播带货不仅是助力脱贫增收、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而且成为释放和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推手。
直播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主流媒体、知名人士所起到的良好带动作用,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直播带货的优势在于向“体验经济”延伸,通过场景在线与直接互动带来更高的转化率。直播带货将线下
的场景移到了线上,让消费者通过互动在短时间内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快捷、更加新
颖、供求对接更加紧密的服务,将粉丝喜爱与眼球冲击直接转化为购买力,黏性更强,具有比传统营销更
高的转化率。另一方面,直播的内容远远不止带货,它也能满足用户精神层面的渴求。除了完成带货任务
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直播也是在场的陪伴,能够传递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既来自于与用户互动所产生的一
种心理上的陪伴感、群体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抚慰心灵,也来自于知识传递与获取所带来的满足感,通
过观看有学之士推介产品及介绍相关知识的直播,能满足我们对信息的渴求、对知识的渴望。
直播带货如何助力乡村经济?“好酒也怕巷子深”,直播带货以一种风风火火的方式打开乡村特色产
品的销路,建立能够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是关键。当下兴起的乡村干部直播带货,需要加快建立
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聚集品牌推广、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功能服务,全面推动打造基
于“互联网+三农”长效运行体系的农村电商 2.0 版本的进程。
为了促进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效发展,一方面,直播平台要加强自我管理建设,建立资格审查
以及评价机制,规范平台内商家行为,另一方面,要建立准入机制,引导主播走专业化之路。未来直播可
能会非常普及,随随便便一个场景、一个地方都可以做直播,这需要主播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这
样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最后,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快监管制度建设,提高违法成本;对涉及到的多方利
益主体,应建立协同共治机制,促进网络直播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摘编自盘和林《直播带货应助力乡村振兴长效发展》)
材料二:
作为一种新的零售模式,近年来,直播带货风头日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直播带货优势进一步
凸显,激活了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在市场表现火爆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从夸大其词的虚
假宣传到产品质量的货不对板,从售后服务的难以保障到刷单、售假等各类乱象,都让消费者在购物中难
以安心、放心。
直播带货,借助的形式是直播,但最终交易的仍然是产品。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才
是决定用户下一次会不会“买它”的关键。从这个角度来说,直播经济也是“口碑经济”“信任经济”,
从业者的守法、诚信才是其发展壮大的基石。如果抱着做一锤子买卖的想法,必然无法行稳致远。从主播、
商家筑牢诚信基石,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上严格把关,杜绝问题商品进入直播清单,到平台加强对经营
者及主播的规范引导,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再到相关部门加强对网上“带货”行为的监管,只有各
方协同发力,才能让直播带货在“阳光大道”上越走越远,让消费者在安全放心的环境中提升消费体验。
越是红火的产业,越要警惕被流量带偏。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 4338 亿元。有
机构预测,因疫情特殊时期的拉动,2020 年直播电商规模或将超过 9000 亿元。作为无数人看好的下一个万
亿级市场,直播带货是真正的“风口”还是“一阵风”,取决于其创新力,更取决于其发展走向。在经历
“野蛮生长”带来诸多问题后,如今直播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从人
社部拟增设“直播销售员”新职业,将之纳入统一管理,促使其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到浙江推动利用区
块链技术对直播电商进行监管,助推解决电商交易的诚信问题,这样的努力越来越多地汇聚在一起,直播
经济的发展才能真正令人期待,其前景更加广阔。
“诚者,百行之源也。”未来,5G、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将为消费市场带来更大的
想象空间。但无论模式、技术如何改变,诚信作为商业的价值基石不会改变。为商业文明注入更多正能量,
就能为我们的消费生活带来更多新惊喜。
(摘编自张凡《直播带货要筑牢诚信基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直播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主流媒体、知名人士所起的良好带动作用,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直播
还能满足用户精神层面的渴求。
B.当下兴起的乡村干部直播带货,以一种风风火火的方式打开了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建立了能适应
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
C.直播经济是“口碑经济”“信任经济”,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是决定用户下一次
会不会“买它”的关键因素。
D.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庞大,被视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在经历“野蛮生长”带来的诸多问题后,
人们越来越重视其可持续发展。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引用熟语“好酒也怕巷子深”,意在论证直播经济的体验优势,以及它具有的比传统营销更
高的转化率。
B.从目前看,直播带货已成为释放和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推手;但如果直播带货的诚信基石被动摇,
有可能危及直播经济的发展。
C.直播带货具有直观、快捷的特点,但有的供求过程不能像线下服务那样有保障,消费者在购物中往
往难以安心、放心。
D.人社部拟增设“直播销售员”新职业,并纳入统一管理,加上相关部门和直播平台强化监管,直播
经济的路将会越走越宽。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电商直播行业的某位“一姐”一直致力于公益直播,被当地授予“爱心扶贫大使”。
B.小吃店店主售卖早点时,忙中出错,多找了顾客 10 元钱;顾客发现后,返回还钱。
C.某主播为商家带货,虽然播放量很大,但导入到店铺的流量和成交量寥寥无几。
D.某主播在推介产品时,承诺假一赔十,并制定赔付预案,设立基金完善选品标准。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有人认为,在对待直播带货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不同。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B
2.A
3.D
4.①对比论证,将直播带货的火爆与直播带货的问题进行对比。②举例论证。列举 2019 年和 2020 年直播
电商的市场规模论证直播经济的红火;列举人社部和浙江的例子论证对直播电商进行监管。③引用论证,
引用“诚者,百行之源也”论证诚信的重要性。④比喻论证,把直播带货的发展比喻为“风口”或“一阵
风”。
5.示例一:同意。①材料一是肯定的,认为直播带货将助力乡村振兴,对出现的问题要加强监管;②材料
二是担忧的,认为直播带货乱象频发,要解决直播带货的诚信缺失问题。
示例二:不同意。①两者关注的对象不同。材料一关注的是直播带货应助力乡村振兴,材料二关注的是直
播带货要筑牢诚信基石;②虽然关注的对象不同,但两者都希望直播带货能够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相应
的改进建议。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B 项,“建立了能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分
析错误。依据原文“直播带货以一种风风火火的方式打开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建立能够适应新的销售形
势的有效渠道是关键”可知,选项把“未然”的理解为“已然”的了。故选 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A 项,“意在论证直播经济的体验优势,以及它具
有的比传统营销更高的转化率”理解错误,依据原文“直播带货将线下的场景移到了线上,让消费者通过
互动在短时间内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快捷、更加新颖、供求对接更加紧密的服务,将
粉丝喜爱与眼球冲击直接转化为购买力,黏性更强,具有比传统营销更高的转化率”可知,作者在说明“直
播带货”的转化率时并没有使用“好酒也怕巷子深”来论证,作者使用“好酒也怕巷子深”是为了说明乡
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可以通过“直播带货”来打开。故选 A。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主要说明的内容为直播带货的“诚信”问题。
A 项,“某位‘一姐’一直致力于公益直播,被当地授予‘爱心扶贫大使’”不属于“诚信”的范畴,故不
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B 项,“小吃店店主售卖早点”,不属于“直播带货”,故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
料二观点。C 项,选项内容不属于“诚信”的范畴,故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故选 D。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首先,依据原文“在市场表现火爆的同时,一些问题
也随之而来”以及后文的叙述可知,这是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直播带货的火爆与直播带货的问题进
行了对比。其次,依据原文“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 4338 亿元。有机构预测,因疫
情特殊时期的拉动,2020 年直播电商规模或将超过 9000 亿元”“从人社部拟增设‘直播销售员’新职业,
将之纳入统一管理,促使其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到浙江推动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直播电商进行监管,助推
解决电商交易的诚信问题”可知,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再次,文章引用“诚者,百行之源
也。”这时运用的引用的论证方法。最后,依据“直播带货是真正的‘风口’还是‘一阵风’”可知,作者
将直播带货的发展比喻为“风口”或“一阵风”,这是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不管同意与否,只
要能够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证合理皆可。如果表示同意,
可通过材料一的内容是从肯定“直播带货”的好处来说的,“直播带货不仅是助力脱贫增收、乡村振兴的实
际行动,而且成为释放和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推手”,对于“直播带货”出现的问题,可以要求“直播平台
要加强自我管理建设”“要建立准入机制,引导主播走专业化之路”“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快监管制度建设,
提高违法成本”来解决这些问题;材料二则是从担忧“直播带货”的角度来行文的,材料二认为,直播带
货乱象频发,同时要解决直播带货的诚信缺失问题。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待“直播带货”的态度上是截然
不同的。如果表示不同意,认为材料一和材料二面对“直播带货”的态度是相同的。材料二关注的是“直
播带货”应助力乡村振兴,材料二关注的是“直播带货”要讲求诚信,二者虽然关注的重点不一样,但材
料一和材料二都希望“直播带货”能够可持续发展,对于“直播带货”出现的问题,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
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所以说,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待“直播带货”的态度上是相同的。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口普查是人口统计和人口调查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各国政府不同时期获取人口资料、掌握国情国
力最常用的调查方法。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调查的国家之一。人口普查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大
禹时代。据《史记》记载∶"禹平水土,定九州,计民数",但《史记》中并没有记录确切人数。到了西汉末
年,才有确切记载的人口统计数据。《汉书 ·地理志》记载,元始二年(公元 2 年)全国有 12233062 户
59594978 人。东汉时,户口调查逐渐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制度,称为"案比",案比每年定期举行。从被称
为中国档案界"四大发现"之一的《居延汉简》中留有的相关记载"戍卒南阳武当县龙里张贺年卅长七尺二寸
黑色"来看,调查内容包括了个人的基本情况。
自明朝起,人口普查开始留有文物实证。洪武三年(1370 年),朱元璋派军队协助地方进行了一次声
势浩大的全国人户"点闸对比"(户口清查),给每户编制了户帖。户帖类似今天的户口本,登载户 主、人口
姓名、年龄、家庭人口 与户 主的关系以及资产、职业等项目。这场人口调查,被西方学者推崇为全世界
最早的"人口普查"。洪武十四年(1381 年),朱元璋总结前期工作情况和试点经验,推出了"黄册制度"。"
黄册"统计内容更加详细,而且每十年就进行一次普查登记,成为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版籍。
清代因袭明代的办法,建立了户口黄册制度。清康熙、雍正帝先后下诏把人头税并入田赋,即所谓"摊丁入
亩"、此举引发了人口的激增。乾降六年(1741 年)人口总数突破 1 亿,而到了道光年间,当时的人口据
统计己经有,4 亿多人。
整个 20 世纪前半期,"四万万同胞"成为人们对中国人口数量的共识。但确切的人口数量,直到新中国
成立后的 1953 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才有了准确统计。此后,还进行过多次全国性人口普查。"一普"是新中
国第一次采用全面科学的调查方法开展人口普查,采用登记常住人口的办法,由户主到登记站登记。1964 年
的"二普"首次将"文化程度""职业"等加入普查项目,调查数据为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提供了可靠依据。1982
年的"三普"首次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1990 年,"四普"的调查项目增多到了 21 项。2000 年的"五普"首
次使用光电录入技术并建立了人口地理信息系统,还首次采用了长短表结合的调查方式。2010 年的"六普"
则首次将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获得了大量人口基础数
据,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取材于陈智、李冬云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人口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要想对人口工作作出决定性决策、对本国人口情况有充分的认识,
就需要进行定期的人口普查。
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 2020 年 11 月 1 日零时,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包
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受教育程度、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况。普查对象是标准
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在境内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和外国人也属于普查对象。人口普查分为"短
表"和"长表"。
"短表"包括反映人口基本状况的项目,"长表"并非所有人都要填报,而是从全部住户中抽取 10%,登
记对象只需按照调查表如实、准确提供有关信息即可。
相比以往历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在数据采集和信息安全保障上有较大进步。为提高数据质量,"七
普"首次采集身份证号码,国家统计局还对身份证号信息进行了保密处理。电子设备和数据联网增加了便捷
性,自主填报保证了私密性,这些都有效防止了信息泄露情况的发生。
在高质量数据基础上,"七普"将更全面地反映中国人口变化态势。此次普查的人口学背景有四大变化;
一是数量转向,中国人口 己干 2019 年突破 14 亿大关, 虽仍处千缓慢增长中,但人口总规模增长惯性
减弱,很快将进入下降轨道。二是年龄结构变化,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劳动力人口于 2011 年
开始波动下降,人口红利有所减退。三是人口空间分布变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四是受教育水平变化,人
口素质显著提升,人力资本存量稳步提升。
"七普"针对流动人口的统计进一步细化,增添了出生地、5 年前常住地等普查项目。流动人口普查统计
数据,直接影响到未来各项政策与规划的制定。从商业角度看,有多少人口就有多大的市场规模;从政府
角度看,人口因素决定了基础设施的数量和布局。我国的人口集聚程度呈现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度重
合的特征。城市群人口密度越来越高,一方面与人口的迁徙流动相关,另一方面则有赖于城市区划的调整。
2012 年前后,人口流动对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增长的贡献占比约为 56%;而到 2018 年,人口迁徙对城镇人
口增长的贡献占比下降了约 20%。现在,城镇人口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是城市区域的扩张,城郊地带并入城
市,使城镇人口的基数增长,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在提高。
国内外更关注此次普查数据对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影响。"十四五"时期中国老年人口占比将
超 20%,迈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七普"
数据不仅能反映老年人口总量增长,还能体现其收入水平、代际支持、生活状况等,将对这一战略的实施
提供数据支持。"七普"人口普查数据将于 2021 年 4 月进入全面汇总和发布阶段。最终发布的数据,将对
包括生育政策调整、退休制度改革在内的许多国计民生重大政策的制定修改产生深远影响。
(取材于汪文正、武凤珠等人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汉书》所记载的人口数量与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数量相差不大。
B.《居延汉简》的文字记载表明东汉时期人口普查的内容包括了职业和财产。
C.政府主导推动实施、逐步完善“黄册制度”是清代人口普查值得借鉴的经验。
D.抗战歌曲《长城谣》中的“四万万同胞”未必是对当时人口数量的准确统计。
2.根据材料一,以下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后六次人口普查特点的一项是( )
A.普查间隔逐渐缩短 B.普查方法从单一到多样
C.获得的数据越来越丰富 D.普查范围越来越广
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七普”使用长短表结合的方式,首次对公民身份号码和流动人口信息进行采集。
B.数据采集全面、真实、准确,信息安全有保障,有助于“七普”获得高质量数据。
C.目前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不仅依靠城市区域的扩张,更有赖于人口的迁徙流动。
D.相较于人口增长惯性减弱,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因而更令人关注。
4.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与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口红利下降的同时,受教育水平提升而产生的人力资本红利也会下降。
B.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人口向这些地区集聚的趋势明显。
C.实施乡村振兴、提供适宜的就业平台,可有效推动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
D.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加剧,对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5.人口普查是获取人口资料、掌握国情国力最常用的调查方法。请综合两则材料,分条说明人口普查对于
制定修改国家政策的作用。
【答案】
1.D
2.A
3.B
4.A
5.①可以掌握人口数量,有助于国家制定调整税收政策。②可以掌握个人基本情况,为国家制定经济计划、
就业政策提供数据支持。③可以掌握人口流动情况,有助于国家确定基础设施的数量与布局。④可以掌握
人口结构,为国家调整生育政策、改革退休制度提供重要依据。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项,“ ……人口数量相差不大”,表述有
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汉书 •地理志》记载,元始二年(公元 2 年)全国有 12233062 户 59594978 人”,
材料一第四段“整个 20 世纪前半期,四万万同胞成为人们对中国人口数量的共识。但确切的人口数量,直
到新中国成立后的 1953 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才有了准确统计”,可知原文并没有将二者进行明确比较。B
项,“……内容包括了职业和财产。”表述有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居延汉简》中留有的相关记载……调
查内容包括了个人的基本情况”,可知只是调查“个人的基本情况” ,并未明确说明是“职业和财产。”C
项,“黄册制度”是清代人口普查值得借鉴的经验。表述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三段“洪武十四年(1381 年),
朱元璋总结前期工作情况和试点经验,推出了黄册制度。”可知,“黄册制度”是明代就有的。故选 D。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项,“普查间隔逐渐缩短”表述错误。比
如:1953 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到 1964 年的第二次人口普查,间隔 11 年;再到 1982 年的第三次人口普查,
间隔了 18 年。B 项,“普查方法从单一到多样”,表述正确。比如:1982 年的“三普”首次对数据进行计算
机处理。1990 年,“四普”的调查项目增多到了 21 项。2000 年的“五普”首次使用光电录入技术并建立
了人口地理信息系统,还首次采用了长短表结合的调查方式。C 项,“获得的数据越来越丰富”,表述正确。
比如: 1982 年的“三普”首次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1990 年,“四普”的调查项目增多到了 21 项。D
项,“普查范围越来越广” ,表述正确。比如:到了“六普”将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
普查范围。故选 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项,“首次对公民身份号码和流动人口信
息进行采集”,表述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五和第六段,“七普”首次采集身份证号码,但是针对流动人口的
统计并非“首次”,只是作了进一步细化。C 项,“更有赖于人口的迁徙流动”,表述错误。根据材料二倒数
第二段“城镇人口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是城市区域的扩张”,而非“人口的迁徙流动”。D 项,“我国的人口老
龄化问题更为严重”,表述有误。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国内外更关注此次普查数据对中国积极应对人口
老龄化的政策影响。……迈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升为国
家战略”,并没有信息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
故选 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项,“人口红利下降的同时,受教育水平
提升而产生的人力资本红利也会下降”。于文无据。材料二第五段只是“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劳动力人口于 2011 年开始波动下降,人口红利有所减退”,却并未说明“受教育水平提升而产生的人力资
本红利也会下降”。故选 A。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根据材料一第三段,早在明朝就“每
十年就进行一次普查登记,成为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版籍”。 由此可见人口普查可以掌握
人口数量,有助于国家制定调整税收政策。其次,材料一最后一段, “人口基础数据,为制定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见人口普查可以掌握个人基本情况,为国家制定
经济计划、就业政策提供数据支持。第三,材料二倒数第二段,“从商业角度看,有多少人口就有多大的市
场规模;从政府角度看,人口因素决定了基础设施的数量和布局。” 可见人口普查可以掌握人口流动情况,
有助于国家确定基础设施的数量与布局。最后,材料二最后一段,“将对包括生育政策调整、退休制度改革
在内的许多国计民生重大政策的制定修改产生深远影响。” 可见人口普查可以掌握人口结构,为国家调整
生育政策、改革退休制度提供重要依据。二是担忧的,认为直播带货乱象频发,要解决直播带货的诚信缺
失问题。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学生从中
可以汲取成长的重要营养成分。但学生及其家长却不太重视。针对这一现象,有建议指出,要在中高考中
增加传统文化的考试内容。这其实还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学什么”的应试思路。表面上看,这
可以提高学校、家长、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但“应对”考试的传统文化教育会偏离初衷。学
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知,是很难通过考试考出来的。
我国中高考改革都提到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是综合素质非常重要的一部
分。要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需要综合素质评价在大学、高中招生中切实发挥作用。而在推进中高考改革
过程中,需要学校教育从传统的讲授、灌输,转变为更多的探究、交互,从过去重视结果评价,转变为关
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学校教育也不能囿于教材、课本,而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活
动、社团活动等,引领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多感悟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帮助其做一个承继传统的
人,成为有根的中国人。
(《中国教育报》)
材料二:
中办国办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現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
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
代的创意。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
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
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
的名著;在今天“90 后”“00 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化才
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
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
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综艺节目《中
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 11 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
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
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
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我
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
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
“我曾经参与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感觉到这是一个不错的节目。因为它能充分调动学生、老师和
家长的积极参与意识。在节目制作播出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关注这一节目的人越来越多——学生、老师
和孩子们身后的家长,这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张一清说,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一项突出
的成绩,必得有广泛的参与群体作为支撑,而《听写大会》就具备这个条件。“报名参与节目的孩子越来
越多,经过选拔后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各地的活动都在贯彻这样一种精神:参与不仅仅是为了最后获得
一个名次,还是因为学生喜欢汉字,愿意了解汉字背后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我们的历史。”
读书对张一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静下心来体味阅读。“因为工作和生活节奏的
变化,阅读越来越趋向于碎片化。人们只能从手机等移动终端上抽时间看一点儿。时间是碎片的,所以读
的东西也往往是碎片的。但是,碎片的东西只能作为休闲和娱乐。如果要通过读书丰富和充实自己,还是
应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不受打扰的时间段去读整本的书,真正享受阅读的过程。”某一次出差去厦门时,
张一清遇到一个民间的读书会,大家定期约见,交流阅读所思所得,这个发现让他十分欣喜。在他看来,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公众对于阅读的热情不减。“现在出版的书太多,需要这样的组织和个人起到引领的作
用。”
(选自《张一清:探寻汉字文化基因》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述三则材料虽然角度不同,侧重不同,但均谈及了传统文化的话题。
B.材料二指出,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要亲近“下里巴人”,也就是要亲近通俗易懂
的文艺作品。
C.虽然电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 11 亿人次,但在这些人里,很少有少年观
众因此爱上诗词。
D.《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原创文化电视节目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反映了社会文化
氛围的升温。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认为我国中高考改革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很重要。
B.材料一、三更多地关注学生,认为必须让学生重视阅读,重视传统文化。
C.张一清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节目的关注度、参与率越来越高,表明现在很多人愿意了解
汉字,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
D.张一清厦门出差时体悟到现在出版的书太多,必须有读书会这个民间组织引领公众阅读,才能收到
更好的效果。
3.传承传统文化有哪几种方式?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加以概括。
【答案】
1.C
2.D
3.①中高考要重视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学校教育改变传统文化的讲授灌输方式。②传承传统文化,要赋予
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③要多读书,读整本书。加强对民众的阅读引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 项,“很少有少年观众因此爱上诗词”错误。
由“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
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可知,
这是一个设问句,“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给出了答案,说明有许多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
词。故选 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 项,“必须有读书会这个民间组织引领公
众阅读”错误。原文是说“现在出版的书太多,需要这样的组织和个人起到引领的作用”,强调“读书会这
样的组织和个人”,而不是“读书会这个民间组织”。故选 D。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分析三则材料的内容来确定答案区间。分析
三则材料可知,它们都提到了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因此,需要找到关键句子进行提取概括,从而得出答
案。第一则材料“学校教育也不能囿于教材、课本,而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
团活动等,引领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多感悟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帮助其做一个承继传统的人,成
为有根的中国人”,第二则材料则“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現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
涵和现代表达形式”,第三则材料“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静下心来体味阅读”“应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不
受打扰的时间段去读整本的书”“需要这样的组织和个人起到引领的作用”, 由此可知,第一则材料从学校
教育的角度阐释了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第二则材料则从改造旧形式,创新新形式的角度来阐释如何
传承文化;第三则材料则从倡导全民读书的角度来阐释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因此,答案可以概括为:①中
高考要重视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学校教育改变传统文化的讲授灌输方式。②传承传统文化,要赋予其新的
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③要多读书,读整本书。加强对民众的阅读引领。
六、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向未来,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
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何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让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
依托国内市场;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搞闭关锁国、内卷化的经济循环,因此我国的生产、分配、
流通、消费各环节还必须进一步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增强领先优势,在加强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基础上,
在更高开放水平上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相对接,相互促进。
(摘编自胡敏《深入理解新发展格局》,《光明日报》2020 年 10 月 6 日)
材料二:
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是什么呢?从短期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不少国家经济受到相
当大的冲击,国际贸易也遇到阻碍。根据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20 年全球贸易预计缩水 13%至 32%,萎缩
幅度可能超过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的水平。加之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强,我国出口难免受到影响。在国
际市场需求低迷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加快释放内需潜力、激发国内大循环活力。更重要的是从长期来看,
过去,一些人总把中国的发展模式视作“出口导向型”,这种认识并不准确。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大
型经济体国内市场规模大,产业门类比小型经济体齐全,进出口贸易占 GDP 的比重会低于小型经济体,国
内消费和投资占 GDP 的比重会更高。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和发达国家经验,未来出口在我国 GDP 中的占比
会逐步降低,中国经济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是历史的必然,发展的必然。在这种形势下,提出构建
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正本清源,避免外界简单把中国发展模式视为“出口导向型”;也有利于引领全国人民
准确把握当前发展所处的环境和阶段,从而坚定信心,构建新发展格局。
(摘编自刘志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机遇大于挑战》,《人民日报》2020 年 9 月 21 日)
材料三:
当前要形成新发展格局,有利条件有哪些呢?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完备产业体系优势持续释放,为新发展格局构筑了重要支撑。2019 年,我国人均
GDP 已经超过 1 万美元。无论是从国际发展实践经验还是发展经济学理论来看,人均 GDP 超过 1 万美元是
中等以上人口规模经济体发展的重要节点,意味着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提升,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在形成,
也表明经济的抗压能力与稳定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经济增长动能和要素红利加快转换,为新发展格局形成提供了强大动力。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效率的
提升才是可持续的、集约型的和内涵式的。其中,科技创新是提升效率的关键因素。近年来以人工智能、
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共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人口红利”加速
向“人才红利”转变,产业发展加快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为加快形成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
格局提供了强大动力来源。
新一轮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为新发展格局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通过不断加大各项改革力度,
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调整生产关系,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特别是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重要开放平台加快建设,
金融服务业等领域重大开放措施落地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为我国创造
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摘编自郭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三大现实动力》《光明日报》2020 年 8 月 31 日)
1.下列对新发展格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与国际
经济大循环实现更高开放水平的对接及相互促进。
B.有人把中国的发展模式视为“出口导向型”,是因为他们认为疫情期间我国这个经济体国外市场规
模巨大,国外市场份额占比高。
C.我国人均 GDP 已经超过 1 万美元,居民消费能力与市场潜力逐步释放,经济的抗压能力与稳定性增
强,为新发展格局构筑了支撑。
D.我国“人才红利”不断加快形成,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不断加快,这也为新发展格局
形成提供了很强的动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需要加快释放内需潜力、激发国内大循环活力;但绝不是搞闭关
锁国、内卷化的经济循环。
B.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不少国家经济受到冲击,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强,加快新发展格局形成
是其他国家走出困境的唯一路径。
C.可持续的、集约型的和内涵式的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效率的提升,而提升经济增长效率的关键在于
科技创新。
D.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新一轮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为新发展格局
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3.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答案】
1.B
2.B
3.挑战:①新发展格局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带来的短期性挑战②面临着我国经济发展结构性(或
答“经济发展模式”亦可)调整的长期性挑战。
机遇:①新发展格局形成包括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完备产业体系优势②我国经济增长动能和要素
红利加快转换③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等机遇。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B 项,“疫情期间”错。根据材料二“更重要的是从长期
来看,过去,有些人总把中国的发展模式视作‘出口导向型’”可知,一些人的这种观点由来已久,并非是
疫情期间才产生这种看法,故而不正确。故选 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B 项,“加快新发展格局形成是其他国家走出困境的唯一路
径”文中没有体现。根据材料二可知,原文是说“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和发达国家经验,未来出口在我国 GDP
中的占比会逐步降低,中国经济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是历史的必然、发展的必然。在这种形势下,
提出构建断发展格局有利于正本清源”,并没有表明“加快新发展格局形成是其他国家走出困境的唯一路
径”。故选 B。
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解答本题应紧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原因和三
大现实动力逐条概括。先看挑战。材料二中谈到了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从短期来看,新冠肺炎疫
情全球大流行,不少国家经济受到相当大的冲击,国际贸易也遇到阻碍”“更重要的是从长期来看……在这
种形势下,提出构建断发展格局有利于正本清源,避免外界简单把中国发展模式视为‘出口导向型’,也有
利于引领全国人民准确把握当前发展所处的环境和阶段,从而整定信心,构建新发展格局”可见,新发展
格局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带来的短期性挑战,也面临着我国经济发展结构性调整的长期性挑战。
再看机遇。材料三谈到当前要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有利条件,“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完备产业体系优势持续释
放,为新发展格局构筑了重要支撑”“经济增长动能和要素红利加快转换,为新发展格局形成提供了强大动
力”“新一轮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为新发展格局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可见新发展格局形成包括我国具
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完备产业体系优势,我国经济增长动能和要素红利加快转换,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
向纵深推进等机遇。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
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民法典共 7 编 1260 条、10 万多字,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量最大、编章结构最复杂的一部法
律。编纂民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的先河,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有利于
推动我国立法更加系统,促进制度体系更加科学严密、更有效率活力。
(摘编自《民法典为法治建设注入新动力》,《人民日报》2020 年 9 月 21 日)
材料二
记者 2020 年 9 月 5 日从清华大学法学院获悉,4 日下午,“明理讲坛。民法典的实施系列讲座”第一
讲成功举办,该讲座由清华大学法学院主办,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邀请著名法学家,从中观制度和微观
规则层面对民法典做出阐释,并以在线会议和直播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开放。首场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常务
副校长王利明以“民法典人格权编的亮点与适用”为题进行讲授。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表示,本次系列讲座既响应“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的要求,
也是在民法典颁布数月后进行的冷静思考;既是同学们在疫情之后迎来新学期的“入学教育”,更是清华
大学法学院为同学们提供的“开学第一课”。
(摘编自《清华大学法学院推出》2020 年 9 月 5 日)
材料三
民法典的生命在于实施,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积极行动,确保民法典得到有效贯彻实施。
我国采取的是先制定单行法、后制定民法典的思路,民法典的出台,使原来制定的物权法、合同法、
婚姻法等单行法同时废止。有些规范同民法典规定和原则不一致,要依据“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
的原则,及时修正和废止。我们要及时修改民事法律保证民法典的统一性。
“徒法不足以自行”,民法典不只是调整民事主体关系的法律,也是行政机关执法的重要尺度,各级
司法机关必须依照民法典进行民事审判活动,就要公正司法提高审判水平和效率。
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要通过社区、工作单位、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等多
渠道的持续宣传,让大家了解民法典、遵循民法典、运用民法典,形成全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人民群众只有掌握民法的基本制度,才能更好地保证自身合法权益。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尤其
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将民法典基本知识带进课堂书本,提高青少年的法治意识。
(摘编自《多措并举确保民法典得到有效贯彻实施》2020 年 6 月 18 日)
1.下列不属于民法典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一项是( )
A.民法典是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中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B.民法典的编纂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的先河。
C.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民法典条文最多,共 1260 条;体量最大,10 万多字;编章结构也最为复杂。
D.民法典宣传途径多种多样,清华大学法学院以在线会议和直播的方式向社会公众解读具有开创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华大学法学院组织的系列讲座从中观制度和微观规则层面对民法典做出阐释,是专业学者进行冷
静思考的结果。
B.全民学法、守法、用法,了解、遵循、运用民法典,要想更好的保证自身合法权益,就需要掌握民
法的基本制度。
C.材料三引用“徒法不足以自行”来证明只是由民法典来调整民事主体关系还远远不够,需要其他法
律协同发挥作用。
D.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民法典基本
知识带进课堂。
3.民法典的生命在于实施,请结合文本分析如何促进民法典更好地实施?
【答案】
1.D
2.C
3.①及时修改相关民事法律,保证民法典的统一性。
②各级司法机关应提高执法、司法水平。
③采取多种渠道进行持续宣传,增强人民群众法治意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D 项,“民法典宣传途径多种多样”
错误,文中并未提及“民法典宣传途径多种多样”;“清华大学法学院以在线会议和直播的方式向社会公众
解读具有开创性”错误,无中生有,原文“该讲座由清华大学法学院主办,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邀请著
名法学家,从中观制度和微观规则层面对民法典做出阐释,并以在线会议和直播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开放”,
并未提及“开创性”。故选 D。
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 项,“证明只是由民法典来调整民事主体关系还远远不够,需
要其他法律协同发挥作用”错误,从文中来看,材料三引用“徒法不足以自行”是用来证明民法典的有效
施行还需要提升执法和司法水平。故选 C。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根据题干“民法典的生命在于实施”,再根据每则
材料的标题,材料三标题为“多措并举确保民法典得到有效贯彻实施”,因此判断答案在材料三,对材料三
进行细读,最后筛选整合答案。根据材料三第二段“加强民事立法相关工作要及时修改民事法律保证民法
典的统一性”,说明要修改民事法律来保证统一性;根据材料三第三段“加强民法典执法司法活动要保障民
法典的实施”“各级司法机关必须依照民法典进行民事审判活动,公正司法提高审判水平和效率”,说明各
级司法机关要加强民法典执法司法活动,提高执法、司法水平;根据材料三第四段“加强民法典普法工作
要增强人民群众法治意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说明要增强人民群众的法
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