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天 文学类文本阅读概括类试题(情节、主旨、原因概括)——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考前30天30题”黄金考题(课标全国)(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备战 2021 年高考语文“考前 30 天,每天一道题”黄金考题天天做 第 15 天 文学类文本阅读概括类试题(情节、主旨、原因概括)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狼图腾(节选) 姜戎 当陈阵用单筒望远镜镜头,套住了一头大狼的时候,他看到了蒙古草原狼钢锥一样的目光。毕利格老 人就在他的身边,但身上的冷汗还是顺着竖起的汗毛孔渗了出来。陈阵来到草原已经两年,可他还是惧怕 蒙古草原上的巨狼和狼群。在这远离营盘的深山,面对这么大的一群狼,他嘴里呼出的霜气都颤抖起来, 万一狼群嗅出他们的人气,那他俩可能就要提前天葬了。 毕利格正用另一只单筒望远镜观察着狼群的包围圈。老人压低声音说:就你这点胆子咋成?跟羊一样。 见陈阵不吱声,便侧头小声喝道:这会儿可别吓慌了神,弄出点动静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陈阵点了一 下头,用手抓了一把雪,雪在他的掌心被捏成了一坨冰。 侧对面的山坡上,大群的黄羊仍在警惕地抢草吃,但似乎还没有发现狼群的阴谋。狼群包围线的一端 已越来越靠近俩人的雪窝,陈阵一动也不敢动,他感到自己几乎冻成了一具冰雕…… 又有六七条大狼悄悄加入了包围圈,三面包围线业以成形。陈阵用厚厚的羊皮马蹄袖拢住口鼻,低声 问道:阿爸,狼群这会儿就要打围了吧? 毕利格轻声说:还得有一会儿呢,头狼还在等机会。狼打围比猎人打围要心细,你自个儿先好好琢磨 琢磨,头狼在等什么?老人白毛茸茸的眉须动了动,落下些微霜花。那一顶盖额、遮脸、披肩的狐皮草原 帽也结满了冰霜,将老人的脸捂得只露出眼睛,淡棕黄色的眼珠依然闪着琥珀般沉着的光泽。 这里是二大队冬季抗灾的备用草场,方圆二三十里地,是一片大面积的迎风山地草场。草高株密质优, 狂风吹不倒,大雪盖不住。 老人小声说:你仔细看就明白了,这片草坡位置特别好,迎着西北风,风雪越大,雪越是站不住。我 八岁那年,额仑草原碰着一次几百年不遇的大白灾,平地的雪厚得能盖没蒙古包。幸亏大部分的人畜,在 几位老人的带领下,抢先一步,在雪下到快没膝深的时候,集中所有马群,走了三天三夜,才把人畜搬到 这片草场。这儿的雪只有一两尺厚,草还露出三指高的草尖。冻饿得半死的牛羊马见着了草,全都疯叫起 来,冲了过去。人们全都扑在雪地上大哭,要是没有这片草场,额仑草原的人畜早就死绝了。后来,额仑 草原就不怎么怕白灾了。一旦遇上白灾,只要搬到这儿来就能活命。 老人轻轻叹道:这可是腾格里赐给额仑草原人畜的救命草场。狼群也一直护着,隔上五六年,就会到 这儿杀一批黄羊,跟人似的祭山神,祭腾格里。这片神山不光救人畜,也救狼。狼比人精,人畜还没搬过 来呢,它们就过来了。白天,狼躲在大山尖上的石头堆里,夜里下来刨开雪吃冻死的牛羊。狼只要有东西 吃,就不找人畜的麻烦。 几朵蓬松的白云,拂净了天空。老人抬眼望着冰蓝的腾格里,满目虔诚。陈阵觉得只有在西方的宗教 绘画中才能看到如此纯净的目光。 今年这片草场的雪来得早,站得稳。草的下半截还没有变黄就被雪盖住,雪下的草从每根空心草管和 雪缝里往外发散着淡淡的绿草芳香。被北方邻国大雪和饥饿压迫而越境的黄羊群,一到这儿就被绿草香气 所迷倒,再也不肯转场。个个的肚子吃得滚瓜溜圆,宛如一个个硕大的腰鼓,撑得都快跑不动了。 只有草原狼王和毕利格老人,才能料到黄羊群会在这里犯大错。 这群黄羊有近千只,还不算庞大,只能算作中型羊群,但是,陈阵觉得,对于几十条狼为一群的大狼 群,这群黄羊仍然太大了。都说狼子野心是世上最大的野心,他很想知道狼群的胃口和野心有多大,也很 想知道狼群打围的本事有多高。 狼群对这次打围的机会非常珍惜,它们围猎的动作很轻很慢。只要羊群中多了几只抬头望的公羊,狼 群就会伏在草丛中一动不动,连呼出的白气也极轻极柔。 黄羊群继续拼命抢草吃。两人静下心来等待。老人轻声说:黄羊可是草原的大害,跑得快,食量大, 一队人畜辛辛苦苦省下来的这片好草场,这才几天,就快让它们祸害一小半了。要是再来几大群黄羊,草 就光了。今年的雪大,闹不好就要来大白灾。这片备灾草场保不住,人畜就惨了。亏得有狼群,不几天准 保把黄羊全杀光赶跑。 陈阵吃惊地望着老人说:怪不得您不打狼呢。 老人说:我也打狼,可不能多打。要是把狼打绝了,草原就活不成。草原死了,人畜还能活吗? 陈阵心里有些莫名的激动。在两年前离开北京之前,他就阅读和搜集了许多有关草原民族的书籍,那 时他就知道草原民族信奉狼图腾,但直到此时他才好像开始理解,草原民族为什么把汉人和农耕民族最仇 恨的狼,作为民族的兽祖和图腾。 注:①陈阵与毕利格老人情同父子,所以陈阵按照蒙古族习惯称毕利格老人为“阿爸”。②蒙古民族以“苍 天”为永恒最高神,故谓“长生天”,蒙语读作“腾格里”。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多次运用细节来表现陈阵内心的恐惧,既渲染了狼群围猎时紧张的氛围,又从侧面凸显出草原狼的 凶猛。 B.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塑造出一个沉稳睿智、经验丰富的草原老猎人形 象。 C.“几朵蓬松的白云”“冰蓝的腾格里”,寥寥数笔,勾勒出草原上独特的自然风光,增添了作品的民族 风情。 D.文章结尾处作者补叙了陈阵在北京时对狼图腾的了解,使得他冒着生命危险看狼群围猎的情节具有了合 理性。 2.毕利格老人回忆了八岁时额仑草原遭受白灾的情景,这段叙述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 分析。 3.“草原民族为什么把农耕民族最仇恨的狼,作为民族的兽祖和图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B 2.①从情节来看,这段叙述旨在突出额仑草原的重要性,为下文狼吃黄羊护草场,老猎人护狼做铺垫。② 从人物来看,体现了毕力格老人对草原的热爱以及维护生态平衡的远见卓识。③从主题来看,体现了草原 人民对狼的认同与尊重,引发读者对狼的形象的重新认知与思考。 3.①狼是草原的守护神,也是草原人民的守护神。②狼身上具有的团结、坚忍、智慧等特点,受到草原人 民的肯定和尊重。③反映出草原民族对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视与维护。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 文中塑造老猎人形象时只有外貌“淡棕黄色的眼珠依然闪着琥珀般沉着的光泽”、语言“就你这点胆子 咋成?跟羊一样”、动作“毕利格正用另一只单筒望远镜观察着狼群的包围圈”描写,但没有心理描写。 故选 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从内容和情节上看,这段叙述主要交代了额仑草原的重要性,如“这片草坡位置特别好,迎着西北风,风 雪越大,雪越是站不住”“这儿的雪只有一两尺厚,草还露出三指高的草尖。冻饿得半死的牛羊马见着了 草,全都疯叫起来,冲了过去。人们全都扑在雪地上大哭,要是没有这片草场,额仑草原的人畜早就死绝 了”“后来,额仑草原就不怎么怕白灾了。一旦遇上白灾,只要搬到这儿来就能活命”;这样读者就理解 了下文狼吃黄羊时老人的态度,“黄羊可是草原的大害,跑得快,食量大……亏得有狼群,不几天准保把 黄羊全杀光赶跑”,同时也理解了老人对狼的态度,“我也打狼,可不能多打。要是把狼打绝了,草原就 活不成。草原死了,人畜还能活吗?”。因此毕利格老人回忆了八岁时额仑草原遭受白灾的情景,为下文 狼吃黄羊护草场,老猎人护狼做铺垫。 从人物上看,“人们全都扑在雪地上大哭,要是没有这片草场,额仑草原的人畜早就死绝了。后来,额仑 草原就不怎么怕白灾了。一旦遇上白灾,只要搬到这儿来就能活命”,体现了老人对草原的热爱;后面狼 捕食黄羊,在老人看来恰是对草原和草原人民的保护,体现了老人维护生态平衡的远见卓识。 从主题来看,这段描写写出了额仑草原的重要性,因而草原人民对保护这片草原的狼充满了认同和尊重, “那时他就知道草原民族信奉狼图腾,但直到此时他才好像开始理解,草原民族为什么把汉人和农耕民族 最仇恨的狼,作为民族的兽祖和图腾”,也引发了读者对狼的形象的重新认知与思考。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中的形象以及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草原民族为什么把农耕民族最仇恨的狼,作为民族的兽祖和图腾”,首先与“狼”对草原人民的作用有 关,狼是草原的守护神,也是草原人民的守护神,“这片备灾草场保不住,人畜就惨了。亏得有狼群,不 几天准保把黄羊全杀光赶跑”; 其次,狼身上具有团结、坚忍、智慧等特点,比如在捕食黄羊时,它们懂得悄悄包围黄羊,团结作战,“又 有六七条大狼悄悄加入了包围圈,三面包围线业以成形”;毕利格老人说,“头狼还在等机会。狼打围比 猎人打围要心细,你自个儿先好好琢磨琢磨,头狼在等什么?”“狼比人精,人畜还没搬过来呢,它们就 过来了。白天,狼躲在大山尖上的石头堆里,夜里下来刨开雪吃冻死的牛羊”可见狼是很聪明,富有智慧; “狼群对这次打围的机会非常珍惜,它们围猎的动作很轻很慢。只要羊群中多了几只抬头望的公羊,狼群 就会伏在草丛中一动不动,连呼出的白气也极轻极柔”,可见它们很坚忍。狼的这些品质受到草原人民的 肯定和尊重; 最后,因为狼捕食黄羊,保护草场,使得草原生态能够维持平衡,因而草原人民把狼作为民族的兽祖和图 腾。这反映出草原民族对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视与维护。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4-6 题。 米 的 恩 典 甘典江 所有的汉字当中,我最敬重的一个字,是“米”。 甲骨文中,“米”字像琐碎纵横的米粒,典型的一个象形字。《说文解字》曰:“米,果实也。像禾实 之形。”意思是,米是谷物和其他植物去壳后的籽实。 断奶之后,我们开始要吃饭了。民以食为天,说明吃饭是天大的事。多少年以来,中国人见面都要问 候一句:“吃了吗?”难怪古代的圣人早就明察:仓廪实而知礼节。 吃饭要靠天,更要靠地。没有谁能够管得了天,但是,地,却是被人牢牢控制住了。 在中国的传统中,土地是万有之源,万物都从中孕育化生。《易经》云:“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安 土便能乐业,就会诞生故乡,同时,还象征着淳朴的道德选择与坚守的精神意志。土地联系着历史与道德、 政治与民生,而其中的媒介与命脉,即是白花花香喷喷的米。一切财富与权力,最终,都可以通过米来衡 量与转化,以“石”计量。 广义的“米”,包括稻米、高粱、玉米、小米、黄米等等,一般而言,主要指稻米,即大米。在南方, 稻田随处可见,甚至在陡斜的山坡上,也被开垦出一圈一圈的梯田。在雾气中,在月光下,那些成片的梯 田,像大地的行为艺术,在视觉上极为震撼,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 20 世纪 80 年代,母亲带我去粮店买米,揣着一册购粮本。彼时,每个人的粮食,都是一个定数,有钱 也多买不到一两。卖米的工作人员常常带着居高临下的目光,我们则像是等待赈济的灾民,需要他们来拯 救。我突发恐惧:要是哪天他们关门不卖米了,我们又怎么办? 幸好,某一天,人们又做起了交易,在农贸市场,大米开始自由流通,只要有钱,想买多少买多少。 望着那些被解放了的大米,我觉得生活才真正开始。 吃饱饭后,人性苏醒了。接着,我们各式各样的欲望,日益膨胀。不知不觉之间,人们见面,不再问 候吃饭,而是关心挣钱发财。很快,米的命运也发生了变迁,它们被包装进入超市。在某种意义上,这时 候的米,面目全非,与土地紧密的关系已经断裂。顾客从一袋米中,看不到四季的替换,闻不着泥巴、雨 水和阳光的气味,也无视农夫的喘息与农妇的忧伤。可怜的米,被抽象成了一种消费符号。 每次不得不去超市,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都在猜想:假如苏格拉底看到这一切,不知还会发出怎 样的感叹。在两千多年前,他就对物质消费不屑一顾:“我们的需要越少,就越接近神。别人为食而生, 我为生而食。”也就是,对于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来说,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与理性。 许是因为苏格拉底的提醒,我开始尽量少去超市,实在要去,也要扪心自问一番:是不是因为听从了 大米的召唤?我越来越相信:过度的物质消费,是一种恶习,甚至,是对人类独立于物质的高贵精神的冒 犯。 每一粒大米,无论是干瘪的还是饱满的,一起经历了四季的轮回,演绎了生命的涅槃,见证过土地的 馈赠,追逐过阳光雨露,都领受了人的安抚和神的祝福。在此意义上,它们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利进入人 的胃,化为人的血肉与精气。 联想到米的“远亲”——麦子。西方人眼中的麦子具有神性,因为麦子经过“施洗”已经脱胎换骨, 变成了有信仰的面包,荣升为基督的圣餐。我想,倘若真有神灵可以降福于诸般良善与恩惠、纯洁与正义, 那么它可以启示麦子,同样也能祝福大米。 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敬畏粮食,就是遵守心灵的律法,可以凭此找回自我,梳结人与大地的伦理, 并抵达感恩的故乡。 从一粒大米的恩典..中,我领受了永恒的充实与安宁。 (选自《人民日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篇点题,明确交代“米”是我最敬重的一个汉字,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B.《说文解字》《易经》中的词句、苏格拉底的话以及西方对麦子的膜拜,既表达了对米的深厚理解,更增 强了文本的厚重与力量。 C.文中叙述,母亲带我去粮店买米,工作人员居高临下的目光使我突发恐惧。后来,大米开始自由流通, 人们真正的幸福生活便开始了。 D.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内涵丰富,语言极富感染力,告诉读者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并非 抽象的一种消费符号。 5.综观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句中加点词“恩典”的内涵。 6.文中作者指出了当下人们对待粮食的不良态度,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并概括全文主旨。 【答案】4.C 5.“恩典”原指帝王的恩赐和礼遇,现泛指恩惠。文中的“恩典”有以下意义:①“米”丰富了中华文化; ②“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③“米”是联系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的媒介和命脉;④生产稻 米的梯田,给人以视觉享受,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 6.不良态度:①不珍惜粮食,米被抽象成了一种消费符号;②人的欲望日益膨胀,使我们的生活远离精神 与理性。③过度的物质消费,变成一种恶习,冒犯了人类独立于物质的高贵精神。主旨:粮食是至善至美 的对象,敬畏粮食,遵守心灵的律法,表达了对粮食的感恩之情。指出物质富裕后,物质消费不能过度, 敬畏粮食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永恒与安宁。 【分析】 4.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 项,“工作人员居高临下的目光使我突发恐惧”错误,文中使我突发恐惧的原因是:要是哪天人们没有了 粮食怎么办。“人们真正的幸福生活便开始了”错误,原文是“我觉得生活才真正开始”。 故选 C。 5.本题考查梳理文本结构、理解文章中重要词语内涵,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 题干要求分析文章结尾句中加点词“恩典”的内涵,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对文本结构进行梳理,分出段 落层次,然后在每一层次中筛选与题干相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本文围绕“米”写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米”的认识;写了“米”的外延,南方的梯田;八十年代跟母亲 去粮店买米的感受;改革后“米”的含义发生变化,作者对于物质消费与精神追求的感悟;最后写对粮食 的敬畏。 筛选概括大米的“恩典”包括哪些,要从不同段落中筛选相关语句。 由“甲骨文中,‘米’字像琐碎纵横的米粒,典型的一个象形字”“《说文解字》曰:‘米,果实也。像 禾实之形。’意思是,米是谷物和其他植物去壳后的籽实”“《易经》云:‘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安 土便能乐业,就会诞生故乡,同时,还象征着淳朴的道德选择与坚守的精神意志”可概括出“米丰富了中 华文化”; 由“在雾气中,在月光下,那些成片的梯田,像大地的行为艺术,在视觉上极为震撼,彰显着人的力量和 创意”可概括出:生产稻米的梯田,给人以视觉享受,“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 由“民以食为天,说明吃饭是天大的事”可概括出“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由“在中国的传统中,土地是万有之源,万物都从中孕育化生”“土地联系着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 而其中的媒介与命脉,即是白花花香喷喷的米”可概括出“大米从土地中孕育化生,米是联系历史与道德、 政治与民生的媒介和命脉”。 6.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主要信息,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题干要求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当下人们对待粮食的不良态度,并概括全文主旨。本题有两问,第一问,当下 人们对待粮食的不良态度。作答本题,在筛选信息的时候,要找准答题区间,辨析什么是“不良”的态度。 由“我们各式各样的欲望,日益膨胀。不知不觉之间,人们见面,不再问候吃饭,而是关心挣钱发财。很 快,米的命运也发生了变迁,……顾客从一袋米中它们,看不到四季的替换,闻不着泥巴、雨水和阳光的 气味,也无视农夫的喘息与农妇的忧伤。可怜的米,被抽象成了一种消费符号”分析,可知,人们“无视 农夫的喘息与农妇的忧伤”意味着不再像过去那样珍惜粮食,米被抽象成了一种消费符号; 由“我都在猜想:假如苏格拉底看到这一切,不知还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在两千多年前,他就对物质消费 不屑一顾:‘我们的需要越少,就越接近神。别人为食而生,我为生而食。’也就是,对于这位伟大的哲 学家来说,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与理性”,现实中,人们各式各样的欲望,日益膨胀,苏格拉底认为“我 们的需要越少,就越接近神。别人为食而生,我为生而食”,自然,人们的追求与苏格拉底是相悖的,故 人们的生活远离精神与理性; 由“过度的物质消费,是一种恶习,甚至,是对人类独立于物质的高贵精神的冒犯”可直接提取答案。 第二问,总结文章主旨。标题是“米的恩典”,说明作者对米怀有“感恩”之情;行文中,作者先写米对 人生存的重要性,再写米的历史意蕴,最后写米的现状、自己对人们过度消费的担忧,以及对自己的反思。 结合文中的“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敬畏粮食,就是遵守心灵的律法,可以凭此找回自我,梳结人与大 地的伦理,并抵达感恩的故乡”可知,作者想要表达的是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敬畏粮食,遵守心灵的 律法;“扪心自问一番:是不是因为听从了大米的召唤”,反映出作者对米的“尊重”;而倒数第二段联 想到“麦子”成为圣餐,来表达自己对大米有同样的“崇敬”之心,敬畏之情。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主角 陈彦 终于,由宁州剧团青年演员汇报演出①的《白蛇传》,要在北山登台亮相了。 这次登台前,古存孝、周存仁、裘存义三个老师,偷偷叫上易青娥,还专门到舞台上祭拜了一回呢。 他们买了香表,还弄了四样糕点,跪在一个老爷像前,磕头烧香地禀告了再三。 正式演出头一晚上,他们还看了另一个团的《白蛇传》,演白娘子的,技巧不过关,在《盗草》那折戏 中,先是宝剑连连失手,后做“倒挂金钟”,用嘴衔取灵芝草时,立脚不稳,又一个趔趄,掉到了“岩下”。 让观众拍了多次倒掌。尽管坐在易青娥身旁的惠芳龄一再说,看了他们的《白蛇传》,咱们就更有把握了。 可易青娥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尤其是苟存忠老师不在了,她感到哪里都不踏实。 演出第一天晚上,只有半池子观众。朱团长还一再到后台解释说,会演时间长了,观众都看疲了。朱 团长说:“咱们不怕,稳扎稳打朝下演就是了,出水才看两腿泥哩。”古存孝老师也说:“咱宁州不拔会 演的头筹,我古存孝就不再回去混饭吃了。不过,也不敢轻敌,我送大家八个字:“既要胆大心细,又要 淡然提气。”有那好事的说:“古导,这好像是十二个字。”古存孝骂道:“光会给老师挑刺。” 这天晚上的演出,还真给成了。用朱团长的话说:“今晚的演出,就跟最好的缎子被面一样,没掉一 根纱,没脱一丝线,是真真正正的无瑕疵演出。” 从第一场起,掌声几乎就没断。有人统计说,整场演出,观众一共给了一百三十二次掌声。 易青娥没有想到,她一出场,就迎来了碰头彩。这是最提振演员信心的鼓掌。惠芳龄赞美她说:你今 晚妆是化得最漂亮的。就连周玉枝也来给她帮忙提眉、包头丫。这就是剧团,看着平常为角色你争我斗的, 可一旦到了重大演出,就到处都能看到“一股绳”的相向紧搓场面。所有武打戏都配合得十分默契。就连 《盗草》中那些难度最大的高台技巧,她与十几个守护“神鸟”的搏斗、拼杀,都没有出现任何闪失与纰 漏。她始终记着苟师父的那些话: “主角,演一大本戏,其实就是看你的控制力。哪儿轻缓、哪儿爆发,都要张弛有度,不可平均受力。 稳扎稳打,是一个主角最重要的基本功。自打你出场开始,你就要有大将风范。这个大将,不是表面的, 而是内心的。虽然你易青娥只有十八岁,但必须有十分成熟的心力、心性,你才可能是最好的主角。” 因此,面对一次次高难度动作的挑战,易青娥都真正体现出了艺高人胆大。几板大的唱腔,尤其是在 打斗后的抒情唱段,她都处理得气韵贯通,收放自如。《断桥》里的那段核心唱,甚至引发了二十几次掌声, 几乎是一句一个好,有时是一句几个好。可惜的是,观众太热情,鼓掌不当,把她觉得最低回、最能表现 换气技巧的几个细腻处理,全然淹没了。 在送苟老师回宁州安葬时,易青娥还去看了胡彩香老师。胡老师正担心着她在地区的演出呢。把娃哄 睡着后,胡老师就给她又指导了几处唱,说关键是把情融进去,咋唱都是好听的。胡老师还说:“有些人 嗓子条件不好,唱不好,有情可原。有些人嗓子好,唱出来也不好听,为啥?就是只图唱高、唱厚、唱宽, 把拖腔愣朝长地拖呢,而忘了情,忘了当时唱那板戏是为了啥。唱戏唱戏,关键是要入情,入戏。只有入 了情,入了戏,唱出来那才叫戏呢。” 易青娥对武打场面,反倒是有把握的,因为平常练得多。而对唱腔部分,心里还总是有些胆怯。但这 天晚上,她突然感到,几乎所有唱,都有点像苟老师和胡老师说的那样,是被她“拿捏住”了。 演出终于结束了。 紧接着,就有好多人都拥上台来了。大家拉着她的手,不仅赞不绝口,而且问长问短,她是一个字都 回答不上来。后来她才听说,那里边有领导,还有从省上请来的好几个大名角儿、大导演,他们都是来当 评委的。 她听里边有一个老师大声喊叫说: “这个易青娥,在整个秦腔界的青年演员里,都属挑梢子的。没想到人才出在县剧团了,难得,难得 呀!这可算是秦腔界的一件大幸事了!” 让易青娥没想到,也让整个宁州剧团没想到的是,这个戏,在全区会演拿了“头名状元”后,地区领 导竟然不让走,又让扎住在北山演出了一个多月。 看戏,本来好像是上年岁人的事,结果,宁州剧团 在那里创造了奇迹:竟然把大量年轻观众吸引进 了剧场。 (节选自陈彦“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主角》,有删改) (注)①汇报演出:简称“汇演”,即各单位的文艺节目集中起来,单独或同台演出。具有汇报、互相学 习、交流经验的作用。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写别的剧团演出《盗草》演员有失误和观众拍倒掌等情节说明这折戏演出难度较高,容易出现一些 技术失误,这为后文易青娥演出这折戏时所做的努力作较好的铺垫。 B.朱团长的话很能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特别是他用缎子被面的平滑、柔软、漂亮比喻演出的成功,用没 有掉一根纱、脱一丝线来比喻这次演出没有任何瑕疵很有生活气息。 C.古导的“淡然提气”、苟老师的“成熟的心力、心性”、胡老师的“人情、人戏”集中体现了戏曲表演 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即演员要淡定自信、把自己当做是剧中的人物。 D.“演出终于结束了”的“终于”表现出宁州剧团在这次汇演中《白蛇传》演出结束取得好成绩后大家松 一口气的状态,照应了开篇的“终于”,表现剧团对演出成功的自豪。 8.作为宁州剧团青年演员汇演节目《白蛇传》的主角易青娥,在整个汇演过程中有什么明显的心理变化? 请结合小说简要概括和分析。 9.宁州剧团青年演员汇报演出的《白蛇传》成功的根源是什么?请结合小说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7.D 8.①内心忐忑,害怕失败。看到别的剧团演出《白蛇传》的失误,特别是苟存忠老师去世,易青娥演出前 内心不安,害怕演出失败。②得到帮助,找到自信。在同事惠芳龄的鼓励和老师苟存忠、胡老师的言传身 教下,她找到了信心,敢于面对一次次高难度动作的挑战,唱腔拿捏准确。③演出成功,内心激动。面对 他人的称赞,她不知道如何回答。 9.①老师的无私教导。苟存忠、胡彩香老师的谆谆教诲。②演员有扎实的基本功。易青娥唱腔气韵贯通、 收放自如,高台技巧、武打动作熟练。③演员们通力合作。大家团结一致,老师加油打气,同事帮助化妆, 演员配合默契。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照应了开篇的‘终于’,表现剧团对演出成功的自豪”错误。开篇的“终于”是表现大家期盼的事情 就要来了,体现的是全力以赴的思想;后一个“终于”是大家松口气的状态。二者之间没有伏笔、照应关 系。 故选 D。 8.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小说情节,理解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 作答本题需要结合易青娥在这个汇演过程中的言行和心理等。 由“演白娘子的,技巧不过关,……让观众拍了多次倒掌。尽管坐在易青娥身旁的惠芳龄一再说,看了他 们的《白蛇传》,咱们就更有把握了。可易青娥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尤其是苟存忠老师不在了,她感到哪 里都不踏实”分析可知,开篇写她和剧团其他演员一同观看同行的演出内心的“不踏实”,特别是苟存忠 老师去世,说明她对自己这次演出是否成功持有怀疑态度,内心是忐忑的。 由“惠芳龄赞美她说……”“所有武打戏都配合得十分默契。就连《盗草》中那些难度最大的高台技巧, 她与十几个守护‘神鸟’的搏斗、拼杀,都没有出现任何闪失与纰漏。她始终记着苟师父的那些 话……”“可惜的是,观众太热情,鼓掌不当,把她觉得最低回、最能表现换气技巧的几个细腻处理,全 然淹没了”分析可知,演出时,武打戏配合十分默契;在同事惠芳龄的鼓励、苟师父的教诲、胡老师的言 传身教下,她找到了信心,敢于面对一次次高难度动作的挑战,唱腔拿捏准确。说明她基本功扎实,演出 时是有信心。 由“紧接着,就有好多人都拥上台来了。大家拉着她的手,不仅赞不绝口,而且问长问短,她是一个字都 回答不上来。后来她才听说……”分析可知,演出结束后,从“后来她才听说”等语句可以看出,当时的 她还处在演出结束没有失误的激动中。同时,小说还插入送苟老师回宁州安葬、易青娥求教胡老师的情节, 这些说明易青娥对自己要求很高,很虚心,表现她牢记老师教诲,找到了演出的信心等。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内容,个性化阅读文本的能力。 题干要求结合小说分析宁州剧团青年演员汇报演出的《白蛇传》成功的根源,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考虑内 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即易青娥和剧团。 从个人的情况看,由“面对一次次高难度动作的挑战,易青娥都真正体现出了艺高人胆大。几板大的唱腔, 尤其是在打斗后的抒情唱段,她都处理得气韵贯通,收放自如”可知,演出成功来自于易青娥扎实的基本 功,易青娥唱腔气韵贯通、收放自如,高台技巧、武打动作熟练。 从剧团来说,由“她始终记着苟师父的那些话:……”“坐在易青娥身旁的惠芳龄一再说,看了他们的《白 蛇传》,咱们就更有把握了”可知,演出成功来自于老师的无私教导。苟存忠、胡彩香老师的谆谆教诲。 由“惠芳龄赞美她说:你今晚妆是化得最漂亮的。就连周玉枝也来给她帮忙提眉、包头丫。这就是剧团, 看着平常为角色你争我斗的,可一旦到了重大演出,就到处都能看到‘一股绳’的相向紧搓场面。所有武 打戏都配合得十分默契”分析可知,大家团结一致,老师加油打气,同事帮助化妆,演员配合默契。演出 成功来自于演员们通力合作。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父亲的经济学 唐波清 当我考上大学经济专业以后,才知道啥叫“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规律,即价值的创 造、转化和实现的规律。父亲就是个地道的农民,要说他与这个“经济学”可谓有些拔高。不过,在咱老 家那个山窝窝里,父亲也算是半个文化人,年轻的时候在村里小学当过几年民办老师。村里人有啥事拿不 准主意的当口,总要听听父亲的高见。 那一年,上面强势推行“一乡一品”模式,号召农民集中种植“猫丝藕”(一种新型杂交藕)。村里家 家户户都种上了“猫丝藕”,唯独父亲打死也不种,父亲只种高产水稻。就为这个事儿,乡长挨了县长的 一通批评,村长挨了乡长的一顿臭骂。村长憋着一肚子火气,下田就要扯掉父亲的秧苗,父亲与村长交火 干了一仗。父亲充血的眼睛可以杀人,这才保住了几亩田的水稻秧苗。几个月以后,全村人的“猫丝藕” 大丰收,亩产好几千斤。就在村里人喜上眉梢的时候,外出寻找销路的人马带回了“噩耗”——市场上到 处都是堆积如山的“猫丝藕”,别说是卖,就是免费送,别人还嫌没地儿放。一天过去了,一个星期过去 了,等到半个月时,家家上万斤的“猫丝藕”变成了一摊摊“稀巴烂”,猪不闻,狗不尝。 那一年,父亲的几亩水稻救了全村人的性命。父亲挺直了有些微驼的脊背,如同一只获胜的斗鸡在村 子里有事没事地来回走动。父亲原本矮小和驼背的身影,在村里人的眼里陡然高大起来。 村里人感激地好奇地问父亲,你咋知道种“猫丝藕”就不行呢? 父亲慢条斯理地戴上他那副断腿的老花镜,有板有眼地说,全村人种这玩意儿,全乡人也种这玩意儿, 全县人都种这玩意儿,谁买这玩意儿?谁吃这玩意儿?这就叫“供大于求”,这是个“经济学”的问题。 你们懂个啥。 村里人一阵哄笑,不知道是笑话父亲呢,还是笑话他们自个儿。 第二年,乡政府号召村里种“苎麻”,村里人坚决不种,村里人只跟着父亲种植高产的水稻。这回, 村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听说,别的村子里种的那些“苎麻”,水土不服,死了个精光,赔了个精光。 第三年,乡政府号召村里种“朝天椒”,村里人坚决不种,村里人只跟着父亲种植高产的水稻。这回, 村长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听说,别的村子里种的那些“朝天椒”,光长枝叶杆儿就是不结辣椒。老 百姓嘲讽地说,叫咱种“朝天椒”,咱可是“朝天摔一跤”。 村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问父亲,你咋知道种“苎麻”就不行呢?你咋知道种“朝天椒”就不行呢? 父亲慢条斯理地戴上他那副断腿的老花镜,有板有眼地说,大家伙儿听说过“南橘北枳”这个词儿?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就叫“盲目复制 经济”,这是个“经济学”的问题。你们懂个啥。 村里人一阵哄笑,不知道是笑话父亲呢,还是笑话他们自个儿。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猪肉价格疯涨,村里人围在村头的大槐树下议论纷纷。有人说,猪肉价格高,咱 赶快养猪啊?有人反驳,你养啊,一场猪瘟让你血本无归;你养啊,八九斤饲料才能变成一斤猪肉,亏本 买卖谁敢做?再说呢,一头猪最少五六个月才能出栏,等半年以后天晓得肉价跌没跌? 村里人沉默了,十几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父亲。 父亲慢条斯理地戴上他那副断腿的老花镜,有板有眼地说,非洲猪瘟是爆点,环保禁养是推手,新一 轮“猪周期”才是根本。哎,老话说得好,价高伤民,价低伤农。 村里人如听天书,啥叫“猪周期”? 父亲接着说,“猪周期”就是生猪生产和猪肉销售过程中的价格周期性波动,一个周期两到三年。这 是个“经济学”的问题。你们懂个啥。 村里人又是一阵哄笑,儿子在大学里搞“经济学”专业,老子也跟着变成了“经济学”专家,哈哈…… 前不久,我回老家探望父母。村里人跟我开玩笑地说,你弄“经济学”,你父亲也弄“经济学”,这 “经济学”都成了你父亲的口头禅。 我好奇地问父亲,您咋也懂“经济学”? 父亲慢条斯理地戴上他那副断腿的老花镜,有板有眼地说,你拿回来的课本书,咱一本也没落下,有 的还读了好几遍。 我诧异地追问父亲,您每次要我把大学读过的书都带回老家,我以为您是要卖废纸,或者是给爷爷卷 “老叶子”烟呢……可您读那些教材干啥? 父亲爬满皱纹的脸上有了红润,咱这辈子没上过大学,咱就补补课嘛,活到老学到老,咱就当上了一 回大学呢。 那天中午,从不沾酒的我,破例敬了父亲三大杯包谷烧。 10.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剪裁得当,主要通过农业生产中的几件事来表现“父亲”对经济学的把握,如果只写一件事,表现 得就不够充分,“父亲”的形象也就不够丰满。 B.小说中的“村里人”起到反衬“父亲”的作用,他们只知道盲目跟风种植,不懂得市场规律和农作物种 植的地域差异,造成生产损失就难以避免。 C.小说反复写“你们懂个啥”,既表现“父亲”凭借自己掌握的经济学而瞧不起“村里人”的一面,也间 接表现“村里人”只管耕种、不善学习的一面。 D.“慢条斯理地戴上他那副断腿的老花镜”,这个细节描写在小说中多次出现,充分表现了“父亲”“半 个文化人”的身份,引出下面他说话认真的态度。 11.小说是从哪两个方面表现“父亲的经济学”的?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12.如果将结尾处父亲要“我”把大学读过的书带回家“补补课”的情节放在开头好不好?请简要分析。 【答案】10.C 11.①善于学习经济学。“我”在大学读经济学专业,父亲利用这个便利条件,让“我”把大学读过的书 带同家“补补课”。②善于运用经济学。父亲利用所学经济学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农业生产,理性分析, 准确判断,不跟风,不盲从。 12.不好。①原小说的设计始终有一个悬念,即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为什么这么精通“经济学”;如果调 整,则先交代原因,再叙述过程,就没有了悬念。②悬念的设置使小说情节的叙述形成波澜,具有“文似 看山不喜平”的效果;如果调整,就平铺直叙了。③悬念的设置吊足读者阅读胃口,直到最后点破,读者 才恍然大悟,回味无穷;如果调整,则阅读趣味就会打折扣。 【分析】 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C.“表现‘父亲’凭借自己掌握的经济学而瞧不起‘村里人’的一面”分析错误,从“村里人”“一阵哄 笑”的反应看,“你们懂个啥”这这句话带有戏谑的成分,并无鄙视的意味。 故选 C。 1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依据“父亲慢条斯理地戴上他那副断腿的老花镜,有板有眼地说,你拿回来的课本书,咱一本也没落下, 有的还读了好几遍”“父亲爬满皱纹的脸上有了红润,咱这辈子没上过大学,咱就补补课嘛,活到老学到 老,咱就当上了一回大学呢”可概括为:父亲善于学习经济学,利用“我”在大学读经济学专业之便“补 课”。 依据“……全县人都种这玩意儿,谁买这玩意儿?谁吃这玩意儿?这就叫‘供大于求’,这是个‘经济学’ 的问题”“……这就叫‘盲目复制经济’,这是个‘经济学’的问题”“父亲接着说,‘猪周期’就是生 猪生产和猪肉销售过程中的价格周期性波动,一个周期两到三年。这是个‘经济学’的问题”等,可概括 为:父亲善于运用经济学,利用所学经济学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农业生产,理性分析,准确判断,不跟风, 不盲从。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谋篇布局目的的能力。 首先应明确将结尾处父亲要“我”把大学读过的书带回家“补补课”的情节放在开头是不好的,原因就是 作者是要设置悬念。 小说开头便说“父亲就是个地道的农民”,可是父亲却能够准确的说出经济学的术语,如“供大于求”“盲 目复制经济”“猪周期”等,并能够利用经济学的原理来指导自己的农业生产。这就会在读者的心中留下 一个“问号”,吸引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 小说在结尾处才点明父亲是利用“我”在大学读经济学专业之便“补课”,会使读者恍然大悟,从而又会 引起读者的深思,令读者回味无穷。 从读者的阅读心理分析,“文似看山不喜平”,小说悬念的设置使小说情节的叙述形成波澜,增强了文章 的艺术效果。而如果将结尾处父亲要“我”把大学读过的书带回家“补补课”的情节放在开头,则变成了 平铺直叙,读者的阅读趣味就大打折扣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①在我这样的外地人眼中,上海是中国城市历史中最具沧桑美感的一册旧书,蕴藏着万千风云和无限 心事。这里的每一处老弄堂,都是一句可以不断被注释的名言,注脚层叠,但于我来讲是陌生的。有一个 地方,在记忆中却仿佛是熟知的,就是四川北路。这条路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的足迹,其中最难抹去的, 当属鲁迅先生了。 ②2017 年岁尾,在某文学杂志六十周年庆典上,在太热闹的时刻,我很想独自出去走走。有天上午得 空,吃过早饭便直奔四川北路,拜谒原虹口公园的鲁迅先生墓。 ③天气晴好,又逢周末,园里晨练的人极多。入园处有个水果摊,苹果、橘子、草莓等钩织的芳香流 苏,连缀着世界文豪广场。红男绿女穿梭其间,踏着热烈的节拍,跳着整齐划一的舞。身上热了,多数人 将外套脱掉。我努力避让着舞者,走进广场。文豪们的铜像都是全身像,或坐或站。托尔斯泰右手握着手 杖,此时手杖被挂上了一个健身者的挎包,使他显出一副苍凉出走的模样。莎士比亚和狄更斯手握鹅毛笔, 鹅毛笔成了天然挂钩,缀着色彩艳丽的轻薄羽绒衣。只有巴尔扎克,他袖着手“深藏不露”,人们便难以 附着,因此雕像成了一首流畅的诗。 ④走出世界文豪广场,向前是卖早点的食肆,等候的人从屋里排到了门外。想着多年前萧红在这一带, 有天买早点,发现包油条的纸居然是鲁迅先生一篇译作的原稿。萧红愕然告知鲁迅,先生却淡然,调侃道: “我是满足的,居然还可以包油条,可见还有一些用处。”也不知这里的早点铺如今用什么包油条,还能 包裹出那拨云见日般的绮丽文事么? ⑤绕过食肆向前,更是人潮汹涌。各路声响汇聚起来,无比喧嚣,将自然的鸟语湮灭了。在世俗生活 的长轴画卷渐次打开的时候,我也领略了背景上的植物风光。槭树正在最美时节,吊着满身红红黄黄的彩 叶,被阳光照得晶莹剔透,看上去激情饱满。耐寒的杜鹃绽放着,那红的粉的花朵,在我这个刚经历了哈 尔滨十二月飞雪的北方人眼里,无疑是日历牌上被漏撕的春日,透着春的消息。 ⑥鲁迅墓很好寻,在公园的西北角,无论哪条甬道都有通往那里的指示牌。墓前广场比较开阔,最先 看到的是长方形草坪上矗立着的鲁迅塑像,他坐在藤椅上,左手握书,右手搭着扶手,默然望着往来的人。 塑像有高大的基座,再加上草地四围有密实的冬青做天然藩篱,因而墓地显得肃穆庄严。不过基座太高了, 那端坐其上的雕像,如一团阴影挡在鲁迅墓前。也就是说,不管鲁迅是否愿意,他每天都要面对自己高高 在上的背影。 ⑦墓地两侧的石板路旁,种植着樟树、广玉兰和松柏,树高枝稠。我随手摘下一片广玉兰的叶子,拈 着它走向鲁迅先生的长眠之所,将它轻轻摆在墓栏上,权当鲜花吧。在我的阅读印象中,鲁迅是不怎么写 花儿的,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秋夜》中,写到蜡梅一类的花儿,要么一笔带过,要么对所描述 的花儿连名字也叫不出来。他最浓墨重彩写的,是《药》结尾处瑜儿坟头的那圈红白的无名之花。 ⑧相比鲁迅的杂文,我更偏爱他的小说,尤其喜欢《故事新编》。其中的《铸剑》惊心动魄,我是把这 个短篇当史书来看的。鲁迅是高超的人物雕塑家,他小说中的人物,像是青铜锻造的,叩击时会有深沉的 回声。而且这些人物身上洋溢着动人的光芒——悲凉的诗意之光,如《孔乙己》《阿 Q 正传》《风波》《药》 《伤逝》《明天》等堪称经典的篇章,是作家以笔蘸着自己的生命之血,化解心中块垒时,播撒于春日晚雾 中的纯美幽灵,他们充满了有筋骨的象征性。鲁迅公园中世界文豪广场上的那些雕塑,如果换成阿 Q、孔乙 己、单四嫂子、九斤老太、眉间尺、吕纬甫,也是极相宜的——这些人哪个不是负重的高手呢! ⑨鲁迅墓由上好的花岗石对接镶嵌,其形态很像一册灰白的旧书,半是掩埋半是出土的样子。因为是 园中独墓,看上去显赫,也孤独。其实无论是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还是无比崇敬鲁迅的萧红,都曾在遗 言中表达了葬在鲁迅身旁的想法,可惜都未能如愿——怎么可能如愿呢?鲁迅曾在文章中交代过后事“赶 快收殓,埋掉,拉倒”,也曾在《病后杂谈》中表达过,不喜欢被追悼,不喜欢挽联,倘有购买纸墨白布 的闲钱,不如选几部明清野史来印印。这些绝非故作超拔,符合他的脾气。 ⑩鲁迅墓前并不安静,左右两侧的石杆花廊下,一侧是两个男人在练习格斗,互为拳脚;另一侧是三 位大妈,在热聊什么。我脱帽向着这座冷清的墓深深三鞠躬,静默良久,之后转身离开。我想鲁迅被葬在 这闹市的园子中,纵有绿树青草点缀,春花秋月相映,风雨雷电做永恒的日历,但终归少了一个人去后最 该享有的宁静清寂,所以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安息了。 ⑪ 离开墓地的时候,忽然间狂风大作,搅起地面的落叶和尘土,在半空飞舞。公园里所有的树,此时 都成了鼓手,和着风声,发出海潮般的轰鸣,湮灭了嘈杂的人声。回身一望,我献给鲁迅先生的那片玉兰 叶,已不见踪影,我似乎听到他略含嘲讽的笑声:敬仰和怀念,不过是一场风,让它去吧! (取材于迟子建的同名散文)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以“旧书”“名言”为喻,形象说明上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和独特魅力。 B.作者笔下的世界文豪广场上的雕像,栩栩如生、各具美感,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C.“世俗生活的长轴画卷”中,有广场上的舞者、排队买早点的人们和练习格斗的男人。 D.第⑩段写鲁迅墓虽有绿树青草等相伴,但缺少宁静清寂的气氛,作者为此感到遗憾。 14.作者在写拜谒鲁迅墓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插入第⑧段对于鲁迅小说的感受? 15.从最后一段画线句看,作者认为鲁迅先生对“敬仰和怀念”有着怎样的态度?请从文中找出两处依据 并加以分析。 【答案】13.B 14.第⑧段中,①作者说鲁迅先生用生命之血进行创作,他小说中的人物具有象征性和巨大的影响力。② 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深切的怀念与敬仰,凸显了拜谒鲁迅墓的意义,启迪人们思考如何怀念和敬仰鲁迅 等文化先哲的问题。 15.第一问:淡然,不在意。 第二问:文中有三处依据:鲁迅先生对自己的译作原稿被用来包油条时说的话;雕像太高而形成阴影挡在 鲁迅墓前面时,作者对于鲁迅先生心理的猜想;鲁迅先生对自己后事的意见或在《病后杂谈》中表达的对 于追悼、怀念自己一事的态度。 【分析】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赏析文章语言、手法的能力。 B.“世界文豪广场上的雕像……各具美感”曲解文意,从文中来看,这些雕像身上挂着包或围巾之类的东西, 哪还有美感可言!可见并无美感。 故选 B。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内容。文章的主体是写拜谒鲁迅墓的过程。回答插叙的作用,首先 概括插入段落的内容,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能表达作者的什么情感态度;然后考虑插叙部分与写作主 体拜谒鲁迅墓之间的关系。本文中插入的是第⑧段,本段内容是写鲁迅先生用生命之血进行创作的,他小 说中的人物具有象征性,影响力巨大。作用是,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深切的怀念与敬仰。与本文写作主 体内容之间的关系是,凸显了拜谒鲁迅墓的意义,同时引发人们思考该怎样怀念和敬仰鲁迅先生。 15.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本题一题两问,第一问要求回答文中鲁迅先生对“敬仰和怀念”的态度,第二问要求从文中找出两处依据 并加以分析。 答题时要先通读全文,整体阅读理解文本的内容。抓住最后一段写鲁迅先生对“敬仰和怀念”的相关语言, “我似乎听到他略含嘲讽的笑声:敬仰和怀念,不过是一场风,让它去吧!”,其中“略含嘲讽”和“是 一场风,让它去吧”能表明鲁迅对此种“敬仰和怀念”是淡然的,不在意的。 第二问,文中有多处依据,“萧红在这一带,有天买早点,发现包油条的纸居然是鲁迅先生一篇译作的原 稿。萧红愕然告知鲁迅,先生却淡然,调侃道:‘我是满足的,居然还可以包油条,可见还有一些用处’”; “鲁迅曾在文章中交代过后事‘赶快收殓,埋掉,拉倒’”。考生根据这些进行概括即可。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