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一中高三备考:晨读晚练(家国情怀篇)
模块一 日积月累
一、易混词语/成语
1.惶 惶 · 遑 遑 · 煌 煌
(1)惶惶:恐惧不安:人心~|~不可终日(形容非常惊恐,连一天都过不下去)。
也作皇皇。
(2)遑遑:匆忙,如“遑遑无所依归”。
(3)煌煌:形容明亮:明星~。
【辨析】“惶惶”是指心理上的忧惧和不安,如:惶惶不安。“遑遑”侧重于行
为上的匆忙不安定,如“遑遑无所依归”。“煌煌”主要指光彩夺目、盛大醒目的情
形,如:煌煌大观、灯光煌煌、星火煌煌。
2.会 合 · 汇 合
(1)会合:聚集到一起。两军~后继续前进。
(2)汇合:(水流)聚集;会合:小河~成大河|人民的意志~成一支巨大的力
量。
【辨析】“会合”包含了相会、见面之义,多用在人员或具体的事物方面,着重
于人之间的相会聚拢。“汇合”多指水流的聚合,或精神、思想、意志、力量等抽象
事物汇聚在一起。
3.悔 过 自 新 · 痛 改 前 非
(1)悔过自新:承认并追悔自己的错误,使自己重新做人。
(2)痛改前非: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
【辨析】两个词都有改正错误之意。“悔过自新”更倾向于未来,强调以后重新
做人;“痛改前非”更倾向于过去,强调将之前的错误改正得彻底。
4.厚 颜 无 耻 · 恬 不 知 耻
(1)厚颜无耻:脸皮厚,不知羞耻。
(2)恬不知耻:做了坏事满不在乎,不以为耻。
【辨析】用来形容不知羞耻时,两个词可以通用。“厚颜无耻”重在脸皮厚;“恬
不知耻”重在满不在乎。
二、文化常识(礼俗常识)
1.百 姓
古代奴隶社会对贵族的总称。贵族有姓,平民无姓,这种状况在春秋战国时期仍
然存在。到了汉代,自天子至一般平民才皆可以有姓,“百姓”遂由此指称平民了。
2.布 衣
即平民。古代平民穿麻布葛衣,故“布衣”成了平民的代称。如:“臣以为布衣
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
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臣
最初指男性奴仆,跟女性的“妾”相对。后来成为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
如:“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另外,“臣”又
是表示谦卑的自称。如:“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墨子·公输》)
4.黎 民
即“平民”“民众”之意,泛指普通百姓。也称“黎庶”“黎元”等。
5.士
商、周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卿大夫下面是士,这种“士”通常担任卿大夫统治
区域(即家)的家臣。春秋以后“士”又成了武士、文士的称谓,再以后便逐渐成了
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了。如:“公子为人,仁而下士。”(《信陵君窃符救赵》),
如:“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指南录后序》)
6.奴 隶
为奴隶主劳动而无人身自由的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最初的“众”
“奚”“仆”“臣”“妾”都是奴隶。
7.黔 首
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朝对平民的贱称。黔,黑色。“黑”与“今”联合起来表
示“戴黑色的头巾出门”。据说秦尚黑色,当时平民皆用黑布包头,故名。如:“于
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
8.庶 人
也叫“庶民”,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其身份
比奴隶高。
9.小 人
(1)西周、春秋时期对被统治的劳动人民、平民百姓的称谓,与“大人”相对。
(2)又指人格卑鄙、道德低下的人,与“君子”相对。如:“亲贤臣,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3)谦辞,旧时地位低的男子对辈分或官爵等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的自称。如:“李
小二便拜道:‘自从得恩人救济,赍(jī)发小人,一地里投奔人不着,迤逦不想来
到沧州,投托一个酒店主人,姓王,留小人在店中做过卖。’”(《林教头风雪山神
庙》)
10.尊 卑
(1)身份尊卑:古时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左”,贬官
称“左迁”。
(2)官位尊卑: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
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右丞相比左丞相官位高。
(3)座次尊卑: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屋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礼节性活动以
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
作“南面”,称臣叫作“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
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向北,最卑是坐东面西。例如:项王、项伯东向坐;
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
(4)席次尊卑: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
门,其位次如下:
位尊者居前,8 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
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则不分席次。
(5)车座尊卑:古人乘车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表示恭敬。例如:
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信陵君窃符救赵》)
11.忌 讳
(1)古人讳言“钱”字,如:“古人以钱之名不雅驯,缙绅先生难道之,故易其
名曰赋、曰禄、曰饷,天子千里外曰采。”(《陶庵梦忆》),常见的说法是“孔方
兄”。再如,把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钱物称为“润笔”:两汉时,有人用钱买官,
钱又因此被称为“铜臭”等。
(2)古人讳言大小便:常见的说法有“更衣”“出恭”“解手”等。例如:权起
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3)古人讳言“死”:依照国礼,“死”在讳称上按尊卑分为五个等级。《礼记·曲
礼下》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宗教教义
中也讳言死,多以其他说法代替,如西归、仙游、升天、坐化、圆寂、涅槃、就木、
入土、谢世、作古等,现代汉语中如逝世、长眠、遇难、捐躯、殉国、夭折等。
12.避 讳
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即遇到与君主、尊长的名相同的文字就
采用某种方法回避。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国讳,一是家讳。
国讳指诗文中不直书在位的甚至前朝某些君主及其亲属的名字。例如,《吕氏春
秋》中称“楚”为“荆”,是因为“庄襄王名子楚,讳之,故言荆也”。《治平篇》
中“自此而元焉”,因避康熙“玄烨”讳,改“玄”为“元”。
家讳,或称为私讳,即说话行文中,避免提到自己的父名、祖名。司马迁祖父名
僖,所以《史记》中“僖”字皆作“螫”,例如:昭王薨,安螫王即位。(《信陵君
窃符救赵》)
避讳的方法:(1)改字法,即把帝王及所尊者之名改用其他字来代替。
(2)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某”,或作“□”。
(3)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少写一两笔。
(4)改音法,即读书时遇到讳字,就改变声调或读别的字音。
模块二 诗歌品鉴
经典诵读
春愁曲
(唐)温庭筠
红丝穿露珠帘冷,百尺哑哑下纤绠①。
远翠愁山入卧屏,两重云母空烘影②。
凉簪③坠发春眠重,玉兔煴香柳如梦④。
锦叠空床委堕红⑤,飔飔扫尾双金凤⑥。
蜂喧蝶驻俱悠扬,柳拂赤阑⑦纤草长。
觉后梨花委⑧平绿,春风和雨吹池塘。
【注释】
①哑哑(yā):象声词,辘轳汲水时的声音。下纤绠(gěng):放下帘绳。纤绠,
本意是井绳,这里是指帘绳。绠,汲水的绳索。
②云母:云母为饰的屏风。空烘影:空自映照着屏风内的人的孤影。
③凉簪(zān):以玻璃为饰的簪子。
④玉兔:指玉兔为饰的香炉,或指月亮。煴(yùn)香:一作“氤氲”,烟雾弥漫
貌。柳如梦:意谓笼罩在烟幕中的柳树给人以如梦似幻的感觉。
⑤锦叠:指锦被。委堕红:锦被一端坠在床下,可见卧床之人辗转难眠。堕,一
作“坠”。
⑥飔(sī)飔:凉风。扫尾:拂动凤尾。双金凤:双股的金凤钗,或钗上有一双
金凤。此钗疑为步摇簪,即簪钗一头垂悬着吊坠似的饰品,可以边走边摆动。此句似
谓凉风吹拂着一头垂悬如凤尾的发簪缓缓摇曳,同样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
⑦赤阑:赤阑桥,长安城郊桥名,后多泛指男女或朋友相会之处。阑,即“栏”。
⑧委:散落。
【译文】
用红丝串起露珠一样的珠子做成的帘幕晶莹透亮,漂亮的珠帘像瀑布一样“哑哑”
地舒放下来。
围绕着睡床的屏风绘有山水,画意清远;地上熏炉中双层的云母隔火板上映照出
了炭火的红光。
春寒中发簪也带着凉意,床角的兔形小薰炉里香料暗燃,笼罩在烟幕中的柳树给
人以梦幻之感。
皱叠的红锦被上是拖着长尾、展翅对飞的金凤纹样,凉风吹着一头垂悬如凤尾的
发簪缓缓摇曳。
蜜蜂嘤嘤嗡嗡,蝴蝶飞飞停停,都悠扬不断,杨柳细草绿如茵,柳丝轻柔地拂着
赤阑桥的栏杆。
一觉醒来满树梨花落在绿色的园地上,春风和雨吹拂着池塘里的水,水面上不时
泛起阵阵涟漪。
鉴赏点拨
【诗歌类型】爱情闺怨诗。
本诗属于爱情闺怨诗中的“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
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
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
状态。中国古代的诗人对“宫怨”“闺怨”“春宫”“春怨”之类的诗情有独钟,因
为他们与那些怨郁的女子具有同样的遭遇、同样的情怀,文人骨子里有着奴颜媚膝的
怨妇情结,这种情结自屈原始,瓜瓞绵绵,经久不衰。
【表现手法】渲染烘托。
全诗写女子之愁,虽然是春天,但“珠帘”是冷的,镜中的人也是孤单的,与“双
金凤”恰好形成映衬,久睡不醒,梦中的香暖又与现实的寂冷形成鲜明对比,醒来后
看着斜风吹着细雨落入池塘,心中的惆怅犹如涟漪一圈一圈散开,久久挥之不去。虽
然是主要描摹闺中细节和女子所见所闻,但描摹得非常细腻,全诗的愁情于词句间蔓
延纸外,有耐人寻味之愁。
此诗开头两句写破晓时的外景。“冷”,说明气候还处于春寒料峭之中,也渲染
出深闺冷清的气氛。“百尺哑哑下纤绠”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说珠帘长达百尺,既写
出了女子住处的豪华,同时也写出了深闺的孤寂。第三至八句描绘了美人空床独眠的
画面,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第九、十两句借旖旎的春光反衬美人孤独寂寞。末尾两
句描写女子睡醒后的所见所感,以风雨送春之景,写春光虚度、美人迟暮之感。“梨
花委地”,“春风吹池”,让她回到的现实。但这“梨花”“春风”并不是给她美的
享受,而是心灵上的刺激,只能加重伤春情绪。
此诗写闺中春愁,在艺术上的重要特征是用细节渲染闺中的伤春幽怨情绪。诗中
对女主人公之外貌、心理、行动均不作正面描绘刻画,完全藉环境气氛之烘托渲染与
自然景物之映衬暗示透露,写法细腻婉曲,俨然花间词境。
模块三 他山之石
主题:家国情怀
一、妙语箴言
1.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2.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南朝)江晖《雨雪曲》
3.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寄南征诸将》
4.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
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冼星海
5.名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
佑
6.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 吴
玉章
7.能够献身于自己祖国的事业,为实现理想而斗争,这是最光荣不过的事情了。
——吴玉章
8.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
好。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习近
平
二、作文素材
【主题导读】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
人,都是密不可分的。“小家”与“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正因为
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
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安民、匡扶天下的担当。长期以来,家国情怀
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对接高考】
中学生正处于筑梦的年龄段,内心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快乐、幸福的企盼。
近些年的高考也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梦想结合起来,把个人价
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以家国情怀涵养人格品行。如 2019 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青
春接棒,强国有我”,材料再现不同时期青年的爱国行动,激励当代青年奋勇接棒,
引导考生抒写心中的家国情怀。2019 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题“爱国情怀”,材料中的“爱
国”“献身”等词直击爱国情怀。2018 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世纪宝宝’中国梦”、
2018 年北京卷大作文题“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都聚焦“家国情
怀”,指引考生立足个人成长,关注国家发展。
【高分论点】
家国实为一体,爱家方能爱国
爱国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
砥砺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
在文化熏陶中培育家国情怀
在涵养家国情怀中传承家风
复兴传统文化,提升家国情怀
理性爱国,树立大国公民风范
爱国,就请做个守规则的人
狭隘的爱国行为有损国家形象
【论据解读】
1.黄旭华:隐“功”埋名三十载,终身报国不言悔
2019 年 9 月 17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黄旭华院士“共和国勋章”。
作为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仿佛将“惊涛骇浪”的
功勋“深潜”在了人生之海中。
1970 年 12 月 26 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401 艇”下水。4 年后的建军节,它被
命名为“长征 1 号”交付给海军。随后 10 余年,科研人员在后续型号上不断进行改进。
1988 年初,“404 艇”来到南海,准备向“极限深潜”的目标冲刺。作为总设计师,
当时已 60 多岁的黄旭华决定亲自参与深潜,由于世界上并未有此先例,他被多次劝说。
但黄旭华很坚决地说:“首先我对它很有信心。但我担心深潜时出现超出我现在认知
水平的问题,而且万一有哪个环节疏漏了,我在下面可以及时协助判断和处置。”
结果正如我们所预料的那样,这次深潜试验取得成功。试验成功后,“404 艇”
成为我国第一代鱼雷攻击型核潜艇的定型艇,而且从此以后,核潜艇总设计师随同首
艇一起深潜,成了一项传统。
对接主题:弘扬爱国精神,将人生与国家命运绑在一起。
速用示范:爱国从来不是一句空话。不仅要在动荡喧嚣的时代始终保持内心的平
静和坚持的韧劲,更重要的是,要随时做好献身的准备,这是黄旭华院士给我们的最
大的启示。当代青年更应具有随时献身报效祖国的觉悟。时代需要新青年,新青年要
追随先辈们的脚步,潜心钻研、锐意进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陈天华:万里寄血书,舍身赴死为救国
陈天华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他为了革命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对中
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03 年,陈天华留学日本。当时沙俄军队侵占东北三省,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又谋
划同沙俄政府私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消息传来,陈天华悲愤欲绝,不禁张开双臂,大
声呼喊:“拯救祖国!四万万同胞,起来拯救祖国呀!”他咬破手指,用血指写道:
“救国!”他不停地写,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号召国人起来
斗争……他一连写了几十封血书,因流血过多而晕倒,晕倒时还喊着:“救国!救国!”
别人把他救醒后,劝他休息,他不肯,挣扎着把血书一封一封装入信封,从日本寄到
湖南各学校。那一封封血书像火炬,点燃了国人的爱国热情;那一个个带血的字像号
角,召唤国人奔赴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前线!1905 年,为了唤醒国人,陈天华挥笔写
下《绝命书》,蹈海自杀,献出自己年仅 30 岁的生命。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怕
牺牲的精神,为当时许多麻木的国人敲响了警钟。
对接主题:生命诚可贵,爱国价更高。
速用示范:爱国就意味着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就意味着必要时必须无条件地听
从国家的召唤。祖国处于生死存亡之际,陈天华身离祖国万里,却不减爱国之情,用
血写心声,用命唤醒国人。时代在变,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应该是我们永远的
座右铭。
晚间小练:操千曲而后晓声
一 、 语 言 文 字 运 用
阅 读 下 面 的 文 字 , 完 成 1-3 题 。
四 月 三 十 日 的 下 午 ,有 位 朋 友 约 我 到 挂 甲 屯 吴 家 花 园 去 看 海 棠 ,“ 且 喜 天
气 晴 明 ”— — 现 在 回 想 起 来 ,那 天 是 九 十 春 光 中 唯 一 的 春 天 — — 海 棠 花 又 是 我
所 深 爱 的 , 就 欣 然 地 答 应 了 。
无 香 的 花 中 ,海 棠 要 算 我 ① 。海 棠 是 浅 浅 的 红 ,红 得
“ 乐 而 不 淫 ”, ② ,白 得“ 哀 而 不 伤 ”,又 有 满 树 的 绿 叶
掩 映 着 ,秾 纤 适 中 ,像 一 个 天 真 、健 美 、欢 悦 的 少 女 ,同 是 造 物 者 最 得 意 的 作
品 。斜 阳 里 ,我 正 对 着 那 几 树 繁 花 坐 下 。春 在 眼 前 了 !这 四 棵 树 上 ,有 千 千 万
万 玲 珑 娇 艳 的 花 朵 ,乱 哄 哄 地 在 繁 枝 上 挤 着 开 … … 看 见 过 幼 稚 园 放 学 没 有 ? 从
小 小 的 门 里 ,挤 着 的 跳 出 涌 出 使 人 眼 花 缭 乱 的 一 大 群 的 快 乐 、活 泼 、力 量 、生
命 ;这 一 大 群 跳 着 涌 着 的 分 散 在 极 大 的 周 围 ,在 生 的 季 候 里 做 成 了 永 远 的 春 天 !
一 春 来 对 于 春 的 憎 嫌 ,这 时 都 消 失 了 ,喜 悦 地 仰 首 ,眼 前 是 烂 漫 的 春 ,骄 奢 的
春 ,光 艳 的 春 。似 乎 春 在 九 十 日 来 无 数 的 徘 徊 瞻 顾 ,百 就 千 拦 ,只 为 的 是 今 日
在 此 树 枝 头 , 快 意 恣 情 的 一 放 !
1.下 列 各 句 中 的 感 叹 号 , 和 文 中 三 处 感 叹 号 作 用 相 同 的 一 项 是 ( )
A. 你 给 我 出 去 !
B. 我 多 么 想 看 看 他 老 人 家 呀 !
C. 怎 么 会 是 你 啊 !
D.咔 嚓 ! 一 道 闪 电 划 破 了 夜 空 。
2.请 在 文 中 画 横 线 处 补 写 恰 当 的 语 句 ,使 整 段 文 字 语 意 完 整 连 贯 ,内 容 贴
切 , 逻 辑 严 密 , 每 处 不 超 过 6 个 字 。
3.文 中 画 波 浪 线 的 句 子 可 以 改 写 成“ 一 春 来 对 于 春 的 憎 嫌 ,这 时 都 消 失 了 ,
喜 悦 地 仰 首 ,眼 前 是 烂 漫 、骄 奢 、光 艳 的 春 ”,从 语 义 上 看 二 者 基 本 相 同 ,为
什 么 说 原 文 表 达 效 果 更 好 ?
4.下 面 文 段 有 四 处 语 病 ,请 指 出 其 序 号 并 做 修 改 ,使 语 言 表 达 准 确 流 畅 。
① 根 据 大 量 调 查 研 究 证 明 ,② 一 个 人 童 年 养 成 的 劳 动 习 惯 ,③ 长 大 后 更 可
能 具 有 责 任 心 ,④ 也 更 容 易 适 应 家 庭 生 活 和 职 场 工 作 需 要 。⑤ 发 达 国 家 都 比 较
重 视 中 小 学 生 的 劳 动 教 育 。⑥ 要 培 育 我 国 中 小 学 生 的 劳 动 习 惯 和 劳 动 态 度 ,⑦
提 升 他 们 的 劳 动 技 能 和 劳 动 素 养 ,⑧ 各 地 应 当 积 极 推 进 劳 动 教 育 进 校 园 、到 课
外 ,⑨ 多 组 织 小 学 低 年 级 学 生 开 展 校 园 劳 动 和 家 务 劳 动 ,⑩ 让 劳 动 成 为 中 小 学
生 生 活 和 学 习 。
5.请 对 下 面 这 段 新 闻 报 道 的 文 字 进 行 压 缩 。要 求 保 留 关 键 信 息 ,句 子 简 洁
流 畅 , 不 超 过 50 个 字 。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7 月 10 日 宣 布 启 动 一 项 新 倡 议 ,以 帮 助 全 球 13 亿 烟 民 在 新
冠 大 流 行 期 间 戒 烟 。世 卫 组 织 总 干 事 谭 德 塞 说 ,这 一 倡 议 将 帮 助 人 们 不 受 限 制
地 获 得 戒 烟 所 需 的 资 源 , 如 尼 古 丁 替 代 疗 法 、 来 自 数 字 卫 生 工 作 者 的 建 议 等 。
据 世 卫 组 织 数 据 ,吸 烟 每 年 导 致 全 球 800 万 人 死 亡 ;有 证 据 显 示 ,吸 烟 者 比 非
吸 烟 者 更 容 易 发 展 成 新 冠 重 症 病 例 。谭 德 塞 说 ,如 果 吸 烟 者 需 要 更 多 动 力 来 戒
掉 吸 烟 这 一 习 惯 , 目 前 的 新 冠 大 流 行 正 好 提 供 了 合 适 的 动 力 。
二 、 名 篇 名 句 默 写
1.《 离 骚 》中 既 表 现 了 诗 人 对 祖 先 的 崇 拜 ,又 表 现 了 他 贵 族 出 身 的 优 越 感
和 责 任 感 的 句 子 是 “ , ” 。
2. 诗 人 自 述 生 于 寅 年 寅 月 寅 日 , 降 生 祥 瑞 的 句 子 是
“ , ” 。
3.《 离 骚 》中 诗 人 自 述 父 亲 给 自 己 取 了 美 好 的 名 字 ,其 中 包 含 着 父 亲 对 他
的 美 好 期 望 , 诗 人 也 把 这 作 为 自 己 美 好 人 格 的 准 则 的 句 子 是
“ , 。 , ” 。
4.《 离 骚 》中 起 承 上 启 下 的 作 用 ,诗 人 认 为 自 己 不 仅 有“ 内 美 ”,而 且 有
“ 修 能 ” 的 句 子 是 “ , ” 。
5.《 离 骚 》中 诗 人 用 采 集 香 草 来 比 喻 自 己 对“ 修 能 ”的 追 求 。他 认 为 只 要
是 美 好 的 品 格 , 就 都 要 学 习 的 句 子 是 “ , ” 。
6.《 离 骚 》中 写 时 光 迅 速 流 逝 ,表 现 屈 原 担 心 自 己 无 法 为 楚 国 尽 心 的 句 子
是 “ , ” 。
7.《 离 骚 》中 写 楚 怀 王 昏 聩 误 国 ,保 守 落 后 ,导 致 政 治 混 乱 。诗 人 虽 一 腔
热 忱 , 但 无 奈 “ 美 人 ” 不 识 的 句 子 是 “ , ” 。
8.《 离 骚 》中 写 诗 人 对 楚 王 善 意 的 劝 告 ,同 时 表 明 自 己 虽 身 处 逆 境 仍 心 存
祖 国 , 有 拯 救 国 家 的 赤 子 之 心 的 句 子 是 “ , ” 。
9.《 离 骚 》中 表 明 诗 人 当 仁 不 让 地 以 君 主 的 政 治 引 路 人 自 居 ,认 为 自 己 不
是 君 主 的 奴 仆 ,而 是 堂 堂 正 正 、顶 天 立 地 的 人 ,具 有 强 烈 的 自 我 意 识 的 觉 醒 的
句 子 是 “ , ” 。
10.《 离 骚 》 中 , 写 “ 内 美 ” “ 修 能 ” 兼 备 、 报 国 之 心 可 鉴 , 诗 人 当 仁 不
让 ,自 荐 充 当 楚 国 政 治( 楚 王 )的 引 路 人 的 句 子 是“ , ”。
三 、 现 代 文 阅 读
孟 子 曰 :“ 天 下 之 本 在 国 , 国 之 本 在 家 , 家 之 本 在 身 ” 所 谓 家 国 天 下 , 乃
是 以 自 我 为 核 心 的 社 会 连 续 体 。每 一 个 自 我 都 镶 嵌 在 从 家 国 到 天 下 的 等 级 性 有
机 关 系 之 中 ,从 自 我 出 发 ,逐 一 向 外 扩 展 ,从 而 在 自 我 、家 族 、国 家 和 天 下 的
连 续 体 中 获 得 同 一 性 。
中 国 古 代 的 社 会 政 治 关 系 ,不 是 用 以 契 约 为 核 心 的 法 来 调 节 ,而 是 以 伦 理
性 的 礼 乐 制 度 为 基 础 的 。家 国 一 体 的 礼 乐 制 度 ,来 自 西 周 的 分 封 制 。天 子 封 诸
侯 为 立 国 ,诸 侯 分 封 土 地 和 人 民 给 卿 大 夫 为 立 家 ,进 而 形 成 金 字 塔 形 的 封 建 等
级 制 度 。所 谓 家 国 天 下 ,就 是 由 这 种 宗 法 分 封 制 联 为 一 体 的 卿 大 夫 、诸 侯 与 天
子 。天 子 代 表 天 下( 相 当 于 现 代 意 义 上 的 国 ),诸 侯 代 表 列 国( 相 当 于 现 代 意
义 上 的 地 方 ),卿 大 夫 代 表 采 邑( 相 当 于 现 代 意 义 上 的 家 乡 );家 国 天 下 之 间 ,
通 过 层 层 分 封 与 效 忠 而 形 成 血 缘 — 文 化 — 政 治 共 同 体 , 既 是 亲 戚 , 又 是 君 臣 ,
如 同 一 个 大 家 族 。春 秋 战 国 之 际 礼 崩 乐 坏 ,但 家 国 一 体 却 在 大 一 统 的 秦 汉 体 制
中 得 以 延 续 和 发 扬 光 大 。 到 汉 武 帝 之 后 , 法 家 的 郡 县 制 与 儒 家 的 礼 乐 制 合 流 ,
董 仲 舒 提 出 的“ 三 纲 ”思 想 成 为 两 千 年 中 华 帝 国 的 意 识 形 态 核 心 ,宗 法 家 族 的
父 子 、夫 妇 伦 理 与 国 家 的 君 臣 之 道 高 度 同 构 ,王 朝 的 政 治 关 系 是 家 族 伦 理 关 系
的 放 大 , 伦 理 与 政 治 高 度 一 体 化 。
家 国 与 天 下 ,是 肉 身 与 灵 魂 的 关 系 。天 下 代 表 了 至 真 、至 美 、至 善 的 最 高
价 值 ,这 一 价 值 要 在 人 间 实 现 ,必 须 通 过 宗 法 家 族 和 王 朝 国 家 的 制 度 肉 身 ,这
些 制 度 是 由 将 伦 理 与 政 治 合 为 一 体 的 名 教 、典 章 制 度 和 风 俗 组 成 的 。因 此 ,天
下 价 值 不 远 人 ,就 在 人 间 的 礼 法 秩 序 与 日 常 生 活 之 中 。离 开 了 家 国 的 肉 身 ,天
道 将 沦 为 无 所 依 傍 的 天 下 意 识 ,从 更 高 的 天 命 、天 道 、天 理 中 获 取 。家 国 对 于
中 国 人 来 说 之 所 以 神 圣 ,之 所 以 具 有 不 可 撼 动 的 现 实 权 威 性 ,乃 是 因 为 它 是 天
下 价 值 的 人 间 体 现 。
在 以 自 我 为 出 发 点 的 家 国 天 下 连 续 体 之 中 ,家 国 不 过 是 中 介 物 ,最 重 要 的
乃 是 自 我 和 天 下 这 两 极 。天 下 在 古 代 中 国 有 两 个 密 切 相 关 的 含 义 :一 个 普 遍 的
宇 宙 价 值 秩 序 ,与 天 命 、天 道 、天 理 等 同 ,是 宇 宙 与 自 然 最 高 之 价 值 ,也 是 人
类 社 会 和 自 我 的 至 善 所 在 ;另 一 个 含 义 是 从 小 康 到 大 同 的 礼 治 ,是 人 类 社 会 符
合 天 道 的 普 遍 秩 序 。 前 一 个 天 下 , 因 为 作 为 价 值 体 等 同 于 天 命 、 天 道 、 天 理 ,
所 以 不 必 经 过 家 国 的 中 介 ,自 我 便 可 以 与 其 沟 通 。孟 子 有“ 天 民 ”之 说 ,此 说
以 后 为 宋 明 理 学 特 别 是 阳 明 心 学 发 扬 光 大 。 一 个 人 的 内 心 因 为 先 天 拥 有 良 知 ,
可 以 直 接 与 天 理 打 通 , 良 知 即 天 理 , 天 理 即 良 知 , 自 我 与 天 下 有 直 接 的 通 道 ,
不 必 经 过 家 国 的 转 手 。后 一 个 天 下 ,乃 是 现 实 世 界 中 的 文 化 伦 理 秩 序 ,个 人 若
要 与 天 下 打 通 ,必 须 经 过“ 齐 家 治 国 ”,才 能 达 致“ 平 天 下 ”,因 而 家 国 成 为
从 自 我 到 天 下 不 可 缺 少 的 中 间 环 节 。儒 家 的 个 人 良 知 之 实 现 ,必 须 通 过 在 家 族
与 王 朝 的 公 共 事 务 之 中 从 事 道 德 实 践 。所 谓 致 良 知 中 的“ 致 ”,不 仅 是 对 天 理
的 领 悟 , 更 是 对 天 理 的 践 行 。
( 摘 编 自 许 纪 霖 《 家 国 天 下 : 现 代 中 国 的 个 人 、 国 家 与 世 界 认 同 》 )
1.下 列 关 于 原 文 内 容 的 理 解 和 分 析 ,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A. 家 国 天 下 推 崇 自 我 至 上 , 在 自 我 、 家 族 、 国 家 和 天 下 的 连 续 体 中 获 得
同 一 性 。
B. 自 西 周 的 分 封 制 而 来 的 家 国 一 体 的 礼 乐 制 度 形 成 了 金 字 塔 形 的 封 建 等
级 制 度 。
C. 宗 法 秩 序 的 正 当 性 只 能 从 超 越 的 天 下 意 识 , 从 更 高 的 天 命 、 天 道 、 天
理 中 获 取 。
D.个 人 必 须 经 过“ 齐 家 治 国 ”,才 能 与 天 理 打 通 ,与 天 下 打 通 ,达 致“ 平
天 下 ” 。
2.下 列 对 原 文 认 证 的 相 关 分 析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A. 首 段 提 示 了 家 国 天 下 的 内 涵 , 接 着 阐 明 自 我 、 家 族 、 国 家 和 天 下 之 间
的 关 系 。
B. 第 二 段 借 助 一 些 历 史 事 实 , 论 述 了 家 国 一 体 与 中 国 古 代 社 会 政 治 之 间
的 联 系 。
C. 通 过 辨 析 “ 天 下 ” 的 两 种 含 义 , 论 述 了 家 国 天 下 连 续 体 中 天 下 和 自 我
的 重 要 。
D. 文 章 首 尾 均 提 到 了 孟 子 的 言 论 , 突 出 了 “ 家 国 ” 的 重 要 性 , 有 较 强 的
说 服 力 。
3.根 据 原 文 内 容 , 下 列 说 法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A. 中 国 古 代 的 社 会 政 治 关 系 以 伦 理 性 的 礼 乐 制 度 为 基 础 , 可 见 一 旦 礼 崩
乐 坏 家 国 将 分 崩 离 析 。
B. 董 仲 舒 的 “ 三 纲 ” 思 想 成 为 两 千 年 中 华 帝 国 的 意 识 形 态 核 心 , 表 明 政
治 伦 理 化 更 为 明 显 。
C. 中 国 人 认 为 家 国 是 天 下 价 值 的 人 间 体 现 , 因 而 觉 得 它 具 有 神 圣 而 不 可
撼 动 的 现 实 权 威 性 。
D. 儒 家 “ 致 良 知 ” 是 指 在 从 事 家 国 公 共 事 务 的 道 德 实 践 中 实 现 良 知 , 要
领 悟 更 要 践 行 天 理 。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B【解析】A 项,用在句子末尾,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C 项,用在句子末尾,
表示强烈的反问语气。D 项,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B 项和文中三处感
叹号的作用均是用在句子末尾,表示感叹语气。
2.①最喜欢的了 ②淡淡的白
3.①强调的重点不同:原句重点落在春的特点上,强调了眼前的春“烂漫”“骄
奢”“光艳”的特点,以及给作者带来的震撼;改句前置后,突出强调的意味不重。
②感情程度不同:原句“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构成排比,感情强烈,
作者赞美之情更难以掩抑;改句化三为一,与原句相比稍逊色。
4.①句式杂糅,去掉“根据”;②偷换主语,去掉“的”;⑥词语搭配不当,“培
育”改为“培养”;⑩成分残缺,句末添加“的一部分”。
5.①世界卫生组织②7 月 10 日③宣布启动一项新倡议,④帮助全球烟民在疫情期
间戒烟,⑤新冠为戒烟提供动力。
二、名篇名句默写
1.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2.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3.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4.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5.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6.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7.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8.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改乎此度
9.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10.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三、现代文阅读
1.C【解析】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 项分析错误,“以自我为核
心”“从自我出发”并非“推崇自我至上”;B 项分析错误,“形成了金字塔形的封
建等级制度”的是分封制;D 项分析错误,“必须”过于绝对,人若有良知,便可“直
接与天理打通”。
2.C【解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 项,“论述了家国天
下连续体中天下和自我的重要”分析错误,应是“突出了‘自我’的重要性”。
3.A【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A 项说法错误,
“可见一旦礼崩乐坏家国将分崩离析”推论不当。原文中有“春秋战国之际礼崩乐坏,
但家国一体却在大一统的秦汉体制中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