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小说复习专题
专题二:
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作用
高考真题回顾
ß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
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
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ß 而小说情节安排的作用属于高考常见题型,如
2020 年全国一卷:
ß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
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
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
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
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
读懂小说从学会梳理情节开始
ß 【思考】如何快速、准确地梳理情节呢?
ß 1、从时空叙述逻辑入手;
ß 2、从小说特有的线索入手;
ß 3、从人物的设置入手;
以《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下午》为例
ß 两个星期以来,丈夫一心扑在鸟笼上,干木工活
儿就不用心思了,她很不高兴,可是鸟笼一做好,她的
烦恼就顿时烟消云散了。(时间)
老大夫希拉尔多的夫人爱养鸟,那天下午,大夫出
诊归来,就去看个究竟。(时间)
财主蒙铁尔对于鸟笼的新闻无动于衷。他就住在
离这儿没有多远的地方,一间堆满家具什物的房子里。
他那形容憔悴的妻子,一吃罢午饭就紧闭门窗,在黑洞
洞的屋子里,睁着眼睛整整待上两个钟头。(地点空间
转换、重要次要人物出场)
ß 巴尔塔萨在台球房受到热烈欢迎。(空间)
根据情节梳理的方法快速而准确地得到本篇小说分为
四个层次;并以鸟笼为线索快速概括出本文情节为:做
鸟笼、拒卖鸟笼给大夫、送鸟笼给彼贝、台球室买醉
(吹嘘做鸟笼)
《侯银匠》情节梳理
ß 侯银匠为女儿选夫婿
ß 侯银匠为女儿被嫁妆
ß 侯菊改装花轿
ß 侯菊出租花轿
ß 侯菊打理陆家
ß 侯菊看望父亲
ß 侯银匠独自一人喝酒——孤独、寂寞
ß 小结:情节梳理是读懂小说的起点,也是做题
的起点,所以在阅读时习惯性梳理情节是非常
有效的。
——心灵手巧、能干
——善于经营、精明
——贤惠体贴、聪慧
——孝顺
《侯银匠》为例——情节与情节的关系
ß 1.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
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 说明。 (4 分)
【解题分析】1、首先思考第二段的内容有哪些?—
第二段主要写了侯银匠与女儿的相依为命和候菊的
精干的形象。
2、第二段内容分别与下文哪些情节有关联?
ß 答:为后面情节发展提供了依据,此段写侯菊的
勤劳能干,方有下文的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
为当家媳妇等。本段首句还写出了父女相依为命,
也为下文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提供了依据。
情节作用分析
ß 【题目】《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岜尔塔
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
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ß 答案: 角度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
行为使读者对勤劳、纯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
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还有爱面子、冲动等性
格特点,认识到巴尔塔萨性格的复杂性。
ß 角度二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
拒绝卖出鸟笼,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
样的情节已曲折生动;“醉酒”让主人公欠下
债务,狼狈不堪,使情节再生波澜,引人入胜。
ß
角度三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
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扬
了善与爱的主题;从来没喝过酒却喝得酩酊大
醉,表现出这个小人物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种种
无奈,反映出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生活之间
常常存在着矛盾。
ß 角度四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共有三个场
景:巴尔塔萨家赏鸟笼,蒙铁尔家送鸟笼和台
球房醉酒。台球房是唯一的公共场所,醉酒情
节把场景从家庭空间移到社会空间,集中展示
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情节安排作用总结
内容方面:
ß 1.对环境(交代社会背景,渲染某种氛围)
ß 2.对人物(塑造XX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丰富)
ß 3.对主题(深化XX主题,升华主旨)
ß 4.对读者(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
考、共鸣)
结构方面:
ß 5.从情节结构来说,关键情节或转折性情节,往往有推动
情节发展,让情节更生动曲折,增强文章的喜剧性,能引
发阅读兴趣;
ß 照应前文;承上启下;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ß 为XX埋下伏笔;为XX做铺垫
ß (关键术语:照应、悬念、伏笔、铺垫)
情节结构赏析
ß 《千叶瓶》请从情节结构角度对这篇小说进行赏析。(8分)
ß 答案:这篇小说情节简单,线索清晰,但构思颇具匠心。
小说以花瓶为线索,不小心损瓶→专心画瓶→“发小”
评瓶三个主要情节结构全篇。
ß ①开篇先介绍花瓶的由来、经历,突出花瓶的平常与不
平常。平常在于它的普通,不平常在于它陪伴主人公多
年,见证了主人公的大半生生活,这些介绍为后文情节
的发展提供了合理的依据,铺垫自然、巧妙,买笔的环
节看似与画瓶无关,却为下文画绿叶埋下伏笔。
ß ②写主人公画瓶的过程时,又常通过妻子、女儿的话语
侧面表现主人公的专注、投入。
ß ③结尾处“发小”来访,借“发小”之口评瓶,巧妙地
深化了小说的主题。(8分;“总说”2分;“分述”6分,
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