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版)-2021届高三《新题速递·语文》04月刊(适用于高考复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 03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2021·四川省成都市名校联盟高三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巴音诺尔的旗 何君华 只要看到学校的旗升起来,我们就知道该上学了。 升旗的除了老那,不会有别人,因为老那是我们嘎查小学的校长。说他是校长是抬举他, 因为他是个“光杆司令”,他除了是校长,还是我们的蒙语课老师、汉语课老师、教学老师 和体育老师,是我们各个正课副课的老师。是的,整个嘎查小学只有他一个老师,他是他自 己的校长。 老那叫那日苏,但没人叫他那日苏,也没人叫他那校长,包括我们学生在内,背地里都 喊他老那。老那究竟在我们嘎查小学当了多少年校长,没人说得清,我爸上学的时候他就是 校长,你说得有多久。 有人说,嘎查小学创立的时候老那就是校长。用现在流行的说法,他属于创校校长。老 那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那就是每天早上六点准时起床升旗。一旦哪天没升旗,那意思就是 学校放假。起初我们连什么是星期都不知道,时间久了才知道一个星期是七天,只有星期天 一天放假不上学。在我们嘎查,谁都不习惯按照星期过日子,因此仍然每天还是看老那升旗 没有,升旗了就赶紧催自家的孩子起床上学。 说起来,老那的“旗语”在我们巴音诺尔嘎查还真是挺实用的。我们嘎查虽然地势极平 坦,但却是出了名的“幅员辽阔”(这个词当然也是老那用半生不熟的汉语教给我们的)。 不夸张地说,我们嘎查可能是整个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中国最大的嘎查(村),各家各户住 得远,升旗确实是最简单有效的联系方式。 老那吃住都在学校,平时没事也很少离开学校,学校就是他千年不变的根据地。老那如 果有事,通常就是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去苏木或是旗里乃至盟里领奖。老那有时候想不明白, 他每天无非就是给孩子们教教课,水平也不高,能力也有限,很多知识他都不掌握,很多他 掌握的知识也不一定对,比他优秀的应该大有人在,怎么他就被评上“优秀教师”了呢?老 那想不通,我们也想不通,完全不知道长年一脸严肃的老那“优秀”在哪里。 尽管想不通,但我们倒总是热切地盼望老那去参加颁奖大会。那样的话,不仅我们能放 一天或是两天假,而且老那还会给我们带回一些我们喜欢的物件儿,有时是一副羽毛球拍, 有时是一副乒乓球拍。我们就在操场上用粉笔划一条线,或是把课桌拼起来摆上砖头拉开架 势打,别提有多高兴了。最让我们激动的,是有一次老那去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领奖,那次 我们不光难得地一连放了三天假,老那回来后还给我们带回一只崭新的足球。这是我们第一 次看见真的足球,所有人都疯抢着上去踢,人实在太多了,脚又不听使唤,经常一节课也踢 不上几脚,但仍然乐此不疲。 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老那用自己得奖的奖金买的。老那除了给我们带回这些 礼物,每次还要买些粉笔三角板之类的教具文具,因此他回来时肩上的帆布袋子总是鼓鼓囊 囊。除开这些,一定还能在袋子里找到一面崭新的国旗。 我们嘎查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夜间风大,每天傍晚老那都要把国旗降下未收好。尽管 这般爱护,可国旗还是经不住每天的风吹日晒,因此只要有机会出门,老那就一定会买一面 新国旗回来。 我们都不知道,一双破胶鞋穿了又穿的老那竟然如此慷慨。 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还有很多。老那的两个儿子都非常有出息,一个是北京一所著名大学的博 士,一个在国外一家顶尖科技公司任职,他们都想将老那接到他们身边去,但老那却从来没 动过这种念头,一心只想留在嘎查小学当他的光杆校长。 这一晃多少年过去了,我们赶回去参加老那的葬礼时才偶然知道这些,一时都忍不住湿 了眼眶。如今,巴音诺尔小学早就不在了,整个巴音诺尔嘎查也已经异地搬迁安置,但我们 所有人都决定回去看一看,因为那里曾经有一面旗,指引着我们年少求学的路,也将永远指 引我们人生的路。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9 年第 18 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篇写“学校的旗升起来”,既照应标题,又呼应结尾,使结构完整,并激发读者 思考“旗”的深刻含义。 B.小说借“我们”想不通老那水平不高,能力有限,知识不准确,怎么就被评上“优秀” 来激发读者的探究欲望,去寻找老那“优秀”在哪里。 C.小说用细节“一双破胶鞋穿了又穿”“帆布袋子总是鼓鼓囊囊”“一定还能在袋子里找 到一面崭新的国旗”塑造了老那坚守清贫、甘于奉献、关爱学生、热爱祖国的乡村教师 形象。 D.“我们”参加老那的葬礼时“忍不住湿了眼眶”是因为“我们”以前不理解、不尊重老 那而感到愧疚。 2.结合文本分析“旗”这一物象在小说中有何作用。(6 分) 3.小说在叙事方面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6 分) 1.【答案】D 2.【答案】 ①情节方面:旗作为文章的线索,串联全文。小说的主要情节升旗、旗语、买新旗都围绕 “旗”而展开。 ②人物方面:旗映衬出老那热爱祖国、关爱学生、慷慨无私的高尚人格。老那升旗、买新 旗是为提醒学生上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体现了他心中的大爱。 ③主题方面:旗象征以老那为代表的乡村教师带给学生思想的启迪、爱的陪伴,对学生人 生道路的指引。 (每点 2 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3. 【答案】 ①以第一人称“我们”为叙述人称,用“我们”的所见所闻来展示情节,使小说更具真实 性和感染力。 ②小说以“讲述”为主,老那的事迹和人物形象主要通过“我”的讲述得以呈现展示。 ③补叙。“我们”不知道的老那的其他情况在文末用补叙来补充交代,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④叙述者和小说中人物身份的重叠。“我”既是叙述者,也是老那的学生,既可以在讲述 中保留讲述者的个人化腔调,又可以自由地表达作为学生的看法,抒发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两种身份重叠带给读者别样的阅读感受。 (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得满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二、(2021·安徽省马鞍山市 2021 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二模))阅读下面 的文字,完成 1~2 题。 陈忠实改稿 韩小蕙 ①我始终忘不了陈忠实老师的一件小事。 ②2012 年,电影《白鹿原》制作完成,但还未最后“定稿”,我有幸先睹为快,陈忠 实老师亦在场。我被其中“老腔”那一段戏震撼得目瞪口呆,乡野艺术家们那种呼天抢地的 表达,哪儿是在表演,分明是把自己的性命都押上去了!一连多日,那几位农民艺术家的喷 血似的啸喊,一直在我心头激荡着,让我反复品咂着秦陕农民深重的内心。 ③我就求忠实老师了:给我们光明日报文荟副刊写一篇老腔吧?多长、多短都行,您写 多少,我们发多少。我绝不催您,何时写来何时发,保证给以最壮美的版面。忠实老师略一 沉吟,答应了。 ④君子一诺。稿子很快就写来了。忠实老师不用电脑,是用钢笔写在 18 页白纸上的。 整整齐齐的字里行间,显示出大作家陈忠实对文字的尊崇与珍重。忠实老师的这篇文章,题 目干脆利落,就叫“我看老腔”,5800 多字,叙述了他从 3 年前初识华阴老腔,受到震撼 后,不断地把这关中珍宝介绍到北京人艺等大雅之堂,又每演一场都收获到爆炸性欢迎的故 事。文章写得非常非常好,不仅下大功夫去落实了关中地方戏的有关资料,具有学术的权威 性;而且是用优美的散文语言表达出来的,流畅圆润,生动好读,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量,使 我这个职业编辑的阅读过程中,也几度怦怦心跳,思潮起伏。 ⑤然而,在准备刊发的时候,我竞有些踟蹰了:说实在的,我很想请忠实老师再增添一 部分内容,即在那苍凉的黄土原野、乡间最简陋的舞台下面,他自己作为一个乡党一个普通 观众,看着农民艺术家们充满泥土本色的表演,他的现场感受是什么? ⑥但我真的很迟疑,不太敢说出口。这真是有点非分的要求了-你想,陈忠实老师何许 人也?乃中国文坛巨学,已然这么呕心沥血地给你写了,你若再提要求,不是冒犯吗? ⑦一连好几天,我纠结!作为一个职业编辑,我是属于呕心沥血编副刊的那种愚人,虽 然在别人眼中,这些不当吃、不当喝、不当升官发财的报纸版面没什么用,简直就是太无足 轻重了;可我这种但求百分之百而不放过的完美主义性格,也确实屡屡害苦了我,并让这件 事成为我心中过不去的坎儿。 ⑧最终,导致我下决心拿起电话的是我想起了一件事:20 世纪 90 年代《白鹿原》出版 后,陈忠实老师看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工作条件很差,就自掏腰包 2 万元,为改善编辑们的 工作条件尽了一点力,当时的 2 万元可是一笔极大的数目,相当于今天的十万、二十万啦! 后来到了 2012 年 5 月,他又主动与《白鹿原》的三位责编之一、《当代》原主编何启治先 生商量设立“文学编辑奖”之事。面对陈忠实个人将要拿出高达几十万元的偌大数目,何启 治建议将该奖项命名为“陈忠实当代文学编辑奖”,但忠实老师坚决不同意,执意定为“白 鹿当代文学编辑奖”。 ⑨与我想象的完全一样,忠实老师在平静地接听完我的电话之后,用他那高尚人格所凝 练出来的高贵,一字一句认真地说:“好,那我就再给你补充上这么一段。” ⑩我当时鼻子都酸了,一如我现在写下这一段回忆文字,鼻子又发酸、眼睛又潮热了一 样。 ⑪几天后,和上次一样,我再次收到了忠实老师的快件。里面又是那薄薄的白纸,2 页, 依然是整整齐齐的字里行问,显示出大作家陈忠实对文字的尊崇与珍重。涉及忠实老师补充 他现场感受的那一段是:“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 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 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 音……” 我每每感慨托尔斯泰的那段名言:“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 分子,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越小。”在文坛、在作家群、在读者 的汪洋大海中,为什么陈忠实的名字是一座大山?不朽的《白鹿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 恐怕就是忠实老师“高者出苍天”的人品。他真诚地体悟每一个个体生命,哪怕是最微不足 道的老农和他们的婆姨。他知晓生命的意义,真正领悟了“人”字后面所深蕴的无垠与无限。 他的写作,就是要把这“人”字大写出来,写出人内心最深处的悸动,写出人类内心最本质 的跳动。 犹记得当初打电话给忠实老师时,我叫了一声“忠实老师”。他迟疑了一下,用他那 浓重的陕西腔反问:“小蕙,你叫我啥?”我以为自己说错什么话了,期期艾艾地说:“忠 实老师,怎么了?”这回他听清了,马上说:“呀,你咋能这样叫,可不敢呢!”大哉陈忠 实老师,原来他在自己的心目中,就是这样给自己定位的! 我不知说什么好。想起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我自己刚步入文学之路时,前辈们曾一 再地教诲“作文先做人”。现在,却很少有人再提到这句话了,也许是怕被年轻人嘲讽为“过 时”?然而,真理就是真理,经典就是经典,楷模就是楷模。人间大美,天地同辉,作家当 如陈忠实!做人当如陈忠实!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品擅长细节描写,譬如“平静地接听”“迟疑了一下”等,通过对动作的细腻刻画生 动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B.文章主体部分采用顺叙-“索稿一收稿一改稿”,行文思路清晰,同时运用插叙丰富了 文章的内容和人物的形象。 C.文中第 11 段援引对“老腔”描写的文字,运用了联想、比喻、排比等手法,表现了陈 忠实聆听老腔时的内心感受。 D.本文卒章显志,通过对文坛前辈教诲的思考,既是对陈忠实为人的称赞,也意在引起人 们对当下为人处世的反思。 2.文中多次写到“老腔”,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6 分) 3.文中说到“作文先做人”。结合文本简析:陈忠实“做人”的品质与“作文”的成就。(6 分) 1.【答案】A 2.【答案】 ①从结构看,有机地将相关事件串联在一起,结构紧凑。 ②从内容看,交代索稿和改稿的缘由。 ③从主旨看,突出陈忠实先生的文学成就,诠释了他“高者出苍天”的人格魅力。 (6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3.【答案】 从“做人”来看: ①对“我”起初邀稿,再要求改稿,他都是欣然答应,并很快高质量地交稿,突出了他 为人的谦逊、敬业; ②文中两次写他不用电脑,是用钢笔整整齐齐地写在白纸上,彰显了他对文字的尊崇与 珍重; ③他出资改善出版社的工作条件,显出他的热心仗义; ④他出资设立“文学编辑奖”,坚持不挂名,突出他的低调平和。(共 4 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从“作文”来看:他是“中国文坛巨擘”,有《白鹿原》等中国当代文学的扛鼎之作。(2 分) 三、(2021·上海市奉贤区高三语文质量调研)阅读下文,完成第 1~4 题。(15 分) 月夜和风筝 牛 汉 ①在我童稚的心里,父亲很深沉,与父亲的生命能以融合的月夜和风筝也很深沉。深沉, 意味着识不透底蕴。对于月夜和风筝,父亲有许多自己的哲学和具有哲理的玄想。我正值童 年,对父亲困惑不解。 ②父亲从来不在白天放风筝。父亲说:“白天不需要风筝,白白亮亮的天空,要风筝干 什么?”父亲总是当天地黑透了之后才去放风筝。奇怪的是,白天没有风,黄昏以后,常常 不知不觉地来了微风,似乎不是从别处刮来的,风就藏在我们村子里一个角落,它觉得应该 醒了,站直身子,轻飘飘地跑起来。有时候,白天风刮得很狂,一到黄昏便安生些,仿佛事 先与父亲和风筝有过默契。 ③放风筝在春二月,天日渐长起来。父亲悠然地看看天,说:“又是个月明的天!”只 有我知道,他并不是赞美月夜,他希望的是没有月亮和星星的黑夜,“没有月亮多好。”父 亲慨叹一声。实际上黑透了的夜极少。我对父亲说:“有月亮放风筝才好。”我想,天黑会 阔人,有月亮能看见升天的风筝,看见红灯笼与星星在一块闪烁,还能望见海琴振颤的翅羽。 父亲不答理我。到了街上,他说:“没有月亮和星星,天是囫囵的,完完整整的。”“为什 么?”我问。父亲回答:“天黑透了,天才能安静下来,风筝在天上才自在。天空只有风筝 和灯,只有海琴的歌,一个完美的世界。”父亲像是在吟诗。我当时还是喜欢在月明的夜放 风筝,我喜欢望着朦胧的天,它越看越深,越看越高,风筝飘带上的月光跳来跳去,还能看 见变化莫测的飞云。红灯摇摇晃晃,比所有的星星快活得多。如果天全是黑的,我们什么也 看不见,天也看不见我们。父亲摇摇头不作解释,他清楚他那套玄想无法让我理解,而我也 有我自己童稚的玄想。 ④父亲年轻时喜欢写诗、吹箫。他有时自言自语,以为我听不懂,听到我的某一句问话 以后,他惊愕地回过头来望一望我,似乎我不应该听懂他的话。 ⑤我和父亲去放风筝,总有一群小孩跟在我们后面吵吵嚷嚷。如果我和父亲不放风筝, 这些孩子都不会到街上来,家里老人不放心他们在月亮地里跑动。我们照例在一个小的广场 上停下来。这里实际上是村里的一个十字路口,没有车马,就成为一处注满月光的开阔地方。 靠北边,有个高坡,父亲站在上头就能把风筝放到天上去,不需要助跑,他让我把风筝直立 在丈把远的地方,在背后扶着风筝。父亲高高扬起双臂,猛地向上一拽,风筝抖动一下,被 惊吓得跳起来。父亲手中的绳子一抖一拽地就把风筝逗到了空中。风筝显得很高兴。它和父 亲配合得很好。一会儿风筝就升高了。风吹着,月光抚摸着“天官”的彩衣,发出瑟瑟的声 音。 ⑥等到风筝放得很高以后,父亲横着身子一步一步地移到五道庙前。五道庙有结实的栅 栏,父亲把绳子放尽,手里只剩下一根光滑的木棒,他把木棒横别在栅栏上。父亲站起来, 用手摸摸风筝的绳子,如果绳子绷得不够紧,海琴常常放不上去。父亲放海琴和灯笼不让别 人插手,他先把海琴连到绳子上,再把灯笼挂在海琴下边。他总是当风筝稳定到最佳状态时, 才小心地把灯笼点亮。我和孩子们鸦雀无声,等待着海琴和灯笼开始升起的一刹那,父亲异 常专心,眼睛也明亮起来,不住地看天、看灯笼和海琴,只听孩子们一声喊:“海琴动了, 动了!”海琴在一片欢呼声中沿着琴弦似的绳索嗡嗡地歌唱着升了上去,越升越快。我把耳 朵贴着绳子谛听,真能听到远方大海的声音,嘿,大海的声音原来像一群蜜蜂在飞。父亲目 不转睛地看着海琴和灯笼升到风筝那里。天空出现了一颗与众不同的红色的星,摇摇晃晃的 星,会歌唱的星。灯,在天空,也不过亮半个钟头。灯灭了以后,放风筝的高潮便结束。孩 子们纷纷回家。 ⑦父亲年年都要放风筝。每年都认真地把风筝修补一番,重新染一次颜色。村里放风筝 的人有好多家,都没有我父亲放风筝那样虔诚和认真。 ⑧这放风筝的一套技能父亲是怎么学来的,可能是我们家乡自古传下来,也可能是他从 北京城学来的。但是,我在北京待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见过有人夜里放风筝,更没见过 挂海琴和灯笼的风筝,真感到奇怪和遗憾。 ⑨父亲为什么总在月明的夜放风筝,而且特别喜欢在黑夜挂灯笼和海琴,我此刻真有点 理解了。如果我现在放风筝,我也一定在黑夜放,而且一定挂上灯笼和海琴。 ⑩当风筝放稳了之后,父亲就不停地抽烟,很少跟谁说话,他仿佛很深地进入另外一个 世界,他放风筝跟他吹箫的神情很相近。他有自己放风筝的哲学,希望风筝带着灯笼的光亮 和海琴的歌,也带着他的心灵,升向高高的空旷的夜空。 ○11 后来,到了四十年代,我知道,父亲在家乡那些年写过不少的诗,有旧诗,也有新 诗,从来没有发表过,他似乎没有想到过要发表。 ○12 还有,父亲一生嗜酒。他放风筝之前,喜欢先喝点我祖母酿的黄酒。我们家乡的春 二月,大地还没完全解冻,夜间是很冷的,有月光的夜更加清冷清冷。 ○13 似乎一旦风筝连同海琴和灯笼升到天上,月夜就变得温暖起来。至少我父亲的感觉 是这样。 (本文有删改) 1.第②段画线部分的词语使用巧妙,请加以赏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第⑤⑥段中孩子群像的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以“我”童年的视角回忆父亲,请分析其效果。(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想把这篇散文拍摄成短视频,但他对使用“月夜”还是“黑夜”作为放风筝的场 景犹豫不决,请为他出主意并说明理由。(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风以人的动作,用一连串的动词“藏”“醒”“站直”“跑” 表现风力由弱到强的变化过程。(2 分)作者赋予风以人的情态如“很狂”“安生些”“默 契”,表现风在白天和黄昏的差异,恰好与父亲想要在夜间放风筝的诉求一致。(2 分) 用“似乎”“仿佛”来想象风的位置和归属,拉近了风与父亲的情感距离,与“默契”前 后关联。(2 分)(评分说明:1 点 2 分,2 点 4 分) 2.【答案】 孩子群像构成了父亲和我在月夜放风筝的环境(背景)。(1 分)孩子们的吵吵嚷嚷和欢 呼声,营造了热闹、欢快的氛围,使本文安静的画面具有了一丝灵动的色彩。(1 分)孩 子的欢闹和父亲的深沉的不同特点,共同构成了月夜放风筝的美好画面。(1 分)孩子的 出现、期待、欢呼、回家串联了放风筝的整个过程。(1 分)(评分说明:1 点 1 分,给 满 3 分为止) 3.【答案】 本文记叙的是童年的我和父亲一起放风筝的事件,突出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1 分)通过我童年时与父亲的对话,以儿童的好奇和不解,表现父亲独特的哲学和玄想。(1 分)。写我童年时代不理解父亲为后文我在成年后慢慢理解父亲作铺垫。(1 分)从而进 一步引发读者对父亲行为哲学的思考。(1 分)(评分说明:1 点 1 分) 4.【答案】 示例一: “月夜”的场景更好。月夜能够概括本文的主要环境,本文记叙的是父亲在月夜放风筝的 片段,体现在“月亮地里”“注满月亮的地方”。(2 分)深沉的月夜和风筝是能够与父 亲的生命融合的客观之物,父亲将自己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寄托在月夜和风筝上。(2 分) “月夜”与文章内容相关联,如月夜的月光使夜晚更加清冷,所以父亲在夜晚放风筝之前 需要喝点黄酒暖身;如月夜比较多见,而黑夜极少,父亲总在月明的夜放风筝;如风筝飞 上天空让月夜温暖起来。(2 分)。(评分说明:1 点 2 分,2 点 4 分) 示例二: “黑夜”的场景更好。“黑夜”代表着父亲精神审美的最佳物象,父亲并不赞美月夜。(1 分)父亲更喜欢没有月亮和星星的夜晚,黑透了的夜是安静的,风筝才能自在地在天上飞。 (1 分)父亲喜欢在黑夜在风筝上挂灯笼和海琴,这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心灵就像风筝一样 飞向空旷完整的天空而获得了自由。(1 分)(评分说明:1 点 1 分,3 点 3 分,满分 3 分) 四、(2021·安徽省阜阳市“五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 )阅读下文,完成第 1~3 题。 丧家犬 王安忆 我第一次看见这条狗,它是坐在一个收废品女人的拖车上,那时候,它还是一只小狗, 脏得可怕,浑身的毛都粘成一股一股,是一种阴沟水的灰黑色。头上的毛垂挂在额下,完全 看不出脸了。那样的狼狈相,可它却处之泰然,腰板很直地坐在那女人的拖车上。那女人也 穿得一身破,头发蓬着,正与另一个邋里邋遢的女人说话。这周围的环境很杂。虽然有几幢 高级公寓楼,可其间夹杂着不少陈旧的工房,路两边多是临时搭建出租给外地人的小店面。 小吃摊挤在路中心,围着刚放学,饥不择食的小学生们。在这一片喧嚣的底下,是坑凹不平 的路面。不过,这依然不会妨碍车来人往,热火烹油的市面。 在临弄堂的一排欧式楼下,开发商特意做了一片草地,窄窄的,草倒是长得不错,绿茵 茵的,有时还能开出白茸茸的花呢!那只狗,就出现在这里了。这一回,我看见它的颈上系 着一个铃铛,拖了半截绳子,可以想象,它原先是被人好好养着的,日子过得兴许不错,只 不过现在落魄了。 可是,它看上去倒不消沉,还挺自在的。它在我们这条弄堂里混得相当熟,这表现在人 们对它熟视无睹,从来不喝斥与驱赶它。那草坪的一头,正是一条支弄的弄口,设有两个摊 位,一个是摊蛋饼的,一个是修自行车的。摊蛋饼的是一男一女,那男的专司摊饼,先舀一 勺面糊,在鏊子上划一个圈,然后用一根竹片刮匀,打上一个鸡蛋,他的一招一式很有节奏, 一丝不乱,嘴角还形成一个由衷的笑容。等着的人都耐心地看,带些观赏的意思。那女的在 一边看着,然后收钱,找钱。 另一个摊主,修自行车的,是个徐州老头。无论刮风下雨,一早就出来,天黑才回去, 这样的勤恳,照理是会收效。可是,他修的车,常常不出半天就由车主推回来,要求重新来 过。照理,人们是不大会来找他修车了。可架不住他从早到晚站在这里,谁又能料到什么时 候车坏呢?一来二去,就与他成了熟人,更得照应他的生意。他修车时半蹲着身子,拿出干 农活的腰腿功夫,奋力干着。吃饭的时候,从包里摸出个铝制的饭盒,用带来的热水瓶里的 开水泡上,埋头吃饭。这时,摊蛋饼的男女早已推起车走了。可对面,废品收购站却开着门, 老头就与他们说话。 那是从河南来的兄弟俩,想必最初也是穿街走巷,摇着铃收废品,有了积累,租下这 弄里的一间空房。这里不仅存放废品,而且还成了他们河南老乡来到上海的落脚地。你叫一 声:卖报纸喽!桌边便立起一个人,笑盈盈地走过来,称报纸。那是兄弟俩中间的一个。还 有些时候,收购站里只剩一个老太或老头,总归是他们的双亲,帮他们看店。那老太苛索得 很,总是将秤压得很低,或者算错账,待你指出她便愁苦着脸,说:我们穷,不识字,真不 是有意的。可在她缩皱成堆的折子里,你分明看到一双冷静的眼睛,狡黠地看人。老头也算 错账,但不像是作假。 他们这间棚子还是一个避风遮雨的地方。逢到雨天,修自行车的老头便移到门里面去, 摊蛋饼的男女也会进去避一阵。那只狗,也进去了,面朝外,腰板很直地坐在门口,抬着毛 发披散的脸,看雨。在那条草坪后边的公寓里面,居住着许多条名贵的狗。其中一条狮子狗, 应当说与那条丧家犬同宗同族,可处境完全不同。那狮子狗名叫妮娜,一身蓬松闪亮的白毛。 天气略冷一些,它便穿上毛线衣,五色间杂的彩线。它从来不下地的,生怕这弄堂的地弄龌 龊它的脚爪。它被拥在女主人的怀里。而那只无家可归的狗从来不与这些名贵的狗们打拢, 它与它们擦肩而过,谁也不认得谁。 那它究竟以什么为生呢?这条弄堂间杂着许多小饭店。这些小饭店门面很浅,老远就 听见有乒乒的剁刀声,那剁肉的,掉下来几点骨头渣,就够那狗果腹的了。所以,那狗倒不 瘦,就是脏得吓人,而且落魄。我后来见到它是在弄堂沿街屋子里。狗就坐在一辆木车旁, 挺直了腰板,毛发缕缕挂在脸前,眼睛在很深远的地方,望着外面的世界。这样子显得很深 沉,有一种哲学的表情,就好像它要对我们这些庸碌的人和事做出批判。 临到过年的时候,弄堂里很少人了。摊蛋饼的一对男女不来了,几家饭铺也关门了,都 回老家过年了。少了这些熙攘的人群和声音,弄里就有些寒肃。几棵落了叶的树,枝条映在 白石灰的墙上,疏落得很。狗也不来了。 又一次,春天到了,弄里多少有一些变迁。那摊蛋饼的一男一女,倒是还在,但容颜略 显苍老。修自行车的老头却是未变,手艺也没长进,却开始揽助动车的活了。 那排欧式公寓前的草地又黄了,却还生长着,草丛里有一些浅痕,会不会是它脚爪踩下 的……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篇对街区一角的环境进行了勾勒,主要突出这里的杂乱不堪。不仅烘托出小狗的 落魄,还为下文商贩们的出场作铺垫。 B.小说中的河南老太太“苛索得很,总是将秤压得很低,或者算错账”,但毕竟生活贫苦。 因此,作者仍以悲悯的情怀对她表示同情和理解。 C.小说通过描写小狗的毛发、眼睛、动作等,从正面刻画了小狗的形象。除此之外,还通 过与“妮娜”的对比,突出小狗的狼狈和自尊。 D.小说一反常态,淡化了故事情节,以敏感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 的生活剪影,表现了作者对生的关注,对尊严的关注。 2.小说以“丧家犬”为题,为什么却以大量的笔墨描写生活在这里的商贩们?请结合小说内 容简要分析。(6 分) 3.王安忆认为“有时生活的过程本身就具有审美的形态。”请结合小说中的形象简要分析。 (6 分) 1.【答案】B 【解析】 “作者仍以悲悯的情怀对她表示同情和理解”错。从原文“可在她缩皱成堆的折子里,你 分明看到一双冷静的眼睛,狡黠地看人”的描写,综合后文对老头的叙述“老头也算错账, 但不像是作假”,可以看出作者并非“以悲悯的情 怀对她表示同情和理解”,反而有批 判的意味。 2.【答案】 ①为小狗在街区有尊严地生活提供了条件,交代了丧家犬生存的社会环境; ②商贩和小狗有着共同的特点“丧家”,对商贩们的描写可以衬托小狗的形象; ③为人们展现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充实了小说的内容; ④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商贩与狼狈的小狗之间却上演着温情的一幕,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每 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 【解析】 ①环境上,正是生活在里弄的商贩的善良,才使得小狗能够自在、有尊严地生活在这里, 交代了小狗生存的社会环境; ②形象上,商贩和小狗有着共同的特点“丧家”,但他们却能从容地生活在城市边缘,对 商贩们的描写可以衬托小狗的形象; ③内容上,为人们展现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充实了小说的内容; ④主旨上,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商贩本身就很艰难,他们和小狗之间却上演着温情的一幕, 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深化了主旨。 3.【答案】 ①小说多次提到小狗“腰板很直”,表现出小狗虽然落魄,但却生活得有尊严; ②摊蛋饼的男子娴熟而又有节奏的动作,由衷的微笑,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 ③修车老头生活贫穷,修车技术也不专业,却因尽力做事而招来生意,体现了老人的勤恳; ④河南兄弟为老乡提供落脚处,让街区商贩和小狗在自己的废品站躲避风雨,表现出他们 的善良。(每点 1 分,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 6 分)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探究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解析】 小说三次提到小狗“腰板很直”,表现出小狗虽然落魄,但生活得有尊严。摊蛋饼的男子工 作时娴熟而又有节奏的动作,由衷的微笑,都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修车老头生活贫苦, 修车技术也不专业,却“奋力的干着”,还因此为自己招来生意,体现出老人的勤恳。河南 兄弟热心为老乡提供落脚处,利用废品站为商贩和小狗遮风避雨,表现出他们的善良。每一 个形象都在努力生活中,展现出各自的美学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的形象不仅包括人 物形象,还包括小狗的形象。 五、(2021·四川省绵阳市 2021 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题。 喜悦 何士光 秋深了,晴朗的早晨,鸭子一半浮在水田里,一半栖在田埂上,那样清冷。在这一片遥 远的、被磅礴的大山围着的坝子上,又一个年头算是过去了! 一年一次,惠回娘家的日子到了。哪一天才能上路呢?她不知道,也不敢打听,要是引 得婆婆不高兴了,就会把日子一直推到最后……没有想到,今年婆婆却爽快地要她在今天就 动身。日子太平了田土里有收成,婆姿好像也很高兴。 大清早她就起来挑水,想把家里的水缸挑满,来答谢婆婆的恩情。那时,雾罩还大得很, 现在呢,远远的扁担山虽然还望不见,但晨雾却不再是沉重的一片,已浮动起来,变得灰白。 她立在水井边,把扁担横在手腕上。她还很年轻,像这一隅穷乡僻壤上的姑娘媳妇们一 样,乍看去并没有照人的光彩,稍微认真一看她的健康和美丽都叫人吃惊。明亮的眼里流露 出的那种善良和温顺。婆婆没有像往年一样,在她要回娘家的时候用难看的脸色待她。她今 天能宽宽心心地上路,日子能这样地呈现在她的面前,她就喜悦不尽了。 只一会,她就担好水桶,轻盈盈地顺着窄窄的田埂往回走。隐隐约约地,她有了一点暖意。 太阳虽然还看不见,却让人感到它正朝这一片坝子上走来,雾气也浮转得更快,乱纷纷的, 好像很紧张,很快抵挡不住太阳的光亮了。 她担着水走进灶间的时候,婆婆正蜷在灶边,往灶膛里架柴草,一双手打着颤。惠连忙 倒了水,赶过去说:“妈,我来!”“我来烧……你看……有哪样要收拾……”婆婆说,声 音有些含糊不清,脸上还像往常那样没有一点表情。她蜷在灶膛那儿,像一块古怪而沉重的 暗影,只有手掌被火光照亮手指的骨节还显得粗大、有力。她的脾气乖戾,常常使人不安, 但惠是长年和她相处的,听得出婆婆今天这样说并不是使气。今天是要帮她早一点把饭煮好, 让她早一点上路,来犒劳她一年的辛勤。 吃完了饭,她要洗碗,婆婆说把碗收拾在锅里好了。她要喂猪,丈夫先吃完,已经把木 桶提在手里了。这么说,她空闲了?……有一次,家里来了一个老表听说娶了惠这样好的一 个表弟媳,特地来看一看,却始终没有认真见过表弟媳一面。早上,老表很迟才起床,她已 挑完水,给社里的包谷薅草去了。过后,她喂猪、洗碗,跟着又出门做活路。收工本来很迟, 她又要趁那一阵打猪草,差不多天黑才回来,在灶间吃完晚饭,收拾好锅灶,剁碎了猪草, 天就完全黑下来了。……而这一刻,她真的空闲了。 该换衣裳了,但她还是不由得停了一停。让婆婆看到自己一说起回娘家就高兴,总有些 不好,今天更觉得不好。耽搁了一会,她才低着头,慢慢地走进自己的房间。在她还是小姑 娘的时候,曾盼望长大了有一件毛线衣,她以为那是人世间最好看、最贵重的衣裳;后来渐 渐地知道不可能,就不再想它了。衣裳是用心浆洗过的,一走动就窸窣作响。她放轻脚步走 出来。堂屋里的方桌上搁着一个细篾背篓。她心里一动,不禁偷偷地望背篓里瞥了一眼:好 几只黄颜色的旧玻璃瓶里盛着包谷酒;还有用旧报纸一份份包起来的,则多半是砂糖。这一 带的风俗,一瓶包谷酒或者一斤砂糖,就是一份带给亲戚的见面礼。 不一会,婆婆和丈夫从对面的房间里走出来。丈夫手里提着好几刀膘肥肉嫩的猪肉。 “跟亲家说,”婆婆开始嘀嘀咕咕地吩咐她,“这回简单得很,等到正月间,再……” 她的心一下子跳得更厉害,慌慌张张地连连点头,答应着婆婆的嘱咐。婆婆说了一些什 么,她其实并没有听清楚。眼前的情形差不多叫她不敢相信。这样的事情从来也没有发生过, 她微微地红着脸,羞涩地低下头去…… 终于,婆婆要她动身了。她最后点了一次头,轻轻地“嗯”了一声,往前去背那只背篓。 “叫长顺……背嘛……”婆婆说。 长顺,就是她丈夫,是一直站在方桌旁的。婆婆的话还没有说完,他就一声不响地把棕 丝编织的背篓系子抓在手里。但是,如果当娘的不认许,他是不敢陪媳妇回娘家的。逢到这 种时候,他就一声不响地闷在自己屋里。 惠又心跳了。如果她暗暗地盼着什么,就是盼着丈夫和自己一道上路——不是为了恩爱, 而是为了让自家的爹娘看见高兴,觉得婆家并没有亏待她。 经过整整一个上午的追逐,雾岚已经被赶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浮在那儿一动不动,留在近处 的也变得像水一样透明,抖动着,融入阳光之中,浸着水田飞入家和山林,太阳高高地照着, 一点也不骄矜,又宽阔又明净。 一眼望去,大路上没有一个人,但惠还是没有和丈夫并排走,一直落后那么一点点。 他们也一直没有说话。她只见那只背篓不停地在眼前晃动,隔一会,她又高高兴兴地往前赶 几步,跟上他。在她 23 年的、记得起来的岁月之中,还想不出曾经有哪一天像今天这样觉 得幸福,正同有的姑娘买到了最新式的连衣裙,有的姑娘到海滨度蜜月,有的姑娘通过了毕 业论文,有的姑娘得了最佳女演员奖……那样喜悦和幸福! 一片晒谷场过去了,一座烘房出现在前面,丈夫的背篓仍在摇晃,而阳光还是那样明亮, 天还是那样蓝……啊,冥冥之中的主宰哟,请庇佑这遥远的坝子长久平安…… (选自《翠苑》1981 年第 1 期)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中婆婆对惠的态度突然发生了转变,不仅让惠感觉到不适应,而且从一些细节中可 以看出婆婆自己也有些不习惯。 B.小说插叙老表专程到家这一情节,意在通过老表的经历,来表现主人公辛劳忙碌的生活, 让读者对惠的认识更加深刻。 C.作为惠的丈夫,长顺的性格较为复杂:一方面爱护妻子,如偷偷准备礼物和主动背背篓; 一方面又显得怯懦,惟母是从。 D.小说结尾融入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美好祝愿,这使得小说虽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进行叙述, 但读来不易产生局外人讲故事之感。 2.文中有多处对雾和阳光的描写,其功能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3.小说虽名为“喜悦”,但为什么读来却有一种“抑郁的美感和含泪的欣慰”?请结合全文 简要分析。(6 分) 1.【答案】C 【解析】 “偷偷准备礼物”错。 2.【答案】 ①映衬人物心理转变。雾气渐消,阳光渐明,暗示婆婆态度转变和惠的喜悦不断加深。 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以时间变化巧妙串联情节,使情节发展的脉络更加清晰。 ③暗示当时社会环境。消散雾气、阳光明媚暗示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会越来越好。 (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接近即可) 3.【答案】 ①惠的情绪变化取决于婆婆的态度,好在婆婆对她的态度已经向好的方向转变; ②当时农村生活非常艰辛与贫穷,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向好; ③当时社会人们观念的相对落后与保守,但我们能从中读出淳朴的人性之美。 (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接近即可) 六、(2021·上海市静安区 2021 届高三下学期 4 月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文,完成 1~4 题。 [文本一] 在牛津 耿传明① ①牛津大学创办于 1167 年,牛津城的建成当然还要更早。徜徉于遍布中世纪风格古建 筑的牛津街头,我有种感受:在牛津亡故七八百年的鬼魂照样可以毫不困难地找到回家的路, 因为有千年历史的小教堂仍在原地未动,牛津城的地标古塔依然矗立,几百年前的墓地依然 完好无损,占据着牛津城的市中心——商业黄金地带。 ②相对于其他后进现代化国家,我觉得英国是比较成功地减弱了现代化所带来的巨大颠 簸、震荡的国家,也就是说英国在其现代化的进程中仍旧保持了其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也就 是英国之为英国的国家特性,这是非常难得的。而对于古今之变淡然处之,不走极端正是英 国文化的一大长处,它的创新不以踢开传统开路,它的保守不以压制创新为能,因此它可从 传统和现代中都能得到有意的滋养。 ③我在牛津的时候有一次受邀参加牛津大学一个很古老、著名的学院莫顿学院的晚餐 会,这样的晚餐会在牛津大学是一种非常隆重的场合。菜肴并不丰盛,就是土豆、奶酪、鱼 排之类,主要的在于精神会餐,也就是坐下来之后的老师学生开始边吃边聊,探讨彼此感兴 趣的问题,这样的探讨、争论直到夜阑才会结束。这种晚餐会实则是牛津人的第二课堂,它 重视的是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因为没有疑问、没有个人见解,你根本就无法参与讨论, 所以他们最常用的一句话是“你的观点是什么”,这与我所自小经历的填鸭式的灌输的确迥 然异趣。 ④我所在的研究所的老师也来自于专业相关的各个学院,我的导师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 教授,曾带我去他们学院参观。她所在的学院建于 17 世纪初期,大致与莎士比亚同时期, 四百多年校史,在牛津还不算太老。该校是当时的一对贵族夫妇捐建的,丈夫去世后,由其 遗孀接力建成。学院对师生可谓体贴入微,建校之初就建了一个供教授们专用的小花园,沿 用至今,门锁还是中世纪样式的老锁,导师开了半天,才把它打开。小花园里花团锦簇,绿 草如菌,幽静、典雅,平常也很少有人光顾。学院还有免费的午餐和晚餐,教授可以带自己 的学生和朋友去吃饭,顺便讨论问题。 ⑤关于这个学院,还流传有这么一个故事:四百多年前学校初建时,礼堂用的梁柱等全 取材于数百年才能长成的厚重、坚硬、光洁的橡木,非常气派。过了三百多年,这些橡木梁 柱已经老朽,需要更换了,但要修旧如旧,到哪里去找这些百年才能成材的橡木?即使找到 了也负担不起那么高昂的价格啊。正在校方一筹莫展时,负责校史档案的职员提供了一个线 索。当年的学校捐助者给后人留下了一封信,其中提到了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捐助者当年 已在自己的庄园种下了几十棵橡树苗,现在三百年已经过去,正好成材,可满足需要。学校 将信将疑,派人到贵族当年的庄园查问,果然发现了那座树木已经成材的三百多年的橡树园, 于是,看似无法解决的难题迎刃而解。 ⑥办一所大学不但需要恒产,更需要有恒心,需要种超出一时一地,乃至超出自己这一 代人需要的长远眼光、超越情怀。办大学实质上也是在传承、守护文明,而对文明的守护与 发展才是人类的根本利益所在,相比之下,任何时代的需求比起这种永恒的需要都要逊色得 多,因为它所营造、守护的是人类永久性的精神家因。正如陶渊明的诗:“种桑长江边,三 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其中哀叹的不只是一时一地的悲剧,更是对文明成毁、存亡的 忧思。 【注】①耿传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南开大学教授。 [文本二] 学者散文主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学者角色,即他必须是某一领域学有所成的专家学 者;二是文本的学者立场,有的学者的读书札记,不涉及文化使命和人文关怀,也不能算学 者散文;三是文学性,能以文学美感打动读者。 学者散文更关注文化和人类命运,他们思考的对象往往是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理想、 精神气质、审美情趣、生活方式等,是健康的发展,还是异化的衰落?他们思考最多的也是 生命、人性、欲望、意义和幸福等核心词。 从思维方式来说,学者的最大特长之一就是他的理性自觉。作家散文往往重视形象、感 觉和意象,在他们的笔下往往流溢着形状、声音、色彩、感悟、象征和通感,学者散文则重 视的是逻辑的力量,即注重推理、运演、证明、议论、剖析等方法。这样,学者散文的严整 性、理论色彩、思想性和气势就能够凸显出来。如陈平原多用考证法来显示自己散文的逻辑 性,他往往旁征博引,从历史的线索里寻找头绪,与他探索的现在精神旨向接轨。 作家散文里,作者往往靠叙述、描写和抒情含蓄地表达自己的主张。学者散文作者常常 自己站出来议论,以强化自己的观点。当然,议论不能是毫无节制的,而应该是点石成金之 笔。 1.[文本一]第④段“幽静、典雅”中的顿号是去掉好还是保留好?请简析。(3 分) 2.分析[文本一]第⑤段故事的作用。(4 分) 3.[文本一]末尾引用陶渊明诗句是否妥帖?请评析。(4 分) 4.请以[文本二]提出的学者散文的概念及特点,对[文本一]进行评价。(4 分) 1.【答案】 保留为好。 ①从音节上看,前面两个四字词语连贯圆转,随后用两个双音节词,能形成顿挫感。 ②从内容上看,前两个词语描写花草,第三个形容整个花园给人的感受,用顿号断开,能 提醒读者感受园中鲜花盛开生机勃勃但又静谧、安宁的独特滋味。(答对一点得 2 分) 2.【答案】 ①这个故事说的是大学办学的资助者除了捐助现成的橡木做梁柱,还同时种下像树苗做几 百年后替换的考虑; ②从一个侧面表明办大学要有恒产的支持,资助者在办学的物资上计之深远,提供“恒产”, 暗示大学主事者更要有“恒心”,才能保证大学对人类文明的守护和传承。(2 分) 3.【答案】 示例 1:妥帖。 陶诗以种桑为喻,桑树本当种在稳固的高原,现在却栽在多风浪的江边,所以难逃被摧 毁的厄运;(2 分)作者取其“欲成大事当计之深远”之意,(1 分)有力地佐证了办 大学需要一种超出一时一地的长远眼光和超越情怀这一主题。(1 分) 示例 2:不妥。 陶诗以种桑为喻,写桑枝条茂密时,忽遇山河更改,意在表达对晋亡的哀悼之情;(2 分)办一所好大学要的是超越时代的眼光与情怀,(1 分)与本诗对一时一地悲剧的感 叹不甚贴合。(1 分) 4.【答案】 ①文章对牛津大学历史和办学经验进行了理性思考,即办大学既要有恒产更要有恒心,(1 分)表明了大学应传承、守护文明的观点,凸显了作者的人文情怀;(1 分) ②文章叙述掌故、描摹场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1 分)在思考大学的办学使命时,文 章通过强有力的议论,体现了理性力量。(1 分)(评分说明:学者身份、主题涉及人文关 怀、既有文学性又强调理性思维;据此评议本文即可) 七、(2021·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 4 月模拟考试(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归 来 莫泊桑(法) 浪涛拍打着海岸,蓝天一望无际,疾风劲吹,朵朵白云像鸟儿似的飞快地从天空掠过。 坐落在山口海边的小村沐浴在阳光里,暖洋洋一片。 马丁-莱韦克家正好坐落在村口。这是一幢渔家小屋,墙是黏土的,屋顶铺了一层茅草, 上面长了一簇簇蓝蝴蝶花儿。 男人出海了,女人在屋前补渔网。园地口上一个 14 岁姑娘在缝补一件补了又补、缝了 又缝的破衣服。还有一个女孩,抱着一个小男孩哄着。两个两三岁的男孩面对面坐在泥地上 玩要。 补衣服的姑娘突然喊了一声:"妈!""什么事?""他又来了。" 母女俩从早晨开始就心神不安,有个男人总在屋子边上转来转去。母亲总觉着他的眼神 怪里怪气。 母亲叫马丁,丈夫叫莱韦克,人家管他们一家叫马丁-莱韦克。她原先的丈夫水手马丁 所在的那条船"姊妹"号出海时失踪了。船上的水手也一直音信全无,大家都认为这船连人带 货都沉没了。 女马丁带着两个女儿含辛茹苦等了她男人 10 年。当地一个叫莱韦克的渔民是个鳏夫, 带着个男孩,向她求婚,女马丁于是改嫁给他,三年中间又生了两个男孩。家里几乎没有见 过肉,面包很贵,冬天刮大风的那几个月他们有时候只得赊账买面包吃。几个小家伙倒长得 很结实。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刮起了大风,她男人莱韦克本想出海,看到风大走不成,于是帮妻子 一起补渔网。 9 点钟,大女儿买面包跑着回来,神色慌张:"妈,他又来了。" 母亲的脸刷地变白,对她男人说:"莱韦克,叫他别这么偷看我们,我心里直发慌。" 莱韦克是个身材高大的水手,他神色从容,朝那游荡的人走去。 莱韦克带着陌生人一起朝屋子走来。女马可一下慌了神,直往后退。她男人对她说:" 给他拿点面包,倒杯苹果酒,他打前天就没有吃东西了。"他们都进了屋。游荡的人坐下, 在一双双眼睛的注视下低头吃起东西来。 母亲站在一旁盯着那文看两个叫小马丁的姑娘背靠着门,其中一个抱着最小的男孩,都 馋得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人。 莱韦克械装把椅子坐下,问陌生人:""您是从很远的地方赶来的?" "我从塞特过来。" "就这么走来的?" "没错,走着来的,身上没有钱,只能用脚走。" "您去哪儿?" "我就来这儿。" "您在这儿有认识的人吗?"也许吧。" 他脸色憔悴,布满皱纹,整个脸都是瘦骨嶙峋。 莱韦克突然问他:"您叫什么名字?" 他没有抬头,只是回答说:"我叫马丁。" 母亲莫名其妙地颤抖。她像是要走近些好好看看这流浪汉。来到他面前,她双臂垂下, 张大着嘴,不禁呆住了。 莱韦克最后又问了一句:"您是这儿人?" "我是这儿人。" 这时他终于抬起头,女人的目光和他的目光相遇,顷刻两人的目光仿佛交织到一块儿凝 住不动了。 她声音发抖:"是你,当家的?" "没错,是我。" 原来,马丁他们的船在非洲海岸触礁了。除了马丁,其他人都不幸遇难。而马丁又被野 人部落扣了 12 年,直到最近才有机会回来。 女马丁拿围裙捂着脸哭了起来。 莱韦克说道:"现在怎么办?" 马丁问:"她男人是你?" 莱韦克回答说:"对,是我。" 他们相对看了看,谁也没有说话。 这时马丁看了一眼在他身旁围了一圈的孩子,朝两个女孩点头示意说:"她们俩是我的 吧?" 莱韦克说:"她们俩是你的。" 他说:"上帝呀,她们都长那么大了!" 莱韦克又说了一句 :"现在怎么办?" 马丁心乱如麻,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最后下了狠心说:"我嘛,照你的意思办吧。我不 想为难你,各人的孩子归各人。孩子妈归你,还是归我? 你怎么定我都答应。不过这房子该 归我,这是我父亲留下的,而且我就是在这房子里出生的。" 女马丁用围裙捂着嘴发出一阵阵抽噎。两个女孩忐忑不安地望着她们的父亲。马丁站起 身朝他妻子走去,她一头扑到他怀里鸣咽了起来:"我的男人呀,你终于回来了!" 几个男孩子看到母亲哭也哭了起来。莱韦克站在一旁等着。 他们决定找神甫裁决,两个男人一起寒疗出去。走过咖啡馆门前,他们决定一起喝一杯。 "呃,希科,来两杯费尔酒,要好的。马丁回来了,我妻子原先的男人,你是知道的,那条 失踪了的‘姊妹'号上的马丁。” 老板一手拿着三只玻璃杯子,一手拿着长颈大肚玻璃酒瓶走过来,神色从容地问:"噢! 你回来了,马丁?"吗丁回答说:"我回来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篇蓝天、白云、阳光营造了一份美好而温暖的氛围,茅草屋顶反映了马丁-莱韦 克一家生活的贫困,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 B."母亲总觉着他的眼神怪里怪气"埋下伏笔,"她"原先的丈夫出海时失踪的插叙,都使后 文情节发展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C.小说在两位丈夫去找神甫解决问题路上到咖啡馆喝一杯中戛然收束,这样的结尾留白韵 味悠长,人物命运到底如何引人深思。 D.小说描写的马丁一家的故事虽然悲惨却又温馨感人,但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社会伦理道 德和人性的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2.文中画线句子三处写到女马丁的哭泣,这三处哭泣分别体现了女马丁当时怎样的心情?请 结合内容具体分析。(6 分) 3.以小见大是短篇小说的主要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莫泊桑在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6 分) 1.【答案】D 【解析】 主题理解有误。 2.【答案】 第一处,在得知马丁为何在 12 年之后才归来时,她“拿围裙捂着脸哭了起来”,这里主 要是表现对丈夫的心疼与丈夫平安归来的惊喜。 第二处,当男马丁谈到女马丁、孩子和房子的归属时,她“用围裙捂着嘴发出一阵阵抽噎”, 这里主要是她面临新的分离的不舍与为难。 第三处,当男马丁向她走来时,“她一头扑到他怀里鸣咽”,这时的她百感交集,有 12 年的辛酸悲苦,有对丈夫的依恋,有对过去的生活的回忆,还有目前处境的尴尬。 (每点 2 分) 3.【答案】 (1)以小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在小说中,作者写莱韦克这一人物,当他得知马丁处 于饥饿中时就直接把马丁领回家,在自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不仅让妻子给他面包,还拿 果酒;带着马丁去找神甫的路上,路过咖啡馆,能平和地请马丁喝酒,并且要好酒,这 些小细节都表现了莱韦克是一个光明磊落而又善良的人。 (2)以小事件(小人物)反映大社会。女马丁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妇女,她的遭遇不仅是她的 困难,也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底层百姓的写照;咖啡馆老板的从容平静也能反映出这不是 一个家庭的遭遇,而是整个底层社会的缩影。 (每点 3 分,观点 1 分,分析 2 分) 八、(2021·宁夏顶级名校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文本一: 燕南园 62 号 ——记恩师林庚(注) 袁行霈 燕南园 62 号是一个中式的小庭院,庭院中央有一棵高大的柿子树,右手数竿竹子掩映 着几扇窗户,窗棂雕了花的,那就是静希师住房的东窗,窗边就是他经常出入的东门。走进 东门穿过走廊是一间客厅,客厅南窗外有一段廊子,所以客厅里的光线不很强,有一种舒缓 从容的氛围。从客厅一角的门出去,右转,再打开一扇门便是他的书房,那里东、南、西三 面都是窗子。冬季的白天只要天晴,总有灿烂的阳光照进来陪伴着老师。这正应了他的两句 诗:“蓝天为路,阳光满屋。” 静希师在五十年代末期就买了电视机,那是一台苏联制造的黑白电视机。他喜欢体育, 常看的是体育节目。那时候电视机还是稀罕物,第 26 届世乒赛期间,系里的年轻教师们每 天都到他家观看比赛的实况转播,他的家成了演播厅。就在这次比赛结束以后不久,老师买 了一张乒乓球台,放在院子靠近南墙一片宽敞的地方,系里的青年教师常去那里跟老师打球, 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老师的眼神好,对球的感觉敏锐,处理球的手法细腻,会突然抖腕发力, 改变球的方向,使我招架不住。 我在北大求学和工作的五十一年间,不知多少次进出这庭院,进出这客厅,在那里向老 师求教,一起谈论学问和人生。有时候老师让我进入他的书房,我们隔一张写字台面对面坐 着。我们距离更近,谈话也更亲切。不管甚么话题,老师都有独到的见解。有一次谈到孙悟 空,他说孙悟空身上有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愤慨情绪和叛逆精神。1962 年静希师开始主编 《中国历代诗歌选》上部,他告诉我,李白的《独漉篇》,别人都不选,我们要选。这首诗 我原来没有留意,经老师指点,细细读了几遍,才明白它很能代表李白独特的风格,末尾四 句:“罗帏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这样奇特的想象和构思,这样明快而 新鲜的语言,非李白写不出的。后来他仍不断鼓励我在学术上要胆子大一些,要追求突破, 只要是经过自己认真研究得出的结论就要坚持,不必顾忌别人一时的看法。这使我想起他对 自己所提倡的“盛唐气象”的坚持,当这个见解刚发表的时候,遭到强烈的反对,但他从未 放弃,后来终于得到学术界的承认。 他常常把自己新写的诗读给我听,并让我评论。我特别喜欢他 51 岁时写的那首《新秋 之歌》,诗的开头说:我多么爱那澄蓝的天/那是浸透着阳光的海/年轻的一代需要飞翔/ 把一切时光变成现在。这首诗里洋溢着对年轻人的爱和期望。他鼓励年轻人飞翔,希望他们 把握现在创造未来。诗的结尾是这样的:金色的网织成太阳/银色的网织成月亮/谁织成那 蓝色的天/落在我那幼年心上/谁织成那蓝色的网/从摇篮就与人作伴/让生活的大海洋 上/一滴露水也来歌唱。这样铿锵的韵律,这样富有启发性的意象,这样新鲜的感受和语言, 四十年后读起来还觉得好像是旦晚才脱笔砚的。 几十年近距离的接触,我越来越感到静希师首先是一位诗人,是一位追求超越的诗人, 超越平庸以达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极致。他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的气度,我从未听他背后说 过别人的坏话;他有童心,毫不世故;他对宇宙和人生有深邃的思考,所以他总能把握自己 人生的方向。他九十岁出版的诗集《空间的驰想》,用物理学家的眼光思考时间和空间,呼 唤人类对空间的突破。他可贵的独特之处,或者说别人难以企及之处,乃在于他是以诗人之 心从事研究,是带着新诗创作的问题和困惑来研究古典文学的,同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来 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他对“建安风骨”和“盛唐气象”的提倡,既符合建安和盛唐诗歌的 实际,也启示着新诗创作的一种突破的方向。 静希师在燕南园 62 号这栋住宅里生活将近六十年了。虽然院子大门的油漆已经剥落, 室内也已多年没有装修而显得有些破旧,但住在这里的年近百龄的主人精神依旧!有时趁着 好天气我陪他在燕园散步,他不要我搀扶,自己昂首向前,步履安详。他曾告诉我,走路一 定要昂起头来。他一辈子都昂着头,而昂着头的人,精神是不老的! 文本二: 盛唐气象之继承了建安风骨,盖为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建安时代乃是一个解放的时代, 那是从两汉的宫廷势力之下解放出来,从沉闷的礼教束缚之下解放出来;于是文学也就有力 地从贵族文学中解放出来,带着人民胜利的心情、民主要求的信念。建安也是一个艰苦的时 代,因为一切都似乎是草创的。一种荒凉高亢的歌声,所谓“惊风飘白日”“高台多悲风”, 就是建安风骨的基调。而初唐社会上残余的门阀势力与诗歌中残余的齐梁影响,到了盛唐就 一扫而尽。这一种解放的力量,也就是建安风骨真正的优良传统。盛唐时代是出现在百年来 不断上升的和平繁荣的发展中,它是一个进展得较为顺利的解放中的时代。一种春风得意一 泻千里的展望,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大道如青天”“明月出天山”。 这就是盛唐气象与建安风骨,同为解放的歌声,而又不全然相同的地方。盛唐诗歌的色调要 比建安更为鲜明,其基调也更为爽朗。 (选自林庚《盛唐气象》) 【注】林庚(1910-2006),字静希,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燕南园 62 号”既是一处庭院,也是本文构思的重要依托,文章写人记事,叙议结 合,首尾呼应,形散神聚。 B.林庚提出“盛唐气象”的见解,并在《独漉篇》的诗句中读出了“盛唐气象”,在《新 秋之歌》中表现了“盛唐气象”。 C.文章写林庚打球“突然抖腕发力”,走路“昂首向前”“一辈子都昂着头”,注重抓 住动作和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 D.从日常闲谈到传道授业,从诗歌创作到学术研究,林庚都表现出既源自天性而又久经 修炼的独特的气度和风范。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蓝天为路,阳光满屋”两句,诗境清新明朗,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悟,体现 了近体诗鲜明的形象性和韵律美。 B.林庚先生告诉袁行霈,坚持将别人都不选的李白的《独漉篇》选入《中国历代诗歌选》, 说明治学严谨细致的重要性。 C.林庚“盛唐气象”的见解一直遭到学界的反对,但他坚持自己的看法,表现了一位杰 出学者的学术自信和风骨。 D.《新秋之歌》对“网”这一意象的运用,以及《说“木叶”》中对“木叶”的美学辨 析,体现出林庚非凡的艺术感受力。 3.建安风骨与盛唐气象有什么异同?请结合文本二简要回答。(4 分) 4.有人认为林庚达到了“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融”。如果以此为主题写一 则《燕南园 62 号——记恩师林庚》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6 分) 1.【答案】B 【解析】 “并在《独漉篇》的诗句中读出了‘盛唐气象’,在《新秋之歌》中表现了‘盛唐气象’” 错误。由原文“他告诉我,李白的《独漉篇》,……才明白它很能代表李白独特的风格,末 尾四句:‘罗帏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这样奇特的想象和构思,这样明 快而新鲜的语言,非李白写不出的”“我特别喜欢他 51 岁时写的那首《新秋之歌》……这 样铿锵的韵律,这样富有启发性的意象,这样新鲜的感受和语言,四十年后读起来还觉得好 像是旦晚才脱笔砚的”可知,“读出”“表现”盛唐气象欠妥。 2.【答案】D 【解析】 A.“‘蓝天为路,阳光满屋’两句,……体现了近体诗鲜明的形象性和韵律美”错误, “近体诗”错误,是现代诗。B.“说明治学严谨细致的重要性”错误。从原文“这首诗 我原来没有留意,经老师指点,细细读了几遍,才明白它很能代表李白独特的风格”来 看,选这首诗的原因是这首诗代表李白独特的风格,不能说明治学严谨。C.“林庚‘盛 唐气象’的见解一直遭到学界的反对”错误。从原文“当这个见解刚发表的时候,遭到 强烈的反对,但他从未放弃,后来终于得到学术界的承认”来看,并不是一直遭到反对, 最后得到学术界的承认。 3.【答案】 ①同:都有一种解放的力量;②异:基调不同。建安风骨的基调荒凉高亢,盛唐气象的基 调鲜明爽朗。 4.【答案】 ①多角度、多侧面刻画人物。 ②突出人物的独特之处。 ③强调写诗、治学、为人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能谈到这几方面,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解析】 读文本一,关照理论词 ①住在燕南园 62 号,环境优雅,氛围舒缓从容。②喜欢体育。③谈话亲切,有独到的见 解,坚持自己认真研究得出的结论。④写的诗有对年轻人的爱,期望和鼓励,韵律铿锵, 富有启发,感受新鲜。⑤追求卓越的诗人,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的气度,有童心、有深邃 的思考,可贵独特之处在于以诗人之心从事研究。⑥年近百龄,昂首向前,精神不老。 参考答案 1 ①诗歌魅力:《新秋之歌》丰富意象蕴藏对年轻人真诚的期许,具有韵律美和想象力。 ②学术魅力:不顾众人反对,坚持“盛唐气象“见解,展现自己学术上的自信和严谨风度 ③人格魅力:胸怀博大,气度恢宏,对人生、宇宙思考深刻,展现他的学者风度。 ④三者交融。以诗人眼光,用新诗创作困惑研究古典文学,指导学术创作。他一直昂首,展 现绝佳的精神风貌。 参考答案 2 ①内容:林庚的诗歌艺术造诣,永不言弃的学术坚持,积极乐观,不屈服的精神品质,为人 处世之道。 ②情感:对林庚的赞美,对其文学造诣的肯定,赞扬不随波逐流的科研精神,发扬林庚积极 向上,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 ③手法:运用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白描的手法。 九、(2021·上海市虹口区 2021 届高三下学期期中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 字,完成 1~4 小题。 森 林 李娟 ①我们在森林里循着声音找到一只啄木鸟。 ②森林里荡漾的气息是海的气息——亿万支澎湃的细流汇成了它的平静与沉寂。我们走 在其中,根本是陷在其中,上不见天日,下不辨东西;脚下厚厚的苔藓浓裹的汁水,是这空 间中所有透明黏稠的事物一层一层液化下来的沉淀。我踩上去一脚,瞬间陷入深渊。 ③这森林,用一个没有尽头的地方等候着我们。隔着千重枝叶,目不转睛地注视我们的 一举一动。我们迷路了,我们背靠着一棵巨大的朽木喘息。然后安静,直到沉静。森林开始 用一分钟向我们展示一万年。我们站起身继续向前。忽有遥远的叩门声,如心脏搏动般一声 声传来,并且一声声让一切沉下去,寂下去。我们回头望向那处,仓促间绊了一跤,等踉跄 着站起身来,恍恍惚惚什么都乱了——血脉搏动与视线混淆在一起,触觉与味觉难舍难分, 疼痛逼入了呼吸。巨大的孤独从我们的脸庞抚摸到心灵——我看着这森林,惧骇深处全是忧 伤。我想到了故乡,又想起了其实我没有故乡……我们这是闯入了谁的命运?陷入了谁的痛 苦……环顾四周,发现这四下里居然只剩我一人,不知什么时候走散了。 ④我大声喊着妈妈。我的声音四处穿梭,寻找,再空空地回来。回到我面前问我:“妈 妈?”我跑了起来,弓着身子,在枝条下、灌木丛中飞快穿行。头发和裸露的手臂被挂痛的 感觉从远处暧昧不清地传来。那痛感更像是谁努着嘴唇向脑子里呵气。我加快了步子。我已 经想象到自己四肢布满伤痕地走出森林的情景——那时阳光普照,我却丢失了我的母亲…… 我扒开一丛灌木跳下去。爬起来,一抬头,妈妈正站在不远的空地上,看着我,竖一根食指 在唇前。 ⑤我们想,这自然界中恐怕再也没有什么力量会比森林更为强大吧?只有森林蕴藏着熊 熊燃烧的火焰,只有森林是天地间最饥渴、最庞大的火种。它在自己的梦中是一片火海,它 醒来就灼灼看着在梦中已经被它毁去的世界。它四季常青,它没有迸出火焰却迸发出簇簇四 射的枝条。它死去后仍没有忘记留下一片片橘黄,赭红——尽是被焚烤后才会呈现的颜色。 枯枝败叶的最后一笔激情便是极端的枯干凋残,便是等待,更为无边际的等待。 ⑥我们湿漉漉地走出森林,像是从大海中被浪潮推上沙滩。我们筋疲力尽。我们最爱的 那首歌,那首热烈、高亢、激越的歌,它什么也没能点燃,它一出口便被打得湿透,一句一 句沉重,一句一句坠落。我们唱出一句,就忍不住泪水长流。……我们的歌声多么单薄,而 世界多么强大……这森林是火焰与海洋交汇的产物,是被天空抛弃的那一部分——当火焰与 海洋交汇,排山倒海,激烈壮阔,相互毁灭。天空便清悠悠地冉冉升起,以音乐的神情静止 在我们抬头终日寻找的地方。而那些剩下的残骸渣滓,便绝望地在大地上向上方伸展着手臂, 努力地想要够着什么……终于长到一棵树那样的高度,便开始凋零。 ⑦我们在说这森林。说了海洋又说火焰,唯独没有说这森林中一棵平凡的树木。于是我 们离开时,它便在我们身后轰然倒塌。……这是这森林所能制造出的最大声响。这一声响彻 山野后,剩下更为广袤的寂静。这一声不同于山风林籁的任何一声,这一声只喊一声,终生 只喊一声。这一声之后,广袤的寂静中回荡着“笃、笃、笃”的叩门声。妈妈,那又是哪一 棵树呢?我们找不到。我们找到的时候,森林将它的咫尺之遥隐藏到千里之外。 ⑧我们在森林里目送一只啄木鸟远去。 (有删改) 1. 根据第②③④段内容概括森林给人的独特感受。(4 分) 2. 赏析第⑤段中画线句。(4 分) 3. 文章开头和结尾使用了相似却又不同的句子,请分析其作用。(4 分) 4. 综观全文,评析第⑦段的意蕴。(5 分) 1.【答案】 ①安静沉寂的空间(或深陷其中难以行走); ②邈远的心理时间; ③身体的疼痛; ④内心的孤独、恐惧、忧伤; ⑤宿命感和乡愁; ⑥人类的平凡和渺小。 评分说明:答对任意 4 点即可,1 点 1 分,共 4 分。 2.【答案】 这句话写出了森林由众多树木构成,易于燃烧,所以说是“庞大的火种”;森林的常态是 生命(四季常青),但死去以后,不仅色彩与火焰相似(橘黄、赭红),而且留下枯枝败 叶等待燃烧,所以说“蕴藏”火焰而“饥渴”。比喻新颖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评分说明:火种、蕴藏、饥渴的理解各 1 分,修辞手法与效果 1 分,未结合文本酌情 扣分) 3.【答案】 结构上:首尾呼应,用啄木鸟贯穿全篇,显得整一; 内容上:以小见大,用一只啄木鸟作为森林的代表; 开头用“找到一只啄木鸟”提示读者两人刚进入森林,结尾用“目送啄木鸟远去”收束由 森林引发的感兴。 评分说明:结构 1 分,内容 3 分。 4.【答案】 第⑦段告诉我们:树木是组成森林的最根本的生命体;它的倒塌声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因 而不同于山风林籁;树木的生命只有一次,终其一生才有从开始到完结的全过程。作者在 赞美了森林伟大的力量之后,也向读者展现了作为个体的树木脆弱的一面,借此提醒我们 个体生命的价值和重要性。 评分说明:分析意蕴 3 分,评价 2 分。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