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高考作文预测题及范文:邰丽华手语“唱”国歌,改变了一个动作,你怎么看?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1. 3 月 4 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开幕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
艺术团团长邰丽华用手语“演唱”国歌引关注,网友纷纷表示“无声的力量也能震撼人心”。
2.通用手语版国歌视频中,邰丽华通过最新的手语规范普及国歌手语的正确表达方式。
国歌歌词中,血肉的“肉”字,国家通用手语里面是右手的指头捏在左手小鱼际部位,后
来考虑到拍摄时为了更加直观同时兼顾视觉效果,她用右手的几个指头轻抚左手掌肚,表
达出要珍惜烈士们血肉之躯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及幸福生活。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认知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审题指导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全国约有 2780 万听力残疾人士,人数位居五大
残疾之首,是世界上听障人数最多的国家。在今年“两会”上,手语“演唱”国歌,这体
现了对听力残疾人士的关心,生动体现以人为本的情怀。邰丽华在展现手语时,不仅是“演
唱”国歌,更是传递规范的表达方式,来普及手语“演唱”国歌,她在细节上稍作改变,
是为更加直观兼顾视觉效果。对她手语表达的细心,值得赞誉。在立意上,可以从以下角
度来思考:
以人为本,心怀民众。“国歌”演唱,令人振奋。但对于听力有障碍的人而言,没法感
受到。国家开始以传递手语“演唱”,这是对听力残疾人士的关心,更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出
现“仁爱”之心的表现,从无障碍通道、盲道等,都在为着不同的社会群体尽心竭力。
面对实际,注重细节。手语姿势动作的呈现,是专家们按照规定动作设计的。但在传
递信息的过程中,与实际的交流或有出入。这就要求在面对问题时,要侧重于细节方面。
不妥之处,及时改变,从而适应时代需要,温暖更多的人。
心怀他人,时代美好。生活于尘世,在社会发展、为人处世过程中,相关部门考虑问
题要周全,不同的社会群体,不同的需求方式。不仅要有一颗热忱之心,去关心帮助他人,
更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我们生活的时代才会更美好。
佳作一
一点温情意,千里快哉风
江思佳
欧﹒亨利说:“人生是个含泪的微笑。”于这大千世界中,温情犹如穿越干里而到来的
一场“焚风”,赠予青山以温暖;温情犹如一丝穿透云雾而散播大地的暖阳,赠予万物以新
生;温情犹如一张茫茫大海中归舟的船帆,赠予行者以归航。
在今年的“两会”上,邰丽华用双手为残障人士提供帮助,用手语诠释爱意。在手语
解释中邰丽华认为有一处需要修改,以方便残障人士更好地了解其意。于是,她便及时改
变手语的表达,方便利于电视传播手语“演唱”国歌的正确方式。
邰丽华的这种行为,是以关爱残障人士的目的为出发点,究其本质乃是人间的一点温
情与善意。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僵硬的规则难免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那么出发
点只要是好的,打破一点规则也无伤大雅。换而言之,手语规则的制定是为了便于残障人
士更好地理解国歌,那么邰丽华因此随机应变,传递着温情,值得称赞。
温情,是一种道德的自我修养。当今社会,国家越来越关心残疾人士的切身利益,这
是文明发展的的重要成果。我们生而为人,应当对这世界心存善意,不受外界的种种束缚。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先行者们前行的足迹永不泯灭。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在临安
任职期间由于恰逢旱灾,上报朝廷路途遥远时间漫长,于是便擅自开放粮仓救济百姓,事
后以自己的俸禄弥补,这是患难中的一点温情意。在纷繁的社会中,我们应心存猛虎,细
嗅蔷微,蓄积温情意,培养道德之行。
温情,是一种社会的共识。星之昭昭,不若月之皎皎,个中真谛流露而出。正是由于
江西万氏夫妇内心的一点温情意,才有了一元烧菜的烟火餐厅。他们为身陷家人患病痛苦
中的民众带去人间美好与希望,为身负重担的人带来一丝轻快。如千里快哉风,吹拂悲伤
的阴影正是由于海伦﹒凯勒的一点温情意,才使无数个聋哑人有了学习的机会和走出人生
迷途的魄力。温情,是一种社会共识。如果每个人都是一束光,那么全球,便是光芒熠熠
的太阳!
新时代的号角已然吹响,在网络科技发达的前夜我们应秉烛忧思。邰丽华用行动与思
想向我们展现了温情行走的风景。作为当代新青年的我们,应要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满心欣喜地馈予世间一点温情意。
我们不能保证每时每刻都将自己置于规则的格局中,但道德是一种束人心田的“星辰”。
唯愿善存一点温情意,馈予社会千里快哉风!
点评
观点鲜明,层次清晰,是本文显著特点。作者仿用诗词名句,拟写标题,凸显“温情”
的主题。在论述过程中,首先肯定邰丽华稍微改变手势传递正确的手语“演唱”,然后围绕
“温情”,从自我修养、社会共识角度来分析和阐述。文中多处紧扣“温情”,升华了主旨。
佳作二
善于变通 尽善尽美
胡甜
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必然会导致一条道走到黑;顺应需要,巧妙变通,会使事物注
入新的灵魂。邰丽华改动国歌“演唱”中有个别手势,这是她遇事善于变通的表现。
邰丽华是一位聋哑人,所以她只能通过手势与人交流。但是,这并不妨得她在“千手
观音”的舞台上绽放光彩。身残志坚的她,用行动证明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但因在首次
公开用手势演奏国歌中,未经准许,改了一个小小的手势,这是她想传递手势的更好呈现
效果。
国歌,当然是不容许任何人改动和侮辱的。邰丽华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舞者,她对于
镜头呈现的效果非常了解,也就对手语的呈现有更高的要求。改的细微小手势自然不但没
有损害国歌威严,反而更好的期待传递信息的作用。她变的是手势,不变的是那颗炙热的
爱国心。
试想,邰丽华没有变动手势,影响了拍摄效果,这不是对国歌“演唱”中的一点点瑕
疵吗?我们应该相信她,站在她身残志坚的毅力上,站在她专业素养上,我们都有理由相
信她的做法。
前些年,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拒接”国旗引发的热议。大家看到的是国旗掉在地
上,熟不知,那是该运动员接过国旗后不小心滑落在地的。在比赛进行得激烈阶段,观看
比赛的人途中递给运动员国旗,是接还是不接?接,会妨碍比赛;不接,又会被骂不爱国。
出于对国旗的尊重,她还是接了,但没想,奔跑过程中,没有接住,导致引发这系列“乌
龙”事件。
换个角度想,场外工作人员递国旗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吗?也许他也是出于爱国心,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此过程中,却扰乱了比赛秩序,也有可能会影响比赛结果。运动员赢
得比赛后再光荣地递上中国国旗,不是更值得称赞吗?既没有影响运动员比赛,也没有破
坏比赛秩序,甚至在全世界面前证明:冠军是中国的!岂不尽善尽美?
就像我们平常解数学题一样,不知道举一反三的人依旧“死算”,按照公式一步一步推,
写对了倒也无话可说,算错了可谓是既浪费时间又消耗脑力。掌握技巧很重要,一定要学
会变通,要想思路变得更灵活,也只能刷足够多的题。
变与不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在邰丽华和运动员事件中变的是手势和方法,不
变的是他们那颗火热的爱国之心。
也许,小小的变通会使事情变得豁然开朗,从而更加尽善尽美。
点评
标题对称,结构匀称,是本文的主要特点。首段采取对比的形式,肯定“变通”的重
要作用。在论述中,先分析邰丽华善于变通,得到大家的认可,然后选用马拉松国旗事件,
分析工作人员和运动员的做法,强调做事“变通”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发对问题的思考和
深刻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