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04 古诗词试题专练(教师版)-冲刺2021年高考政治精选专题定制30个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专练04 古诗词试题专练(教师版)-冲刺2021年高考政治精选专题定制30个

ID:684025

大小:29.4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5-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冲刺高考 ·题型专练 专练 04 古诗词试题专练 ---- 教师版 ---- 1.(2021 山东高三模拟)“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古 诗词犹如一把把钥匙,开启了解读中华文化的大门。关于劳动的古诗词,字里行间蕴涵着对劳动者的赞美 与讴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该诗以清新有趣的笔调,让人体会到了劳动的辛勤和快乐 ②古诗词反映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见证 ③诗词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有维系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 ④文化具有教化育人的功能,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和精神指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B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体现了该诗以清新有趣的笔调,让人体会到了劳动的辛 勤和快乐,①入选。古诗词反映了传统社会生活的某方面,而不是全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 重要见证,②不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③不选。关于劳动的古诗词,字里行间蕴涵着对劳动者的 赞美与讴歌,这表明文化具有教化育人的功能,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和精神指引,④入选。 2.(2021 四川高三月考)边塞诗人王昌龄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 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首离别诗,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欢聚时的乐景与想象中离别后的妻凉孤 寂形成对比,表达离别的不舍和愁绪、也映照了诗人被贬的怀才不遇。对此,从哲学上理解正确的是( ) ①从“橘柚香”着手描写欢聚时的乐景体现了诗人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②以“忆”虚构旅夜孤寂的场景来源于诗人独特的审美思维和想象力 ③“入舟凉”是诗人借当时当地的凄凉景观表现内心怀才不遇的心境 ④诗人以想象力创造现实与未来的联系,使诗更具有朦胧美和表现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A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诗人王昌龄主动的选择了从“橘柚香”着手,描写欢聚时的乐景体 现了意识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①正确。意识 来源于客观存在,而不是诗人的想象,②不选。物质决定意识,“入舟凉”是诗人王昌龄的一种心情,是借 当时当地的凄凉景观而表现出来的,③正确。联系是客观的,不是通过人的想象创造出来的,④不选。 3.(2021 全国高三专题训练)“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随着大型文化节 目《经典咏流传》的热播,这首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小诗《苔》一夜之间走进了亿万观众的心。这首诗蕴 含的哲理有 ①前途是光明的,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②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机遇、促成质变 ③人生重在贡献,韬光养晦、奉献社会 ④梦想导航人生,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A 题目中该首诗的意思是春风阳光不到地方,青春照样萌动。哪怕那如米粒一般微小的苔花,丝 毫也不自惭形秽,依然像那美丽高贵的牡丹一样,自豪地盛开,故该诗句中“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体现了前途是光明的,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道理;“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现了人生重在贡献,韬 光养晦、奉献社会,①③符合题意。该诗句没有涉及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排除②。④中“立足整体、统 筹全局”的表述与题意不符。 4.(2021 河北邯郸高三月考)樊锦诗说:“此生命定,我就是莫高窟的守护人。”人生本可以有 无数条路,她却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在大漠深处,爬进黑黢黢的洞窟,一待就是五十多年。这对我们青 少年的启示是( ) ①怀揣为国之心,恪守奉献之行 ②潜心守护工作,实现人生价值 ③坚定理想信念,创造莫高文化 ④提高职业技能,改变人生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A “此生命定,我就是莫高窟的守护人。”,这启示青少年怀揣为国之心,恪守奉献之行,①符合 题意。“在大漠深处,爬进黑黢黢的洞窟,一待就是五十多年”启示青少年潜心守护工作,实现人生价值, ②符合题意。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创造莫高文化”对青少年来说不现实,③排除。材料未涉及“提高职业 技能,改变人生方向”的内容,④不符合题意。 5.(2021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高三月考)同样是写江南水乡自然风光的诗句,白居易形容为:“日出江花红 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王勃则描绘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位诗人的诗,表明的 哲学道理是( ) ①意识能够创造性地展现客观对象 ②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受主观因素影响,人们的认识会产生差异 ④意识的差异性取决于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D 意识不一定都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②错误。材料强调反映的都是江南水乡自然风光这一 客观事物,没体现客观存在的多样性,③不选。写江南水乡自然风光的诗句,白居易和王勃不一样,体现 了受主观因素影响,人们的认识会产生差异,意识能够创造性地展现客观对象,①④正确。 6.(2021 全国高三专题训练)“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B 指头象征着人的能动性,琴象征着客观事物,琴声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具有“人化” 的特点,①符合题意。人用指头弹琴受到人的意识的调节,②错误。材料反映琴、指、琴声之间的客观联 系,③正确。同是操琴,有的是妙音,有的是噪音,④错误。 7.(2021 辽宁朝阳高三模拟)朱光潜说:“现实生活中并没有悲剧,正如词典里没有诗,采石场里没有雕 塑作品一样。悲剧是伟大诗人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它明显是人为的和理想的。”这说明( ) A.意识具有超前性,它是认识事物的动力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生动描绘事物 C.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 D.正确的意识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7.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A 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没有直接现实性,B 错误。“悲剧 是伟大诗人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它明显是人为的和理想的”,说明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认识和改造 世界的重要条件,C 正确。实践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D 错误。 8.(2021 江苏扬州高三模拟)南宋杨万里《桂源铺》诗曰:“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 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与这首古诗蕴含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 A.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B.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C.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D.吹开红紫还吹落,一种东风两样心 8.C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意思是溪水向前奔 流群山阻隔,拦得那溪水在山间日夜暄闹不停。等到它终于来到前边的山脚尽头,蜿蜒小溪已汇聚成大的 溪流流出了前方的村庄。这体现的哲理是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 高月更阔”意思是说如果人的眼睛有天大,就能看清是山高还是月亮更远了。这表明人的认识受到客观条 件的制约,A 不符合题意,排除。“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意思是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里以后, 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这表明矛盾具有普遍性,B 不符合题意,排除。“历尽天华成此 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意思是说这种美好的景象是历尽苦寒、几经磨砺才形成的,联想起来,人间的万事 也是要历尽艰辛才能完成的。这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 符合题意。“吹开红紫还吹落, 一种东风两样心”意思是指是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春花,又是东风吹落了姹紫嫣红的众芳,同是一种东 风,却为什么有两样心肠呢?这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原理,D 不符合题意,排除。 9.(2021 广东广州高三模拟)下列选项与冰心所作诗文的哲学寓意最符合的是( )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繁星·春水》(节 选) A.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宋史·宋祁传》) B.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朱熹《四书或问》) C.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D.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庄子·内篇·人间世》) 9.C 冰心《繁星·春水》讲人们只惊艳于事物绽放的一刻,却不曾想它也饱经风霜。 如果人不能率 先作为,则别人不会听从,不会信服。此句讲人要 以自身示范才能收获信任。A 不符合题意。天下最难把 持的是人的内心,而天下最容易被沾染的就是人 的欲望。此句讲人最难守住内心与欲望,B 不符合题意。 看似寻常实际花费了很大精力,写成好像容易却饱含艰辛,此句说事物背后的艰辛,C 符合题意。一个事物 开始时单纯细微,临近结束时变得纷繁巨大。此处是说任何具有远大前程的事业,尽管在初创之时微不足 道,等到将要完成的时候就一定会发展得非常巨大,D 不符合题意。 10.(2021 江苏南通高三模拟)唐代诗人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 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下面对该首诗的哲学解读正确的有( ) ①如果以轻舟作为参照物,万重山是运动的 ②轻舟和万重山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从朝辞到一日还说明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④两岸猿声啼不住说明离开物质的运动是可能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A 从朝辞到一日还说明有运动变化,但没有涉及有规律的;离开物质的运动是不可能的,而不是 可能的,③④错误。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要求坚持世界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的观点 看问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如果以轻舟作为参照物,万重山是运动的;体现了绝对运动 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①②正确。 11.(2021 全国高三专题训练)“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下雨的时候你却撑开了伞;你说你喜欢阳光,但当 阳光播撒的时候,你却躲在阴凉之地;你说你喜欢风,但清风扑面的时候,你却关上了窗户。我害怕你对 我也是如此,因为你说你爱我。”这首诗告诉我们 A.事物的矛盾是无法解决的 B.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C.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D.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11.D A 说法错误,事物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B 错误,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前进、上升的过程,不 是循环往复的过程。C 错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但这两个方面不一定是有利和不利。材料中的“你 说你喜欢雨,但是下雨的时候你却撑开了伞”等观点强调了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 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D 符合题意。 12.(2021 济南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高三月考)有的语言,如果知道它的来历,便会产生联想,使这一句 话有更丰富的意义。比如诗句:“落花时节读华章”,如果不知出处,“落花时节”就只是落花的时节。如果 读过杜甫的诗:“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就会知道“落花时节”包含着久别重逢的意思,就 可获得更丰富的情绪体验。因此,可以这样说 A.皓首穷经,获取大量的直接经验,能避免浅尝辄止 B.博古通今,深入理解历史和现实,能达到中西合璧 C.砥砺笃行,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能做到实事求是 D.厚积薄发,注重于足够量的积累,能实现融会贯通 12.D 材料表明了解了语言的来历和出处,便会产生联想,使这一句话有更丰富的意义和情感。这表 明厚积薄发,注重于足够量的积累,能实现融会贯通,D 符合题意。直接经验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 能避免浅尝辄止,A 错误。博古通今,深入理解历史和现实,与中西合璧无关,B 与题意不符。积极投身于 社会实践不等于就能做到实事求是,C 错误。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