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文化传承与文化借鉴125张-2021年高考政治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专题七 文化传承与文化借鉴125张-2021年高考政治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

ID:684229

大小:5.61 MB

页数:125页

时间:2021-05-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七 文化传承与文化借鉴 2021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课件 0 1 高频考点 微专题整合 目录 CONTENT 0 2 专题素能 多维度提升 高频考点 微专题整合01 [真题重练•体味高考] 微专题一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2020全国Ⅲ卷,19)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注重敦亲睦邻,讲信修睦、 协和万邦是中国一以贯之的外交理念。我们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周 边外交理念,就是要诚心诚意同邻居相处,一心一意共谋发展,携手把合作 的蛋糕做大,共享发展成果。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  ) ①彰显了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生命力 ②表明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取决于时代的变迁 ③增强了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的信心 ④ 是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范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以我国外交理念为背景,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旨在考 查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 交理念,是对中华民族敦亲睦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优秀传统文化的继 承与发展,彰显了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生命力,①④正确;传统文化 焕发生机取决于社会实践的需要,②错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亲、诚、惠、 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增强了我们坚守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③错误。 2.(2020山东卷,11)透过下图可以看出(  ) ①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②文物是中华文化文 脉赓续、博大精深的重要物证 ③作为“活”着的历史,文物对研究文明演 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文物在博物馆的展出丰富和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文化自信。旨在考查辨识和判断、反思与 评价问题能力,渗透科学精神。玉琮的久远、青铜的厚重、竹简的博大和 瓷器的秀美,见证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研究文明演进具有重大意义, 故选②③;文物是一种见证,不能丰富文化内涵,实践能够丰富和拓展文化 内涵,排除④;文物在博物馆的展出,没有体现①。 3.(2020天津卷,13)阅读一本好书,能让生命变得更有质感,充沛内心的力量。 有的人遇到生活的磨难,却在书籍中获得了勇气;有的人困于琐碎的日常, 却在书籍中拓宽了天地;有的人尽管身处贫穷,却在书籍中收获了精神财 富。读好书(  ) A.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生 B.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根本途径 C.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D.既能产生精神力量,也能产生物质力量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对人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 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表明读好书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A项符合 题意;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B项不选;读 好书对人的全面发展不起决定作用,C项错误;读好书能产生精神力量,不能 产生物质力量,D项错误。 4.(2020天津卷,14)徜徉古镇杨柳青,声声古琴音从青砖灰瓦间溢出,沿运河 两岸流淌,一幅隽永的文化长卷就此舒展。石家大院等保存完好的清代民 居建筑群,孕育了大院文化;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声名远扬的木版年 画,滋养着吉祥文化。杨柳青古镇独具特色的文化(  ) ①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 ③借助传 统建筑和传统工艺得以传承 ④在世代相传中从未改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 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徜徉古镇杨柳青,声声古琴音从青砖灰瓦间溢出,沿 运河两岸流淌,一幅隽永的文化长卷就此舒展”主要表明杨柳青古镇独具 特色的文化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①符合题意;“石家大院等保存 完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孕育了大院文化;声名远扬的木版年画,滋养着吉 祥文化”主要表明杨柳青古镇独具特色的文化借助传统建筑和传统工艺得 以传承,③符合题意;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②错误;传统文 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④错误。 5.(2020浙江卷,20)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周期性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利 用文字、语言、图片、影像等媒介形式传播英雄事迹和精神,民众在视觉 和听觉的震撼中、真善美的体悟中产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不断提高思想 道德素养。这说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接受健康文化影响的过 程往往是被动的 ③价值观是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④经年 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民众通过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在震撼、体悟中产 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说明价值观是在生活和学 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①③正确;文 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接受健康文化影响的过程是积极主动 的,②错误;④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材料体现不出, 排除。 6.(2020浙江卷,2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合理成分,如“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风范,“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 等。有人据此认为,发展教育必须全面回归古代教育思想。这一观点(   ) ①忽视了古代教育思想的消极作用 ②理清了教育思想继承与发展的关 系 ③看到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部分 ④看到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传统文化,旨在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 探讨问题的能力。传统思想属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全面回归”看到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部分,但忽视了古 代教育思想的消极作用,①③正确;“全面回归”没有理清传统文化继承与发 展的关系,也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要因时而变,②④不符 合题意。 7.(2020浙江卷,22)文字和书写的发明,使人类的经验可以超越面对面的授 受而广泛传递,于是,编撰和阅读书籍成了人类经验、知识和智慧得以累 积、传承、增长的重要方式。这说明(  ) A.书籍一直是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 B.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一定的载体和媒介 C.经验和知识的累积离不开文字和书籍 D.书籍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的特点,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 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体现了书籍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B项正确;书 籍不属于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A项错误;文字和书籍有助于经验和知识的 积累,但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可以有多种形式,C项错误;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 入文明时代的标志,D项错误。 8.(2020浙江卷,23)面对新冠疫情,广大医务人员为拯救生命不怕牺牲、逆 行而上;科技工作者为研发疫苗夜以继日、攻坚克难;武汉人民为顾全大 局不畏疫魔、坚守封城;全国人民为战胜疫情团结一心、守望相助。这体 现了(  ) ①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 ②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③中 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④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 国的最深厚感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华民族精神,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 力。不怕牺牲、逆行而上的精神,不畏疫魔、坚守封城的精神,团结一心、 守望相助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丰富和发展,体现着爱国主义这 一民族精神的核心,①④正确;②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③体现了文化自 信,均不符合题意。 9.(2020江苏卷,19)越来越多的国产综艺节目以更流行通俗的表达,将文化 自信融入一茶一饭、一物一景,在平实的细节里、显见的差异中呈现文化 的深度与内涵,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这有利于(  ) ①展现民族文化的优越性 ②增强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 ③扩大中 华文化的影响力 ④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华文化,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 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增强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同时有 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②③符合题意;“展现民族文化的优越性”表述 错误,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排除①;④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 涉及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整体架构•联结彼此] [金线引领•考点突破] 核心价值引领 爱国主义情怀 内涵要求: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同中华民族,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维护国家尊严与利益。 认同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 1.爱国主义的地位和作用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3)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弘扬爱国主义的措施 (1)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 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2)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3)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 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要聚焦培 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 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水 准和文明素养。要唱响人民赞歌、展现人民风貌,大力弘扬中国人民在长 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 想精神,生动展示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新实践、新业绩、新作为。 (4)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 接受,是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引导人们了解中华民族 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自觉延续文化基因,增 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忘本来、 辩证取舍,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文化创造 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5)发挥传统和现代节日的涵育功能。开展各具特色的庆祝活动,激发人们 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6)用好报刊、广播、影视等大众传媒。各级各类媒体要聚焦爱国主义主 题,创新方法手段,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对虚无历史、消解主流价值的错误 思想言论,及时进行批驳和辨析引导。 (7)涵养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爱国主义是世界各 国人民共有的情感,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一方面 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要培养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胸襟,大力 宣传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理念。 (8)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引导人们把 敬仰和感动转化为干事创业、精忠报国的实际行动。 3.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作为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 的最深厚感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 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 高度统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 主题。 考点整合梳理 (一)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1.文化的内涵 (1)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 和精神成果。 (2)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 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2.文化的产生 (1)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了不同时代的文 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 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 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 与文化生活。 3.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①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物质方面的进步称 为物质文明,精神方面的进步称为精神文明,制度方面的进步称为制度文 明,生态方面的进步称为生态文明。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 ②文化则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反映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先进 文化,反映腐朽落后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落后文化。 (2)联系: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先进文化是人 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4.文化载体 (1)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所谓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 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2)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 5.多种角度认识文化的功能 角度 观点 文化作为 一种精神 力量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 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 影响。②不同性质的文化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 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 会的发展 文化对社 会的影响 ①文化引导人民认识真善美,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提升 全民族的文明素养。②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 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③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美好生活的新 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④文化推动发展,是 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 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角度 观点 文化对民 族的影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 强。①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 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对政 治、经济 的影响 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 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政治、经济的 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政治、经济的发展 文化对个 人的影响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 文化活动。②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 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先进文化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 (二)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1.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 (2)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各民族文化 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 精神标识。 (3)中华文化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中 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 自身的发展。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 人文精神等。 (2)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 同等。 (3)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 爱亲等。 (4)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等。 3.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1)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 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 (2)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 (3)包容性: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 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 (1)对自身: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 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 神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 化软实力。 (2)对人类: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 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5.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1)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 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2)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 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6.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1)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2)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从 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 情,推动国家发展。 7.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 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 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的思想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 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创造性转化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 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 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 社会相协调。 (2)创新性发展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 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 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 (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 这个主题。 (3)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 梦想精神的人民。 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1)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 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3)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 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4.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1)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 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民族精神。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 主体,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 西柏坡精神等。 (3)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 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形成了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 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塞罕坝 精神等。 5.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措施 (1)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 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 [真题重练•体味高考] 微专题二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1.(2020全国Ⅲ卷,20)2019年4月,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因火灾受损。 11月,中法双方签署文件,决定就巴黎圣母院修复等开展合作。双方商定 在2020年确定巴黎圣母院保护修复合作的主题、模式及中方专家人选,同 时明确双方将就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保护开展技术与科学交流及培训项 目。中法开展文化遗产修复和保护合作旨在(  ) ①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促进中法文化交流互鉴 ③赋予中法传统 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④推动中法文化在取长补短中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以中法文化交流为背景,考查中外文化交流的知识,旨在考查辨 识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中法开展文化遗产修复和保护合作, 旨在推动中法文化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②④正确;中法开展 文化遗产修复和保护合作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①排除;赋予传统文 化新的时代内涵,是强调随着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进行补充、完善、拓展,③不是中法开展文化遗产修复和保护合作的目的, 排除。 2.(2020山东卷,10)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20 年5月21日是联合国 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我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内外相关 机构,围绕“茶和世界·共品共享”这一主题,开展“全球相约‘共饮一杯茶’” 线上活动,让人们从一“叶”间感受各国不同韵味的茶文化。这表明(  ) ①“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 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互联网是人们超越时空局限共享茶文化的 重要手段 ④各国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考查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播。旨在考查分析与综合问题能力,渗透 科学精神。在“国际茶日”,开展“全球相约‘共饮一杯茶’”线上活动,让人们 感受不同韵味的茶文化,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国文化都是 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入选④;在线上活动,共享茶文化的韵味,体现 了③;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 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排除②;“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 分,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排除①。 3.(2020天津卷,15)武术在中国历史悠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青少年喜 爱。2020年1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将武术列入第四届青奥会正式比 赛项目,这是武术首次成为奥林匹克系列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这有利于 (  ) A.提升中国体育影响力,引领世界体育发展 B.讲好中国故事,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吸引力 C.坚守中华文化的基本立场,保持中华文化的特性 D.拓宽中华文化传播渠道,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交融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我国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武术成为奥林匹克系列 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有利于拓宽中华文化传播渠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 世界,D项符合题意;“引领世界体育发展”的说法错误,A项不选;材料强调的 是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B、C两项不符合题意。 4.(2020全国Ⅱ卷,20)《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 意见》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 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 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中蕴含的文化道理是(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发 挥积极作用中传承发展 ③中华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通过交流传播才具有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材料中中医药学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还对世界文明 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 正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意见及中医药学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世 界文明进步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发挥积极作用中 传承发展,②正确;③说法错误,中华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强大和丰富的价值,并不是只有通过交流传播才具 有价值,④错误。 5.(2019全国Ⅱ卷,19)2019年3月23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 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返还的796件 (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 瓷……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  ) ①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 民族文化 ③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保持文化多 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 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③表述错误,文化的创造 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④观点错误,不同文化 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是贸易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等;材料中在两国领导 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 的证书,796件(套)文物返还中国,体现了尊重各民族文化,各国应共同努力 保护文化遗产,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项。 6.(2018全国Ⅰ卷,19)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 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 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 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 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  )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 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  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交流与传播。材料中“新现象”的出现,“新兴词汇”“新 时代政治词汇”受到国外高度关注等,说明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 容不断变化发展,这得益于中国科技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③④正确, 故D项应选;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不决定文化的价值,①观点错误;材料 不单单指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②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 7.(2018全国Ⅱ卷,20)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 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 截至2016年底,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达86个, 中医药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文化意义在 于(  ) ①实现中医药文化的转型升级 ②扩大中医药文化的世界影响 ③创新 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 ④满足世界各国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文化意义在于扩 大中医药文化的世界影响,满足世界各国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②④正确, 故C项应选;本题材料只涉及文化的交流问题,中医药文化的转型升级与创 新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等观点不符合题意,①③观点排除。 [整体架构•联结彼此] [金线引领•考点突破] 考点整合梳理 (一)文化的民族性 1.含义: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产生: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同时也都或多或少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3.作用: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 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 精神根基。 4.核心: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5.体现: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 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二)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形成: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每一个国家 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 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2.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道德伦理等文化 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 中展示。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 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 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3.文化多样性的成因: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 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 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4.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 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 必然要求。 5.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1)总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 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3)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既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 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 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三)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项目 文化是民族的 文化是世界的 含义 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各具特色。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 差异,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性 和普遍规律 原因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 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 共性,有普遍的规律 联系 ①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关 系,它们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 ②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 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如果失去了 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世界性也就不存在了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四)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1.文化交流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1)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 不仅不会成为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障碍,反而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 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2)正是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 才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2.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们应 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 不应该相互隔阂、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 生机盎然。 3.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意义 前提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开 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一般 意义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 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 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对中 国的 意义 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中 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高文化竞争 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②有利于中华文化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 和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 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对世 界的 意义 ①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与发展;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中外文化交 流有利于促进国家间实现经济上互利共赢、政治上相互理解 4.文化交融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1)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一 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 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2)纵观几千年文化发展历程,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 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 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 贡献。 (3)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的必由之路。 5.加强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措施 (1)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防止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渗透,维护我国的文 化安全。 (2)坚持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 (3)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 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4)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要有海纳百川 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5)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保持文化的 民族特色。 (6)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封闭主义” 和“守旧主义”。 (五)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1)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 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历史和实践证明,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 的。 (2)文化发展必须持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 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 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1)原因:①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 决中国的问题。②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 发挥积极作用。③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 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 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2)措施: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 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 国文化发展。 专题素能 多维度提升02 [情境串联•银线支撑] 一、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 2019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 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爱国主义是民族心、民族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弘 扬爱国主义。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无论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 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诚执着,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誓言……家 国情怀早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无论是为保国安民上下求索的 历代先贤,还是为强国御侮舍生取义的革命志士;无论是在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实践中拼搏奉献的时代楷模,还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莘莘学 子……爱国主义的薪火在中华儿女的接力中闪烁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民 族复兴的远大前程。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 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 代精神的辩证统一。民族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民族特征,是中华民族的精 神独立性得以保持的重要保证。时代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时代内涵,是中 国精神引领时代前行,拥有鲜明时代性和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根源。中国精 神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蕴于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 在中国的快速崛起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民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 的精神及其气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显示。 典型例题 (2020山东卷,18)读懂中国,从根本上说,必须读懂中国人的价值观。 有人来不及道别,留给孩子一个背影;有人顾不得疲惫,收拾包裹奔赴一 线……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无数人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顾 大局,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安危融为一体。一个人口占世界五分 之一的大国,为什么能够迅速形成这种一呼百应的协同力,就在于中国共 产党强大的领导力,在于中国人骨子里强烈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各族人民在共同开发和建设祖国大好河山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孕育了集体主义价值观。中国 地势西高东低,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贯穿东西,洪水泛滥等自然灾害时 常发生,中国人同风共雨、守望相助,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驯服江河,耕耘 收获,生生不息。一部中国历史,印刻着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曲折与 胜利、付出与收获,而每一次前进都是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凝练和升华。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国人骨子里有强烈的集体主 义价值观。 答案 集体主义价值观源于中华民族的长期实践,受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 由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形成;在传承和发展中各族人民对其产生强烈的认 同感,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它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 力和凝聚力之中,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人们不断攻坚克难。 考法揭秘本题以中华民族战胜各种磨难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 问题,说明为什么中国人骨子里有强烈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属原因类主观 题。考生可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产生原因和重要作用方面组织答案。 命题风向 考向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释爱国主义为何是国家和民族的永 恒主题。 提示:①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为中华民族的 生存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②爱国主义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 深远持久。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 力。③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弘扬爱国主义对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 义。 考向2:有人认为,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一份子,所以只要追求自己的前途,努 力实现“小我”,那么国家也自然能够实现发展。从价值观角度,对这一观点 进行评析。 提示:这一观点是片面的。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最根 本的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单纯追求个人的前途,是对 人生价值的错误理解。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 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盲目追求实现“小我”,可能 会出现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甚至国家利益之上的现象。③个人的发展 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个人也应当奉献社会。只有将“小我”融入 “大我”,才能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考向3:每个人都应当牢记和践行爱国主义。尝试选择两个社会角色,运用 所学知识,对其践行爱国主义提出合理建议。 提示:(示例)①公民应当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在国际场 合注重自身言行,维护国家的形象。②企业经营者应当坚持自主创新、承 担社会责任,争做创国家品牌的优秀企业家。 考向4: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重要意义。 提示: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中转化为物质力量。爱国奋斗精神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正确 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 族精神的核心,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爱国奋斗精神是中 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就是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 神。③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是 激励人们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 是激励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源泉,能够为中国人民 继续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行,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考向5: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为青年人应如何弘扬爱国 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提出合理化建议。 提示:①加强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 脑,指导建功立业实践。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内化为自 己的精神追求,外化为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自觉行动。③坚定理想信念,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 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④继承老一辈知识分子的优 良传统,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奉献意识,遵守职业道德,不断追求更高的思 想道德目标。⑤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素养,增强为国家奉献的能 力和本领。⑥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脚 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对应训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庆 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国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 号集中评选颁授,袁隆平等42人获此殊荣。他们都对党和人民事业矢志不 渝、百折不挠,都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陷阵、顽强拼搏,都在平 凡的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其中很多同志都是做隐姓埋名人、干惊 天动地事的典型,展现了一种伟大的无我境界。他们的事迹和贡献将永远 写在共和国史册上。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颁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价值。 答案 ①国家颁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对先锋模范人物的肯定。 先锋模范用行动阐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的时代精神。②国家表彰先锋模范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精神 支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③有利于营造高度重 视创新创业的舆论导向和文化环境,有利于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塑造担当 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④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更好地构筑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为我国正在进 行的奋斗、适应我国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的解决,起到凝魂聚气、强基固 本的作用,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治国重勋劳。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中央决定,首次开 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 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模范人物。翻开“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名册,于敏、申 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一个个响亮 的名字标注了共和国前进的脚步,映照着中国人民改天换地、攻坚克难的 冲天豪情。 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于敏 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申纪兰 荣誉属于国家,属于整个航天队伍!我个人只具备了一点最基本的条件,主 要靠国家经济的发展,靠国家发展所创造的环境,对我个人来讲主要还是 靠机遇。——孙家栋 有了对共产党的信念,在战场上没有任何畏惧。——张富清 成功没有捷径。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 上。——袁隆平 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 讲话中指出,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 继往开来中推进。新时代必将是大有可为的时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 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共同谱写新时代人民共和国 的壮丽凯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英雄模范精神对推进新时代伟大 事业的重要意义。 答案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 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英雄模范精神转化为人们 奋进的动力,激励人们为新时代伟大事业的实现作出更大贡献。(2)英雄模 范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展现。英雄模范精神所呈 现出的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将激励中华儿 女为推进新时代伟大事业而不懈努力。(3)英雄模范精神,对于人们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推进伟大事业大发展起到巨大的 促进作用。 二、中外文化交流异彩纷呈 1.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京开幕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 明对话大会在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 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会议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 与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商亚洲文明发展之道,共话亚洲合作共赢大计,达成 广泛共识。 2.中意文化和旅游年开启 2020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2020中意文化和旅游年是中意友好交往史上首 次以“文旅融合”为主题举办的大型活动。在中意双方共同支持下,双方将 合作推出贯穿全年、形式多样的上百项精彩活动,涵盖表演艺术、视觉艺 术、文化遗产、旅游、创意设计等多个领域。 3.共青团、人民日报等点赞李子柒 央视点评她“讲好了中国故事”,新华社发表短评《向世界呈现中国文化之 美需要更多李子柒》;人民日报称李子柒的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 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而这种展示,恰恰可以帮助西方普 通人,从他们媒体对中国的抹黑中清醒过来,认识到中国不是洪水猛兽,中 国人有着高洁的文化和源远流长的历史,甚至可以吸引外国人来中国旅游, 学习中国文化。 典型例题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 文明宝库的钥匙。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对于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 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发挥中医 药原创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对增强民族自信 和文化自信的作用。 答案 ①能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显示中华 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②能 够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增强对中华文 化价值的充分肯定。③能够使悠久的中医药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增强对 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④能够促进文明互鉴,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 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⑤能够展示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 和凝聚力,彰显民族自信的力量,能够使我们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 心,对中华民族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信心。 思维动态根据设问可知,本题属于A对B式的作用类题型。根据民族自信 和文化自信的关键信息,从民族自信的角度来看,可对接展示中华民族的 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对民族发展充满信心;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来看, 可对接中华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国际影响力和文化价值等 进行阐述。 命题风向 考向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上述主张对共创亚洲文 明的启示。 提示:①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推 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加强世界各国文化平等交流。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共 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要充分发掘各个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尊重文化的多 样性。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既要认同本民族 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求同存异,坚持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④要立足实践,坚持文化创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考向2:有人认为,今天的中国要大胆吸收亚洲各国文明成果,自觉融入世界 文化发展潮流。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提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创新需要 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借鉴、融合,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②大胆吸收亚洲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发展,推动中华 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我 国综合国力。 ③大胆吸收亚洲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增进国 家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自觉融入世界文化发展潮流,建设和谐世界。 ④要对外来文化进行是非鉴别,要以包容的态度接受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优 秀成果。同时要处理好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在相 互尊重的基础上平等交流、相互借鉴,以实现共同发展、共同享有亚洲优 秀文明的成果。 考向3: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阐述我们应怎样促进中外文 化交流。 提示:①我们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 优秀文明成果。②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 使者,增强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③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 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 平等的原则。④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多种途径促进文化的 传播,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 考向4:有人认为,面对新时代,只要以开放的心态拥抱亚洲乃至世界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就能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运用坚持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知识驳斥这一观点。 提示:①这一观点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只能依赖外来文化,没有充分 肯定自身文化价值,没有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缺乏文化自信 的表现。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因此,在新时代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 性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 实,结合时代条件,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 现代社会相协调,既要吸收外来,更要不忘本来,积极面向未来。 对应训练 1.中国用五千年文明史告诉世界:“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 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正因海纳百川,中华文明 才有博大精深的深厚积淀和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这说明(  ) ①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②包容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 步的重要动力 ③每一种文明都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④文化创新 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根本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正因海纳百川,中华文明才有博大精深的深厚积淀和生生不息的发 展动力”,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包容是人类文明不断 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①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实践是不同文明交流 互鉴的根本目的,④说法错误。 2.2019年5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 演讲中提到: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本次亚洲文明对 话大会,聚焦了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举办亚洲文明 对话大会的意义有(  ) ①树立亚洲命运共同体意识,消除各国的意识形态分歧 ②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③诠释我国大国责任担当,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国际事务的作用 ④为促 进亚洲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①错在“消除各国的意识形态分歧”,③错在“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国 际事务作用”,②④分析正确。 3.2019年5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 并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 的眼睛。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 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为此我们应该(  ) 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 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的原则,互鉴互学 ③根植他国文明的文化土壤,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以此来发展本国文明 ④顺时应势、推陈出新,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①错在“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应“根植本国文明的文化土壤”,③错 误;②④符合题意。 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文明 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亚洲各国应该开放包容、与时 俱进,加强与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 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亚洲是世界多彩文明的汇聚之地,璀璨的亚洲文明为 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 鉴,因互鉴而发展,亚洲文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世界文明的发展。我们需 要把握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 来。 结合材料,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亚洲各国应如何更好地促进亚洲 文明繁荣进步。 答案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 力。亚洲各国应该开放包容、与时俱进,加强与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 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更好地促进亚洲文明繁荣进步。②亚洲各国既 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 多样性,共同促进亚洲文明繁荣进步。③亚洲各国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 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 亚洲文明的繁荣进步。 解析 该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知识范围明确,属于措施类主 观题。可以结合材料从文化多样性的地位、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 则等角度作答。 [同境异构•多维分析] 情境主题 一、学习张富清的先进事迹,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视角: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意义】 1.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 60多年里,张富清将赫赫战功深埋心底,从不提起。2018年底,国家开展退 役军人信息登记,张富清隐藏半个多世纪的战功才得以发现。 1948年2月,他在陕西宜川县瓦子街参加革命,开启了自己的英雄之旅。战 争年代,他不忘初心、对党忠诚,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立下赫赫战功。荣 获一次特等功、三次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战斗英雄”称号。 1955年1月,他退役转业,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赴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 每一个岗位,他都脚踏实地,竭尽所能,担当奉献。他进驻卯洞公社高洞管 理区,50多岁的年纪腰系长绳,下到天坑底部找水。他带着社员修路,与社 员一起在绝壁上抡大锤打炮眼。他推动水电站建设,让土苗山村进入“电 力时代”…… 张富清的事迹经中央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张富清被授予 “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并被颁授“共和国勋 章”。2020年5月17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习近平主席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讲话中强调,一切伟 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全 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共同谱写 新时代人民共和国的壮丽凯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学习张富清的先进事迹对人们争做新 时代奋斗者的作用。 答案 (1)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学习张富清的英雄事迹,能不断增强人们对英雄模范的情感认 同和价值认同,让更多的人崇尚英雄、争做英雄,做新时代奋斗者。(2)张 富清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 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张富清的英雄事迹能让人们从英雄身上汲 取力量,弘扬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视角: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 2019年初春的鄂西武陵山区,乍暖还寒。在来凤县城一栋普通居民楼里, 穿着一件旧棉祆的张富清老人坐在客厅里的火炉旁烤着火。如果不是去 年11月份采集退役军人信息时张富清拿出泛黄的“报功书”还有几枚奖章, 几乎没人知道这位95岁的老人是一名特等功臣。张富清1948年3月参加 革命,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永丰战役中,他任突击组长,先后炸掉敌人3 个碉堡,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独自坚守阵地到天明,数次打退敌人反扑,因 此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并被西北野战军加授特等功。后来,张富清一直 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先后两次荣获“战斗英雄”荣誉称号,除了特等功,还3次 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955年,张富清所在部队面临调整,他响应“到边 疆、山区去支援祖国建设”的号召,选择去了偏僻的鄂西山区的来凤县。 到来凤县后,他带着社员修路,与社员一起在绝壁上抡大锤打炮眼;他住进 最穷的社员家,与社员一起干重体力活儿;他推动水电站建设,让土苗山村 进入“电力时代”……1985年1月,张富清站完最后一班岗,从领导岗位退下 来。离休后的张富清仍然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住老房子、穿老衣服、用 老家具、过老生活,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 改本色,事迹感人。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张富清被 授予“共和国勋章”。 (1)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 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知识说明张富清是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 答案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 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在革命 时期坚定理想信念,精忠报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改初心,立足本职工 作无私奉献;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实现了爱国 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 统一中实现价值。“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 顽强拼搏、自强不息,英勇作战、不怕牺牲;扎根山区艰苦奋斗,关心百姓 疾苦,为新中国成立、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作出巨大贡献,他的人生价值 在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中得以实现。 视角立体观察 你还能从哪些角度去分析? 视角1  视角2  视角3  答案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学校教育如何创造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是统一的。 3.任选一个哲学原理,分析如何培育和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使其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二、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视角:文化交流对本国的意义+文化交流对世界的意义+建设和谐世界】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2 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陆上丝绸之路和海 上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文明和友 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丝绸之路上 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共知和推崇的和平、开放、包容、 互信、互利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 “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一 带一路”沿途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差异,往往带来文化冲突,甚至影 响“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广。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相关知识,分析推 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识,说明我国在中外 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如何应对文化冲突。 (3)“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文化沟通,请你为不同区域、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沟 通提出两条建议。 答案 (1)①有利于推动中国先进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②有利于使亚欧非地区各民族文化在一律平等的 基础上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③有利于使 不同国家在商业贸易活动中尊重文化多样性,和睦共处,建设和谐世界。 (2)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 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③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增强中 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进相互了解。 (3)①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②发挥大众传媒、教育、商业贸易 等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视角: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播+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交流大会上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 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同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 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 基础。” 材料二 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 推陈出新。世界文明历史揭示了一个规律: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 不断吸纳时代精华。我们应该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 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激发人们 创新创造的活力,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走入不同的文明,发现别人的优势 和长处,启发自己的思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应怎样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 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 (2)结合材料,运用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说明怎样用创新增添 文明发展动力。 答案 (1)①文化具有多样性。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 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 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商业贸易 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加强经济贸易往来,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 流与传播。③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推动世界 文化的繁荣,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建设和谐美丽清洁世界。④我们倡导交流互鉴,既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 果,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 际影响力。 (2)①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传统文化既要批判继承,也要推陈出新。②发 扬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坚持从实际出发,因时而变,顺应 时势,破除旧观念,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实现文明创新发展。 ③坚持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在交流借鉴中实现文明的发展。 视角立体观察 你还能从哪些角度去分析? 视角1  视角2  答案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加强文化交流互鉴的原因。 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不同文明应如何交流互鉴。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