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
2021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课件
0 1
高频考点
微专题整合
目录
CONTENT
0 2
专题素能
多维度提升
高频考点
微专题整合01
[真题重练•体味高考]
微专题一 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
1.(2020全国Ⅰ卷,1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农
村改革带来的希望在心底里流淌、在劳动中萌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激情
和灵感在希望的田野上点燃,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由此诞生。如今,
这首唱响大江南北的歌已凝结成标示时代巨变的音乐符号,激励着亿万中
华儿女奋发进取。这表明( )
①群众喜闻乐见是评价艺术价值的客观标准 ②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讴
歌人民、讴歌劳动 ③激情与灵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与动力 ④优秀的
文艺作品既要回应时代要求又能引领时代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辨识和判断、
推理与论证问题的能力。“农村改革带来的希望在心底里流淌、在劳动中
萌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在希望的田野上点燃,歌曲《在希望
的田野上》由此诞生”,表明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讴歌人民、讴歌劳动,②
符合题意;“这首唱响大江南北的歌已凝结成标示时代巨变的音乐符号,激
励着亿万中华儿女奋发进取”,表明优秀的文艺作品既要回应时代要求又
能引领时代方向,④符合题意;实践是评价艺术价值的客观标准,是艺术创
作的源泉与动力,①③错误。
2.(2020全国Ⅰ卷,20)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
果。《诗经》《论语》《塔木德》《一千零一夜》《梨俱吠陀》《源氏
物语》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地图、玻璃、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
术等发明创造……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记录
了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从中得到的启
示是( )
①文化的多样性来自于社会生产生活的丰富性 ②历史积淀的厚度是衡
量文化先进程度的尺度 ③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力的集
中体现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规定了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推理和论证问题的能力。
“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记录了亚洲人民对美好
生活的追求”,表明文化的多样性来自于社会生产生活的丰富性,①符合题
意;“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果”,表明丰富多
彩的优秀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力的集中体现,③符合题意;判断文化先进
与否,主要是看它是否适应并且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否有利于
社会的进步,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②错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
响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而不是规定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④错误。
3.(2020全国Ⅱ卷,19)某居民委员会把家风家训教育作为道德建设的切入
点,组织居民讲家训、晒家风、评家教,把尊老爱幼、守望相助、勤俭持
家等传统家庭美德融入居民生活、院落文化、社区治理、主题活动,深受
居民喜爱,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这启示我们,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应该(
)
①全面传承和弘扬传统道德规范 ②善于监管人们日益多样的文化生活
③广泛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 ④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又立足现实生
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和运用知识
的能力。材料强调把家风家训教育作为道德建设的切入点,把讲家训、晒
家风、评家教、守望相助、勤俭持家等传统家庭美德融入居民生活、院
落文化、社区治理、主题活动,这是广泛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的体现,
既坚守了中华文化立场又立足了现实生活,③④符合题意;传统道德规范
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全面传承和弘扬”说法错误,①排除;对于人们日益
多样的文化生活,应该加强管理和引导,②错误。
4.(2019全国Ⅰ卷,19)2019年上映的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科幻电影元
素,讲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拯救地球的故事,获得海内外观众广泛好评,被称
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从中获得的启示是(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 ②植根于民族历史的
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 ③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
中融为一体 ④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和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
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②观点错误,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不
一定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③表述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和
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不能融为一体;材料中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体现了①;材料中借鉴国外科幻
电影元素,讲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拯救地球的故事,获得海内外观众广泛好
评,体现了④。故选B项。
5.(2019全国Ⅰ卷,20)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象征着圣洁、高贵,无数文
人雅士以鹤自喻,折射出人们对它的喜爱。现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人们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来欣赏鹤、喜
爱鹤、保护鹤。鹤的寓意的变化表明( )
①人们的审美观念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 ②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
价值观念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④每个时代人们
的审美观念会趋于一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影响、社会实践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的相关知识点,
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②表
述错误,文化能影响而不是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④观点错误,
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会有不同,而不是趋于一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丹顶鹤象征着圣洁、高贵,体现了①;现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
念成为社会共识,人们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来欣赏鹤、喜爱鹤、
保护鹤,体现了③。故选B项。
6.〔2020全国Ⅱ卷,40(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脱贫攻坚是历史给出的时代考题,广大青年成为解答时代考题的生力军。
乡村网红青年小甘搭乘“短视频+电商”的快车,开辟山区农产品销售新渠
道,2018年,其团队共推介销售农副产品400多万公斤,产值超过2 300万元,
实现了和大山里的乡亲们“一起走上致富路”的理想。
青年教师胡博士,“一门心思帮助村民脱贫”,运用大数据,精准解决农村贫
困户就业和培训难题。他与当地的就业部门合作,打造智能就业平台,实
现劳动力与岗位智能化匹配,3年推荐就业岗位超12万次;开发培训人员智
能化管理体系,有针对性地为贫困户提供订单式岗位培训。
青年学子小锋休学创业,投身高效晶硅太阳能材料的批量制造,致力于光
伏扶贫。他使用公司自产太阳能电池板,帮助居民在自家屋顶建光伏电站,
将太阳能资源转化为电能,居民从售电款中获得分红,目前已有陕西、河
北、广西等地千户居民成功脱贫。
立志“帮老百姓脱贫”的海归青年小静辞掉北京的工作,返回“中国山楂之
乡”创业。她组建山楂研发团队,用科技提升山楂的附加值,促进山楂产业
转型升级;通过吸纳1 400余户贫困户入股、建立扶贫工厂、带动就业等,
帮助当地农民增收。
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一代青年正用青春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的扶贫故事,
涓涓细流正汇聚成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扶贫故事给新时代青年担当使命的启示。
答案 理想指引人生,奋斗成就事业。新时代青年要志存高远,确立为国家
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伟大理想;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勇做时代的弄潮儿;要脚踏实地、锤炼本领,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
慧和力量。
解析 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说明扶贫故事给新时代青年担当使
命的启示,属于启示类设问。可从新时代青年要志存高远、解放思想、开
拓创新,要脚踏实地、锤炼本领等方面深入阐述,最后整理成完整答案即
可。
[整体架构•联结彼此]
[金线引领•考点突破]
核心价值引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化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
落脚点。
2.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
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
3.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
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4.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
本文化权益,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
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
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考点整合梳理
(一)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1.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的探索
(1)为了民族复兴,再铸中华文化的辉煌,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寻找救国
良方,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19世纪末20世纪
初,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进入中国,各种主张纷纷登场亮相,但终究未能改
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走向何
处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
(2)中国共产党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
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
前途和命运问题,为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马克思主义传入
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
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2.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革命文化的内涵和地位: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
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在五千多年文化发展
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
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来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1)判定文化是否具有生命力的标准: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就是要看
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就是要看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
壤,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意义
①历史必然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决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
路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
②意义: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强国,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
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
(二)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文化发展的措施)
1.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
主义理想信念。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具体参见“核心价值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1)发展文化要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
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
(2)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问题是时代的
声音,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只有倾听
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
3.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
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
(2)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
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
主义文化。
(三)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1.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涵养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中华民族在其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优秀的
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最集中的表现,体现了一
个民族的精神特质。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深深熔铸在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
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中华民族之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维系中
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是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措施。以爱
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
(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加强文化建设的关系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
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
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
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我们加强文化
建设意义重大。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为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提供强
大的精神动力,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
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
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五)民族精神、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1.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年代所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
神”“西柏坡精神”,以及遍及全国各个角落的各具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
先进集体与英雄人物等,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实
践相结合的时代产物。中国革命的精神与文化,与长征精神一样,都是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升华,它们一起汇聚成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
的优良精神传统。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实践的文
化结晶,它彰显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和伟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
要内容。
2.革命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从苦难到辉煌的历程中,凝聚着无
数革命前辈的鲜血和意志,上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启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在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革命文化为文化自
信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革命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革命
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丰富的实践支撑。革命文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
理想信念的无比忠诚,凝聚了中国人民深沉的爱国情怀。弘扬革命文化,
能够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信念,增强爱国主义热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
[真题重练•体味高考]
微专题二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1.(2020浙江卷,24)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蓬勃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
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
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这说明( )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建设 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
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
中体现 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内化于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
识的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
益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建设,
要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①②符合题意;党的十九大
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③正确但不
符合题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④错
误。
2.(2020江苏卷,22)由文化部门组织的2019年戏曲“百戏盛典”活动,使观众
欣赏到多剧种、多剧目、高水准的戏曲艺术表演,网络直播观看量超过3
500万人次,网络平台播放量超过1.3亿次,掀起了一股赏戏曲、话传承、谋
发展的热潮。材料说明( )
①传播手段创新是繁荣文化的重要途径 ②文化市场的发展能满足多样
化的文化需求 ③文化的传承必须坚持现代化发展方向 ④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要协调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传播、发展与创新,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
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戏曲“百戏盛典”活动,使观众欣赏到多剧种、多
剧目、高水准的戏曲艺术表演,网络直播观看量超过3 500万人次,网络平
台播放量超过1.3亿次,这表明传播手段创新是繁荣文化的重要途径,体现
了文化市场的发展能满足多样化的文化需求,①②符合题意;③错误,文化
的传承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④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
涉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故选A项。
3.(2020江苏卷,24)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等主旋律影片
以鲜明的主题、丰厚的内容、浓郁的情感讲述中国故事,赢得广泛的喝彩
和共鸣,创造了史上最强国庆档。材料启示我们,开展文艺创作要( )
A.用统一的形式与风格反映社会生活
B.选择现实题材以适应文化市场的需求
C.以市场化推动文艺作品质量的提高
D.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贴近大众精神生活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
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我和我的祖国》等主旋律影片
以鲜明的主题、丰厚的内容、浓郁的情感讲述中国故事,表明我国的文艺
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D项符合题意;文艺创作应具有多样性,A项错
误;B、C两项说法片面,文艺作品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又要适应市场的需
要,只有创作出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好作品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故选
D项。
4.(2020江苏卷,25)红色播报、红色基地、红色寻访……某市积极整合党
史资源,以丰富的内容、多样的活动宣传党史文化,使革命文物活了起来,
让革命历史更有温度。这一做法旨在( )
A.从理想信念中汲取前行力量
B.将文物资源转化为物质财富
C.宣传革命文化提升科学素养
D.用当代新技术再现革命场景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的作用,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
能力。材料强调要注重发挥好红色文化资源和红色教育基地的作用,从理
想信念中汲取前行力量,A项符合题意;B项错误,应将文物资源转化为精神
财富;C项错误,应为宣传革命文化提升思想道德素养;D项与题意无关,材料
没有涉及用当代新技术再现革命场景。故选A项。
5.(2019全国Ⅰ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
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
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
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
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
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
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
艺、
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
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
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
(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
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
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答案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也会变化发
展。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随着工业化、城镇化
的发展,传统村落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顺应时代要求和人们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进行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就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
力。
解析 本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
然走向消亡”这一观点加以评析,属于评析类试题,旨在让学生分析“社会经
济发展,传统村落是否必然走向灭亡”,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
社会问题。
[整体架构•联结彼此]
[金线引领•考点突破]
考点整合梳理
(一)建设文化强国
1.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
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
建设的必然要求。
2.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
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
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
力和道德滋养。
3.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
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要加强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
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
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4.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
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
升文化产品的质量。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
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
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二)坚定文化自信
1.原因和意义: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
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
精神独立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
2.坚定文化自信的措施
(1)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我们要继续大力发
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2)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中
华优秀文化的自信。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3)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
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产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
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
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
2.内涵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
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3.怎么做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造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
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
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四)坚持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彰显文化自信
1.彰显文化自信
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
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这种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2.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
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
引。
(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3.坚持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党为什么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
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
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
4.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如何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1)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
众化,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2)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凝聚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和磅礴力量。
(3)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
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
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加强阵
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
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五)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把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措 施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
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
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
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
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
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
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
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
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原 因
①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
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
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措 施
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站在
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
在人们心中闪亮
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
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
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
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追求守公德、严私德的生活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
创建活动
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
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要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
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
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重信守诺的传统美德,
培育现代诚信文化,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增加守信红利、提高失信代价;
大力倡导雷锋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⑥我们要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必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
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原 因
加强理想信念的原因: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理想信念是中
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专题素能
多维度提升02
[情境串联•银线支撑]
坚持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
的力量。发挥文化特别是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建设具有影响力、凝聚
力的主流意识形态,始终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文化和国家治理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魂,也是国家治
理的魂,在国家治理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
厚支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对文化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
具体的阐释。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
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
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
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就是因
为它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在5 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
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能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
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以文化方面的制度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能只挂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上。公报中部署
了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
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权益
保障制度,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
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一言
以蔽之,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
文化创造活力,才能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用优秀文化产品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用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以文化自信提升治理效能,把精神力量淬炼成治理资源,我们就能不断坚
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
典型例题
(2020全国Ⅰ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对医疗救治工作不
断进行分析、研判、总结,先后制修订和发布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为保
卫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第1版方案较简单,主要包括病原学特
点、病例特点、病例定义、鉴别诊断、病例发现与报告、治疗等方面内
容。第3版方案细化了中医治疗方案等内容。第7版方案增加病理改变内
容,增补和调整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出院标准等,并纳入无
症状感染者可能具有感染性、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等新发现,形成了包
括13个方面内容的比较完整的诊疗体系。
中医药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彰显了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坚持中西医结合、中
西药并用,发挥中医药治未病、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全程
参与深度介入疫情防控,形成了覆盖诊疗过程的中医诊疗规范和技术方案,
在全国推广使用,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提高了治愈率,加
快了恢复期康复。中医药还走出国门助力全球抗疫,中方专家线上线下与
日本、韩国、意大利、柬埔寨等国专家分享救治经验,将新冠肺炎中医药
诊疗方案译成英文并发布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与世界各国共享。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弘扬中医药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的
作用。
答案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
力的生动体现,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总结
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的成功运用经验,弘扬中医药文化,能够繁荣发展中
华文化,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保卫人民生命安全,丰富人类医学文化多样
性、促进世界文明发展进步。
考法揭秘本题属于意义类的主观题型,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
识分析,知识限定不明确,但根据材料及题目的设问可知,考查的是传统文
化、文化自信的知识。解题时主要根据材料内容再结合与其有关的知识
展开分析即可,但要注意设问的指向是“弘扬中医药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
的作用”,重在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命题风向
考向1: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国家应如何加强公民
思想道德建设。
提示:①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要把培育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要发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
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
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②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
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
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考向2: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角度,说说道德模范评选的文化价值。
提示:①道德模范评选,有利于在全社会弘扬正气,传递和调动正能量。②
道德模范评选,有利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道德模范
评选,能发挥劳模和道德模范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以激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④借助道德模范评选,
更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不断增强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考向3: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国家应怎样在人的心
灵里搞建设。
提示: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
创新,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载体和文化养料。②彰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继承革命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中华民族精神,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③开展群众性的公
民道德实践活动,营造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氛围。
④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⑤加强思
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⑥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
价值认同感。
对应训练
1.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在现在的高楼大厦里,一扇扇关着的门拉长了
邻里之间的距离。杭州市连续举办了十四届邻居节,先后开展过“敲门日、
健康日、互助日、欢聚日”“寻找老邻居、夸夸好邻居”等丰富多彩的主题
系列活动。邻居节活动( )
①传承了邻里互信互助的美德 ②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③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邻居节活动传承了邻里互信互助的美德,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体现,故①③入选;②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
性质和前进方向;④夸大了该活动的作用。
2.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
愿者服务精神,激励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
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
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入到青年志愿者
的队伍中。这说明( )
①弘扬传统美德已成为人人参与的文化活动 ②思想道德的感染力量是
巨大的 ③必须弘扬传统美德和倡导志愿精神 ④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
素质已全面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①中“人人参与”的说法不符合事实;④中“全面提高”的说法错
误;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3.“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由中宣部主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立足全体党员、面向全社会的优质
平台,是一个多媒体呈现、多资源聚合、多技术应用的融媒体平台,内容
极为丰富,一经上线迅速在全国干部、党员和群众中掀起了学习热潮。由
此可见( )
①壮大主流舆论需要促进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②把握时代脉搏才能
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③网络传媒是信息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手
段 ④树立文化自信取决于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学习强国”正式上线,在全国干部、党员和群众中掀起了学习热潮,
表明壮大主流舆论需要促进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把握时代脉搏才能满
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①②正确;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③
说法错误;我们的文化自信取决于社会实践的发展,④说法错误。
4.创新载体,守住中华文化之“魂”。坚持创新创优文化内容,实现观念与手
段、内容与形式的向纵深方向创新,让文化服务新时代的人民,让文化的
光芒无“微”不至照射进百姓日常生活之中。这要求文艺工作者(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满足人民群众各种需求
②守正创新,创作出富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文艺作品
③把握时代脉搏,以优秀文艺作品引领社会意识形态发展
④扎根实践,在人民群众生活和实践中汲取营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而不是满足各种需求,①表述错误;要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意识形态发展,③表述错误;②④正确。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市积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做法:注
重学习和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运用微博、微
信、微视、微电影等新的传播手段,增强针对性和互动性;开展“百名优秀
志愿者”“好公民”等评选活动,用身边典型激励市民;发起“日行一善”文明
实践活动,倡导市民每天做一件善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这座
城市的精神坐标。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该市是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的。
答案 ①学习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
力和凝聚力。②发挥大众传媒强大的传递功能,传播正能量。③加强思想
道德建设,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④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倡导社会主义荣
辱观。⑤立足社会实践,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解析 考生回答问题时,要根据设问,牢牢扣住材料进行分析。首先结合
“注重学习和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可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
力的角度说明;结合“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运用微博、微信、微视、微
电影等新的传播手段,增强针对性和互动性”,可从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的
角度说明;结合开展“‘百名优秀志愿者’‘好公民’等评选活动,用身边典型
激励市民的做法”,可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挥榜样作用的角度说明;结合
“发起‘日行一善’文明实践活动,倡导市民每天做一件善事”,可从开展群众
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角度进行说明。
[同境异构•多维分析]
情境主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视角:文化继承与创新】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动漫产业有了很大进步,但目前国产动漫仍然在艰难
前行。首先,动漫是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人才的缺失是我国动漫行业发展
的主要瓶颈,由于创意人才主要流向了美国和日本等报酬丰厚的国家,使
我国缺乏优秀创意人才去策划和开发动漫产品和相关衍生产品。其次,国
内动画片还坚守30年前的定位传统,把受众群体定位于低龄儿童,动画片
很难走入普通大众的生活。
针对我国动漫策划、开发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甲:动漫的选材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标准
和生活环境,走中国自己的动漫发展道路。
乙:动漫选材应该从世界文化中寻找灵感与创意,走出国门,才能让国产动
漫有更加宽阔的视野。
(1)针对甲、乙的争论,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阐明理
由。
(2)结合材料,就提高我国动漫创新能力提两点设想。(要求观点正确,文字
简洁。)
答案 (1)赞成甲的观点:
①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②传统文化具
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动漫选材立足于传
统能够得到我国观众的认同,促进动漫产业走出困境。③人民群众是文化
创造的主体,只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立足于传统文化,创造符合
中国人审美标准的动漫产品,才能使我国的动漫产业走出困境。④社会实
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中国人基于传统文化的生活实践,是文化发
展的实践基础。只有从中国人的生活环境出发,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才
能促进动漫产业的创新发展。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
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发展我国的动漫产业,必须汲取中国传
统文化营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
取营养,能够增强发展中华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使我国的动漫产业走出困境。
赞成乙的观点: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
力。我国动漫产业要获得发展,应该走出国门,在更宽的视野上寻找灵感
和题材。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有其个性,但同时又
有其共性,因此动漫选材应该面向世界。③文化创新需要在立足于社会实
践的基础上,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只有相互借鉴、相互交流才能不断
发展。④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
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所以动漫选材要从世界文化
中汲取营养。
(2)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实践;深入人民群众生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对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借鉴国外
先进文化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正确的方向,反对文化“守旧主义”
和“封闭主义”,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视角:科学技术+文化传播+文化自信】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作为主流媒体代表的新华社,成功写下了媒体融合发展的“中国答案”。把
网络信息前沿技术运用于新闻传播实践,全球首个合成新闻“AI合成主播”,
开创了新闻领域实时音视频与AI真人形象合成的先河;着力构建满足多样
需求的全媒体供稿体系,为用户提供更多短视频、微动漫等微传播、轻量
化产品,实现了从聚流量到聚人心的跨越;加强传播话语方式创新,传播了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都是追梦人”等时代强音,让网络空间的主旋
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打造了更加多元化的发稿体系,账号New China
在脸谱、推特、VK等六大平台用19种语言发稿,总粉丝数突破1亿,让中国
声音更加清晰响亮,礼赞中国的真情在网络上传扬。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新华社为什么能够成功写下媒体
融合发展的“中国答卷”。
答案 ①新华社的成功在于其把网络信息前沿技术运用于新闻传播实践、
充分发挥了大众传媒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和科学技术进步对文
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②构建满足多样需求的全媒体供稿体系,为用户和受众提供更多微传播、
轻量化产品,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为人民群众所喜闻
乐见。
③传播时代强音,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传递了正能量,弘扬了主旋律,有利
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顺应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
要求。
④不断增强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跻身世界主流媒体账号第一方阵最前列,
让中国声音更加清晰响亮,提升了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彰显了文化自
信的力量。
【视角:民族精神+文化自信+时代新人】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的历
史意义和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他指出,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爱国革命
运动”“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1919年5
月4日,一批青年爱国学生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高呼
“民主”“科学”的口号,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掀起了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揭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光辉的一页。五四运动开启了现代文明,唤
醒了广大民众和青年的觉醒,发动了解放思想的文化启蒙,点燃了民族复
兴的中国梦想,铸就了伟大的五四精神,即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
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其中,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最重要的核心,
目的指向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广大爱国青年继续弘扬五
四精神,为实现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而努力奋斗。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对新时代
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答案 ①五四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激励新时代青年坚
定爱国主义精神,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文化自信。
③有利于弘扬科学精神,提高新时代青年的科学素养。
④有利于青年一代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历史使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的时代新人。
视角立体观察
你还能从哪些角度去分析?
视角1
视角2
答案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我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材料,分析我国坚
持文化自信的意义。
2.结合某一传统文化的发展状况,分析其对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