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6 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及专家解析大集合
2021 年上海春考作文真题题目:有人说,你怎么做,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有人觉得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
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2021 春考作文,与秋考材料作文命题方向上一致,在表达上简洁明了如话,又更显亲和。
材料开端“有人说”,再次表现了题干的开放性,也对思辨提出了要求。
“你怎么做,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第二人称表述,让考生更容易从自身积累乃至生活情境出发,形成自己独
特的思考路径与感悟体验。审题时要注意,“你怎么做“,关注的重点指向主体的行为、努力、实践,换言之,在
主体的知、行、意等诸要素中,要着重探讨“行”——主体实践。
“成为什么样的人”, 指向对主体的价值判断与界定。可以思考这一对主体的认定也包含两个维度,可以是社会层
面的认定,具有一定的固有认定标准与相对客观性,也是一个人的社会属性。如从自我认同角度来看,则更偏向主
观性,这是一个人的主体本质。从这一维度上,“就会”成为了一种充分性表述,这是进行价值判断的关键出发点。
这样,也就带有类似存在主义所谓存在先于本质这一论断的意味。如落实在社会层面,个体努力与奋斗,个人定位
与付出,个体实践的真诚与否等,与其最终获得的社会认可或自我认同间,是否具有必然性或多大程度上具有必然
性关系,就成为了思辨的核心。反之,不良的行为如果并没有导致应有的惩罚,又该如何评价。由此,预设的立意
可能是,虽然有时个人努力未必导致理想的结果,其间可能有诸多外部因素或不可确定性因素的介入,但我们依然
应该保持对理想人格和自我实现的追求与坚守。
简单+高效地作文建模法给大家讲下审题:
1,“有人说,你怎么做”这里向我们明确了题目的预设条件是“你怎么做”,可以先简化解读为:“(内)因,主观能
动性”。
2,“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先可以简化解读为:“结果/外在表现”。这里有一个关键词“成为”,但不能简单理解是
纯条件结果,因为这里有“也有人觉得不尽如此”这样的思辨疑问后缀,疑问思辨着不确定/可探讨/要思考。因而
在这里抛出了一个需要思辨的关键点:“内因/主观能动性”能否直接对等“结果/外在表现”。同学们思辨后,那么
答案可以是:A,对等——内在努力某种程度决定外在表现/主观能动性有一定驱动力 B,不对等(我才是高分关键!
看我看我!)——第一,你怎么做未必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观努力的不确定性/客观环境的影响性——“能”
和“会”的探讨。第二,你怎么做未必能成为“你想成为的那样的人”——人的认知局限性/对自我的不客观判定
——人与世界的认知关系的探讨以上的思辨探讨是这篇文章的逻辑核心,行文条线。
3,“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2021 年的春考真题最后的“认识”要求,是呼应之前的“也有人觉得
不尽如此”,就是你得回答你对于这一不同的思辨,并且后续得要有“思考”(分析/深度展开),好好审题这最后一
句话,这篇作文的内容框架(认识定性+思辨思考+分析/深度展开),心里也有基本底了。最后多说一句,关于高端
论据,这几年一直在秋季课上给大家讲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应用/寒假讲外国哲学理论应用。
2021 的春考题可用论据:中国古代——庄子“本心”(初心)vs“机心”/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孟子的“性善”和
荀子的“性恶”之论(秋季课都讲过)外国哲学——萨特说:“人为了把自己造成他愿意成为的那种人而可能采取
2
的一切行动中,没有一个行动不是同时在创造一个他认为自己应当如此的人的形象。”怎么做(主观选择/行动)---
成为什么样的人(创造形象/结果),这不就是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吗?人的“自为的存在“:人的本质并不是
先天决定的,人的选择决定人的属性。也即“存在先于本质”。
总的来说, 2021 春考题“字少活(思辨检测)不少”,不故作深邃又有区分度,属于“人狠话不多”的经典题目。
2020 上海高考作文解读
一、原题呈现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
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审题分析
立意准确是写作最基本的要求。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虽然从不在文字阅读方面设置障碍,但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也要认真审读材料,理解其内涵,准确立意。
(一)整体理解
“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表明重要转折的发生具有偶然性、不可预测性,“许多”表明这类情况普遍
存在;接着命题人又提出这些意想不到的转折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材料要我们思考:在重要的
转折不可预料而又影响重大的情况下,人要不要在“事物发展进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此,我们到底是
任由重要转折随机出现,还是要积极努力,尝试把握事物的发展进程。
(二)咬文嚼字
1、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
材料的第一个分句表述了一种现象。我们既要把握这句话的核心词(或短语)的内涵,也要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
现象。
(1)重要的转折
转折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形势。
“重要的转折”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对个人、对团体、对社会国家、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转变。这些
转变往往与一些具体的事件相关联。
(2)意想不到
“意想不到”是指这种转折的出现不在人的预料之内,更不在人的计划之内;带有突如其来的意味。
比如新冠疫情:新冠疫情的爆发,既对世界各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各国的医疗系统提出了极大地
挑战,也深刻地影响了全球政治的走向——反全球化、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抬头。
2、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3
发展是历时性的;一切事物都处于发展变化中,而不是静止不动的。在这个过程中,能否因为存在一些意想不到的
“转折”而否认人为的努力,放弃人为的努力,这是命题人让我们思考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深浅直接决定了
作文的思维深度。
(三)思考角度
审题时可通过不断地提问来拓展对题目理解的广度和深度。
1、是否真的有许多重要的转折都是在意想不时发生的
(1)有些转折是意想不到发生的,是人力不可控制的,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2)有些转折虽然是意想不到发生的,但实际却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就如钱钟书所言: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
是化了装的、戴了面具的必然。
2、人应该如何面对事物发展进程
(1)事物的发展进程是复杂多变的,但是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善于学习和总结经验,不断地掌握规律。我们不能因
为意外转折的发生而放弃努力,放弃对纷繁世界的探索和把握。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行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
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人类社会的很多方面都是如此。可是人类会思考,有智慧,爱探索,从来
不是听天由命、懵懂昏昧地受制于环境。如果这样,那么人类社会根本就没有发展进步。
比如北斗三号的发射
2020 年 6 月 16 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发射前被发现出现鸡爪形裂纹,发射被迫推迟。发射人员迅速拿出应
对方案,认真查找原因,努力解决问题,为重启发射做好各项准备,最终在 6 月 23 日发射成功。
(2)尽管意想不到的转折会发生,但是这种转折的产生却是一个过程,是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促成了转折的出现。
无论是转折发生之前还是发生之后,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降低转折带来的负面影响。
比如华为的绝地反击
2019 年 5 月,美国商务部在毫无实据的情况下,宣布将中国华为公司及其 70 家关联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名单”,
禁止华为从美国企业购买技术或配件。这一极限绞杀行动意在切断华为的命脉,阻遏中国高科技的发展,维护美国
的全球科技霸主地位。然而,让华盛顿意想不到的是,面对打压,华为公司没有束手无策、坐以待毙,而是迅速启
用花费十余年投入研发的备用方案,从而确保了华为大部分产品的战略安全与连续供应。
比如我国“两弹一星”的成功
1960 年 7 月 16 日,苏联政府片面撕毁了同我国签订的 600 个合同。同年的 7 月 28 日到 9 月 1 日,苏联政府撤走
了全部在华的专家 1390 名,并终止派遣专家。苏联撤走专家时,带走了全部图纸、计划和资料,并停止供应我国
建设急需的重要设备,导致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受到严重阻碍。然而老一辈的两弹一星元勋没有接受项目停摆的结
果,而是不畏艰难,克服重重阻碍,殚精竭虑,艰苦奋斗,掌握了自主研发原子弹、氢弹的技术并先后试爆成功,
在航天领域也成为当时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4
(3)即使无能为力也要积极作为,不要把意想不到的转折、无法把控的因素当成自己怠惰消极的借口,只要有一
丝希望和可能,就应该不放弃人的努力。这体现了人的可贵。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人间总有那么多出其不意的突变,很难说我们怎样才算是到了穷途末路,人只要一息尚存,
对什么都可抱有希望。”这体现了人的主体意识,体现了人对世界的积极理解和认知。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被当时人嘲为“丧家之犬”,却依然奔走在诸侯之间。姚大力教授在《读史的智慧》一文
中这样写道:“孔子给中国文化打上不可磨灭的印记,正在于他的坚持,在于身处工具理性如沧海横流的乱世而坚
韧地被他所恪守并被他所推展开来的中国文化的价值理性。”没有经过任何努力就放弃,是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
行走。
(4)面对“事物发展进程”,只有积极有为,才能坦然面对任何结果。
哲学家冯友兰说:“人对外部世界应当尽力而为,只有在竭尽所能之后,才沉静接受人力所无法改变的部分。”积极
有为之后,哪怕是仍然无法把握事物发展进程,仍然无法应对意想不到的“转折”,但是人可以坦然面对自己,获
得内心的平静。
3、深入辩证思考
我们认为尽管有些事物的发展进程无法把握,但是人仍然要积极有为。可这并不意味着走向另一个极端,掉进“唯
意志论”的漩涡。“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确体现了个体意志的不屈,但“人定胜天”的观念却会把我们领入忽视规
律、夸大主观意志的泥潭中。
我们在肯定自身智慧和力量的同时,也要看到人自身的限制,看到客观世界的复杂性,科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
性,减少“意想不到的转折”,也更加从容地面对“意想不到的转折”。
2020 春季:
有人说,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
你的想法。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题目解析】 今年的春考作文题仍延续一贯的思辨的路子,总共给出两个概念:“事实”和“看法”,然后交
叉组合,构成两个判断:“空洞”和“无力”。 但细想想,倒很有趣,因为它们可以顺着来:没有事实的看法当
然是空洞的。如果“有人”高谈阔论,结果却不仅是“闭门造车”,而且“出门”还不能“合辙”,完全没有“事实”
作为支撑,那可不是“空洞”的? 同样,“事实”放在那里,却没有概括提升形成“看法”,“无力”也是必然的。
张炎论词说:“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吴文英那些漂亮词语在未构建(形成“看
法”)之时,不妨看作是“无力”的“事实”,所以张炎才说它“不成片段”,而一旦构建(形成“看法”)了,就变
成“炫人眼目”的“七宝楼台”了。所以,“看法”要以“事实”为基础,才不至“空洞”;“事实”要有“看法”
来提升,才不至“无力”。 不过,如果有学生愿意反向思考,试着驳难这位“有人“,似乎也能成立。 比如,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恐怕就没有什么“事实”,但它却是了不起的“看法”。 反过来也一样,“事实”放在那
里,本身就足以形成“看法”,所谓“铁证如山”是也。在法院判决之前,也即“看法”形成之前,所有的“事实”
都在,应该都是有力而非“无力”的。 如果有学生敢于这样质疑,即便辩驳得不一定很完善——比如可以说,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是以生活真相为“事实”的,“事实”不一定是具体的“事”——那也是很好的。写作的目
5
的,不是为思辨而思辨,而是为提升思维品质而做的努力。 家长、老师和学生可能会说:这样写,能得到好分数
吗?在这一点上,考生们大可对上海的命题和阅卷老师有充分信心,相信只要你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相信一定
可以得到应得的分数。
你总是无法走出你的影子,因为你总是背对着光明。
大凡优秀的材料作文题目,从材料本身来看,往往都能够包蕴巨大的思维张力,引发思想的碰撞。正如尼采的名言
所言: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如果说好的材料作文题目是一片“美丽水面”,那么巨大的思维张力
就是“可怕的深度”。2019 年的上海春考材料作文,正体现了这一特点。材料的表述方式虽然使用了隐喻修辞,但
“阳光”这一喻体对高中学生来说,并不特别难把握,“阳光”带给人的总是和煦、温馨、光明等美好的感受,很
容易使考生们联想起充满社会上那些充满温情的画面,“步入阳光”也就带有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内涵。整个材
料的字面意义还是比较平实的,甚至可以算是“水平如镜”了。这一点从命题,尤其是高考命题角度来说是非常重
要的,应该来说是很好地实现了不在审题上,特别是不在理解材料字面意义的把握上设置障碍,从而让各个层次的
考生都能够理解题意,都能够有话说这一上海高考作文命题设计初衷。
今年的春考作文题是一道较为典型的“命意型”(或者“观点型”)材料作文题,材料提供的是一则观点而非一种现
象或“类现象”。因而,有些人认为这种命题形式不及近年来的上海秋季高考,理由似乎不同于“评价”与“被评
价”、“需要”与“被需要”这一类的呈现形式,便会使材料的思辨空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导致考生的写作过程由
阐发个人的观点变成诠释材料的观点。不能说,这种担心毫无道理,但也必须承认,经过多年的倡导,在高考作文
写作中更多地体现思辨色彩,展现批判性思维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从某种程度上说,材料也并非一定要呈现出非
常显性的思辨特征。更不用说今年的这道春考作文题的内在思辨空间也并不算小。实际上,作文材料思辨性的强弱,
并不取决于其表现形式,而是基于其思想内涵的。
从命题逻辑看,任何一则材料都是脱胎于命题者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与思考的,所以说理解材料必须关注材料的现实
语境,结合现实语境中去寻找材料所蕴含的“矛盾”,通俗地说就是材料中的“争议点”。写作者如果无法找到材料
的争议点所在,就无法进入材料背后那有着巨大思辨空间的隐秘世界。
这个世界上,有阳光,必然也有阴影。正如托尔斯泰所说:“人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
和阴影构成的。”对于一个人来说,总有处在阳光中的时刻,必然也有处在阴影中的时刻。生命中,既有阳光,也
有阴影,就是一种生命的真实存在。这对于每个人都一样,不管其出生的贵贱、身份的高低、能力的大小,幻想生
活中总是充满阳光是不切实际的。因而,当我们身处阴影,甚至黑暗中,我们也不能失去对阳光的向往与期待,因
为现实中还有比少女安妮所处的环境更黑暗的环境吗?还有什么理由不像少女安妮那般充满对阳光的憧憬与渴望
呢?或许,有时我们处在一片漆黑中久了,当真正到了可以见到光明的时刻,常常不敢睁开眼睛。或许,我们不能
走进阳光,常常不是因为我们被黑暗所包围,而是因为我们的头顶上永远有一片阴霾,遮住了自己的“阳光”。英
国导演乔﹒赖特执导的影片《至暗时刻》中,正是首相丘吉尔在 BBC 广播演讲中那句“我们将在陆地上同他作战,
我们将在海洋上同他作战,我们将在天空中同他作战,我们绝不会屈服”,感染了所有得英国民众,扫除了他们心
头的阴霾,使英国民众坚定了战胜法西斯的信心,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从中我们看出,现实中常常是一些诸如压力、困难、挑战、风险等外界因素让我们犹豫、彷徨,阻碍了我们步
入阳光,而战胜这些阻碍,既离不开意愿,也不能缺失“能力”。必须看到的是,生活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步入阳光”的能力绝不是可以轻易获得的。作家史铁生刚刚瘫痪的时候,他的人生瞬间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走
出黑暗,步入阳光,对于一个意识到今后一生都将不可避免地困于轮椅上的年轻人来说是几乎不可能的,那么,史
6
铁生后来为什么能够走出黑暗,步入阳光?他是靠着什么才走出黑暗,步入阳光的?对于人生而言,如果明天又是
阴雨天怎么办?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阳光”?这些问题都聚焦于人“内心建设”的层面,这一步恐怕才是理性思
维的真正意义上起点,才能真正避免写出只有说教味的“鸡汤文”吧!
有了以上的想法,审题思维过程中已经具有了初步的思辨色彩,比起“让我们一起步入阳光吧”之类的文章有了
很大的进步。但这种对材料的解读,还是没能把握材料的“矛盾”所在,也就是那种可以引发不同价值观念相互碰
撞的“争议点”。那么,材料的“争议点”到底在哪呢?这一命题材料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呢?命题者的命题意
图又是什么呢?
仔细体味材料可以发现,材料的表述方式虽然较为平实,但字里行间还是蕴含着深刻的内涵的。材料使用了“步
入”一词,为什么要使用这个表述呢?这或许在提示我们,生活中阳光距离我们常常就只有一步之遥,这一步或许
在我们的前方,或许在我们的身后,生活中并不缺少阳光,而是我们的内心常常密不透光。阳光在我们的前方,我
们大多不会视而不见,但我们身后只有一步之遥的阳光,我们却往往熟视无睹。人们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但生活
中我们往往却连头也不愿意回一下,更不要说是退一步了。其实,阳光并不总距离我们很远,让心灵慢下来、空下
来,也许下一个转角处就会有阳光;阳光也并不是总在我们的前方,阳光有时就在我们的身后,转个身,退一步你
就会发现久违的温暖。有人说,我们在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付出的最大代价竟然是失
去了懂得享受幸福的能力,而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异化就是这则材料的现实语境,恐怕这也是这则材料最能体现思维
张力与思想深度的地方。
19 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中国味|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
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
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审题辨析】
仔细阅读题目,抓住“不同国家的音乐”“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音乐的‘中国味”“寻找‘中国味”等关键
词句,理解题目的任务导向:在对比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音乐、音调之后,挖掘和品味带有“中国味”的音乐,
在倾听、接触不同的文化之后,深刻感受和寻找“中国昧”的文化。
作文要求中有句关键的提示“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意思是通过题目材料阐述的现象和道理,
能启发我们怎么认识事物,并要求考生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如何认识事物?从材料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呢? 认真研读和辨析之后,我们有这样的启发:第一是倾听和
接触,实践是认知的基础,只有去倾听和接触了,才能有感性认识,之后才能提升为理性认知:第二是对比分析,
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比较音乐、文化的差异,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己知彼,加深文化认知和文化自信。
顺着这样的启发,向纵深挖掘和思考,我们还可以得到这样的感悟:对传统文化的自我认知也是一个比较、自
省、自新的过程。在国际文化和艺术之中挖掘和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文化自信。在當今经济全球化、
文化多元化的时代里,找到中华文化的定位,在中外文化的交融过程中,既能吸收和接纳外国的优秀文化,又能够
立足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清楚了道理和启发之后,就是如何选好、写好“中国味”的难题了。
7
“中国味”,可以是可闻、可听的声乐、滋味,例如歌曲、美食;也可以是抽象、需要体会、耐人寻味的精神和
文化,例如传统节日、民族精神、诗词曲赋等文化元素。选好“中国味”的载体,是如何把作文化大为小、化虚为
实的关键,也是写出丰富、深刻作文的关键。
作文要写得深刻,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比较辨析,对不同风格、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进行比较斟酌,找出中国音乐、文化的不同点、优点,切
忌因一味地颂扬中华传统文化而忽略了“不同国家的音乐”和“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的大前提和大环境:
二是吸收借鉴外国文化和提升文化自信,在文化差异之中,能够看到异域文化的优势,能够“拿来主义”式地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故步自封和盲目排外,同时又能够立足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牢记时代青年
的历史使命。
18 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谈被需要的心态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材料解析
此考题继承以往上海的论述型的方式,谈谈自己的认识。所以,要结合所给的材料的关键词,然后进行解析。
1、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从这句话中看出,我们除了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渴望被他人需要,就是我们要给予别人,而“被他人需要”的目的
是体现自己的价值。
要找到这个关系。
2、 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
“被需要”心态,其实这个话题,还是比较大的,这种心态与实现价值,其实有很多可以思考的地方,有很多方面
值得探索。
找立意方向
1、 “被需要”是一种价值体现
这个从两个方面来说,
一是,通过“被需要”实现价值,实现目标或理想
另一个方向是,当我们受恩于别人时,希望“被需要”,将爱心传递,从而实现价值感。
2、 不要因“被需要”的心态,迷失自我,要找到本真自我
这个“被需要”的心态,是指,为了博取眼球而做出的各种行为,就会迷失自我,所以,“被需要”的前提是尊重
8
自我。
3、 只有脚踏实地、提升自我,才能真正实现 “被需要”的价值
这是由“被需要”到实现价值之间,需要条件才来实现,不要不做好准备,而盲目去执行“被需要”,也有量力而
行的意思。
4、 “被需要”时,要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被集体需要、被时代需要、被社会需要、被国家需要
这个以集体国家利益为先,然后奉献自己力量,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总之,2018 年上海卷,其实是还是议论型的话题类,要求考生把格局和眼界放大,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这样解题
破题才游刃有余,立意构架才得心应手。
2018 年上海市的春季高考作文
人们往往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充足的理由,然而,事情是怎样,它还是怎样,世界自有其原则
本次作文放弃了 2017 年关注论题价值的出题意向,重新回归于思辨,即对人们自己行为的解说的与世界本身规律
或相合、或违逆、或顺应、或毫不相涉的相互关系。
纵观近几年上海高考作文,我们不难发现,上海高考作文试题持续关注的是人的行为、行为决断、行为思考。比如:
2015 年春考作文的“时间使我们丰厚”,“丰厚”是在“时间”中人的行为的积累;2016 年的春考作文“每天都是
新的一天”,“新的一天”无疑是行为“有的放矢”施展的“一天”;2017 年“我走过许多地方,有寒冷的,有温暖
的,有崎岖的,有平坦的……但没有哪一片土地不值得我关注。“关注”本身,也是人的行为本身。对于高中生来
说,高考是他们即将昂首阔步步入人生新的阶段,参与社会发展、融入世界的临界窗口,思考人的行为、思考行为
与世界的关系无疑也是他们的必修课。
在解读材料时,我们必须抓住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人们往往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充足理由;二是世界自有其原则,事
情是怎样,它还是怎样。其实,后者是前者前提。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就生活在其中。世界的原则,我们也可
以说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原则或规律,或者中国文化先哲们称呼的“道”。事物的发展,有其发展的规律性,即“事
情是怎样,它还是怎样”,我们无法左右既定的事情的本质、无法左右事情的发展规律。另一个方面,我们做事情
可以顺应事物发展规律并实现我们的意愿,但我们有时又往往违背规律或无视规律,受到规律的惩罚,甚至一事无
成。事情的发展原本无需解说,但发展的结局势必会产生后果,这就需要解说。解说的目的在于告知公众或者需要
倾听的人(诸如上级、父母、长者或同行者)在事情或者说事物发展进程中承担的义务、责任以及事物发展结局的
原因等。一般来说,顺应事物发展的过程的行为不必解说。需要理由的解说,往往是因为事情发展成了不良的、不
合意愿的后果。忠于事实的,我们可以称为理由;不忠于事实的,我们可以称为借口。任何找理由、找借口都是徒
劳和愚蠢的,因为世界自有其原则。
本次作文试题,写成批判性的较为合理。原因是,当事情发展不顺或者失败时,推卸责任,寻找理由、借口是很多
人的心理常态和现实。这种现象,如果发生在闲事上尚无关痛痒,但一旦与重大责任息息相关,往往混淆视听,后
果严重。这种行为现象一旦持续蔓延将形成弄虚作、假损害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长此以往,将是非不分,损
9
害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精神,社会将陷入无序。就现象而言,诸如发生矛盾后的相互推诿、相互攻击(交
通事故、医疗事故);过失出现后的推卸责任(熊孩子现象背后的家长);履行职责中的渎职失职(寻找理由把责任
推给下属)等等。貌似观点性的论题,其实依然必须归于现象的评说。
本次高考材料的难点在于,“事情是怎样,它还是怎样,世界自有其原则”与“人们往往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充足的
理由”之间,在思考时必须建立起联系,就是人们的行为需要与事物的发展关系之间需要填充人与事物联系的想象,
需要设想人们在事情发展中的参与及事情发展结局后往往寻找各种充足理由的情形。学生需要关注社会现象,需要
对社会现象做出思考,并做出道德层面的判断,同时要从人性、文化、心理等多层面做出分析,这样才能写得深刻、
深入。
17 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预测
上海高考作文题: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
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今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依旧保持着“海派”特色:关注社会现实,注重辩证思维。既为考生提供
了一个比较熟悉、有话可说的概述性社会现象,又为考生深入思考、通过作文展现思维品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作
文材料主体由两个句子组成。第一句中的“预测,是指预先推测”,对关键词“预测”加以解释。第二句沿袭了前
几年高考作文材料的思辨色彩,对于生活的预测,有人“乐于接受”,有人“则不以为然”。我们从中可以审出这些
信息:第一,“生活的预测”对“预测”的这一关键词理解起到收敛、约束作用;如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没有扣
住这一关键词进行论述,很可能就偏题。第二,“如何对待它们”不局限于二元对立,具有更大的开放性。第三,
对于生活的预测,有人“乐于接受”,有人“则不以为然”。这种矛盾的态度,考生不能简单选其一而论述,必须思
考这两种态度产生的原因,以及两者之间具有怎样的逻辑关系、是否具备可行性等问题。第四,“生活充满变数”
这是材料结论的一个前提条件,考生不应该
忽视,更是引导考生在思考生活前提下,论述“预测”的重要性。 然而,每年上海都有很大一部分考生直接倒
在審题的起跑线上,究其原因,不外乎为:没有扣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或忽视关键词的修饰词;偏题的考生,还普
遍存在没有扣住材料中的逻辑关系。所以审题绝不仅仅要审出材料中的关键词,更重要的是审出材料中的逻辑关系,
这关乎你的作文是否合格。
【高考作文】 2017 上海春考作文题目:
有人说:“我走过许多地方,有寒冷的,有温暖的,有崎岖的,有平坦的……但没有哪一片土地不值得我关注。”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解析: “寒冷”、“温暖”;“崎岖”、“平坦”两组词语意思相对,互为补充,加上省略号,取消限制,开放度极大,
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是好写。
可是,要“写好”不容易。啥都能写,那写啥就破费思量了。这大概是许多同学“一脸懵”的原因。少了限制,反
而不知从何说起了。
题目中有一句,“但没有哪一片土地不值得我关注”,“没有”、“不”,双重否定,强调不论寒冷艰辛还是温暖顺遂,
“每一片”土地都值得我去关注。这里的“土地”是有象征意义的,是“我”的所到之处、“我”的人生经历。由
10
此,文章的主题落在:生命中有许多东西需要关注, “关注”不仅用眼睛,更要用心灵。
考生要选取引发自己思考、引起自身关注的“那一片”,写“我”的那一片,而不是“大家”的那一片。举个例子,
写雾霾就不讨巧,人人关注,你能写成啥样?要写别人笔下皆无的文章,通俗点说,你写的是“独一份儿”的,那
就有新意。
点评专家: 王意如教授 华师大语文教研中心常务副主任、《中文自修》杂志主编
我想用一个考生的眼睛来看今年的春考题。
当我拿到语文卷,看到这个作文题的时候。第一感觉是好容易!简直就像中考题似的:叙事主角为“我”,事件是
“走过许多地方”,态度是“没有哪一片土地不值得我关注”。或许,写个小故事,说说“我”走过的某个不起眼的
地方,但那地方同样是值得关注的就行了——但且慢,上面所说的一切,都是“有人说”,也就是说,材料里的“我”,
并不是此刻坐在考场上的“我”,而是一个发感慨的人,而坐在考场上的“我”的任务,是要去思考这个人说的这
段话,看看它能引发“我”怎样的思考。
我觉得这应该是个叠套的题目,和去年高考作文题异曲同工。去年的题目要求考生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
象”做出思考,很容易走进的误区,就是纠结于该不该评价他人的生活,而没有关注这种现象本身。如果这样写,
那么题干给出的现代社会评价他人生活的两个特点就变得意义不大了。
同理,“我”现在的主要任务不是要去证明或演绎题干中某人的观点,而是要从某人的那段话中引发思考。从这个
角度说,作为高考作文的难度就体现出来了。
从文体的角度说,写成议论文恐怕更合适,如果要写记叙文的话,则要把思考的结果融入在事件中,用讲述故事的
方式阐明“我”的思考结果——毫无疑问,这将是很有难度的。
这是一个很坦荡的题目,没有刻意二元对立的“思辨”,生活气息比较浓,演绎一遍应该是不难的。不过由于某人
的话太“正确”,也太“全面”,要从中思考出有新意的内容就不那么容易了。
点评专家:
姚为洲
语文特级教师
化宽为窄,积极思辨
——2017 年春考作文题简析
2017 年高中学业考暨春考作文试题,一改两考合卷四年来一直沿用的命题作文题型,采用材料作文的形式。这符
合作文题型每三年左右有一个变化的规律,并非出乎意外。
材料是“有人说”的一段话:“我走过许多地方,有寒冷的,有温暖的,有崎岖的,有平坦的……但没有哪一片土
地不值得我关注。” 要求是“谈谈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思考什么?思考我走过的许多地方,每一片土地
都值得我关注。显然,对“我走过”的 “许多地方”(每一片“土地”)的理解,是审题的关键。不妨把它理解为
我看到的社会和人生的许多方面。而四个形容词“寒冷”“温暖”“崎岖”“平坦”,两两相对,意思相反,表明社会
11
和人生许多方面的种种情况,有正面的、有负面的。
这个题目十分宽泛,写作时需要化宽为窄。应当写关注社会或人生的某一侧面,如环境治污,或学术打假,或医患
关系,或校园暴力,或残疾人群体,或留守儿童,或家庭教育,或青少年成长等,将其置于社会或人生的方方面面
中进行思考,置于你所关注的每一片“土地”中进行思考,作为你特别关注的那一片“土地”来写。
这个题目具有思辨性,写作时要积极思辨。既要看到你所关注的问题中的正面因素,又要看到其负面。行文中要突
出重点,着重写其一面,兼写另一面。思考应该是积极的,即使是写负面材料为重点,也要持乐观态度,看到社会
发展的光明前景。
此题写成记叙文、议论文皆可。写记叙文,把你关注对象的材料具体翔实、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夹叙夹议,表达
你的思考;写议论文,把你关注对象的材料概括、简明地叙述出来,着重分析、评论。
点评专家:李新 语文教师
这是一道命意型材料作文。所谓命意型材料作文,就是命题人提供一个命意,考生在命题人提供的命意框架内选择
合适角度立意作文。
考生的立意可以认同命题人的立意,也可以不认同,但都必须提供充分的理据,并有一个合乎逻辑的有一定思维梯
度的论证过程。一般来说,命题人的命意是尽可能周延的,考生想反命意,必须要有极高的思维水平,况且是“有
人说”,不一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这里面寒冷、温暖、崎岖、平坦以及省略号,开放度非常大,关注的范围也很广,比如爱、重视、反思、平常心态、
心胸豁达等。
考生提取的观点总归是自己认为对的观点,不是真理,允许别人质疑,如果在求证自己观点的过程中,再追问自己
真的对吗,天衣无缝吗,有值得质疑的地方吗,为什么自己认为对大家也认为对的却做不到,有读者意识,联系现
实层层深入挖掘分析,这样的文章便有一定的理性深度。
16 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评价他人的生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
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文题解读】
通览整则材料,可以把它分为三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其中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
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等句子,着重指出的是一种
社会生活中的既有现象,可以看作材料的“背景”,这样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的情况,但同时,“这些评价对
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就是说,“这些评价”,既可能是正面的、积极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消极的,对
此,考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思考和观点。
“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是关键点,其隐含的信息是:可以对此种现象持反对
态度,也可发表赞同的观点,或者是根据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加以阐述,能够
12
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总之,考生如能抓住“评价”与“他人”这两个关键词写作,就是恰当的、契合题意的。
至于“他人”,可以是身边普通的凡人,也可以是功成名就的伟人、名人,包括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
家,甚至是当今的“风云人物”“网红”等。不管是何人,在评论、评价他人的时候,都应该基于事实,不可无中
生有、捕风捉影,都要遵守“不溢美、不隐恶”的准则,本着实事求是的道德底线,谨言慎行,不可信口雌黄,颠
倒是非,混淆黑白。
参考立意:
①评价无处不在,评价优劣都有,要正确看待,说的对的我们照着做,说的不对的我们引以为戒,这样才能不断进
步。
②他人的中肯评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掌握社会规则,赢得社会的认可。我们虽然很累但依然会把公交
车上的位置让给老人,因为我们期望在别人眼里是礼貌的,有教养的;到一个新班级上学,我们会注意新同学的一
言一行,模仿他们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方式,以免懵然无知中触犯众怒。
③过度在意他人评价总是会让人患得患失,是不自信的表现。特别在意别人的负面评价,会让一个人无所适从,情
绪低落。人,不管何时都要做到自信而不自负。
④可以几种观点兼而有之,少于侧重即可。也可以从如何评价他人,或看待被评价的他人方面来考虑。 考点:能
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2016 上海学业考春考作文题 每天都是新的一天
解 读
这个题目看起来有点像一句正确的废话,每天当然都是新的一天,你不说我也知道。既然是一句毋庸置疑、大家
都知道的话,为何还要拿来作为学业考春考的作文题?这不疑之疑恰恰是考生审题时需关注的问题。由此想开去,
立意亦可浮出水面—— 1、“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本该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道理,但真的是这样么?那不知此理或虽
知此理却不去理会的人又把“每天”当作了什么? 2、明知“每天都是新的一天”的人是否真的把“每天”当作“新
的一天”来对待了;这个“新”是否只是时间概念上的“新”? 3、已然把“每天”当作“新的一天”来对待了,
但这“新的一天”之所为,是否真的具有“新“的意义? 4、“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是否意味着“每天”应该都不
一样;“每天”与“新的一天”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5、„„
问题一定不止这些,但如果考生审题时脑海中已闪出以上 N 个问题,那么,命题者以此为题的用意至少已不难把
握—— 1. 生命就是日复一日,人生就是一天又一天。对待每一日每一天的态度,其实就是对 待生命、对待人生
的态度。 2. 每一天看似一样,其实不同。所以,应该让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具有属于“这一天” 的特定内涵与意
义。 3. 既然“每天都是新的一天”,那么,即使暂时失意、暂处困境,也应相信终有云开 雾散之日;即使暂处得
意之时,也别忘了尚有陷于困境之忧。 4. 如何定义“新的一天”,如何看待“每天”与“新的一天”的关系,是
人生的智慧, 也是正值十八青春年华即将走向新的人生的青年学子应该思考的人生命题。 „„ 由此,再根据自身
的积累展开联想,关注现实,思考的角度便不难确立了。
15 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13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题目评价 】
2015 上海高考作文题继续延续了思辨类材料作文的形式,材料仍然比较简练,有关键词的限制,也保留了灵
活、开放的想象空间。题目与去年“自由的、不自由的”、前年“重要的、不重要的”在命题形式方面基本一致,
都注重对学生结合关键词语与材料来整体发挥辩证思维,进行审题立意能力方面的考查,以及对当下生活、社会、
人生、自我等的关注。
题目总体看来比较容易把握住关键词,和平时模拟考中的很多作文命题的形式都很相近,相对而言比 2014 年
的“穿越沙漠”更容易把握。
【审题分析 】
整体看来,题目延续了前一年“自由与不自由”的辩证统一的风格。就像西方人所说,人的内心同时住着一个
天使和魔鬼,人的内心总是具有二重性。“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很容易从中找到
“坚硬”与“柔软”两个对立的关键词。“如何对待他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便是“坚硬与柔软”两
种内心世界的统一。 “造就和谐的自我”是“坚硬”与“柔软”两方面合二为一的最终目标。
可以由“坚硬”联想到执念、底线、人性的坚守等正面的方向,亦可以是刻薄冷硬的性格等偏负面向的缺点。
“柔软”则很容易联想到人之初性本善、对弱者的同情、对亲人的爱护、对天下的博爱等等正向,也可以延伸到人
本性中的无奈与脆弱。二者的统一则可以是“刚柔并济”等等容易联想到的话题。相较去年的“穿越沙漠”而言,
今年的作文题更容易切入重点并展开论述。
“和谐自我”又非常容易让人联想到和谐社会。而今年的作文题则是要由一个“造就和谐的自我”拓展到“建
立和谐的社会”。以学生平时的练习积累来看,想要有较高的提升也不是很难的事情。“和谐自我”是一个什么概念
呢?它是让一个人经历矛盾挣扎趋于内心的安宁平和。进一步分析如何实现和谐自我,才能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
会等的关系,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其实“和谐”自我的建立的深刻目的在于自我的认知,建立和谐自我的过程就是修整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我们不断的认知自己、了解自己,从而形成自己,孔子七十才“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这个过程是“认知自己”
与“完善自己”的过程。只有明确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并建立起这样的和谐,才能有真正自我觉醒,才能自觉的从
事各种事业,从而成为一个具有独特价值的自己。有了每一个具有独特价值的和谐的“自己”,一个社会的和谐就
近在咫尺了!
【写作内容 】
今年的作文题更多的是要从自身的情感角度来出发,由内而外的思考,以己度人或推己及人。学生考察这个材
料的思路过程应该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体会这样的感受,然后再由自己及别人、及社会的思考,他关注的必定不仅
仅是自己,而是更多的导向外界生活。包括他者的生活、包括生命的思考、包括社会的思考,所以这个材料需要学
生较多的积累进行写作方能成就一篇大气之作、深刻之作。因此需要考生在写作文时不能真的“感情用事”,还是
要以理性的眼光来看待作文中的感性。
14
单纯的“坚硬”会容易让人觉得不近人情,而一味的“柔软”又很容易被忽视或弱化。既要有柔情的一面,又
要有坚强的一面。所谓“和谐”其实是一种平衡,而平衡的支点,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能为民用。”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能动能静、能屈能伸”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与“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为了保护柔软的情感,必须穿上坚强的铠甲(例如母亲)
【趋势分析 】
上海高考作文的寓意性、思辨性特点从 2011 年高考起就此定型下来,这几年来从来没有变化。可是,这句
话并不是说上海作文的内核没有变化,我们考察近五年的作文,就会发现一个明确的发展思路:由外及内,由二维
到三维。
2011 年作文的思辨性,是不要求学生明确发现自己存在的,是外向思考社会、历史。到了 2012 年,讲述“微
光”,就要求学生把自己与天才做对比进行思考,第一次比较明确的要求学生开始关注自我的存在。2013 年,“重
要的事”和“更重要的.事”则是直接关注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自我”这个要素在材料中越来越重要。到
了 2014 年高考,则是更突出的要求学生思辨性看待“自己”在通过沙漠时的自由与不自由,如何在过沙漠时进行
自我的选择,当然这个“自我”是个放大的“自我”,是个大众化的自我。而今年,这个“自我”就是一个几乎完
全“内省的自我”,是一个独特的“自我”,是要求每个人审视自己的内心中“坚硬的东西”与“柔软的东西”,处
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和谐的自我”,类似一个“中庸的自我”,类似一个“君子”似的自我。这个自
我,在目前社会这个语境下,是一个中国式的自我,是三省吾身的自我,是比前几年更加内化的一个自我。这才是
接触到了“自我”本质性的东西,所以,我们说这个趋势是明显的。
所谓三维,是指之前所设立的思辨关系就是不带附加条件的关系,比如“一切都会过去”“一切不会过去”,直
接讨论两者关系,这样的关系是二维的,这样的关系就代表了材料的全部。“重要的事与更重要的事”也是如此。
但是 2014 年呢,虽然是讨论“自由”与“不自由”的思辨性,但是这个关系是放在“通过沙漠”这个背景下去讨
论,如果不结合“沙漠”这个因素,就是审题不完整,所以,2014 年的材料又多出了一个维度。多出一个维度,
讨论时的限定就越明确,就要求学生必须完整的把握材料!那么今年呢?也是一个三维的关系。“坚硬的东西”与“柔
软的东西”是在“建立和谐自我”的背景下讨论,如果只是谈论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讨论“如何对待”或者你
讨论的两者关系与建立和谐自我关系不大,那么这样的论述就没有把握三维关系,就是偏题跑题的文章。
所以我们认为,上海作文命题思路的发展是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思路和方向的。这也是我们指导学生作文的方向
所在。
我们还要关注到,今年上海的作文已经隐隐但是较为直接的显露出“传统文化”在作文中出现的意图,这个变
化是值得特别关注的一个趋势,因为,在目前社会趋势和国家引导下,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将比已经过去的这几
年更加突出更加重要。如何从传统文化中吸取一些东西来重建内心、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是一个讨论不尽的
话题。
15
当然,上海所有作文,都必须关注到社会在人心与人性上的投射,都必须贴近现实,深入现实,因此,对生活
的关注将是我们不变的主题之一。在此基础上,关注传统文化对我们的效用,关注传统文化对人心社会的作用,同
时思辨的对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将是所有作文的不变主题!
从 2000 年开始上海获得自主命题。回顾这 14 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总的说来,从内容上讲,上海卷从关心政治
形势,走向了个人化多元化,也标志着上海卷作文命题的渐趋成熟。
从作文题的体裁上看,近年来有散文化的趋向,基本上是问题不限。这有利有弊,有利方面是引导学生注
重文学性,引导学生阅读各类文学作品。不利的是文体意识不强,不能促使学生进行全面的训练。
从作文题的题型上看,上海自主命题二十多年来,绝大多数是标题型散文化的作文题。近年来虽出现多元
化的倾向,但变化还是不够大胆
15 年春
请以“时间使我们丰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 700 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
相关信息。
14 年:自由与束缚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审题立意:自由与束缚
解析 此题关键理解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什么叫必须?必须就是不得不做的事情。这些
事情可以理解为责任。在一方面,有责任意味着不自由,因为责任代表着被需要,即要以他人为中心,而自由则是
要以自己为中心,因此他们是对立的。 但另一方面,责任与自由又是相互统一的。因为在当在来讲完成责任往往
就是为了自由,也就是说责任是自由的前提;而且自由又往往象征着不被需要,然而作为人的心理的最高追求来讲
人们往往需要自己被需要,所以说自由有需要有责任来加以调剂,以达到人类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 如果要写成
作文的话,你所要突出的是责任,那么应该把对立这个方面略写,详写一下他们统一的地方。可以用汉武帝的人生
举例。 汉武帝性爱兵戈,为了寻求自己的“自由”,不顾民生,穷兵黩武,导致当时朝廷钱粮空虚,但在晚年醒悟
了作为皇帝的“责任”,不在寻求那种“超越责任的自由”,改过自新,正是因此才避免了重蹈秦始皇的覆辙,保住
大汉基业。故此文准确审题谈自由和责任。
文章结构:一、界定何为自由,何为责任,自由和责任的关系 没有责任的自由是放纵, 完成责任往往就是为了自
由
二、先论述没有责任的自由是放纵 再论述完成责任往往就是为了自由 因为责任可以放弃个人自由 为家庭
重责牺牲家庭自由 为国家重责牺牲个人自由 为人类重责牺牲个人自由 如革命先烈事迹,越王勾
践,曼德拉,孝子,父母在不远游 三、责任和自由是统一的。完成责任往往就是为了自由;自由有需要
有责任来加以调剂,以达到人类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
13 年:“重要”与“更重要”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
16
考也不尽相同。
审题立意:“重要”与“更重要”
这道作文题充满了思辨的色彩,关键是如何抓住题干中前后转折的思辨的理解,一方面对重要的事情要界定清楚,
另一方面对更重要事情与重要事情的关系要阐述明白。可以肯定,从自己的角度理解现在所做的事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放在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上去看的话,还可以有对精神价值和生命意义有更高的追求,对人生更长远目标的
实现需要更多的努力等。 看起来容易写起来难 华东师大一附中特级教师 李支舜 今年的题目看起来容易,
但写起来有一些难度。首先自己认为的?“重要事情”是什么?人各有别,事有不同,并没有什么正确或不正确,
切合自己的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它不关乎
其他价值判断;而世界上似乎有“更重要的事情”,考生也要明确哪些是更重要的事情,如责任与担当、诚信与忠
诚、付出与献身、爱家与爱国、信念与理想、环保与行动等,不甚枚举。题中的提示语“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
同”,暗示了考生可以写不同的观点,这样选择余地就很大
2012 年: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写诗)。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
自己舍弃的微光。
2011 年: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 800 字,(2)
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作文解析】: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
与我皆无尽也”,若从沧海一粟的人类角度看,似乎“一切都会过去”;然而居高临下,从广袤无垠的宇宙俯视,“一
切都不会过去”,哪怕是瞬间也将成为亘古不变的永恒。 “一切都会过去”和“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看似对立
矛盾的铭文,却精确地揭示了宇宙万物之规律。考生最好辩证的写,两方面都要涉及到,可以思考什么可以过去,
什么不能过去,为什么要过去,为什么不能过去,过去后会怎么样,过不去后我们该怎样去做这些问题。 从个
人角度来思考。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经历很多的“失败”“挫折”“荣誉”“成功”等。对于“失败”“挫折”,只要我们
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那么这些成长中的障碍就都会过去的。如刘翔正是有了这样的心态,方能在鲜花掌声中,
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方能在伤势影响比赛的不利情况下,决然顶住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毅然退赛;方能而后积
极疗伤,刻苦训练,连创佳绩。 对于“荣誉” “成功”,他们如过眼的烟云总是会过去的,所以我们始终都要保持
一种虚心谦逊、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如季羡林辞去“国学大师”“国宝” “学界泰斗”等荣誉称号,钱钟书夫妇从不参
加商业签售会等等。 “一切都会过去”,是对以往是非功过、荣辱毁誉、得失成败的淡然与洒脱,而绝非忘记“过
去”从中汲取应有的经验教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一切都不会过去”,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从
国家民族的角度来思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不会过去,历史的经验教训永不过时;中国人优秀的品质不会过
17
去,反抗侵略舍生取义的精神永恒存在。 如“南京大屠杀”早就“过去”,而这罄竹难书、铭心刻骨的民族恨“不会过
去”;“十年浩劫”已经“过去”,而这惨痛异常、史无前例的血的代价“不会过去”;汶川大地震虽然成为“过去”,而这
抗震救灾谱写的爱的颂歌“不会过去”。 从人与自然发展的角度思考。日本的地震、核扩散、智利的火山灰污染、
中国北方的沙尘暴,可以说这些事情本身是有一个时间期限会过去,但是对人类及所生存的生态系统造成的巨大伤
害却不会过去,对于人类思考人与自然到底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还是和谐平等的关系提供了契机。 当然,
思考的角度还有很多。总之这个题很海派,很大气。
【2010 年】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
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
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
有更多的鱼。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作文解析】:延续着 2009 年秋季高考材料作文的思路,但有所不同,为材料+提示语的形式。提示语中“其中的道理”
提示考生需要理解材所蕴含的道理。那么,道理是什么?这就需要对材料有整体把握,同时,也就意味着材料具有核心
思想。这个核心思想是由两则素材组合在一起表达的。这与每一则材料独立存在有什么不同吗?我以为有很大的不
同。比如,如果只有“丹麦人钓鱼”的故事,你完全可以从“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这句话入手
谈做事严谨,讲规矩,但是在这里就不行了,老师会说你断章取义,这与任何一种形式的作品产生的原理是一样的,两则
素材组合在一起,它们之间的互动一定会产生新的意义,如同一块红布,加上五角星,就成了国旗,而不再是一块布、几
颗星星。当然,断章取义也有“义”,盲人摸象也是“象”,只是离核心意义和整体表达有了或近或远的距离罢了。换句话说,
想取得一类卷的分数就困难了,因为一类卷的评分标准是“准确理解材料”。那么,两则素材甚至多则素材组合的材料应
该如何把其核心思想呢?这就好比对偶中的上下联,在内容上,两则素材可能会是相反、相同,相承三种关系,第一步要
分析出来。今年高考的两则素材指向是相同的,这种类型的关系,我们在把握其意义时,要抓住其中表述相同的地方,
即“放生小鱼,从而有望获得更多的大鱼”,所以,核心的思想是“可持续发展”。当然,“鱼”可以是自然资源的借代,也可以
是一切资源的借喻。那么,可持续的就不仅仅是自然界,还可以是人类自身——是孩子,是自我,是社会,甚至世界本身。
可以进入的角度跟每个人的积累有关,写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邂逅,是写作者与命题的邂逅,每个人与材料相遇在哪
一个点上是不可测的,考生之间可能各不相同,所谓的“角度”又可以分为“视角”和“感点”,视角是观察材料的角度,视角
之后是感点,感点是触动之点,或者叫“与生活联系之点”,跟立意有关,视角有限,感点范围更广,而立意是无限的,就这个
材料来说,视角有三组六个:丹麦人、孟子,尺子、网,小鱼、大鱼,可以成为观察的视角,或者叫思考的角度,比如,可
以从小鱼的角度出发,对渔网和人们心目中的尺寸做反思,呼吁给予它们成长的空间,以便发展、壮大,可以谈青
少年的成长,谈创新产品的孵化,谈新型文化的命运,等等。这里,“小鱼”是视角,“密网”和竭泽而渔是“感点”,
而“呼吁给予青少年成长更宽松、自由的空间”就是立意点。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进入,都应建立在对材料整体把
握、整体理解基础上。
2009 年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800 字。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
18
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2009 年上海市秋季卷高考作文题,采用了新材料作文题的样式。这反映出了今年上海的文题由 2007 年的“必须跨
过这道坎”和 2008 年的“他们”的命题作文转为材料作文。这给考生更多的审题和立意的自由,让学生一下子进
入自己写作的自由王国,而脱离了过去那种成人化、现实性的写作框框。(当然,那也是符合高考作文必须“戴着镣
铐跳舞”的应试规则的)要写好这个材料作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读懂原材料的寓意。要写好新材料作文,最关键的就是正确理解材料中隐含的意义。只有明确了寓意,才能
把握住作文的立意。那么,怎样来读这则材料的含义呢?我们可以采用由表及里、由实就虚的方法。材料中最核心
和最关键的词是“板桥体”。什么是“板桥体”?命题者借此要考生作文中达到什么思维结果?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推
敲的地方。“板桥体”,表面上一读就知道,就是郑板桥(郑燮)个人创造的一种书体。顺便介绍一下,所谓的“扬州
八怪”,即清康熙至嘉庆初活动于扬州地区的富于创新精神、作品具有崭新风格的画家群。郑燮又是一位有创新精
神的书法家,将隶书与行书相融合,创造了一种自称为“六分半”的书法体势,后人称之为“板桥体”。“六分半”
书体飘洒错落,格调雄奇。郑氏的绘画作品往往以“六分半”书题以诗文,更加丰富和突出了其作品的思想内涵。
因此,从材料中我们完全可以提炼出“创新”的主旨和感点,作为本次作文的立意核心。
2.提炼原材料的感点。文题写作中的材料,给考生提供了至少这样三个基本的信息。按照内容的先后顺序可以
分成三层意思。这三层意思可以作为广大考生提炼感点的思维方向和确立感点的角度。(1)“板桥体的书法,用隶书
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从这句话里“隶书参以行楷”形成“板桥体”的字体样式,联
想到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考生既可以就书法谈书法,也可以由此及彼,触类旁通。(2)“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
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考生可以从“单个字体歪歪斜斜”与“总体错落有致”想到整体
与部分的关系,由此还可以联想到“张扬个性与构建和谐”的关系,甚至想到 “和而不同”的哲学道理。(3)“有
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这句话字面理解为:①“不可无一”,说明只能够有一种出现于世,才能成其一类书法作品的风格,其他事物
也是如此;②“不可有二”,说明让其独立于世,绝对不能够因袭模仿而成其赝品、复制。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物以
稀为贵,创新要有个性,真理只有一个。
当然,从材料的整体上考虑,立意的角度可以为只有创新的事物,才有永恒生命力。值得注意的是审题、立意,
构思成文时必须善于运用联想与想象,从“板桥体”的书法谈开去,只可以将其作为作文的引子材料,不能纠缠在
“书法”上,要与社会实际、学校的生活实际结合。即使花重笔谈论了书法,也要在文章的后半部体现出由此生发
出的自己的“创新”的观点,做到“卒章显志”。
总之,广大考生在作文立意时,一定只能将“板桥体”作为一个开拓、“创新”的哲学符号而已,要真正写出
自己立意所形成的“板桥体”——创新的事物,就必须选择生活中的人和事,通过描述和议论,揭示出新的属于你
写的“板桥体”的新意和主题。(朱庆和)
2008 年
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
19
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800 字,不写成诗歌,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题目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他们”这一命题,与 2006 年的“我想握住你的手”和 2007 年的“必须跨过这道坎”相
比,命题的理念都集中体现在引导考生学会关注生活、观察生活,并且学会思考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对自己的影
响,要求“我手写我口”,从作文中传达出自己的感受和生活体验。因此,从审题的角度来看难度不大,一般考生
都不会跑题。但是,如何选材,从怎样的视角去感悟生活,提炼感点,且做到别具一格,富有个性,这是需要下工
夫的。只有对题材选择、主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具备了自己的亲身感悟与理解,才能从全方位反映
出考生的能力和智慧。
“他们”与“我们”都是两个集体代名词。“我们”和“他们”共同生活在一片蓝天之下,只不过各自的身份、
职业、地位,以及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状况等方面的不同罢了。因此,“他们”与“我们”彼此之间关系十分密
切,谁也离不开谁。说到底只不过是社会的分工不一样。而“他们”与“我们”在共同的社会交往活动中,总免不
了因为各种利益和矛盾既相互团结又相互摩擦,由此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所以,此命题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包
容性。作为生活在大上海的考生,既可以将目光聚焦于城市建设大军、公安干警、农民工子弟、退休职工、街道社
区的管理人员、出租车司机、普通市民,也可以用第三人称的口吻,写独生子女自己,甚至于将目光投向四川汶川
大地震的灾区人民,反映他们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事迹和精神风貌。
当然,从思维的空间来说,我们还可以虚实结合,让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我们的笔下,“他们”可
以是当今的城里人、乡下人,也可以是历史记载中的古代百姓、文人骚客;可以是对生活中的某些原型的刻画描写,
也可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鲁迅语)的艺术虚构(注意在符合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达到艺术真实的目的)。考
生可以不拘一格,确立主题思想和立意要点。如可以用喜爱、赞美的笔调去褒扬“他们”的崇高人格和坚强的信念,
以及不屈的精神品格;可以用同情或怜悯的目光去捕捉生活中的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和个人的不幸遭遇等,思考他
们的命运、处境,并提出解决的措施、办法;也可以站在批判的角度,用厌恶、批评的贬义情感,写“他们”的庸
俗与琐鄙的生活,或用在道德底线上徘徊的危险事实与行为分析等。但是,不管是褒扬、贬抑,还是站在不褒不贬
的立场上,都不得简单地去对生活进行拍照、翻版或复制,一定得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挖掘出生活中蕴藏的哲
理,品味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品味出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和人情的美好。写时主要注意下面几点:
1.写真情实感——以情动人。“情者文之经”,带着情感描述人和事,才能够打动读者。如一位考生是这样描写
农民工子弟的:“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繁华的现代文明不
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这一次,却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一边是城市的繁华,一边是“他们”的好奇与无
奈,在作者的笔下,饱含深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又如,“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
是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却过早地承担了
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这些浅显的文字,被作者用真挚的情感化朴实为深厚,让直白的叙述变得令人鼻酸,油
然而生同情。
2.选角度要新——开口要小。我们常说,一个人的“视野要开阔”,那是要从宏观上去观察生活、广泛了解人事
和认识社会的要求,而写文章则大相径庭。作文的切入角一定要小。“开口小”才能写深、写透,就像《桃花源记》
中渔人不觉发现了桃花源进口的一个小洞门一样,“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作文也是如此,要
达到“初进狭而隘,再上幻而旷”的艺术境界,写作的角度要小。如写“他们”,以汶川地震为题材的作文,绝对
不能泛泛去写,一定得选择某些人、某个场景、某个主题的表达。要具体到一些人、一件事、一种情、一个景上,
20
千万不能或人民子弟兵,或白衣战士,或志愿者,或受难同胞等罗列。什么都想写,结果什么也写得平淡无味。
3.定写作文体——适合自己。俗话说得好,“量体裁衣,看客买菜”。说的是要符合自身的条件再去做出适合自
己的穿衣与烹调出适合别人的可口饭菜来。作文在确定好了选择的题材和立意后,就要考虑采用怎样的表现形式—
—文章的体裁。本次作文在要求(2)中明确:“不要写成诗歌”,除此之外,文体再无限制了。这样,考生要选择平时
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如写记叙文,就应该记住“文学即人学”(高尔基语),作文写记叙文也要以表现生活中的
人事为主。就题材而言,如果考生是记叙生活中的人物,就可选取任何一个群体,展开叙述描写。通过描写典型事
例中的典型人物,重点表现你在立意时所确定的“他们”的典型性格、精神品质,表现“他们”的独特情感,通过
叙述“他们”的动人故事,让读者受到感染、教育、启发;如写议论文,就应该将你所见、所闻、所感的“他们”
的表现行为,“他们”的道德情操,“他们”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什么样的借鉴,使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对我们
个人、社会、国家有什么意义,在此基础上,确定感点,表明自己的看法。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来
证明自己的观点、看法的正确性。
总之,“他们”文题本身意味着引导考生学会关注他人,把视线转向“他们”,从而避开自我这个“小我”。并
学会采用取景的多元视野和提炼感点的多元主题去关注社会,表现人物。此文题的开放性一定得落实在对题材、体
裁、思想等多个层面上。《他们》这个考题启示我们,开阔生活视野、学会情感体验、运用理性思辨,是高考作文
备考的训练方向。
2007 年
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 800 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试题解析
“必须跨过这道坎”,从短语形式和内容来看都充满了人性的关爱。形式上是一个动补短语式的命题作文,体
现出一定的祈使指令;内容上,“跨”这一行动之前加上了一个起强调意味的副词“必须”二字,和“过”这个时
态助词正好构成了行为动作和结果二者之间的“坚决性”与“必然性”。所以,在选材、立意时一定要认真审题,
并注意读懂题目中的几点要义:
1.对“坎”的内涵理解与诠释。“坎”的本义指田野中自然形成的或人工修筑的像台阶形状的东西;或者指低洼
的地方;坑。如果在口头语言上带上了“儿化音”——“坎儿”,那么,它也可以指抽象事物,如指最紧要的地方
或时机;或事情正处在坎儿上(指关键的地方)。因此,文题中的“坎”是一个比喻。它既可以比喻一个人成长过程
中遭遇的艰难、挫折,也可以喻指一个家庭、社会乃至一个国家发展、前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困难、矛盾和不足
等。所以,考生既可以从小处入手,也可以从大处着眼,从世界、国家、民族角度来议这道坎。
2.对“必须”内涵的理解与诠释。“必须”有两层意义:其一,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的意思。其
二,加强了命令语气,“不得不”的意思。例如,当我们学习中遇到知识难点就必须弄懂,套用一个电影名字“一
个也不能少”;再如,当我们的个人家庭遇到突发事件,或个人命途多舛时,就不能消极,一定要振作精神,积极
对待,等等。这些都属于“必须”跨过的写作范围。
3.探究为什么一定要跨过坎呢?先来理解“跨”。跨表示越过这道坎的行为举动,或战胜一切的物质和精神的内
21
趋力。其中包含了超越一定数量、时间、地区等的界限。例如,①从数量上讲,坎就像刘翔 110 米跨栏一样,一定
是有难度的障碍,而且是很多的。有人说过,人活着就是跨越一个一个坎的过程。这说明跨是艰难的,需要付出努
力。②从时间上讲,跨有紧迫性。就拿高考来说,人生能有几回搏?时光不会倒流,青春的韶光也不会常在。因此,
必须“跨”过。③从“坎”的区域界限来说,它包含了一定的哲学道理。从跨过黑夜到黎明;跨过关内到关外;跨
过历史到现实;跨过死亡到生存,等等,都说明了对待“跨”,要有哲理思辨。
最后再强调一点,就是构思行文时一定得确定好该文题的表述对象。因为题目“必须跨过这道坎”是个无主句。
主语的缺位,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较广阔的写作空间。从写作人称的角度,可以用第一人称,也可以用第三人称和第
二人称的写法。从写作的文体来看,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等。因此,考生一定要注意选择多种表达方式,
做到有事可叙、有景可写,有理可说、有情可抒。
2006 年
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 800 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题目解析
2006 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是在上海推行“二期课改”的背景下命制的。重点在对考生的成长经历和思想情感
方面的考查。
握手,是一种礼节。自古以来,我国传统的礼节没有握手,只有作揖打拱。这就不难看出,“我想握住你的手”,
是一个比喻,一个象征;是文章命题立意的指向;是写作者思想的认识、感情的表现、价值的取向。文章叙事抒情
的主体是“我”,叙事抒情的客体是“你”,题目的重心和关键在“想”和“握”,而“手”则是一个喻体、一个象
征体,它比喻或者象征叙事抒情的客体,叙事抒情主人公的思想认识、感情好恶等。因此,我们要注意审题,把握
好立意的指向、选材的范围、感情的倾向。构思时,我们必须思考清楚题目所隐含的几个信息,即“我”和“你”
分别指谁?为什么“我想握住你的手”?这中间有什么感人的故事、情感的纠葛、动人的情愫?“你”是一个、两个
抑或多个?既然想握手,就一定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理要讲,或者是有思想感情要交流。因此,你可以选定一
个角度来飞扬你的情思,展示你的文采。
“我想握住你的手”,这个“你”,可以是自己熟悉的,也可以是不熟悉的;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也可以是臆
想中的;可以是今人,也可以是古人。我们都知道,写人离不开事,写事离不开人,写事写人都离不开情理,人、
事、情是相随相伴的。因此,你可以将题材锁定在亲情、友情、爱情、人情上,从正面立意,写古今中外的风云人
物、黎民百姓,表达自己的景仰敬意、歌颂赞美;也可以从反面着笔,写历史现实中的败类小丑,表达自己的憎恶
仇恨或鞭挞愤怒。因此,文章选材的范围、立意的角度、主题的挖掘空间都是非常宽广的。要写好这道作文题,选
材立意的关键在于选取恰当的角度,把想握手的原因写清楚,而出彩的关键则在于表达方式的运用和突出主题的技
巧。
从文体上说,我们可以选取情真意切的记叙文、情文并茂的散文、辩证思辨的议论文、波澜起伏的小说,或者
人物鲜活的剧本等等。但是,不管怎么说,形式只是思想感情的载体。如果考生对自己写作的主题和题材缺乏真实
的体验和感悟,就只会搬弄套话空话,无病呻吟,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考场美文来。只要我们有真情实感,有对成长
经历、人际关系和思想感情的深入思考,再加上丰厚的文化积淀、扎实的写作功夫,就一定能够写出满堂喝彩的佳
22
作。
2005 年
阅读以下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之外,以下现象也大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镜: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
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调交织在一起。
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
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等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生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惑,
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
镜头三:时至今日,广告已成铺天盖地之势,连世界名曲也进入了某些品牌的广告。于是,高雅的古典音乐在一些
青少年的耳中成了商品而非音乐旋律。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以及时装表演等等。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
和辨析,并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
请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点评解析
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命题严格遵循《全日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又独树一帜。表面上看来,它是一道给
材料作文题,实际上它仍然是一道话题作文题。文题紧扣时代的脉搏,毫不回避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敏感问题。它
和前年的“杂”和去年的“忙”一样,有着一种国际大都市人的大气和豪气,它把考生的视野引出课堂,投向社会,
关注当今的文化生活现象及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让他们用理性的目光去审视,用辩证的思想去分析,不简
单武断地肯定或否定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流行歌曲、卡通动漫、音像制品等现代文化现象,能够理智地去“作一
番审视和辨析”,有自己的独特认识和见解。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增强自己的辨别鉴赏能力。
应该说这个题目是比较开放,比较宽泛,比较好写的。题目非常贴近考生的生活,也没有设置太多的审题
障碍。无论是哪种层次的考生,应该说都能找到兴奋点,都会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理可讲。由于当今中西方文
化的激烈碰撞,外来文化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实文化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纷繁复杂。泥沙俱下,
难免鱼龙混杂,这也并非坏事。有位名人就曾经说过,只固守本土文化,拒绝外来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对于当今的文化生活现象,任何一个聪明的人,只能是理性地去对待,理智地去思考,认真地去审视和辨析,分清
主流与支流,辨别好坏和优劣。只有这样,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自己健康人格的形成补血补钙。
行文中,你或谈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的小说对自己成长的影响,或谈琼瑶、刘墉、三毛、汪国真的作
品对自己生活的启迪;如果实在没看过武侠小说,则可以写黑猫警长、变形金刚、奥特曼等动漫影视给自己童年生
活带来的愉悦;没看过韩剧,可以写写时装表演,写写广告;甚至可以谈对小虎队、蔡依林、刀郎、周杰伦、孙燕
姿等人的流行歌曲的看法;你甚至可以深入骨里,分析一下“韩剧”这股“寒流”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可以分析
一下休闲报刊对于缓解人们紧张生活压力的作用;可以联系国民的文化素养,谈谈时装表演、体育竞技的意义及其
23
作用。当然,你还可以在“除此之外……等等”中去挖矿淘金,写话题材料中没有提及的其他文化现象,只要能够
联系自己的成长,紧密结合“三个镜头”,进行叙述、说明、抒情、议论,不写成诗歌,就不会离题。
要写好这个题目,获取高分,关键在于我们必须用辩证的观点去审题、立意、分析问题。我们可以从正面
去阐释,也可以从反面去分析,甚至可以正反结合,分析流行文化流行的原因,分析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的关系。
根据话题材料中的“作一番审视和辨析”,并“谈谈”它们的“影响……”的提示,你最好选用议论文体,这样更
容易扣题,更容易出彩。
由于题目给出了 3 个镜头,范围又十分宽泛,这对那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不强的考生来说,又是有一定
难度的。因此,写作时开口要小,切忌面面俱到。对于镜头一和镜头二,考生可以从如何看待流行文化,分析流行
文化流行的原因方面去写;而对镜头三,因为说的是广告对经典文化的冲击,与镜头一和镜头二所谈的不是一个层
面的问题。你一定要拿起“审视和辨析”的解剖刀,认真解剖,理性思辩,才能深入骨髓,高人一筹。
2004 年
以‚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1000 字左右。(3)不要写成诗歌。
2004 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去年高考作文题目一个“杂”字,今年怎么想也绝不会再以一个字为话题了。但今年就是再以一个字为话
题,这种“否定之否定”的反猜题命题策略的成功告诉我们,应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放在第一位。事实告诉
我们,即使学生以前无意中做到过这个题目,现在高考再做此题,若一字不差地照搬上去,还是那个水平,当初写
坏了的还是写坏。要说“忙”给明年作文教学的启示,这首推第一。
第二,作文是用来抒发真情实感的。在批阅中,发现许多学生缺少发自内心的感慨,只能走印证、图解的
路,举几个名人、伟人如何忙的例子完事,通篇没有自己的见解。也有相当部分学生落入“言必称希腊”的窠臼,
主意其实很浅,准备讲自己复习很忙,但不管搭得上还是搭不上,文首先来一大段孔子怎么忙,司马迁怎么忙,亚
里士多德怎么忙的材料,接着笔一转写自己高三复习怎么忙。这样写,不仅没有多少文化底蕴,反使文章显得突兀、
割裂。
第三,要有取胜之路的选择。对不同的题目,要有不同的采用什么方法来写好它的应对选择的能力。有的
题目在立意独特上出新意的余地不大,就要考虑材料要选得典型独到;有的题目自己如没有这方面的好材料,那就
要从语言、结构方面多表现自己的能力。写作既要有看家本领;又要有几个选择的余地,能力多了强了,任你什么
题目都能永立不败之地。(静安区教育学院教研室主任、高级教师辛冠东)
2003 年
‚杂‛的含义很广,有褒有贬。请联系生活、科学、文化、艺术,以‚杂‛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 1000
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2003 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解析点评
24
“杂”谈,“杂”这个话题很有个性,个性体现在命题者的独特视角。考生初看题目可能无从下手,心理
准备可能不怎么充分,但仔细分析后却还是有话可说,有理可说的。同时这个话题还体现了三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考生巧妙地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角度写,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因为“杂”的话题取材面广,思
维角度多。
二是有利于考察考生的立意能力。“杂”有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广度,也有情感上的褒贬之分,更
有科学立意的高下之分。考生所写的“杂”的事物,可以是杂而有序,杂而不乱的,有规律的事物,从而写出事物
的真、善、美来;也可以反过来,写杂而无序的事物给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写出人们
求真、求善、求美的毅力和精神来。
三是有利于引导素质教育向注重基础方向发展。这个话题虽出人意料,却十分有利于引导学生多读书,多
思考,多实践。“杂”的文章,其实就是天下事皆文章,书里面的事是文章,社会上的事也是文章,平日注重积累,
考试的时候就自然有话可说。
2002 年
也许你曾到过海边,也许你在荧屏、银幕上见过大海……请以‚面对大海‛为题,写一篇 1000 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
限(不要写成诗歌) 。
上海是一个滨海城市,以“面向大海”为题作文,是再自然不过了。在三个作文题目中,开放性也最强,但恐
怕也有学生会因此觉得难以把握主题。
“也许你曾到过海边”,那不曾到过的怎么办?祝福那些看过大海的上海考生,特别是看到污染比较严重的上
海考生,这样就比较贴近环保这个热门了。
2001 年
近年来,我国的泰山、长城、苏州古典园林等已被评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其中蕴藏的巨
大价值,并自觉地为保护这些遗产作出种种努力。今年在上海举办的重大国际会议还将周庄等江南古镇介绍给各国
来宾,作为‚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有效途径。
人类文化遗产不仅有物质的,还有精神的,即‚具有特殊的文化和口头文化表述形式,
其中包括语言、故事、音乐、游戏、舞蹈、风俗及各种艺术表达手段‛。今年 5 月,我国古老的艺术品种昆曲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非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称号。
我国的文化遗产除了世界级的,还有各级各类的,它们分布于全国各地,有的就在我们身边。你注意过这些大大小
小、远远近近的文化遗产吗?请说说你对它们的了解、认识和思考,写一篇 1000 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题目自拟。
2000 年
阅读下列提示,根据要求写作。
埃菲尔铁塔是 1889 年世博会的主题塔。新千年第一届世博会在德国汉诺威举行,主题是‚人类〃自然〃技术‛。我国
25
也参加了。最近,我国政府宣布支持上海市申办 2010 年世博会。请你为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确定一个主题,加以论
证,并请说明你的设想,写 1000 字左右的文章,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题目解析
2000 年高考作文命题,实质上是科研活动:一方面,它应体现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鲜活的实践经验和作文教
学研究的理论高度——即遵循作文“教”与“学”的规律;另一方面,它又要不断探索“考”的思想、途径和方法—
—发现、总结“考”的规律。一句话,它既要与教学、科研的实践同步,表现出鲜明的实践性,又要引导教学与科研,
表现出睿智的前瞻性。
既然高考作文命题实质上是科研活动,那么,要健康地发展,就应该强调从命题思想、思路、题型、文字表述、
评分标准等各个环节的科学化。
应该说,自新时期至今,无论全国题还是上海题,正是沿着科学化的道路走过来的。
然而,无论全国题还是上海题,都有在不断成功的探索性前进的同时,存在着某些违背“科学性”的不足或遗
憾。
1999 年
写作第一题:
请以‚开考时刻‛为题,写一篇 250 字左右的短文。
提示:
1.‚开考‛的‚考‛指的是 1999 年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
2.适当描写场景,着重写出自己的心情。
写作第二题:
阅读下面文字,以‚‘回声’的启示‛为题,写一篇 700-800 字的文章。
回声
有一个小孩子,不知道回声是什么东西。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大声叫道:“喂! 喂! ”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
回声:“喂! 喂! ”他又叫:“你是谁? ”回声答道:“你是谁? ”他又尖声大叫:“你是蠢才! ”立刻又从山上传来“蠢才”的
回答声。孩子十分愤怒,向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仍旧毫不客气地回敬他。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
“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
的啊! ”
1998 年
(一) 写作第一题
26
根据下面这首小诗的诗意,展开想象,从周围环境、花的性格、全诗寓意等方面着手,将该诗改写成一篇短文。不
要超过 250 个字。
春水(之一)
冰心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二) 写作第二题
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 700 字左右的文章。副标题为‚读报有感‛,正标题自拟。一部美化日本头号甲级战犯东条英
机的影片《自尊——命运的瞬间》,今天在此间日本记者俱乐部试映。
这是一部公然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的影片,编导者出于反动的“自由主义史观”,否定侵略史实,极力鼓吹“太平洋战
争是民族解放之战”的谬论。他们蓄意策划该片,目的是想通过电影误导日本国民对历史的认识,从而唤起所谓的
日本民族的“自尊”。
影片《自尊——命运的瞬间》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946 年 5 月 3 日至 1948 年 11 月 12 日对 28 名日本战犯开庭审
判为主线,由始至终宣扬这一公正的、历史性的审判是“胜者对败者的审判”,并公然宣扬“日本无罪”。影片极力粉
饰东条英机,否定“南京大屠杀”,通过一系列情节,全面歪曲史实,否认和美化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
这部影片一出笼立即遭到日本各界有识之士的愤怒谴责。4 月 20 日,由几百名赞同者和许多赞同团体支持的“批判
电影《自尊》会”正式成立,并一致主张严厉声讨这一歪曲历史事实的影片。
(摘自‚新华社东京 1998 年 5 月 9 日电‛)
1997 年
(一) 写作第一题
推荐一部电影(电视剧或戏剧作品)
要求:①注意突出作品的特色; ②250 字左右。
(二) 写作第二题
阅读下面材料,以‚我看课外阅读‛为题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据调查,目前在“考分”压力下,不少青少年阅读面狭窄单一,无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材料二:在一项“您最希望孩子买的书”的调查中,90%的家长都选择了“辅导读物”。材料三:许多青少年在有限的
课余时间里,读得最多的是漫画卡通、言情武侠等“休闲”作品。这类作品位于青少年图书消费量的榜首。
27
要求:①全文 700 字左右。 ②不要写成诗歌。
1996 年
(一) 写作第一题
初夏时节,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时令特征请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写一篇 200 字左右的短文。
题目:初夏的时令特征
(二) 写作第二题
题目:我的财富
要求:①全文 700 字左右。②不要写成诗歌。
1995 年
(一) 写作第一题
请就学校里最近举行过的一次活动(运动会、艺术节或主题班会) ,写一则简短的消息。要求:①标题自拟。②150~
200 字。③如文中需出现区县名、校名、人名,一律用‚XX ‛代替,否则扣分。
(二) 写作第二题
题目:责任
要求:①不要写成诗歌。②全文 700 字左右。
1994 年
介绍一家街头(或乡间) 小店,写—篇 200 字以内的说明性短文。
(二) 写作第二题
题目:父辈
要求:①不要写成诗歌。②全文 700 字左右。
1993 年
(一) 写作第一题
电视台将开设一档 15 分钟的‚上海之夏‛节目,这档节目由三个小栏目组成。请你以节目主持人小赵的身份预告并介
绍这档节目,写一篇 200 字以内的播讲稿。
(二) 写作第二题
题目:机遇
28
要求:①不要写成诗歌。②全文 700 字左右。
1992 年
(一) 写作第一题
看图作文。
(2)
①写出一段说明文,介绍漫画的画面(不得超过 150 字) 。
②概括漫画的主题(不得超过 20 字) 。
情境作文。
夏夜的星空,是那么美,那么遥远。触景生情,人们往往由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感慨而产生种种思索。请以‚遥望
星空‛为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注意景、情、理的结合。②700 字左右。③不要用诗歌形式。
1991 年
(一) 写作第一题
代拟电报稿一则。
周武的哥哥周文和表兄张维(周武姑母的儿子) 一起在南京某厂工作。今年 5 月 3 日,周武突然接到张维来电,说周
文因公负伤,其单位请周文父母速去南京。那时周武妈妈刚去广州出差,爸爸周明泉又在崇明参加一个工程项目会
战。周武急忙打电话给爸爸。爸爸回答:‚你先代我发一份电报给张维,说我这三天忙得不可开交,实在无法离开。
我 5 月 6 日晚上乘 28 次特快列车去南京,叫他到车站来接我。你再告诉他:在我到南京之前,请他代表我们家属
处理你哥哥的一切问题;你妈出差一回上海就会立即去南京的。‛打完电话,周武马上查阅列车时刻表,知道 28 次
列车是晚上 22 点发车,深夜 2 点到达南京。周武赶到邮电局,以爸爸的名义填写了电报稿。下面是这份电报稿的
电文和署名(电文和署名不超过 23 字) 。
注意:不得出现考生姓名,违者不给分。
(二) 写作第二题
题目:我们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
要求:①不要写成诗歌。②700 字左右。
1990 年
(一) 写作第一题
具有数十年教龄的某老师光荣退休,在你的班级举行的欢送会上,同学们纷纷作了发言。你的欢送辞(不代表任何集
29
体和他人) 言简意赅,感情真挚,层次清楚,言语得体(能符合自己的身份和欢送对象的特点) ,赢得了一片热烈的
掌声。请写出这篇欢送辞。(250 字左右)
题目:时间啊,时间
要求:①记叙、议论、抒情,不拘一格,但应该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②不要写成诗歌。
③700 字左右。
1989 年上海高考作文试题
(一) 写作第一题
题目:我的一点看法
在一次班级讨论会上,同学们对以中学生为参加对象的竞赛,如 XX 智力竞赛、XX 知识竞赛、XX 大奖、XX 邀请
赛等,发表了种种看法。发言观点明确,层次清楚,语言通畅,每人不超过 2 分钟(250 字左右) 。你也作了即席发
言,内容是:我的一点看法。
(二) 写作第二题
题目:中学生活的回顾与思考
要求:①内容充实,选材恰当,有真情实感。②不用诗歌体。③不少于 700 字。
1988 年
(一) 写作第一题
某中学高一年级文学爱好者组织了一个文学社,拟以‚新潮‛、‚阿波罗‛、‚丑小鸭‛、‚浅草‛中的一个作为名称。现向你
征求意见。你喜欢哪一个? 请用 200 字左右写出理由。
我喜欢
理由:
(二) 写作第二题
题目:清流与活源
要求:①不用诗歌形式写。 ②不能少于 700 字。
1987 年
(一) 写作第一题
应用文写作。
30
请就下面几段文字,找出主要观点,写一份摘要(可以摘引原句和用自己的语言作某些适当概括,但是必须组织成文,
不要写成提纲式;字数严格限于 200 字以内,超过者扣分) 。
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同首都大学生的对话录(片断)
8 年来,我国的改革是按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基本上走的是一个搞活农村、搞活企业、搞好流通、对外开
放,进而搞活整个经济的路子。改革逐步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基础发展到上层建筑领域,初步调动了基层和企业
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这条路子是完全正确的。至于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主要是旧体制的弊病造成的,跟改
革没有直接关系。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坚持深化改革。没有别的选择。
目前,我国改革新的“黄金时期”正在到来。首先,8 年改革使国家增强了实力,人民得到了实惠。其次,不仅我国
在搞改革,不少别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在搞改革,改革的国际环境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好。我们党正总结 8 年改革的经
验,将在十三大上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任务,并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我国的改革将出现一个新的局面。某些东
欧国家改革过程中因国内外因素,改革被迫停顿、倒退的现象,在我们国家根本没有发生。基本估计应该是,中国
经济体制改革的步子并不慢,而是相当快。和某些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我们的改革起步晚二十几年,但一经发动,
势头就十分迅猛。短短 8 年时间,整个经济运行机制就发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变革。当前,进一步加快改革,是必要
的,也是可能的,但也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充分考虑财政经济状况、群众心理、
干部素质等各方面的约束条件,不能急于求成。
当前改苹正进入新旧两种体制交替和转换时期,各方面的矛盾和摩擦比较多。主要的困难有四个:一是价格改革、
工资改革,这涉及每个人的利益;二是企业机制改革,涉及到企业利益;三是机构改革,涉及每个干部的利益;四
是投资改革,这涉及中央各部以及各个地方的切身利益。这四方面中,风险最大的是价格改革。既要改革不合理的
价格体系,又要防止出现通货膨胀,这就必须充分考虑国家财政的负担能力、企业的消化能力和群众心理的承受能
力,使广大群众能够理解和支持改革。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实践来看,价格改革的确定有一定的风险,当然只要
处理得当,也能够化险为夷。
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要沿着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条主线,把改革向深层推进,在理顺国家和企
业、中央和地方等基本经济关系上取得实质性进展,逐步把新体制的框架树立起来。
(摘自 1987 年 6 月 4、5 日《人民日报》,部分段落连接处曾作少许技术处理。)
(二) 写作第二题
议论文写作。
提示:①‚50 年前的今天‛指 1937 年 7 月 7 日,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那一天。②全文控制在 700 字左右。
题目:有感于 50 年前的今天
1986 年
(一) 写作第一题
写一段百字评论。
31
《十五的月亮》这首歌内容健康、感情真挚、格调清新、旋律优美,深受广大青年的喜爱。请你评论这首歌的歌词
的艺术特点。
注意:只要写一个艺术特点,有观点,又有分析,不要面面俱到。
十五的月亮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你守在婴儿的摇篮边,我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
你在家乡耕耘着农田,我在边疆站岗值班。啊,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
你的一半。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你孝敬父母任劳任怨,我献身祖国不惜流血汗;
你肩负着全家的重任,我在保卫国家安全。啊,祖国昌盛有你的贡献,也有我的贡献。万家团圆是我的心愿,也是
你的心愿。
(二) 写作第二题
写一篇 700 字左右的复杂记叙文。
要求:①这篇复杂记叙文,要兼有抒情和议论,还要有合理的想象。②不得写人的姓名,不得透露学校和所在区、
县的名称。无法回避时,一律用 XXX 代替,否则扣分。③字迹清楚,卷面整洁,每字占一格,标点符号写在格内。
题目:2000 年回母校
1985 年
某班语文课上因为学习‚知足常乐‛这个成语引起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归纳起来有两种观点:一、
知足才能常乐;二、不知足才能常乐。你赞同第一种观点吗? 赞同第二种观点吗? 你有没有第三种观点? 请你写一
篇 800 字左右的发言稿(议论文) ,参加他们的讨论。题目自拟。
注意:①字体端正、美观,卷面整洁者,酌情加分;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者,酌情扣分。②标点符号写在格内。
2019 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四:
“中国味”
在历史的回眸中,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拥有其厚重的历史文化,成就着这多滋多味的中国味。
回眸历史,仰望苍穹,中国味是什么?
中国味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中对恋人的思念,她在帘卷西风中,人比黄花瘦地等待着,她
对明诚的等待坚如磐石,衣带渐宽终不悔。无言的爱孕育那份心酸,中国味是无尽含蓄的等待。
中国味是“问汝平生之功绩,黄州惠州詹州”的淡然。乌台案平息后,你的政敌为你在黄州划下了一方窄窄的
土地,并判你一个“监视居住”,他们的丑恶嘴脸大笑着,要看你那高贵的头颅如何低垂。但你只是“一蓑烟雨任
平生”竹杖芒鞋地淡然处之。中国味是安之若素的淡泊。
32
中国味是“死亦为鬼雄”的豪迈。乌江边,天空已被染成血红色,你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地倒下,接着,爱妃的
自刎更使你怒不可遏,你和着四面的楚歌,在乌江边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向那奔腾不息的乌江,你知道,江东子弟
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你亦知道,跟随你的三千子弟一去不复返。你自人愧对江东父老,愿以死来保全他们
以后的安定生活。中国味是不惧生死的豪迈。
中国味是我心一片磁石针,终向南方心不改的忠贞。在蒙古铁骑入侵,国破家亡,在惶恐的滩头,零丁洋里叹
零丁的世界,你被俘虏,他们威逼利诱你投降,你只选择了三条路:腰斩,活剐,下油锅。你皆不怕,秉着,我以
我血荐轩辕的信念。中国味是无畏的忠肝义胆。
中国味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
中国味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淡定;
中国味是“曳尾涂中”于濮水临竿而钓,夜梦蝴蝶的逸出尘世;
中国味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具欢颜”的忧思情怀;
中国味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文人志向;
中国味是……
……
透过历史的眸子,中国味是中国几千年来历史文化的厚重沉淀,它给我们以信念,给我们以坚定,给我们以淡
然,给我们一从容,给我们以力量,给我们以坚强的后盾………
子非鱼
手机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也是评论家。前不久,有网友在微博发图,称有两个女孩在上海地铁站台蹲着等地
铁,说她们这样是“不懂得教养”。这条微博被很多人转发,在网上立刻引发了热议。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要我说,或许她们只是累了,暂时蹲着休息一会儿,等到地铁来了就走了呢?俗话
说:“折磨人的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理解“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呢?
有度的评价才不干扰他人生活
当一个人的理智被大众的思维所影响,这个时候他的评价就会从众,从而失去了理智。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同,
当这些不同价值观的人汇集到网络这片大海中,就会发生碰撞,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争论。评价过多,则会涉嫌干预
他人的个人隐私;沉默不语,又显得没有人情味。这个时候就要讲究一个度了。在这个言论自由的时代,我可以不
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只有置身事外,才不会画地为牢。
善意的评价有助于提升自我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面对庞大的网络,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想法都可以在上面说,包括很多
对我尖刻的嘲讽、挖苦,尽管听了让我不舒服,但是我想还是有它的道理。所以不论是批评还是赞扬也好,都是对
我有利的……我似乎变成了一个旁观者,看到大家都在指指点点进行评价,所以这样的机会我千载难逢,必将会受
33
益终身。”莫言理智的面对他人的评价值得我们学习。但是评价他人过于尖酸刻薄毕竟是不对的,我们要避免情绪
化的评价。
太在乎评价则堵死自己的路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山崖上有一株野百合,它一直相信自己会开出美丽的花朵,但是身边的野草都觉得它和它
们一样是不会开出花朵的,它们嘲笑它、讽刺它,然而当它开出第一朵花时,所有的野草都沉默了。这个故事告诉
我们,对于不可预知的事情,我们不要过早的去评论。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你是野百合,当面对铺天盖地的不善意
的评论时,你也要努力去让他们改观,不以不善而废其善。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评价不也是如此吗?你无法了解别人,更不能代替别人,那就请口下留情吧!
最后一课上的师生情
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老师跟同学们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简单的一句话,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已
经跃然纸上。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师生之情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一师生情谊的深厚和情感,对我们人生的
影响不可估量。
师者为何人?《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不仅承担着传
授知识的任务,还肩负着育人的使命,让祖国的花朵随着时代的发展,德智体美劳都有全面的进步,成为一个全面
发展的人。而在这花朵的培育当中,是时间、是青春、是情感的投入,而最后一课上的“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
你们”便是一个侧影。
“你们再看看书”是一种寄予厚望的良苦用心。在《老师?好》这部电影中,于谦所饰演的老师一心把学生的前
途放在心上,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看到班上有同学放弃学业,到处到街上去寻找他,用尽
办法使他迷途知返;看到班上的学生安静同学利用自己的时间为其他同学进行高考复习,担心影响她的学习而强烈
反对,与此同时,还免费给这些同学上课;看到高考临近,要求学生停止一切课外活动。但是关婷婷同学不顾反对,
坚持带领同学们参加比赛,为老师夺回第一名后,他邀请同学们到家里吃饭,讲述自己的北大故事.所有的一切,
都是这位老师,也是现实生活中千千万万个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用心奉献的真实写照。
“我再看看你们”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中学校园走出,走进象牙塔,走进社会,而老
师一直留在校园,送学生离开,也盼望着学生常回来看看。如果说学生是箭,那么老师是弓,箭在磨炼中逐渐变得
坚硬笔直,而弓也鼓足了劲,让自己充满力量,从而箭才能射得更准,抵达目的地。让箭射中靶心,是弓的使命,
也是弓的成就感所在,但是,与此同时,看着箭的远去,也难免有一丝失落与不舍。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更是一种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而能起到这
种真正的撼动力量的,唯情感莫属了。情感由人产生,并且在人与人之间流动,而这一流动会闪烁着夺目的光芒。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有的付出,都在春风化雨中成为另一种感动。是春华秋实的回馈,带来的是满足;是把
感动记在心间,跃然于纸上;是爱的传递,“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无论是哪一种,这种情感都是当今浮躁而又功利
的社会中无比珍贵的东西。
或许,我们还会看到教育中的一些令人惋惜的现象;可能,我们也会见到社会中感恩之情的缺失。但是令人感
到欣慰的是,这些年来,随着尊师重教的提倡,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的优秀的高校毕业生愿
34
意进入到这一领域来发光发热,为国家之根本——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尽管任重而道远,而我们一直走在路
上。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一句“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中所蕴含的情感打动了人心,又引发了许多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