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高考作文素材:四月主题时评阅读:关于读书
【导语】
市场经济的名利考验、网络时代的信息浪潮,让这一代读书人也面临“平静书桌”的问题,拷问的是怎样
对待精神生活、如何安顿心灵家园。这一时代之问,需要我们用心去回答。读书很要紧,好心态更重要。读
书这个事,真正能影响的还是个人的精神生活。本文提倡悦读,多读无用之书,算是一个清醒剂。而且,
作者很敏锐地关注到一些人精神生活“内在创造性不足”的问题,靠“借来的激情”过活,这才是真问
题。善读、悦读或许有点疗效,其他方式也未尝不可。关键是自己要放轻松,也不用太为别人着急。有
些事,坏就坏在,一些自以为得道的人为别人想太多了。连个自我都容不下,哪里还有价值理性的存身
之处?
【阅读目录】
1、读书,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 詹勇 人民日报评论 2014 年 4 月 23 日
2、“敢读书”方有新境界 赵畅 人民日报评论 2015-04-25
3、因为阅读而平视世界 李斌 人民日报评论 2016-04-23
4、读书“三境” 牛家林 人民日报评论 2017-08-11
5、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陈凌 人民日报评论 2018-04-23
6、用阅读感受卡西莫多的忧伤 盛玉雷 人民日报评论 2019-04-23
7、让精神在阅读中丰盈 陈 凌 人民日报评论 2020-04-23
8、流量时代,究竟该怎样成就更好的阅读 张涛甫 人民日报评论 2020-06-16
9、阅读的陪伴最温情 丁德良 人民日报评论 2021-04-23
10、“轻”阅读不轻,能为人生“增重” 杨暄 人民日报评论 2021-04-28 11:25:43
1、读书,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 詹勇 人民日报评论 2014 年 4 月 23 日
又是一年,我们用带着五湖四海口音的普通话,占用了大家睡前的几分钟时间,感谢大家在这个平台陪伴我
们。好的作品,永远都是读者和作者的互相成就。希望大家在这里,和我们一起看到风的方向,感受到麦子的
成长。
回头看看这一年,真是过得太快了。匆忙的奔跑之中,甚至都没有时间停下来调整一下呼吸。似乎所有的昨
天都迅速翻过,变成了日历,丢失了景深。然而,节点上的驻足,却让人领悟,往日从未消失,每一天都是过去
所有日子的沉淀。这是时间的力量,也是记忆的力量。
在一个又一个夜晚的睡聊中,正留下了这样一段属于我们大家的记忆。这一年里,我们一起感受过小小《苔
花》绽放的力量,一起感受过《生门》撞击的力量,一起感受过“外卖哥成诗词帝”的奋斗力量,一起感受过“好
演员春天来了”的沉潜力量。我们在高考之前、考研之后,一起加油;在丰收节里、世界杯上,一起欢呼;在宁
海路 75 号、川航生死迫降中,一起坚守。在小镇青年的身上、在二次元年轻人的身上、在火爆一时的“药神”
身上,在《人生一串》中、在《声入人心》中、在《生活万岁》中,我们都看到了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
如果你是我们忠实的读者,或许对这些都有印象。当然,也不用每一个点都耳熟能详。我们深知,即便有人
记住了这些,也不是记住了我们这个小栏目,而是记住了我们这个大时代,记住了我们在这个时代中一起经历过
的时间。在这些时间里,我们哭过笑过奋斗过,我们看过听过思考过,时间并非没有痕迹,只是那些痕迹都刻印
在了我们的心上。有句诗是这么写的,“不是一切歌声都掠过耳旁,而不留在心上”。是留在心上的歌声,让
我们平面的生活立体、丰富而深刻起来,让我们在线性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沉淀下自己的河床。
甚至,我们也曾聊过保健品带来的悲剧,聊过家庭暴力下难以言说的伤痛,聊过在编故事的营销中流失的信
任,聊过热搜催生的“舆论大卖场”……这一切也都提示我们,这世界仍不完美,这世界仍需改变。然而,只要
仍然在路上,既“抬头看天”也“低头看路”,既颂扬美好也鞭笞丑恶,既渴望崇高也心存敬畏,就能在时间中
找到智慧、激发勇气,积累前行的力量。
在时光的旅程中,刚刚抵达,就又要出发。好在,时光也赐予我们丰厚的馈赠,让我们有面对未来的锦囊。
在“不愿与自闭症为邻”的讨论中,我们发现了共情与宽容;在网约车的恶性案件中,我们寻找到安全的漏洞;
在共享单车的潮涨潮落中,我们呼唤着创新与规则;在致敬过去 40 年中,我们凝聚继续改革开放的共识与力
量……试着撇去喧嚣时代的舆论泡沫,试着保持众声喧哗中的独立思考,试着寻找那些人、那些事背后“不得不
如此”的理由,试着发现那些推动时代前行、社会进步的历史逻辑,我们的再次出发,必将收获新的抵达。
诗人弗罗斯特在《雪夜林间驻马》中写道,“但我已决意信守我的诺言,在我睡前还有许多路要赶。”时
间顺流而下,每个人都在泅渡自己的生命之河。惟愿新的一年,我们都能鼓足前行的勇气,以蓬勃的生活,尽享
时代的馈赠。这正是:时间是有情物,岁月为无尽藏。感谢这一年的每次相遇,我们来年再见!
2、“敢读书”方有新境界 赵畅 人民日报评论 2015-04-25
作家王蒙说过,要敢读书,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不要老读比你智商还低的作者的书。此番话语,
颇耐人寻味。
为何言“敢读”?是因为这些书对于读者是“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既然“不完全能够把握”,心里
难免会担心和畏惧。其实,就如孩子学走路一样,一开始总会跌跌撞撞。然而,恰恰是跌跌撞撞地不断积累,才
能渐渐摆脱大人扶助,学会独立行走。读书亦然,如果一直“读比自己智商还低的作者的书”,不要说难以进步,
说不定连原来的那点知识积累和对于世事的悟性老本,也会因之而销蚀。从这个意义上说,“敢读书,敢读自己
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不啻是一种勇气的体现,亦是一种智慧的表达。
手捧一本“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要啃下来,就得花工夫。不聚精会神、刻苦钻研不行,不甘当学生、
虚心请教不行,不勇于质疑、善于积累不行。“啃”读的过程,就是科学读书、获得知识的过程。这般“啃”
读,必引导人由易到难、由低到高获取知识,并渐渐登上智慧的殿堂。
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曹冲称象”的故事为假。依据是当时气候寒冷,孙权控制的南方已经没有亚洲象,
又怎么能进贡给汉室大象?暂且不论结论正确与否,调动已有知识并多方求证、作出属于自己的判断,坚持这般
读书,不仅会有效地链接知识点,逐渐编织一张庞大的知识网络,还能帮助自己积淀刻苦攻读所必需的坚忍不
拔的品质、举一反三的悟性以及善读善成的信念。
哲人说过:一个境界低的人,讲不出高远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有责任感的话;一个格局小的
人,讲不出大气的话。读书,就要站在“巨人”中间,去体味“高远境界”“责任使命”“大气格局”的内涵。
书籍的“巨人”,正是那些“人类各个时期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最高智慧的结晶和精神丰碑”。一个人,若能坚
持读经典,坚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察、思考问题,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家重要的是要不断面对有难度的写作”。如果说,追求“有难度的写作”是为了“切近理想之境”,那
么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则是为了拓宽视野,增添见识。天有涯而知无涯,只有勤读书,多读敢读自
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才能气象宏阔、满腹经纶。
真要做一个“敢读书,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的人,必须求知若渴,否则便是空话。上世纪 30 年
代北大有一句话:“正式生不如旁听生, 旁听生不如偷听生。”读书,若能涌现一大批“偷听生”,则善莫大
焉!
3、因为阅读而平视世界 李斌 人民日报评论 2016-04-23
有句电影台词说:“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世界那么大,出去走走看看确实是见世面、长阅
历的好方法。然而,世界观不只依赖于观世界,阅读同样可以洞察芸芸众生、大千世界。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穷极一生,我们通过感官感知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行万里路替代不了读万
卷书。书乃人生成长的精神食粮,片页之间足以驰骋古今、经天纬地,常读之可以新知、可以医愚、可以立德,
甚至可以平治天下。阅读的意义就在于,不管富甲一方还是一贫如洗,不管位居高位还是一介布衣,不管志得
意满还是穷困潦倒,都能在书籍的世界里摆脱世俗庸常、凝望永恒哲理,找到人生的意义。
有怎样的眼界,就能看到怎样的远方;有多大的胸襟,就能包纳多大的世界。古人总结,“登高而招,臂非
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书籍,正是脚下的高山、耳边的疾风,帮助我们看到
更遥远的风景。阅读是与意义紧密相连的,它让我们知晓,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也不只有面包,还
有玫瑰和咖啡。阅读又是与现实密不可分的,它教会我们审视自身、迎接挑战、辨别善恶,继而读懂生活的真
谛、探得生命的意趣。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不读书,接触到的世界就和纸一样单薄;多读书,学识、阅历乃至生
命体验会随着页码的递增而不断累积。“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时间的改变可
能是静悄悄的,但阅读对气质的塑造终究会显露出来。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博览群书中,我们感受到“无穷的远方,
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体悟出“不迁怒,不贰过”的修身奥秘,即便处身失落失望甚至失掉所有方向之时,
也能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阅读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读《资治通鉴》,可以获得王朝更替的历史
教益;读《红楼梦》,可以洞晓世家望族的兴衰荣辱;读《平凡的世界》,可以从苦难的生活中发现人性的温暖、
奋斗的价值;读《罪与罚》,可以跟随底层人物体味人格的矛盾与复杂。书籍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有认
识这个世界的逻辑、方法和哲理,帮助我们于升平气象中看到隐患风险,于问题荆棘中看到出路希望,从历史
幽暗之中看到璀璨未来,从人性冷漠之中看到道德之光。
阅读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让我们在自我省视中学会谦卑和从容,在平视静观中同这个世界和解。有人
推理出人生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阅读的最
高境界,正是练就“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今天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不是为了满
足“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心和虚荣感,而是为了实现内在的淡定从容,赢得开阔的人生境地,达致自我与外
界的调和容纳。
不读书犹如自我放弃,非读书不足以实现精神的富足。
4、读书“三境” 牛家林 人民日报评论 2017-08-11
宋代的《五灯会元》里,有一则著名的禅宗公案。禅师青原行思谈及他的参禅过程,认为经历了三种境界,
刚开始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初悟时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彻悟时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
水”。由懵懂无知,到雾里看花,再到透彻明悟,有我、无我、忘我,三种境界,依次展开,引人深思。
其实,读书何尝不是如此。哲人有言,“人的天性像是野生的花草,读书像是修剪移栽。”某种意义上,读
书给人带来的,除了知识的增长,更重要的恐怕是心境的提炼和升华。成就大学问,实现“立德、立功、立言”
这“三不朽”的人生追求,或许并不是所有读书人都能够达到的,但读书所带来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却是每一个
人可以追求的。正如参禅,读书也有三境。
有我之境,是把读书作为人生的避风港。作家毛姆曾说过,养成读书的习惯,就如给你自己建造了一座逃避
人生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坎坷、遇到挫折,无所畏惧、一往无前是一种态度,
掩卷沉思、反思自己也是一种态度。前者的精神是雄健的,但后者未必就是逃避。通过读书,在历史中寻找借
鉴,从他人那里汲取经验,未尝不是以退为进、站在问题之外看问题的大智慧。不仅如此,以读书修身正己,能
让人少几分“卷帷望月空长叹”的烦恼纠结,多一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定从容,反而有助于我们迈过这些
坎。
无我之境,是把读书作为诗意的栖居地。有人说,读一本好书,是一次精神的修行,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确实,阅读和思考是每个人都不会虚度的旅程。它能让人放慢原本急匆匆的步伐,撇掉左冲右突、内心喧嚣的浮
躁,在流连字里行间的风景里,找到一个安静的精神角落。苏州有一家大型书店,一个特点就是拥有非常长的楼
梯,其意图就在于让每个来到书店的人在拾级而上的过程中,能够放慢脚步,感受书香,从容沉淀。在这个意义
上,读书绝不仅仅是一种放松身心的休闲,更是一种拯救灵魂的生活方式。
忘我之境,是把读书作为气质的涵养源。宋代理学大师程颐曾将人的认识区分为“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
“见闻之知”说的是对外部事物的认识,而“德性之知”则指向内在的精神涵养。刘勰在《文心雕龙》有言,好
书奇文可以“疏瀹五藏,澡雪精神”。读书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一些新东西,增加见闻之知,更在于滋润心灵、
塑造人格、熏陶气质,提高德性之知。每每翻开书本,都会被那些浩然正气所感染,“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的文天祥,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胆忠心;“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邓世昌,有“今日之事,
有死而已”的报国志向;“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的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有“无非一念救苍生”
的坚定信念。含英咀华,浸润书香,精神面貌也会透着文化的气息。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书是桥梁,让人思接千里;书是翅膀,让人心游万仞。摩挲书页,
捧卷而读,聆听文化的钟鸣,啜饮文化的甘露,我们每个人都能遇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5、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陈凌 人民日报评论 2018-04-23
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 年 10 月 22 日,英国遭受空袭,
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 3 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
去,又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
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
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 3 名男子而言,
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
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
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
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
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
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
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
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
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让人生气象万千。
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
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 2000 多首
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
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
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
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
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
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既塑造丰盈的内
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6、用阅读感受卡西莫多的忧伤 盛玉雷 人民日报评论 2019-04-23
今天是第 24 个世界读书日,让我们来聊聊读书,谈谈阅读。先来讲一个故事。不久前,巴黎圣母院的一把
大火让世界为之痛恻。《巴黎圣母院》一书重登畅销书榜首,朋友圈里却闹出了“今夜我们都是阿莫西林”这样的
乌龙。原来,有人将《巴黎圣母院》里的卡西莫多错当成消炎药阿莫西林,故而有网友打趣,“今夜,卡西莫多
失去了他心爱的姑娘,终究也失去了他心爱的钟楼,甚至还失去了他的名字”。
这样的故事令人捧腹,也引人忧伤。有读者表示,“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确,一边是不断攀升的图
书销售额,2018 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达 894 亿元,同比增长 11.3%,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书正在被消费者
带回家。但“阿莫西林”式的错误表达、遇到好玩的事只会“哈哈哈”的贫乏语言仍不时在网上流行,从侧面印证还
有不少书其实并没有转化成阅读体验。购买书籍或者拥有书籍本身,并不等于推崇阅读、热爱阅读。或是一时兴
起,或是因为忙碌,书里的世界自然也就擦肩而过。
诗意人生,不应该是空有其表的外壳,还要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内在;不应该只有附庸风雅的形式,还要
有“书卷多情似故人”的精神体验。为什么要读书?一位网友的回答有意思:看到美景时,其他人只会说“厉害了”,
然后拍照发朋友圈时,你却因为心中淌过那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感动到热泪盈眶。诚如所言,“你
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书籍不应是任人摆布的装饰品,也
不该是曲高和寡的艺术品,而要成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日用品。
“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说到底,在一个知识快速迭代、信息大量过剩的时代,我们正需要通过阅读
来提升认知能力。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很多简单、重复的工作或许将被“算
法”取代,每个人都面临着“重新发明自己”的挑战。一个人不可能终身都依靠某种一成不变的本领,也不可能只
是作为信息的接受者,而应该不断让自己具有“算法”所不具备的想象力、判断力与认知能力。这就需要通过阅读
来实现。在真正的阅读中,我们才能感受到巴黎圣母院里卡西莫多的忧伤,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完成自我精
神的刷新,从而不断创造出一个不被计算机技术取代的新的自我。
换句话说,通过阅读,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通过阅读,我们才能应对未来。这也是建设书香中国的
题中之义。如今,线上市场依然火热,实体书店逐渐回暖,一些图书馆晋升城市地标,小图书甚至在精准扶贫中
书写“大文章”……这意味着,“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的夙愿正在加快实现。但是,也有一些
地方与读者需求还不相适应,一些做法仍然在制约阅读率和阅读量的提升。例如,有的农村书屋平日里大门紧锁、
无人问津,成了“用心维护的摆设”;有的学校图书馆建了、图书买了,但不向学生开放,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换个角度看,让这些闲置的图书“动起来”“活起来”,就能成为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重要推动力。
“如果有一天,我独自漂流在茫茫大海上,我会选择一本书为伴”。在 1974 年国际儿童图书节的献词上,一
位作家这样说道。相信这种陪伴,一定是透过纸张的心灵对话、超越言语的灵魂共鸣。不妨在这个书香四溢的季
节,打开一本书,遇见一个新的世界和自己。
这正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不是消炎药。不如翻开书一本,充实眼界和头脑。
7、让精神在阅读中丰盈 陈 凌 人民日报评论 2020-04-23
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能延展人生的深度和厚度,还能塑造个人的品质和气象。
因为有智慧,我们才能懂得如何对抗不确定性,在风浪面前有定力、有眼光、不焦虑。
书籍的生命是被阅读唤醒的。越是难啃的经典之作,越需要专注和恒心,也越见精神和修养。
您好,您在外卖平台购买的图书已送达!”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很多实体书店开始向线上拓展,北京
105 家实体书店陆续入驻外卖平台,读者可以享受最快 30 分钟的送达服务。在第二十五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
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让书香如甘泉一般浸润人们的心灵。
疫情难阻书香,阅读润泽心田。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但也给“宅”在家里的人们带
来了难得的时光。不少人纷纷选择回归阅读,用读书充实生活,从书籍中汲取力量。犹记得,一张患者戴着口罩
在武汉方舱医院读书的照片,在社交媒体广为流传。令人动容的不仅是他阅读的那份专注,更是他从阅读中得到
的面对疫病的乐观与从容。一位学者说得好,读书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变得更加辽阔和宽广,坚韧而顽强,
也使我们获得温馨、宁静的内心世界以对抗外部世界的喧哗和浮躁。困难时刻,阅读之所以能给人以力量、给
人以希望,也正在于此。
放在更宽广的人生视角看,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能延展人生的深度和厚度,还能塑造个人的品
质和气象。阅读为什么能给我们带来气质的变化,塑造我们的性格?原因或许有二:一是因为阅读能给人以知识,
二是因为阅读还能给人以智慧。如今,信息唾手可得,获取知识的门槛变低了,但信息芜杂,人声鼎沸。是书籍,
而不是碎片化的资讯,能给人以系统化的知识、整体性的思考。同时,面对各种不确定性,阅读让人们在思接千
载、视通万里、心游万仞中,获得人生的坐标,更好地审视自己和外在的环境,知道自己该向何处去。因为有知
识,我们才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畏浮云遮望眼;因为有智慧,我们才能懂得如何对抗不确定性,在风浪面前
有定力、有眼光、不焦虑。可以说,阅读培育的,是丰盈充实的灵魂世界,是气象万千的精神品格。
其实,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修养方式。《宋史》曾载,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的吕祖谦,少时性情急
躁,极易迁怒于人。他正是通过阅读,不断磨练自己的品性,最终在读到孔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教诲时,
自己心中的忿气“涣然冰释”。我们常说,文以化人,这既是指在古圣先贤的熏陶下,延展精神世界的疆土,也
是指以阅读修身养性,用读书淬炼意志品质。读一本好书,如攀登一座高峰。人到半山,固然也能欣赏到美景,
但只有继续往上攀爬,才能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无限风光。古人把读书称为“攻书”,认为只有
“攻书”到底才能融会贯通,道理正在于此。越是难啃的经典之作,越需要专注和恒心,也越见精神和修养。
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心中必有“诗和远方”,也自有日常生活的春夏秋冬。阅读从来不是要让人双脚离开
大地,从来不是鼓励人们远离生活,恰恰相反,是要让人即便遭遇困难,依然能够勇毅前行,即便知道人生路上
总有坎坷,依然能够笑迎挑战。阅读给人带来的,不是消极和虚无,而是希望和力量,是雄健的精神和解决问题
的方法。
书籍的生命是被阅读唤醒的。正如有人所言,节日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纪念,更在于在这一天做具有相同
意义的事,从而形成强大的共识生长力和行为影响力。世界读书日的到来,既是一个提醒,也是一份倡导。以
书为伴,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拥有的,将会是强健的精神筋骨,我们收获的,将会是丰盈的精神生命。
8、流量时代,究竟该怎样成就更好的阅读 张涛甫 人民日报评论 2020-06-16
最近,“复旦旧书店”在网上走红。“宝藏”“最美书店”……网友不吝溢美之词,探店爱好者纷纷慕名前往。其实,
这家书店已驻扎存续将近 20 年时间,复旦师生广为知晓。它与复旦大学另一知识地标“鹿鸣书店”一样,成为校
园文化景观的一部分。互联网大潮中,这样的实体书店散发着独特魅力。
处身流量时代,知识和资讯仿若湍急河流。有的人难以自控,不由自主地随波逐流,被眼花缭乱的信息推着
走,迷失于虚拟场景。长时间接触网络,让一些人习惯于追逐信息片段或思想边角料,导致注意力碎片化。走
马观花式的网上阅读,少有思维的深潜。在这样的过程中,读者的感觉似乎很丰盈,但实质上多是视觉层面的愉
悦,停留于浏览或浅阅读。长此以往,无益于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
追逐流量效应的人,注定行之不远。的确,互联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可及性,创设了目力驰骋的出
口和自由选择的路口,但最终的选择权和控制权在人们自己手上。网络纵有千般好,也不能因此放任思想惰性。
面对纷乱的信息流,绝不能一味“下沉”,窝在思维的“舒适区”,拒绝深度、躲避思考,追逐简易、刺激、戏剧化、
图像化的内容,甚至把阅读目标全盘托付给“知识带货商”。在流量化的内容产品面前,必须有所思考,有所选择。
保持理性与定力,抵制低俗、拒绝庸俗,才能成为清醒的阅读者,做阅读真正的主人。
流量时代,究竟该怎样成就更好的阅读?一方面,离不开读者的坚守;另一方面,也要建构良好的阅读环
境。因此,尽管时代在快速发展,网络阅读越来越普及、便利,我们的城乡社区依然需要一批优质的实体书店。
实体书店的存在,仿佛一盏盏明亮的路灯,可以照亮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些人阅读模式
化现象。
近年来,在多方努力下,实体书店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一些隐忧。如今,书店单一的卖书模式难以
为继,实体书店只能错位竞争、强化体验功能,通过拓展业务单元、增强附属功能,寻找市场支点。但如果千篇
一律地复制类似模式,过度放大书店的延伸功能,也容易偏离开办书店的初心。归根结底,还是要依托内容上的
优质经营,让读者体验以书为中心。否则,过度开发读者的在场体验,可能会导致审美疲劳,甚至本末倒置。
流量时代,我们还应思考:面对过载的信息,如何作出选择?什么才是阅读的正确打开方式?这既需要让传
统书店在互联网场景中有存在感,也应当让流量化知识有价值依归和精神向度。“复旦旧书店”引发关注,彰显了
互联网连接的力量。因此,不妨给予实体书店更多的网络能见度。与此同时,加强规范和引导,提升网络流量知
识的品质。前不久,有网络平台与文化机构合作,联合启动“都来读书”全民阅读计划,借力智能推荐、智能搜索
等技术,为大众化阅读提供精准导航,就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
让传统阅读更有时代感,让流量阅读更有深度,在二者之间达致某种平衡。这不仅关乎智慧,更关乎价值。
9、阅读的陪伴最温情 丁德良 人民日报评论 2021-04-23
爱上阅读,各有各的因由,各有各的精彩。阅读是以认知的力量去探测世界的广袤,借伟岸的灵魂来陪伴心
灵的成长。阅读之于个人,如漫漫人生里的灯盏,照亮奋斗之路;阅读之于社会,如历史进程中的星光,辉映
壮美的文明之虹。
先哲有言:“人有知学,则有力矣”。阅读是秉心之烛火,去探访古今智者仁人的精神空间。依靠阅读,我
们可以收获超出自身阅历的风景,领略更辽阔、更深邃的精神世界。可以说,人类的思想足迹有多远,阅读的空
间就有多广;人类的精神维度有多丰富,阅读的世界就有多瑰丽。有书做伴,生命便不会失色暗淡;有书壮怀,
灵魂便不会孤寂渺小。每个人的精神成长,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仿佛一场登山,需要阅读这根登山杖的助力。
阅读,塑造了我们更加高远的人生境界,也构筑起一个社会更加绚烂的精神胜景。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阅读是看不见的精神修炼,是为人生绘就底色
的事业。阅读往圣哲思,心灵深处不觉增添了参悟世界的思想之力;阅读唐诗宋词,胸中悄然生发俯仰天地的文
化豪情;阅读红色经典,感悟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心中自然涌起蹈厉抗争的斗争气概和为国为民的奋斗热情。
各类经典著作浓缩了历史的精华、文明的智慧,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阅读的回馈是丰厚的,含英咀华不仅
口齿生香,思想和心志也会充满澎湃能量。
阅读是有情怀的文化体验,是有温度的精神旅行。无论世事怎么变化、人生如何起伏,阅读都是我们最好
的陪伴。窗前灯下,一段段暖心的故事,湿润了多少儿童的双眸;大山深处,一册册趣味无限的绘本,带给多少
学子以情感和美感的启迪;晚高峰的地铁里,手机中的网络文学,治愈了多少上班族的疲乏困倦;医院的病榻前,
一卷卷直击心灵的人文经典,让多少病患舒展开紧锁的眉头。世间万物往往纷纭不定,人生在世难免起起落落,
而阅读的陪伴最恒久也最温情。人们总能在阅读中得到慰藉和滋养,收获内心的充实和温暖。
李大钊提出过这样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书是沟通古今的纽
带、交流文明的津梁。古今多少梦想与奇迹、伟业与壮举、荣耀与辉煌,都成为了历史、写进了书册,成为点亮
心中梦想的星星之火,化作驱散严寒的浩荡长风,激发从逆境中奋进的精神动能。思接千载、情通古今,经典以
其通达启迪了我们的思想,以其至善滋养了我们的心境,以其壮丽充盈了我们的精神,以其厚重丰富了我们的
灵魂。阅读经典,赋予我们更加豁达睿智、自信从容的奋斗姿态,为我们注入更加笃定刚毅、雄浑强健的前行之
力。
阅读是历史的回望、心灵的净化,也是梦想的启示、希望的播撒;是思想的觉醒、精神的刷新,更是文明的
接力、文脉的传承。因为阅读,我们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因为阅读,人类不断创造更美的世界。
10、“轻”阅读不轻,能为人生“增重” 杨暄 人民日报评论 2021-04-28 11:25:43
数字时代,信息如海。不知不觉间,人们开始觉得,读书变“轻”了。
的确“轻”了不少。
厚重典籍浓缩于方寸之间,指尖滑动取代了书页翻动。行囊里不必随身携带图书,书房中也不至于因为汗牛
充栋而变得拥挤逼仄。阅读的载体变轻薄了。
书桌台灯让位给指尖掌上,移动阅读、零碎阅读成为日常。拿出阅读器,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品读好文、
遇见书香。阅读的场景变轻松了。
电纸书、有声书、立体书,在技术与设计的改变下,册页打通视觉、听觉的区隔,以更灵活多样的形态融入
生活,感受读书之变、体验读书之美。阅读的方式变轻巧了。
不同时代,都会产生每个时代独有的阅读体验与记忆。从纸上到“指上”,阅读一直在变“轻”,选择也
更加个性、更加多元,这是社会与科技的进步。变“轻”,是潮流,不可逆,当然也无需逆。
有人说,“轻”阅读固然有轻量、便捷的优势,也有轻浅、碎片之弊。言下之意,阅读还是应该“重”一点,
在有限的时间里多读经典,以“重”阅读、深阅读来抵抗片段化阅读、碎片化思考。
其实不然。“轻”阅读,指的是追求开卷之轻便,体验之轻灵。形式的“轻”与内容的“重”,二者并无矛
盾,不必人为对立。轻便的阅读渠道,更有助于读者触及有分量的优质内容。
人们常说,阅读能滋润精神世界,涵养品格气质,挣脱欲望束缚,使人生变得轻盈。这是阅读的魅力。读书,
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而如人所言,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从这
个角度而言,如今的“轻”阅读,其实分量并不轻,能为人生“增重”,能为心灵赋彩,也能为衡量成功的标
尺添加更多刻度。或许,这就是阅读的“轻重”辩证法。
曾经翰墨书香,如今手不释“机”。现代社会的高度数字化,给阅读生态带来空前巨大的影响。大量的碎片、
低质、冗余、庸俗信息,伴随数字时代奔流而至,“轻”阅读因此遭受不少批评。的确,真正的阅读应该自带过
滤与反省机制,静心筛选并留下足够优质厚重的思想沉淀,回馈心灵。所以,读书还是读屏,关键不在于形式,
而是内容。
先贤言,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不读书,或许就不懂得“柳条折
尽花飞尽”的别绪离愁,不懂“今人不见古时月”的岁月沧桑,也不懂“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冲淡豁达。一个人
的成长底色,由所读之书来铺陈。而读书的多寡,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心灵家园的广袤或贫瘠。所以,只要能
打开更广阔的人生视野,遇见更诗意的精神世界,并最终“认识你自己”,不管“轻”还是“重”,不管是读
“著于竹帛”之书还是电子触屏之书,什么方式都好,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