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名师课堂:如何使人物形象丰满(附:技法点拨及范文点评)
技法点拨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的“形象丰满”是“丰富”的具体要求之一,主要指记叙类
作文、抒情类作文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要求作文中人物语言、神态、心理描写等生动丰富,
情节具体完整,描写细致逼真。只有“形象丰满”,文中的人物才能富有个性特点,才会有
血有肉,栩栩如生。
1.形神兼备,跃然纸上
考生在写作时,要对人物的语言、肖像、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多方面描写,揭示
人物性格特征,展示人物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具体饱满,跃然纸上。
在进行人物描写时,考生可以对人物的外貌、衣着、神态等进行细致描写,但要注意
描写最好按照顺序进行,如果在外貌中插入衣着描写,则会使作文显得杂乱无章、不知所
云。人物描写可以细化到某一具体特征,如人物的眼睛、嘴巴甚至脸上的皱纹等。如《挑
山工》里的“黝黑黝黑”这个特点,作者抓住了挑山工的外貌特征,使读者得以猜出人物
的性格、身份、经历等。
再如高考作文《一碗阳春面》,叙述了一位下雨天在面馆外的外来务工人员。文中关于
“下雨天”的环境描写,对主人公吃着冷馒头却期待吃一碗阳春面的心理描写,门开了他
“结结巴巴”的语言和神态描写,面端上来后对他吃面的动作以及吃完后他“咂着嘴巴”
的神态描写等,这一系列细节描写,详细叙写了“他”得到关爱的情景。作文情节的刻画
具体充实,人物鲜明丰满的形象跃然纸上。
另外,比喻、对比、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也会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夸
张手法的运用,使人物充满幽默色彩。
2.细节刻画,如见其人
考生在写作时要注意刻画人物某一具有代表性的细节,或者对场面、气氛、自然景观
等进行详细描写。传神的细节首先要求真实,要符合人物特点和生活实际,要经得起推敲。
考生要学会斟酌使用动词、修饰语以及具有特殊语体色彩的词进行描写,也可以对环境、
气氛等进行渲染,使人物形象不再“扁平化”,而是“立体化”。
如高考作文《美丽人生》中:“‘你别管我,我不要你管。吴美美尖锐的吼叫声划破傍
晚的天,然后她转身抱起脏兮兮的黄狗小心爱抚,她觉得狗比人可爱。”“‘你再嚷嚷,看我
不收拾你。黄丽娟咬咬牙。”黄丽娟与吴美美的对话细节体现了她对女儿的关心,也印证了
她对女儿任劳任怨却得不到理解的事实。
除此之外,考生要学会观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不适用于今时
今日的学生。考生要对日常生活、大自然或者身边的人、事、物进行仔细观察,深入了解,
总结提炼,将自己的所观、所思、所想写入文中,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丰
满。
写作误区
1.描写不具体。考生在写作时只注意作文是否符合立意,却忽略了修辞、描写等手法
的运用,以及对动词、修饰语等的使用,从而使人物形象单一。
2.细节不真实。文中所描写的细节不真实,不符合人物的形象,甚至使作文偏离了主
旨。
3.观察不到位。考生要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不能不注意观察,只凭想象进行写作,
或观察只停留在表面,不够深入细致,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显得十分空洞。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大大小小的抉择。抉择的结果决定着一个人接下来的道路和
方向,尤其是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慎重抉择更显得十分有必要。正确的抉择将迎来光
明的大道,错误的抉择可能会将人带进罪恶的深渊。
读完以上材料后,你有怎样的感悟?请写一篇作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不
少于 800 字。
试题分析
抉择,往往是一念之差,结果却会大有不同。人生的十字路口,处处都面临着选择,
升学时,择业时……演讲成功了,是选择自信地笑,并给对手以鼓励,还是选择高傲自大,
向对手投以鄙夷的目光;球赛失败了,是选择一蹶不振,还是选择再接再厉……不管如何,
既然选择了,就要坚定地走下去。
考生要紧扣材料要求,围绕“抉择”这一主旨进行写作。考生可以写自己在生活中的
抉择,或在人生路上面对重大事件的抉择,也可写历史人物或当代人物的不凡抉择给自己
的影响。可写记叙文,要注意将事件叙述清楚,使人物形象生动丰满;也可写议论文,注意
材料内容要合理、贴切,能有力地证明论点。
例文示范
昭君的抉择
一考生
深深的庭院,明眸的宫女,沉寂的粉蝶,慵懒地梳妝,犹如宫廷的车轮在昭君心里缓
缓碾过。
进宫有些时日了,却迟迟不见皇帝的踪影。珠钗玉饰金步摇,散落一地,铜镜前再也
没有少女明丽的笑靥,而是一腔愁绪,两弯娥眉。迷茫的灯光下,一只单薄的幼蛾一头栽
在作响的灯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爆鸣声。昭君拔下玉钗,挑弄灯芯,试图将蛾子救
出来。
就在这时,传来和亲的消息,像春日里的第一声惊雷,在沉寂的后宫炸开了。“啪”,
玉钗落地,断为两截,昭君的手剧烈地颤抖着。处于生死之际的蛾子在飘转的火焰中激烈
地挣扎着,终于,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出火海。烈焰吞噬了它粉嫩的“外衣”,却没有压垮
它不屈的心灵。在生之涯、死之角,幼小的躯体发出对生的呼唤,爆发出无穷的力量,让
它从死亡的危险中振翅飞出。昭君震惊了,若有所思地看着蛾子,看着它越飞越远,飞出
围墙,飞出重重封锁,飞向遥远的天地。
这一夜,昭君无眠。
她想到了宫廷的阴森,想到了和亲的艰险,还想到了异域的清冷,但想到最多的还是
两国永久的安宁。宫廷的猜忌、冷落、倾轧、空虚像阴影一般死死揪住她的心,让她颤抖;
异域的寂寞、无助、排挤、思乡却又像寒流时时侵袭她的心,让她惊骇。和亲的队伍浩浩
荡荡,待嫁的少女举目无亲,戍边的将士浴血奋战,无辜的父兄沙场浴血……一幕幕,在
昭君脑海里,频频跳动。
天明时,有人奉旨来挑选宫女。他一遍遍地述说着皇帝的封赏、嫁妆的豪华、边疆的
形势、战事的紧张。宫女们一个个双眉紧锁,一想到遥远的异域他邦,就全身打颤。官员
失望了,哀叹着准备离去,却迎面遇上一位淡妆素衣少女,浅浅地笑着,明丽动人……
昭君出塞,留给后人一座青冢和无尽的遐思……可是,诗人们都错了。“分明怨恨曲中
论”“公主琵琶幽怨多”,多情的诗人怜惜只身出塞的少女,却错解了昭君当年心灵的抉择。
生命,不一定濒临死亡才显出深刻,用心去做,用心去选择,用心去珍惜感受,才能谱就
一曲美丽的生命之歌。
点评
考生通过“昭君出塞”的故事架构立意,通过描写昭君的外貌、神态——“珠钗玉饰
金步摇,散落一地”“再也不是少女明丽的笑靥了”“一腔愁绪,两弯娥眉”,将苦闷、无聊
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而后又对其用针挑灯芯救蛾子的动作进行细致描写,再一次传神地
写出了昭君在皇宫的百无聊赖。和亲消息传来后,对昭君的动作、声音、神态等细节进行
描写,同样生动形象。考生连用四个“想到了”展现昭君在选择过程中的深思熟虑,因为
不同选择,而拥有了不同的人生。考生用大量笔墨描写昭君入宫后的压抑,听到和亲消息
后的深思熟虑,做出抉择后的明丽动人、充满生气,使得昭君这一形象丰满动人,跃然纸
上,也更好地体现了“抉择”这一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