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名师课堂:深入挖掘文本(附:圈点批注)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语文名师课堂:深入挖掘文本(附:圈点批注)

ID:684262

大小:17.7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5-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语文名师课堂:深入挖掘文本(附:圈点批注) 阅读指要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立德树人确定为高考的核心功能,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则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文章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 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 和社会责任感。这两大高考语文命题的纲领性文件,都关注了语文与时代的紧密联系以及 对人思想的影响。实用类文本阅读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必考内容之一,而挖掘文本所反映 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则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探究题 考察的重要角度。 一、深入挖掘文章中体现出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强化文本意识,抓住主要材料 所谓文本意识,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关注文章内容,切不可脱离文章进行思考。考生要 以文本为依据,挖掘、探寻文本所反映出的人生价值、时代精神。 考生在做题时,首先要通读文本,在文本中确定答案所在的内容区域;然后,从中捕捉 主要部分,抓住最能够反映主人公精神实质、表现时代精神的材料进行分析。考生要注意 不要在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上消耗精力,因为依据细枝末节的材料得出的结论往往有失偏 颇。 2.注意提炼概括,多角度进行解读 考生在确定了与问题相关的材料后,要对材料进行恰当的提炼。文本中的材料是纷繁 复杂的,也是具体形象的,而人物的人生价值以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抽象而概括的,这 就需要考生依据材料进行准确提炼、概括。 考生在进行提炼概括时,要注意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概括人物的人生价值,既要关 注他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生价值,还要关注他作为社会成员的社会价值,要从个人、社会、 国家、民族等不同角度进行概括。挖掘时代精神,既要注意文本中特定时代下的精神,也 要关注它与当代的联系以及对当代的影响,既要联系材料,也要关照现实。 二、深入探究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1.知人论世,关注作者 写作背景是文本为了更好地陈述对象,所涉及到的历史、环境等。写作意图则是作者 计划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以及要达到的目的。要实现这两点,作者的选材以及文章的结构 安排,就与他的生活经历、创作缘由等密不可分,因此考生解答与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相 关的题目时,要先关注作者的社会经历、思想发展等,从作者的角度进行诠释。 2.立足文本,内引外联 当题目要求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探究某一问题时,考生一定要紧扣文本, 从文章的主旨、主要人物以及文章涉及到的时间、场景等相关写作背景出发,发现这些内 容和要探讨内容之间的联系。同时要注意联系那些文本中没有重点涉及却广为人知的隐形 背景知识。 考场文本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 遇,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 效投资的重点之一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何为“新基建”?日前,国家发改委明确范围,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 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 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 三个方面。 (摘自韩鑫《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人民日报》2020 年 6 月 7 日)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 产业优化升级,新基建的谋划布局早已展开,为何要选择此时按下“快进键”? 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 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 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設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 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 期。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更加凸显, 基于新时代新使命,基础设施体系也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加速推动新基建,价值不仅 在眼前,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 未来,服务长远,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 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摘编自吴月辉等《为新基建注入强动力》,《人民日报》2020 年 6 月 8 日) 材料三:中国出台经济扶持计划,以帮助国家摆脱疫情引发的危机,今年的政府工作 报告表示,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 6000 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 新一重”建设。 这一金额看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表现出的更多是审慎。 考虑到至少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没有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他 们从 2008 年到 2009 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这一教训。 在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中,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 70%城市就业的中小 企业。为此中央政府将向税收优惠、贷款利率和自然垄断产业关税补贴投入资金。今年的 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没有宣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 大部分投资不会用于道路和桥梁,而是用于被中国理解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 一代信息网络、5G 应用、数据中心、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中国将力求借这一机会,建 成向“工业革命 4.0”过渡的基础设施。 (摘编自《俄媒关注:中国“新基建”阻力“工业革命 4.0”》,《参考消息》2020 年 6 月 6 日) 圈点评注 这是一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章一共选取了 3 则有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闻。 三则材料分别来自中国媒体和俄国媒体对中国新基建的报道,均为 2020 年 6 月新闻报刊中 的内容。材料视角更广阔,时效性更强,有助于引导考生关注时事热点,帮助考生了解国 家科技发展以及建设方面的信息,培养考生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是立德 树人要求的具体体现。 三则材料分别评述了何为“新基建”,为何此时加速“新基建”的步伐以及国外对我国 此时按下“新基建”“快进键”的理解和认识。三则材料虽然都是对“新基建”的报道,但 是角度不同,侧重不同,让考生对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培养考生辩证思维 以及多角度解读事物的能力,同时使考生认识到不同的媒体机构和媒体平台,会根据各自 的需要,以自己的视角去解读新闻事件,所以即使同一新闻事件不同的媒体也会有不同的 报道。 1.联系所给材料,分析我国今年的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新基建”的原因。 答: 2.联系所给材料,探讨我国加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会产生哪些影响。 答: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