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阅读:传统文化(附:一读一练)
【导语】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最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道德传承、文化思想、
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传统文化不仅思想深邃圆融,内容广博,更重要的是为国人提
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儒家以仁义教化为核心,为历代儒客尊
崇;道学以顺应自然为核心,强调无为而治,内心自由;佛学以慈悲、大爱、解脱为核心,强
调“众善奉行”。在儒、佛、道三家文化基础上派生出的各种艺术如绘画、雕塑、书法、戏
剧、节日等,是其具体而多面的表现形式。
中国文化概论
张岱年 方克立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国家一体,
即由国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
体系。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會伦理
关系。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
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
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家族的
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饰举止,洒扫应对,
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
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
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
中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
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
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
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
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
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
以善为核心。
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
道德,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
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
是强调人兽之分,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突显人格尊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
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因而中
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早在孔子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
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在此基础上,一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
化人格就逐渐形成了。“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为追求仁道,虽箪饭陋巷,
不改其乐,这是一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
(选自《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
一读一练
1.与“家族”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家族是宗法社会政治结构中社会组织系统形成的基础。
B.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文化精神的生长道路上的起点。
C.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构成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D.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入手,论述了源于家族宗法血缘关系的伦理关系
对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B.第二段以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传统科技为例,论证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
态中处于中心地位,最后强调中国文化价值体系是以善为核心的。
C.第三段首先强调人与兽之分在于有无德行,再论述中国人的文化人格是以道德为首
要取向的。在此基础上指出成德建业、厚德载物是中国人的理想。
D.全文首先阐述伦理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结构中的重要性,再论述各种文化形态中伦理
道德学说所处的地位,最后引古代哲人之语论述人格尊严问题。
文化自信的底气
陈先达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底气之根。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
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的早期,各种思想学派精彩纷呈,多角度地
体现中华智慧的全面性和丰富性。中国历史上思想学派众多,各有持论,各有辉煌,虽有
差异,但不是彼此隔绝。《易传》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天下同归而
殊途,一致而百虑。”和而不同,海纳百川,中华传统文化是由各派思想从各种角度切入的
关于宇宙人生、治国理政、立德树人相异相成的大智慧,取之不竭,常用常新。
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人文文化,它最关注的是现世而非来世,是人
间而非天堂——它是人的文化,而非神的文化。中国历来不是政教合一、皇权与神权共治
的国家。传统中国的治国理政、立德教民,是依据思想家的教导和智慧,而非神谕或上天
启示。在中国,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历代思想家的学说主要是现实的智慧,而无关来世。
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和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
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体现的都是这种世俗精神、人世情怀。
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关怀,并非没有超越性和神圣性。中华传统文化把为国家为民族
而勇于牺牲作为最高价值,其自身就包含超越性,即超越个人的利益,心中有“大我”而
不是“小我”;具有神圣性,因为它怀有崇高的理想和信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身殉
道,以身殉国,而不是临难图苟免,贪生怕死。中华民族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也没有宗
教殉教者,没有对宗教战争杀戮者的赞美,有的则是对为国牺牲者的歌颂。屈原的《九歌·国
殇》就是对战死沙场的勇士们的歌颂,“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带长剑兮挟
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
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是极具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文化,一部中华文化史,同时是一部中华文化思想
创造史。各个时代都有各自作出突出贡献的思想家和传世经典文本。至于楚辞、汉赋、唐
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代表自己时代性的文化珍品。中华文化的创造性和时代
性特征,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历经 5000 年
发展从未中断,全赖这种创造力。尤其处在发展迅速、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当代世界,
一个国家仅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无创造性,不能创造出与时代相符合的当代文化,不
会拥有足以自信的文化底气。文化遗产是历史,它代表先人的创造和智慧。一个民族的文
化不仅要源远,还要流长;不仅要根深,还要叶茂;不仅要有传统性,还要有现代性。因为传
统文化遗产能够保存,能够发挥它泽被子孙后世的作用,不能只依靠祖先的荫应,而应该
是后世子孙的继承、发展和创造。
(摘编自《论文化自信的底气》,《光明日报》2017 年 9 月 11 日)
一读一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量非物质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构成,它多角度体现了中华智慧的全面、丰
富。
B.传统中国的治国理政,立德教民,集中体现了思想家的智慧和上天启示于一体的特
点。
C.中华文化没有宗教殉教者,没有对宗教战争杀戮者的赞美,而是有对为国牺牲者的
歌颂。
D.北非、西亚等文明古国的当代命运启示人们:没有创造力的文化,只会导致国运衰
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两个角度,阐释文化自信来自中华文化的特质的中心。
B.第二段阐释了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人文文化,它关注现实与当下。
C.第三段采用了比喻论证和引证等论证方法,阐释了中华文化具有超越“小我”的特
性。
D.作者在第四段指出中华文化自信的底气不仅来自传统的辉煌,而且有赖于现实的灿
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