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学生不知该如何写材料作文
莫慌,莫怕。请仔细阅读一下!
什么是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
式,要求依据材料立意、构思,材料所反应的中心就是文章
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所以材料
作文又叫做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
(立意)”提供给你了,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
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
引语式材料和图画试材料。
如何写好材料作文
愣着干嘛!做笔记啊!!
重
点
一、抓关键词,分析命题者的思想和感情倾向
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往往将自己对材
料的理解认识、感情倾向融合在材料与提示
中,因此想要准确恰当的审题立意,必须抓
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意
图。
二、把握材料寓意
审题立意是写作文的首要问题,而材料作文对
主题的确立有着客观的、不可更易的“制约性”。请
看下面的作文题目:
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紧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
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低,才有那满园春色;
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才有那万顷碧波。
亲爱的同学,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
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
斓。
二、把握材料寓意
一则材料往往是多义的,我们要善于发现最符
合命题意图、最能体现材料指向的意义。
上例所给材料是一首诗,理解诗的主旨才能确立写作的
主题。这首诗的主旨体现在最后两句:“生活正是因为有你,
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
斓。”根据材料中的这个关键词,可以提取出要合作、要和
谐相处才有美好生活、团结就是胜利、集体就是力量等写作
话题。
三、比喻、寓言类材料
遇到这种材料,要先概括材料大意,再寻找与
生活的对应点。
如下面这则材料。
一群刺猬冬眠,天气寒冷,他们互相之间挨得很近,结
果互相之间刺伤了对方;他们互相之间离得远了,就感觉不
到温暖。最后他们选择了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互相之间既
不刺伤对方,有能互相得到温暖。
三、比喻、寓言类材料
遇到这种材料,要先概括材料大意,再寻找与
生活的对应点。
这则材料主要的意思是此位置就应该保持恰当的距离,
但仅仅看到这点还是不够的,应该进一步找到对应的现实生
活:父母与子女应该保持恰当的距离,朋友之间也需要保持
恰当的距离,个人与金钱、权势之间也应当保持一个恰当的
距离……这样与现实生活一比较、对应,就会发现,两者之
间有许多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依据和基础。
四、选择恰当的角度
对同一材料,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选择角度,
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
如下面这则材料。
犹太人经常鼓励自己,“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如
果没有卖出豆子,你可以加入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
芽;如果豆芽卖不动,干脆让他长大,用来当豆苗卖;而豆
苗卖不出去,则可以移植到花盆里,当做盆景;如果盆景也
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
他就会结出更多新豆子……
四、选择恰当的角度
对同一材料,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选择角度,
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
这则材料的意思是:当你遇到挫折时,不要轻言放弃,
只要及时调整心态、改变自己,机会迟早会眷顾你的。材料
的中心是“豆子”,而不是“犹太人”。有些考生认为这则
材料反映的是“犹太人做生意精明”,结果从这个角度入手。
作文严重脱离材料主旨。因此,在把握材料题旨的基础上,
选择正确的角度进行写作,是这类材料作文写作成功的保证!
五、使用材料
在写作文的时候,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
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
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所不同,一般
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
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
一定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的引用一下材料,
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燕子每次高飞前,总要现在低处飞行一
段距离,积蓄力量,然后倏然向上,在天空
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情?
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
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
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地名。
材料分析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所给材料篇幅短小,
通过抓取关键字,我们得知:材料中的关键
词有“总要低飞”来“积蓄力量”,因此,
很容易就能从中总结出“厚积方能薄发”的
道理。
构思选材
本次作文,因为不限制文体,因此在围
绕“厚积方能薄发”这个主题构思的时候,
可以按照记叙文的思路写作;也可以按照议
论文的思路构思。
例如,如果要写成议论文,我们可以这
样构思:先从材料中总结中心论点,再运用
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及恰当的论证方法论证
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尤其要联系生活
经历来写,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可信性。
写法指导
本文适合写成议论文。如果选择议论文,
想要做到出类拔萃,就要在论据、论证方法、
论说语言等方面至少实现一项突破:论据要
力争丰富、多元、新颖、富有时代气息;方
法要综合运用多种,摇曳生姿;语言要有理
有力有文采。
如果写成记叙文,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经
历,运用对比写法、细节描写和多种表达方
式,凸显“厚积方能薄发”这个主题。
厚积,方能薄发
玫瑰不停地从土壤中吸取养分,等到来年春天
开出那娇艳欲滴的玫瑰花。
小溪平缓地流过山涧,不停地奔跑着,翻越高
山峡谷后,变成了大河。
燕子每次高飞前,总要现在低处飞行一段距离,
积蓄力量,然后倏然向上,在天空中划出一道漂亮
的弧线。
同样,人在生活中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学会
在积淀中成长,变得强大。就像尖茅草那样,在积
蓄了足够的营养之后疯狂地生长,最终变成了“草
原之王”。
厚积,方能薄发。王羲之用他那神奇的双手,
开启了“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风。
他从小跟随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开始钻研
书法论著,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刻苦临摹名家
手迹,不停地思考和揣摩字体的结构、架势与笔画,
因为练字不辍,笔、砚就在门前的池塘里清洗,久
而久之,清澈的池水变成了墨池。长期的苦练、积
累,使他的书法由模仿到创新,由传承到出神入化,
俊逸妍美。
厚积,方能薄发。因为重视基础,重视积淀,
王羲之练字,据说每天是从“点”开始,坚持了一
生,正因如此才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练出了前无
古人,后无来者的“天下第一行书”。
薄发,源于厚积。人们只看到沈从文先生用他
那华美的笔,将湘西小城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却
不知他历经了多少人世间的风风雨雨与世态炎凉,
考察了多少凤凰城的风土人情,拜访了多少熟知凤
凰典故风俗的人物,阅读了多少本有关凤凰城的典
章书籍.他像尖茅草一样,耐得住寂寞。扎根的过
程是漫长的,把“根”扎向文物、经典,艰辛地积
累资料…于是一部《边城》横空出世。
厚积,方能薄发;薄发,源于厚积。因为重视
积累,沈从文先生将亲身经历的悲欢离合注入到湘
西的美魂中去,于是,他眼中的湘西变成了山美、
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
“厚积”与“薄发”是辩证并相互转化的。只
要坚持住自己的目标,立足长远,就有了向下扎根
的源源动力和清晰方向,成为后来枝繁叶茂的可靠
支撑;只有放得下面子,向下扎根,不被短期效益
和一时得失迷住双眼,才能笑到最后,笑得最
好.反之,则将一事无成。
所以,我们要学会在积淀中成长,享受过程中
那积淀的痛苦,会品尝出苦尽甘来的味道.因为厚
积,方能薄发。
点评 本文以“厚积,方能薄发”为中心论点,以王羲
之和沈从文为例,前者论述“厚积,方能薄发”,后者论述
“薄发,源于厚积”,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证了“厚积”与
“薄发”的辩证关系,结尾总结全文,再次点明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