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
(八省新高考)2021 届高考语文考前最后模拟预测冲刺卷 1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2020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 11 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文件,
提出到 2025 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
管和网络安全等六大体系基本形成,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实现规模化生产,高度自
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实现市场化应用。
智能汽车既是人工智能与机械化的结合,也是信息文明时代人、社会和智能相互融合
的一种方向,是智慧城市的一个要素。构建智能汽车的六大体系,是同时发展实现目标,
还是分时间和重点一个个突破,这个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索。而智能汽车能不能上路,既在
于技术是否实用,也在于与之相关的社会要素是否配套,因此,尽管智能汽车的六大体系
需要推进,但还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套发展。
按照科技与社会关系的架构,技术的发展在先,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推动力量,因此,
技术是先行者,之后,人类社会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来适应技术创新。现在的智能汽车就
是如此。一方面,需要对原有的交通规则进行修改,或者重新制定智能汽车时代的交通规
则;另一方面,必须要解决智能汽车的伦理问题——对人类社会的伤害减到最小或接近零。
哲学家菲利普·福特 1967 年提出了一个哲学难题,在智能汽车时代,这一问题可能会更加
凸显和尖锐。
无论智能汽车的技术如何尖端和适用,道路基础设施如何先进,智能汽车上路也会有
产生交通事故的
可能性。在事故将要发生时,AI 的选择是挽救路人还是保护汽车中的乘客,这个问题
必须解决。
2018 年 8 月,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大规模
调查结果,揭示了自动驾驶汽车在全球不同国家的伦理偏好以及这些偏好的区域差异。对
233 个国家的受访者进行的调查表明,不同社会的伦理具有共性,保护人类的生命,而非其
他动物的生命;拯救多人的生命,而非少数人;保护年轻人的生命,而非老年人。
智能汽车无论是否出现事故,法律上该负什么责任,也必须在智能汽车上路前制定规
则。而如今,社会配套方面并没有制定相应的规则。2018 年 3 月 18 日晚,美国 Ube r 的一
辆自动驾驶汽车撞上了 49 岁的妇女伊莱恩·赫茨伯格,并导致其死亡。2019 年 11 月 19
日,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宣布,车祸主要归咎于 Ube r 脆弱的安全文化,公司的法人
代表要负主要责任。但是,这并不是法律上的判决。而且,当时 Ube r 自动驾驶汽车上还
有一名安全员,并非完全无人驾驶。
在未来,如果完全是无人驾驶,出现事故是公司法人负责,还是智能汽车的设计者负
责,抑或智能汽车的运营者、审批者负责,或者是都有责任?种种伦理和法规,都是需要
在智能汽车上路之前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张田勘《智能汽车六大体系之外,伦理和法规同样重要》)
材料二:
智能汽车与一般所说的自动驾驶不同,它指的是利用多种传感器和智能公路技术实现
的汽车自动驾
驶。智能汽车首先有一套导航信息资料库,存有全国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市道路
以及各种服务设施(餐
饮、旅馆、加油站、景点、停车场)的信息资料;其次是 GPS 定位系统,利用这个系
统精确定位车辆所在的位置,与道路资料库中的数据相比较,确定以后的行驶方向;道路
状况信息系统,由交通管理中心提供实时的前方道路状况信息,如堵车、事故等,必要时
及时改变行驶路线;车辆防碰系统,包括探测雷达、信息处理系统、驾驶控制系统,控制
与其他车辆的距离,在探测到障碍物时及时减速或刹车,并把信息传给指挥中心和其他车
辆;紧急报警系统,如果出了事故,自动报告指挥中心进行救援;无线通信系统,用于汽
车与指挥中心的联络;自动驾驶系统,用于控制汽车的点火、改变速度和转向等。
对车辆的操作实质上可视为对一个多输入、多输出、输入输出关系复杂多变、不确定
多干扰源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控制过程。驾驶员既要接受环境如道路、拥挤、方向、行人
等的信息,还要感受汽车如车速、侧向偏移、横摆角速度等的信息,然后经过判断、分析
和决策,并与自己的驾驶经验相比较,确定出应该做的操纵动作,最后由身体、手、脚等
来完成操纵车辆的动作。因此在整个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的人为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一
旦出现驾驶员长时间驾车、疲劳驾车、判断失误的情况,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通过对车
辆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可以提高车辆的控制与驾驶水平,保障车辆行驶的安全、畅
通、高效。对智能化的车辆控制系统的不断研究完善,相当于延伸扩展了驾驶员的控制、
视觉和感官功能,能极大地促进道路交通的安全性。智能车辆的主要特点是以技术弥补人
为因素的缺陷,使得即便在很复杂的道路情况下,也能自动地操纵和驾驶车辆绕开障碍物,
沿着预定的道路轨迹行驶。
(摘编自百度百科“智能汽车”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提出到 2025 年基本形成中国标准智能汽车六大体系,届时我国的智能化汽车
将实现规模化生产、市场化应用。
B.智能汽车能否上路,既取决于技术是否实用,也取决于与之相关的伦理、法规等社
会要素是否配套,不可操之过急。
C.哲学家菲利普·福特提出的关于智能汽车发展的哲学难题,今天可能会更加凸显和
尖锐,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D.智能汽车的导航定位、感知信息、预防碰撞、紧急报警、无线通信、自动驾驶等系
统,实现的是线性的控制过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在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等体系建设方面较为落后,所以国家 11 部
委专门制定发展 战略。
B.自动驾驶汽车虽在不同国家、区域有不同的伦理偏好,但在保护人类生命而非其他
动物的生命方面是一致的。
C.在事故将要发生时,AI 的选择是挽救路人还是保护乘客的问题之所以棘手,在于每
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D.对智能化车辆控制系统的研究完善相当于延伸扩展了驾驶员的控制、视觉和感官功
能,能促进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智能汽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3 分)
A.车联网、云平台等通信系统研究
B.智能转向、制动等执行系统研究
C.蓝牙、影音等车载娱乐系统研究
D.摄像、毫米波雷达等感知系统研究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智能汽车下一个简要定义。(4 分)
5、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6 分)
1、答案:B
解析:A.不是所有的智能化汽车在所有情况下实现规模化生产、市场化应用,而是“有
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
应用”。C.文意错解,哲学家菲利普·福特 1967 年提出的哲学难题,指前文所述的智能汽
车的伦理问题,而不是智能汽车发展的哲学难题。D.概括失当,智能汽车和人工驾驶对车
辆的操作实质相同,都是一个非线性的控制过程。
2、答案:A
解析:推断无据,“较为落后”的说法无中生有。
3、答案:C
解析:“蓝牙、影音”为已实现技术,其研究不属于智能汽车研究范畴。
4、答案:智能汽车是一种人工智能与机械化相结合,(1 分)利用多种传感器和智能公路技
术,(1 分)实现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控制过程的(1 分)自动驾驶的汽车。(1 分)
5、答案:文体特征:材料二为科普性质的说明性语段,层次清晰,语言平实准确。(2 分)
主要表现手法:①作诠释,对智能汽车的各项技术、功用分别介绍;②作比较,把智能汽
车、一般所说的自动驾驶和人工驾驶分别进行比较,突出了智能汽车的独特之处及优点;
③分类别,对智能汽车的技术系统进行分类说明。(每条 2 分,答对两条、意思对即可)
(八省新高考)2021 届高考语文考前最后模拟预测冲刺卷 2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在梳理了数字史学与数字人文的差异后,我们发现数字史学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未来
式”的气质。在许多场合,当数字史学的项目用漂亮的可视化工具得到呈现,志得意满的
讲述者描绘为得到这些数据如何辛苦后,他们往往被追问的问题是:然后呢?这些形象的呈
现说明了什么?是否经得起质疑?类似的问题似乎还没有进入到数字史学专家的研究视野。
从史学的专业态度看,许多数字史学的项目,都属于未完成品,它们往往只提供了材料,
但是对材料缺乏必要的深度研究。
造成这种状态的重要原因有两个:
首先,数字史学的许多参与者是基于对技术的兴趣加入进来的。虽然数字人文的工具
越来越方便,但不是说你在博客上发表研究成果,运营微信学术公众号,就说明你在进行
数字史学研究。数字史学仍然有一定门槛,需要学者对数字工具有一定了解,甚至最好能够
成为勒华·拉杜里所谓的会编程的历史学家。目前从事这个领域的都是由满腔热情支撑的
年轻人,他们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传统研究功力可能还不够。他们只学会了运
用绚丽多彩的工具,但还没有能力去解释。另一方面,参加数字人文论坛的专家,都来自
不同学科,他们只能就技术问题展开讨论,在具体研究面上,可能提不出专业的问题,无法
让数字史学的项目获得专业分析上的精进。
其次,数字人文研究所强调的“数据驱动”可能偏离了史学研究的路径。传统史学研
究是论证驱动的,擅长分析问题,而数字史学研究者在数据驱动的思维指导下,花费大量
精力去转换、提取、清洗数据,以为数据的获取就是研究本身,显然背离了史学研究的精
髓。即使在公众史学领域大展拳脚的数字史学项目,也由于公众史学注重普及的特性,而在
问题的论证上存在先天的不足。然而,只要历史学还要致力于学术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或者
像学者指出的那样,新--代史学家应该更加关注“出思想”,那么数据驱动就远远无法满足
历史学的专业需求,数字史学专家若仅停留在“数据”的层面,这个学派的未来就难以为
继。
(摘编自王涛《“数字史学”:现状、问题与展望》)
材料二:
正如古腾堡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欧洲近代化进程中思想的传播和知识的普及,数字
技术的革命更进一步改变了知识世界的图景。历史学与新媒体相结合所诞生的数字史学,
迎合了晚近以来历史学写作朝向大众化的趋势,成为公众史学运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传统史料相比,数字化史料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传统的纸质史料,如图书和档
案,不论其存世数量还是保存地点都是封闭的,有的文献本身可能就是珍本孤本,即便有
印刷或抄录的版本,流传数量一般也较为有限。通过互联网平台,网络数,据库、网络图
书馆可以直接将数字化之后的史料呈现到用户的终端。研究者与史料之间,不再有空间的
阻隔;研究者与研究者之间,也不再有身份的差异。
数字史学进一步践行了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历史学“自下而上”的趋向,更加走向平民
化和大众化。数字史学的研究成果不再只是传统的学术专著和论文的形式,通过网络、影
像等新媒体的呈现,极大地扩大了历史学的受众范围。与此同时,它也极大地鼓励了业余
历史研究者的积极参与。以维基百科为例,它自建立之初即将自己定位为一部包含人类所
有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并作为一个开放源允许大众广泛参与。在约 3500 万注册用户中,
有近 8 万名积极的写作者和编辑者,其中大多都是业余的普通网民。
与传统史学不同,数字史学毫不拘泥于形式,结合数字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出形式的多
样性。不仅文字、图像、动画、音频、视频、超文本等,均可以通过数字的形式呈现,而
且在数字数据库和网络图书馆建设、网站演示、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单机光碟和软件开发、
电子出版、多平台应用、甚至电子游戏开发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前景。
数字史学有着传统史学无法比拟的互动性。如果数字史学仅是网站演示或光碟形式的
话,它同传统史学的差别只是改换了一种新的传播载体而已,都只是单向的内容发布。但
自近十年前,基于网络平台由用户主导生成内容的互联网产品模式,也就是 Web2.0 技术的
成熟,更是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史学的前进。Web2.0 的分享机制,使得普通人不必精通计算
机程序设计就可以利用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平台上,专业历史学家、业余研究者
乃至普通读者,都可以展开交流和对话,数字媒体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的读者与作者、生
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及,数字史学与公众史学有着诸多的交集和共性。数字史学的发展为更好地开
展公众史学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史料的前提和保障,在技术上为普通人参与历史研究创造了
一个良好的平台,进一步丰富了历史学的内容和形式,并改变了历史学的形态。
(摘编自周兵《历史学与新媒体:数字史学刍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虽然当下的数字史学项目取得一些成绩, 但是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些数字史学研
究项目尚属于“草创品”。
B.从事数字史学研究的年轻人,热情满腔,对新生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在传
统研究方面功力还不够。
C.数字史学的研究成果扩大了历史学的受众范围,也极大地鼓励了业余历史研究者的
积极参与,使其更加平民化。
D.毫不拘泥形式的数字史学,具备了数字技术所能呈现的多种形式,使得它在未来许
多方面都有了广阔的前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个历史学专业的博士生如果掌握了数字工具,对编程比较精通,那么就有可能成
长为一名数字史学专家。
B.如果数字史学家在“数据驱动”的同时能够致力于学术问题的分析与探讨,数字史
学还是有发展前景的。
C.维基百科作为历史研究的一个平台,大量业余研究者的积极参与,体现了数字史学
平民化大众化的特点。
D.Web2.0 的分享机制,使得数字史学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的读者与作者、生产者与消
费者之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数字史学研究的一项是(3 分)
A.通过网络数据库研究数字化史料
B.中国知网上发表史学研究的成果
C.到图书馆去查阅某珍本孤本史料
D.通过腾讯会议进行史学交流对话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4 分)
5.有人认为,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待数字史学的态度截然不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
法。(6 分)
1.A(B 项,原文“研究不够”为或然;C 项偷换概念;D 项于原文无据。)
2.D(强加因果。)
3.C
4.①举例论证;②对比论证;③假设论证。
评分标准:答出 1 点给 1 分,2 点 3 分,3 点 4 分。举例正确即可。不做举例说明,
此点不得分。
5.示例一:同意。
①材料一作者对数字史学的发展现状不甚满意,对数字史学的前景充满担忧, 态度近乎悲
观。(3 分)
② 材料二作者综述了基于新媒体的数字史学的四大优势,对数字史学的前景充满希望,态
度乐观。(3 分)
评分标准:能从材料的内容归纳出作者的情感倾向与评价,指出两则材料不同的态度。意
思对即可。
示例二:不同意。
两则材料的出发点和针对性不同。(2 分)
① 材料一在梳理了数字史学与数字人文的差异后,分析了数字史学发展现状出现问题的原
因,态度严谨客观。(2 分)
② 材料二从古腾堡印刷术发明的历史意义出发,综述了新媒体下数字史学的优势特性,对
数字史学的普及充满信心。(2 分)
评分标准:能从材料的出发点与针对性,指出两则材料立论前提及论述指向不同。意思对
即可。
(八省新高考)2021 届高考语文考前最后模拟预测冲刺卷 3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词最早开始于民间,所以在语言上有些粗糙,但是语言上也很直白、大胆,而文人写
词就比较典雅、含蓄。在中唐或晚唐,大多数情况下,文人写词仅是游戏的态度,因为他
们的主要精力用来写诗和写文章。词在当时属于艳科、小道,是业余的时候创作的。文人
词的创作长期处于“尊前”“花间”的环境中,带有鲜明的娱乐消遣功能,所以就形成了“作
闺音”“为艳科”的特色。到了李煜,他创作后期的词的内容变得很真实,他用词写一个亡
国之君内心真实的、深刻的、深远的痛苦。“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
一“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词帝,“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为宋词开启
了抒情言志的大门。
宋人以歌妓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词作,除了延续宫体、花间风格之外,还有一些是写歌
妓与文人之间存在感情上的联系,甚至有些歌妓在词人生命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譬如,著
名词人晏几道,早年过惯了富贵公子的生活,后来家道中落,生活一落千丈。黄庭坚曾评
价晏几道:“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而不肯一作新进士
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
恨,已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一句话,晏几道实在、单纯、重情义。正是这
样的人,写情词是第一等的好。大家熟知的《临江仙》,“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小苹”即是一位歌女。晏几道在写这首情
深意长的感伤之词时,背后寄予的是自己身世的巨变与个人的切肤之痛。虽为艳词,但真
挚深婉,表达了士大夫的仕途沉沦浮荡。
词,不仅是在歌舞升平、瓦栏歌肆之间,与歌妓之间推杯换盏的文学创作,更是一种
重要的城市文学。我们知道,宋代的城市经济更加繁荣,北宋都城汴京、南宋都城临安,
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宋代还逐渐取消了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
为商业和娱乐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词人将眼光投向更为开阔的生活场景,用词来
表现生活着的城市。著名的“白衣卿相”柳永,对北宋的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用词
描绘过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当时许多著名的城市。如《倾杯乐·禁
漏花深》就是柳永为宋仁宗在元宵佳节之夜与民同乐时所作。这首词重在渲染上元节的节
日气氛,“变韶景、都门十二,元宵三五,银蟾光满。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
向晓色、都人未散”。柳永笔下的汴京富丽堂皇而又繁荣昌盛,为我们展示了有宋以来物富
民康的社会生活风貌。
除了城市,还有描写乡村。相对于城市的富庶、繁华,乡村词的重点在于勾勒农家之
乐,展现出怡然自得的、缓慢的、富有诗意的生活节奏。譬如苏轼笔下的“林断山明竹隐
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辛弃疾笔下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皆是难得的、富
有诗意的、文人化的乡村景色。他们亦曾在乡村的丽景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苏轼在乡村中,
获得“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的洒脱与惬意,辛弃疾在乡村中经历了“旧时
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恍惚与惊喜。苏轼曾写作《浣溪沙》组词,展现“老幼扶
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的热闹场景,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则是描述了“醉里吴
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其乐融融的生活,让我们看到大文豪笔下的乡村世界依然让我
们心旷神怡。
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态度是随遇而安、和光同尘、与时俯仰。他们一方面承担社会的责
任,一方面注重个人生活。他们试图将都市生活与乡村野趣融为一体,在闲暇之余喜欢山
水形胜,在登临游览中恣意抒怀。词这种不太严肃、可长可短、随即可歌的文学样式,特
别满足了宋人想要表达丰富内心感受的需要,也特别适合表现宋代文人的世俗娱乐,以及
生活中的闲情逸致。如果我们说,宋人在诗文当中表达他们的治国情怀,有壮志的情怀,
那么在宋词中,他们对于自身生活的热爱,对于宋代的边边角角细致入微地描述,就在词
当中充分地表达了出来。由此来讲,宋词当得起宋代文学的主要代表。
——节选自康震《都市燕乐中的宋词》
材料二: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就为词的性质下了这样几句定义,他说:“词之为体,
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要眇宜
修”出于《楚辞·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是写湘水上的一个神灵具有一种要眇宜
修的美。这是写一种女性的美,是最精致的最细腻的最纤细幽微的,而且是带有修饰性的
非常精巧的一种美。词,也叫做长短句。参差错落,长短不齐。从形式上看,词是比诗更
多变化,更精微的,更纤巧的,更曲折的。
词大都是写男女的爱情相思离别,为了配合这种歌唱的场合和歌唱的人物的歌女,自
然写的是比较柔婉的细腻的女性的美。所以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
很多在诗里边不能表达的感情,能在词里边表达。词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篇幅一般是
比较短小的,所以它天生来注定就不能写长篇巨制的内容,这是词在内容上“不能尽言诗
之所能言”的缘故。诗所写的内容无所不包,可以发议论,可以抒情,可以纪事,什么都
可以包括。而词一般只是写景抒情。所以说是“诗之境阔”。
可是,我们还要注意后一句:“词之言长”。这不是说词的篇幅长,不是说词的句子长,
而是说词给人的回味,词的韵味悠长。写爱情的小词,表现了人的心理感情的一种本质,
可以引起人丰富的联想,所以说“词之言长”。
——叶嘉莹《唐宋诗词十七讲》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人以歌妓为主要描写对象,这些歌妓在词人生命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B. 黄庭坚认为晏几道这样实在、单纯、重情义的人,写情词是第一等的好。
C. 诗所写的内容无所不包,而词只是写景抒情。所以说是“诗之境阔”。
D. 叶嘉莹认为宋词的“要眇宜修”之美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唐后主李煜继承了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创作前期处于“尊前”“花间”的环境中,带
有鲜明的娱乐消遣功能。
B. 苏轼的《浣溪沙》组词和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体现了二者随遇而安、和光同尘、与
时俯仰的生活态度。
C. 宋词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拥有一批非常杰出的创作者。他们的词作不
仅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更反映了自己的人生。
D. 为了满足宋人想要表达丰富内心感受的需要,适应宋代文人的世俗娱乐,以及生活中的
闲情逸致,词这种文学样式应运而生。
3. 宋代词人用词来表现生活着的城市,下面不属于这类作品的一项是( )
A.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B.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C. 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D. 吴潜《满江红·金陵乌衣园》
4. 结合材料一,分析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体现的文人词作的特点。
5.结合材料二,谈一谈词在宋代比诗歌更受市民大众的欢迎喜爱的原因。
【答案】1. D 2. D 3. C
4. 典雅:写室内焚香,室内陈设玉枕纱橱,重阳节东篱把酒,体现了词人雅致生活状态。
/选择高雅素淡的菊花自比,比喻精妙,更能体现词人的典雅情致。
含蓄:全诗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的离别之苦,相思之情。/“东篱”用陶潜之典,
暗示词人高洁的胸襟和脱俗的情趣。
5. ①从形式上看,参差错落,长短不齐。词是比诗更多变化,更精微的,更纤巧的,更曲
折的。
②从内容上(其实是篇幅)看,词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篇幅一般是比较短小的,没有
宏篇巨制的内容。
③从情感表达上看词给人回味,韵味悠长,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宋人以歌妓为主要描写对象”错误,曲解文意。原文“宋人以歌妓为主要描写对象的
词作”而非“宋人以歌姬为主要描写对象”。
B.“黄庭坚认为……写情词是第一等的好”错误,张冠李戴。原文黄庭坚的评价说明“晏
几道实在、单纯、重情义”,“写情词是第一等的好”是作者认为而非黄庭坚认为。
C.“而词只是写景抒情”错误,以偏概全。原文“而词一般只是写景抒情”,而不是词只是
写景抒情。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内容的能力。
D.“为了满足宋人想要表达丰富内心感受的需要,适应宋代文人的世俗娱乐,以及生活中
的闲情逸致,词这种文学样式应运而生”错误,强加关系。原文“词这种不太严肃、可长
可短、随即可歌的文学样式,特别满足了宋人想要表达丰富内心感受的需要,也特别适合
表现宋代文人的世俗娱乐,以及生活中的闲情逸致”,并不是目的关系。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能力。
C.“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不属于用词来表现生活着的城市,因为该词是公元 1082
年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并不是表现都市生活。
故选 C。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根据原文“而文人写词就比较典雅、含蓄”,说明文人词作的特点为“典雅”“含蓄”,因此
从这两方面入手分析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典雅:词中意象体现出词人的典雅,以“暗香”指代菊花。菊花经霜不落,傲霜而开,风
标与梅花相似,暗示词人高洁的胸襟和脱俗的情趣;词人所居环境典雅,“玉枕纱厨”“东
篱把酒”等内容,写出了词人生活的雅致。
含蓄:这首《醉花阴》没有写离别之苦,相思之情,但仔细寻味,它的每个字都浸透了这
一点。从她不时去看香炉里的瑞脑燃烧了多少的细节中,可以感到她简直是度日如年。白
天好不容易挨过去了,晚上更加难捱。李清照不直接写“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是写失眠,
写一直到半夜都没有睡着。看来她不只是身体感到凉,更是内心感到凉。于是她对赵明诚
那苦苦思念之情便从字里行间洋溢而出。读罢全词,一位不堪忍受离别之苦的少妇形象生
动地立在读者眼前。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根据“词,也叫做长短句。参差错落,长短不齐。从形式上看,词是比诗更多变化,更精
微的,更纤巧的,更曲折的”,可以得出“词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富于变化,更精微的,
更纤巧的,更曲折的”。
根据“词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篇幅一般是比较短小的,所以它天生来注定就不能写长
篇巨制的内容”,可以得出“词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篇幅短小”。
根据“写爱情的小词,表现了人的心理感情的一种本质,可以引起人丰富的联想”,可以得
出“词可以引起人丰富的联想”。
(八省新高考)2021 届高考语文考前最后模拟预测冲刺卷 4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现象,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首要问题。新冠
肺炎疫情“毒害”了全球关系并加剧了紧张。这是我们思考新冠疫情影响的第一点。那么
原因何在呢?
主要原因在于中美之间日趋恶化的双边关系。从一开始,中国就遭到西方媒体以及一些
西方政客恶意并且令人惊讶的攻击。尤其在一些西方国家,它对那些国家民众对于中国的
态度产生了负面影响。尽管现在谩骂的海啸已经逐渐退却,但全球抗疫合作的前景却因此遭
到了严重损害。
新冠疫情对全球治理造成负面影响的第二个原因是,它带来的威胁如此之大,以至于引
发了社会所有阶层的担忧和恐惧。这场危机远没有使各个国家和社会变得更加紧密,相反却
倾向于将它们彼此分离开来。它被一些国家视为一场国家性而非国际性危机,结果大家就在
抗疫中各自为战。有关新冠疫情影响的第二点思考是,抗疫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治理能力的一
场巨大测试。面对疫情,世界各国的应对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在中国、韩国、越
南和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它们的抗疫方式当然存在重要差异,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相
似之处: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抗疫的目标都是遏制和根除病毒,而非简单地控制。这被视为经
济复苏的前提。它们在抗击疫情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功。考虑到中国的规模,它的表现尤其
突出。第二种应对方式是西欧国家,它们一直在试图控制而非彻底消灭病毒,这些国家做得
远没有东亚地区成功。第三种应对方式就是美国和巴西,那简直是场灾难,因为抗击病毒一
直被认为是次要甚至被嫌弃的工作事项,而非根本要务。这些不同类型抗疫方式带来的后果
将会影响深远。
对于新冠疫情影响的第三点思考,涉及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情况很难让
人乐观。当前阶段的中美关系比年初时进一步割裂了。这会削弱全球治理的可能性。一个
最明显的例子便是美国退出世卫组织和缩减资金支持。因为美国的态度,世贸组织的未来也
遭遇威胁,短期内不大可能正常运转。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治理的进展更可能会出现在
地区层面。长远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也可能会带来更广泛形式的合作。东亚地区应对新冠肺
炎疫情好于其他国家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有应对“非典”的经验。假以时日,世卫组织将
会得到加强,希望也是如此。
(摘编自马丁·雅克《新冠疫情如何影响全球治理》)
材料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及其国际化,对于中国大国形象塑造产生巨大挑战,也蕴藏
着重要机遇。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谣言四起,恐慌加剧。中国政府及时发声,庄严承诺有能
力、有把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稳定了国内疫情防控大局,向世界表达了中国是文明大国、
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的重大信号。
文明大国形象定位,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精神。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民族,
困难和挑战越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中华民族拥有战胜疫情的强大文化基因、丰富经
验、强大心理承受能力和战胜疫情的勇气决心。中国政府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
疫情防控分享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东方大国形象定位,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气魄。中国充分发挥独特的制度优势、应对“非
典”疫情和重大灾情的丰富经验、先进的防疫和治疗手段,展现出打赢疫情防控全民战争的
信心、能力和把握。疫情爆发后,中国政府迅速反应,举全国之力开展疫情防控。中国人民
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开启全民隔离模式;中国政府聚焦联防联控,科学、有序推进以武汉市
及湖北省为重点、从中央到地方覆盖全国的全方位、多层次防控体系建设,“本着对中国人
民和国际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确保疫情可
防、可控、可治,有效维护经济社会稳定。
负责任大国形象定位,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风范。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国
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全力抢救受到病毒侵害的所有生命,坚决维护人民群
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世界疫情防控贡献力量,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在当前全
球疫情大流行风险加剧之时,中国表达了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保持紧密合作的意愿。
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定位,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前景。中国政府拥有强大的领导力,全民
众志成城战疫,依法开展疫情防控,充分保证治理效能最大化,彰显了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
和旺盛活力。同时,中国拥有自我完善的勇气和决心,及时纠错、补齐制度短板和不足,将有
效的政策和做法逐渐规范化、制度化和机制化,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彰显了中国
制度强大的自我更新完善能力。
(摘编自肖晞、宋国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中国大国形象塑造》)、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新冠疫情一开始,中国就遭到西方媒体以及一些西方政客恶意的攻击,尽管现在谩骂
的海啸已经退却,但对全球抗疫合作的前景造成了严重损害。
B.新冠疫情的危机不仅远没有使各个国家和社会变得更加紧密,而且将它们彼此分离
开来。它被某些国家视为国家性危机,大家在抗疫中各自为战。
C.中美之间日趋恶化的双边关系和新冠疫情威胁如此之大,引发了社会所有阶层的担
忧和恐惧,这是新冠疫情对全球治理造成负面影响的两大原因。
D.美国退出世卫组织和缩减资金支持,体现了其不负责任的态度,世贸组织的未来也因
此遭遇威胁,世卫组织和世贸组织短期内不大可能正常运转。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韩国、越南和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抗疫方式存在重要差异,但它们都秉持
这一理念:如果不能遏制和根除病毒,经济复苏就不可能。
B.新冠疫情影响了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目前来看,虽然情况很难让人乐观,但从长远
来看,新冠疫情也可能会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广泛形式的合作。
C.中国和东亚其他国家、地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比西欧国家和美国都要成功,其中一个
原因就在于他们有应对 2003 年“非典”疫情的丰富经验。
D.因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独特优势和旺盛活力,中国政府凭借强大的领导力,众志
成城,依法开展疫情防控,充分保证了治理效能最大化。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塑造中国大国形象的方法的一项是(3 分)( )
A.加强对外话语的构建,挑选和设计好中国疫情防控故事。
B.制定好中国疫情防控故事传播的系统策略,建设好对外话语体系。
C.加强国际交流与媒体融合,增加讲好中国疫情防控故事的手段。
D.加强对国外受众的调查研究,增强讲述中国疫情防控故事的针对性。
4.两则材料在论证结构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4 分)
5.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它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材料简
要分析。(6 分)
1.C(A 项,“谩骂的海啸已经退却”不准确,原文是“谩骂的海啸已经逐渐退却”。B 项,选项
中的第一句在原文中是并列关系,而选项成了递进关系,与原意不符。且“而且将它们彼此
分离开来”的表述亦欠妥当,原文中为“倾向于将它们彼此分离开来”。D 项,原文只提到世
贸组织“短期内不大可能正常运转”。)
2.D(原文中“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和旺盛活力”是抗疫彰显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即使“中
国制度的独特优势”算作原因,“旺盛活力”也不能算原因。)
3.D(‘“加强对国外受众的调查研究”是“增强讲述中国疫情防控故事的针对性”的一个措
施,不是塑造中国大国形象的方法。“增强讲述中国疫情防控故事的针对性”有助于讲好中
国疫情防控故事,但它本身不是塑造中国大国形象的方法。)
4.①材料一采用的是并列式结构:文章主要谈了有关新冠疫情影响的三点思考,三点思考之
间是并列式关系。②材料二采用的是总分式结构:先总述新冠疫情对中国大国形象塑造产生
的巨大挑战,再分别从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定位四个角度阐
述了其彰显的中国精神、中国气魄、中国风范和中国前景。(本题每点 2 分,其中概括 1 分,
结合文本分析 1 分,共 4 分)
5.①疫情爆发考验了中国的防疫体系、医疗水平。②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③彰显了中
华民族的强大心理承受能力和凝聚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优势。④考验了中国政府的治
理能力,彰显了中国制度的优势和强大的自我更新完善能力,塑造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
象。⑤使中国和一些国家的关系趋于紧张。⑥将影响后疫情时代的国家治理和外交关系。(每
点 1 分,共 6 分)
(八省新高考)2021 届高考语文考前最后模拟预测冲刺卷 5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自然写作”一词肇始于西方生态批评的兴起,生态批评的重要代表人物格罗特菲尔德
曾在《生态批评读本》中有所涉及,另一位生态批评的重要代表人物劳伦斯·布伊尔在《环
境批评的未来》中提出“自然写作”的概念。他说:“自然写作,可以简洁地定义为‘一种
非虚构的文学写作,它提供关于世界的科学考察;探索个体人类观察者对世界的经验;或者
反映人类与其所在星球关系之政治和哲学涵义’。自生态批评运动开始阶段起,尤其是在我
说的第一波生态批评中,中心兴趣便是自然写作。”
布伊尔这里所说的“自然写作”,是针对人为的“艺术写作”而言的纪实自然考察与个
体经验的一种文学形态,诸如梭罗的《瓦尔登湖》之类。但真正的“自然写作”则是一种包
含“环境取向”的写作。诚如布伊尔在另外一部著作《环境的想象:梭罗、自然与美国文化
的形成》中所言,这种“环境取向作品”的标准要素是:1.非人类环境的在场并不仅仅是一
种框定背景的手法,这种非人类环境的在场实际上开始向人们宣示:人类的历史必然被融入
自然之历史;2.在环境取向的作品中,人类利益并没有被视为唯一合法的利益;3.人类对环
境负有责任,这是文本伦理取向的重要组成;4.这种自然取向的文本中隐含这样一种意识:
自然并非一种恒定或假定之物。
这就在实际上批判了传统的“人类中心论”与“艺术中心论”,而使自然写作走到与传
统文学艺术平等的地位。可见,“自然写作”即是一种人与自然“共生”的写作,它是“自
然文学”的另一种表达。显然,这是对于工业革命人类中心”“艺术中心”与“理性中心”
的抛弃与评判。
“自然写作”在西方是一种后现代时期对于工业革命进行反思与超越的写作,是 20 世
纪中期的产物,但在中国却是具有原生性的文化形式。因为,中国作为农业古国,以农为本,
遵循“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力倡人与自然“共生”的文化立场。儒家有言“万物并育而
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道家则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释家则言“众生
平等”。这种“共生”的哲学观念必然导向人与自然平等的“自然写作”。
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自然写作”进行全面理论论述的,是《文心雕龙》。它在《原道》
篇中提出文来源于“自然之道”的论断:“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这里所
说的“自然”既包含大自然,也包含人对于自然的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表现。“自然写作”
的观念,在中国古代文论典范之作《文心雕龙》中,由全书的首篇《原道》揭示出来,也具有
全书之核心的意义。
(曾繁仁《“自然写作”:人与自然共生》)
材料二:
由于疫情,很长时间每天都几乎处于封闭隔离状态,每个人都赤裸裸地面对自然的生命
生存状态。如此真实处境使自然诗歌和自然文学越来越让人关注,这也许将成为自然诗歌和
自然文学的新时代。生态意识、环保理念、新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会逐渐成为新常态。
人应该与动植物、神、自然界和谐平等共处,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生命整体。
这样一种理念,与天人合一思想契合,也接近当代生态学的一些观点。比如当代生态学特别
强调人和自然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循环系统,每一样物种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具有一种
默契的平衡。
爱默生被誉为“美国文明之父”,特别提倡自然文学,惠特曼和梭罗都是他的弟子。爱
默生曾经强调:人类应该遵守两句格言,一是认识你自己,二是研习大自然。认识你自己,是
古希腊神庙里镌刻的一句格言。研习大自然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终于醒悟人
类再也不能自大,不能自我中心主义,人不过是大自然里的一分子,应该平等对待其他物种,
与之和谐共存。
我对没有过自然生活经验的诗人,从来持怀疑态度。对于诗人来说,童年的经验极为重
要,保存其最初的精神种子或者说初心,这是一些看似寻常普通的人最终成为诗人的奥秘。
此外,自然是人类最早的家园,从小就受到大自然熏陶,是人性健康的必要条件。在自然中生
活的最初经验感受,确保了很多诗人有更广阔包容的胸襟和开放精神。古典诗歌里花草植物
出现数量很多,《诗经》就完全是群芳谱”,宋词也特别多以花草拟人的篇章,人和花草相互
对应生辉,说明那是一个何其自然葱郁的和谐世界。
所以,自然写作,我理解就是要将这样的自然理念通过文学作品,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
接受,受到熏陶,具有一种生态意识,继而在生活中自觉地践行科学的环保的理念。在这一点
上,诗歌从来在文学中有引领作用。
(南君《自然写作中的诗意》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自然写作这一概念肇始于西方生态批评的兴起,它是由格罗特菲尔德和劳伦斯·布伊
尔首先创立的。
B.劳伦斯·布伊尔所提倡的“自然写作”并不是一种包含“环境取向”的写作,因而不
是真正的自然写作。
C.“自然写作”理论以自然环境的在场表示人类历史必将融入自然历史,自然环境不再
仅仅作为人类活动的背景。
D.“自然写作”在西方是 20 世纪中期的产物,但在中国,这一概念古已有之,是具有原
生性的文化形式。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疫情使得人们更直接地面对自然的生命生存状态,如此真实处境之下,自然文学越来
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的生活方式也将逐渐成为新常态。
B.自然文学提倡人应该与动植物、神、自然界和谐平等共处,这种理念符合中国传统的
天人合一思想和当代生态学的观点。
C.爱默生强调要研习大自然,提醒人们尊重自然,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因为这种思想所
产生的重大影响,他被誉为“美国文明之父”。
D.诗歌经常抒写人对自然的感受和人与自然的互动,在熏陶生态意识培育环保理念方
面,相比其他文学样式,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下列表述,不符合“自然写作”内涵的一项是(3 分)
A.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庄子·天下》)
B.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C.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奥尔多·利奥波德《像山那样思考》)
D.我辽阔广大,我包罗万象。(沃尔特·惠特曼《我自己的歌》
4.材料一引用儒道释诸家名言,材料二例举古典诗歌中的花草描写,分别证明了什么观
点?(4 分)
5.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1.C
2.C
3.D
4.引用儒道释诸家名言,说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人与自然“共生”的文
化立场),从而证明“自然写作”在中国文化中的原生性。例举古典诗歌中的花草描写,证
明自然生活经验对诗歌(诗人)创作和人性健康的重要性。(4 分)
5.首先论述“自然写作”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然后指出“自然写作”的意义;接着论述
“自然写作”在中国是一种原生性的文化形式。(6 分)
(八省新高考)2021 届高考语文考前最后模拟预测冲刺卷 6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必须实现的重大改
革成果。
生态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是一种与生态密切相关的、社会共享的公
共产品。根据其公共性程度和受益范围的差异,可将其进一步细分为纯生态公共品和准生
态公共品,前者指具有完全意义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对全国范围乃至全球生态系统
都有共同影响的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通常由政府提供,如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
荒漠化防治、自然保护区设置等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项目;后者介于纯生态公共产品与生
态私人产品之间,如污水处理、垃圾收集。
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把握好以下原则取向:有利于推进生态产品生产,要真正
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让生态产品的生产者切实感受到生态产品生产的社会价
值;有利于推进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主体功能区是我
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大战略,要通过健全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协同发展长
效机制,使以生产良好生态产品为重点的地区获得应有受益或补偿;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
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调动生态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基于
以上原则取向,我国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程中,开展了诸多有益工作,例如,在生
态产品的产权上,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产权制度,培育形成多元化的生
态产品市场生产、供给主体;在生态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上,创设生态产品及其衍生品交
易市场,建设有效的价格发现与形成机制,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生态产品市场
体系。
但与此同时,一些因素也影响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以此为抓手,在实践中克服不
利因素,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建立价值估算体系。目前,科学评价生态产品的技术和核算体系还未形成,使得生态
服务市场交易制度、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促进生态产
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机制的建立缺乏科学依据。在实践中,一些学者曾分别对我国陆地水生
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藏北高寒水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过测算,但这些测算
还很初步,还没有形成体系,进而纳入政策制定和应用中。
完善法律制度保障。现行立法缺乏综合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法律的基本原则以及
可操作性的程序法,特别是生态产品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自然资源产权制度、
生态红线管控制度等尚未制定实施,难以以严格的法律制度保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健全市场体系。一方面,当前尚未建立产权归属清晰、开发保护权责明确、监督管理
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自然资源所有者缺位、所有权边界模糊等问题比较突出。
另一方面,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
态补偿制度还不完善,导致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偏低、生产开发成本低于社会成本,保
护生态得不到合理回报,大量生态产品被免费、无约束地过度使用。
(摘编自陈清《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材料二:
生态产品是有别于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的第三类满足人民需求的特殊产品,需要梳理
其消费属性特征,即属于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不同属性的生态产品,
公共政策选择和消费理性显然不同。以自然属性产品生物多样性为例,各类生物构成一个
生命共同体,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也是全世界的,不仅是当代人的,也是子孙后代的,因
而必须由国家提供保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表明自然是重要的价值源泉。“两山”理论是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深化和拓展,不仅是对自然创造价值的学
理认可,也是对按劳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意味着自然也应该参与分配,人类不能占有
自然的全部产出,还应留一部分给自然。而人类社会财富,也应该有一部分回馈自然。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和测度,生态产品与物质、文化产品既有关联的一面,即提
升或贬损物质和文化产品的质量或成色;也有独立的一面,即与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
兼容。一些生态产品的生产具有市场刚性,没有替代品,可谓“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这
就要求我们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全方位、全
地域、全过程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对于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生态产品,例如生物多样性保护、民生普惠的天蓝地净水清,
显然应该由纳税人共同承担。对于准公共产品属性的生态产品,例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
等,可以由消费者承担部分费用。对于具有私人产品属性的生态产品,例如山耕、山居、
野生动物狩猎配额、天然矿泉水等,源自自然或因自然而升值,应由市场调节供求关系。
(摘编自潘家华《科学梳理生态产品的消费属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产品分为纯生态公共品和准生态公共品,纯生态公共品是公共消费产
品,准生态产品接近于纯生态公共品。
B 培育形成多元化的生态产品市场生产、供给主体,是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
实现进程中开展的有益工作的一部分。
C.现在没有综合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法律,没有生态产品有偿使用等制
度,所以不能保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D.生态产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和测度,它提升或贬损物质和文化产品的
质量成色,更与经济核算体系不兼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不能让生态产品的生产者切实感受到生态产品生产的社会价值,就无法推进生
态产品价值实现。
B.使以生产良好生态产品为重点的地区获得应有受益,得到补偿,有利于调动生态产
品生产者的积极性。
C.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机制的建立缺乏科学依据,因为还未形成科学评价生
态产品的技术和核算体系。
D.天蓝地净水清和森林公园等分别是具有各自属性的生态产品,所以对它们费用的承
担者也不应该相同。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属于准公共产品属性的生态产品的一项是
A.自然保护区 B.山耕山居 C.森林公园 D.牧民草地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你认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有哪些?
1.B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项,“纯生态
公共品是公共消费的产品”的说法扩大了范围,“准生态产品指接近于纯生态公共品的产品”
曲解文意。C 项“没有综合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偷换概念,原文是"现行立法缺
乏综合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法律的基本原则以及可操作性的程序法”;“不能保障"夸大
了影响,原文是“难以以严格的法律制度保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D 项“质量成色”的关
系错误,原文是“质量或成色”,是选择关系,“质量成色”是并列关系。“更”的关系也错
误,原文是“也”,表示并列关系,“更”表示递进关系。
2.B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B 项原
文中“使以生产良好生态产品为重点的地区获得应有受益或补偿”和“调动生态产品生产
者的积极性”分属于两个“有利于”,是并列关系。
3.C 本题考查考生获得文中重要信息以及利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关于“准公
共产品”,文中写到:“对于准公共产品属性的生态产品,例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可
以由消费者承担部分费用。”所以“森林公园”属于准公共产品。材料一中有“对于具有公
共产品属性的生态产品,例如生物多样性保护、民生普惠的天蓝地净水清”,所以,“自然
保护区”属于纯生态公共产品。“牧民草地”“山耕山居”属于私人产品属性的生态产品。
4.①首先揭示生态产品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其消费属性。(1 分)②接下来指出“两山"理论的
作用和重大意义。(1 分)③然后指出生态产品与物质、文化产品的关系,并指出开展生态
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要求。(1 分,两点答其一即可)④最后指出不同属性的生态产品的费用
如何承担。(1 分)
5.①建立价值估算体系,(1 分)形成科学评价生态产品的技术和核算体系;(1 分)②完善
法律制度保障,(1 分)制定实施生态产品有偿使用等相关制度;(1 分)③健全市场体系,
(1 分)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1 分)
(八省新高考)2021 届高考语文考前最后模拟预测冲刺卷 7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知识付费目前主要指知识的接收者为所阅览知识付出资金的现象。知识付费让知识的
获得者间接向知识的传播者与筛选者给予报酬,而不是让参与知识传播链条的人通过流量
或广告等其它方式获得收益。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
价值。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某种意义
上,正是糟糕的免费内容太多、太杂乱,反而增强了人们对精品内容付费的意愿。
知识付费让知识的接收者为所获得的知识付出金钱,有利于补偿知识传播与筛选的成
本,并给予知识产生——筛选——传播链条的参与者以经济报偿,利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
知识的传播过程中。选择太多,用户自己选择的时间成本增加,愿意通过付费来代替个人
搜寻选择,这使知识付费成为可能。你没看过《欢乐颂》,但是看过几篇有关《欢乐颂》的
文章,你就有了和别人聊天谈话的话语权;你没读过《必然》,但是你买了,遇到这个话题
你就可以插嘴聊两句;你没看过《大鱼海棠》,但是看了别人的影评,你就敢像看过一样说
这是一部好片。用户愿意为内容买单,内容实际有效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马云、柳传
志、雷军推荐了,你看了就会有成功人士的感觉,你和别人聊天就会有话题。
(摘编自“百度百科”、《知识付费时代,你为你的智商交了多少钱?》等)
材料二:
大数据分析报告指出,超过五成的网民有过不同形式的知识付费行为。一些人在报刊
上撰文疾呼,“不管你是否接受,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
实际上,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是一个伪命题。将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视为一种新的
现象,显然是经不起考量的。人们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论语·述
而》曾这样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如果有主动送给孔子十条干
肉的,他就愿意收做学生。这里的干肉就可以视为弟子为获得知识而向孔子支付的费用。
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获得知识而上学,参加培训、课程、讲座,以及购买图书、报刊
资料、音像制品等等,无不属于知识付费的范畴。因此,付费下载论文、付费参加线下和
线上培训,只不过是现实生活中的知识消费的网络延续而已。忽视了这一基本事实,将现
实生活中长期存在的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媒体兴起之后的新事物,显然有悖于历史真相与
现实经验。
在新媒体崭露头角的时代,它们为了在眼球经济时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为了获得关
注而制造噱头、迎合受众,甚至不惜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闻。新媒体新闻的报道者、
信息的提供者如只为付费受众提供正确的资讯,显然是违背新闻专业主义这一媒体从业人
员最基本的职业规范,是对新闻媒体所承担的报道与传播信息责任的背弃。一旦这样,那
么媒体的职业伦理与公众的知情权将轰然崩塌。在这股对于知识付费现象讨论中,最为卖
力、最有热情的是新媒体这一群体,它们对于话题的炒作与持续推动有着更为内在的利益
诉求。
新媒体技术背后的媒介公司有着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它们善于利用自身的辐射力
影响民众的感知与思考方式,并通过发现或打造各类现象、话题引导公众接受媒介代表的
观念。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媒介的裹挟力与诱导力也逐渐引起有识之士的警惕。媒
介通过制造“社会需要什么”、“公众在想什么”的幻觉,引导公众在这一假设的背景下步
入其设置后的营销景观。一旦人们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充当我们的大脑,实质上公众
就将自己的思考、理性与政治、经济权利无偿交付给媒介,而这一点正是值得社会深刻警
惕与反思的。
(摘编自《“知识付费”命题背后的营销焦虑》,有删改。原载《光明日报》)
材料三:
获得知识,从不付费到付费是一个历史性进步。但从知识付费到知识产品免费,又代
表着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这两个历史阶段在时间上叠合在一起,造
成了收费与不收费的两难。
首先,知识付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知识收费兴起,反映了人们收入
结构改变的现实。这个过程刚刚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加。
其次,免费经济兴起,知识服务化正成为潮流。知识免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不是不
收费,而是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收费。本质上,是将知识的业态从产品
业态升级到服务业态。这说明,知识产品收费只是初级业态,相当于知识制造业;知识产
品不收费而知识服务收费是更高级的业态,相当于知识服务业。在我国,知识的产品业态
还没发育好,又迎来了服务升级。这就是当前知识付费面临的实际情况。更特殊之处在于,
知识产品不收费是初级业态之前的不发达状态形成的习惯。因落后而不收费与因先进而不
收费,叠合在一起。
在两次浪潮合成一股的特殊国情条件下,知识付费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一方面,知识产品业还要大发展。知识的“制造”业要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
中心,要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用户所需的知识。
另一方面,知识服务业后浪推前浪,不断以创新业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举例来说,
下载商业研究报告,不付费是不对的。但只靠版权收费,收的是小钱。如果通过服务附加
价值,比如以用户要解决的问题为主线,根据用户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持续地提供每一
步的研究线索和信息,甚至与咨询服务结合起来,可以收到比版权费更多的服务费。从续
订产品升级为续订服务,要做的事情很多。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功能,让在线支付手段更便
捷,通过自媒体与社交网络增加交互,开发针对效果付费的打赏制度等,都可以使知识服
务发展得更好。
(摘编自《知识该付费还是免费》,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知识付费指知识的接收者为阅览知识和接受服务付出资金的现象,它客观上有利于
知识的传播。
B.早在孔子时代,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因此,今天说“知识付费时代到来”是
一个伪命题。
C.民众面对新媒体营造的舆论环境,逐渐失去感知与思考的理性,最终沦为媒介公司
的赚钱工具。
D.当前知识付费和知识免费同时存在,但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这是由其本质
特点决定的。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知识付费现象的出现,部分原因是当下互联网免费内容多而杂乱,人们更愿意为精
品内容付费。
B.有些新媒体混淆概念,将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事物来宣传,可见他们没有历史知识
和现实经验。
C.如果公众付费购买的信息真的更加可靠,那么媒体从业人员就有可能违背了最基本
的职业规范。
D.“靠软件卖钱,赚的钱越来越少;软件不收钱靠服务收钱,赚的钱越来越多”可作
材料三的论据。
3.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针对“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这一命题,文章从历史和现实角度进行了反驳,有
理有据,让人信服。
B.文章以批判为主,分析了知识付费的历史和现实后尖锐指出,所谓“新趋势”不过
是新媒体的营销策略。
C.文章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说明知识付费这一现象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非
新媒体时代的产物。
D.文章注意论述的严谨性,如第三段在探讨相关问题时,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和“往
往”等限制性词语。
4.下面是几篇流行于某些新媒体的文章:《我如何通过朋友圈月入 5 万》《从小镇青年
到月入 10 万》《普通人如何用 3 个月时间逆袭》《快速读懂一本书》。结合材料二的内容,
指出这类文章的错误与危害。(4 分)
5.知识付费时代,个人怎样做才能健康、良性地发展?请综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回
答。(6 分)
1.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
理解错误,孔子虽然收受学生“束脩”,但并不意味着“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C.这
一说法夸大了原文的意思,理解不当,原文为“一旦人们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充当我
们的大脑”,强调的是特殊现象,而并非普遍情况。D.“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分析
不当,根据原文“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加”“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
收费”可以得出结论。故选 A。
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B.“可见他们没
有历史知识和现实经验”分析不当,这样做是因为部分新媒体为了获得关注而通过这种方
式制造噱头、迎合受众。故选 B。
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D.“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说法错
误,原文“新媒体新闻的报道者、信息的提供者如只为付费受众提供正确的资讯……一旦
这样,那么媒体的职业伦理与公众的知情权将轰然崩塌”,应是采用了假设论证的方法。故
选 D。
4.①这类文章故意用噱头来吸引受众,博取关注,违背了基本职业规范。②这类文章充斥
网络,助推了浮躁、急功近利社会氛围的形成。③这类文章会诱导缺乏理性与思考意识的
受众形成错误的人生观、成功观。
5.①认清社会发展方向,认可知识付费的必然性和合理性。②培养独立思考意识,理性对
待媒介提供的资讯。③不跟风、不盲从,不为肤浅的所谓“话语权”而焦虑。④充分利用
知识免费与付费的优势,利用知识,享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