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八省新高考)2021 届高考语文考前最后模拟预测冲刺卷 1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灵山寺
贾平凹
我是坐在灵山寺的银杏树下,仰望着寺后的凤岭,想起了你。自从认识了你,又听捏骨师
说你身上有九块凤骨,我一见到凤这个词就敏感。凤当然是虚幻的动物,人的身上怎么能有着
凤骨呢,但我却觉得捏骨师说得好,花红天染,萤光自照,你的高傲引动着众多的追逐,你的
冷艳却又使一切邪念止步,你应该是凤的托变。寺是小寺,寺后的岭也是小岭,而岭形绝对是
一只飞来的凤,那长长的翅正在欲收未收之时,尤其凤头突出地直指着大雄宝殿的檐角,一丛
枫燃得像一团焰。我刚才在寺里转遍了每一座殿堂,脚起脚落都带了空洞的回响,有一股细风,
是从那个小偏门洞溜进来的,它吹拂了香案上的烟缕,烟缕就活活地动,弯着到了那一棵丁香
树下,纠缠在丁香枝条上了。你叫系风,我还笑过怎么起这么个名呢,风会系得住吗,但那时
烟缕让风显形,给我看到了。也就踏了石板地,从那偏门洞出去,你知道我发现什么了,门外
有一个很大的水池,水清得几近墨色,原本平静如镜,但池底下有拳大的喷泉,池面上泛着涟
漪,像始终浮着的一朵大的莲花。我太兴奋呀,称这是醴泉,因为凤是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的,如果凤岭是飞来的凤,一定为这醴泉来的。我就趴在池边,盛满了一陶瓶,发愿要带回给
你的。
小心翼翼地提着水瓶坐到银杏树下,一直蹲在那一块小菜圃里拔草的尼姑开始看我,说:
“你要带回去烹茶吗?”
“不”,我说,“我要送给一个人。”
“路途远吗?”
“路途很远。”
她站起来了,长得多么干净的尼姑,阳光下却对我瘪了一下嘴。
“就用这么个瓶?”
“这是只陶瓶。”
“半老了。”
我哦了一声,脸似乎有些烧。陶瓶是我在县城买的,它确实是丑陋了点,也正是丑陋的缘
故,它在商店的货橱上长久地无人理会,上面积落了厚厚的灰尘,我买它却图的是人间的奇丑,
旷世的孤独。任何的器皿一制造出来就有了自己的灵魂和命运,陶瓶是活该要遇见我,也活该
要来盛装醴泉的。尼姑的话分明是猜到了水是要送一位美丽的女子的,而她嘲笑陶瓶也正是嘲
笑着我。我是半老了吗?我的确已半老了。半老之人还惦记着一位女子,千里迢迢为其送水,
是一种浪漫呢,还是一种荒唐?
但我立即觉得半老二字的好处,它可以作我以后的别名罢了。
我再一次望着寺后的凤岭,岭上空就悠然有着一朵云.那云像是挂在那里,不停地变化着
形态,有些如你或立或坐的身影。来灵山寺的时候,经过了洛河,《洛神赋》的诗句便涌上心头,
一时便想:甄妃是像你那么个模样吗?现在又想起了你,你是否也是想到了我而以云来昭示呢?
如果真是这样,我将水带回去,你会高兴吗?
我这么想着,心里就生了怯意,你知道我是很卑怯的,有多少人在歌颂你,送你奇珍异宝,
你都是淡漠地一笑,咱们在一起吃饭,你吃得那么少,而我见什么都吃,你说过什么都能吃的
人一定是平庸之辈,当一个平庸人给你送去了水,你能相信这是凤岭下的醴泉吗?“怎么,是
给我带的吗?”你或许这么说,笑纳了,却将水倒进盆里,把陶瓶退还了我。
我用陶瓶盛水,当然想的是把陶瓶一并送你,你不肯将陶瓶留下,我是多么地伤感。银杏
树下,我茫然地站着,太阳将树阴从我的右肩移过了左肩,我自己觉得我颓废的样子有些可怜。
我就是这样情绪复杂着走出了灵山寺,但手里依然提着陶瓶,陶瓶里是随瓶形而圆的醴泉。
寺外的漫坡下去有一条小河,河面上石桥拱得很高,上去下来都有台阶。我是准备着过了
桥去那边的乡间小集市上要找饭馆。才过了桥,一家饭馆里轰出来了一男一女两个乞丐。乞丐
的年纪已经大了,蓬头垢面地站在那里,先是无奈地咧咧嘴,然后男的却一下子把女的背了起
来,从桥的这边上去,从桥的那边下来,自转了一下,又从那边上去,从这边下来,被背着的
女的就格格地笑,她笑得有些傻,饭馆门口就出来许多人看着,看着也笑了。
“这乞丐疯了!”有人在说。
“我们没疯!”男乞丐听见了,立即反驳,“今日是我老婆生日哩!”
“是我的生日,”女乞丐也郑重地说,“他要给我过生日的!”
我一下子震在了那里,人间还有这样的一对乞丐啊,欢乐并不拒绝着贫贱!我羡慕着他们
的俗气,羡慕着俗气中的融融情意,在那一刻里,请你原谅我,我是突然决定了把这一陶瓶的
醴泉送给了他们。
但他们没有接受。
“能给一碗饭吗?”
“这可是醴泉!”
“明明是水么,水不是用河用井装着吗?”
这话让我明白了,他们原是不配享用醴泉的。
我提着水瓶尴尬地站在太阳底下,车脚向小集市上走,奇迹就在这时发生了,我无意地拐
过一个墙角,那里堆放了一大堆根雕,卖主因无人过问,斜躺在那里开始打盹了。根雕里什么
飞禽走兽的造型都有,竟然有了一只惟妙惟肖的凤,它没有任何雕琢痕迹,完全是一块古松,
松的纹路将凤的骨骼和羽毛表现得十分传神。我立即将它买下。我是为你而买的,我兴奋得有
点晕眩,为什么这个时候又让我获得这只凤呢,是天之赐予,还是我真有这缘分?我说,我是
没有梧桐树的,但我现在有了醴泉,我有醴泉啊,饮醴泉你会更高洁的。
我明日就赶回去,你等着一个送醴泉的人吧。我已作好心理准备,如果你肯连陶瓶一并接
受,那将是我的幸福;如果你接受了醴泉退还了陶瓶,我并不会沮丧,盛过了醴泉的陶瓶不再
寂寞而变得从此高古,它将永远悬挂在我的书房,蓄满的是对你的爱恋和对那一对乞丐的记忆,
以及发生在灵山寺的一系列故事的。
文本二:
读贾平凹的散文《灵山寺》,如果不从象征的意义上去理解去揣摩作者的用意,你是会感到
有些茫然的。作者在文章中说了些什么?说明了什么?你可能会难得其解,甚而认为作者纯粹
是在玩弄一种笔墨游戏,说得好听一点,是太朦胧了。
散文太露太直,不见得好;但读起来不得其解,不如不读。散文需要理解,但又必须是想
象地去理解,这样的散文或许更有一些深度,让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去领会作者在说什么。有
时也许有些附会,牵强了作者的原意,但对于读者来说,这时候就产生了味道。
——夏辉映《贾平凹的象征意义》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作者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坐在灵山寺的银杏树下,作者心生感触,呼应标题的同时,自
然地引出了下文。
B. 因“凤岭”而想起“你”——作者心中的美丽形象,两者的联系是“岭形绝对是一只飞来的
凤”,而“你”却是捏骨师说的那样:“身上有九块凤骨”。
C. “长得干净的尼姑”嘲笑拿着“丑陋的陶瓶”打算盛接醴泉的“我”,却不懂得,这是“半
老的我”对“美丽的你”的浪漫所在。
D. 作者心目中,虽然两个乞丐身世卑微,但他们的爱情却配这一瓶清冽的醴泉。可惜的是,他
们虽然有着浓浓的爱情,但他们只知饮食男女,不知陶瓶和醴泉的高雅。
7.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传说中凤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故而饮用醴泉也就被作者赋予了使人更加高洁的意蕴。
B. 《洛神赋》是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文中此处从正面突显了“你”的美丽,也赋予了云更多
的神话色彩。
C. 象征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
形象,与联想的作用高度相似。
D. 想象是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文中最后所提及的如若将陶瓶挂到
书房后所蓄满的种种,便是此意。
8. 请结合文本二,谈谈文本二作者认为应该如何阅读散文。
9. 夏辉映在文本二中提及,应“从象征的意义上去理解去揣摩作者的用意”,请结合文本一,
具体分析。
6.C
7.A
8.①散文需要理解 ②需要通过想象去领会作者在说什么 ③不必过多担心牵强作者原意
9.①用“凤”去象征“你”,因为仰望中的凤岭而想起了“你”——一个作者心中美丽的形象。
“你”的品质里有凤的精神,高傲引动着众多的追逐,冷艳又使一切邪念止步。
②“长长翅正在欲收未收之时”,充满了生命和活力,象征着“你”的优雅和高蹈。
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象征你的可望而不可及。
④用醴泉象征了“你”的高贵品质。
⑤陶瓶在象征作者自己的一腔挚意,陶瓶古朴、丑陋,长久无人理会,与生俱来孤独,但它
却可以盛满甘冽的泉水,更可以去送美丽的女子。
⑥“你”也可能象征作者寻寻觅觅所追求的一个人生目标,抑或是作者对于文学艺术的一种
象征。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八省新高考)2021 届高考语文考前最后模拟预测冲刺卷 2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远的怀念
孙犁
一九三八年春天,我在本县参加抗日工作,认识了人民自卫军政治部的宣传科长林扬。他
是“七七”事变后,刚刚从北平监狱里出来,就参加了抗日武装部队的。他很弱,面色很不好,
对人很和蔼。他介绍我去找路一,说路正在组织一个编辑室,需要我这样的人。路住在侯町村,
初见面,给我的印象太严肃了:他坐在一张太师椅上,冬天的军装外面,套了一件那时乡下人
很少见到的风雨衣,腰系皮带,斜佩一把大盒子枪,加上他那黑而峻厉的面孔,颇使我望而生
畏。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和诗人远千里见面,是在他那里,由他介绍的。
远高个子,白净文雅,书生模样,这种人我是很容易接近的,当然印象很好。
第二年,我转移到山地工作。一九四一年秋季,我又跟随路从山地回到冀中。在我县都村,
又见到了远,他那时在梁斌领导的剧社工作,是文学组长,负责几种油印小刊物的编辑工作。
我到冀中后,帮助编辑《冀中一日》,当地做文艺工作的同志,很多人住在郝村,在一个食堂吃
饭。
这样,和远见面的机会就很多。他每天总是笑容满面的。每次我给剧团团员讲课的时候,
他也总是坐 在地下,使我深受感动并且很不安。
就在这个秋天,冀中军区有一次反“扫荡”。我跟随剧团到南边几个县打游击,后又回到本
县。滹沱河发了水,决定暂时疏散,我留本村。远要到赵庄,我给他介绍了一个亲戚做堡垒户,
他把当时穿不着的一条绿色毛线裤留给了我。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后,我从延安回到冀中,在河间又见到了远。他那时拄着双拐,下
肢已经麻痹了。精神还是那样好,谈笑风生。我们常到大堤上去散步,知道他这些年的生活变
化,如不坚强,是会把他完全压倒的。“五一”大“扫荡”以后,他在地洞里坚持报纸工作,每
天清晨,从地洞里出来,透透风。洞的出口在野外,他站在园田的井台上,贪馋地呼吸着寒冷
新鲜的空气。看着阳光照耀的、尖顶上挂着露珠的麦苗,多么留恋大地之上啊!
我只有在地洞住过一夜的亲身体验,已经觉得窒息不堪,如同活埋在坟墓里。而他是要每
天钻进去工作,在萤火一般的灯光下,刻写抗日宣传品,写街头诗,一年,两年。后来,他转
移到白洋淀水乡,长期在船上生活战斗,受潮湿,得了全身性的骨质增生病。最初是整个身子
坏了,起不来,他很顽强,和疾病斗争,和敌人斗争,现在居然可以同我散步,虽然借助双拐,
他也很高兴了。
他还告诉我:他原来的爱人,在“五一”大“扫荡”后,秋夜趟水转移,掉在旷野一眼水
井里牺牲了。
我想起远留给我的那条毛线裤,是件女衣,可能是牺牲了的女同志穿的,我过路以前扔在
家里。第二年春荒,家里人拿到集上去卖,被一群汉奸女人包围,几乎是讹诈了去。
她的牺牲,使我受了启发,后来写进长篇小说的后部,作为一个人物的归结。
进城以后,远又有了新的爱人。腿也完全好了,又工作又写诗。有一个时期,他是我的上
级,我私心庆幸有他这样一个领导。一九五二年,我到安国县下乡,路经保定,他住在旧培德
中学的一座小楼上,热情地组织了一个报告会,叫我去讲讲。
我爱人病重,住在省医院的时候,他曾专去看望了她,惠及我的家属,使她临终之前,记
下我们之间的友谊。
听到远的死耗,我正在干校的菜窖里整理白菜。这个消息,在我已经麻木的脑子里,沉重
地轰击了一声。夜晚回到住处,不能入睡。
后来,我的书籍发还了,所有现代的作品,全部散失,在当作文物保管的古典书籍里,却
发见了远的诗集《三唱集》。
这部诗集出版前,远曾委托我帮助编选,我当时并没有认真去做。远明知道我写的字很难
看,却一定要我写书面,我却兴冲冲写了。现在面对书本,既惭愧有负他的嘱托,又感激他对
旧谊的重视。我把书郑重包装好,写上了几句话。
远是很聪明的,办事也很干练。他很乐观,绝不是忧郁病患者。对人对事,有相当的忍耐
力。他的记忆力之强,曾使我吃惊,他能够背诵“五四”时代和三十年代的诗,包括李金发那
样的诗。远也很爱惜自己的羽毛,但他终于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他在童年求学时,在党的教育下,便为自己树立人生的理想,处世的准则,待人的道义,
艺术的风格等等。循规蹈矩,孜孜不倦,取得了自己的成就。我没有见过远当面骂人,训斥人;
在政治上、工作上,也看不出他有什么非分的想法、不良的作风。我不只看见他的当前,也见
过他的过去。
他在青年时是一名电工,我想如果他一直爬在高高的电线杆上,也许还在愉快勤奋地操作
吧。
现在,不知他魂飞何处,或在丛莽,或在云天,或徘徊冥途,或审视谛听,不会很快就随
风流散,无处招唤吧。历史和事实都会证明:这是一个美好的,真诚的,善良的灵魂。
他无负于国家民族,也无负于人民大众。
(选自《孙犁散文集》)
文本二:
我们应该从历史上,找出散文创作成败得失的一些规律,那对我们衡量当前的散文,可能
是比较有用
的。从我们熟读的一些古代或近代的散文看,凡是长时期被人称诵的名篇,都是感情真实,
文字朴实之作。
比如说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
我们常说,文章要感人肺腑,出自肺腑之言,才能感动别人的肺腑。言不由衷,读者自然
会认为你是欺骗。读者和作者一样,都具备人的良知良能。你有几分真诚,读者就感受到几分
真诚,丝毫作不得假。
这两篇文章,所以能流传百代,就是因为感情的真挚和文字的朴素无华。
(选自孙犁《关于散文创作的答问》)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相对于远“高个子,白净文雅,书生模样”的外表而言,文章更加注重表现他“美好的,真
诚的,善良的灵魂”。
B.“我”只在地洞里过了一夜就觉得窒息不堪,而远却在里面工作了两年。这一对比突出了远
的坚忍顽 强,甘于奉献。
C.“我”把远原来的爱人的牺牲写进长篇小说里作为一个人物的归结,这也是当作家的“我”
纪念烈士的一种独特方式。
D.结尾一段是“我”代表国家民族和人民大众对远作出的高度评价,堪称盖棺定论,蕴含了对
远的深切哀悼和深情怀念。
7、下列关于文本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本一于细微处见匠心,如以一条绿色毛线裤串联多个人和事,折射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
以及社会时代背景。
B.听到远的死讯,“我”只是觉得脑子里“沉重地轰击了一声”,并未感到多么悲痛。这是因为
当时的环境不允许。
C.远去世后,“我”把他的诗集《三唱集》当作文物珍藏。现在,面对书本,睹物思人,“我”
心中既惭愧又感激。
D.文本一结尾从童年写到青年直到现在,完整地概括出远一生的经历,足见“我不只看见他的
当前,也见过他的过去”。
8、文本一开头一段,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9、如欲以“感情真挚,文字朴实”为题写一则《远的怀念》的赏析文字,请列出赏析要点并略
作分析。(6 分)
6.C
7.A
8.①散文需要理解 ②需要通过想象去领会作者在说什么 ③不必过多担心牵强作者原意
9.①用“凤”去象征“你”,因为仰望中的凤岭而想起了“你”——一个作者心中美丽的形象。
“你”的品质里有凤的精神,高傲引动着众多的追逐,冷艳又使一切邪念止步。
②“长长翅正在欲收未收之时”,充满了生命和活力,象征着“你”的优雅和高蹈。
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象征你的可望而不可及。
④用醴泉象征了“你”的高贵品质。
⑤陶瓶在象征作者自己的一腔挚意,陶瓶古朴、丑陋,长久无人理会,与生俱来孤独,但它
却可以盛满甘冽的泉水,更可以去送美丽的女子。
⑥“你”也可能象征作者寻寻觅觅所追求的一个人生目标,抑或是作者对于文学艺术的一种
象征。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八省新高考)2021 届高考语文考前最后模拟预测冲刺卷 3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秋天的梨花
赵淑萍
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最受父母宠爱的孩子。
那一年,一个秋日的黄昏,难得度假的父母在老家的田野里散步。突然,母亲看到梨树上,
有几朵梨花开着,洁白无瑕的小花,在绿叶间,如此清新,如此明媚。
怎么秋天也会有梨花开呢?打小在城里长大的母亲觉得很新奇。父亲说,十月小阳春,天
气和暖,所以,有梨花开。就是那个假期后,母亲粘酸嗜醋,怀上了她。此时母亲已年近五十,
亲友们都建议她不要这个孩子了。
可是,母亲想起了三十年前的春天。那时,日寇入侵,精通医术的父亲参加抗日救卫队去
了。父亲在战场上救死扶伤,母亲则腆着个大肚子,在父亲的老家,一个小山村待产。母亲生
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孩。可是,孩子出生不久就身体泛紫,嘴唇发乌,面色苍白。母亲首次生
产,毫无经验。旁边人也不懂,不知道这是新生儿窒息,应该采取急救措施,还在一旁摇晃、
安抚,就这样,孩子夭亡了。当时,母亲记得,春天,下了一场雨,屋外的梨花,一朵朵都含
着泪。母亲的泪,也像雨一样,不住地流。
后来,战争结束了,父亲和母亲团聚了。再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父亲和他的同
仁们一起创建了市中医院。在她之前,父母已有了五个孩子。想起盛开在秋日黄昏的梨花和那
个多难的春天,母亲有种预感,是不是三十年前的那个孩子又回来了。于是,不顾劝阻,母亲
执意要生下这个孩子。也许是出于对第一个孩子的负疚,父亲有生以来第一次接生,他亲自把
这个小女儿迎接到了这个世界上。
她来到这世上,受尽了父母和哥哥姐姐们的宠爱。哥哥姐姐们个个都跟着父亲学医,很小
的时候就背《汤头歌》,抄方子,而她不喜欢,她喜欢背唐诗宋词。破天荒的,父亲允许这个最
小的女儿不学医,由着她的兴趣。最后,她成了一名出色的图书编辑。“这样也好,我们负责给
患者诊治,你就负责给一本本书把脉。”父亲说。
三十多岁时,她一次外出采风回来,突发恶性疟疾,剧烈头痛、呕吐,有性命之虞。平时
对她视若珍宝的父亲,这次狠心开了足够剂量的砒霜。这砒霜的量,令从医的哥哥姐姐们都咋
舌。结果,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让父亲在中医界的声誉达到了顶峰。
“毒药猛剂善起沉疴,虫类搜别能疗痼疾。”父亲的用方让同行叹服。
退休后,父亲仍然被聘为中医院的顾问,每星期还去坐堂。为了中医院迁址重建,父亲多
方呼吁,四处奔走。而新的中医院大楼落成的那天,父亲病倒了。
连日来,他高热不退,嘴里又说着“黄芪”“白术”“当归”等。每次,父亲发高热,不说
胡话,只喊药名。他们多希望, 95 岁的父亲,能够再次扛过去。可是,这次,却扛不过去了。
那天,父亲清醒后,把他们都叫到床前,吩咐后事。最后,把她单独留下。
“孩子你知道吗?爸爸一生行医,救活无数人,但是,难免有疏漏误诊的时候。
还记得那次我给你看病吗?在你之前,也有一个姑娘,我太谨慎,用的砒霜剂量不够,最
后,没能挽回她的生命。到了你这里,我纠正了,所以,把你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了。爸爸这些
年,把自己误诊的病例都写下来,结集成册,希望你给我编辑出版。”父亲让母亲从抽屉里捧出
一沓稿纸。
她沉默了,她明白,以父亲的声望和地位,出版这本书,会给他带来什么。但是,出版这
本书,对中医界来说,却是一种福泽。父亲看着她,父亲的眼神,如此明亮,如此坚定,容不
得她犹豫,她点点头。
《误诊记》出版了。她和哥哥姐姐们校了又校。封面上,夕阳中一枝梨花,洁白无瑕。
文本二:
冯骥才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在路上走,那就是散文。如果摔了一跤掉到河里去了,那就
是小说。那么我想,你摔了一跤掉到水里面去,你怎样摔跤的呢?你掉到水里面去,你这个反
应如何呢?别人又对你做了些什么呢?然后这个故事就可以展开,你如果把这些写的细致传神,
那你就成功啦。
接下去我要讲一讲人物。小说就是要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的人物。我觉得小说还有一点
就是它偏爱小人物和边缘人物。还有一点呢,我要说这个文学当中的人物,你一定要把他刻画
的非常的生动。至于他到底是好人坏人,你不要去纠结这个。我觉得作家的使命就在于把人物
刻画的栩栩如生,极鲜活,这就可以了。至于读者怎么去看,是读者的事情。作家给读者留下
的空间越大,说明他的小说越是成功。如果说他写的这个人,符合以上特点并且能够引发一场
争议的话,说明他这个小说人物塑造是最到位的。
(摘编自新浪网《赵淑萍老师谈小小说创作》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多次写到梨花,渲染了氛围,契合人物心境;作者赋予了梨花某种特殊的含义,增添了
文章的艺术性。
B. 母亲虚构了三十年前那个春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交代了小女儿得以降生的缘由,丰富
了小说的内容。
C. 这篇小说将平常人、寻常事当作描述主体,从看似不经意之处,探求人生真谛,挖掘着寻常
之中藏匿的价值。
D. 父亲形象感人至深。日寇入侵,他参加抗日救卫队,救死扶伤;建国后,他为中医院的创建
重建,竭尽心力。
7. 用赵淑萍老师有关小小说人物塑造的理论衡量下列小说中的人物,“最到位”的一项( )
A.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钉住她的眼。“祥林嫂,
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
B.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便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放入河中,尽善
于泅水的军民人等,下水追赶鸭子。
C. 鱼给咬住的时候,他真觉得跟自己身受一样。“可是人不是生来要给人家打败的,”他说,“人
尽可被毁灭,可是不会肯吃败仗的。”
D. 林冲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提
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8. 本文中出版《误诊记》的“父亲”和晚年出版《随想录》的巴金在精神上有什么共通之处?
请结合《秋天的梨花》和《小狗包弟》简要说明。
9. 文本二第一段中强调了小说创作中的两个要素,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 B 7. A
8. ①文中的“父亲”和巴金都不回避自己的错误,都反思自我。②文中的“父亲”把自己的误
诊病例记录下来出版;巴金在《小狗包弟》中对于自己的“背叛”,充满愧疚,深刻反省。
9. ①小说的情节要素——情节曲折。父亲参加抗日,女儿夭折;战争结束,亲自“迎接”小女
儿出生;用“猛药”治好了小女儿的病,赢得医学界的声誉;临终前道出了疏漏误诊,并拿出
病例,要求小女儿编辑出版。故事情节曲折,展开自然。②小说的描写要素——注重细节。“父
亲”临终前,嘴里又说着“黄芪”“白术”“当归”等,生动刻画出一心一意扑在医学事业上的
医者形象;“父亲”洗完我答应帮他出版“误诊”病例时,“父亲看着她,父亲的眼神,如此明
亮,如此坚定,容不得她犹豫,她点点头”的细节描写,体现“父亲”不顾个人名利得失,一
心造福于人的崇高品质。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B.“母亲虚构了三十年前那个春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错,文本一第 4 段,“母亲首次生
产……孩子夭亡了。”说明事情是真实发生的,而不是虚构的。
故选 B。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依据材料二可知,赵淑萍老师强调刻画的典型人物,一是偏爱小人物和边缘人物,二是人物刻
画要生动。
A.柳妈属于小人物,且从肖像、语言、情态等方面细致刻画,是“最到位”的;
B.没有生动形象的刻画“戍军长官”的形象,也不是典型人物;
C.只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不符合生动的特点;
D.林冲不属于小人物和边缘人物。
故选 A。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不同作品的相同点,并要结合作品相关内容
加以阐释,得出结论。
《秋天的梨花》中“父亲”行医一生,救人无数,但在弥留之际,敢于说出自己的“疏漏误诊”
情况,并希望我把“父亲”误诊的病例,结集成册,编辑出版。体现了“父亲”直面错误的勇
气,敢于自我反思的精神品质;
《小狗包弟》中,“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
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作
者用忏悔的笔写出了自己迫于形势,把包弟送到医院供解剖研究的无奈与悔恨,深刻的反省了
自己的行为。
通过结合文本内容比照可以看出:“父亲”与巴金的自我反思的精神有相同之处。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文本二第一段,“我想,你摔了一跤掉到水里面去,你怎祥摔跤的呢?……然后这个故事就可以
展开,你如果把这些写的细致传神,那你就成功啦。”这句话包含两层含义:
一、“怎样摔跤、掉进水里反应如何、别人怎样做、故事情节就展开了”说明小说要讲究情节的
曲折性。《秋天的梨花》一文,从“父亲”参加抗日,战争结束后迎接小女儿出生,为小女儿治
好病,临终时说出自己的误诊情况,并要求小女儿编辑出版等,体现了情节曲折的创作要求。
二、“写的细致传神就成功”说明小说创作要讲究细节描写。文中多处用到了细节描写,人物形
象生动传神。“父亲”高烧时,“嘴里又说着……不说胡话,只喊药名”的细节描写,渴望我答
应他出版误诊时,“父亲的眼神,如此明亮,如此坚定”等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不计较个人
名誉,一心为了医学事业的医者形象。
(八省新高考)2021 届高考语文考前最后模拟预测冲刺卷 4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渔风渔俗渔家乐
蒋子龙
处于网络时代的人,常有一种虚幻的狂妄感,动不动就爱说:“世界真小!”觉得一只鼠标
在握,五洲四洋一目了然,喜欢在虚拟的世界里称王称霸。一旦回归现实,用自己的双脚丈量
世界,才知天下之大,难以想象。其实不用说世界,就说中国最大的群岛——舟山群岛,有大
小一千三百多个岛屿,有人居住的却只有三十二个。社会已经进入“人口爆炸”“过度开发”
的今天,只一个舟山就还有一千三百多个岛屿仍保留着纯天然的野态,想想都让人兴奋和好奇。
这也正是舟山群岛无可比拟的自然资源优势。
舟山古称“海中洲”,面向大洋,背靠大陆,横流无际,群岛有致,大小对应,远近相接,
有舟有山,碧空远影……中国的文明史是“上下五千年”,舟山群岛就有五千年的开发史。其丰
富的渔盐之利,成就了全国第一大渔场。而舟山渔场的中心港口,就是著名的“沈家门”,与挪
威的卑尔根港、秘鲁的卡亚俄港并称“世界三大群众渔港”。
据传舟山海上有“十六门”之多,沈家门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四山环拥,对开两门,其势
连亘”,为天然良港,又是海上天险。自唐宋起便成为渔民及海内外船舶最佳避风港,其“东控
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是我国东南沿海通往日本、朝鲜等国的必经之地,为
“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大港,及来往使节祭海祭山的海疆要地——遵照当时中国的规定,
凡经过沈家门的海内外船队,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其名叫“沈家门”,其实是国家的东大门。明清时期,倭寇屡犯浙东,沈家门遂成为海上要
塞。沈家门外常常硝烟弥漫,海水为赤,沈家门人抗倭御敌,战绩累累。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战
舰长阔、高大,“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鹚首,屈服蛟螭”“乘风下压,如车碾螳螂”。在那
个时期,被尊为“天朝”的泱泱大国,士气高昂,御倭寇于大洋之上。
至乾隆年间,大对船、大捕船兴起,渔业大盛,渔港拓展。沈家门一派大港气象,桅樯如
林,万商云集,市肆骈列,海物错杂,大街小巷,腥味盈天。每当小黄鱼汛、大黄鱼汛、乌贼
汛、鳓鱼汛、带鱼汛、海蜇汛等汛期到来,沈家门更是旆旗招展,号角长鸣;入夜后还万家灯
火,繁华异常,有“小上海”之称。
更重要的也是舟山最幸运的,是其还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被尊为“海天佛国”的普
陀山,坐落于舟山本岛的莲花洋中,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当年鉴真和尚经此东渡日本,
成就了世界佛教史上的经典。
就在这样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中,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独特的人文资源,“上承吴越古
风,下创列岛特色”,从而积淀形成了沈家门独具特色的渔家风俗习尚,成为中国海洋文化的一
个重要标志。其核心是一个“仁”字。
以仁对海,心存敬畏。出船先“祭海”,回港要“谢洋”,甚至还要“敬鱼”。在海上遇到大
鲨鱼、鲸鱼等,渔民要向海祷告,向大鱼撒米、丢三角旗,此谓“撒米施食,丢旗引路”,以免
大鱼兴波鼓浪,掀翻渔船。
以仁对天,崇拜神灵。普陀山梵风习染舟山诸岛,信佛便成了沈家门渔民的重要风俗,“一
门都仗佛扶持”。同时还崇奉妈祖、祭拜龙王……
但,在“仁”的含义中,最重要的还是对人。这也构成了沈家门渔民文化中最温暖、最多
姿多彩的那一部分。“一船遇难,众船相救”;“一家有客,全岙接待”;“避风难胞,一宿二餐”……
内陆人乃至行驶在江河湖泊上的船家,遇见死尸都会觉得是一件不吉利的事,而以沈家门
为代表的浙江、福建沿海的渔民,在海洋上遇到浮尸,不管是不是正遇到鱼群或丰收在望,也
要立刻停止作业,将浮尸捞起,布裹席包,旋即返港。回港后将尸体摆放在岸边,等待家属认
领。无人认领者,将尸烧化,骸骨存瓮,葬于“义山”。自明代起,由几家米行牵头,在沈家门
创建了“存仁局”:饥荒施饭,流行瘟疫施医药,为收敛无名露尸及无钱置买坟地的死难者,开
辟“义冢山”,分“本地义山”和专门埋葬闽籍海难者和无主死者的“福建义山”。沈家门的“存
仁局”乐善好施,扶困济危,积德无数。
能像渔民这样仁厚地看待生死,就会勇,就会强,就会豪爽,就会快乐。千百年来,渔民
把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演绎得精彩纷呈、浩瀚广大。过去在各种各样的祭祀、庆典和节日中,
渔民们创造了斑斓多姿的文化形式。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一年一度的“沈家门民俗文化节”。其实
是全球渔民的狂欢节,来自世界各地的渔民文艺表演队,融入到舟山锣鼓、渔歌号子、舞龙、
舞鱼等当地的民俗文艺节目中,群情欢娱,渔港沸腾。中华民族的整个传统道德体系,也是以
“仁”为先的。仁,然后有义、礼、智、信,有这样淳厚的民俗风尚,必然会成就渔家最真实
的快乐。
沈家门,是历史之门,文化之门,大通之门——通海通陆通世界,天助神佑通过去、通未
来。门里门外,风光无限。
(有删改)
文本二:
我为什么写散文?
当心里萌生出一种对自己的激情,对自己有了感觉,写虚构小说或其他文体无法表达这种
情感时,便写散文。
散文凭借真诚感知生命的诗意,让自己艺术的情弦充满智慧和饱满的感情。
散文的美是融合了心灵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而创造出来的。不能指望一个虚伪的灵魂、一
个没有真情实感的人会创造出真实的美,写出感人的散文。
散文是作者“心灵的告白”,可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个人独有的感受,因而是值
得珍视的。看散文如同欣赏一个人的精神收藏品。
有了真情,再把它提升到文学的层面,表达得美,这美就是活的,充满生命力。
否则,只有美,没有真,再精致也只是工艺品,没有活趣。
正是这份真情,使散文虽很少大红大紫,却也从未被冷落过,香若幽兰。
(摘编自王必胜《读写他们(二)——一本散文和一组作家书信》)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通过对网络时代那些自以为“一只鼠标在握”就能“在虚拟的世界里称王称霸”的
虚幻狂妄之人的批评,引出对舟山的描绘。
B.以沈家门为代表的舟山群岛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环境孕育出独特的民俗和精神,
当地渔民具有勇、强、豪爽的性格特点。
C.这篇散文常常使用连续的四字词组成句子,整散结合,文白相间,简练而又雅致,将读
者引向深渺悠远的历史场景。
D.文章既从大处落笔,又注重在小处着墨,始终围绕沈家门的“渔风渔俗渔家乐”展开记
叙与描写,突显以小见大的恢宏的写作风格。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沈家门因为历史悠久,岛屿众多,逐渐由小小的渔船避风港发展为“海上丝绸之路”的
中转大港,千年不衰,是“世界三大群众渔港”之一。
B.抗倭名将戚继光驾舰于大洋上御寇的表现,与他《马上作》诗中“一年三百六十日,多
是横戈马上行”的句子一样,都令人感到气势豪壮。
C.“仁”是沈家门风俗习尚的核心,渔民以“仁”对海、对天和对人,与子夏“博学而笃
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中“仁”的观念一致。
D.中国人历来看重“养生丧死”,孟子曾向梁惠王指出正确处理这一问题有利于国家的发
展,沈家门人则用行动来体现了孟子理论的正确性。
8.文本一中,在叙写沈家门的人文环境时,作者为什么对历史进行了丰富的想象?请结合
文本简要分析。(4 分)
9.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本一的“活趣”之美。(6 分)
6.D(3 分) 文章不能体现“以小见大的恢宏的写作风格”。
7.B(3 分) A 项,沈家门“历史悠久,岛屿众多”并非其“发展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
转大港”的理由。C 项,沈家门风俗中的“仁”与子夏关于“仁”的观念并不一致。D 项,沈家
门人没有“用行动来体现”“孟子理论的正确性”。
8.①想象和引述明清时期沈家门外抗倭御敌的情境,表现了沈家门人为保家卫国而英勇杀敌的
无畏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沈家门的精神品格。②想象乾隆年间沈家门的大港气象,表现了此地
的热闹繁华,体现了沈家门的独特风貌及其历史传承。(4 分。每点 2 分,对历史的想象 1 分,
精神品格 1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文章的写作源自真心,是由对舟山纯天然野态产生兴奋和好奇而激发的,是散文“活趣”
的基础。②注重在真人真事中挖掘沈家门的文化精神,体现了作者的真情真意、真思真感,是
其“活趣”的前提。③文章旁征博引、虚实相生,语言精练,描写生动,在文学层面上表达优
美,是其“活趣”的保障。(6 分。每点 2 分,观点 1 分,分析 1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
有据、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八省新高考)2021 届高考语文考前最后模拟预测冲刺卷 5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遍地应答
韩少功
打开院子的后门,从一棵挂满红叶的老树下穿过,就可以下水游泳了。
风平浪静之时,湖面不再是水波的拼凑,而是一块巨大的整体镜面,让人不知如何是
好。你在水这边敲一敲,水那边似乎也会震动。你在水这边挠一挠,水那边似乎也会发痒。
若是有一条小船压过来,压得水平线撑不住,镜面就可能倾斜甚至翘起-这种担心一
度让我紧张。
在这个时候下水难免有些踌躇,有些心怯。扑通一声,令宝贵的镜面破碎,实为一大
暴行。好在碎片经过一阵揉挤,一阵折叠,一阵摇荡,只要泳者不动,待倒影从层层褶皱
中逐一释放,渐次舒展和平复,湖面又会成为平滑的极目一镜。
在通向山外的公路修通之前,这里有很多机船,每天接送出行的农民,还有挑担的,
骑脚踏车的,以及活猪活牛。眼下客船少了,只有几只小渔船偶尔出现。船家大多是傍晚
下网,清晨收网,手摇船桨轻点着水面,静悄悄地来,又静悄悄地去,留下冷清和落寞的
湖面,一如思绪突然消失的大脑。
水边常有两样“静物”,那是垂钓的老人和少年。据说老人身患绝症,活不了多久了。
但他一心把最后的时光留在水边,留给自己的倒影。少年呢,中学生模样,总在黄昏时出
现。他也许是特别喜欢吃鱼,也许是惦记着母亲特别喜欢吃鱼,也许不过是要用这种方式
来积攒自己的学费。谁知道呢?
阵雨扑来时,雨点敲打着水面,打出满湖的水芽,打出升腾的水雾,模糊了水平线。
如果雨点敲醒了水面的花粉,水上就冒出一大片水泡,冷不丁看去,像光溜溜的背脊上突
然长满疖子。
几只野鸭惶惶地叫着,大概被这事儿吓着了,很快钻入草丛。
不远处,一条横越水峡的电线上,有个黑物突然直端端砸下,激起水花四溅。我以为
有什么东西坠落,过了片刻才发现,那不是坠物,而是一只鸟突然垂直俯冲,捕获了什么
以后,带水的翅膀扑棱扑棱,又旋回高高的天空,在阳光中播下一串闪闪的水珠。我不知
道这种鸟的名字,只记住了它一身蓝绿相杂的迷彩。
还有一只白鹭在水面上低飞,飞累了,先大翅一扬,再稳稳地落在岸石上,让人想起
优雅的贵妇,先把大白裙子一提,再得体地款款入座。它一坐好半天,平视远方,纹丝不
动,恍若一尊玉雕。但如果发现什么情况,玉雕眨眼间就成了银箭。一声鹭鸣撒出去,树
丛里就有数十只白鹭跃出,扑棱棱组成数十道白光,在青山绿水中绽放和飞掠。
它们有时候绕着我巡飞,肯定把我误认为鱼,一条比较奇怪的大鱼,大得让它们不知
如何下口;小鱼也经常围着我巡游,肯定把我当成一只落水的大鸟,同样大得让它们不知
如何下口。
不知是什么鱼愣头愣脑,胡乱嘬咬,在我的腿上和腰上留下痒点,其中一口咬得太狠,
咬在一个脚趾头上,痛得我从迷糊中惊醒。我这才发现,钓鱼的“静物”已经走了,天地
间全无人迹。
其实,这里还有很多人,只是我看不见罢了。想想看,这里无处不隐含着一代代逝者
的残质,也无处不隐含着一代代来者的原质-物物相生的造化循环从不中断,人不过是这
个过程中的短暂一环。对人来说,大自然是人的来处和去处,是万千隐者在眼下这一刻的
隐形伪装之所。有人说,接近自然就是接近上帝。那么,上帝是什么?不就是不在场者的
在场吗?不就是太多空无的实在吗?不就是一个独行人无端的惦念、向往以及感动吗?
就因为这一点,我在无人之地从不孤单。我大叫一声,分明还听到了回声,听到了来
自水波、草木、山林、破船以及石堰的遍地应答。
寂静中有无边喧哗。
(选自韩少功散文随笔集《山南水北》)
文本二:
在我看来,在中国当代的小说家中,很少有人像韩少功那样将随笔写得那么得心应手,
那么睿智。经过办《海南纪实》《天涯》杂志的考验,经过大特区商海浪潮的冲击,他的思
想更深刻成熟了,他的文风更老辣简洁了,他对文学的追求似乎更执著了。他右手写小说,
左手写随笔。在随笔的写作中,韩少功天赋中那种我们称之为智慧的素质被发挥到一种巅
峰状态。读着他近年的随笔,我有时会产生出这样一种古怪的想法:不知随笔这种文体是
专为韩少功准备的,还是韩少功天生就应当写随笔?
不管是韩少功无意间碰上了随笔,还是随笔找上了韩少功,韩少功的随笔写得好,却
是读过他的作品的人都公认的事实--那是智慧的独语,是哲学的散文化,也是生活常态的
文学化。
随笔是一种需要智慧的文体。智慧不是聪明的滑头和取巧,不是知识的炫耀和卖弄;
智慧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境界,一种心血的燃烧。韩少功的随笔,给我
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智慧。不过他的智慧,不是经院或书斋里的智慧;他的智慧,更多的
是来自生活的启示,来自他的生命的激发;他的智慧,不是体现于某篇文章,某个局部或
某个词句,而是化为一种精气流荡于他所有的文字中,并成为他作品的纹章印记,成为他
的人格在随笔中的自然呈现。
(摘编自陈剑晖《智慧的独语-关于韩少功散文随笔的札记》)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我”这个下湖游泳者的视角观察和感受世界,文中直接表现“我”的笔墨
不多,却让人感觉到处处都有“我”的存在。
B. 作者面对镜子般的湖面“不知如何是好”,感觉下水打破湖面“实为一大暴行”,生
动传达出视湖水为有生命之物的微妙心理。
C. 老人和少年像两样“静物”一样在水边垂钓,作者不仅欣赏这样一幅安静的生活画
面,更赞赏他们面对生活磨难时的沉静和坚毅。
D. 静是作者刻意营造的大境界,静中又充满生机勃勃的动,包括阵雨、水鸟、游鱼这
样真实可感的动,也包括意念中的“无边喧哗”。
7.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一选自韩少功散文随笔集《山南水北》,字里行间流荡着一种睿智和精气,是
一篇个性色彩鲜明的“智慧的独语”。
B. 随笔是一种需要智慧的文体,这是它与小说、散文等文体的不同之处,而真正的智
慧大都来自生活的启示和生命的激发。
C. 韩少功作为著名作家,写过小说,办过杂志,后来他在随笔这种文体中真正找到了
用武之地,文学成就也达到了巅峰。
D. 凡是读过韩少功作品的人,都认为他的随笔写得好,因为这些作品不耍小聪明,不
投机取巧,也不炫耀和卖弄知识。
8. 请简要赏析文本一中画横线的段落。
9. 文本二认为韩少功的随笔“是哲学的散文化,也是生活常态的文学化”,文本一是
怎样体现这些特点的?
6. C C.“更赞赏他们面对生活磨难时的沉静和坚毅”错。由“他也许是特别喜欢吃鱼,也
许是惦记着母亲特别喜欢吃鱼,也许不过是要用这种方式来积攒自己的学费。谁知道呢”可知,
作者并不确定少年是否处在人生磨难中。
7. A
B.“随笔是一种需要智慧的文体,这是它与小说、散文等文体的不同之处”表述错
误,不能说小说、散文不需要智慧;
C.“他在随笔这种文体中真正找到了用武之地,文学成就也达到了巅峰”于文无据。文中只说
韩少功随笔写得好,“在随笔的写作中,韩少功天赋中那种我们称之为智慧的素质被发挥到一种
巅峰状态”,没有提及“用武之地和文学成就也达到了巅峰”等内容;
D.不合文意,因果关系不能成立。认为写得好的原因是“那是智慧的独语,是哲学的散文化,
也是生活常态的文学化”。
故选 A。
8. ①动词使用新颖贴切,十分传神。如写白鹭栖息时“款款入座”,既拟人化,又切合前文“贵
妇”的身体,妙趣横生;再如写鹭鸣“撒出去”,化无形的声音为有形的物体,生动可感。
②多用比喻修辞手法,富于表现力。“优雅的贵妇”“大白裙子”“玉雕”“银箭”“数十道白光”
等多个喻体,都运用得非常形象恰切。③动静相映,给人深刻印象。先充分描写白鹭的静,“稳
稳地”“纹丝不动”,再突出刻画白鹭的动,“跃出”“绽放和飞掠”,动静前后对比,形象十分鲜
明。
9. ①文本一的思想内核是作者对于世界、自然和生命的哲学思考,文体形式却是一篇意境幽远、
文采斐然的散文,这种将哲学散文化写法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有浓厚的文学色彩。②文本一
记述的是作者下湖游泳这样的寻常的生活情景,呈现出来的是一篇优美耐读的文学作品,作品
将生活常态文学化,使读者既能感受到生活的情趣,又得到了文学的熏陶。
(八省新高考)2021 届高考语文考前最后模拟预测冲刺卷 6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冬至的礼物
奚同发
今天是冬至,白天上街买馅自己包了饺子,反正一人吃饱全家不饥,于是中午晚饭都吃了
饺子。
他独居多年。在自己尚不知疼痛的年龄便失去了父亲,母亲独自把他带到十岁多也撒手人
寰。成年后从农村招工进厂,而后也有过短暂的家庭欢乐。不幸的是妻子在生孩子时没有抢救
过来,儿子四岁多也因病折。很长一段时间,他不知自己的生命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身边
的人一个个都先他而去,唯独让他还活着,而且一直活到快七十岁。
小区一帮老头儿常聚在一起晒太阳。老胡头爱说儿子多么多么忙、多久多久才打来一个电
话。虽如此,他脸上仍是一副满足的样子,有些炫耀的意思。如果谁家孩子回来看他们一趟,
或给某个老家伙过个生日,他们一准会从儿子说要回来那天起,便开始向大家唠唠叨叨∶都多
大年纪了,还过啥生日,可儿子非要回来给咱过,你说这些孩子天天忙得啥样儿?比如老胡这么
一说,一圈人便夸赞他养了个好儿子。老胡自然高兴得合不拢嘴,多少天后还会向大家复述他
过生日的盛况∶终于全家人都聚齐了,孩儿还亲自炒菜,你说男孩儿怎么喜欢下厨?都是女人的
事儿嘛!大家知道他故意这么说,还是纷纷接话∶不就是为让你老家伙高兴吗?搁平日,人家西
装革履,家有保姆,哪会自个儿下厨呀?
现在的商家无孔不入,就是冬至也弄得满大街的节日气氛。电视节目也都与冬至有关。坐
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无聊地频繁换台,打瞌睡,干脆关了电视闭目养神。还不到七点,他这
时不会上床睡觉,咋说也要挨到九点或十点,否则夜太长,要醒几次。
如果儿子活着,也该成家立业,也该有了孩子了……如果儿子一家今天回来,他肯定也会
提早张罗一桌好菜好饭等着他们。
也下意识地望了一眼门,竟好像有钥匙转动。他揉一下双眼,不是幻觉,也不是老眼昏花,
确实锁柄在转动。
接下来,他看到门被推开一道缝,一只手从门缝伸进来关掉门侧的开关。"啪"的一声,全
屋顿时黑下来。他轻轻地发出一声惊讶。见过太多世面,走过太漫长的人生,已退休多年简直
挨着日子等待大限的他,似乎对此不会有太多怎么样的反应。打劫或偷窃?如此熟练地开门、熄
灯,像进了自家门,显然不是他们第一次"光临"同样的住宅。
眼睛还没适应,借着门外的光,他看到呼啦啦冲进几个黑影,其中一人转到他身后用双手
蒙住他的眼睛,好在手并不重。接下来,他没听到任何命令他的恐吓或威胁,身后的男声只是
说∶快。再就是感到身前的茶几上一阵哗啦啦响动。身后男子又说∶儿子,快点儿,你们快点
儿。一个童声应答∶爸爸,就好,马上就好。
突然手机铃声在他身后响起,捂他眼睛的一只手随即挪开。
他听到身后的手机里有人说∶儿子,你们什么时候到呀?接着,手机里又传来一女声∶让我
说,让我说。儿子,你们到哪啦? 我跟你爸在小区 门口等你们哩?
余左手捂着他左眼的男子,迅捷松手跳开,然后冲向门口,按压墙壁上的开关……"啪"的
一响,大家都在暖黄色的灯光下了。
顿,他的老眼才看清∶身前茶几边站着一个男孩儿和一个女人,两人正拆一个大纸盒子的
手停在半空,另一年轻男子站在门口望着他张口结舌…..
哈哈哈.他先笑了。
认出来了,是楼上老张的儿子一家。儿子眼边那颗痣非常明显,跟他爸一样一样的。不等
人家三口回过神儿来,他淡定地说∶孩儿,你们走错门了,你爸住楼上。
老张儿子一家极为尴尬,连忙道歉。女人边收拾桌上的东西,边道∶瞧这事儿弄得,瞧这
事儿弄得……男也说∶真对不起,真对不起,大爷大爷……
没事没事。他说着这些,人家已"咣"一声拉上门。屋内又一次寂静下来。他自笑了,正想
自己的儿子,老张儿子一家就来了,也算是老天爷可怜他,给他一个短暂的冬至礼物吧。这屋
里多少年没来过年轻人和孩子啦!他索性又打开电视,调来调去,荧屏上一个主持人正下饺子,
另一主持人说着什么"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有管"。
瞧瞧,这日子,哪的人过得都差不多,楼上楼下也就差个孩子回来。他之前上过老张家,
也去过楼下老刘家。除了家具款式略有差异外,各家屋里家具摆放位置大同小异。如果不开灯,
摸错了屋,进错了门儿,也没啥不可能的。更何况这单元楼都长得一个样儿,有一次他走到另
一单元,钥匙半天塞不进锁眼,屋里人就开了门…哈哈,大家相视一笑,瞧这事弄哩,错了…
刚放松靠到沙发背上的他,突然身子挺得直直的——可是,可是,他们的钥匙?老张家的钥
匙咋能打开∶家的门呢?
文本二∶
又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
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
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都一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
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
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
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
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
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
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选自顾颉刚《通俗论集·怀疑与学问》)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详写老胡头向众人说起儿子回来给自己过生日的事情,意在与"他"处在失去亲人的
孤独境况形成对比,同时为下文开错门的情节做铺垫。
B.一次错误的开门入户却让孤独老人感到这是冬至短暂的礼物,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社会问
题∶空巢老人问题。社会应给他们更多的关注与精神慰藉。
C.老张儿媳反复说"瞧这事儿弄得",儿子反复说"真对不起",展现了老张儿子一家误入别
人家的尴尬场面,也表明老张的儿子并不经常回家探望老人。
D.作者刻意略去主人公的姓名、职业、身份等信息,也略去了外貌描写,重点突出老人的
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这样使老人的形象更具代表性、普遍性。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孩子们回家祭祖的日子,在北方有吃饺子的
习俗,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这一天独居老人感到格外孤独。
B.《大学》是讨论教育问题的儒家经典,相传为曾子所著;《大学章句》是朱熹对《大学》
的解析,被认为最有权威,影响最大。戴震敢于质疑朱熹,是需要勇气的。
C.顾颉刚认为怀疑虽然有它的消极影响,但是更有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积极意义。
同理,我们对于小说等文学作品的赏析,也可以在质疑中获得新的发现。
D.戴震质疑的核心是宋代的朱熹怎么可能了解一千多年前周代人的真正想法呢?所以朱熹
在《大学章句》里阐发的观点、所做的分析,也未必完全符合古人的本意。
8.从冬至夜里"他"的房门突然被打开起,独居老人的心理经历了怎样跌宕起伏的变化?请结
合文本一相关情节简要分析。(5 分)
9.顾颉刚主张学贵有疑。对于文本一中"老张的儿子小张误入老人家门"这一情节,在课堂
上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质疑。有人认为这不合情理,是作者情节设计上的败笔;但也有人认为作
者已然认识到了钥匙的问题,还这样设计,应该是刻意而为,必有匠心。你要参与讨论并发言,
请写出发言要点。(6 分)
6.B (人的思想是会变化的,脱党叛党的人是后来思想蜕化变质的,不能说他们在参加“一大”
时就是坏人,那时的他们还是革命的仁人志士。)
7.B (A 项中的《骆驼祥子》不是红色经典,C 项中“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强调的是学习积
累的重要性,不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D 项中“教科书关于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的说法是错误的”的表述错,文中只是说梁衡的散文观不同于教科书,两者不存在谁对谁错的
问题,只是判断的角度不同,“对审美的追求才是散文的核心任务”于文无据。)
8.①形而下(物质)的“船”:包括南湖红船在内的与中国革命相关的船只。②形而上(精神)
的“船”:是指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评分参考:一点 2 分,共 4 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9.①描写之美:作者在文中客观清楚地描写了部分重要党史。②意境之美:作者在叙写党与船
的历史时,营造出了一种斗志昂扬、奋发向上的美的精神境界。③哲理之美:作者将红船上升
到“政治的象征和哲学意义的昭示”的高度,富含哲思。
(评分参考:一点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八省新高考)2021 届高考语文考前最后模拟预测冲刺卷 7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驿站
夏坚勇
手头有本《中国文化史词典》,闲暇无事,随手翻翻,却见到这样一条辞目——驿站,诠释
为: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住处。后面还有一系列与此有关的辞目:
羽檄、军台、驿丞……林林总总,在惜墨如金的词典中占去了差不多三页的篇幅,可见这词条
的负载是相当沉重的。
词典上的解释似乎过于矜持。感觉深处的驿站,总是笼罩在一片紧迫仓皇的阴影之中,车
辚辚,马萧萧,那急遽的马蹄声骤雨般地逼近,又旋风般地远去。轮值的驿官匆匆验过火牌,
签署文书到达本站的时间,那边的驿卒已经换上了备用的快马,跃跃欲试地望着驿道的远方。
驿道上滚滚的烟尘会惊扰得避让的行人惶惶不安。此刻,在田间劳作的农夫会望一眼那远去的
快马,心头难免一阵猜测:那斜背在驿卒身后的夹板里,是升平的奏章,还是战乱的塘报?或许
过不了几天,从相反方向驰来的快马,少不了要降下抽丁增税的圣旨哩。
若是在夜晚,马蹄在驿道上敲出的火花瑰丽而耀眼,于是在门前捣衣的村妇便停下手来,
一直望着那火花渐去渐远。“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西风初至,砧声四起,为久
去不归的征人赶制寒衣。自从班婕妤写出《捣素赋》以来,捣衣的情境便成为闺怨诗久吟不衰
的重要母题,砧声总是在秋夜响起,而寒衣一般都要送往塞外,诗人们穷极才思,把女子捣素
的动作描绘得舞蹈一般婀娜多姿,并对那划破静夜的砧声特别作了牵人心魂的渲染。但有谁曾
把这月下的砧声和驿道上的马蹄声作过类比和联系,写出思妇目送驿马远去时的悲剧性感受呢?
驿卒的神色永远严峻而焦灼,那充满动感的扬鞭驰马的形象,已经成为一幅终结的定格。
对于他们,这或许只是出于职业性的忠诚,他们大抵不会意识到,一个古老而庞大的王朝,正
在这马蹄声中瑟瑟颤抖。请看杜牧的这首《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杨玉环爱吃荔枝,这种个人的小嗜好本来无可非议。但问题在于她不是一般的女人,而是
“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皇贵妃,于是,个人的小嗜好便演成了历史的大波澜,搅得天翻地覆。
据说为了进荔枝,一路上驿马踏坏了无数良田,而驿站中的马匹也跑死殆尽,驿官无法应差,
纷纷逃去。当杨贵妃远望着“一骑红尘”而展颜一笑时,那笑容背后并没有多么深刻的含义,
她只是觉得挺开心,最多也不过有一种“第一夫人”的荣耀感,或许还会勾起一缕思乡之情,
因为荔枝来自她的巴蜀老家。她绝对不会想到,在驿马经过的漫漫长途中,有一个叫马嵬驿的
地方,已为她准备了一座香冢。
其实,千里迢迢用驿马进献荔枝,唐明皇和杨贵妃都不是始作俑者。《后汉书·和帝纪》载:
“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阻险,死者继路。”有唐羌其人,向朝廷冒死进
谏:“臣闻上不以滋味为德,下不以贡膳为功。”“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寿。”这位汉和帝倒
不很固执,居然听进去了,下诏停止了这一暴政。汉和帝受用荔枝,大概只是为了延年益寿,
没有多大意思,后人知道的也就不多。
一千多年以后,一位住在重庆的文化人有感于时事,操起讽刺诗作武器:
荒村细雨掩重霾,警报无声笑口开。日暮驰车三十里,夫人烫发进城来。
小诗在重庆《新民报》一经发表,立即不胫而走,各家报纸纷纷转载。当时正值抗日战争
最艰苦的年头,一边是最高当局高喊着“一滴汽油一滴血”,要国民勒紧裤带;一边却是高官政
要们奢侈豪华,挥霍无度。比之于杜牧的《过华清宫》,这首小诗自然更带点打油的味道,但对
权贵讽刺之辛辣,却着实令人拍案叫绝。
写诗的文化人其实是位小说家,他叫张恨水。
文本二:
有人说:什么是大散文?一九九二年我们办《美文》杂志时,散文界是沉寂的,充斥在文坛
上的散文一部分是老人们的回忆文章,一部分是那些很琐碎很甜腻很矫揉造作的文章。我们的
想法是一方面要鼓呼散文的内涵要有时代性,要有生活实感,境界要大,另一方面鼓呼拓开散
文题材的路子。我们杂志坚持我们的宗旨,所以十多年来,我们拒绝那些政治概念性的作品,
拒绝那些小感觉小感情的作品,而尽量约一些从事别的艺术门类的人的文章,大量地发了小说
家、诗人、学者所写的散文,而且将一些有内容又写得好的信件、日记、序跋、导演阐述、碑
文、诊断书、鉴定书、演讲稿等等,甚至笔记、留言也发表。没有发表过散文诗和议论缺斤短
两一类的杂文。在争论中,有一种观点,叫“清理门户”,这是针对我们大而化之的散文观的。
提出“清理门户”观点的是一位学者,也是研究散文的专家,是我所敬重的人,也是我的朋友,
他的观点是要坚持散文的艺术抒情性。我们不是不要散文的艺术抒情性,我们担心的是当前散
文路子越走越窄,散文写作境界越来越小,如果仍在坚持散文的艺术抒情性,可能导致散文更
加沦为浮华而柔靡的地步。要改变当时的散文状况,必须矫枉过正。现在看来,我们的“大散
文”观念得到社会普遍认同和肯定。
[注]文本一《驿站》选自《湮没的辉煌》,后入选“东方文化大散文原创文库”。文本二为
贾平凹对散文的一些看法,他早年提出了“大散文”的概念。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从词典释义入手,随意而富有生活实感,“占去了差不多三页的篇幅”则暗示了“驿站”
文化意蕴的厚重。
B.文章从农夫、思妇等多角度展开叙写,“砧声”和驿站本无直接联系,是作者有意要将其与驿
站马蹄声相类比。
C.杨贵妃的故事中,进献荔枝需途经驿站,她最后死去的地方“马嵬驿”恰好也是个驿站,如
此行文十分巧妙,也发人深省。
D.文章从“驿站”切入,看似写驿站,实则重在“讽喻”,连写三个历史事件,意在说明杜牧、
唐羌、张恨水的直言之勇。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车辚辚,马萧萧”是杜甫《兵车行》的开篇,借驿站旁络绎不绝的车马,直接表明了战况
的激烈。
B.“捣衣”也称“捣素”,是古诗中思妇的典型动作,如“捣衣砧上拂还来”用污渍难以拂去体
现了思妇的艰辛。
C.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唐代诗人提供了创作素材,催生了《马嵬》(李商隐)、《咏怀古
迹》(杜甫)等名篇。
D.张恨水的作品批判国民党反动派,左翼作家鲁迅也曾写过同一题材的作品,他的“横眉冷对
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的名句。
8.贾平凹呼吁要创作“大散文”。请结合文本二,分析贾平凹心目中“大散文”的特点。(4 分)
9.如欲以“《驿站》的散文性”为题写一则《驿站》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6
分)
6.D(“连写三个历史事件,意在说明杜牧、唐羌、张恨水的直言之勇”分析不正确。文章以“驿
站”为出发点,依次从杜牧、唐羌其事联想开去,在基本围绕“驿站”行文的情况下,丰富了
文章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不是以说明三人的直言之勇为目的。)
7.D[A.“借驿站旁络绎不绝的车马,直接表明了战况的激烈”说法不正确。《兵车行》的开头并
未写明此事发生在驿站旁边,只是说明了行军的阵势和匆忙之感,并不能直接表明战况的激烈。
B.“用污溃难以拂去体现了思妇的艰辛”说法不正确。“捣衣砧上拂还来”中“拂还来”的是月
光,不是污溃。C.“催生了《马嵬》(李商隐)、《咏怀古迹》,(杜甫)筋名篇”说法不正确。《咏
怀古迹》(杜甫)是写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的,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
事无关。且从怀古诗的写作内容上来说,写唐代的事件对杜甫来说,也不是怀古。]
8.①境界大,有时代性、生活实感,拒绝小感觉小感情;
②题材广泛,涉及别的艺术门类,拒绝政治概念性的作品;
③不排斥艺术抒情性,但情感不矫揉造作。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 4 分。意思与答案相近即可)
(解析:结合文本二,可以将“大散文”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境界,境界要大,
要有时代性、生活实感,与之相反的是“小感觉小感情”;二是关于题材,要涉及别的艺术门类,
与之相反的是“政治概念性”;三是关于“艺术抒情性”的讨论,需要指出艺术抒情性和大散文
的关系是什么。)
9.①《驿站》从驿站切入,自由联想,行文流畅,兼有记叙、描写与抒情,属于散文;
②《驿站》描写细腻,文笔优美,情感充沛,富有艺术性和抒情性,符合传统散文的优点;
③《驿站》兼顾史实,视野广泛,境界高远,文化意蕴深厚,有“大散文”的特点。
[解答本题,首先需要确定《驿站》的散文文体,再结合文本二,依次分析其作为散文的传统特
点(艺术抒情性)和新特点(即第 8 题“大散文”的相关特点),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答满三点得 6 分,每一点中的答案,不要求面面俱到,能写出与答案
意思相近的观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