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2021 年福建省各地
最新期中语文高一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 I
福建省福清市高中联合体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新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人的行为能力以及提供各种超感官体验时,其产
生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每天各种无用信息占据人们的大量时间,使人的非理性冲动增多,人际关系变
得越来越淡薄,也更容易让人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媒体与受众两方面入手,
积极寻求对策。
从媒体角度看,媒体可以利用信息智能匹配技术降低受众的信息接收成本。这项技术以数据分析为依
托,使信息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从而与受众的需求相匹配。比如,一些媒体机构根据用户个人需求方面
的关键词,以往浏览的相关数据以及学历、职业、爱好等特征信息,进行汇集、整理、跟踪和分析,并根
据用户充值、消费、反馈等数据信息,了解和掌握不同用户的个性化潜在需求,进行精准的信息推送。虽
然公司主要以推广自己的服务项目为目的,但这种技术更注重用户的体验和选择,会大大减少许多有意无
意强加于受众的信息,从而降低了受众进行信息处理的时间成本,使其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接收自己需要
的各种信息。这样的智能匹配模式会越来越精细化、个性化和特色化。比如,有的技术可以根据手机定位,
确定用户是在办公场所、家里还是旅途中来推送合适的视听内容;还可以根据用户手机的睡眠模式、工作
模式等确定推送时间,以及根据某一信息关注度的高低确定是否推送。
从信息受众角度看,受众需要提高理性使用新媒介的能力。受众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即对媒
介本身带来的危害及个人在媒介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持清醒认识的能力。任何时候,受众都要保持对
新媒介的主动权、选择权,不能被媒介技术左右,而要学会组织与控制信息和技术。这种主动选择权是建
立在一定的媒介素养基础上的。除此之外,受众还需要提升法律、伦理道德、文化等方面的素养,能够准
确判断信息的是非利弊,并掌握好在新媒介上的话语行为的规范和尺度,从而将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降到
最低。
2
既要推动媒介的技术革新,又要提升受众对信息的批判思考能力。只有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使
媒介技术真正为我所用,形成媒介与受众的良性互动。
(摘编自马慧茹、冶进海《理性面对新媒介的信息海洋》)
8.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媒介产生负面效应的原因是人们在信息海洋中没有获得主动权、选择权。
B. 人们因无用信息泛滥而形成的非理性冲动,会导致紧张和焦虑情绪的产生。
C. 信息智能匹配技术可以根据受众需求实现智能化、多样化信息的精准推送。
D. 以推广服务项目为主要目的,决定了媒体机构非常注重用户的体验和选择。
9.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先提出新媒介有着负面效应,并由此指向减少新媒介负面效应 对策。
B. 全文围绕如何理性地使用新媒介这一问题,从两个密切相关的角度来展开分析。
C. 文章的第二段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信息智能匹配技术的特点、缺陷以及发展。
D. 文章先提出新媒介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接着分析解决方法,最后总结得出结论。
10.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信息智能匹配技术的精准推送使受众得到好处,对此受众仍要保持清醒头脑。
B. 信息智能匹配技术的持续发展,得益于手机、网络的普及和媒介的广泛应用。
C. 提升媒介素养,人们就可以组织与控制信息和技术,判断信息的是非利弊。
D. 如果受众理性使用新媒介的能力不能提高,媒介技术革新的成果就要大打折扣。
【答案】8. D 9. C 10. C
【解析】
【分析】
3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新媒介产生负面效应的原因是人们在信息海洋中没有获得主动权、选择权”因果分析不当。前半句
“新媒介产生负面效应的原因”源于原文第一段,后半句“人们在信息海洋中没有获得主动权、选择权”
源于原文第三段。从全文看,文章主要是从“媒体”和“信息受众”两大角度进行对策分析,因此,需要
把对策转换为问题或原因,即“从媒体可以利用信息智能匹配技术降低受众的信息接收成本”可以转换为
“受众的信息接收成本高”,从“从信息受众角度看,受众需要提高理性使用新媒介的能力”转换为“受
众使用新媒体缺乏理性”。由此可知 A 错。
B.“人们因无用信息泛滥而形成的非理性冲动,会导致紧张和焦虑情绪的产生”强加因果。原文说“每
天各种无用信息占据人们的大量时间,使人们非理性冲动增多,人际关系越来越淡薄,也更容易产生紧张
和焦虑情绪”,三者是并列关系,而题目表述为因果关系,所以 B 项错误。
C.“多样化信息的精准推送”分析错误,根据原文“一些媒体机构根据用户个人需求……进行精准信息
推送”“虽然公司主要以推广自己服务项目为目的,但这种技术……接收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可知受
众需求个性化信息的精准推送,而不是多样化信息的精准推送。所以 C 项错误。
故选 D。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缺陷以及发展”中“缺陷”概括错误。原文第二段有两处“比如”,即使用了举例论证方法;而两
处举例论证所论证的内容概括为“信息智能匹配技术的特点、优势以及发展”,没有论证“缺陷”。
故选 C。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人们就可以组织与控制信息和技术,判断信息的是非利弊”分析错误。根据原文“从而将媒介信息
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可知 C 项对推出的两大结果“就可以组织与控制信息和技术”“判断信息的是非
4
利弊”表述过于绝对。
故选 C。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以武侠文学为原型,融舞蹈化的武术技击表演与戏剧化、模式化的叙事情节为一
体的类型影片。中国武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舞蹈艺术的神韵,中国武侠电影在汲取武术的外在形态和
神韵的过程中,形成了武打动作的舞蹈化风格,生龙活虎的武术技击在银幕上便演变为一种优美动人的武
术之舞。由于武术打斗在电影中是高度艺术化和表演化的动作奇观,所以,我们把它称为银幕上的“武舞”,
即武术之舞。
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技巧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动作表演。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打斗、单纯的视觉奇观,
而是武打与剧情、与情景、与人物性格的相互交融。中国武术进入电影之后,演变为一种以艺术表演为主、
击打对方为辅的武术之舞。观众在欣赏一场技艺精湛的动作搏击时,实际上看到的是一场在“影像舞台”
上展开的武舞表演。
中国武侠电影在它极具表演性的武术对打和曲折委婉的故事情节中,隐含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式的
文化伦理,这是支撑整个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包括武侠电影中的人物所归附的不同武术门派,所采用的
各种剑术、拳法,其实都带有特定的伦理色彩,都会与武侠道义和社会道德相联系。作为武侠电影的“主
题道具”,刀剑的选择与使用同样具有艺术的表述功能与文化意义。
中国武侠电影在人物性格的创作上,严格依循着善恶分明、忠奸立判的美学原则,并通过善与恶的尖
锐对立,美与丑的鲜明映照来建立影片的叙事体系和价值体系。由此,中国的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
的人物谱系:以英雄义士为主体的善的形象和以奸臣贼子为主体的恶的形象。同时武侠电影在历史发展过
程中形成了“报主”与“尽孝”的叙事母题、“家族为本”的武林道义、“义非侠不立”的精神取向和
“善恶有报”的世俗伦理等,建立了武侠电影特定的伦理构架。
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注重武德的电影作品,特别是对暴力的表现方面提供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其中
包括暴力的喜剧化、舞蹈化、诗意化等消解暴力的有效方式。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武侠动作片的“国际
化”正在改变世界电影中暴力影像的存在方式。
5
事实证明:武侠电影所蕴藏的商业潜力,已经成为电影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中国的武侠电影
因其无可比拟的武艺和神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世界电影界的青睐,从而使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国际化进
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摘编自贾磊磊《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及其文化精神》)
1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打斗是高度艺术化、程式化的动作表演,人们称其为“武舞”。
B. 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技巧将武打与剧情、情景和人物性格相互交融,以艺术表演为主。
C. 中国武侠电影中隐含的文化伦理是支撑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武侠道义和社会道德色彩浓厚。
D. 中国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从而也影响了武侠电影的叙事和价值体系。
1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中国武侠电影的“武舞”和文化精神两个角度展开论述,侧重阐释文化精神一面。
B. 前两段在阐释武舞表演时,先介绍了中国武侠电影的概念,以此引出了对于“武舞”的分析。
C. 文章后四段从四个方面对中国武侠电影中蕴含的文化精神进行了论述,说理清晰。
D. 文章指出中国武侠电影塑造人物遵循一定原则。并注重武德,是为了证明武侠电影有文化精神。
1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打斗和现实中的武术打斗是不同的,因为它融入了舞蹈元素,是优美动人的。
B. 中国武侠电影的很多元素都具有文化性,电影中的武术门派设定、剑术、拳法,甚至“主题道具”都
有特定含义。
C. 中国武侠电影对暴力的表现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中国武侠动作片的“国际化”改变了世界电影的存在
方式。
D. 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术对打及故事情节等渗透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其中特别注重对世俗伦理观念的阐释。
【答案】11. D 12. C 13. B
6
【解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
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
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D 项,“中国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从而也影响了武侠电
影的叙事和价值体系”颠倒因果关系,原文第四段中说“由此,中国的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
谱系”,可见是武侠电影的“叙事体系和价值体系”导致“中国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
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
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 项,“文章后四
段从四个角度对中国武侠电影蕴含的文化精神进行了论述”错误。梳理文章内容发现,文章最后一段说的
是“武侠电影所蕴藏的商业潜力”,不是对文化精神的论述。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
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
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A 项,“因为它融入了舞蹈元素,是优美动人的”错误。根据原文“中国武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舞蹈
艺术的神韵,中国武侠电影在汲取武术的外在形态和神韵的过程中,形成了武打动作的舞蹈化风格,生龙
活虎的武术技击在银幕上便演变为一种优美动人的武术之舞”可知,“因为它融入了舞蹈元素,是优美动
人的”强加因果。
C 项,“改变了世界电影的存在方式”分析错误,文章第五段说的是“正在改变世界电影中暴力影像的存
在方式”。
D 项,“特别注重对世俗伦理现念的阐释”错误。结合“中国武侠电影在它极具表演性的武术对打和曲折
委婉的故事情节中,隐含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式的文化伦理,这是支撑整个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分析,
7
“特别注重对世俗伦理现念的阐释”于文无据。
故选 B。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
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
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
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
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
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福建省福州市格致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使用的语言是生活语言。作者只
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语言具有衅明个性特点。第二十四回自“贾芸出了荣国府回家”至
“一面趔趄着脚儿去了”,一千八百多字,却写了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人、贾芸的舅妈、醉金刚倪二
和贾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廖寥数笔,但俱各传神,卜世人夫妇的鄙吝和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人
物的语言也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一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有蜜!”这是初恋中的智能的语言,反映
她心里的甜意。“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是金钏的语言,反映她因受宝
玉的赏爱而心悦意肯、别无他虑的心态。“‘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搬谎”。这是李贵的语言,
反映他护送宝玉读书,但不识字,也不理会读书,只是从旁听闻的状况。《红楼梦》里最能言善语的要数
黛玉、王熙风、红玉、麝月几人。林黛玉慧心巧舌、聪明伶俐;王熙凤先意承志、博取欢心;红玉伶牙俐
齿,如簧百转;麝月在教训老婆子时词锋遇人,势猛气锐。作者对这四个人的语言是精心设计的,是特写。
《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毋庸争议的,但它还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不
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而且它从开头至八十回的叙述,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
融的,是一体。诗是什么?是抒情,抒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而不是干巴巴的纪事,《红楼梦》确有这种
抒情性的特点。
(摘编自冯其庸《的语言魅力》
8
材料二:
《红楼梦》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正如鲁迅所言,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见缠绵,革命家
见排满……持自传说、素引说、阶级斗争说者亦众,此现象实属正常。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
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其实开篇作者就借空空道
人说出,即“大旨谈情”。《红楼梦》可称为“言情小说”,但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不同。我们可
以从“情”字来赏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第一层境界,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若如此看待
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
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国立传、为女正名。刘鹗《老残游记》言:雪芹之大痛深悲,乃是
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一起,
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却不在意自己
也在雨中。受父笞打,黛玉来探,却只嚷不疼,希望黛五不要伤心……
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体贴,以已之心体人之心,即“已
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仁”的内核。当时“仁”道日渐僵化,而作为躯壳的“礼”反据要津,《红
楼梦》中亦有暗讽,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而宝玉
形象是对“仁”“礼”平衡的一次拨乱反正。有人说《红楼梦》的内核是对封建道德的反抗,宝玉就是代
表。实则大谬,宝玉蔑视的是虚伪,是礼,而非道德,他领会到了仁道精髓,即体贴,是真道德的践行者。
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更是充满无限情怀的天真之书、博爱之书。“仁”道建立
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推已及人,即可得仁。宝玉对一切美好、纯净的事物都充满关爱,第三十五回说宝
玉“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
宝玉之“多情而善感”毫无矫揉、发乎真心,他有仁心,坚持、热爱、有信仰;他有诗心,天真、浪漫、
充满想象。二者结合,便是宝玉这个“混世魔玉”的真实面貌,而这或评也是《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
之“情”的真实面貌。
(摘编自王学良《如何赏析作为“言情小说”的》)
材料三:
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
9
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黛玉进府,是贵族少女兼伶仃孤女角度;刘姥姥进大观因是穷人兼世故老
妪角度;查抄大观园是从权力顶峰跌落的王熙凤角度。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曹雪芹善于使
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圈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红楼梦》人物视角叙事既考
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或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有重要联
系。在《红楼梦》前三回中得到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风、宝玉、黛玉。熙凤和宝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
黛玉到荣国府,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她夸黛玉长得好,主要为逗
老祖宗开心,所以还有下边的话:“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至
于黛玉标致到什么程度?曹雪芹却故意不写,他要将黛玉的外貌放到最应该观察的人眼中写,绛珠仙草只
能在神瑛侍者面前显露世风姿。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必须从贾宝玉眼中
看出,且要接着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林黛玉眼中,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的外貌得到了详尽展示,他的通灵玉却绝对不能从林黛玉眼中叙出,所以当袭人要拿通灵玉给黛玉看时,
被婉拒。宝玉的通灵玉只能从最终兑现了“金玉良缘”的薛宝钗眼中叙出。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
叙事视角,--丝不苟又一丝不乱。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
成就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马瑞芳《红楼故事及文本写作》
10.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绝唱”——《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者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
表情达意,人物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
B. 材料一认为《红楼梦》不仅是小说,也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源于作品中穿插着很多诗,而且从始至
终都是叙述与抒情的交融,具有梦幻色彩。
C. 材料二列举了关于《红楼梦》主题的众多说法,指出其主题即作者开篇说的“大旨谈情”,我们可以
从“情”字入手去理解把握小说的主旨。
D. 材料三重点关注了《红楼梦》中的叙事特点,通过列举事例、引用原文,对《红楼梦》叙事特点进行
阐释,准确到位。
11. 根椐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精妙传神,表现力很强,寥寥几笔就将智能、金钏以及李贵等人描绘
10
得栩栩如生。
B. 《红楼梦》精心设计了黛玉、王照凤、麝月等人的语言特写,符合人物身份,凸显了人物性格,具有
高度个性化的特点。
C. 《红楼梦》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有相似之处,因此仅仅把它当作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也是解
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
D. 《红楼梦》中“情”的实质可能是“仁心”与“诗心”的结合,这种结合在宝玉身上表现为坚持、热
爱、有信仰与天真、浪漫、充满想象。
12. 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如宝钗过生日时点了涉及和尚的戏,暗
示她未来的丈夫将会出家。
B. 《红楼梦》中很多文字是写景和叙事的最天然的结合,也是富有诗的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
要读出它的味外味、前外韵来。
C. 胡适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式,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还得出了《红楼梦》
是曹雪芹自传的结论。
D. 无论人或物、有情或无情,宝玉都可以体贴其悲音,关怀其情愫。对他来说,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
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
【答案】10. B 11. C 12. D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从始至终都是”“梦幻色彩”错误,作者只是说在前八十回的叙述中“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
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而不是说从始至终,材料一只是说《红楼梦》确有这种抒情性的特点,另外,
“梦幻色彩”属于无中生有,材料一并没有说《红楼梦》具有梦幻色彩。
11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C. “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错误,材料二中明确说明“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
费曹公十年辛苦”。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的观点是:《红楼梦》主题是“大旨谈情”。
A.是说小说中“戏文”与人物命运的关联;
B.说的是《红楼梦》富有诗意,具有言外之意;
C.是作为考据派的胡适的成果,考证《红楼梦》的作者以及书的由来;
D.是从“情”的角度来谈宝玉的,所以可以论证《红楼梦》的主题。
故选 D。
福建省福州市四中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这
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可以称为
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
能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哪些思想可以称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呢?我认为,中国的
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12
孔子赞扬“刚毅”。曾子提倡“宏毅”。《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
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
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
强。”这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周易集解》引干宝云:“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
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合力,故曰自强不息矣。”
后世的有志之士,致力于事业学问,亦莫不尽心竭力,昼夜不懈。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思想源
泉。
“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这与“和同之辨”有一定联系。西周末年史伯区别了和与同,
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所谓
和即包容不同的事物而保持一定的平衡。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厚德载物有兼容并包之意,这对
于文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历史上,中国能接受外来文化。佛教东来,被中国人民容纳;明末西学东传,
亦曾受到中国知识分子重视。清末顽固派拒绝西学,事实上是违背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基本精神。
(摘编自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
材料二:
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盘古开天、女娲炼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言说先民心志
的神话传说,都包含着对“勇”的崇仰和赞颂。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英勇面对无数困
难和挑战的不屈奋斗史。在栉风沐雨一路向前的历史征程中,“勇者不惧”深深地刻写在中华民族的性格
之中,成为无比珍贵的民族精神基因。
“勇者不惧”之“勇”,是大勇,而非小勇。小勇者,不能忍小辱小过,睚眦之仇必报,这是匹夫之
勇。大勇者何?循大义、迎难上,义无反顾、无所畏惧,是为大勇。大勇之“大”,在与“义”融。鲁莽
强悍、好勇斗狠,并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是指人们在危难面前坚守道义、坚定前行的无畏气概。
勇者的无畏气概,产生于道义的感召。如果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哪怕有千军万马的阻拦,我们也要无所
畏惧、勇往直前。《礼记》有云:“有义之谓勇敢。”我们之所以推崇勇者,就是因为勇者能够无惧地坚
守并光大道义。
勇者在道义的感召下能够不惧艰险,甚至不惧牺牲,但勇者并非一无所惧。中国古人向来批评那种什
么都不惧怕、什么都不忌惮、什么都不敬畏的蛮勇。可以说,中华文化推崇的“勇者不惧”,实是“无惧”
与“有惧”的统一。从大义、大局的角度出发,要藐视一切困难、无惧任何挑战;从具体行事的角度出发,
13
则要心怀敬畏、朝乾夕惕、如履薄冰。此外,在道义感召下不惧外在艰险,却时常忧惧道之不行、义之不
彰,这也是勇者内心兼具的“无惧”与“有惧”。
真正的勇者,有锐气,也有静气。孟子与弟子公孙丑讨论“勇德”时曾提到“不动心”的概念。所谓
“不动心”,就是指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能镇定自若、岿然不动,“每临大事有静气”。同时,这种不
动如山的强大定力、静气,又“至大至刚”“折而不挠”,有着压倒和战胜一切的韧性与力量。沉着的静
气,进取的锐气,一同滋养着勇者的不惧品格。
如何培养这种临危不惧的进取锐气与沉着静气呢?中国古人提出了克己与成己的辩证工夫。孔子及其
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间被军队围困而一度绝粮。情势危急之下从人忧慌失据,但孔子却始终沉
着冷静,“歌两柱之间”“修乐不休”。危机解除后,子贡表示要铭记这场不幸遭遇,孔子直接反驳道:
“夫陈、蔡之间,丘之幸也!二三子从丘者,皆幸人也!”孔子为何珍视这场坎坷遭遇?他把艰难困苦当
作了成就英勇人格的重要外在条件。当然,困境本身不能成就勇士,真正成就勇士的,是人们面对困境时
的修为和态度。《周易》谓:“蹇,君子以反身修德。”面对外在的艰难险境,我们要反求诸已,在克除
内心恐惧、忧愁、烦扰的同时,积极自我砥砺、超越突破,并在道义感召下奋发有为。
中国古人常以玉相比相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玉“折而不挠,阙而不荏”的特点与“勇者不惧”
的品格高度相似。同时,从石到玉的切、磋、琢、磨过程也与人在困境中锤炼无畏勇气的历程相类似。“艰
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征程中,没有被任何外在困难吓倒,而是凭着自己在其间砥
砺出的“勇者不惧”的品格,开辟出文明的新天地,书写出发展进步的新篇章。面对当前之新冠肺炎疫情,
中华民族强劲地展现着,也进一步锤炼着这一宝贵的精神品格。
(摘编自沈壮海刘水静《也说“勇者不惧”》)
材料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中所孕育而成的意识,是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
精神支柱。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而取得这次大考的胜利不能脱离民族精神
的强大助力。可以说,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磨难、发展进步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精神又被不断赋予新质。这体现在以爱国主义为内核的
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之中。
14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
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近代中国,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外国侵略者的铁
蹄践踏着中国的主权。这不仅没能打垮中国人民,反而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热忱,呼唤人们
挺身而出,进行救亡图存的抗争。正是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从历史的一次次磨难中拼搏奋起。
民族精神也是当代中国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今天,从耄耋古稀之年的钟南山、
李兰娟院士,到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医护人员;从湖北、武汉当地医院的迎难而上到外省市医疗队的紧急驰
援;从广大党员干部的守土尽责到联防联控的人民战争……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筑起
了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长城。民族精神是战胜风险挑战的硬核力量,还是中国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障。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上下以伟大梦想精神为航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
贫攻坚,创新工作方式,发扬奋斗精神。疫情期间,脱贫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强调:“精神是一个民族赖
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新的时代,中国人民正书写着中华民族精神新的篇章。
(摘编自《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抗疫力量》)
16.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强不息”激励我们要发愤图强,“厚德载物”告诉我们要仁厚宽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一刚一柔,相得益彰,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B. “勇者不惧”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基因,勇者只要受到道义的感召,就会产生无畏的气概。
C. 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成就了勇士,使得勇士克服自身烦忧,积极超越自我,成就英勇人格。
D. 民族精神是战胜风险挑战的硬核力量,此次新冠疫情取得胜利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撑。
17.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有临危不惧的沉着静气,因此他反对子贡将危机当作不幸的遭遇,而将其视为幸运的事情。
B. 真正的勇者要心系道义,坚守道义,并把困境当作机遇,在困境中修炼自己“勇者不惧”的品格。
C. 新冠肺炎疫情中义无反顾奔赴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在“克己”中“成己”,体现“勇者不惧”的大勇。
D. 材料三第三段列举名言事例论证了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磨难、发展进步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15
18. 下列表述分别与材料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相符的一项是( )
A.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B.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
D.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9. 这三则材料论述的内容都与民族精神有关,但论述上各有侧重点,请简要概括。
【答案】16. B 17. A 18. B
19. (1)材料一民族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体现为“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
(2)材料二主要论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尚勇精神。
(3)材料三以抗疫为例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以及对当今中国发展的社会意义。
【解析】
【分析】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 表述太绝对,“只要……就”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勇者的无畏气概,产生于道义的号召”。
故选 B。
【17 题详解】
16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A. “因此他反对子贡将危机当作不幸的遭遇,而将其视为幸运的事情”错误,这一说法就犯了强加因果的
错误。材料二要表现的是孔子面对危机的镇定和勇者无惧的品格,但并不能说因为他有这种品格,进而推
出“他反对子贡将危机当作不幸的遭遇,而将其视为幸运的事情”这个结论,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
系。
故选 A。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把握作者思想观点的能力。
材料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的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高度概括。其中“自强不息”对应的是
刚强、勇毅;而“厚德载物”强调的是包容大度。
A.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强调的是持之以恒;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强调的是处于“穷达”的不同立场。与示例不匹配。
B.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强调自强不息,老当益壮。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强调的是包容和大度,与示例的内在关系高度一致。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强调的是要有远大抱负。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表达的是旷达乐观的情怀,与示例不匹配。
D.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强调读书的持之以恒。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是为人应“仁慈”。与示例不匹配。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题干要求简要概括:这三则与民族精神有关的材料,在论述上的各自侧重点。我们要善于抓住每则材料的
17
中心句、关键句进行归纳概括。
第一则材料节选自张岱年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主要论述的是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
大传》的两句名言,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第二则材料的标题是“也说‘勇者不惧’”,从中可以看出该则材料重点是论述中华民族的“尚勇”精神。
第三则材料节选自《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抗疫力量》,从文本内容看出作者的着力点在于表达:新冠疫情爆
发以来,以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医护人员和基层党员干部联防联控的团结精神,而这些精神也
是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弘扬和发展。
福建省福州市一中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新闻评论,完成下面小题。
2019 年 11 月至 2020 年 5 月,考古新发现 6 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形金饰
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
500 余件。这次新发现,也让被称为 20 世纪人类最伟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文化,再次广受关注。
不同于中原系统的青铜人物造像,带有古代欧亚文明色彩的黄金制品、立体青铜神像等三星堆出土文
物,让不少人认为,以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某种异域文化,是迥异于中原文明的存在。
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误解。
三星堆最新发现的黄金面罩、大量的象牙等,固然反映了古代蜀地与东南亚以至更遥远的印度、西亚
等地的文化联系,但从大量中原式样的青铜尊,以及象牙雕刻的中原式云雷纹来看,都仍在中国本土文明
范围内。
中原夏商周文明确实没有黄金面罩,而古埃及则有图坦卡蒙墓出土的黄金面罩,在契丹、吐蕃,也有
使用黄金面具的考古证据。而在过去三星堆、金沙的考古发掘中,也有代表部族首领青铜人像的黄金面罩。
这些确实能看出古代欧亚大陆之间,包括巴蜀地区在内的某些文化联系。
从中原文化的价值系统来看,主要看重的宝物是青铜器、玉器、大龟。《礼记·曲礼》“祭器不逾
境”“不鬻祭器”,都表达了青铜礼器的重大价值。玉器更以和氏璧能购买十五座城池而著称。至于大龟
壳,则见之于《礼记·礼器》所谓“诸侯以龟为宝”。
中原地区在夏商周时期早期的价值系统中,黄金的地位确实并不是超越于青铜器、玉器、龟壳之上的
18
非凡存在。黄金在中原的重要性,要到战国秦汉时期,如楚国之“郢爰”、秦朝之上币、汉代之“汉金”
才显现出来。
三星堆和后来十二桥文化的金沙所代表的古蜀文明,因此确有重视黄金而不同于中原地区的一面。这
一特质,与蜀地通过南方丝绸之路,经云南连通缅甸、东南亚、印度、西亚的延绵不绝的经济、文化交流
有密切关系。
在此之外,古蜀文明和古代欧亚文明之间的联系还表现为,中原地区宗教祭祀重视“神主”或“立
尸”,但不看重神像,而古蜀文明和西面的欧亚地区一样,制作了大量的青铜神像。这是在中原殷周青铜
文化中所罕见的。
所谓“神主”,通俗说就是神牌子,“立尸”就是大臣或者子孙扮演受祭祀的祖先形象,但都不用祖
先的神像。古蜀地区重视欧亚大陆的黄金,也用神像祭祀,而不用中原的“神主”和“立尸”,且热衷使
用有东南亚风格的象牙来祭祀。这些看起来都不乏异域色彩,但都不足以说明古蜀是异域文化的产物,只
能将其视为中华文明下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分支。
而三星堆出土的礼器,从根本上说,也是中原文化下一种经过地方性文化演绎后的产物。以青铜礼器
作为一个文明最重要的价值承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质。无论是古埃及、古印度、美索不达米亚、爱
琴海文明,都没有将青铜礼器上升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个高度。而古蜀文明、中原文明,在这一
点上却是一脉相承的。
从青铜礼器的形制来看,中原夏商周三代的礼器和古蜀地区存有差异,但更多是相通和传承。如,夏
代二里头的绿松石青铜兽面牌,在三星堆有类似的发现,二里头的玉牙璋以及祭祀鬼神的陶盉,在三星堆
也有大量分布。即使是在夏朝灭亡后,三星堆的古蜀文明仍然在礼制上保守着中原传统。
从商代礼制上讲,三星堆曾发现中原殷式青铜尊,这次新发现的祭祀坑中,也有中原式青铜尊出土。
尊是酒器,殷人重酒,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就曾指出,酒在商代祭祀礼乐中具有通神的重要意
义。而中原礼乐的这一点,也被古蜀人所接受,使用了大量具有中原风格的青铜尊。
因此,结合这次三星堆的新发现也可以看出,虽然黄金面罩之类显示出古蜀文化的一些地方色彩,但
总体来看,无论是青铜尊,还是中原云雷纹风格的象牙雕刻,都显示了以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明,
是中华文明之下一个分支的事实。
(摘自《新京报评论》,作者李竞恒,有删改)
19
1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考古新发现 6 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并出土了大量文物,使三星堆文化被称为 20 世纪人类最伟大考
古发现之一。
B. 三星堆出土的黄金制品带有古代欧亚文明色彩,黄金面罩等具有与中原文化相异之处,这些都与异域
文化有联系。
C. 古蜀文明对黄金的重视和大量青铜神像的制作与使用,都表明丝绸之路影响并决定着古蜀文明的形态。
D. 夏商周时期早期,黄金的地位仅次于青铜器、玉器、龟壳,黄金的重要性到战国秦汉时期才显现出来。
1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二里头出土了绿松石青铜兽面牌,在三星堆也有类似的发现,表明古蜀文化对中原夏商周文化有影响。
B. 在三星堆祭祀坑中新发现了大量中原风格的青铜尊,这表明中原礼乐制度被古蜀人所普遍接受。
C. 作者将三星堆文化与金沙文化的考古发现进行对比,重在显示两者之间的区别,突出三星堆文化的特
色。
D. 文中引用“诸侯以龟为宝”等句,又指出古蜀重视黄金,以此表明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确有相异之处。
14. 不少人认为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迥异于中原文明的存在,为纠正这一误解,作者提供了哪
些主要依据?请根据文本进行概括。
【答案】12. B 13. D
14. (1)黄金面罩、大量的象牙等只能说明古代欧亚大陆之间,包括巴蜀地区在内的某些文化联系,并不
能证明与中原文明迥异;
(2)青铜神像的制作不足以说明古蜀是异域文化的产物,只能将其视为中华文明下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
分支;
(3)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礼器,从根本上说,是中原文化下一种经过地方性文化演绎后的产物;
(4)无论是青铜尊,还是中原云雷纹风格的象牙雕刻,都显示了以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中
华文明之下一个分支的事实。
【解析】
20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使三星堆文化被称为 20 世纪人类最伟大考古发现之一”错,由原文“这次新发现,也让被称为 20 世
纪人类最伟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文化,再次广受关注”可知,在这次发现之前,三星堆文化就已经被
称为 20 世纪人类最伟大考古发现之一。
C.“表明丝绸之路影响并决定着古蜀文明的形态”错,原文“这一特质,与蜀地通过南方丝绸之路,经云
南连通缅甸、东南亚、印度、西亚的延绵不绝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密切关系”强调的是“有密切联系”,
而不是“决定着”。
D.原文“中原地区在夏商周时期早期”“黄金在中原的重要性,要到战国秦汉时期……才显现出来”说的
是“中原地区”,选项缺少了这一限制。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表明古蜀文化对中原夏商周文化有影响”错,原文说的是二者之间“更多是相通和传承”。
B.“普遍接受”错,由原文“而中原礼乐的这一点,也被古蜀人所接受”可知,选项扩大了接受的范围。
C.“对比”“重在显示两者之间的区别”错,原文“三星堆和后来十二桥文化的金沙所代表的古蜀文明,
因此确有重视黄金而不同于中原地区的一面”强调的是二者相似之处,不是对比。
故选 D。
【14 题详解】
21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结合“三星堆和后来十二桥文化的金沙所代表的古蜀文明,因此确有重视黄金而不同于中原地区的一面。
这一特质,与蜀地通过南方丝绸之路,经云南连通缅甸、东南亚、印度、西亚的延绵不绝的经济、文化交
流有密切关系”可知,黄金面罩、大量的象牙等只能说明古代欧亚大陆之间,包括巴蜀地区在内的某些文
化联系,并不能证明与中原文明迥异。
结合“古蜀地区重视欧亚大陆的黄金,也用神像祭祀,而不用中原的“神主”和“立尸”,且热衷使用有
东南亚风格的象牙来祭祀”“这些看起来都不乏异域色彩,但都不足以说明古蜀是异域文化的产物,只能
将其视为中华文明下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分支”可知,青铜神像的制作不足以说明古蜀是异域文化的产物,
只能将其视为中华文明下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分支。
结合“三星堆出土的礼器,从根本上说,也是中原文化下一种经过地方性文化演绎后的产物”“古蜀文明、
中原文明,在这一点上却是一脉相承的”“从青铜礼器的形制来看,中原夏商周三代的礼器和古蜀地区存
有差异,但更多是相通和传承”“中原礼乐的这一点,也被古蜀人所接受,使用了大量具有中原风格的青
铜尊”可知,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礼器,从根本上说,是中原文化下一种经过地方性文化演绎后的产物。
结合“但从大量中原式样的青铜尊,以及象牙雕刻的中原式云雷纹来看,都仍在中国本土文明范围
内”“无论是青铜尊,还是中原云雷纹风格的象牙雕刻,都显示了以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中
华文明之下一个分支的事实”青铜尊、中原云雷纹风格的象牙雕刻,都显示了以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古蜀
文明,是中华文明之下一个分支的事实。
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
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
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
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
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
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
22
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
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
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
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
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
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
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
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
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
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
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
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
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
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
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
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
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
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
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
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
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轮渡复七律直言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C.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23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多情的投入,又有
客观视角的观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做出革新。
C.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D.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答案】
1. 【解析】C 项,“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说“古今
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并不是做出“正面评价”。故选 C。
2. 【解析】D 项,“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说“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
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故选 D。
3.【解析】C 项,“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无中生有,原文第一段说,“杜
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并没有评价杜甫之前的诗人。B 项,“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
在五言古诗上做出革新”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列举一系列诗人要论证的观点是“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
都能深入截取,尽其所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D 项,“作者在情感上一视
同仁”曲解文意,从第三段的论述看,作者列举“逃避”和“被击败”这两种回应危急的方式,目的是通
过对比突出对杜甫“正面担荷”这种应对方式的欣赏和肯定。故选 C。
【点睛】解答论述类文本,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
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
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24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三级达标校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
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
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土,长在土里的庄
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
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
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
小,社区间人们的往来也必然疏少,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
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
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
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
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
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效力。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
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
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
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
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25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每一个个体,不需要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
太开,你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息息关联。“乡村”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底色,也成为了绝大多数人
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进入 21 世纪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出现了巨变,概括来看,这种巨变表现在三个层
面:
第一个层面是治理之变。2006 年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而且还大规模地向农村进行财政转移支付,
目前国家财政每年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规模超过万亿。取消农业税和国家向农村大规模输入资源,极大地改
善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之前基于税费收取所形成的乡村治理体制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第二个层面是村庄基础结构之变。进入新世纪前后,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之前相对封闭且
稳定的村庄边界大开,村庄社会结构迅速改变。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
如宗族等地缘与血缘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机制和地方性规范随之解体。
第三个层面是价值之变。传统中国农民有着强烈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观念。到了 20 世纪末,全
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民的生育观念都已改变,传宗接代的观念大为淡化。
发生在世纪之交的以上三层巨变都可以看作是现代化建设的结果。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而且是现代
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乡村社会基本秩序由之前的内生为主变成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
部分,外生秩序逐渐代替了内生秩序。
(摘编自贺雪峰《回乡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
材料三: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需要在农业、农村、农民上多下功夫,依靠“新”助推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要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让农村也美起来,去完善乡村的“包
装”,去美化乡村,打造“新农村”。
要推动乡村的发展,就需要牢牢抓住“农业”这个关键,发展新农业,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而要让
农业成为有吸引力的产业,就需要让农业的发展与市场接轨,更好地实现农业的转型。
26
振兴乡村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育,通过政府主导、立足产业、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打造一
支新型的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
(摘编自陈红《乡村振兴要靠”新”》)
1. 对材料一“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和隔膜,才有三家村式的村
落存在。
B. 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
社会。
C. 受地方性的限制,终老是乡便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对乡民而言都十分
熟悉。
D. 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
约。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 乡土社会里,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谋生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与土地分
不开。
B. 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
区别。
C. 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村庄基础结构的变化,同时推动了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民生育观念的转
变。
D. 进入 21 世纪前后,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原因就是国家大规模地向农村进行财政转移
支付。
3.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代化建设绕不过农村,每一个个体与乡村之间息息关联,乡村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
B. 随着现代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相对封闭且稳定的村庄边界大开,村庄社会结构迅速
27
改变。
C. 从中国乡村社会发生的三个巨变来看,现代化不是工业化,而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
代。
D. 振兴乡村要牢牢抓住农业这个关键点,农业转型也需要让农业的发展与市场接轨,才能让农业有吸引力。
4. 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5. 为什么说中国社会的乡下人“土气”?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答案】1. C 2. D 3. C
4. “新”体现的三个方面:①打造新农村;②发展新农业;③培育新农民。
5. ①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靠种地谋生,离不了泥土。②乡土社区间人口流动率小,土气是因
为不流动而发生的。③乡下人的生活方式、乡土社会的习俗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A.“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错误,原文是“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
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B.“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错误,这是“机械的团结”的特点。
D.“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错误,原文是“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并
没有比较两者。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D.“原因就是国家大规模地向农村进行财政转移支付”错误,原文是“取消农业税和国家向农村大规模输
28
入资源,极大地改善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C.“现代化不是工业化,而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错误,原文是“现代化不只是工
业化,而且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
故选 C。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题干已给出答题范围,在材料三,根据第二段“乡村振兴就是要……让农村也美起来,去完善乡村的‘包
装’,去美化乡村,打造‘新农村’”可得出打造新农村;
第三段“要推动乡村的发展,就需要牢牢抓住‘农业’这个关键,发展新农业,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可
得出发展新农业;
第四段“振兴乡村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育,通过政府主导、立足产业、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打
造一支新型的职业农民队伍”可得出培育新农民。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
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得出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靠种地谋生,离不了泥土;
“种地的人搬不动土,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可得出乡土社区间人口流
动率小,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
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
29
词汇”可得出乡下人的生活方式、乡土社会的习俗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
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
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
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
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