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南省各地最新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古代诗歌阅读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各地最新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古代诗歌阅读

ID:684299

大小:33.47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5-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020-2021 年河南省各地 最新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古代诗歌阅读 河南省新乡市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① 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②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③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注]①本诗创作于陆游四十岁左右,他罢官回到家乡,赋闲在家,心情非常矛。②差科:指差役和赋税。 ③佛粥:“腊八粥”,早在宋代,每逢腊八,东京开封各大寺院都要煮七宝五味粥,以作供佛和施舍给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腊月”扣题,“风和”“意已春”以乐写悲,反衬作者被贬官回乡的痛苦复杂心情。 B. “漠漠”“重重”两个叠词,描画出乡村炊烟袅袅、牛迹重重的生活图景,层次感强。 C.尾联上句写腊八节人们互赠、食用“佛粥”的习俗,生活气息浓厚,也让本诗更富有文化味。 D.尾联下句着—“更”字,写出了万物更新的气象,也流露出对自己人生春天早日到来的渴盼。 15.颈联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有何作用?(6 分 【答案】 14.A【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言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以乐写悲,反衬”分析有 2 误,首联主要是写天气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些许春意,为下句写自己外出散步做了铺垫,以“风和” “意已春”衬托自己尚未完全意冷心灰,应是正面衬托。 15.情感:①流露出年老多病、赋闲在家的无奈;(2 分)②更有对自己年华渐老,却一事无成的自嘲之情。 (2 分)作用:这样就为尾联写精神面貌的转折埋下伏笔。(2 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河南省南阳市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① 白居易 遥夜凉风楚客②悲,清砧繁漏月高时。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位尚卑。 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③得路去何迟。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④甲欲荐谁? 注释:①此诗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谈校书应为诗人在朝为官时的同事、朋友。②楚客,指贾谊。 ③烟霄:喻显赫地位。④扬雄,擅长词赋写作,曾被大司马王音推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句中的“遥夜”和“凉风”照应了标题中的“秋夜”,点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 B.第二句通过对捣衣声和计时刻漏声的描绘,以动衬静,营造出月夜清幽的氛围。 C.第五句中的“擅名”,指有名声。这句说诗人在词赋方面享有好声名已很长时间了。 D.第六句中的“去何迟”与上句中的“来已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诗人的心绪。 1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3 14. B(此处营造的氛围是凄清,故“清幽”不当。) 15.(1)诗人借贾谊流落楚地的经历,暗寓了自己被贬客居他乡的悲愁。(2)鬓发像秋天的白霜,官袍还 是卑微的青色,诗人运用比喻,抒发年长官微的慨叹。(3)诗人借“荐扬雄”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文才卓 绝却无伯乐引荐的苦闷之情。(每点 2 分,共 6 分,意对即可) 河南省洛阳市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①光转,一夜鱼龙②舞。蛾儿雪 柳黄金缕③,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①玉壶:明月。②鱼龙:泛指戏法等类杂耍。③蛾儿雪柳黄金缕: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饰 物。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东风夜放花千树”化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满街彩灯好像一夜之间被春风吹 开的千树繁花的景象。 B.这首词描写生动。“星如雨”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出灯火之盛;“蛾儿雪柳”“笑语盈盈”描写“那 人”的美丽可爱。 C.这首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 女子的人物形象。 D.这首词通过写“那人”所处环境的冷清,以“那人”自况,表现了作者不被理解、自甘寂寞、不同流俗、 高洁傲岸的品格。 15.“众里寻他千百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广为流传的佳句,它是人们什么心情的生动 表达?后人会引用它来表现什么样的情形?要求答出两种情形。(6 分) 【答案】 4 14.B(“描绘了那人的美丽可爱”理解错误,描写的是“那人”之外赏灯的佳丽们的美丽可爱) 15.第一问:表达惊喜之情(①②③),或表达称赞之情(④⑤)(答出给 2 分) 第二问:①苦心孤诣地探索,终于有了新发现。②经过一番艰辛的努力,事情峰回路转。③孜孜不倦地奋 斗,终于愿望达成,目标实现。④对自甘寂寞、苦心孤诣探索研究的人进行描写。⑤对品行高洁傲岸、不 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进行描写。(如果具体到学习、工作、事业等也可。每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两点即 可) 河南省焦作市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登鹊山① 陈师道② 小试登山脚,今年不用扶。 微微交济泺③,历历数青徐④。 朴俗犹虞力,安流尚禹谟。 终年聊一快,吾病失医卢⑤。 【注】①鹊山:因扁鹊而得名。②陈师道:元符三年任棣州教授。此诗作于棣州任上。③济泺:济水和泺 水。④青徐:指青州和徐州。⑤医卢:这里代指名医。 16.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试”暗示诗人因患病身体虚弱,“不用扶”承前点出“试”的结果。 B. 三、四句写景,由远观变 近看,济水、泺水隐隐约约,青、徐二州历历在目。 C. 五、六句写诗人看到的景象令他想起虞舜治理的盛世,大禹治理的山川。 D. 全诗抒情方法丰富多样,颔联借景抒情,颈联用典抒情,尾联直抒胸臆。 5 17. 请简要概括整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6. B 17. ①诗人登山时的喜悦舒畅之情。②诗人眺望美景的愉悦心情和回忆英雄的快意。 ③诗人 面对无情的现实生活时的辛酸和无奈。 河南省宏力学校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 14--15 题。 送远 杜甫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注]本诗为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 年)离泰州入蜀时所作。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在亲友的痛哭声中,诗人心情沉重地跨上鞍马离开泰州,亦赴那遥远的蜀地。 B. 颈联点出远行时间和途中所见:草木零落,时人岁暮;霜雪飘洒,关河冷清。 C. 诗中“清”字运用精当,明写景物,暗写诗人的心情,一语双关,耐人寻味。 D. 尾联诗人触景生情,由昨日离别情景想到古人离别时的豪情,感情为之一振。 15. 诗歌的首联有何含意?在全诗中有何作用?(6 分) 【答案】 14 D “尾联诗人触景生情……”错误。尾联两句“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诗人回忆昨日的离别场 景,并非“触景生情”。 6 15 (1) 含意:全副武装的士兵满地都是,为什么你还要远行? (2)作用:渲染紧张、危险的氛围,暗示战乱的时代背景,照应标题“送远”,为下文抒发悲苦感情 做铺垫。 【解析】首联“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以提问开篇,诗人写了自己在兵荒马乱的时候,为什么要 远行?“带甲满天地”中,“带甲”指全副武装的战士,“满天地”意即遍地皆兵士,渲染了紧张、危险的 气氛,暗示当时战乱的时代背景。“胡为君远行”与题目“远行”相照应。本诗运用了白描手法将离别情 写得入木三分,用浓浓的情谊来衬托尘世的悲凉和离别时孤寂的心境,首联为其抒发悲苦感情做了铺垫。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秋山中作① 王 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②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③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注】 ①这首诗疑作于王维四十多岁的时候,当时他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②尚平:字子平,东汉朝歌 人。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③蛩:蟋蟀。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才不敢累明时”写出了诗人的谦虚,他认为自己没有才华,就不拖累圣明的时代了。 B. 诗歌通过“故篱”“蝉声”“柴门”“空林”“白云”等意象,交代了诗人生活的山林田园环境。 C. 诗歌符合律诗对对仗的要求,颈联中“草间”对“山里”,“蛩响”对“蝉声”。整齐匀称,节奏鲜 明,富于音乐美。 7 D. 颈联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照应题目,写出了早秋山中的安静空寂, 给人一种萧索落寞的感受。 15.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A 15. ①对自己不被知遇的抱怨。首句说自己“无才不敢累明时”,是谦辞反语,埋怨自 己满腹才华,却不被知遇重用。②对仕途世事的厌倦,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颔联两个典故,表明诗人与尚 子平、陶渊明一样意欲归隐山林的思想,而且归隐之心非常迫切。③理想落空、独守山林生活的些许落寞。 颈联的环境渲染出悲凉的氛围,烘托了悲戚的心境,尾联的“寂寞”“空”“独”更是直接点出了这种情 感。 【解析】 【分析】 【14 题详解】 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A 项,“他认为自己没有才华”错误,“无才不敢累明时”,谦词反语出之,王维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 不是真的无才,诗人没有自认为没有才华。 故选 A。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此诗首句“无才不敢累明时”,谦词反语出之,王维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不是真的无才。此句笔法微婉, 旨趣却很明白。颔联二句用了两个典故,出句用的是东汉尚长之典,见三国魏嵇康《高士传》。汉建武中, 尚长子女婚嫁已毕,遂不问家事出游名山大川,后不知所终。对句是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而去的 故事。陶渊明曾经在彭泽当县令,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有次有个督邮来督查,他觉得这个督查 粗俗而又傲慢,但是又不得不去,一旁的县吏建议他穿得整整齐齐去拜见督邮,陶渊明忍无可忍,说“我 不能为了五斗米向小人折腰”,于是挂印归去。此二句这两个典故,表明诗人与尚子平、陶渊明一样的意 欲归隐山林的思想,而且归隐之心非常迫切。颈联是从山野间的昆虫的声音,也就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 8 早秋寒凉萧瑟的特点。蟋蟀和秋蝉的凄苦音响,预示着一个寥落季节的来临,予人一种萧索落寞的秋季感 受。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是景语,也是情语,映衬出作者的迟暮感,理想落空、独守山林 生活的些许落寞。最后二句写诗人隐居山中,门庭冷落,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每天在林中散步,独与 白云相伴,如闲云野鹤一般,充满幽居的情趣。这里说自己寂处山中,空林独往,只和白云期会,厌倦仕 途的心情,约略可见。此诗主要申明作者自己无心世事,向往隐逸生活,抒发了一个隐士的情怀。全诗语 言含蓄,意味悠长。 【点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 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 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 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 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4-15 题。 登松江驿楼北望故园 刘长卿① 泪尽江楼北望归,田园已陷百重围。 平芜万里无人去,落日千山空鸟飞。 孤舟漾漾寒潮小,极浦苍苍远树微。 白鸥渔父徒相待,未扫欃枪②懒息机。 (注)①刘长卿:宣城(今属安徽)人,后迁居洛阳,写此时正值安史之乱。②欃(chán)枪:彗星的别 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照应了题目,“陷百重围”的意思是作者的家乡已陷入了严重的战乱之中。 B.颔联所写之景阔大,其“万里无人去”“千山空鸟飞”带有很浓郁的荒凉意味。 9 C.颈联描写了孤舟在水面上行进、远方树木苍苍之景,暗示作者即将乘舟归乡。 D.尾联中的“白鸥”“渔父”都是田园生活的意象,这表明作者原有弃官之意。 15.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14.C(错在“暗示作者即将乘舟归乡”,此意于文无据。颈联只是作者在楼上所望之景,借凄凉之景衬托 凄凉之情。) 15.①强烈的思乡之情。作者登楼北望故园,思念之情溢于言表。②对战乱的憎恶之情。家乡被围,作者 泪洒江楼。③努力奋斗、积极报国之情。作者不愿立即归隐田园,表示不平定叛乱,决不熄灭进取之心。 (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