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南省各地最新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文学类文本阅读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各地最新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文学类文本阅读

ID:684303

大小:59.29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1-05-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020-2021 年河南省各地 最新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文学类文本阅读 河南省新乡市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十二岁出门远行 李永康 鸡叫第二遍,妈就把我喊起来。妈说,先洗一帕冷水脸清醒清醒。我知道妈不会为了一小盆水浪费一 小捆柴火。一小捆柴火可以卖两角钱,两角钱可以买两斤多盐,买十多盒火柴了。但我确实需要冷静冷静。 昨晚,妈试探着问我,敢不敢一个人进城去看看你爸。我夸下海口说,敢!妈说,我还是担心。我缠着妈 说,就让我出一趟远门嘛。妈好不容易同意了,我兴奋得一夜也没睡落实。 洗过脸,妈拿出一个鼓鼓的半旧军用帆布包斜挎在我的肩上。妈边挂边叮嘱,一路上要小心。我边啃 昨晚蒸的玉米窝头边“嗯” 着。遇到啥事,你要端端地走,千万不要去凑热闹,千万不要去爬车。妈说 着,又将我的腰带—一根帆布绳子解开,从裤裆里出一个布袋对我说钱就装在这里面,路上千万不要和陌 生人说话,见到你爸才把它拿出来。妈试着将布袋扽了扽,感觉结实了,才又塞进去。然后,蹲下,将腰 带绾了几个死结,用牙咬着扯得紧紧的。妈直起身子又说,路上口渴了也不要去田边水塘捧生水喝,走拢 你爸那里有糖开水。我用兴奋的口吻催着妈问,可以走了吗?妈紧紧地捏了捏我的手弯,似乎才刚刚下定 决心说,走吧。 推开院门,雾像浓烟一样涌过来包围着我和妈。四周白茫茫一片,脚下的路只能见着簸箕大一团。妈 陪着走了几步,犹豫了一下把我叫住,说等雾散开了再走。我极不情愿地停下。路边的马蹄子、线线草, 还有不知名的小花像刚刚被一场小雨淋过一样,绿的黄的叶子颜色越发的亮,叶尖、花瓣挂着水珠儿像举 着放大镜一样—我有点吃惊自己的发现,正要蹲下身拿食指去逗亮晶晶的水珠玩。妈又说,算了,走!我 在前,妈在后—上了大路—碎石路,我才发现。我要妈回去。妈说,等雾再散一下。我在前,妈在后,又 走。 2 路上没有行人,也没有车。不晓得走了多长时间,可以朦朦胧胧地看到远处一些人家的竹笼和房屋了, 我才想起该叫妈回去了。转过身,不知啥时候已经回了。空荡荡的路上只剩下我一个人。我心里一片茫然。 我静立了一分钟,把搭在屁股上的包移到肩胛下,那里面装着两件给爸用来换洗的衣服和两个我的午 饭—玉米面窝头,最最重要的是衣服里还藏着一张纸条,那上面记着爸的地址,弄丢了,我去城里就会成 为瞎子—找不着爸。我在包上轻轻压了压,又摸了摸裤裆处,就挺挺胸,迈开大步带劲地走了起来。 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出门远行啊! 起初,我目不旁视,只埋头走路。渐渐地,顽皮性就显露出来。时不时把一小块浮石踢着在路上滚得 远远的。有时,劲用得大,石子碰着石子飞溅到路边的农田里。我就不由得伸伸舌头,四下里瞄瞄,生怕 被人看见挨骂。农田里还有一些稻草垛,东一块西一块堆放着,像教科书上画的蒙古包一样。收割后的稻 茬儿已长出一些尺把长的粗粗的墨绿色秧苗。田里东一团西一团正由嫩黄返油绿的,远看如针一样细的秧 苗密密的,那是打谷机作业过的地方。 公路弯了又直,直了又弯,好像没有尽头。 一段坡路上,有辆驴车拉着尖尖一车蜂窝煤在道路中间很吃力地往上爬。我赶快过去帮忙。推上坡后, 车把式抹把汗,看了我一眼笑着问我,去哪里? 和车把式说了地点后,我才想起妈的叮嘱,就有点后悔。 车把式看也不看我一眼拖长声调漫不经心地说,还远着呢。 我脸上有些不快地问,还有多远啊? 车把式又说,其实说远呢是逗你的,我天天走这条路,不紧不慢的,我从来就不晓得这条路有多远。 你跟着我走吧,消磨一定的时间自然而然就会到的。 我跟着驴车走,它快我也快,它慢我也慢。听着驴踢跶踢跶,还有车轱辘吱呀吱呀的声音,我心里的 不快也烟消云散。 过了桥,就进城了。 我从书包里搜出纸来问了一位老大爷。经他的指点,很快就找到了爸住院的医院。一打听,爸早上已 经出院回家了。我二话说,撒腿就打了转身。 3 那天,我回到家夜已经很深了。爸妈还坐在灶房的煤油灯下焦急地等待着。见着我,爸说:我也是走 走停停休憩着回的家,咋在路上就没有看见你呢? 我默默地摇头。 妈把书包接过去打开,取出压扁的玉米窝头问,你中午都没有吃饭?我才感到肚子饿得发慌。爸用虚 弱的声音吩咐妈,赶快去抱捆柴火进来烧盆滚水给娃烫烫脚。爸说,娃娃今天走了八十多里地呢。我再也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伏在饭桌上就呜呜呜地大声哭了起来。 那年,我虚岁十二刚上初一。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插叙前一晚母亲让“我”自己一人出远门的情景,代了故事情节的起因,也写出了“我”的兴奋和 母亲的担心。 B.小说首尾照应,以洗冷水脸开始,以洗热水脚结尾,一冷一热,都流露出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倾注的 深沉而隐秘的爱。 C.小说在人物塑造上大量使用细节描写,如“我在包上轻轻压了压”,写出了“我”独自出门时的悠闲自 在与信心百倍。 D.小说通篇以“我”的孩童视角进行叙事,呈现出鲜明的儿童思维特征,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了 小说的艺术性。 8.请概括主人公“我”的心情变化。(6 分) 9.本文画线部分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7.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表现出的应是“我”单独一人 时的紧张和谨慎。 8.①出发前,兴奋激动:睡不踏实,早上催促母亲出发。②远行开始时,新鲜好奇因为是第一次出远门, 对周围的事物都感到新鲜好奇。③远行中,有些不快和懊悔:在路上久走不到,因与陌生人说话感到有点 4 不快和懊悔。④到家后,委屈:与父亲错过很晚回到家中,感到委屈而痛哭。(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人物心理的能力。 9.①用环境描写写出了雾之大,交代了母亲不让“我”走的缘由。②写出了孩子眼中的新奇世界,能够更 好地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了“我”的天真好奇。③通过对“我”眼中透彻清亮、充满生机世界的描写,暗 示了少年成长的美好。④清新美好、富有诗意的语言,同时也增强了小说的美感和可读性。(每点 2 分, 答对三点即得满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句段在文中作用的能力。 河南省南阳市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初雪 路翎 在十一月末的严寒的黄昏里,司机刘强和他的助手王德贵奉命从前线附近的地区往后面运送一批朝鲜 老百姓。一车全是妇女,带着一群孩子和一个八九个月的婴儿。前沿的炮声在山谷里震荡着一阵阵的巨大 的回响。几百公里的路程,而且夜里面天气要更冷的。于是刘强把孩子抱过来交给了驾驶室里十八岁的王 德贵。 带着红色曳光弹的子弹不断落在他们周边,车下面的土地不时地在爆炸里震动着。刘强坚毅地瞧着前 面,脸色略微有点灰白。他非常出色地驰过环山的公路,越过很多车辆。王德贵感动地看着他,注意到这 个老司机的大衣脱落到后面去了,伸出手来替他拉上,于是发觉他的左肩的衣服已经叫鲜血浸湿了。 刘强坚韧地从一条险陡的小路绕过了公路上堵塞着的一群车辆,来到了拥挤的桥头。 敌机正在云层里盘旋,找寻着目标。江的两岸,保护桥梁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在射击着,传来急促的 剧烈的声音,灰暗的云层下面布满了一阵阵的红色的火星。车子一辆接着一辆,慢慢地驶上了刚修好的桥。 但刘强的车被管理桥头的一位工兵连长拦住了。工兵连长说,必须排好队按次序前进。因此,刘强应 该退到大公路上去排队,否则就要等待已经排成一队的车辆过完。 5 “我来交涉去!”王德贵理直气壮地叫着,打开车门抱着孩子出去了。 刘强疲困地坐在那里,他听见小王说:“同志,你想想吧,这并不是我们不遵守……我们的司机负伤 了,我们一台车并不妨碍大家呀!” 他又听见那工兵连长的非常疲劳的、冷淡的声音:“不遵守制度就妨碍大家……” “小王,回来!”刘强有点烦躁又严厉地说,“遵守制度吧!” 王德贵没有来得及回答,他的怀里的、被他包在羊皮大衣里的那个男孩哇的一声哭起来了。这哭声是 这么意外,大家都朝这边看着。小王一瞬间也被这哭声闹慌了,他不好意思地、赶紧地拍着孩子说,“别 哭了,哭什么呀!”但立刻他的声音就不觉地变得非常柔和,他拍着孩子的屁股说,“不哭,啊,宝宝,咱 们马上就要过桥了。”这时候敌机又经过顶空,高射炮猛烈地射击着,可是小王没有注意到这个,人们也 没有注意到这个。 那孩子继续地哭着。工兵连长奇怪地、沉闷地问:“这是怎么搞的?你哪里弄来的这个孩子呀!” “我弄来的?”小王激动地嚷着,“你没看见吗,咱们车上全是前面下来的朝鲜妇女!”随即他又拍着 孩子的屁股,“不哭啦,小宝宝,过不了桥就呆着吧。” 听了一听敌机已经过去,工兵连长就打亮了手电,照见了那个在小王怀里动着四肢大哭着的、满脸眼 泪的孩子,并且照见了小王那被孩子尿湿了一大片的羊皮大衣。在手电的反光里,刘强注意到工兵连长的 疲乏的脸上有了一丝微笑,并且他那眼睛因讥诮和喜悦而发亮。 “这他妈的!”。工兵连长讥讽地说,一下子变得生气勃勃了,“你看你这个样儿!‘不哭啦,小宝宝, 过不了桥就呆着吧。’你呆着吧!” “难道不是这样的?”小王叫着。 周围的人们都看着孩子。这些疲困、受冻、焦灼的战士们,司机们,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当那 孩子的小手在手电的亮光里一下子扑打到小王的脸上去的时候,那个工兵连长脸上的笑容更明显了。大家 于是懂得,这毛手毛脚的年轻的司机助手,为什么要求得这么理直气壮了。 工兵连长就亮着手电向车子走去,对车子照着。那些妇女们默默地迎着手电的亮光——在紧急的情况 和严寒中她们是绝对沉静的。小王抱着那啼哭的孩子跟着工兵连长跑着,一边跑一边拍着孩子:“好宝宝, 不哭啦,咱们这就过桥啦!啊!啊!” 6 工兵连长和另外的几个司机都看见了——这些年老的和年轻的妇女都是穿得很单薄的。 “同志……这并不是我不遵守……”小王温柔地说。 “好啦,别唱了,过去吧。”工兵连长讥讽地说,忍不住地微笑着:“什么,‘好宝宝,不哭啦,过桥 啦!’——你这家伙滑头!” 小王快乐地叫了一声爬上了司机台。于是这台车插入了正在行驶着的车子的行列中间,上了桥头。工 兵连长和其他的司机们不觉地跟着这台车走了几步,然后就站在冷风中,听着马达的吼声中传来的孩子的 哭声和小王的快乐的抚爱声——大家的脸上都长久地含着安静的,满足的笑容。 过了桥以后,刘强就有些支持不住了,他咬着下嘴唇,一声不响地开着车。他的头脑里闪过了一些图 景。在一间亮着灯光的房子里,他的孩子们正在甜蜜地睡眠,小小的头歪在枕头边上,旁边摆着红花布做 的新棉袄——那是奶奶亲手缝的。长方形的房间里堆满东西,这都是老人家的东西,于是房间里就有着陈 年古旧的生活气味。想到这个,他觉得很宽慰。接着他又看见他的女人站在织布机旁,一边工作一边在想 着:“下雪了。他在前线怎么样呢?穿上棉衣没有呢? “下雪了,”王德贵快乐地说,“这是今年头一次下雪。” “下雪了。”刘强心里愉快而安静。 “来吧,我来当会儿妈妈吧,这段路给你。将来你一定是个好司机!”他抱过了孩子。王德贵带着庄 严的激动坐上了驾驶的位置。 公路上,雪已经积起了三四寸。这台车平稳地前进着。 (节选,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多处都可以感触到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力量,比如司机刘强沉静的态度,在紧急情况下绝对沉静 的妇女,大家安静目送的场景。 B.小说描绘的很多紧张激烈的战争场面,是塑造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理的重要助力,同时也为下文情节 的展开做了合理的铺垫。 C.小说描写了很多人物形象,不论是刘强、王德贵,还是工兵连长,或者是车中的朝鲜妇女,都在作者的 7 笔下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D.小说的语言经过精心锤炼,华丽典雅、饱含热情;把一场宏大战争中的一个微小的场景描绘的生动逼真, 仿佛能重现在读者的眼前。 8.文中多处写到不能言语只会哭泣的朝鲜婴儿,请联系文本分析婴儿在这篇小说中的作用。(6 分) 9.文学评论家巴人说这篇描写战争的小说既是“真实的”,也是“诗意的”,请结合文本谈谈这二者在小说 中的表现及作用。(6 分) 【答案】 7. D(小说的语言经过精心锤炼,平淡朴素却饱含热情。) 8.(1)婴儿作为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使行文更加紧凑集中。(2)婴儿的存在有利于烘托人物形象,安 抚哭泣的婴儿突显出志愿军战士铁血柔情的品质。(3)婴儿的哭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缓和了紧张氛围, 是司机能够插队过桥的关键。(4)婴儿的哭声象征着新生和希望,小说借守护婴儿歌颂了志愿军战士奉献 精神,突出主题。(5)哭泣的婴儿是朝鲜人民遭受战争苦难的一个缩影,从侧面谴责了敌军的侵略行为。 (每点 2 分,任意答出 3 点即得 6 分) 9.(1)小说描写的真实性:①小说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②小说关于战争场景的描述是真实的,战斗条 件艰苦,战事胶着激烈。③小说里的人物形象鲜明立体,真实可信。(答出任意 2 点给 2 分) (2)小说描写的诗意性:①小说突显了战争过程中志愿军战士的人性之美。②小说把大量笔墨聚焦在象 征新生和希望的婴儿身上,给小说一抹温暖的亮色。③小说尾段描写了司机刘强脑海里温馨的画面,增添 了小说的诗意。(答出任意 2 点给 2 分) (3)作用:真实与诗意相结合,让读者于残酷战争中看到生命的美好和希望,增强胜利的信心,凸显“革 命浪漫主义”情怀、乐观精神,升华主题。(2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河南省洛阳市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期期中语文试题 洛阳市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8 高二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经典是指那些真正进入了文化史、文学史,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具有原创性和划时代 意义以及永恒艺术魅力的作品。它们往往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完美的体现,按先哲的说法,它 们是“不可企及的高峰”。当然,这不是说它们在社会认识和艺术表现上已经达到了顶峰,只是因为经典 名著往往标志着文化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时代的最高表现力,而作家又以完美的艺术语言和形式把身处的现 实,以其特有的情感体验深深镌刻在文化艺术的纪念碑上,而当这个时代一去不复返,其完美的艺术表达 和他的情感意识、体验以至他们对现实认识的独特视角,却永恒存在而不可能被取代、重复和超越。 经典作品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书”。我们不妨拿出几部人们再熟悉不过的经典小说文本,说明它们 是如何从不同题材和类型共同叙写我们民族心灵史的。比如,《三国演义》并非如有的学者所说是一部“权 谋书”。相反,它除了给人以阅读的愉悦和历史启迪以外,更是一首宏大的英雄史诗。它弘扬的是:民心 为立国之本,人才为兴邦之本,战略为胜利之本。正因为如此,《三国演义》在雄浑悲壮的格调中弥漫与 渗透着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悟。它作为我们民族在长期的政治和军事风云中形成的思想意识和感情心态的结 晶,对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看《水浒传》,我们会感到一种粗犷刚劲的艺术气 氛扑面而来,有如深山大泽吹来的一股雄风,使人顿生凛然荡胸之感。刚性雄风,豪情惊世,不愧与我们 民族性格中阳刚之气相称。据我所知,在世界小说史上,还罕有这样倾向鲜明、规模宏大的描写民众抗暴 斗争的百万雄文,它可不是用一句“鼓吹暴力”就可以简单评判的小说。《西游记》是一部显示智慧力量 的神魔小说。吴承恩写了神魔之争,但又绝不严格按照正与邪、善与恶划分阵营。它揶揄了神,也嘲笑了 魔;它有时把爱心投向魔,又不时把憎恶抛掷给神,并未偏于任何一方。而就小说的主调来说,《红楼梦》 既是一支绚丽地燃烧着理想的青春浪漫曲,又是一首充满悲凉慷慨之音的挽诗。小说执着于对美的人性和 人情的追求,特别是那些少女不含杂质的人性美感所焕发着和升华了的诗意,正是作者审美追求的诗化的 9 美文学。 在反复阅读中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经典的阅读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初读经典与重读经典、 浅读经典与深读经典的过程,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经典名著经过了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本身的存 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因而需要反复阅读;也不仅仅因为随着我们人生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升而需 要重读、深读、精读,以获得新的生命感悟和情感体验。这里说的经典阅读,是要从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 着眼,摒弃种种错误阅读思想的影响,不断抵近经典作品的精神本质。改革开放,思想解放,冲破禁区, 经典名著重印,给读书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气。重读或深阅读却绝非“再看一遍”,如果仅仅停留于此, 那可能是无用的重复。重读的境界应当像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所言:经典,是 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新发现的书;经典,是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它启示我们,初读 也好,重读也好,都意味着把经典作品完全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之中,即对经典进行主动的、参与式的、创 造性的阅读。而这需要的,是营造一种精神氛围,张扬一种人文情怀,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一种期望 之外的心灵激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只要能够进入文化史、文学史,并对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进行完美体现的文化艺术作品,就能 称得上是经典。 B.因为经典名著往往是一个时代文化艺术发展到最高表现力的标志,所以先哲们称它们为“不可企及的高 峰” C.时代一去不复返,经典也会消失,但经典完美的艺术表达和对现实认识的独特视角等却永恒存在而不可 能被取代重复和超越。 D.经典作品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书”,它们可以是不同的题材或不同的类型,但却共同叙写着这个民族 的心灵历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首先指出了经典的含义,接着从经典作品的价值和如何进行经典阅读等方面展开论述。 B.文章采用了层进式结构,大体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一思路进行论述的。 C.文章以《三国演义》为例,指出它是一首宏大的英雄史诗,证明了经典作品是对民族心灵史的叙写。 10 D.文章第二段引用中国传统“四大名著”为论据,事实胜于雄辩,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属于典型的引证 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学术界认为《三国演义》是一部“权谋书”,但本文作者却并不认同这样一个观点。 B.《红楼梦》对美的人性和人情的执着追求和诗意表达,是作者也是民族审美心理的体现。 C.阅读经典,需要把经典作品完全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之中,不断抵近经典作品的精神本质。 D.想要感受一种期望之外的心灵激动,不妨对经典进行主动的、参与式的、创造性的阅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作为中国“四大梆子”之一的豫剧,是拥有剧团最多的全国第一大剧种。它的腿最长,生命力最强。 它不像京剧有那么多的老框老套,也不像昆曲那样的高深古雅,它的全部特征个性,就在它的不搭架子, 不囿陈法,土极且又俗极上。由于河南地处中原,五方杂居,便在客观上形成了豫剧兼收并蓄的优点。不 分调名,亦无板眼,乃“郑声之最”。有人统计,单就《朝阳沟》一出戏,便有越调、曲剧、道情和河南 坠子等数种。无怪乎当地有俗谚:“一清二黄三越调,梆子戏是胡乱套。”可别小觑轻贱了这胡乱套,它不 仅是豫剧的一大特点,还是迎合自己的“衣食父母” —掏农民腰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目前戏剧日渐式 微的情形下,似乎还独有这个胡乱套的豫剧,未见衰败蔫垮,不靠官办“俸禄”,活得有滋有味。 (摘编自王英琦《看社戏》,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 材料二: 进入新时期以后,豫剧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政策带来了思想解放,豫剧借着这股潮 流进入了爆发式的发展时期。剧作家的剧本创作引领豫剧艺术改革发展成为一大景观。这些剧作家以强烈 的文化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当代担当着剧种建设、表演艺术建设的重任。无论是改编传统戏,还是 新编历史剧、创作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剧作家们与时俱进,不固守单一的思想观念,对生活进行多 方面的思考和选择,不断探索,追求作品思想的深刻性、内涵的哲理性、人性的复杂性。他们有着较为深 11 厚的文化修养,既立足地域,又参与全国的交流,有着大戏剧的视野;既有现代戏剧观念,又熟悉豫剧及 地方文化,充满对豫剧的热爱。他们的创作始终保持着豫剧与生俱来的草根性、乡土性、民间性和鲜明的 地方文化性格,具有浓郁的戏曲观众意识,可演性强。这一时期整理的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也从简单的 “抑恶扬善”歌颂清官,向更深更高的境界开掘,注重人物个性,对原剧情节、人物开掘更深,努力与当 代戏曲观众的审美情趣和习惯相吻合。 为适应观众审美趣味的变化,这一时期的豫剧往往借鉴其他表演艺术的舞台表现手段。在舞台时空的 设置方面,一方面继续保持通过演员唱词道白转换舞台空间的戏曲传统;另一方面,尝试着设置部分写实 的舞台背景,以突出的视觉效果形成舞台时空转换,以适应当代戏曲重视情节结构和戏剧冲突的需要,写 实与写意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利用戏曲舞台空间。 (摘编自韩丽霞《河南豫剧的现代发展》,《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2 年第 1 期) 材料三: 自宋、元、明、清直至近代,戏曲的传播与接受,有承继关系,又存在时代差异。媒体形式的多样化 发展,使得中国戏曲艺术呈现多元形态并存的格局。20 世纪初戏曲唱片兴起,百代公司便为谭鑫培、汪笑 侬等录制唱片。戏曲影片《定军山》拍摄,标志着电影与戏曲的联姻。20 世纪 60 年代后,随着电视机在 我国的普及,具有代表性的电视戏曲栏目《梨园春》《秦之声》走进了千家万户。可以说,利用多媒体平 台,传统戏曲实现了剧场演出、网络传播并存的演出格局。 多媒体业态下,戏曲艺术观念和生产主体的创新也在发生。许多戏曲名家也认识到移动互联网的传播 效应,有时直播平台可以吸引以万计的观众在线观看,受众人数远远超过实体剧场观众。戏曲名角们纷纷 在抖音、快手、陌陌等社交软件直播平台上开通网上直播。有的戏曲名角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粉丝”在线, 摇身一变成了“网红”。由于新媒体“粉丝”不受地理空间限制,往往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国际友人。 可以说,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在场性和交互性极强的特点,传统意义上的戏曲演员借助互联网实现了与观众 的在线互动。 新媒体作为数字资源的“共享地”,广大戏曲迷可以在新媒体网络终端下载自己喜爱的戏曲视频,也 可上传数字戏曲资源与广大网民分享。不同地域的观众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实现跨越时空在线交流。新 媒体打破了传播界限,全面拓展了传统戏曲的受众范围,从而构建了“在场”与“不在场”并存的戏曲演 出生态,重构了观众的戏曲审美视野。 戏曲评论领域也发生了微小却不容忽视的变化。传统意义的戏曲评论队伍通常由戏曲领域的专家学者 12 和报纸杂志专栏编辑构成。在这个戏曲评论学术共同体中,具有学理品格的戏曲评论是戏曲评论界的共同 追求。新媒体时代,大批戏曲评论队伍中的知名专家学者,除了在各大报纸、杂志撰写戏曲评论外,也纷 纷通过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发布一些现场戏曲评论。由于是第一时间的观感,往往非常容易引起网上读者 的共鸣,自然也吸引了大批“粉丝”点赞。普通观众在微博、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欣赏戏曲剧作时,随 手可在屏幕窗口发布“弹幕”评论,内容往往短小精悍,语言风格多以网络时髦用语为主,体现了新媒体 平台戏曲评论的开放性、公众性特点。 (摘编自李有军《当戏曲邂逅新媒体》,《明日报》2020 年 4 月 12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俗谚有“一清二黄三越调,梆子戏是胡乱套”的说法,虽然语带俚俗之味,但也说明豫剧有兼收并蓄的 特点。 B.豫剧不像京剧老框老套,不如昆曲高深古雅,但正因如此,在目前戏剧日渐式微的情形下,还能活得有 滋有味。 C.传统剧作家们易固守单一的思想观念,剧本内容有很多都是简单的“抑恶扬善”,新时期的思想解放使 这一现象得以改变。 D.现当代中国戏曲的传播与接受呈多元形态并存格局,剧场演出的同时也能借助唱片、电影、电视、网络 等多样化的媒体形式。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媒体平台的在场性和交互性极强的特点帮助传统戏曲演员实现了以前难以达到的与观众互动的效果。 B.新媒体既拓展了传统戏曲的受众范围,又重构了观众的审美视野,并使观众能够跨越时空在线交流。 C.从专业演员到专家学者,戏曲领域的许多相关人员纷纷利用新媒体平台,大大扩展了戏曲的传播方式。 D.中国戏曲的继承与发展,不能仅依靠戏曲演员、剧作家和评论家,观众的积极参与也必不可少。 6.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互联网给传统戏曲带来的影响。(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13 军马场 李德霞 那年秋天,秋风萧瑟。一排排大雁往南飞的时候,父亲从军马场回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我母亲 离婚。 父亲是军马场的场长,手下管着几百号人和几千匹上好的军马。军马场离我们村百十多里地。听父亲 说,军马场好大,占地几百亩,几千匹军马个个精神抖擞,生龙活虎。六岁的我就盼着有一天父亲带我去 军马场看军马。可是,父亲突然要离婚,不要这个家了,也不要我了,我的这个愿望就像扎了针的气球, 扑地破了。父母离婚,其实是因为一个上海女知青,军马场的会计。 对这件事反应最激烈的是奶奶。七十多岁的奶奶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要离婚。她跳着一双小脚, 不打我父亲,左右开弓,打自己的嘴巴,边打边哭:“羞死人了!我造了什么孽,养了这么个白眼狼!陈 世美!”奶奶都不知道该马我父亲什么了。 父亲闷着头,绝情地对我母亲说:“该说的都说了。反正,我心里装不下别人,只有上海女知青。你 看着办吧。” 母亲寡白着一张脸,咬着嘴唇不让泪水流下来:“好,好,我答应离婚。可是咱娘呢?娘咋办?”母 亲说的娘是奶奶,也许母亲想用奶奶来拉回我父亲的心吧?母亲错了,父亲是铁了心的。奶奶一把拉住我 母亲的手说:“玉儿,你要是不嫌弃,咱还是一家人。我就是死,也不会跟他去丢人现眼!”母亲拍拍奶奶 的手背:“好,咱还是一家人。”母亲是奶奶捡回来的。直到现在,母亲也不知道自己娘家在什么地方。冬 天来了,她上山砍柴,背回的柴一次比一次多;下雪了,她在院里劈柴,抡起的砍刀一次比一次狠。奶奶 明白母亲的苦楚,说:“玉儿,别和自己过不去,憋屈的话,就哭出来吧。” 母亲终于忍不住了,伏在奶奶的肩头,痛痛快快哭了个够。 第二年春天,奶奶突然去世。母亲忍着悲痛,连着给父亲捎了几次话,可是,直到奶奶下葬,也不见 父亲回来。我恨透了父亲,他的心里没有我奶奶和母亲,压根儿更没有我这个儿子吧! 日子流水般过去。转眼,我八岁了,该上学了老师问:“你父亲叫什么名字?”我说:“鲁玉儿。”老 师又问:“母亲呢?”我说:“鲁玉儿”老师一愣:“你父母怎么一个名字?”我倔犟地说:“我没有父亲!” 父母结婚的照片挂在墙上好多年了,我第一次看着难受。那天,我偷偷摘下来,躲进柴房,我把左边 的父亲剪下来,剪成碎片。母亲进来抱柴烧火,呆愣片刻,一把夺过照片,狠狠扇了我一巴掌,那是母亲 第一次打我。母亲说:“那是你父亲啊,你怎么能这样!”我犟得像头驴,脖子一梗冲着母亲喊:“我没有 14 父亲!” 我的眼泪吧嗒吧嗒落下来…… 那天,一辆吉普车一路黄尘停在我家门口。车上下来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自称是军马场的副场长, 专程来找我母亲的,他看着我母亲说你是老鲁的家属吧?让我好找。” 母亲一愣:“哪个老鲁?” 场长眉头一皱:“你不是鲁志国的家属吗?”母亲看着场长,云里雾里。场长说:“是这样的,老鲁昨 天遛马时不小心被军马踢折了一条腿,躺在军马场医务室里,我看着挺可怜的,就来通知你去陪陪他。” “那个上海女知青呢?她不在?”母亲一脸茫然。 这回场长茫然了:“什么上海女知青?我们军马场别说是上海女知青,连个本地女人都没有,清一色 的爷儿们!” 母亲说:“怎么会呢?老鲁就是因为那个上海女知青,两年前才跟我闹离婚的。” “让我想想。”场长挠挠头,自言自语道 “两年前,我调到军马场,军马场上下搞运动,老鲁被定为 右派,撸了场长一职……” 母亲大瞪着两眼,一下子明白过来,眼泪扑簌籁掉下来。母亲抹把泪,一把拽住我的手说:“儿啊, 咱去军马场!”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1 年第 6 期,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写秋风萧瑟,大雁南飞,渲染凄凉的气氛,接着便写到父亲从军马场回来提出和“我”母亲离 婚的情节,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奶奶对待“我”父母的态度不一样,她虽然表面上生“我”父亲的气,但内心怀着母爱的;对“我”母 亲却是还想维持这个家,所以以情挽留。 C. “我”剪碎父亲的照片,主要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在恨父亲的同时,内心里还是有对父爱的渴望;而 母亲打“我”,说明对“我”父亲还存在感情。 15 D.场长的到来,揭开了父亲离婚的谜底,荒诞残酷的政治运动让人深受伤害保全家人的选择竟是割舍亲情, 撕裂家庭,这正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8.小说三次写到“我”母亲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6 分) 9.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它们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6 分) 【答案】 7.B(“表面生‘我’父亲的气”分析错误) 8.①第一次是“咬着嘴唇不让泪水流下来,强忍泪水的背后,是对丈夫提出离婚的委屈和坚忍,仍存丈夫 回心转意的希望。②第二次是“伏在奶奶的肩头,痛痛快快哭了个够”,痛快哭的背后,是对丈夫无情决 绝的委屈和痛苦。③第三次是“眼泪扑簌簌掉下来”,眼泪落下的背后,是明白了真相,理解了丈夫良苦 用心后的感动和喜悦。(每答出一点给 2 分) 9.第一问:明线是父亲执意和母亲离婚给家庭带来苦难,暗线是父亲受到迫害,为保全家人而孤身忍受痛 苦。(2 分) 第二问:①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展现了父亲舍己为家的伟大品格,突出了小说赞美亲情伟大的主题。② 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父亲的形象。(每答出一点给 2 分) 河南省焦作市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竹林的故事(节选) 废名 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妈妈洗衣。然而绿团团的坡上,从此也不见老程的踪迹了——这只要 看竹林的那边河坝倾斜成一块平坦的上面,高耸着一个不毛的同教书先生用的戒方一般模样的土堆,堆前 竖着三四根只有抄梢还没有斩去的枝桠吊着被雨粘住的纸幡残片的竹竿,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意义。 老程家的已经是四十岁的婆婆,就在平常,穿的衣服也都是青蓝大布,不过现在系鞋的带子也不用那 16 水红颜色的罢了,所以并不显得十分异样。独有三姑娘的黑底绿花鞋的尖头蒙上一层白布,虽然更显得好 看,却叫人见了也同三姑娘自己一样懒懒的没有话可说了。 然而那也并非是长久的情形。母女都是那样勤敏,家事的兴旺,正如这块小天地,春天来了,林里的 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 正二月间城里赛龙灯,大街小巷,真是人山人海。最多的还要算邻近各村上的女人,她们像一阵旋风, 大大小小牵成一串从这街冲到那街。然而能够看得见三姑娘同三姑娘的妈妈吗?不,一回也没有看见!锣 鼓喧天,惊不了她母女两个,正如惊不了栖在竹林的雀子..。堂嫂子们邀请一声“三姐”,三姑娘总是微笑 的推辞。 三姑娘的拒绝,本是很自然的,妈妈的神情反而有点莫名其妙了!用询问的眼光朝妈妈脸上一瞧, ——却也正在瞧过来,于是又掉头望着嫂子们走去的方向: “有什么可看?成群打阵,好像是发了疯的!” 这话本来想使妈妈热闹起来,而妈妈依然是无精打采沉着面孔。聒聒的喧声,比站在近旁更能入耳, 虽然听不着说的是什么,听者的心早被他牵引了去了。竹林里也同平常一样,雀子..在奏他们的晚歌,然而 对于听惯了的人只能够增加静寂。 打破这静寂的终于还是妈妈: “阿三!你老这样守着我,到底……” 妈妈不作声,三姑娘娇恼着: “到底!什么到底不到底!我不欢喜玩!” 三姑娘同妈妈间的争吵,其原因都出在自己的过于乖巧,比如每天清早起来,把房里的家具抹得干净, 妈妈却说:“乡户人家呵,要这样?” 偶然一出门做客,只对着镜子把散在额上的头毛梳理一梳理, 妈妈却硬从盒子里拿出一枝花来。现在,三姑娘眶子里的眼泪快要迸出来了,妈妈才不作声。 三姑娘,拿一束稻草,一菜篮适才饭后同妈妈在园里割回的白菜,坐下板凳三棵捆成一把。 “妈妈,这比以前大得多了!两棵怕就有一斤。” 妈妈哪想到屋里还放着明天早晨要卖的菜呢?三姑娘本不依恃妈妈的帮忙,妈妈终于不出声的叹一口 17 气伴着三姑娘捆了。 三姑娘不上街看灯,然而当年背在爸爸的背上是看过了多少次的,所以听了敲在城里响在城外的锣鼓, 都能够在记忆中画出是怎样的情境来。“再是上东门,再是在衙门口领赏……”忖着声音所来的地方自言 自语的这样猜。 三姑娘站起来,一二三四的点着把数,然后又一把把的摆在菜篮,以便于明天一大早挑上街去卖。 人一见了三姑娘挑菜,就只有三姑娘同三姑娘的菜,其余的什么也不记得,因为耽误了一刻,三姑娘 的菜就买不到手;三姑娘的白菜原是这样好,隔夜没有浸水,煮起来比别人的多,吃起来比别人的甜了。 我在祠堂里足足住了六年之久,三姑娘最后留给我的印象,也就在卖菜这一件事。 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 是旧的了,我从没有看见三姑娘穿过新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三姑娘在我们的眼睛里同我们的先生 一样熟,所不同的,我们一望见先生就往里跑,望见三姑娘都不知不觉的站在那里笑。 一天,三姑娘是卖青椒。这时青椒出世还不久,我们大家商议买四两来煮鱼吃——鲜青椒煮鲜鱼,是 再好吃没有的。三姑娘在用秤称,其中有一位是最会说笑的,向着三姑娘道: “三姑娘,你多称一两,回头我们的饭熟了,你也来吃,好不好呢?” 三姑娘笑了: “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 我们大家也都笑了;不提防三姑娘果然从篮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 “三姑娘是不吃我们的饭的,妈妈在家里等吃饭。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一个好 姑爷。” 我这样说。然而三姑娘也就赶跑了。 从此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到今年,我远道回家过清明,阴雾天气,打算去郊外看烧香,走到坝上,远 远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好像一塘春水,被微风吹起波皱了。正在徘徊,从竹林上坝的小径,走来两个妇 人,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应,而我即刻认定了是三姑娘! “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 18 那妇人的话也分明听到。 再没有别的声息:三姑娘的鞋踏着沙土。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 头过去。 1924 年 10 月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姑娘八岁就死了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但文章并没有过多渲染人物命运的悲苦,而是在叙述母女二 人的生活时流露着淡淡的诗意。 B. “林里的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一扫“纸幡残片”的颓丧,是母女俩通过勤劳的 双手逐步改善自己生活的写照。 C. “再是上东门,再是在衙门口领赏……”三姑娘忖着声音自言自语,说明她内心对热闹场所也十分向往, 只不过被“乖巧”抑制住了。 D. “乡户人家呵,要这样?”是妈妈对女儿每天打扫房间的心疼,女儿出门做客,妈妈硬拿出花来逼得女 儿快哭了,也体现了妈妈强势的一面。 8.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我”的视角观察三姑娘,作为一位旁观者,描述了三姑娘的一些日常生活片段,这些片段衔接 自然,浑然无隙。 B. 文章两次提到雀子:第一次以雀喻人,突出两人的外在形象特征;第二次将雀子拟人化,通过写两人听 到雀子叫的感受突出内在心境。 C. 文章写三姑娘拒看赛龙灯,和妈妈争吵,通过表面的不和谐体现了母女间的互相体贴,深化主题,同时 展现民风民俗,吸引读者兴趣。 D. 文章用词表现力强,“像一阵旋风”“冲到那街”“硬从盒子里拿出”“抓起一把掷在”等形象地反映 出不同境况下不同人物的心理状态。 9. 三姑娘这个人物的内在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19 10. 这篇小说读起来非常接近散文,可以说是散文化了的小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7. D 8. B 9. ①勤劳能干,质朴善良。②乖巧懂事,孝顺节俭。③恬静温柔,含蓄内敛。 10. ①结构散文化,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②人物散文化,三姑娘的性格呈现出本真的原貌。③环 境和情韵散文化,着力渲染氛围和意境,充满诗意。 河南省宏力学校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7--9 小题。 猎狼 梁亚平 猎人枪口对着一个花狼,三点一线,准备扣机。忽然听到砰一声枪响,又砰砰几声。 听到枪声,花狼一下子窜进树林里去了。 猎人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侧耳细听,听到的还是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张眼细看,看到的还是茂密的丛 林与荆棘。过了很久,确定安全了,猎人才从地上爬起来,提起猎枪,拎着刚才打的兔子,向家的方向走 去。 地上躺着一个人!猎人提高警惕,放慢脚步,双手握枪,手指扳着扳机,一步一步探着上前。粗布衣 服,衣服上满是血迹,显然是受伤——难道是野狼游击队?猎人左手提枪,腾出右手,一探鼻息,人还没 死!怎么办?猎人解开这人的纽扣,胸口上纹着狼头!猎人在周边找到一些止血消炎的草药,放在嘴里, 嚼烂,用手敷在伤口上,又在身上扯下一块破布,包扎伤口,血终于止住了。 前几天,猎人救过一人,说他是野狼游击队的,叫陈虎,胸口上就纹着狼头。 野狼游击队,在这一带活动频繁,经常在山下伏击敌人,敌人来了,就撤到山里,敌人多次搜索,都 无功而返。 不知什么时候,这人醒了,对猎人说:“是你救我的?” 20 猎人倒过一杯水,递过去。 这人接过水,说:“谢谢。” “都是中国人,客气什么?” 沉默一会儿,猎人问:“你是野狼游击队?” “是呀,你也知道野狼游击队?” “你们野狼游击队在这一带打鬼子,谁人不知。”猎人说,“我还认识你们队里一个叫陈虎的呢。” “他是我们队长,人称头狼——你怎么认识我们队长?” 猎人说:“前几天,我在打猎,听到枪声,发现一个人被鬼子追赶,还受了伤,我开枪引开鬼子,带 鬼子在山林里捉迷藏,甩开鬼子,再来救这个人,后来才知道,他是野狼游击队的陈虎。”猎人咬着牙说: “两年前,孩子他娘遭鬼子杀害,我就自制了一把猎枪,杀了两个鬼子,为孩子娘报了仇,就带着孩子躲 到山里来了。” “鬼子太可恶了。” “如果不是孩子还小,要人照顾,我还想跟你们野狠游击队打鬼子呢。” 谈话中,猎人了解到,这人在野狼游击队里,人称刀狼,猎人说:“子弹要赶快取出来,否则伤口会 发炎。” 刀狼说:“你来吧!我忍得住。” 猎人取来一把小刀,把刀放到灶火上烘烧,又到门外找来消炎止血草药,放到碗里捣烂,再递给刀狼 一块毛巾,说:“咬住它。” 子弹取出来了,猎人把草药敷在伤口上,包扎好,说:“安心在这里养伤。” 刀狼在茅屋里住了下来。 一天,刀狼说:“我伤口没事了,我要回去找队伍。” 二天,刀狼又说:“我方向感差,虽然整天在大山里跑,还是认不得去石镇的路。” 21 三天,猎人也不挽留,拿出一件上衣,说:“你的衣服穿了几个洞,你换上我这件吧,虽然破旧,可 已经补好。” 四天,猎人又说:“这是你们队长的衣服,我给他补好了,你带回给他吧。” 五天,猎人还包了几个准备做午餐的煎饼,说:“带上路上吃。” 六天,猎人叫来 10 岁的儿子,吩咐:“你带叔叔去石镇。” 儿子在山林里生活了两年,大山就像自己家里一样熟悉。 “后会有期。”刀狼一抱拳,跟着孩子走了。 山高林密,孩子带着刀郎,在没有路的山上,左拐右拐,上山,下山,来到一个小山坡上,孩子指着 前面的大山说:“沿着山脚一直走,走出大山,就到石镇。”说完就转身回家。 突然一声枪响,刀狼应声而倒。 猎人提着枪口还冒烟的猎枪走来,孩子问:“爹,你干吗打死野狼游击队叔叔?” 猎人说:“他不是游击队叔叔,他是鬼子。” “鬼子?你怎么知道他是鬼子?” “刚才他想杀你。” 孩子一看,刀郎手上果然握着一把爹帮他取子弹的小刀。 “爹,他胸口不是也纹着狼头吗?” “狼头谁都可以纹上去的,你还记得前几天我救的那位叔叔吗?他的衣服破了,把我的给他穿,他不 要,他说共产党的队伍,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个刀狼,他说大山里的路不熟悉,我就怀疑他不是野狼游 击队。野狼游击队,就是依靠大山,与鬼子周旋,怎么可能认不得山路?我给衣服,是试探他,他穿了, 我让他带衣服给队长,也是试探他,他也接了,他连队长穿什么衣服都不知道,就更加可疑了。我给他煎 饼,他也拿了,这就更加证实我的判断。我让你带路,我就远远跟着,如果他是鬼子,一定在认得路之后, 对你下手,果然,你一转身,他就拔刀。” 猎人踹一脚鬼子的尸体,狠狠地说:“真是一点人性都没有的狼,老子救了你,你还要杀我孩子。” 22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小说开头描写突如其来的枪声,渲染了一种紧张危险的气氛,巧妙地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 兴趣,也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B. 小说从“一天”写到“六天”,并独立成段,看似繁琐实则巧妙:不但线索清晰,形式整饬,而且自 然展现了时间的推移、情节的推进。 C. 小说中野狼游击队队长陈虎虽没有正面出场,但透过猎人之口,读者仍可以看到一个纪律严明、不 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革命军人生动形象。 D. 小说以“猎狼”为题,这里指在大山里与敌周旋的野狼游击队. 8. 小说中的猎人有哪些突出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9. 画线的文字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7 D 指“在大山里与敌周旋的野狼游击队”分析错误,应是指猎人猎杀花狼。 8. ①警惕性高:听到枪声后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确定安全后才离开;救人时提高警惕,保持戒备状态。 ②勇敢机智:多次试探并正确识别最后成功除掉鬼子假冒的游击队员。 ③爱憎分明:冒死营救游击队员;对鬼子充满仇恨,毫不留情。 ④富有生活智慧:会用草药止血消炎疗伤,能取出身体内的子弹。(答出三点即可) 9. ①照应前文相关内容,使小说情节前后呼应,结构严密; ②借助语言描写,突出猎人的机智、精 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③运用对比,揭示共产党的队伍与鬼子的区别,表达了对共产党队 伍的赞颂之情,拓展和深化了小说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文中重要段落的作用。首先概括段落所写的内容,其次回答结构上的作用。因为是小说 阅读,还要回答出对人物、对主旨的作用。 首先概括画线句子的内容大意:这段话是猎人给孩子讲述辨别并除掉假冒游击队员的鬼子的整个过程。然 23 后回答作用:第一,从结构上,照应前文相关内容,如小说中前面说,“我方向感差,虽然整天在大山里 跑,还是认不得去石镇的路”“你的衣服穿了几个洞,你换上我这件吧”“带上路上吃”“你带叔叔去石镇”, 这些句子从鬼子的角度、猎人的角度在前文已经做了伏笔,通过猎人对儿子的解释使小说情节前后呼应, 结构严密;第二,对人物塑造的作用,能够借助语言描写,突出猎人的机智、心细的特点;第三,对小说 主旨的作用,揭示共产党的队伍与鬼子的区别,如,队长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这些都表达了对共产党队 伍的赞颂之情,拓展和深化了小说主题。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老四 牟喜文 那时,王老四就像祥林嫂一样,镇里人看见她都绕着走。 沙田屿是个三省交界的镇子,镇子不大,二百来户人家。毫不夸张地说,镇南头有人放个屁,全镇人 都能闻到臭味。可就是这么个小镇子,却整天人来人往,车流不断。王老四的父母一顺水生下四个女儿, 王老四排行老四,父母一看又是女孩,就懒得给她起个好听的名,成天老四老四地叫,也是想把女娃当男 娃养哩。王老四模样长得还算周正,高个,细腰,宽臀。可自打丈夫在窑上被埋,三岁的儿子被人贩子拐 走后,王老四就像被施了魔法,走到哪儿呼啦一下人群就散到哪儿。 也难怪,这个女人命太硬了! 像配合镇里人似的,王老四在找了儿子两年未果后,回到沙田屿,竟再没掉过一滴眼泪。寒冬腊月, 猎猎的北风卷着雪花,肆无忌惮地敲打着家家户户的窗棂,凶残、冷漠。街上,行人匆匆,就连路过的汽 车都喘着沉重的粗气,呼出的白烟转瞬间就被风吞没了。镇东头,噼噼啪啪一阵鞭炮声响过,王老四的老 四菜馆开张营业了。莱馆还算干净,八张桌子,里里外外就王老四一个人,既当厨师,又当服务员。 王老四真能瞎折腾,败家娘们!有人风言风语。 可不是,等她把丈夫那点抚恤金败霍光了,就更没人要了!有人幸灾乐祸。菜馆开业两个月,除了零 星几个过路新手司机,还真没谁再踏进王老四的菜馆。如今,哪个司机没有自己的窝子,一来,嗲声嗲气 24 的姑娘陪着,好茶好水好烟伺候着。临走,还给拿东西,那态度,多好。 王老四一个新来的,咋能争过那些老油条?镇上收卫生费的李大姐劝她说,老四,不行咱报停,歇业 三个月,等来年春暖花开人多了再开张。 王老四惨笑了一下,说,李姐,不碍事。 李姐看王老四吧台里有一台新电脑,拍了拍,说,这家伙,真好!恐怕得好几千块吧?王老四笑了笑, 没吭声。 慢慢地,王老四的生意好了起来,可让人奇怪的是,路过的司机从别人家饭店出来,都兴高采烈的。 可从王老四的饭店出来,却个个红肿着眼睛,低垂着头,满腹心事的样子。按理,吃得不开心,下次就不 会再回头了,可司机不但回头,还带来了很多认识的同行。 王老四的饭店难道有啥猫腻? 那还能有啥?还是李姐站出来辟谣,还不是家常莱,就是比别人家干净点罢了。但有一样,王老四的 菜馆只接待司机,其他人,一律不伺候。 乖乖,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啊,开饭店的挑客人,还是头一遭听说呢! 两年后的一个春天,阳光明媚,风吹在脸上暖暖的。 老四菜馆门前的花池子里,各色鲜花开得正旺,火红的串红,一朵朵、一串串,红得就像天边的霞, 娇艳、任性。 这时,一辆警车地停在了老四菜馆门口,王老四养的泰迪狗兴奋地迎上去,围着下来的人,不停地摇 着尾巴。 王老四犯事了!爱凑热闹的老头老太太,呼啦一下就把王老四的菜馆和警车围得水泄不通。 一个女人和那么多司机,啧啧,咋样,这回出事了吧! 从警车上下来的,除了镇上派出所的刘所长,还有两个外地男女,其中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小女孩,几 人拨开人群,快步走进老四的菜馆。 “扑通”一声,两个外地男女直接给王老四跪下了,说,恩人哪,谢谢您! 25 这是唱的哪出呀? 王老四也很激动,眼圈红红的,嘴里说,别这样,快别这样。说着,伸手去搀扶两人,可两人说啥也 不起来,还让小女孩也跪下,向王老四行大礼。 刘所长笑呵呵地说,好啊,老四妹子,没想到,真没想到,网上大名鼎鼎的老四救助被拐儿童论坛的 群主竟是你!更没想到,你竟然把长途司机都发动起来了! 人们这才寻思过味来,不知是谁带头鼓起掌来,一下,两下,接着连成了一片…… 时光如芬河水,默默流淌。与此同时,老四菜馆扩大了规模,从平房变成了三层小楼,陆续招了二十 几个服务员。一时间,热闹非凡,墙上的锦旗就像红云一样,铺天盖地。 春风送暖,杨柳吐绿,一双双小燕子唱着欢快的歌儿飞回了旧巢。 这天,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衣衫褴褛、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了菜馆门口。从外面买菜回来的王老四和男 孩四目相对,只看了一眼,她就怔在了原地…… (选自《小说月刊》)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菜馆刚开张时生意惨淡,门前冷落,王老四因没有赚到钱而情绪低落。初来乍到的她,根本不是那些 满脑子生意经的老油条的对手。 B. 王老四在长达十四年时间里,通过开菜馆、招待路过的司机,买电脑,办论坛,共同寻找丢失的孩子 等途径,寻找儿子。 C. 王老四与样林嫂一样,受镇上人排挤。镇上人是一群冷漠自私的看客,没人愿意与不幸的王老四交往, 镇里人看见她都绕着走。 D. 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经过艰辛的寻找,丢失的儿子终于归来,这种大团圆式的结局是 故事情节自然发展的结果。 8.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 9. 小说结尾处写到王老四与男孩相遇的情景,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 26 【答案】7. D 8. ①明写春天来临,燕子归巢,暗指王老四儿子的归来,母子团聚。②引出下文,为下 文王老四儿子的归来作铺垫。③渲染美好的气氛,暗示了王老四生活中的春天的来临,弘扬了为善者必有 善报的主旨。 9. ①从结构上看,最后一段实际上暗示了小男孩就是王老四早年丢失的孩子,呼应了文章开头王老四丢失 孩子和寻找孩子的情节,使结构完整严谨。②从情节上看,这一结果,实际上解释了王老四开餐馆的初始 原因,也是十多年如一日不放弃的表现,更是开论坛、救助被拐儿童情节的自然发展,属于意料之外、情 理之中的结尾方式。③从主旨上看,在小说结尾处写到王老四与男孩相遇的情景,凸显出好人好报、助人 自助的主题,从而传递了正能量。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 A.“根本不是那些满脑子生意经的老油条的对手”错,这只是别人对于王老四一开始的看法,从文中所叙 事件的发展来看,王老四的生意要远远好于其他人。 B.“寻找儿子”错,从文中刘所长的话“网上大名鼎鼎的老四救助被拐儿童论坛的群主竟是你!更没想到, 你竟然把长途司机都发动起来了”可知,王老四通过开菜馆、招待路过的司机,买电脑,办论坛,共同寻 找丢失的孩子等途径,是为了帮助所有的被拐儿童,并不只是为了寻找儿子。 C.“镇上人是一群冷漠自私的看客,没人愿意与不幸的王老四交往,镇里人看见她都绕着走”错,首先, 并非所有的人都这样,镇上收卫生费的李大姐对王老四感情同情,并提出好心的建议。也并非镇人的人一 直这样,当人们知道王老四的事迹后人们用鼓掌的方式表达对王老四的赞赏。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句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从内容上和结构上两个方面的作用来回答,并且还要看是否在中心主旨的表达上有没有 作用。 27 就本题来说,画线部分是一段景物描写的句子,从内容上来说,写的春天来临时的景象,特别写到了燕子 归来的情景; 联系下文,这段景物描写就具有深层的意义,即王老四被拐卖的儿子回来了,因此这段文字有引出下文的 作用; 从中心主旨方面来说,王老四儿子的归来是她发动们拯救被拐卖儿童所带来的结果,体现了善有善报的主 旨。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回答本题要重点抓住该内容所在位置的特殊性,文章以王老四与男孩相遇作为结尾,戛然而止,看似突兀, 实则合情理,并且产生了耐人咀嚼的效果。之所在会这样,首先使丢孩子、找孩子,得孩子有故事情节得 以圆满; 再者,解释了为什么王老四十多年来会有一系列的做法。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经过艰辛的 寻找,丢失的儿子终于归来,这种大团圆式的结局是故事情节自然发展的结果。 最后,作为文章结尾,经过艰辛的寻找,丢失的儿子终于归来,文章的中心主旨得以揭示:好人好报、助 人自助。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 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可 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 28 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因为规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 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 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教徒弟们种 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 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 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对周围的 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 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 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 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 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 的。土改以后,陈秉正老汉家里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 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 头也太细、太长,勉强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截却 都还有个空尖儿。儿子陈满红说:“慢慢用着就合适了!”老人带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 脱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暂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也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 人说:“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 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 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满红媳妇劝老人说:“现在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术,您还是 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满红媳妇说:“这回可带上您 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带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售货员忙着正往车下搬。 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二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转眼工夫,就来了 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 就叫别人拿完了。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岗村。一出了村,他觉人也不挤了、 路也宽敞了,这才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他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杈,解开腰带抖搜了一下, 也仍然不见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 29 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 又扭回头来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会上的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 找就还了他。 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换上新棉袄和新 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带上。 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了,直到第四天上午听罢了 县委的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宗事。下午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 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 总觉着不太顺当。他想:“把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转木料。 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算了,不找它了!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 弃了。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 手套的!”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小说通过对一个饱经沧桑老农民手的真切描绘,刻画出一位农业生产技术、思想觉悟都很高的农民 形象。 B. 小说的语言既质朴平易又生动幽默,如“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口语化很明显,达到了通俗 化和艺术化高度统一。 C. 小说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刻画陈秉正“手”的故事,再集中讲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 对前者的延伸。 D. 小说通过对像陈秉正这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讴歌了他们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间接批判了当时社 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 8. 赵树理是如何刻画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9. 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请结合文章,分析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窍门儿”。 (6 分) 【答案】 7.D【“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错误。小说通过对陈秉正一双手的描写,赞扬了劳动 人民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并没有批判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选项属于过度解读。】 30 8.①外貌描写:细致地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突出他勤劳纯朴、热爱劳动的形象。②语言描写:陈 秉正对年轻人语重心长的教育,刚拿到手套时感慨“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最后表示自己“我这 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③心理描写:看到新运来的桑杈第一时间想到集体的事情,手套第一次丢了想到 “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体现了他为集体和他人着想的特 点。④侧面烘托:副组长王新春对陈秉正辛勤劳作的介绍和年轻人劳动时的抱怨和不理解,突出表现了陈 老汉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以及他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前三点答出任意两点 4 分,第四点 2 分,共 6 分) 9. ①设置悬念。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 者的阅读兴趣。②情节一波三折。文章以“手”为线索展开,两次戴手套,两次丢手套的零散事情联缀起 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③伏笔照应。文章开篇交代陈秉正虽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但身体特别强健,连 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最后交代他的手都是因为自己从小的劳作,塑造了一位勤劳朴实的劳动者形象。④ 结尾突转。陈秉正老人最后把手套还给儿媳妇,并表示“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结局出人意料,又 在情理之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劳动者形象。(每点 2 分,共 6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