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山东省各地最新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文言文阅读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年山东省各地最新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文言文阅读

ID:684310

大小:61.4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1-05-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020-2021 年山东省各地 最新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文言文阅读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阳信县联合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 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 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 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 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 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 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 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 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 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 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 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 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 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 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 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 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见终始不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 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 也。是二世之过也。 (节选自《过秦论》) 2 10.下列加点的实词和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 振.长策而御宇内 以振.孤独穷困之士 B.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不信.功臣 C. 以.弱天下之民 以.制御其政 D. 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 而.重以无道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 /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 B.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 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 C.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 /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 D.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 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 1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黔首,百姓,秦朝百姓用黑色头巾包头,故称“黔首”。 B.裋褐,粗陋布衣,古代多为贫贱者所服。 C.缟素,“缟”与“素”都是白色的生绢,文中指“丧服”。 D.仓廪,指储藏粮食、金帛财货等的仓库。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秦没有认识到夺天下和保天下所用的方法不同,经历了战国到统一天下后,路线和政令没有改变。 B.劳苦人民容易接受仁政,当秦二世登上王位,普天之下没有人不伸长脖子盼着看一看他的政策。 C.二世比始皇更加暴虐无道,破坏宗庙,残害百姓,刑罚更加繁多,杀戮更加严酷,官吏办事苛刻 狠毒,赏罚不当,赋税搜刮没有限度。 3 D.古代圣王能洞察开端与结局的变化,知道生存与灭亡的关键,致力于安定人民。这样,便不会出 现叛逆的臣子。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2)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答案】 10. C C 项都是“来”;A 项第一个“振”,举起,第二“振”通“赈”,赈济;B 项第一个“信”可靠的, 第二个“信”,信任;D 项第一个“而”表修饰,第二个“而”表转折。 11. A 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 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 12. D 仓廪,指储藏粮食的仓库。 13.D 原文是“这样,天下即使出现叛逆的臣子,也必然没有人响应,得不到帮助力量了”。 14.(1)(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愿 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南”“以为”“俯首系颈”“委命下吏”各 1 分) (2)因此陈涉不凭商汤、周武王那样的贤能,不借公侯那样的尊贵,在大泽乡振臂一呼而天下响应, 其原因就在于人民正处于危难之中。(“是以”“用”“奋臂”各 1 分,句意 1 分。) 参考译文: 秦王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 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把诡诈权势放在前头,把仁德信义丢在后头,把残暴苛虐作为治 理天下的前提。实行兼并,要重视诡诈和实力;安定国家,要重视顺时权变:这就是说夺天下和保天下不 能用同样的方法。秦经历了战国到统一天下,它的路线没有改,他的政令没有变,这是它夺天下和保天下 所用的方法没有不同。 秦王孤身无辅却拥有天下,所以他的灭亡很快就来到了。假使秦王能够考虑古代的情况,顺着商、周 的道路,来制定实行自己的政策,那么后代即使出现骄奢淫逸的君主,也不会有倾覆危亡的祸患。所以夏 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了国家,名号卓著,功业长久。 当今秦二世登上王位,普天之下没有人不伸长脖子盼着看一看他的政策。受冻的人穿上粗布短袄就觉 得很好,挨饿的人吃上糟糠也觉得香甜。天下苦苦哀叫的百姓,正是新皇帝执政才能的表现。这就是说劳 苦人民容易接受仁政。如果二世有一般君主的德行,任用忠贞贤能的人,君臣一心,为天下的苦难而忧心, 服丧期间就改正先帝的过失,割地分民,封赏功臣的后代,封国立君,对天下的贤士以礼相待,把牢狱里 的犯人放出来,免去刑戮,废除没收犯罪者妻子儿女为官家奴婢之类的杂乱刑罚,让被判刑的人各自返回 4 家乡。打开仓库,散发钱财,以赈济孤独穷困的士人;减轻赋税,减少劳役,帮助百姓解除急困;简化法 律,减少刑罚,给犯罪人以把握以后的机会,使天下的人都能自新,改变节操,修养品行,各自谨慎对待 自身;满足万民的愿望,以威信仁德对待天下人,天下人就归附了。如果天下到处都欢欢喜喜安居乐业, 唯恐发生变乱,那么即使有奸诈不轨的人,而民众没有背叛主上之心,图谋不轨的臣子也就无法掩饰他的 奸诈,暴乱的阴谋就可以被阻止了。 二世不实行这种办法,破坏宗庙,残害百姓,比始皇更加暴虐无道,重新修建阿房宫,使刑罚更加繁 多,杀戮更加严酷,官吏办事苛刻狠毒,赏罚不得当,赋税搜刮没有限度,国家的事务太多,官吏们都治 理不过来;百姓穷困已极,而君主却不加收容救济。于是奸险欺诈之事纷起,上下互相欺骗,蒙受罪罚的 人很多,道路上遭到刑戮的人前后相望,连绵不断,天下的人都陷入了苦难。从君卿以下直到平民百姓, 人人心中自危,身处穷苦之境,到处都不得安静,所以容易动乱。因此陈涉不凭商汤、周武王那样的贤能, 不借公侯那样的尊贵,在大泽乡振臂一呼而天下响应,其原因就在于人民正处于危难之中。 所以古代圣王能洞察开端与结局的变化,知道生存与灭亡的关键,因此统治人民的方法,就是要专心 致力于使他们安定罢了。这样,天下即使出现叛逆的臣子,也必然没有人响应,得不到帮助力量了。所谓 “处于安定状态的人民可以共同行仁义,处于危难之中的人民容易一起做坏事”,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尊 贵到做了天子,富足到拥有天下,而自身却不能免于被杀戮,就是由于挽救倾覆局势的方法错了。这就是 二世的错误。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报甲 科,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 为馆阁校勘。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同 修起居注,遂知制诰。故事,必试而后命,帝知修,诏特除之。 奉使河东。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 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由是州得存。 又言:“忻、代、将岚多禁地废田,愿令民得耕之,不然,将为敌有。”朝廷下其议,久乃行,岁得粟数 百万斛。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奏罢十数事。 邪党忌修,因其孤拐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谙、知踪州。居二年,徙扬州、颜州。复学士,留守 南京,以母忧去。服除..,召判流内铨,时在外十二年矣。帝见其发白,问劳甚至。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 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知嘉祐..二年贡举。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号“太学体”,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辄黜。毕事,向 之嚣薄者伺修出,聚噪于马首,街逻不能制;然场屋之习,从是遂变。 修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其言简而明,信而遇,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骛, 5 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照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宋史·欧阳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 馆阁校斯/ B.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 阁校勘/ C.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 校勘/ D.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 阁校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服除”,指守丧期满。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 B.“翰林学士”,古代官名,负责文件起草、图书编纂、侍读等。 C.“嘉祐”,北宋仁宗使用的最后一个年号,“仁宗”是他的谥号。 D.“致仕”,即退休。古人还常用致政、休致等指称官员辞职归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欧阳修颖悟超群,才学显著。他幼时聪敏过人,刚成年时就享有极高声誉;参加科举荣登甲科,不久, 出任西京推官。 B.欧阳修才德出众,深得皇帝赏识。仁宗曾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来嘉奖他的直言善谏,后又破例提 拔他做要职。 C.欧阳修为人刚直,受到排挤。他曾因上奏请求清洗宦官中作奸谋利的人而遭到一些宦官的诋毁,被外 放为同州知州。 D.欧阳修为文朴实,重视文风,他在主持礼部进士的考试时,极力排斥那些险怪奇涩的文字,考场的文 风,也从此大为改变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故事,必试而后命,帝知修,诏特除之。(4 分) (2)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4 分) 14.欧阳修奉命出使河东时,做了哪些利民之事?请简要概括。(3 分) 【答案】 10.(3分)D 11.(3分)C(仁宗是庙号) 12.(3 分)C(原文中说,“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 怒,谮之”, 6 是说有人就伪造欧阳修的奏章,请求清洗宦官中作奸谋利的人。) 13.(8分) (1)(4 分)按照惯(旧)例,(这个官职)必须先考试而后才能任命,仁宗了解欧阳修,诏令特 意授予他这一官职。(“故事”“这个官职”省略、“知”、“除”,每点1分。) (2)(4 分)那些宦官都非常怨恨,他们联合起来陷害欧阳修﹐想要把欧阳修调离京城,让他 担任同州知 州,皇上听取了吴充的意见后才取消了这一道命令。(“谮”、“出”、“知”、 “纳”,每点1分。) 14.(3 分)(1)主张保存麟州使黄河以东的郡县百姓得以安居。(2)进言将荒芜的禁地给农民 去耕种。(3)多次奏请朝廷减免沉重不堪的赋税。(每点1分,意对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等到成年时, 更 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参加进士考试,崇文殿御试中甲科第十四名,荣选为甲科进士,并 被任命为西京 推官。此时欧阳修开始结交尹洙,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又 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 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 校勘。 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唯独仁宗勉励他敢于说话,当面 赐给他五品官 的服饰。对侍臣说“:像欧阳修这样的人,到哪里去找啊?”做同修起居注后, 进任知制诰。按惯例,对这 个官职必须先考试而后才能任命,仁宗了解欧阳修,诏令特意授 予他。 他奉命出使河东。从对西部用兵以来,主谋划的人打算放弃麟州,以减少运送军粮。欧 阳修说:“麟 州是个天然险要之地,不可以放弃,如果放弃它,那就使黄河以东的郡县受到 震动,百姓都不能安居了。 不如从那里分出一部分兵力,驻扎黄河附近的各堡寨中,这样, 遇到情势急迫就能接受援助,而在平时可 以节省物资的运输,这在策略上是有利的。”因此 麟州得以保存下来。欧阳修又进言道“:忻县禁地很多, 田野荒芜,希望让农民去耕种这些 田地,不然,将被敌人侵占。”朝廷将这个意见发交给有关的官员讨论, 过了很久才同意实 行,每年收获粟谷数百万斛。凡是河东地区,赋税征派过重百姓负担不了的,他奏请朝 廷作 了减免,这样的事情有十几件。 奸邪之徒忌恨欧阳修,并借欧阳修丧父的外甥女张氏犯罪下狱之事罗织他的罪状,致使 他降职为知制 诰,滁州知州。到任二年又徙迁扬州,颍州。恢复龙图阁直学士官职,兼南京 留守司事,因其母亲去世归 还家中。为母亲服丧期满,奉召担任流内铨,当时在外地长达十 一年。皇上见他头发都白了,对他非常关 心,抚慰有加。小人皆恐惧欧阳修的重新起用,有 人就伪造他的奏章,请求清洗宦官中作奸谋利的人。那 7 些宦官都非常怨恨,他们联合起来陷 害欧阳修﹐想要把欧阳修调离京城,让他担任同州知州,皇上听取了 吴充的意见后才取消了 这一道命令。升迁翰林学士,让他修撰《唐书》。 主持嘉祐二年(1057)礼部进士的考试。当时士子崇尚作新奇怪僻的文章,号称“太学体”, 欧阳修对那些险怪奇涩 的文字,坚决加以排斥﹐凡是像这样的都不予录取。录取之事完结后, 过去那些文字浮薄而又喜欢自我标榜的 人等欧阳修一出现,就聚在他的马前起哄,巡街的士 兵都无法制止;但是考场的文风,也从此大为改变了。 欧阳修的文章,才华横溢,朴实流畅,不繁冗不省略恰到好处。在议论上,简单而明了, 实际而通情,善于联 系事物分析不同问题,阐明深刻的道理,驳斥其错误,给人以很强的说 服力。他的超然洒脱,文情奔放的风 格,别人是无法赶上的,所以天下人一致效法尊崇他。 山东省德州市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幼有异质,七岁入学。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转鲁留魏, 人见其有德,稍稍从之。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往来河、洛间,从柳城姚枢得伊洛程氏及新安朱氏书, 益大有得。寻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 闻户外如金石。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 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甲寅..,.世祖.. 出王秦中,以姚枢为劝农使,教民耕植。又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 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 时王文统以言利进为平章政事,衡、枢辈入侍,言治乱休戚,必以义为本。文统患之。且窦默日于帝前排其 学术,疑衡与之为表里,乃奏衡为太子太保,阳为尊用之,实不使数侍上也。未几,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 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已而其子又有佥枢密院之 命,衡独执议曰:“国家事权,兵民财三者而已。今其父典民与财,子又典兵,不可。”阿合马由是衔之,亟荐 衡宜在中书,欲因以事中之。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八年,以为 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子。课诵少暇, 即习礼,或习书算。久之,诸生人人自得,尊师敬业,下至童子,亦知三纲五常..为生人之道。十八年,衡病革, 已而卒,年七十三。 (节选自《元史·许衡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 潼而归 B.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 潼而归 C.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 潼而归 8 D.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 潼而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甲寅,是中国古代农历干支纪年中的一个组合,也可以用来纪日。 B.世祖,一般作为断代史开创者或者王朝承上启下的有作为的君主的庙号。 C.元年,在古代指帝王即位的第一年,同一帝王在位期间只能有一个元年。 D.五常,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即仁、义、礼、智、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许衡热爱学习,追求学问。许衡热爱学习,可当时遭遇天下大乱,加上家里贫穷没有书读,后来从柳城 姚枢那里得到了伊洛程氏和新安朱氏的著作,学问大有长进。 B.许衡安贫乐道,不吝财物。许衡家境贫穷,但处之泰然,家里钱财有余,就分给同族人以及贫穷的学生, 人们送给他东西,只要有一点不符合礼义的他就不接受。 C.许衡为人正直,不附权贵。阿合马独揽大权、权倾朝野,当时的大臣大多奉承他,然而许衡每次与他 议事,都义正词严,一点也不让步,因而遭到了阿合马的陷害。 D.许衡爱生如子,教导有方。皇帝亲自选择蒙古贵族的子弟让许衡教导,许衡像爱护儿子那样爱护他们, 并让他们学习礼仪或者书法、算术,学生们个个都有很大的收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4 分) (2)乃奏衡为太子太保,阳为尊用之,实不使数侍上也。(4 分) 14.请简要陈述许衡反对阿合马之子在枢密院任职的理由。(3 分) 【答案】 10.A(原文标点: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 从送之临潼而归) 11.C(“同一帝王在位期间只能有一个元年”说法错误,改元后也有元年) 12.C(“因而遭到了阿合马的陷害”与原文不符,原文“欲因以事中之”是说阿合马想借助工作中的事情 陷害他) 13.(1)他家的儿童从旁边经过,不斜着眼睛看一下(看也不看一眼)就离开,他家里人所受的感化就是这样 深。(译出大意给 1 分;“过”“睨视”“化”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2)便奏请许衡为太子太保,表面上是重用他,实际上是不让他频繁地接触皇帝(减少他与皇帝接触的机会)。 (译出大意给 1 分;“阳”“尊用”“数”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14.①国家的权力主要体现在军队、百姓和财务三个方面。(1 分)②现在做父亲的管理百姓和财务,做儿子 的又管理军队,这不可以。(2 分) 【参考译文】 9 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许衡自小就有与众不同的素质,七岁入学。稍大一些后,热爱学习,如饥似 渴,可当时遭遇天下大乱,加上家里贫穷没有书读。许衡后来迁移到鲁地,留在了魏地,人们见他道德高尚, 逐渐有人跟从他学习。居住了三年,听说战乱就要结束,就回到了怀州。他往来于黄河、洛水之间,从柳城 姚枢那里得到了伊洛程氏兄弟和新安朱熹的著作,更是大有收获。随后他在苏门定居下来,与姚枢及窦默研 习学问。他家境贫穷,亲自耕种,谷物成熟了就吃谷物,没有成熟时就吃糠咽菜,处之泰然,吟读诗书的声音 在屋外听起来非常动听。家里钱财有余,就分给同族人以及贫穷的学生。人们送给他东西,只要有一点不符 合礼义他就不接受。姚枢曾被召到京师,就把他的雪斋让给许衡居住,并让留守的人给他提供方便,许衡拒 绝不接受。院子中有水果成熟后掉到地上,他家的儿童从旁边经过,不斜着眼睛看一下(看也不看一眼)就离 开,他家里人所受的感化就是这样深。甲寅年,世祖受封在秦中为王,任命姚枢为劝农使,教导百姓植树种田。 世祖又考虑教化秦地百姓的办法,于是征召许衡担任京兆提学。秦地百姓刚刚从战乱中解脱出来,想学习但 没有老师,听说许衡来了,人人都高高兴兴地前来学习。世祖率军南征,许衡便要返回怀州,跟随他学习的人 挽留他不得,便把他送到临潼才回来。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把许衡召到京师。当时王文统因兴利晋升 为平章政事,许衡、姚枢这些人入朝侍奉皇帝后,谈论治乱兴衰,一定以义为根本。王文统感到不安。并且 窦默经常在皇帝面前非难其学术,王文统怀疑许衡与窦默串通一气,便奏请许衡为太子太保,表面上是重用 他,实际上是不让他频繁地接触皇帝(减少他与皇帝接触的机会)。不久,阿合马任中书平章政事,兼管尚书 省六部事情,因而独揽大权,权势超过了朝野所有的官员,当时的大臣大多奉承他,许衡每次与他议事,都义 正词严,一点也不让步。不久阿合马的儿子又任命为枢密院佥院,唯独许衡持异议说:“国家的权力,不过军 队、百姓、财务三项而已。现在做父亲的管理百姓和财务,做儿子的又管理军队,这不可以。”阿合马从此 对他怀恨在心,急切地向皇帝推荐说许衡应该在中书省,想借助工作中的事情陷害他。不久调任中书左丞, 许衡屡次向皇帝请求不要任命他。皇帝早就想要开设太学,恰好遇到许衡坚决请求辞职,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八年,皇帝命许衡担任集贤大学士,兼任国子祭酒,并亲自选择蒙古贵族的子弟让他教导。当时所选的弟子 都很年幼,许衡把他们当作成年人对待,像爱护儿子那样爱护他们。课后吟诵的空余时间,就让他们学习礼 仪,或者学习书法、算术。时间一长,学生们个个都有很大的收获,懂得尊师敬业,就连小孩子,也知道三纲 五常是做人的方法。十八年,许衡病重,不久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部中老胥,家藏伪章,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 未敢然。功令: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止主谋一二人立决;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狱词上,中有 10 立决者,行刑人先俟于门外。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狱具矣, 胥某谓曰:“予我千金,吾生若。”叩其术,曰:“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 二人易汝名,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其同事者曰:“是可欺死者,而不能欺主谳者,倘复请之,吾辈无 生理矣。”胥某笑曰:“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则吾辈终 无死道也。”竟行之,案末二人立决。主者口去舌挢,终不敢诘。余在狱,犹见某姓,狱中人群指曰:“是 以某某易其首者。“胥某一夕暴卒,众皆以为冥谪云。 凡杀人,狱词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吏因以巧法。有郭四者凡四条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 赦将出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之意色扬扬若自矜诩噫!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而 道之不明,良吏亦多以脱人于死为功,而不求其情,其柱民也亦甚矣哉! 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山阴..李姓,以杀人系狱,每岁致数百金。康熙..四十八年,以赦 出。居数月,漠然无所事。其乡有杀人者,因代承之,盖以律非故杀,必久系,终无死法也。五十一年, 复援赦减等谪戍,叹曰:“吾不得复入此矣!”故例,谪戍者移顺天府羁候,时方冬停遣,李具状求在狱 候春发遣,至再三,不得所请,怅然而出。 (摘编自方苞《狱中杂记》)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将出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 之/意色扬扬/若自矜诩/ B.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将出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 之/意色扬扬若/自矜诩/ C.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将出/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 之/意色扬扬若/自矜诩/ D.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将出/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 之/意色扬扬/若自矜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晷刻,即时刻。“晷”指日影。依据日影测量日的高度以定时刻的仪器称日晷。 B.秋审,清朝一种审判制度,朝廷在秋天复审各省上报的死刑犯,提出处理意见。 C.山阴,地名。起名之因是这里在山之南,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阴,山北水南为阳。 D.康熙,清朝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年号是从汉朝开始的皇帝纪年的名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部中老职员常常伺机作弊。其家中藏有假的印章,一旦有机会使用,而且能从犯人身上谋财,他们就会 11 拿出来用,作奸犯科,无所顾忌。 B.主审官员们特别贪恋官位。有部中职员偷偷改掉了判处某兄弟死刑的判词,主审官员看了出来,却因为 怕被罢官而默默无言,不敢追查。 C.个别良吏有着错误的观念。个别好官可能秉承着上天有好生之德的思想,喜欢脱人于死罪,结果却只是 救了恶人,而损害了社会的利益。 D.奸民和狱吏有时狼狈为奸。山阴县有杀人犯特别喜欢坐牢,因为在里面他可以和狱吏们串通一气做坏事, 借此他每年能赚到几百两银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是可欺死者,而不能欺主谳者,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 (2)其乡有杀人者,因代承之,盖以律非故杀,必久系,终无死法也。 14.制度有漏洞是部里老职员作奸犯科成功的重要因素,试指出两种漏洞。(3 分) 【答案】 10.答案:D(第三处,如果在“减等”前断开,则“以矜疑”只是状语,句子不完整,而且“减等”与 “随遇赦”是两个动词,相当于两句话,不应相连,故应在“减等”后断开,由此排除 A、C 两项。第四 处,在“将出”前或后断开,均可,但在其前断开,则“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只是一天中的事,在其后 断开,则“日”是每天,更能显出奸民的得意扬扬,表示力更强。第八处,如果在“若”后断开,不恰当, 因为“扬扬”是得意的样子,它的出现表示句子已经结束,后面再加个“若”字,语意不通。由此排除 B、 C 两项。) 11.答案:C(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12.答案:B(错在“偷偷改掉了判处某兄弟死刑的判词”,他们只是把人名换掉。原文说的是“别具本 章,狱词无易”。) 13.答案:(1)这可以欺蒙死者,却不能欺蒙主审官,倘若主审官再行申请,我们都没有活路了。(重要 词语“是”“谳”“倘”“生理”各 1 分,句意 1 分) (2)他的乡里有杀人的,他便代他承认罪名,大概按法律如果不是故意杀人,必然长期监禁,最终不会 判死罪。(重要词语“因”“盖”“以”“系”各 1 分,句意 1 分) 14.答案:①文书下发到直省过程中,部里老职员有机会私自接触文件。②杀人犯的判决词上没有指出是 谋杀的,便可以免死。(答一条 1 分,答两条 3 分) 【参考译文】 部里的老职员,家里藏着假印,公文下发到各省的主管机关,他们往往偷偷地动手脚,增减其中紧要 的话语,奉行的人是看不出来的。对于那些上奏的文书,以及发给平行各部的文书,还不敢这样做。法令 规定:大盗没杀过人和有多名同犯的,只是主谋的一两个人立时处决;其余人犯经过秋审后都减刑充军。 当刑部判词上奏过皇帝之后,其中有立时处决的,行刑的人先等在门外。命令一下,便捆绑出来,一时一 刻也不耽搁。有某姓兄弟因为把持公家的粮仓入狱,依法应该立时处决,罪案已经判定了,某个职员对他 们说:“给我一千两银子,我救活你们。”问他办法,他说:“这不难,另准备一个奏本,判词不更改,只 把案末单身没有亲戚的两个人替换你们的名字,等到封奏时候偷偷抽出真奏,换上此奏,就行了。”他的 一个同事说:“这可以欺蒙死者,却不能欺蒙主审官,倘若主审官再行申请,我们都没有活路了。”这个职 员笑着说:“再次为这事申请,我们固然没活路;但主审官也都会罢官。他们不会用两条人命换掉他们的 12 官位,那么,我们最后还是没有死的理由的。”最终这样做了,案末两个人果然被立即处决。主审官张口 结舌,终究不敢追问怎么回事。我关在监狱的时候,还见过某姓兄弟,同狱的人都指着说:“这便是把某 某人的命换来他们的头的。”后来那个职员一天晚上忽然死了,大家都说这是上天报应。 凡属杀人案件,判词上没有指出是谋杀的,经过秋审就列入可矜、可疑两类,便可以免死。司法人员 因此就可以利用法律条文作弊。有个叫郭四的,曾四次杀人,又一次因为可矜可疑减了刑,不久碰上大赦 将要出狱,每天与他的同伙喝酒唱歌闹到天亮。有人问他过去的事情,他竟一件一件详细道来,得意扬扬, 好像在夸耀自己了不起似的。唉!无耻而恶毒的司法人员忍心受贿而枉断官司,原不足深责;但道理并没 真正弄清,一班善良官吏往往以脱人死罪为功德,而不追究实情,就使死者含冤不浅了! 有些坏人在监狱里待久了,和狱官狱卒内外勾结,很能收受些财物。山阴县有个姓李的,因犯杀人罪 坐牢,每年都赚上几百两银子。康熙四十八年,因大赦出狱。过了几个月,空虚而无所事事。他同乡有杀 人的,便冒名顶替,大概按法律如果不是故意杀人,必然长期监禁,最终不会判死罪。五十一年,依赦例 减刑充军。他叹气说:“我没办法再进这儿来了!”按照旧例,充军的人都移到顺天府羁押待命,当时正值 冬天,停止发遣,姓李的写了状子请求在监狱等候春天发遣,要求再三,没有得到批准,怅然而出。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 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颞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 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 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 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 醉于市。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碛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 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 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班、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为"酒中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 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 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浔阳,坐事 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浔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 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徽观察使范传正祭 其冢,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 意。"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传正嘉叹,复其 夫徭役。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曼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3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醋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 / B.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醋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 C.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醋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 D.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醋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长庚星,古代又称太白金星,李白母亲梦见其落入怀中而生子,因此为其取名李白。 B.纵横术,指纵横家的思想学术,原是先秦时诸子百家中专门研究"自然科学"的学派。 C.拾遗,唐代谏官名。左右拾遗职掌与左右补阙相同,同掌供奉讽谏、荐举人才之职责。 D.士族又称门第、世族等,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白天资聪颖,受到赏识。他十岁时就通读诗书,长大成人被州郡推荐参加有道科的科举考试,益州长 史苏颊见到李白,认为他是个奇才。 B.李白沉醉酣饮,喜好游历。他客居任城时,与友人号称"竹溪六逸",整天沉醉于酣饮之中;他四方浮游 漂泊,曾在夜色之间与崔宗之乘船至金陵。 C.李白被荐任职,因才被宠。贺知章向唐玄宗说起李白,举荐他任翰林供奉;唐玄宗赐李白吃食并自为他 调羹,后多次召见并设宴招待李白。 D.李白性格孤傲,命运沉浮。他的言行中透露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他曾与皇帝同醉,又因参 加永王反叛而被判死刑,沉浮荣辱。 13.郭子仪为何要救李白?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3 分) 14. 把文中画线句子与相关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4 分) (2)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李密《陈情表》) 【答案】 10.D(要注意"乐章"一词的含义) 14 11.B(应为"纵横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学术流派")黄,指上古的黄帝,老,指春秋道家学派 的创始人老子,后世奉"黄老"为道家始祖。谢家青山,谢眺终老的青山。指晋太傅谢安家,亦常用以代称 高门世族之家。 12.C ("贺知章举荐他任翰林供奉"有误) 13.【第一问】李白对郭子仪有救命之恩德。【第二问】成功,郭子仪请求解除官职以赎李白之罪,李白得 免一死,被流放夜郎。 14.(1)高力士一向显贵,以替李白脱靴为耻辱,挑剔他诗中毛病加以附会来激怒杨贵妃。(2)臣的辛酸 苦楚,不仅蜀地人士和梁州、益州的长官明白知晓,天地神明实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生孩六月,慈父见 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臣生下来刚六个月,慈父弃我而去(不幸去世); 到四岁年龄时,舅父又强迫 母亲改变守节的志向(逼迫母亲改嫁)。 【参考译文】李白,字太白,是兴圣皇帝的九世孙。他的祖先在隋朝末年因为犯罪被流放到西域。神 龙初年,他的父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于巴西(今属四川 )。李白出生时,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此给他 取字叫白(字太白?)。十岁时就通读诗书,及至长大成人,隐居于岷山。当时所在州郡凭有道科举荐他, 他没有应举。苏颈为益州(今属成都)长史时,看见李白,觉得非常惊奇,说∶"这个青年天才英特,如 果再稍加努力,增加点学问,便可以同汉代的司马相如相比肩。" 然而李白爱好纵横家的那一套术数,学 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视财产而乐于施舍。后来,李白又客居任城(今属山东济宁),同孔巢父、韩 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于徂徕山,整天沉醉于酣饮之中,当时号称"竹溪六逸"。天宝初年,李白南游 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和吴筠友善,吴筠被召入京,因此李白也到了长安。李白在长安,去拜见,贺知 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慨惊叹地说∶"您,是个天上贬下人间的仙人啊。"向唐玄宗说起李白,玄宗 就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代的大事,李白于是献上一篇赋颂。玄宗皇帝赐李白吃食,并自为他调羹, 下诏命他为翰林供奉,当时李白和酒徒还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亭,突然之间意识有些感慨, 想要听演奏歌唱李白的歌词。于是召李白入宫,但是李白已经醉倒,左右侍从用水洗他的面,酒醉稍醒, 拿笔给他,他提起笔一挥而就,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而不留余思。 玄宗爱他的才华,好几次召见并设宴招待他。李白曾陪玄宗皇帝饮酒,醉了,让高力士替他脱鞋。高 力士平素为朝中显贵,把替李白脱鞋深深地当作耻辱,于是他就挑剔他诗中毛病加以附会用以激怒杨贵妃。 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老是一直从中作梗加以阻止。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亲近所容忍,愈加 桀骜不群放荡不羁,和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进、崔宗之、苏普、张旭、焦遂并称为"酒中八仙人"。 李白恳切请求引退还居山林。玄宗皇帝也就把金锦赏赐于他,让他回去。李白浮游漂泊于四方,曾在夜色 之间借着月色与崔宗之乘船从采古矶至金陵(今江苏南京),身上穿着皇帝所赐宫锦袍坐在船中,好像旁 边没有人一样。 安禄山起兵造反,李白辗转于宿松(今属安徽)和匡庐(今江西庐山)之间,永王李璘聘请他到幕下 当僚佐。永王起兵,他即逃回彭泽(今属江西),永王失败,李白按照罪行说来应当被处斩。当初,李白 游并州(今山西太原)曾见郭子仪,认为郭子仪与众不同。当时郭子仪犯法应受处法,李白救了他免受到 处罚。以至李白论罪当诛时,郭子仪请求解除官职以赎李白之罪,于是他得免一死,诏令流放夜郎。正好 碰上大赦,又回浔阳(今江西九江),因为某一件事获罪下狱。那时宋若思率领吴地之兵三千人将赴河南 15 (今河南洛阳),道经浔阳,把李白释放了,并且聘任他为行军参谋,没有过多久,李白又辞职。李阳冰 任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白去投奔。代宗即帝位以后,召李白任左拾遗之职,然而此时李白已去世, 终年六十多岁。 李白晚年颇好黄老之学,经牛渚矶来到姑孰(今安徽当涂),喜欢谢眺终老的青山,他也想在此地终 老。等他死了,先葬在龙山东麓。元和末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到姑孰祭奠他的墓,并下令禁止在李白坟 墓周围采樵和放牧。范传正访问李白的后裔,只有嫁给平民为妻的两个孙女,行为举止仍然保持着斯文世 家的风范。她们见了范传正,哭泣地说∶"先祖志在青山,临时葬在龙山东麓,不是他的本意。"于是改葬 于青山,并立了两通石碑。他还告诉李白的两位孙女,要将她们改嫁给士族为妻;两位孙女辞谢说孤独穷 苦而有失身份为平民,是命该如此,不愿再嫁。范传正嘉奖感叹不已,免除其夫的徭役。唐文宗时,下诏 以李白的歌诗、斐曼的剑舞、张旭的草书,合称为"三绝"。 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测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一) 张耒,字文潜,楚州淮阴人。幼颖异,十三岁能为文,十七时作《函关赋.》,已传人口。游学于陈, 学官苏辙爱之。因得从轼游,轼亦深知之,称其文汪洋冲澹,有一倡三叹之声。弱冠第进士,入为太学..录, 范纯仁以馆阁荐,累擢起居舍人。 耒仪观甚伟,有雄才,笔力绝健,于骚词尤长。时二苏及黄庭坚、晁补之辈相继没,耒独存,士人就 学者众,分日载酒肴饮食之。诲人作文以理为主,尝著论云:“自《六经..》以下,至于诸子百氏骚人辩士 论述,大抵皆将以为寓理之具也。故学文之端,急于明理。夫不知为文者,无所复道。如知文而不务理, 求文之工,世未尝有也。夫决水于江、河、淮、海也,顺道而行,滔滔汩汩,日夜不止,冲砥柱,绝吕梁, 放于江湖而纳之海,其舒为沦涟,鼓为波涛,激之为风飙,怒之为雷霆,蛟龙鱼鳖,喷薄出没,是水之奇 变也。江、河、淮海之水,理达之文也,不求奇而奇至矣。激沟渎而求水之奇此无见于理而欲以言语句读 为奇反覆咀嚼卒亦无有文之陋也。”学者以为至言。作诗晚岁益务平淡,效白居易体,而乐府效张籍。 久于投闲,家益贫,郡守翟汝文欲为买公田,谢不取。晚监南岳庙,主管崇福宫,卒,年六十一。建 炎初,赠集英殿修撰。 (选自《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有删改) (二) 自三代以来,最喜读太史公、韩退之之文。司马迁奇迈慷慨,自其少时,周游天下,交结豪杰。其学 长于讨论寻绎前世之迹,负气敢言,以蹈于祸。故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 中,故其余章末句,时有感激而不泄者。韩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鼎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揽, 则极言语之怀巧,有不足以过之者。嗟乎!退之之于唐,盖不遇矣。然其犯人主,忤权臣,临义而忘难, 刚毅而信实,而其学又能独出于道德灭裂之后,纂孔孟之余绪以自立其说,则愈之文章虽欲不如是,盖不 16 可得也。 (选自《张耒集》)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激沟渎而求/水之奇/此无见于理/而欲以言语/句读为奇/反覆咀嚼/卒亦无有/文之陋也 B.激沟渎而求水之奇/此无见于理/而欲以言语句读为奇/反覆咀嚼/卒亦无有/文之陋也 C.激沟渎而求水之奇/此无见于理/而欲以言语/句读为奇/反覆咀嚼/卒亦无/有文之陋也 D.激沟渎而求/水之奇/此无见于理/而欲以言语句读为奇/反覆咀嚼/卒亦无/有文之陋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赋,是古典文学中的一种体裁,讲究文采、韵律,其特点为“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抒情。 B. 太学,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以后太学是传授儒家经典、培养人才的场所。 C.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 D. 鼎俎,鼎是古代烹煮东西用的器物,俎可指放祭品的一种器物。鼎俎一词在文中是指祭祀时的礼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张耒才华过人,笔力雄健。少年时即表现出对文辞的灵感,作品传诵于人,得到当时在陈为学官的苏辙 的厚爱,称赞其辞恣意洒脱、淡雅真情。 B. 张耒门生众多,影响深远。在苏轼、苏辙、黄庭坚、晁补之等人相继离世后,张耒仍作为文坛中流砥柱, 传授学业,光大文风。 C. 张耒论述为文,取譬生动。张耒以水流河道通达大海比喻写文章要有所侧重,一气贯通著述成文,该转 折的时候就转折,该顺势而下就顺势而下。 D. 张耒评价前人,表明主张。张耒通过对司马迁、韩愈等人的评价,表达了自己的文学观点。语言整散结 合,铺陈手法的运用,增添了说理气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如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也。(4 分) (2)其学长于讨论寻绎前世之迹,负气敢言,以蹈于祸。(4 分) 17 14.请从两段选文中概括出张未有哪些文学主张。(3 分) 【答案】 10.B(此处句意为“激沟渠之水而求水之奇,是不知理之所在。做文如想以词句见奇,纵然你反复推敲, 终究也不会有好效果。这也是做文的一大陋习”。) 11.A(赋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12. A(称赞其辞“恣意洒脱,淡雅真情”的是苏轼不是苏辙。) 13.(1)如果知道(懂得) 写文章却不致力于求理,仅仅追求文章的精巧,这是世间不曾有过的事。 评分参考:务:致力,1 分;工:精巧,1 分;判断句式,1 分;句意 1 分。 (2)他的学识在探讨议论寻找梳理前世踪迹上有优势,他依仗道义敢于直言,因此招来祸端。 评分参考:状语后置句 1 分;负:依仗,凭借,1 分;以:因此,1 分;句意,1 分。 14.①从写文章的目的来看,主张“作文以明理为主”。(文中“如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也"。) ②从创作方式看,主张直抒胸臆”。(他以水为喻,提出创作应如水流而行,司马迁、韩愈都能将他们的胸 中之气泄于笔端,从而成为至文。) ③从语言风格看,主张“简朴平淡”。(他写诗效仿白居易,赞司马迁的文章明白、简朴。)评分参考:每 点得 1 分,意思答对即可。 山东省枣庄滕州市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山谷外集诗注原序 【宋】许尹 六经..所以载道而之后世,而《诗》者,止乎礼义,道之所在也。周诗三百五篇,有其义而亡其辞者, 六篇而已。大而天地日星之变,小而虫鸟草木之化,严而君臣父子,别而夫妇男女,顺而兄弟,群而朋友, 喜不至渎,怨不至乱,谏不至计,怒不至绝。此诗之大略也。古者登歌清庙,会盟诸侯,李子之所观,郑 人之所赋,与夫士大夫交接之际,未有舍此而能达者。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又曰∶"不学诗, 无以言。"盖诗之用于世如此。周衰,官失学废,大雅..不作久矣。由汉以来,诗道浸微,陵夷至于晋、宋、 齐、梁之间,哇谣甚矣。曹、刘、沈、谢之诗,非不工也,如刻缯染毂,可施之贵介公子,而不可用之黎 庶。陶渊明、韦苏州之诗寂章枯稿,如丛兰幽桂,可宜于山林,而不可置于朝廷之上。李太白、王摩诂..之 18 诗如乱云敷空,寒月照水,虽千变万化,而及物之功亦少。孟郊、贾岛之诗酸寒俭陋,如虾,解,规,蛤, 一啖便了,虽咀嚼终日,而不能饱人。惟杜少陵之诗出入古今,衣被天下,搞然有患义之气.。后之作者, 未有加焉。 宋兴二百年,文章之盛,追还三代,而以诗名世者,豫章黄庭坚鲁直,其后学黄而不至者,后山陈师 道无已。二公之诗,皆本于老杜,而不为者也。其用事深密,杂以儒佛,虞初稗官之说.《凭永》《鸿宝》 之书,牢笼渔猎,取诸左右,后生晚学此秘未睹者,往往苦其难知。三江任君子渊博极群书,尚友古人, 暇日遵以二家诗为之注解,且为原本、立意、始末,以晓学者,非若世之笺训,但能标题出处而已也。既 成,以授仆,欲以言冠其首。 予尝患二家诗兴寄高远读之有不可晓者得君之解玩味累日如梦而窘如醉而醒岂不快哉!虽然,论画者 可以形似,而捧心者难言;闻弦者可以数知,而至音者难说。天下之理,涉于形名度数者,可传也;其出于 形名度数之表者,不可得而传也。昔后山《答秦少章》云∶"仆之诗,豫章之诗也。然仆所闻于豫章,愿 言其详;豫章不以语仆,仆亦不能为足下道也。"鸣呼!后山之言,殆谓是耶?今子渊既以所得于二公者,笔 之于书矣,若乃精微要妙,如古所谓味外者,虽使黄、陈复生,不能以相授,子渊尚得而言乎?学者宜自 得之可也。子渊名渊,尝以文艺类试有司,为四川第一,盖今日之国士、天下士也。 绍兴乙亥..冬十二月,鄱阳许尹谨序。(选自《山谷诗集注》) 【注】黄庭坚鲁直∶黄庭坚,字鲁直,豫章(今江西)人,宋代江西诗派的开创者。下文所云陈师道,字 无己,江西诗派的追随者。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予尝患二家诗兴/寄高远/读之有不可晓者/得君之解玩味/累日如梦而寤/如醉而醒/岂不快哉 B.予尝患二家诗/兴寄高远/读之有不可/晓者得君之解/玩味累日/如梦而寤/如醉而醒/岂不快哉 C.予尝患二家诗/兴寄高远/读之有不可晓者/得君之解/玩味累日/如梦而寤/如醉而醒/岂不快哉 D.予尝患二家诗兴/寄高远/读之有不可/晓者得君之解玩味/累目如梦而寤/如醉而醒/岂不快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 就是"六经""。 B.大雅,《诗经》组成部分之一,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周人的正声雅乐。"风",是周代各地 的歌谣,"卫风"就是卫地的民歌。 C.摩诘,王维取字"摩诘"。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子 20,女子 15)取字,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 貌和尊敬。 D.乙亥,是中国古代农历干支纪年中的一个组成。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 60 个基本单 位,作为纪年、月、日、时的序号。 19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篇提出《诗》承载道义,且广泛运用于宗庙祭祀、政治外交、士人交际等场合,可 见《诗》具有教化和实用的双重功能。 B.作者列举汉代以来的诸位诗人,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却对杜甫大为推崇,认为其诗有"忠义之气",从 中体现作者的诗学观念。 C.任渊已为黄、陈之诗做了周密的注解,可使读者明白晓畅,但作者又认为这与传世的训 释古书之作仍有距离,勉励任渊要精益求精。 D.本文赞《诗》、杜诗,又谓黄、陈之诗"本于老杜";赞许任渊为"国士",又说是否注出精微 之处应由读者评判,起到推荐作品的效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后生晚学此秘未睛者,往往苦其难知。(4 分) (2)然仆所闻于豫章,愿言其详;豫章不以语仆,仆亦不能为足下道也。(4 分) 【答案】 10.(3分)C 11.(3分)B(«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 12.(3分)C(“但作者又认为这与传世的训释古书之作仍有距离”是对原文“非若世之笺训,但能标题 出处而已也”的曲解.“非若”是“不像”的意思,该句是说“(任渊的注释)不像一般的世上的注释之书, 仅仅能写明题目和出处来源而已”。) 13.(8分)(1)年纪较小的后辈学者如果不懂得其中的奥秘的话,常常因其难以理解而痛苦不堪。(“后 生晚学”“秘”“苦”各1分,句意1分) (2)(然而)我从黄庭坚那里听来的,都愿意详细地说出来;黄庭坚不曾告诉我的,我也不能对你说啊.(“愿 言其详”“语仆”“为足下道”各 1 分,句意 1 分) [参考译文] 六经是用来承载大道并且将其传之后世的,而«诗经»,遵守礼义,正是道所存在的地方。周诗有三百零 五篇,只标明大义(标题)但没有文辞的,只有六篇。(«诗经»这本书,)大到天地日月星辰的变化,小到鸟兽草 木虫鱼的变化(全都具备),并且严格区分君臣父子的关系,合理地区分夫妇和男女,使兄弟之间和顺,使朋 友聚集在一起,使人喜悦但又不过分,哀怨但又不混乱,提出意见但又不至于攻讦,有怒气但又不到断绝交 情的地步。这是«诗经»的大略啊。古人在清庙之中吟唱,诸侯会盟,吴公子季札所观看的,郑人所诵读的,士 20 大夫之间交际所用的,没有离开«诗经»能做到的。孔子说:“创作这«诗经»的人,恐怕都是知道道的人吧!” 又说:“一个人不学«诗经»,就没法说话。”«诗经»被(广泛地)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大概就像这样吧。周朝衰 落之后,官员散失、学问废弃,大雅之作(«诗经»中的篇名)不兴起已经很久了。从汉朝以来,诗歌之道逐渐 衰微,衰落到晋、宋、齐、梁的时侯,就更是靡靡之音了。曹植、刘祯、沈约、谢安的诗歌,不是不工整,(只 是他们的诗)像精致的丝绸,可以用在贵胄公子的身上,却不能用在平民百姓身上。陶渊明、韦应物的诗歌 则透露出寂寞颓废之气,就像兰桂之花,适合在山林之间留存,却不可以放在朝廷之上。李白、王维的诗歌 就像乱云布满天空,寒月照在水里,虽然千变万化,但对于实际事物的作用却很少。孟郊、贾岛的诗歌寒酸 俭朴粗陋,就像虾、蟹、蚬、蛤,吃完便罢,即使你成天吃,也不能使人吃饱。只有杜甫的诗歌出入古今,功 泽天下,充满着忠义之气。后世的作者,没有一个超过他的。 宋朝兴起二百年后,文章繁盛,直追夏商周三代,而以写诗闻名于世的,要算豫章黄庭坚鲁直先生。之后 还有学习黄庭坚但水平不如黄庭坚的后山陈师道无己。两位先生的诗歌,都本源于老杜,但又不是模仿老杜。 他们的诗歌用典晦涩,掺杂儒家佛家(学说),还有野史小说之言,«隽永»«鸿宝»等书,就像用笼子网格捉兽 捉鱼一样地将它们取材过来,年纪较小的后辈学者如果不懂得其中的奧秘的话,常常因其难以理解而痛苦 不堪。三江的任子渊先生博览群书,尚与古人为友,闲暇的时候就把黄、陈二家的诗拿来注解,并且写明其 本来面目、主旨立意、创作始末,来使学习的人知晓,(任渊的注释)不像一般的世上的注释之书,仅仅能写 明题目和出处来源而已。(注解)完成之后,他将书交给我,想让我在这本书的卷首写几句话。 我曾经担心黄、陈二家的诗歌,起兴、寄托都很深远,阅读起来可能会有不明白的地方,现在获得了你的解 释,终日揣摩,简直如梦初醒,如酒醉而醒,真是痛快啊!虽然这样,讨论绘画的人可以用外形来使它相似, 但谈论心迹的人却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听音乐的人可以用技术来理解音乐,但最精妙的音乐却难以用语 言来表达。天下的道理,凡是涉及外形虚名度量技艺的,都是可以用语言传授的;那些在外形虛名度量技艺 之外的东西,却不是可以用语言来传授的。陈师道曾经在«答秦少章»中说(过这样的话):“我的诗,传承于 黄庭坚的诗。(然而)我从黄庭坚那里听来的,都愿意详细地说出来;黄庭坚不曾告诉我的,我也不能对你说 啊。”啊!陈师道的话,大概说的就是这个吧?(指诗歌中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东西。言下之意是,任子渊的 注释仅能标注诗歌中能用语言解释的部分,其最精深的部分,注释者尚未理解,因为连作者本人都未必能 清楚)现在任子渊已经将从黄、陈二位先生那里得到的东西,用笔写在书上了,至于那些精微玄妙之处,就 像古人所说的味道之外的东西,即使让黄、陈二位先生再生,也不能传授,任子渊还能说明白吗?(对于这个 问题,)学习的人自己去探索就可以了。任子渊名渊,曾经凭借文艺取士,考为四川第一,实在是今日的国士、 天下士啊。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