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南省各地最新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论述类文本阅读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各地最新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论述类文本阅读

ID:684311

大小:46.37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1-05-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020-2021 年河南省各地 最新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论述类文本阅读 河南省新乡市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历史上徽州社会保障建设的覆盖面是较为广泛的,除了官方一般性的社会保障之外,民间社会组织提 供的社会保障可以将范围从家族之内拓展到家族之外,从定居者到流寓者,从徽商群体到更多的徽州外出 谋生者。 徽州传统社会保障之所以运行得较为到位,与当地深厚的儒家思想浸染有着密切关系。徽州地区有着 刻苦攻读的风气和崇儒尚教的优良传统,特别重视文化教育,走读书仕进、科甲起家之路。南宋以后,随 着程朱理学被奉为官方哲学,朱熹的思想在徽州的影响不断加深。人们普遍尊重读书人,遵守礼仪道德, 许多家规族训也纷纷倡导伦理道德,推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许多徽州会馆便是在安顿客死乡亲的 原动力之下建立起来的。 徽州本地土地贫瘠,逐渐养成了向外发展的传统,既包括宦游的士绅,也包括“贾而好儒”的徽商徽 州士绅是传播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时常讲学于各地会馆,倡导经国序民的社会治理理念,他们 为本乡会馆志撰写序言时,亦为会馆注入了鲜明的导民向善意向。他们号召商人捐资、集资或抽厘,亦往 往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动员作用,使商人阶层行走在“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良性发展轨道上。比如庐 江人吴赞成为福州安徽会馆全录写序就大力表彰唐俊侯捐巨资襄助,使相距三千里有余的闽皖之间的会馆 共祀朱熹。 明清时期的徽州,既是“科甲蝉联,海内宗风,官居上爵,代不乏人”的科举兴盛之地,又是“十室 九商”“以货殖为恒产”的商贾之乡。外出经商形成了巨大的规模,这些徽商将商业利润的一部分用于发 展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夫市之有商人,因客居者所倚赖,凡一切善举商家每为之创,而同 乡乐观厥成。”(光绪十七年《新安惟善堂征信全录》) 2 徽州商人设于各地的会馆既是以众帮众的产物,也极大地帮助了在外徽人克服资本短缺、疾病困扰、 求学无门、求葬无所等窘境。徽商还积极为寄寓地保障事业投资创办育婴堂、养济院、惠民药局等民生工 程,同时建立学校、戏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了当地人的文化生活。 对于民众捐助社会保障事业,徽州官府多有旌表与奖励,从而在官方社会保障发展不足的情况下,得 到民间社会的大量捐助和支持,各种民间力量参与社会保障建设,无疑减轻了宫府的压力,缓解了社会矛 盾,推动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官府多给予民间组织以合法性的认可,给予备案,颁布告示禁绝地痞恶霸肆 意侵扰,还给予“尚义”“义行”等旌表,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引导崇尚道义的社会风气。这种官民协 力共同支撑起来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比较稳定持久的力量。 在外地的徽州人群体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还有赖于徽州籍官员的护佑和支持,徽州商人、士绅与徽州 籍官员形成相互支撑、相互帮助的关系,比如汉口的紫阳书院实际是商人创办的会馆,却以“书院”冠名, 就是一个典型的商绅结合、兼顾义利的事例。徽州籍官绅和商贾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既积极倡导和捐资 捐物,又参与管理,走出了一条以商养学、以学出任、商学共同反哺社会保障建设的道路,共同促进了徽 州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摘编自王日根 《历史上徽州的社会保障建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历史上徽州社会保障建设有官方的和民间的两方面,而后者对社会的作用大于前者。 B.南宋之后,程朱理学对徽州社会的影响很大,于是徽州传统社会保障体系开始建立。 C.徽州士绅对于徽州商人阶层走“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道路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D.徽州商人在各地建立会馆,但旨在帮助有困难的徽州人,对寄寓地没有什么贡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宗明义,首段点出徽州社会保障建设的范围十分广泛,并指出其历史意义。 B.文章从受儒家思想浸染等角度论述了历史上徽州社会保障运行较为到位的原因。 C.文章在论述明清时期的州既是科举兴盛之地又是商贾之乡时引用了古籍言论。 D.文章多处运用了举例论证,如庐江人吴赞成写序的例子和汉口的紫阳书院的例子。 3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古代在官方社会保障发展不足的情况下,果没有民间社会的大量捐助和大力支持,社会就不能和谐 稳定。 B.宦游士绅和“贾而好儒”的微商在会馆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前者主要传播儒家思想,后者主要捐资、 集资或抽厘。 C.徽商规模巨大,外出经商的徽商积极服务于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等,在社会保障建设中贡献自 己的力量。 D.徽州官府对民众捐助社会保障事业进行了旌表与奖励,引导民众崇尚道义,官民协力使社会保障体系稳 定持久。 【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A 项,“而后者对社会的作用大于前者”分析错误, 章并没有去比较两者的作用。B 项,“于是徽州传统社会保障体系开始建立”分析错误,根据文中“徽州传 统社会保障之所以运行得较为到位,与当地深厚的儒家思想浸染有着密切关系”“南宋以后,随着程朱理 学被奉为官方哲学,朱熹的思想在徽州的影响不断加深”等信息可知,徽州传统社会保障体系应该在程朱 理学出现之前就已建立,程朱理学只是起了促进的作用。D 项,“对寄寓地没有什么贡献”分析错误,根据 文中“徽商还积极为寄寓地保障事业投资……丰富了当地人的文化生活”的信息可知,徽商对外地很有贡 献。 2.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首段并没有指出徽州社会保障建设的历史意义。 3.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社会就不能和谐稳定”说法绝对,“民间 社会的大量捐助和大力支持”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有推动的作用,但并非起决定性作用。 河南省南阳市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讲个故事吧!”——为什么情节的魅力如此强烈,古今不衰?叙事学认为,情节展示了时间秩序 之中因果关系的必然演变,洞悉真相是多数人的内心渴求。“后来呢?”与“结果呢?”两种悬疑鞭策读 4 者奔赴情节的终局。然而,如果没有纳入文学情节的躯壳,谈论某种社会制度的设计、某个历史时期外贸 对于国计民生的意义等不可能让人如痴如醉。我试图追问的是,文学情节多出了什么? ②“欲望”至少是一个可以视为候选的选项。一个特定的主题可以拥有无数交集的人物、片断和细节, 这些因素的收集、挑选和设定不仅涉及因果关系,同时涉及欲望的投射。 ③情节的发展很大程度地隐含了欲望的逻辑。人们普遍期待的情节是曲折离奇、大开大阖,主人公历 经艰险,最后功德圆满,平安着陆,“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对于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这种令人神往 的经历即是欲望。情节内部若干常见的修辞策略往往被欲望征用,例如“巧合”。巧合负载的欲望通常在 “大团圆”的结局赢得彻底的释放。“大团圆”是情节的另一个修辞策略:终成眷属、家道中兴或者获取 功名、事业有成。这些交代与其说展现了社会历史的必然,不如说满足了读者的内心期待。相对地说,借 助巧合叠加厄运——“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的状况远为稀少。考察情节的时候,因果 关系与欲望的想象性满足成为一个特殊的话题。 ④多数时候,情节内部的因果关系具有强大的社会历史基础。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人可以不劳而获, 巨额的财富不可企及,森严的现实等级无法跨越……恰恰由于无法实现,这些渴求可能酝酿,发酵为格外 强烈的欲望,进而祈求文学虚构特殊的情节给予虚拟的满足。很大程度上,这即是情节的语言叙述对于欲 望受挫形成的空缺给予的补偿。 ⑤然而,作家与读者均置身于某种社会历史,他们的叙事与阅读必定与周边的文化环境息息相关。这 时,叙事与欲望始终相互调整,二者共同期待赢得社会历史的认可。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伊格尔 顿找到的一个简明例子是《简•爱》。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历史设置的问题是,“允许简实现自我,但必须 限制在社会传统规定的安全范围内”。因此,《简•爱》包含了自我与屈从、责任与欲望、力量与恭俭、普 通人与贵族、小资产阶级与上流社会之间的种种平衡,实现这种平衡的情节叙事“不成比例地混合了现实 主义、传记、哥特小说、浪漫传奇、童话、道德寓言”,某些时候甚至不得不求助于寓言或者神话这些“笨 重累赘”的叙述话语。 (摘编自南帆《讲个故事吧:情节的叙事与解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为什么情节有强烈的魅力,叙事学的解释是多数入内心有洞悉真相的渴求,完全能够让人信服。 B.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种借助巧合叠加厄运的情节相对较少,因为它不太符合读者的内心期待。 5 C.情节的设置与叙写不仅展示了时间秩序之中因果关系的必然演变,同时很大程度上标明了欲望的逻辑。 D.人们的渴求在现实的逻辑中无法实现,而文学却可以通过虚构特殊情节给予人们虚拟的满足。 2.下列对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首先介绍了叙事学对于情节魅力的解读,并对它进行假设推理,从而顺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三、四两段从“人们的普遍期待”“社会历史基础”两个方面分析了叙事对欲望的影响。 C.文章以伊格尔顿谈《简•爱》为例,论证了观点:因为文化环境的影响,叙事与欲望不得不相互调整。 D. “很大程度”“某些时候”“多数时候”“相对地说”等短语的运用使文章的论证具有辩证的色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渴望有可能在文学获得虚拟的满足,这正是情节具有强烈的魅力的原因之 一。 B.如果纳入文学情节的躯壳,人们就会津津有味地跟踪一个数学教科书提供的因果转换。 C.满足读者内心期待的“大团圆”结局,通常可以使巧合负载的欲望赢得彻底的释放。 D.简努力奋斗、实现自我、贏得爱情的故事情节没有完全满足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的“欲望”。 【答案】 1. B(A 项“完全能够让人信服”错误。C 项据第 3 段第 1 句,“标明了欲望”有误。D 项说法过于绝对。) 2. B(“分析了叙事对欲望的影响”错误,第三段是欲望对叙事的影响,第四段是叙事对欲望的影响。) 3. B(即使纳入文学情节的躯壳,人们也不一定会津津有味地跟踪一个数学教科书提供的因果转换。) 河南省洛阳市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经典是指那些真正进入了文化史、文学史,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具有原创性和划时代 意义以及永恒艺术魅力的作品。它们往往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完美的体现,按先哲的说法,它 6 们是“不可企及的高峰”。当然,这不是说它们在社会认识和艺术表现上已经达到了顶峰,只是因为经典 名著往往标志着文化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时代的最高表现力,而作家又以完美的艺术语言和形式把身处的现 实,以其特有的情感体验深深镌刻在文化艺术的纪念碑上,而当这个时代一去不复返,其完美的艺术表达 和他的情感意识、体验以至他们对现实认识的独特视角,却永恒存在而不可能被取代、重复和超越。 经典作品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书”。我们不妨拿出几部人们再熟悉不过的经典小说文本,说明它们 是如何从不同题材和类型共同叙写我们民族心灵史的。比如,《三国演义》并非如有的学者所说是一部“权 谋书”。相反,它除了给人以阅读的愉悦和历史启迪以外,更是一首宏大的英雄史诗。它弘扬的是:民心 为立国之本,人才为兴邦之本,战略为胜利之本。正因为如此,《三国演义》在雄浑悲壮的格调中弥漫与 渗透着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悟。它作为我们民族在长期的政治和军事风云中形成的思想意识和感情心态的结 晶,对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看《水浒传》,我们会感到一种粗犷刚劲的艺术气 氛扑面而来,有如深山大泽吹来的一股雄风,使人顿生凛然荡胸之感。刚性雄风,豪情惊世,不愧与我们 民族性格中阳刚之气相称。据我所知,在世界小说史上,还罕有这样倾向鲜明、规模宏大的描写民众抗暴 斗争的百万雄文,它可不是用一句“鼓吹暴力”就可以简单评判的小说。《西游记》是一部显示智慧力量 的神魔小说。吴承恩写了神魔之争,但又绝不严格按照正与邪、善与恶划分阵营。它揶揄了神,也嘲笑了 魔;它有时把爱心投向魔,又不时把憎恶抛掷给神,并未偏于任何一方。而就小说的主调来说,《红楼梦》 既是一支绚丽地燃烧着理想的青春浪漫曲,又是一首充满悲凉慷慨之音的挽诗。小说执着于对美的人性和 人情的追求,特别是那些少女不含杂质的人性美感所焕发着和升华了的诗意,正是作者审美追求的诗化的 美文学。 在反复阅读中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经典的阅读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初读经典与重读经典、 浅读经典与深读经典的过程,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经典名著经过了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本身的存 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因而需要反复阅读;也不仅仅因为随着我们人生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升而需 要重读、深读、精读,以获得新的生命感悟和情感体验。这里说的经典阅读,是要从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 着眼,摒弃种种错误阅读思想的影响,不断抵近经典作品的精神本质。改革开放,思想解放,冲破禁区, 经典名著重印,给读书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气。重读或深阅读却绝非“再看一遍”,如果仅仅停留于此, 那可能是无用的重复。重读的境界应当像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所言:经典,是 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新发现的书;经典,是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它启示我们,初读 也好,重读也好,都意味着把经典作品完全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之中,即对经典进行主动的、参与式的、创 造性的阅读。而这需要的,是营造一种精神氛围,张扬一种人文情怀,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一种期望 之外的心灵激动。 7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只要能够进入文化史、文学史,并对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进行完美体现的文化艺术作品,就能 称得上是经典。 B.因为经典名著往往是一个时代文化艺术发展到最高表现力的标志,所以先哲们称它们为“不可企及的高 峰” C.时代一去不复返,经典也会消失,但经典完美的艺术表达和对现实认识的独特视角等却永恒存在而不可 能被取代重复和超越。 D.经典作品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书”,它们可以是不同的题材或不同的类型,但却共同叙写着这个民族 的心灵历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首先指出了经典的含义,接着从经典作品的价值和如何进行经典阅读等方面展开论述。 B.文章采用了层进式结构,大体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一思路进行论述的。 C.文章以《三国演义》为例,指出它是一首宏大的英雄史诗,证明了经典作品是对民族心灵史的叙写。 D.文章第二段引用中国传统“四大名著”为论据,事实胜于雄辩,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属于典型的引证 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学术界认为《三国演义》是一部“权谋书”,但本文作者却并不认同这样一个观点。 B.《红楼梦》对美的人性和人情的执着追求和诗意表达,是作者也是民族审美心理的体现。 C.阅读经典,需要把经典作品完全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之中,不断抵近经典作品的精神本质。 D.想要感受一种期望之外的心灵激动,不妨对经典进行主动的、参与式的、创造性的阅读。 【答案】 1.D(A 项,太绝对化,原文“往往是……完美体现”,“只要…就…”错误,B 项,强加因果;C 项,“经典 也会消失”无中生有) 8 2.D(第二段是例证法,第三段是引证法) 3.A(部分学者的观点不能看成是整个学术界) 河南省焦作市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诗歌与中国文化,其间的反映、影响关系,有如水洒在地上,浸湿附近的土壤是水的本性,但被 浸湿的程度则需要视土壤情况而定;又如发光体与反射体,在合适的时候,还会相互映衬。文化影响诗歌、 诗歌反映文化的程度,有的较快,有的较慢;有的直接,有的间接;有的显露,有的含蓄;有的变形,有 的变质;有的单一,有的多元……因此其间不易轻断因果,只宜摆明条件。 这里不妨以苏轼诗歌与北宋文化的关系为例。北宋文化吸纳此前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皮毛落尽,精神 独存,不仅各个文化领域、各类文化形式、各种雅俗文化百花齐放,更以独树一帜的北宋文化精神卓然自 立。苏轼诗歌正是在北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下孕育成长起来的。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典型性的文人代表,苏轼通过 2700 余首包赡丰富、变化万状的诗作,展现出 一幅北宋文化绚丽多彩的清明上河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宋文化精神中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议论 精神和淡雅精神,对苏轼诗歌产生直接深刻的影响,而苏诗的议论化和崇雅尚淡倾向,也反过来代表了北 宋文化的这两种精神。 在北宋文化议论精神的影响下,苏轼诗歌反映出尚理的主动趋向,适时而深刻。苏诗中的议论俯拾印 是,或全诗纯乎议论;或前面抒情叙事,咏物写景,篇末发表议论;或议论与抒情叙事、咏物写景交替穿 描。方法的多种多样和变化万状使苏诗中的议论视野开阔,容量宏大,雄深博辩,气象万千。其议论的题 材大到宇宙时空,小到鸟兽虫鱼,广到社会人生,狭到碑刻古玩,雅到诗书画艺,俗到接物处世,天生健 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赵翼 《瓯北诗话》)苏诗以后,议论成为宋代诗歌新的审美风尚。 在北宋文化淡雅精神的感召下,苏轼诗歌奏出崇雅趋淡的乐章,典型而突出。苏诗对淡雅的追求脱离 了纯功利性目的,提高到审美层次,妥善处理了雅与俗、绚烂与平淡、人工美与自然美之间的关系,体现 出朴素却圆熟的辩证法精神。其诗歌语言,或避俗趋雅,或以俗为雅、化俗为雅。比如《发广州》“三杯 软饱后,一枕黑甜余”,苏轼自注:“浙人谓饮酒为软饱”,“俗谓睡为黑甜”。这些各地的俗词俚语, 9 被创造性地融入苏轼诗中,显出一种雅人深致。苏诗还擅长用典故来题咏俚俗之物,化俗为雅。如《豆粥》 “沙瓶款豆软如酥”不免俚俗,但运以刘秀、石祟二人与豆粥相关的典故,诗的典雅气息油然而至。 以语言为体、文化为用的中国诗歌,尽管已有三千年的发展历史,但至今尚未止步,其生命仍在不断 变化生长,继续“照烛三才,晖丽万有”(钟嵘《诗品序》)。中国诗歌史,就是各种诗歌体裁和样式起承 转合的生命史。只要有人类的存在,诗歌就有继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陈才智《汉语是富有诗意的语言——中国诗歌的语言之体和文化之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既受到文化深刻的影响,也不同程度地反映着文化,这种影响、反映程度纷繁复杂。 B. 北宋文化吸纳历史积淀,不仅百花齐放,文化精神更是独树一帜,直接成就了苏轼的诗歌。 C. 苏诗中的议论视野开阔,容量宏大,雄深博辩,气象万千,使得诗歌表达方式多种多样。 D. 苏轼通过避俗趋雅、以俗为雅、化俗为雅等手段,使得诗歌内容脱离百姓生活,高雅出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使用比喻论证,论证中国诗歌与中国文化间的相互关系,形象生动。 B. 文章以苏轼诗歌与北宋文化的关系为例展开论证,内容翔实,层次清晰。 C. 文章引用赵翼《瓯北诗话》和钟嵘《诗品序》中的言论,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话题,然后举例分析,最后总结得出全文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的诗作超过 2700 首,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变化万状,反映出北宋文化的绚丽多彩。 B. 苏诗尚理,议论题材广泛,大小、广狭、雅俗等都有涉及,连不易觉察的事物也都能考虑到。 C. 苏诗将淡雅的追求提高到了审美层次,具有辩证法精神,使北宋诗歌脱离了纯功利性目的。 D. 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其生命至今仍不断变化生长,并将持续为人类提供思想、精神价值。 10 【答案】1. A 2. D 3. C 河南省宏力学校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待春风吹散余寒,踏青便是赏心乐事,但是,您可曾想过,“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春风明明是吹绿了 江南,为什么春季出游不用“踏绿”而用“踏青”?古人为何会在诗词歌赋中推崇青色?中国画为什么又称 为丹青?“天青色等烟雨”道出青花瓷一色难求,“青”所指的又是何种色彩?“青色”与“春色”到底有 何内在联系?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揭开“青”熟悉而又神秘的面纱。 古代文学作品当中,有关“青”的诗词歌赋不在少数,大多还以“青青”的叠词出现。例如“青青陵 上柏,磊磊涧中石”“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然而,不难发现古人对于青的指代并不明确,既可以是 荀子《劝学》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蓝;又可以是李白《将进酒》中“朝如青丝暮成雪”的黑;还可 以是王安石《次韵景仁雪霁》中“稍见青青色、还从柳上归”的黄绿色。为何古人有时会将“苍、蓝、碧、 翠、绿”统称为“青”﹖其实并非古人不识色彩,而是为了修辞和押韵,是将文学的浪漫色彩发挥到极致 的表现。 中国画古时又称丹青,所谓丹青主要是指朱砂和石青二色,古时作画,由于色彩种类和绘画技法的限 制,朱砂和石青最为常用,所以又用丹青未泛指图画,青、绿二色在汉代之后广泛运用于绘画领域,其中 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佛教艺术的传入,从现存魏晋时期的敦煌壁画中,能够看到大量石青、石绿被运用 于描绘山石、树木和佛像的服饰之上,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山石,树木仍可见敦煌壁画中树石之身影, 而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将青色发展到极致门类的则是“青绿山水”,自展子虔创青绿山水样式后,中国 画呈现出更为富丽堂皇的局面,因此展子虔又被誉为“唐画之祖”。在青绿山水画中,王希孟的《千里江 山图》可谓家喻户晓,此画卷长近 12 米,气势辽阔,画中层峦叠嶂、逶迤连绵,又有林木村野、舟船桥 梁,将秀丽山河绘于一卷,所用石青和石绿二色可谓山水的灵气所在。 青,在工艺品中,当属青花瓷最为出名,方文山在歌曲《青花瓷》中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道出了古时天青色的青花瓷是一色难求,青花瓷上色的青料品类十分的讲究,大致有回青、浙青、陂唐青、 石青、珠明杆、苏麻离青等,由于青料的选择不同,最后呈现的青色存在一定差异。现通过考古发现,青 花瓷自唐就有,经千年不衰,如今更是成了中国瓷文化中最具代表的品类之一,足可见青色在中国受喜爱 的程度之深。 11 《尔雅·释天》中将“春”又称为“青阳”,这是“青”与“春”产生的一次直接性关联,“青”具备 泛指性和模糊性,是“青色系”的统称,同时又象征“四时”之中的春,所以古人将踏春称为“踏青”, 而非“踏绿”。 青色为何受到中国人的青睐?在于青色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青色所传达出来的冷静,柔和、安详、 深沉、朴素的色彩感受,既符合儒、释、道思想对传统审美的现实需要,又符合当代审美所看重的精神需 求,中国人对青色的喜爱,挥洒在笔墨之间,凝固在瓷器之上,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期望, 彰显出东方审美中含蓄、冷静、典雅的精神特质。 (摘编自余智鹏的《青色为何受国人青睐》,《光明日报》2021 年 2 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古人对于“青”的指代并不明确,并非不识色彩,而是出于文学表现的需要。 B.中国画古时又称“丹青”,是因为所用石青和石绿二色可谓中国画的灵气所在。 C.自“青绿山水”将青色发展到极致之后,中国画才呈现出一派富丽堂皇的局面。 D.作者认为,“青”具备泛指性和模糊性,是青色系的统称,所以将春游称为踏青。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二段通过引用诗词歌赋中的名句,印证了古人对于“青色”的喜爱与推崇。 B.文章例举顾恺之、王希孟的画作,论证了汉代之后青色在绘画领域的广泛运用。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层层推进,最后补充论述。 D.文章从文学、绘画、工艺品三方面阐述了国人对青色的喜爱,体现了论证的广度。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中的“青丝”与“绿云扰扰”中的“绿云”,意思相同。 B.“独留青冢向黄昏”中的“青冢”即王昭君的墓冢,因为冢上芳草常青,故有此称。 C.工艺讲究的青花瓷,自唐以后,千年不衰,成了中国瓷文化的代表,深受国人喜爱。 12 D.对青色的喜爱,让中国人释放出巨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彰显了东方审美的精神特质。 【答案】 1. A 【解析】B 项:强加因果,中国画称之为“丹青”是因为“朱砂和石青最为常用”。C 项:逻辑混 乱,原文中是承接关系,不是条件关系,文中表述是“中国画呈现出更为富丽堂皇的局面”。D 项:从原文 来看,“古人称春游为踏青”还少一个条件,即“同时又象征‘四时’之中的春”。 2. C [解析] 本文的论证结构是先提出问题,再从三个方面加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文章是并列结构, 从文学、绘画、工艺品三方面来阐述,并不是层层推进的。 3. A [解析] A 项:“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出自人教版必修二《孔雀东南 飞》,其中“青丝”的意 思是黑色的丝线;“绿云扰扰 出自 64 篇必背篇日《阿房宫赋》,其中“绿云”指黑发。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我认为“传承”分为“传”和“承”两个部分。 “传”就是记录、保存、延续,对于传统文化,“传”就是将其尽可能地原样保存下去。“传”的实 质,就是尽可能使它延长,尽可能使它符合原来的内容。“传”是无条件的,不需要进行选择,也不需要 考虑它有用没用,尽最大可能先保存下来再说。 如果对传统文化的“传”是无条件的,那有人会问,落后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传统文化,该不该 保护?也要保护。举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希特勒当年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现在就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那么一个罪恶的地方,为什么还要把它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留存呢?因为它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如果 这个集中营不保存下来,后人便不能够通过它真切地感受那段历史,了解人性还能恶到那种程度。 因此,我们要尽最大可能把传统文化保存下来,这与被保存的文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正确的还 是错误的,是好的还是坏的,没有关系。总之,先把它保存下来,而且要把保存传统文化由不自觉变成自 觉,由无意识变成有意识。比如,我国一些农村可能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那里的人比较穷,建不起新房 子,只能住在那些古建筑中,古建筑因而得以保存下来,这种保存就是无意识的。可农民富裕起来后,就 会拆旧房,建新房,那种对古建筑无意识的保存也就越来越不可能。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自觉地、主 动地去保存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承”又是什么意思?我认为“承”就是继承、发扬,这跟只保存不同,而是要把 13 它发扬光大。当然,“承”不是简单地传承发扬,而是要做到适应今天和未来的需要,也就是在原来的基 础上进行创新,这才叫“承”。仍然以古建筑为例,“传”的话,就是不破坏它,不让它倒,让它存在的 时间越长越好。而把古建筑上合理有用的部分用到新建筑上,这就是“承”了。正因为如此,“承”的时 候,要有所选择,要选择其中精华的、正确的、有用的部分进行发扬光大,糟粕部分自然是要扬弃的。 中华传统文化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几千年来,它一直在吸收外来、兼收并蓄中不断发展着。比如, 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就得到了发展扩大,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被吸收进来。语言方面,该地区南 方的方言保留了华夏本音,而北方的方言大量吸收了外来民族语言。音乐、舞蹈方面,中原地区更是大量 吸收外来少数民族的文化,这些后来都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通过不断吸收借鉴外来优 秀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才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形成了海纳百川、整合发展的优势。今天,在继承发扬中 华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更要兼收并蓄,积极吸收其他外来文化的优点。 (摘编自葛剑雄《传统文化的“传”与“承”》)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有意识地、自觉地、主动地去保存传统文化,不管它好坏以及积极、正确与否。 B. 所谓“传”,就是记录、保存、延续,无条件地、尽可能地把传统文化原样保存下来。 C. 所谓“承”,就是继承、发扬,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适应今天和未来的需要。 D. 在“承”的时候要有所选择,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还要尽可能吸收、借鉴外来文化。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针对“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提出观点,总领全文。 B. 文章先谈“传”而后谈“承”,从主到次,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C. 在论述“传”和“承”时,文章都借助具体的例子加以论证,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D. 在论述“传”和“承”时,文章都是先阐释其内涵,再进一步论述具体的做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古建筑而言,“传”是尽量延长它存在的时间,“承”是将其合理有用的部分用到新建筑上。 14 B. 相对来说,贫穷其实更有利于保存传统文化。比如农民富裕起来后,就会拆掉古建筑去建新房。 C. 只要把希特勒当年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人就能通过它感受历史,认识人性。 D. 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文化得到发展扩大,是因为普遍吸收了少数民族的语言、音乐、舞蹈等文化。 【答案】1. D 2. B 3. A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还要尽可能吸收、借鉴外来文化”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正是通过不断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 化……我们更要兼收并蓄,积极吸收其他外来文化的优点”由此可知,应是“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 “积极吸收其他外来文化的优点”。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从主到次”的说法不正确。从结构上看,文中“传”和“承”应为并列关系;从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 看,“承”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可能更加重要。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相对来说,贫穷其实更有利于保存传统文化”于文无据,且“农民富裕起来后,就会拆掉古建筑去建 新房”是在保存传统文化不自觉、无意识情况下。 C.“只要……后人就能……”充分条件不成立,原文说的是“如果这个集中营不保存下来,后人便不能够 15 通过它真切地感受那段历史,了解人性还能恶到那种程度”,并没有说保存下来就一定能感受到。 D.“普遍吸收了少数民族 语言……等文化”不正确。在语言方面,“该地区南方的方言保留了华夏本 音”,并未吸收外来民族语言。 故选 A。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仁爱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儒家仁爱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和价值。儒家仁爱精神内涵深邃,核心可 以归结为孝悌与博爱。 孔子的弟子有若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若视孝亲敬长为仁的本始。孟子说:“仁者爱 人,有礼者敬人。”又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亲亲而仁民”是讲由孝悌到博爱;“仁民而 爱物”是讲仁者爱人,亦可兼及万物。 先秦儒家的仁爱精神被秦后儒家继承。如唐儒韩愈说:“博爱之谓仁。”宋代理学家对仁有“爱之理, 心之德”之说。近代康有为说:“仁者无不爱,而爱同类之人为先。”相关例证不胜枚举。近代以来,儒 家的以孝悌为仁之本始的思想遭受诟病。有人指出,从社会进化的角度看,它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已经过 时;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看,它有违古希腊的道德源自“至善”的理念和基督教的道德源于“恭爱上帝” 的思想。实际上,人一生下来就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体验到真挚而温暖的“亲亲”之情。重视家庭关系 不仅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而且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常道”。 儒家认为,仁爱精神仅仅停留于“亲亲”之情是不够的,必须进行扩充。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 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这“一以贯之”者乃“忠 恕”之道。而“推恩”正是践行“忠恕”之道的方法。 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各大宗教的代表人士曾举行会议,倡导建构“全球伦理”,并在《宣言》中说: “数千年以来,人类的许多宗教和伦理传统一直维系着这样一条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论是对家 庭、社团,还是对种族、国家和宗教,都是如此。”由此可见,儒家注重“亲亲”之情,注重“忠恕”之 道,具有人类道德的普遍意义。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以“差序格局”来描述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结构, 认为此结构最大的毛病是“私”。但中国传统社会也确有梁漱溟所说的“伦理本位,互以对方为重”的优 点。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有“私”的弊病,并不是“仁”造成的,而是“区别对待”的历史局限 和认识局限造成的。在现代社会,要把孝悌与博爱、个人与社会、情感与理性、道德与法治有机结合起来, 需要对儒家的仁爱精神做出创造性诠释和创新性发展。 借助费孝通的“多元一体”思想来诠释儒家的仁爱精神,可以说儒家道德是从孝悌扩充到博爱,但并 不否认孝悌是仁之本始;儒家的“爱类”思想是世界主义的,但这种世界主义并不能取代我们对民族文化 16 的高度认同;儒家的“仁民爱物”思想具有生态环保意义,但并不与“爱同类之人为先”相矛盾。这种诠 释将使儒家仁爱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为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编自李存山《儒家仁爱精神历久弥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康有为提出“仁者无不爱,而爱同类之人为先”的观点,认为仁者应有博爱精神,爱人爱万物,特别 要珍爱志同道合者。 B.“忠恕”之道贯穿孔子的学说,孟子认同“忠恕”之道,孟子的“推恩”思想体现了他对孔子的“忠恕” 思想的继承。 C.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各大宗教的代表人士集会,倡导建构“全球伦理”,他们发布的《宣言》体现出 浓厚的儒学气息。 D.费孝通指出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结构为“差序格局”,而且这一结构存在弊端。他的描述和评价受到梁 漱溟的反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二段引用孟子的话,阐述儒家仁爱精神的内涵;第四段引用孟子的话,进一步阐述儒家仁爱精 神的内涵。 B.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法,如列举各个时期儒家的思想观点,论证先秦儒家的仁爱精神被后世人继承, 影响深远。 C.文章后面部分重点论述要对儒家的仁爱精神做出创造性诠释和创新性发展,表明作者能以发展的眼光 看待事物。 D.文章围绕儒家仁爱精神,从内涵、继承情况、在近代的发展概况等角度展开论述,文章层次清晰,逻 辑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对仁有深刻的认识,他指出仁的境界可以由孝悌上升到博爱,由爱人上升到泛爱万物。 B.儒家的以孝悌为仁之本始的思想产生于宗法社会,但我们不能据此否认重视家庭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 的“常道”。 C.现在对儒家仁爱精神做出创新性发展,有助于人们处理好孝悌与博爱、个人与社会、情感与理性、道 德与法治之间的关系。 D.费孝通认为儒家仁爱精神具有现实意义,其中“爱类”思想是世界主义的,“仁民爱物”思想具有生态 环保意义。 17 【答案】 1.B(A 引用康有为的话是为了证明“先秦儒家的仁爱精神被秦后儒家继承”。C“他们发布的《宣言》体 现出浓厚的儒学气息”错。D“他的描述和评价受到梁漱溟的反驳”错。) 2.D(“在近代的发展概况”错) 3.D(原文是“借助费孝通的“多元一体”思想来诠释儒家的仁爱精神”,并不代表这是费孝通的观点)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