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
江苏省六校联合 2021 届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播媒介的出现及使用对男女两性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传播媒介构建的不仅
是一种传播模式,而且它输出的意识形态、社会文化和价值观都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传播
秩序。传统媒体塑造了社会普遍认同的女性形象,迎合了男权主导社会下的大众审美。新
媒介与传统媒介的根本区别在于其交互性和多点对多点的传播。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以
往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信息的发送者不再享有信息特权,并且实现了同受众平等交流,
在技术层面提供了男女同等话语权的机会,女性逐渐从话语权的客体,转变为事件发声的
主体。
微博构成的这种新型的话语权表达,打破了传统的话语权控制模式,为女性自主提供
了参与信息传播、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的机会,女性有更多机会表达自我。但事实上来看,
男权占上风的现状并没有实质改变,不仅女性自身没有意识到掌握话语权的重要性,而且
公众的关注点依然存在女性的标签化现象。
女性和男性的关注点有很大的区别,女性主要偏重文娱、美妆、美食、旅游等娱乐生
活的领域,而男性多半会参与到社会热点、国内外资讯以及焦点新闻的讨论。特别是参与
讨论微博公共领域的话题时,男性对此更加关注并能提出全方面的看法,引导了受众对于
问题的意见走向。女性往往仅停留在热门话题领域,没有形成发掘新闻的意识,其探讨的
话题很难对社会层面产生强有力的影响,从自身原因来讲也导致了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提高女性意识不仅需要传播女性文化和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更需要女性的积极参与。
女性应该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树立新媒介时代女性形象。
面对微博中良莠不齐的信息,增强自身的选择、理解力,对与主流价值观不符的新闻现象,
主动提出与之相反的批判意见,同时要主动参与到新媒体的传播活动中去,通过自身的舆
论观点影响受众,发挥自身的引导能力,逐步缩小性别之间的知识鸿沟。
(摘编自王思聪《微博中女性话语权的缺失现象》)
材料二: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与自媒体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女权”一词也愈发多被提及。女
权主义、男女平等提法,再也不是以大众媒体一以贯之的说教形式出现,而是越来越多地
被放置入舆论场之内。不同年龄、文化程度、阶级的人群,只要掌握基本的互联网使用能
力,皆可以在女权主义这个话题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女权”一词也悄然在大众的广泛讨论
中浮出信息大海之海平面,独冠于信息场,引得颇多争议。
网络上,诸如“我负责貌美如花,你负责赚钱养家”“男人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宠爱自
己的女人,是基本原则”等等之流的说辞近来屡见不鲜。一些社交媒体上,专注于打压男
性,提高女性的网文更是颇受追捧。缘于这些情绪激烈的观点,男性同胞奋起反击,以至
于把它们归纳为“田园女权”。不少女性并不示弱,以富于情绪性且语中带刺的词汇加以回
击。
如此剑拔弩张的观点对立状态,似乎只会让持“田园女权”观点的女性群体更为坚定。
令人遗憾的是,她们一边扛起女权主义这面“政治正确”的大旗,殊不知另一边,自己正
践踏着许多年来女权主义者为之奋斗的真正要旨:让女性成为“主体”,成为人类群体的另
一部分。
伴随着技术劳动的普及与女性意识的全方位觉醒,女性一边通过劳动获得了经济上的
独立并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种种诉求表达,不断淡化婚姻、生育与女性
命运的必然联系。两者相互作用,意图摆脱他者的身份,找回与男性相平等的人类群体组
成部分之社会地位。
但历史进程的发展,总是有太多出人意料的地方。“田园女权”的兴起似乎要一手摧毁
中国女性争取性别平等中来之不易的已实现部分,重新把女性置入男性的依附物之境地。
观察所谓“田园女权”的观点,不难看出,这些观点普遍要求男性对女性有无条件付出的
觉悟,女性在婚恋境遇中则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话语权与资源支配权。如男性上交工资卡、
女性可以无条件随时随地翻看男性手机等诸如此类的要求已是田园女权的常规操作。可惜,
当今世界仍然是假以金钱才能运作的社会,持“田园女权”态度的女性在私有制的大语境
之下,实质上牺牲摒弃了成为独立主体的可能,投向被家庭、婚恋叙述的他者,成为了依
靠伴侣才能被叙述的他者,重回“他者”深渊。
在所有的女权思潮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女性作为一个被理所当然认为“较弱”
的性别与女性自主之间的持续碰撞。可以说,女性自主的实质要求是与历史、社会、生理
等因素共同缔约的女性身份相冲突,所谓“田园女权”的深层原因乃在于女性身份的过度
发展,女性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性别作为武器,以示弱、妆扮自己、提出要求为实现方式,
发展自己的性别,实现自己的性别。
可塑性过高的事物,总是因其柔顺而自行消亡。冲破处境定是无比困难,但仍然值得
期待那一天,因为不是女人的低下决定了她们在历史上的无足轻重,而是她们在历史上的
无足轻重,使她们注定低下。
死人比活人更适应泥土,但谁都不想当死人,不是么?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第一卷)
(摘编自杨皓《田园女权:南辕北辙的平权之路》)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改变了以往的传播内容和方式,打破了传统的话语权控制模式,
提供了男女同等话语权的机会。
B. 女性自身没有意识到掌握话语权的重要性,而且女性的标签化现象依然存在,导致男权
占上风的现状没有实质改变。
C. 女权主义不再以大众媒体一以贯之的说教形式出现,掌握基本的互联网使用能力的人皆
可以在这个话题上发表看法。
D. 材料二综合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和喻证法等多种论证方法,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
论述语言的生动性、通俗性。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影响力的女性微博博主应发挥好舆论效应,积极发表个人见解,通过自身的影响力,
努力树立新媒介时代女性形象。
B. 女性自主的实质要求是与多种因素共同缔约的女性身份相冲突,这远非简单二元对立式
的“是与非”或“能与不能”。
C. “田园女权”兴起的内在原因是女权运动的过度发展,女性不自觉地将性别作为武器,
要求男性对女性有无条件的付出。
D. 话剧《玩偶之家》中的女主人公娜拉就是一个反抗男权主义,勇敢追求自由与人格独立,
争取妇女解放的女性形象。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即使平权是女权的应有之义,‘女权’也并不应当被完全替换成‘平权’。”
B. “性别认同与性倾向本身就是社会建构,女性主义是达成人类解放的根本手段。”
C. “在强大的舆论攻击面前,女性有限的声音往往被男性更大的声音所淹没。”
D. “女权真正的奥义,是打破地位低下的枷锁,不为性别束缚,实现自我价值。”
4. 两则材料都采用了层进式论证结构,但二者有何差异?请简要说明。
5. 如欲对百科“女权”词条的正文内容进行编辑,请结合材料内容,将下图中的空缺部分
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 30 个字。
【答案】1. B 2. C 3. D
4. ①材料一的层进式论证结构是围绕中心论点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三个问题,由
此及彼,环环相扣;②材料二的层进式论证结构是先由现象分析原因,再进一步揭露其实
质,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5. ①让女性成为独立“主体”并创造价值,找回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②积极参与新媒
体传播活动,提升媒介素养,缩小性别间的知识鸿沟;③其观点源于女性身份的过度发展,
将女性置入男性的依附物之境地。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导致男权占上风的现状没有实质改变”强加因果。由原文“男权占上风的现状并没有
实质改变,不仅女性自身没有意识到掌握话语权的重要性,而且公众的关注点依然存在女
性的标签化现象”可知,后面两句话是“表现”不是“原因”。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内在原因”“女权运动的过度发展”错误。原文说的是“深层原因乃在于女性身份的过
度发展”。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的观点是围绕“女权”,指出“让女性成为‘主体’,成为人类群体的另一部分”。
A.说的是“平权”,与材料二观点不一致。
B.强调的是“女权主义”,与材料二观点不一致。
C.强调的是“舆论攻击”,与材料二观点不一致。
D.强调的是“女权”的实质就是打破地位、性别的限制,真正实现女性的主体地位。与材
料二观点一致。
故选 D。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分析材料一,第一段引出“女性话语权”的话题;第二段指出“男权占上风的现状并没有
实质改变,不仅女性自身没有意识到掌握话语权的重要性,而且公众的关注点依然存在女
性的标签化现象”;第三段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第四段“提高女性意识不仅需要传播
女性文化和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更需要女性的积极参与”指出具体的做法。由此可知,
材料一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层进式结构展开论证。
分析材料二,第一段是说“女权”一词被更多的提及,第二段提出“田园女权”的话题,
第三、四段分析“田园女权”兴起的原因;第五段“所谓‘田园女权’的深层原因……”
进一步剖析深层原因,第六段揭露谓“田园女权”的实质。由此可知,材料二的层进式论
证结构是层层深入地剖析、揭示“田园女权”与“女权”背道而驰的原因。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第一空是给“女权”下定义,从文中筛选关于“女权”的特点即可,根据材料二“女权主
义者为之奋斗的真正要旨:让女性成为‘主体’,成为人类群体的另一部分”概括出“让女
性成为独立‘主体’”;根据“女性一边通过劳动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并创造属于自己的价
值”概括出“创造价值”;根据“回与男性相平等的人类群体组成部分之社会地位”概括出
“找回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
第二空,主要说的是女性如何找回话语权,根据材料一“提高女性意识不仅需要传播女性
文化和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更需要女性的积极参与。女性应该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充
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树立新媒介时代女性形象”概括出“积极参与新媒体传播活动,
提升媒介素养”;根据“要主动参与到新媒体的传播活动中去,通过自身的舆论观点影响受
众,发挥自身的引导能力,逐步缩小性别之间的知识鸿沟”概括出“缩小性别间的知识鸿
沟”。
第三空,分析“田园女权”与“女权”背道而驰的原因,结合“所谓‘田园女权’的深层
原因乃在于女性身份的过度发展,女性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性别作为武器,以示弱、妆扮自
己、提出要求为实现方式,发展自己的性别,实现自己的性别”概括出源于女性身份的过
度发展,将女性置入男性的依附物之境地。
江苏省泰州市 2021 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环境信息科学是一门充满活力的新学科。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环
境保护事业的进步,孕育了该学科的技术条件,奠定了行业基础;同时,环境科学原理、信
息科技的理论对于环境信息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环境科学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一门研究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
三个部分关系及特征的学科,并提供了综合、定量和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环境系统。由于
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也被用于环境科
学的研究中,帮助人们全面系统地了解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演变过程。因此,环境科学在
一定程度上可以讲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寻
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现代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从传统的污染及治理逐渐转移到以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
主,阐述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地球环境的形成与演变、当今社会发展中所面
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等,并涉及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与影响评价(EIA)、环境
伦理及环境经济的新发展,再延伸到生态文明与人类的共同未来等方面。20 世纪 70 年代
末期兴起的另外一门学科————环境统计学,是将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环境科
学的一门交叉学科,反映了环境科学向定量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耗散结构与自组织理论、协同学和突变论的发展,极大地促进
了环境科学的时空维等多元分析理论创新与技术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关注的环境信息系
统(EIS)是在计算机支持下对各种环境信息及其相关信息加以系统化和科学化的信息管理
体系; EIS 的基本功能是为环境信息使用者提供环境信息的获取、处理等数据的管理、查
询、共享等多途径的交互访问,并为环境管理以及环境决策提供数据依据。20 世纪 80 年代
后期,环境科学面临着空间时代和信息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在信息化背景下,人们对环境
问题的日益关注,促使了环境信息科学的孕育与发展。
目前,环境信息科学得到了环境研究者、环境保护者以及环境管理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各类信息技术在环境领域得到快速的研发与应用,环境功能性应用
软件层出不穷。针对大气、水体、土壤等各类污染物的监测、分析与评估及预警的应用软
件,在环境信息科学研究以及环境行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在资源环境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极大地促进与丰富了环境功能性软件的创新性研发。
目前,组件式 GIS(COM GIS)的出现为传统 GIS 面临的多种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它采用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把 GIS 的各个功能模块制作成若干个控件,每个控件实
现不同的功能。组件式 GIS 基于组件对象平台,具有标准的接口,允许跨语言应用,使得
GIS 软件的可配置性和开放性更强。在已进行的 GIS 应用中,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为例,
涉及环境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经济、社会等原有的基础数据信息及变化数据信息。
可以认为环境信息科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去认识和解决
不同的环境问题; 其二是通过认识和分析复杂环境问题及其解决过程,积极地推动计算机
科学的应用和发展。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研究报告指出,环境信息科学是为加强对
不同复杂程度的环境现象的理解,并提出新的认识的一门学科。
(摘编自王让会等《环境信息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
材料二∶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环境信息科学并不是一门独立存在的新兴学科,而是诸多学科的
交叉和集成。不同学科研究过程中,特别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资源环境规划与城
乡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等领域都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着与环境信息
科学密切相关的内容,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是促进环境信息科学发展的基础与关键。换言
之,以前进行的研究工作往往是从环境信息科学的外围开展的相关论题研究,其重点还在
于不同学科方向,但已经构成了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基础层。
为了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的研究,需要改变从外部到内部的"包围型"研究模式,努力推
进从核心到外围的"拓展型"发展模式,即从环境信息流出发,组织和集成相关学科的研究,
特别是在不同学科交叉链的关键论题上开展深入研究,以便形成适应环境信息科学体系与
研究需求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应用技术系统。
我国在环境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虽然也有很快的发展,但研究的主要出发点仍然是
地理科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景观生态学等学科,针对环境信息科学本身的系统
性、综合性集成研究比较少。
(摘编自杜培军等《环境信息科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煤矿区的应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环境信息科学的行业基础在于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科学原
理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B.环境科学是交叉关系学科,研究物理、化学、生物间的关系与特征,寻求人类社会
与环境的协同演化、持续发展。
C.现代环境科学的研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愈益丰富与
多样,紧扣生态文明这一核心。
D.环境信息科学是在环境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学科交叉集成的特点,对诸
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存有依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如何有效地利用法律手段,加强普通百姓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行研究,这是符合环
境科学研究思路的。
B.从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发展情形来看,新兴学科的出现,往往离不开对时代发展中
挑战与机遇的把握。
C.环境信息科学研究存在从"包围型"向"拓展型"转化的趋势,环境统计学的产生,
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D.组件式 GIS 让 GIS 软件具有更强的可配置性和开放性,这种创新发展思路,是符合
人
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环境信息科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3 分)
A. 古运河环境变迁溯源研究
B. 学校环境监测站数据研究
C. 环境信息可视化方法研究
D. 环境管理软件的开发研究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环境信息科学下一个简要定义。要求语言表达上符合定义规范,不
超过 70 个字。(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1. (3 分)D (A 项“环境科学原理"不属于“环境信息科学的行业基础”B 项的“研究物理、
化学、生物问的关系与特征”说法不当,原文为“研究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
关系及特征”,漏了“环境的“这限制语: C 项“紧扣生态文明这文明这一核心”,“紧扣....
核心”表述不当)
2.(3 分)C (环境统计学的产生。是“环境科学向定量化发展”的表现,还不是环境
信息
科学发展的问题)
3. (3 分)A (属于历史考证研究)
4.(4 分)环境信息科学是以环境科学的发展为基础(1 分)。以各类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
条件,(1 分)来解决环境问题的(1 分),多学科交义集成(1 分)的一门新兴学科。
(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5. (6 分)①首先文代环境信息科学发展的技术条件、行业基础与理论指导;②其次介绍环境
科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状况;③最后阐发环境信息科学的应用情况,并总结出它的两个发
展(研究)方向(或积极作用)。(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江苏省苏州八校联盟 2021 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无人驾驶汽车的感知系统主要由相机、微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组成。为什么说
无人驾驶车辆环境感知那么难?因为毕竟计算机视觉还在不断发展中,要理解复杂交通环境
存在不少挑战。无人驾驶汽车需要更优秀的传感器,最好能让车辆识别出对它造成威胁的
路面上的钉子和坑洞,快速判断路边行人或者汽车是否会突然进入自己的车道,并且传感
器价格要控制在合理的区间。
无人驾驶汽车通过"小脑"知道自己的姿态和确切位置。车载的高精度 IMU 惯性单元能
够知道车辆倾斜角、横摆角和滚动角,相应轴向上的角速度、加速度等,通过车身控制系
统实现车辆的稳定性控制,确保车辆"稳当"行驶。实现无人驾驶还需要通过"小脑"进行精
确定位,这样才能够知道自己的确切位置,以便执行下一步驾驶任务。但是,无人驾驶汽
车在这方面却面临挑战,现有的 GPS 等车载定位设备不能满足拥堵交通流中的高精度定位
要求,特别是在隧道和高架桥下等交通场景中,接收不到 GPS 信号,无人驾驶汽车需要通
过其他途径来进行定位,例如辅以 SLAM、视觉导航等技术,在复杂交通环境中增强无人驾
驶车辆的定位能力。
由于具备了精确的感知系统,无人驾驶汽车通过"四肢"可以实现更加精确的控制。无
人驾驶汽车要具备发达的"四肢",还需要汽车厂商进一步将智能化功能与车身总线进行集
成,将无人驾驶汽车控制系统中的刹车、油门及方向等模块通过汽车总线进行控制。
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脑"负责导航和决策。在给定了目标任务地点之后,无人驾驶汽车
要能够在路网中找到最经济、最快捷的路径,将乘客送到地点。但是在实际中,交通环境
常是部分已知,可能还有障碍物临时出现,必须重新规划路径。此外,道路拥堵情况也不
断在发生变化,如何正确判断道路拥堵并进行正确的通行决策,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脑"
智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不同国情决定了交通参与者的不同行为,使得无人驾驶汽车要具备学习与自适应
能力是最具挑战性的。无人驾驶汽车发达的"大脑",还要能遵守交通规则,在复杂交通场
景下实现安全的、与人类驾驶行为类似的自主驾驶,使其不会对正常交通造成影响,同时
还要保障车辆自主行驶的安全性。
无人驾驶应与智能交通建设同步进行,需要建设无人驾驶车辆专用的车道、与无人驾
驶车辆通信的 V2X 网络、无人驾驶配套的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此外,需要对现有的交
通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能够支持无人驾驶车辆的智能调度、管理和控制,建立新一代智
能交通系统。
为了保证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稳步构建,需要对智能车辆的驾驶安全性、舒适性、机
动性、自主性进行评估,确认智能车辆具备上路资格。为了满足智能车辆发展中的上述需
求,需要研究智能车辆测评方法,进而对其开展系列化、标准化的测试。所以,需要借鉴
开展各种比赛时的道路区域设计,建设一个智能车辆测试基地。无人驾驶车辆可在测试基
地中开展全面测试,逐步完善,通过测试方可上路。
(摘自黄武陵《无人驾驶汽车带来的交通便利》,《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6 年第 6 期)
材料二∶
天津市中心城区出行效率情况预测
时间节点 无人驾驶比例 有人驾驶比例 出行效率
2020 年 0 1.0 1.00
2035 年 0.5 0.5 1.24
2050 年 0.9 0.1 1.42
天津市中心城区停车设施演变预测
时间节点 汽车总量 有人驾驶汽车
所需停车设施
无人驾驶汽车
所需停车设施
所需停车设施
总面积
2020 年 1.00 1.20 0 1.20
2035 年 1.07 0.64 0.01 0.65
2050 年 1.11 0.13 0.02 0.15
(摘自王维礼、朱杰、郑莘荑《无人驾驶汽车时代的城市空间特征之初探》,
《规划师》2018 年第 12 期,有删改)
材料三∶
作为智能交通的重要表征,无人驾驶被看作是势在必行的新趋势。但与此同时,它的
推广在技术水平和价值判断等方面遭遇多方质疑,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人为驾驶情况下,一般认为,事故发生的瞬时性使其无法像正常情况下那样,经由
多角度的利益权衡后做出理性且审慎的判断,而是主要基于本能来处理意外事故。面对由
此造成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驾驶员大多借助缺乏足够的干预时间、条件反射、非故意
的行为性质等理由,为自身行为开脱。而人们也倾向千接纳这一类辩解方式,认为对操作
得当与否的评价此时更多地与驾驶员的驾驶技术有关,而跟他的道德品格或道德责任无关
或关系不大。
在无人驾驶情况下,一旦汽车利用超级计算机和大数据的优势,驾驶员瞬间做出的本
能反应将被极速且精密的程序分析所取代。而后者是人类价值观念的具体表达。因为程序
的编写本质上由特定的社会价值观主导,反映大多数使用者的价值判断和理性抉择。此间,
理性和道德推理的融入成为可能。融入理性和道德推理的程序已超出技术层面,更多地涉
及伦理层面。而如何设定体现"善"的程序,归根结底取决于人自身的价值取向,不能寄望
于技术的完善。
什么样的抉择才具有道德正当性成为难以绕开的关键,并由此引发一系列道德争论。
它连同技术的安全可靠性一道,共同构成产品推进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问题。面对无人驾驶
汽车遭遇的道德困境,功利主义者认为,根据"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设计者应当
考虑哪一种选择能带来最大利益或产生更小的伤害。这样做之所以正确,是因为它能减少
行为导致的伤害和由此产生的责任。显然,该选择有悖于康德等义务论者的立场。无人驾
驶技术把关涉价值判断的问题完全交由程序处理的做法,有可能对主流道德观念产生颠覆
性影响。
(摘自谢惠媛《民用无人驾驶技术的伦理反思以无人驽驶汽车为例》,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 年第 9 期,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无人驾驶汽车"小脑"的有效运行除了需要建立在大量优秀传感器基础上,还需要精
确定位技术的支持。
B.预计 30 年后,天津市中心城区交通出行将以无人驾驶为主,汽车总量虽有所增长,
但出行效率大大提高。
C.在人为驾驶状态下,交通事故的发生,与驾驶员的品格和道德水平无关,而是取决
于驾驶员的驾驶技术。
D.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需要智能交通系统,道路、网络、监管等配套工作对现有交通
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个国家交通参与者的行为越是复杂多变,就越不利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学习与适应,
这要求汽车的"大脑"更加发达。
B.利用 SLAM、视觉导航等技术,可以摆脱对卫星等外部定位工具的依赖,实现无人驾
驶汽车在复杂交通环境中的导航。
C.无人驾驶汽车对城市停车设施要求较小,利用率高,普及无人驾驶汽车可以有效控
制汽车总量,从而释放城市土地资源。
D.人都有自利的倾向,但当无人驾驶汽车将保全驾驶者生命当作第一原则时,有可能
对社会主流道德观念产生颠覆性影响。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无人驾驶汽车普及后带来的影响?(3 分)
A.实现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度,出行效率不断提高。
B.无人驾驶汽车售价不断降低,传统汽车售价提高。
C.无人驾驶汽车借助各种传感器,或将减少交通事故。
D.无人驾驶汽车驾驶行为更理性,事故判断更审慎上。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当前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的挑战与困境有哪些?(4 分)
5.当无人驾驶车辆势必撞上前方一个人或一群人时,按照功利主义的原则,无人驾驶汽车
将做出一系列怎样的反应过程? (6 分)
1.C(3 分。表述绝对化。原文观点是人们倾向于认为交通事故的发生与驾驶员的道德水平
无关,而是更多地与其驾驶技术有关)
2.B(3 分。原文是辅以 SLAM、视觉导航等技术增强无人驾驶车辆的定位能力,并不能摆
脱对卫星等外部定位工具的依赖)
3.B (3 分。传统汽车售价提高从原文不能推断得出)
4.①汽车感知系统不够完善,难以理解复杂交通环境;②现有 GPS 等车载定位设备不能满
足汽车在特殊场景下的精确定位;③面对不同国家交通参与者的不同行为,无人驾驶汽车学
习与自适应能力尚待提高;④自动驾驶汽车在事故发生时技术性选择的道德正当性问题尚
待解决。(4 分,每点 1 分)
5.①通过汽车感知系统感知障碍物及其性质、数量;②由汽车"大脑"进行决策;③通过对汽
车转向、刹车等系统的精确控制,规避人数较多的行人,选择撞向损失较小的一方。(6 分,
每点 2 分)
江苏省如皋市 2021 年新高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就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
总结发展。中医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
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
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天人合一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
因、病性、病位,分析疾病及人体内的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
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再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出“汗、吐、下、和、温、
清、补、消”等治疗方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
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平衡而康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健康和长
寿的需要,也已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时代人类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关注生命、重视生命、研究生命,寻找生命的密码,
把握生命的规律,延长寿命的长度,提高生命的质量。
博大精深的中医,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行医之道和养生之道,比如“养心莫善于寡欲”、
“善服药不如善保养”、“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等,
都值得我们铭记和研究。
(摘编自汪金友《给中医更大的用武之地》)
材料二: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正确处理
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关系到中医药的前途和命运。
传承是为了保根,没有传承就不能正本清源;创新是为了提升,没有创新就不能与时
俱进。惟有秉持“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才能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传承精华,就是要让中医药发扬光大。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中医药的精华,沉
淀在汗牛充栋的中医古籍中,流传在历代中医大家的临床实践中,散落在疗效显著的民间
奇方中,这是中医药学深厚的根基,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命脉。传承不足,让多种中医
技艺面临失传,让中医医道艰难延续。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必须培养大批中医
“专才”,这样才能使“国宝”代代相传。中医临床功夫、中药炮制工艺,主要靠师徒一代
一代口传心授。师承教育能为“草根”中医打开一扇门,让岐黄之术薪火相传。我们应将
以“个性化”为特征的师承教育与以“标准化”为特征的院校教育相结合,将传统教育的
精粹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构建适应新时代的中医教育体系,为中医药发展打下最坚实
的人才之基。
守正创新,就是要让中医药发展清流激荡。中医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从《黄
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体系,到明清时期瘟病学的产生,再到当代青蒿素的诞生……创新,
始终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中医药需要源源不断地注入
创新的“源头活水”,在更多领域取得新突破。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中医
药研究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多学科、跨行业合作为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没有传承,创新就失去根基;没有创新,传承就失去未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必
将让中医药获得无限生机,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新动力!
(摘编自白剑峰《守正创新,为中医药注入源头活水》)
材料三: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 5000 多年文明的结晶。“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
标纲要草案提出,要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打造 20 个左右国家中医
药传承创新中心,20 个左右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20 个左右中医疫病防治基地,100 个左
右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形成一批中医优势专科。在国家的引领和大力支持下,中医药大发
展正逢其时。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各国公共卫生体系带来严峻挑战,在全世界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
中医药让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救治,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交出了一份出
色的答卷,中医药作为一大亮点备受世界瞩目。
要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就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立足根基、挖掘精华,建
立符合其特点的服务和管理模式。同时,要加强研究论证,总结摸索中医药防病、治病的
作用机理,切实把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让中医药文化
在中华大地根深叶茂、生生不息。
(摘编自侠克《中医药大发展正逢其时》)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医对周边国家影响深远,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
学等与中医具有相同的理论知识基础。
B.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为中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据此撰写出
的中医古籍是中医药的精华,值得研究。
C.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依靠中医寻找生命的密码、延长寿命的长度、
提高生命的质量的想法越来越迫切。
D.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带动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多学科、跨行业合作将为中
医药现代化的创新发展开辟崭新天地。
2.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要遵循“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要求,坚持“传
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
B.传承好中医古籍、历代中医大家的临床实践经验以及疗效显著的民间奇方,始终是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动力。
C.师徒间口传心授的传统师承教育和“标准化”的院校教育相结合,融入现代教育体
系,可利于中医药发展的人才培养。
D.要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不能违背中医药发展的规律,还应加强论证研究,
总结摸索中医药防病治病的机理。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中医药学是我们的中华瑰宝。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中,中医药为我国的疫情
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
B.在抗疫中,中医凭借历史上对付瘟疫富有成效的“扶正祛邪”思想和灵活的“辨证
论治”特征,可因人、因地、因时迅速开出有效的方药。
C.康源全自动重要调剂系统生产线对几千年手抓戥称的调剂方式进行了创新,极大地
提高了中药饮片的配药、取药效率。
D.要充分挖掘中医不同学术流派的特色优势,实现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确保中医药在新时代有新作为。
4.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中医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 分)
5. 高考填报志愿时,高三学生李振华想选择中医学专业,他的家人不同意,李振华怎样
才能说服家人同意他选择中医学专业?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帮他阐述理由。(6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1. (3 分)B(A“周边国家”和“汉字文化圈”含义不同,“具有相同的理论知识基础”
理解牵强;C.“依靠中医”文中无据;D“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不是因为“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
2.(3 分)B(“创新,始终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传承……是为了保根”。)
3.(3 分)C(材料二的观点是“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关系到中医药的前途和命
运”A 项说的是中医药学的价值和在疫情防控中的贡献,没有谈及“传承创新”。B 项
只谈传承,未及创新;D 项不是论据,而是结论。)
4.(4 分)中医学是春秋战国时间基本形成理论并通过长期医疗实践发展起来的、以天人合
一作为理论基础、受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影响、以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
诊疗方法使人体达到平衡康复为研究内容的医学理论体系(一种医学科学)。
评分建议:主要信息每点 1 分,不符合定义格式扣 1 分。
5.(6 分)①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国文明的结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责任、
有义务传承、发展我国的中医药学。②中医药学中的很多行医之道和养生之道,使人
体达到阴阳调和平衡而康复,符合人民对健康和长寿的需要。③在全世界没有特效药
的情况下,中医药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中医药值
得学。④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医学的发展,“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评分建议:每点 2 分,答出三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江苏省镇江市 2021 届高三模拟信息卷(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在地性是当代艺术中的一个词语,是指公共艺术走出了常规展览空间而置于一个特定
的地域空间,通常是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由上下文或者通常所说的文脉来界定作品非此地
不可的意义。强调的是其不能脱离高所在的、制作作品的特定的空间、地域和当地的文化
背景、当地的历史,将这一解释扩展到纪录片研究领域、就是说纪录片创作不能脱离创作
者所生活地区的文化背景、当地的历史。诞生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的中国独立纪录片无
疑是一种"在地性"的纪录片。吴文光在谈到他的《流浪北京》的创作过程时说,"我当时想,
我们这群自 80 年代初满怀艺术梦想,抛弃职业和户口约束盲流在北京的人我许不久会以
各自的方式结来自己流浪背景的历史,我应该动手拍点东西记录下来"。在拍摄过程中他感
受到媒体那种宣传式的报道方式离老百姓太远,期望革新一下创作手法。这一具有中国特
色的创作群体与西方的纪录片流派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师承关系,是一个具有究全意义的"在
地性"创作群体。正是这种在地性使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创作保持了作品题材的连续性和风格
的一致性。
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人在中国海外移民大潮的然体背景下跨出国门,在一片新的土地
上白手起家。跨文化是他们必然的身份选择。跨文化是指处于两种和多种文化之间,同时
兼具西种点多种文化特征,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人的海外经历就提供了这一类纪录片的跨
文化背景。整体考察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可以看到这一类纪录片具有如下跨文化特征∶
中西文化融合视角,选择代表不同文化的主人公,在文化的边缘之处思考,海外华人独立
纪录片是一种在体制之外生存的纪录片,没有固定的资全未源和销售渠道。这种生存状态
使他们纪录片人既游离于国内主流媒体,无法被所在国主流社会所包容。由此,构成了他
们问时游离于两种文化之外的边缘人身份特征。这种身份特征为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赋予
了任何单一文化都不具备的跨文化视角。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人能够同时采用两种视角思
考拍摄对象,他们既可以用东方视角审视西方题材,又可以用西方视角审视东方题材,如
纪录片《林疯狂》通过华裔篮球明星林书豪的经历,将身份认同这一命题置入体育题材之
中,为体育纪录片这一未自西方的纪录片类型增加东方式的人伦亲情。而纪录片《敦煌写
生》所呈现的是一个西方人眼中的敦煌,通过这一视角,作品将敦炉这一为中国人所热悉
的文化题材增加一层西方文化的光环,进而产生审美距离,创造一种悠远的陌生感。
(摘编自王庆福《不一样的独立内地独立纪录片与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之比较》)
材料二∶
作为国家文化对外传播的有力载体,中国纪录片正经历从"讲述中国"到"认同中国"的转
变。这正是我国文化对外传播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微观呈现。我们可以从题材、叙事制
播、平台等方面若手,调整策略方法,加强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在题材上注重选择不同地区、民族、国家的受众共同关注的
故事、人物和现象。中国纪录片在选题上可以宪成两个层面的设置∶ 其一,在中国题材中
挑选出具有全球性的话题,从自我立场的议题设置转向全球视角的主题选择;其二,积极发
掘同一主题下不同情节的故事,在多元差异中体现出同一性的全球主题。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以讲述人类视角下的日常故事为叙事原则。"人类视角"即普遍
的人看待世界、认知自我的视角,与"我们是谁? ""我们生活在怎样的世界?"等哲学色彩的人
类终极命题相关。"人类视角"下的纪录片叙事可以理解为人类通过了解和把扭自己生存的世
界来认识把握自己,即使是非人类的生命体也可以在人类视角基础上表现人性化的日常生
活。人们从这些生活的场景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并影响自己的思考。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制播方式以融合为基础,具体表现为"分离式的制播融合"和"
合作式的制播融合"两种情况。前者指本国制作团队与国际播出渠道的融合,是一种单线式
的融合; 后者是以多方合作方式分别组建制作团队,搭建播出平台,是交叉互动式的融合。
目前,用于国际传播的中国纪录片正在从"分离式"的制播简单融合转向"合作式"的制播深度
融合,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中国要积极搭建"中国侣议下的世界对话"平台。中国纪录片要能够号
召世界力量完成对话交流,需要建设成一个自主且开放的动态发展系统。中国纪录片的意
义不能局限在"中国"的单一标签上,而应体现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中。在这种互动
结构中,中国纪录片应改变"高高在上"或"沉默寡言"的姿态,以"价值共享"的立场,展示出
自身在"世界议题设置"上的责任和能力,开发全球化的合作项目,搭建持续有效的因际共享
平台。
(摘编自需鸦荣《从"传播力"到"影响力"∶ 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深度发展方向与策略》)
材料三∶
2019 年 11 月 9 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敦煌研究院联合束埔本相关部门,共同出品
的国内首部亚洲文明对话把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该纪录片播出后,受到各方面
的赞誉。
"两窟"千年相望,却不相闻;命运相通,却不相知。该纪最片中,莫高窟"诚邀"同为东
方文明的吴哥窟共赴一场横跨万里的千年之约,做一次超越时空的文明对话。纪录片全方
位展示两大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变迁和惊人的艺术成就,在"两窟"相遇的文化符号中,在"
两窟"相似的历史境遇中,阐发"一带一路"沿线文明兴衰的历史反思。莫高窟洞壁上精美的
壁画人物,在 3D 动画里翩翩起寿,舞步里有古老文明的千年余响。吴哥窟的一幕幕历史
往事,由现代人扮演展现,再现了先祖追求和平的努力。
(选自 2019 年 11 月新闻《莫高蜜与吴哥窟的对话》)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地性艺术因置于特定的地域空间、蕴含特定的历史意义、依托上下文或文脉而具有非
常规的特质。
B.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创作者在革新中国新闻报道僵化的背景下走上
创作之路的。
C. 纪录片《林疯狂》以西方视角审视东方题材,将东方式的人伦亲情融入到来自西方的体
育纪录片中。
D. 要"走进去",纪录片需转变制播方式,在世界对话的平台上,以全球视野、人类视角讲
中国故事。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具有中国特色的"在地性"纪录片创作群体为保持作品题材的连续性和风格的一致性作出
重要贡献。
B.海外华人独立制片人有影片构思,负责筹集影片制作资金,拥有创作的控制权,并组织
销售和发行。
C.中国纪录片的责任不止于介绍中国,更要让世界人民明确中国立场,信任中国信息,认
同中国价值.。
D.中国纪录片想号召世界力量完成对话交流,就必须撕去中国标签,在互动结构中完全融
入世界立场。
3.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不属于纪录片特性的一项是(3 分)
A. 故事性 B.艺术性 C.时效性 D.全球性
4.如将《我们诞生在中国》作为案例插入材料二,你认为插在第几段比较合适,为什么?(4
分)
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将三个动物角色置于家庭背录中,呈现出金丝猴淘沟域护
父母对排妹的爱、熊猫丫丫阻止女儿爬树冒险等丰富的日常生活细节,给人强烈的代入感,
引发共鸣。
5.阅读材料三中关于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的新闻报道,并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的内容,简析这部纪录片在国内外广受好评的原因。(6 分)
江苏省新沂市棋盘中学 2021 届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
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
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如果说中华民族历史五千年,这五千
年都在农耕文明里,那么,村落就是我们农耕生活遥远的源头与根据地,至今至少一半中国
人还在这种“农村社区”里种地生活,生儿育女,享用着世代相传的文明。
可是,最近一些村落调查和统计数字令我们心头骤紧,比如:在进入 21 世纪时,我国自然
村总数为 363 万个,到了 2010 年,总数锐减为 271 万个。十年内减少 90 多万个自然村。对
于我们这个传统的农耕国家可是个“惊天”数字。它显示村落消亡其势迅猛和不可阻挡。
如此巨量的村落消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大批农民入城务工,人员与劳动力向城镇大量转移,
致使村落的生产生活瓦解,空巢化严重。
二是城市较为优越的新的生活方式,成为愈来愈多年轻一代农民倾心的选择。许多在城
市长期务工的年轻一代农民,已在城市安居和定居,村落的消解势所必然。
三是城镇化。城镇化是政府行为,拆村并点力度强大,所向披靡;它直接致使村落消失。
这也是近十年村落急速消亡最主要的原由。
在由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村落的减少与消亡是正常的,世界各国都是如此;
城镇化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与途径,世界也是这样。但不能因此我们对村落的文明财富就
可以不知底数,不留家底,粗率地大破大立,致使文明传统及其传承受到粗暴的伤害。进一步
说,传统村落的消失还不仅是灿烂多样的历史创造、文化景观、乡土建筑、农耕时代的物质
见证遭遇到泯灭,大量从属于村落的民间文化──非遗也随之灰飞烟灭。
近年来,随着传统村落的消亡日益加剧,不少大学、研究单位和社会团体频频召开“古
村落保护研讨会”和相关论坛,以谋求这些古老家园安身于当代的良策;不少志愿者深入濒
危的古村进行抢救性的考察和记录;一些地方政府在“古村落保护”上还做出可贵的尝试。
比如山西晋中、江南六镇、江西婺源以及云南和广东等地区模仿安徽黄山市歙县古城、山
西平遥古城等文物保护单位(不属于传统村落)运用地方法规告示予以保护。尽管有些尝试
颇具创意,应被看好,但还只是地方个案性和个人自发性的努力,尚不能从根本上破解传统
村落整体身陷的困局。
传统村落的保护不能只停留在政府与专家的层面上,更应该是村民自觉的行动。
如果人们不知自己拥有的文化价值,不认同,不热爱,我们为谁保护呢?而且这种保
护也没有保证,损坏会随时发生。所以接下来一项根本的工作是提高人们的文化自觉和自
信。就像在阿尔卑斯山地区那几个国家的山民家里,他们人人都会对来访的客人自豪地大
谈家乡的山水花鸟和祖辈留下来的一砖一瓦,还穿上民族服装唱支山歌欢迎你。文化首先
被它的拥有者热爱才会传承。
提高村民文化自觉是长期深入的事,但如果只让人们拿着自己的“特色文化”去赚钱
是不会产生文化自觉的。
现在可以说,中国传统村落从困境中走出来了。它独有的价值终于被我们认识,并在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外另列一类,即“中国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纳
进了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的“谱系”中来。
如今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对传统村落进行过全面盘点,进行整体保护。我们这样做,
与我们数千年农耕历史是相衬的,也是必需的。它体现我国作为东方一个文化大国深远的
文化眼光和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尊,以及致力坚守与传承中华文明传统的意志。
当然,传统村落保护刚刚开始,它有待于系统化、法治化和科学化;它需要相关的理
论支持和理论建设,需要全民共识和各界支持,需要知识界的创造性的奉献,以使传统村
落既不在急骤的时代转型期间被甩落与扬弃,也不被惟利是图的市场开发得面目全非。我
们要用现代文明善待历史文明,把本色的中华文明留给子孙,让千年古树在未来开花。
(摘编自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
材料二:
苍山下、洱海边的白族村落,河网纵横的江南水乡,高山密林中的苗岭山寨……传统
村落往往与大自然相融相生。大自然给予了传统村落宁静优美的环境,人、建筑与环境的
相互依存,在大地上绘就一幅幅美丽画卷。
传统村落的振兴,需要尊重自然,细心呵护大自然的馈赠,还需适应自然、因地制宜。
这既是先民的营造智慧,也是传统村落与自然环境相融相生的关键。
坐落于自然天坑中的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雨补鲁村,依山而建,村落建筑背
山面田,有着上百年历史。设计团队依托天坑地貌和古寨风情,将其打造成一个“望得见
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村落-------通过对古泉、古树、古道的保护与规划,保
持了村落依山势呈半环状的空间布局,使其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如今的雨补鲁村,建
筑风貌统一、错落有致,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乡村文化氛围浓郁,展示出古风再现、诗情
画意的村落之美。
(摘编自吕品晶《传统村落,回归自然与人文之美》)
(原创)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村落是农耕生活遥远的源头与根据地,中国有近一半的人在村落这样的“农村社区”
里种地生活,生儿育女,享用文明。
B.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拆村并点的力度强大,直接致使不少村落消失。这也成为本世纪
初十年里村落急速消亡最主要原由。
C.城镇化是世界各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与途径,在由工业社会向农耕社会的转型过
程中,村落减少与消亡是不可避免的。
D.传统村落的振兴包括对当地古泉、古树、古道等的保护与规划,但不包括对自然生态
环境和乡村文化氛围等内容的保护。
(原创)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耕国家,村落数量惊人,但是村落减少和消亡起来的数量也是
惊人的。
B.灿烂多样的历史创造、文化景观、乡土建筑等农耕时代的物化文明的消失代表了传
统村落的消失。
C.文章列举阿尔卑斯山地区山民的例子是为了证明“文化首先被它的拥有者热爱才会
传承”。
D.传统村落保护需要系统化、法治化和科学化的理论支持,切忌为市场开发而破坏本色
文明。
(原创)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国传统村落一项是(3 分)
A.安庆市龙潭寨古民居
B.长治市平顺县岳家寨
C.安徽黄山市歙县古城
D.无锡市惠山区礼社村
(原创)4.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国家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的意义。(4 分)
(原创)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3 分)B(A 项.“中国有近一半的人”,说法错误,材料一中“至今至少一半中国人”;
C 项.因果表述不当;D 项.“但不包括”说法错误,应该是“也包括”。)
2. (3 分)B(B 项.“农耕时代的物化文明的消失代表了传统村落的消失。”说法绝对化。 )
3. (3 分)C(题干文朵是不属于中国传统村落一项,C 项.安徽黄山市歙县古城是文物保
护单位)
4. (4 分)①满足中国数千年农耕文明历史发展的需要;②体现文化大国深远的眼光和高度
的自觉、自尊;③体现坚守与传承中华文明传统的意志;④彰显人们尊重自然、适应自
然的营造智慧。
评分建议:一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5. (6 分)①首先指出传统村落的意义及面临数量减少的困境:②接着分析传统村落消失的
原因及其必然性;③最后提出传统村落保护的出路及愿景。
评分建议:一点 2 分,答对三点得 6 分;意思对即可。照抄原文酌情扣分。
江苏省徐州市大许中学 2021 届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所谓文化,通常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它的价值系统。而文化自信则是指一
个民族基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积极肯定、自觉珍惜而形成的一种对其坚守、传承和发扬光
大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取向。文化自信就其内涵而言,包含两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文化类
型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二是作为这种文化类型的文化主体的文化性格。这就是说,文
化自信是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的担当性格的有机统一。
当然,作为统一的中华文化,它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同一种文化类型在特定的社会历
史条件下合规律性发展的文化之链,但是它又存在着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客体与主
体的不同方面、不同内容和不同性质的区分。因此,我们要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就必须对
这一概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和理性对待。否则,就可能在所谓文化自信、繁荣文
化的旗号下造成混乱。
那么,继承与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不能重建我们的文化自信呢?这涉及我
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它自身的文化特质问题。事实上,我们
民族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质就是“自信”,它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信精神的文化。中国传统文
化在它最初萌生时的神话传说中,就是以自信、自强为精神特质的。人们所熟悉的“夸父
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等,不就充满了一种发奋而自信的精神吗?儒家学说的
创始人孔子、孟子、荀子就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精神理性化、理论化了。孔子说“我欲
仁,斯仁至矣”,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荀子则提出了“制天
命而用之”的命题,这些不正充满了一种一往无前的担当而自信的精神吗?宋儒张载提出
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清时期王夫之的“六经
责我开生面”,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
祸福避趋之”,这些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无不是充满了一种无畏而自信的精神。
如果说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我们的着眼点要放在坚定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
信上,那么它的落脚点和目标指向就应该放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
主体上。人是文化的主体,又是文化的创造者。离开了作为主体的人,就无所谓文化,而
任何优秀的文化也只能是海市蜃楼。因此,培养和造就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才是我们
要着实下功夫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唐凯麟《如何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
材料二:
《解放日报》副刊《朝花周刊》记者就“中国文化自信”这一主题专访了原文化部长、
作家王蒙,以下为访谈节选。
朝花周刊:您为什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时代话题?
王蒙: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活的传统,是与现代世界接轨的传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传
统。我们的文化自信,包括了对自己文化更新转化、对外来文化吸收消化的能力,包括了
适应全球大势、进行最佳选择与为我所用、不忘初心又谋求发展的能力。
文化的高低分野,不仅代表着公民的个人素质,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彰显出一个国家和
社会的文明程度,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因此,不论有多么困难,我们必须面对这个
时代课题。
朝花周刊: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它和世界先进文化可否对接?
王蒙:中国文化有一种适应的能力,有一种变化发展的能力,既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又有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能力。也许,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古老,甚至也
看到了中华文化的不够用,但是我们还看到了中华文化的适应性,它有自我调整和自我更
新的能力,有汲取和消化外来影响的能力。
现在我们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国家有了
巨大的发展,因为对国家前途已经有了自信,所以才有了文化自信。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
包括对传统文化中积极、优秀的方面的自信,包含了我们对自己发展模式的自信,也包含
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汲取能力、选择能力、消化能力、调整能力、本土化能力以及识别能
力、分析能力的自信。我们的文化不是一个脆弱的文化,不是手指头一捅就破一个窟窿的,
捉襟见肘、岌岌可危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是一个能够和世界对话和打交道、能够既保持自
己特色又不拒绝任何外来有益影响的文化。
朝花周刊:在全球化时代里,该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又怎样才能使中华文
化始终焕发光彩?
王蒙: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见证,更是今天中华民族固本开新的精神
动力。全球化与现代化冲击着我们的民族传统,有些人陷入到了深深的文化焦虑中。这种
时候,更需要文化自信、文化定力,更要勇于与善于实现引领、整合、包容、平衡与进一
步提升,以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为主心骨,积极构建生气勃勃、富有创新活力,又能
够满足人民多方面精神需要的多彩多姿的文化生态格局。
我们中华民族确实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这不是“老大帝国”的狂妄自大,
这是建立在转化与变革的举世瞩目、发展与创新的累累硕果之上的坚实自信。中华民族比
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加坦然地面对困难,化解矛盾。我们走过的道路让我们自信,我们创
造的业绩使我们能够自信。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是由内而外的自信,是有定力的自
信,是有凝聚力感召力的自信,是面向世界的自信。我们要以文化自信、文化复兴,托起
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创造我们的文化辉煌,助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
(摘编自《专访王蒙:中国文化自信,是从善如流的自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只有对“中华文化”这一概念有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并理性对待,才能有效提升文化自
信。
B.材料一从文化特质和文化主体两个方面,分析了当下我国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
关系。
C.中华文化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对自身文化的调整与更新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消化两
个方面。
D.两则材料都以“文化自信”为话题,前者侧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后者侧重更新与
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深入到传统文化中,研究神话传说、儒学学说等体现出来的自
信的文化特质。
B.把握文化自信的内涵,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有助于我们明确提升文化自信的着眼
点和目标指向。
C.中国传统文化不仅现在能对接世界先进文化,还能在未来焕发光彩,这与其强大的适应
性特质有关。
D.两则材料对防范可能出现的虚假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乱象和消除某些人的文化焦虑具
有现实意义。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化自信表现的一项是(3 分)
A.2021 年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以隋唐歌舞人俑为原型,融合现代科技手段,完美呈
现大唐盛世,获得空前好评。
B.近年不断有人提议在原址重建圆明园,再现这一“万园之园”杰出精美的建筑景群,重
现昔日盛世繁华与荣光。
C.李子柒在社交平台分享田园风光和美食制作的视频,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让无数外国人爱上了中国。
D.许渊冲致力于翻译事业,将《论语》《诗经》《楚辞》《西厢记》等经典作品翻译成英文和
法文,获得海内外高度认可。
4.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三段论证的严密性。(4 分)
5.作为文化主体,青年学生面对展藏文物、古代作品等文化载体时,应当怎样做才能真正
提升文化自信?请结合材料,提出你的建议。(6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B(材料一并未分析“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分析了文化自信是文化
特质与文化主体的有机统一)
2.A(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文化主体) 3.B(在原址重建圆明园不是文化自信)
4.①论证结构严谨。文段采用总分结构,先以设问引出观点,然后按事理逻辑逐层分
析。②论点与论据高度统一。所举“夸父追日”等事例、所引孔孟等言论都能恰切论证观
点。③用词精炼准确。运用“事实上”“可以说”等词语使表达恰切、有分寸。(4 分。每点
2 分,答出两点即可)
5.①通过各种途径、方式解读文化载体中蕴含的文化内涵。②准确辨析文化内涵中的
精华与糟粕,区分善恶美丑。③探究其承载的文化与时代、与世界先进文化的联系,更新
转化,吸收消化。④提高文化反思与省察意识,自觉继承与发展优秀文化。(6 分。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