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四川省攀枝花市 2021 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红毛线,蓝毛线
梁衡
政治者,天下之大事,人心之向背也。向来政治说:“天下为公。”一个政治家总是以他为公的程度,
以他对社会付出的多少来换取人民的支持度,换取社会的承认度。有人得天下,有人失天下。当历史演进
到 20 世纪 40 年代末,又将有一次政权大更替时,河北平山县西柏坡这个小山村,再次为我们提供了这个
证明。
如今,在西柏坡村口立着五位伟人的塑像,他们是当时党的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
德、任弼时。五大领袖刚从村里走出来,正匆匆忙忙像是要到哪里去。这时中国革命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候……
1948 年 5 月,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在陕北转战一年,拖垮了胡宗南后又来到了这里。毛泽东决定
在这里摆两着棋。第一着是打三大战役,他在隔壁的院子里布置了一间作战室,这是一间普通的农家房舍,
大约不到 30 平方米,里面摆着三张大桌子,一张作战科用,一张情报科用,一张资料科用。大屋子里彻夜
灯火通明,来自全国各战场的电报汇集到这里,参谋们紧张地分析、研究、报告。据统计,三大战役毛泽
东亲手写了 190 封电报,电报发出了,作战参谋们就在地图上用红毛线一圈一圈地去拴。先是拴住了沈阳,
接着又套住了徐州、淮海,最后红毛线干脆套到了平津的脖子上。讲解员说当时很难买到红蓝铅笔,为了
节省使用,参谋们就用红毛线、蓝毛线在地图上标识敌我势态。虽然我们这时已在进行着百万大军的总决
战了,但其实还穷得很呢。共产党还从来没有富过,当年中央红军走到陕北时只剩万数人马,1000 元钱,
人均 1 毛钱。毛泽东只好向红二十五军去借,徐海东也没有想到中央会这么困难,忙从全军 7500 元的积蓄
中抽出 5000 元。贺龙过河来看毛泽东,毛的警卫员看着贺老总警卫员身上的枪直眼馋。贺胡子也大吃一惊,
他无论如何想不到中央机关会这么苦,赶快对警卫说:“换一下。”共产党是穷惯了,党的最高层是穷惯了,
不是他们爱穷,他们守一个原则:只要中国的老百姓还穷,党就耻于高过百姓;只要党还穷,第一线还穷,
中央机关、党的领袖就决不肯优于他们。这种“穷”的背后,却是三大战役中民工支前参战就达 886 万人,
八百万啊,相当于国民党的全部陆海空军。陈毅说淮海战役是农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只平山县,土改后,
王震同志振臂一呼:保卫胜利果实!一次就参军 1500 人,组成著名的三五九旅平山团,这个团一直打到新
疆,现在还驻扎在阿克苏。
一着武棋下完,再下一着文棋。1949 年 3 月 5 日,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在中央机关的一间大伙房里召
开了。说是主席台,其实没有台,就是在伙房一头的墙上挂一面党旗,旗下摆一张长方桌,后面放一把旧
藤椅,台两侧各有一张桌子是记录席,台下也没有固定的椅子,开会时个人就从自己的家里或办公室带个
凳子。会议开了 8 天,轮到谁发言时就走到那张长桌旁面向大家站着讲话,讲完后又回到自己的凳子上。
毛泽东亲自记录,不时插话,领袖与代表咫尺之近,寸许之间。其实这已是老习惯了,许多人都见过一张
照片,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前站着作报告,黄土地上摆一个小凳子,凳子上放一只大瓷缸子。大家在木凳前
席地而坐,据说前排的人口渴了,就端起毛泽东的茶缸喝一口水。不但是党内,就是领袖和老百姓也亲密
无间。西柏坡坡下有水,有稻田,毛泽东是从小干惯了稻田活的,工作之余就挽起裤腿去和农民插秧。朱
老总一脸敦厚,在村头背着手散步,常被误认为是下地回来的老乡。任弼时全家睡的土坑上至今还放着一
架纺车。
住了 20 年山沟,现在要进城了,在这间简陋的会议室里,共产党通过了自己的“陋室铭”。毛泽东说,
要警惕“糖衣炮弹”,“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
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会议过程中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
并通过五项决定:不以人名命名,不祝寿,中国同志不与马恩列斯并列,少拍巴掌,少敬酒。这真让人吃
惊了,党的中央全会竟决定如此细小的事。清皇室册封嫔妃是用金页写成,每页就用 16 两黄金,可她们的
名字有哪一个被后人记住了呢?红毛线、蓝毛线、二尺小桌、石头会场、小石磨、旧伙房,谁能想到在两
个政权最后大决战的时刻,共产党就是祭起这些法宝,横扫江北,问鼎北平的。
当参观结束后,几乎每一个人都要到村口和五大领袖合影一张。五位书记昂首向前,似将远行。到哪
里去?当年在村口毛泽东说了一句风趣的话:我们上京赶考去,要考好,不要做李自成。周恩来说,要及
格,不要被退回来。40 多年后江泽民总书记来拜谒这个小山村,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摘编自《红色经典》,有删改)
7.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讲述“三大战役”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这两个重要历史事件,把一段决定中国命运的风
云历史,写得轻松平常,却蕴含深意。
B. 文章中作者把无形的“共产党艰苦奋斗精神”还原为有形的“红毛线,蓝毛线”,无声胜有声。“毛线”
这个巧妙的代言,点破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C. 文章结尾一段,以伟人幽默风趣的话收束全文,与前面第一、二自然段语言的叙述风格不同,在文学与
政治之间行走裕如,最终达到了笑谈真理的自由境界。
D. 梁衡的这篇散文,主要通过对革命领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作风的生动形象的渲染刻画,为读者树立起
人生的标杆和典范,引导读者形成积极有益的价值观。
8. 这篇散文使用了大量的数据,举例分析这些数据的使用有哪些作用?
9. 北大教授董学文认为,梁衡的“红色经典”散文走出了一条新路,他写“大事、大情、大理”的同时,
又运用散文技巧,把“政治”和“散文”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请结合这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7. D 8. ①突显人物形象。如:“三大战役毛泽东亲手写了 190 封电报”把一个勤于军务、殚
精竭虑的伟人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②为议论作铺垫和补充,避免空洞说理。如“三大战役中民工支
前参战就达 886 万人”、“王震同志振臂一呼:保卫胜利果实!一次就参军 1500 人”,有了这些数据,为后
面的议论“八百万啊,相当于国民党的全部陆海空军。陈毅说淮海战役是农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做了铺
垫,突出了共产党一心为公,一呼百应。又是对开头第一段议论作进一步的事实证据的补充,避免了议论
的空洞。③形成对比,突出主旨。如“清皇室册封嫔妃是用金页写成,每页就用 16 两黄金,可她们的名字
有哪一个被后人记住了呢?”与“当年中央红军走到陕北时只剩万数人马,1000 元钱,人均 1 毛钱”形成
鲜明对比,在巨大的反差中突出了革命者的“一心为公”、艰苦奋斗精神品质。④详实的数据与生动的叙述
相结合,更能充实散文的内容。
9. ①严肃的政治话语与散文语言的融合。文章开头以严肃的话语提出政治家“以天下为公”的政治要义,
后文又以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表现共产党人天下为公的形象。②政治主题与散文笔法的融合。本文选取的
是极小、极闲的不经意之物形——红毛线蓝毛线,以小见大,把重大的社会历史政治之理,通过这极小之
物揭示出来,造成反差,叙说其事。以红毛线、蓝毛线这一细节,表现一代伟人艰苦朴素、节俭自律的精
神和品德风范。③政治之理与散文情感的融合。将客观的政治理论融入参观游记之中,以饱满的情感表达
对政治领袖的崇敬之情。
【解析】
【分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及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
D.“生动形象的渲染刻画”错误,文章在介绍西柏坡的革命遗址、革命文化以及有关事件时用的是白描手
法,并没有渲染。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句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型,要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找出文中所使用的具体数据,理解其在段落中的作用。然后
结合全文的内容、结构、人物等做全面分析概括,并举出具体的例子。
(1)文中写到许多伟人,在叙述他们的事迹时,使用数据,更能突出他们的革命精神。“不到 30 平方米”
“三张大桌子”“190 封电报”写出当时伟人艰苦奋战、尽心尽力的无私精神。
(2)本文叙议结合,叙述中使用大量数据,为议论做铺垫,使议论更有依据,更有说服力。用“886 万人”
“1500 人”等具体数据写出当时参战的人数之多,充分表明共产党深得民心,百姓团结一心,共同抗战。
为后文“陈毅说淮海战役是农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做铺垫,又是开头“有人得天下”的具体体现。这些
数据使文章结构严谨,叙议紧密结合。
(3)文中选取不同方面的数据,形成鲜明的对比。“清皇室册封嫔妃是用金页写成,每页就用 16 两黄金”,
可是她们只是一时尊贵,早已被后人遗忘。而“万数人马,1000 元钱,人均 1 毛钱”的中央红军备受爱戴,
原因就在于后者“一心为公”。文章通过这些数据,充分揭示了“人心向背”的问题,起到深化主旨的作用。
(4)详实的数据与生动的叙述相结合,更能充实散文的内容。如“忙从全军 7500 元的积蓄中抽出 5000 元”
“会议开了 8 天”“住了 20 年山沟”等,真实的体现了当时的生活情景,使散文内容更丰富充实,更感人。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全面理解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内容,把握写法特色。然后结合题干要求,
找准角度,从不同层面去发掘,揭示散文的丰富内蕴。
本题要求就北大教授董学文对本文作者梁衡的看法,结合文章谈谈自己是怎样理解的。董教授的看法主要
围绕本文的政治内容和散文写法的创新结合提出的,因此谈出这两方面结合的具体体现及效果即可。
(1)本文的“大事”就是谈政治。开门见山“政治者,天下之大事”,提出了严肃的政治话题,但全文并
非一概“严肃”,而是转用生动形象的叙述语言,“作战参谋们就在地图上用红毛线一圈一圈地去拴。先是
拴住了沈阳,接着又套住了徐州”,将政治大事与散文鲜活的语言融合,突出伟人的崇高精神。
(2)本文所抒发的“大情”就是对一代伟人艰苦朴素、节俭自律、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的高度赞颂,却将
这种深沉的情感寄托于“红毛线蓝毛线”这样的细小之物,以小见大,既有散文特色,又突出政治主体,
巧妙自然,易于接受。
(3)本文阐述的“大理”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理论,如果单纯说理,肯定深奥难懂,而作者将这种理论融
入参观游记,与自己饱满的情感融合,既抒情又说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确实是走出了一条散文创作
的新路。
四川省遂宁市 2021 届高三下学期 4 月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三诊)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水 缸
张金凤
(1)水缸是蹲守在岁月深处的一眼泉,一生开口,滋养着屋檐下的生命。
(2)水缸稳坐在灶房里,离灶台很近,高粱秸钉的盖子,守住一缸清澈甘甜的秘密。一个葫芦瓢搁在缸沿
边,随时听候调遣。掀开水缸盖子,水瓢荡开平静的水面,哗啦一声舀起水,水从水缸里起身,抬脚就进
了锅灶。那水是甜的,是菜园边的甜水井里的水,每天乘坐母亲的水桶,攀着母亲的担杖钩子在水缸里安
家。
(3)水缸记不清肚腹里盛过多少担水,就像母亲记不清自己挑了多少年水一样。在娘家,她体恤姥爷年迈、
小舅力薄,早早把担杖横在自己肩膀上;在婆家,她进门 8 个月就送父亲去参军,替父亲把井台到水缸的
距离一步步丈量。
(4)母亲是最亲近水缸的人。清晨,她在我们的睡梦里就出门挑水,一对洋铁水桶咯吱咯吱唱着,渐渐远
去。回来的时候是无声的,那是沉甸甸的水桶坠压着担杖钩子,沉重的压力使它们忘记了调皮和歌唱。惟
一的声响是母亲沉重的脚步声和喘息声,是水桶落地轻微的钝响和倒水进水缸时巨大的哗啦声。单是听水
入缸的声音我们也能判断出,缸里还需要母亲挑几担水才能满。水缸空洞的时候,水声响亮,水花甚至跳
跃着喧哗着,而水缸里水越多,响声就越微小。我在半梦半醒里就恨那水缸,你怎么那么能喝水呢,害得
母亲天不明就去挑水,一直要挑五担水才停下担杖。
(5)那口曾经被我怨恨的老缸是深褐色的,安放在灶屋的西北角,有一顶盖垫遮盖着。那顶盖垫至关重要,
每一次取水之后必须立即盖好,如果我们哪一次取水之后忘了盖,会被母亲严厉训教。她虔诚地守护着一
缸水的清澈,担心屋顶的落灰以及蜘蛛、壁虎、草鞋底等所有农家土屋里会有的东西污染了一缸甜水。日
子可以粗茶淡饭,但是水必须清澈无尘。这是母亲的信条。
(6)大水缸里的水是从村北的甜水井里挑来的,去得早水就更清冽,在干旱的日子里,井里水位低,或者
是农忙时赶着要出工,这时候,她常常是天不亮就挑满了一缸的水,只有一早把水缸装满,母亲的心才踏
实。父亲在外上班,一家人过日子的谱气都在母亲的水桶里、水缸里。
(7)有时候,水缸里还有半缸水,母亲也还是抄起担杖去挑水,她说,今天天气好,指不定明天下不下雨,
要是吃空了水缸还得踩着雨雪去挑水,这也会没谱气,她还说:“穷灶门,富水缸。”就是说灶门前的柴火
要少,水缸里的水要满。烧火做饭时,母亲总是把灶前剩余的草拿出去,然后将那些碎草连同土渣扫在一
起,用小锹板推到灶口里烧掉。我学烧火,免不了有火窜出来燃着灶前柴草的时候,在我惊叫时,母亲抄
起水瓢,只需一瓢水就把火熄灭了。
(8)我们五口之家的水缸原先只能盛两担水,母亲用水总是算算计计,晚上刷碗的时候,常常要把水缸歪
一下,刮净最后一瓢。那时候除了一家几口人的餐食,还要喂猪饮鸡,浇几棵花,一院子开口的不开口的
都要水喝,最后干脆换成一个能盛五担水的大水缸,自从换了水缸,家里就再也没有用干水的时候。只是,
母亲的负担更重了。
(9)水再甜再干净母亲也要定期清洗水缸。她将水缸底的水舀进干净的菜盆里,缸里还剩下少许水,于是
把水缸歪过来几近放倒,将身子探进里面,用一把专门清理水缸的炊帚蘸着水扫水缸。洗过一遍,她仔细
将有些浑浊的水清理出来,再舀进干净水,如此洗刷三遍,才把水缸归位,抄起担杖去挑水。
(10)母亲对水缸有严格的律条,我们平时不能随意去碰它,甚至不要随意去掀开它的盖子。母亲说,一
缸水是一家人的奶水,只能敬畏,不容随意,只有做饭的人才有权力动用水瓢去水缸里舀水。母亲曾经手
把手教我舀水:“蒸饭的时候,用水瓢舀一平瓢水就足够,再多了就浪费。如果是冬天,炕上需要多一些火
力,你就用两瓢水,下饺子的时候用四瓢水,一家五口人的饺子,还要有足够的饺子汤。”“蒸饭剩下的溜
锅水呢?”“用来喂猪。淘米洗菜蒸馍熬粥,哪一样都依靠水缸。”母亲站在水缸前,教给我的是严密的“日
子兵法”。
(11)那口替换下来的小水缸在院子里听差,每天也必被装满水,那水是从西洼地的大井挑的,虽然也是
甜井水,但是滋味比不上后井甘甜,通常不用它做饭,而用来洗涮和喂猪浇花。盛夏,我们故意把小水缸
的盖掀掉,让那半大缸水晒得温热,吃完晚饭后,母亲就舀小水缸里的水洗澡。下雨的时候,家里的器皿
都很忙碌,水桶、菜盆都在屋檐下接雨水,水满了,母亲就戴着斗笠披着雨衣,将水倒进小水缸。
(12)小水缸走到冬天就完成了在院子里听差的使命。北方的冬天,水缸放在院子里是能被冻破的。它被
刷净存放在杂物间。后来,日子宽裕了,母亲会在秋天买一些小国光苹果,用塑料袋把小水缸铺上,将国
光苹果装满一缸,然后扎好塑料布,将苹果保险储存,它成了我们冬天的蜜罐。
(13)自来水普及之后,我家灶屋的水缸依旧没有下岗,它安坐在水龙头下,总是被放满多半缸水。母来
说:“水缸里有水心里才踏实,那自来水万一不灵了呢。”攒下一囤粮食,蓄下一缸甜水,攒下些养老防灾
的钱,这是淳朴庄户人的谱气,这谱气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下来的。
(摘选自《联合日报》 2019 年 09 月 03 日)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描写水缸滋养着庄户人的生命,既写了水缸中水质的清澈甘甜,又写了水缸上盖子、盖垫对水质的
保护,表现了水缸与庄户人家的密切关系。
B.文章运用一系列动词对母亲“清洗水缸”的这一细节进行具体描写,真实地再现母亲动作的娴熟,形象
生动地表现了母亲勤劳和细心的美好品质。
C.文章花较多笔墨写小水缸在生活中具有洗涮、喂猪、浇花等妙用,衬托大水缸的重要性,展现了庄户人
的淳朴生活和生存智慧,深化了文章主题。
D.文章语言极具张力,如“日子可以粗茶淡饭,但是水必须清澈无尘”就言简意丰,生活艰苦可忍受,但
对水质要求特严,足见母亲对家人的关爱。
8. 文中多次出现“谱气”,请结合全文,分析其所在句中的含意。(6 分)
9. 本文题为“水缸”,有人认为以“母亲”为题更好。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说明理由。(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7.(3 分)C.
【解析】C 项“衬托大水缸的重要性”错。文中写的大水缸、小水缸,都很重要,并非衬托。先前用的小水
缸, “母亲用水总是算算计计”,后来换成大水缸,“家里就再也没有用干水的时候。只是,母亲的负担更
重了”,而小水缸发挥了另外的作用。
8.(6 分)
①第(6)段中的“谱气”是一家人生活的依靠,表现母亲挑起了全家人生活的重担。
②第(7)段中的“谱气”是庄户人家生活的必须品、防火防灾的物资保障,表现母亲既挑起了全家人生活
的重担,也肩负起全家人的安全责任。
③第(13)段中的“谱气” 是节约积蓄的养老防灾的生活物资,是庄户人家的做事方式;它显示了庄户人
淳朴节约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生活观念。
【评分意见】分析含意,每处 2 分,共 6 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其他理解,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可以酌情给分。
9.(6 分)
(示例一)我认为以“水缸”为题更好。
①从内容角度看,“水缸”是主要描述对象,是作者回忆的触发点,文章因“水缸”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②从结构角度看,“水缸”作为全文线索,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
③从主旨角度看,“水缸”是全文的情感寄托物,承载着母亲照顾、滋养家人的深情,有助于表达文章主题。
④从读者角度看,更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阅读的欲望。
(示例二)我认为以“母亲”为题更好。
①从内容角度看,“母亲”是文中最亲近水缸的人,文章借此展现了庄户人家的日常生活常态。
②从结构的角度看,文章通过“母亲”把水缸、家人与家庭生活联结起来。
③从主旨角度看,“母亲”是全文的抒情对象,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淳朴庄户人吃苦耐劳的美好品质和精打
细算的“日子兵法”。
④从读者角度看,更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产生对母亲的崇敬之情。
【评分意见】表明观点 1 分;说明理由每一点 1 分,说出两点 3 分,说出三点 5 分。共 6 分。
四川省宜宾市 2021 届高三下学期 4 月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三诊)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黄河口的威风锣鼓
王剑冰
一群红上衣红裤子的人,就像一个模子里倒出来,一样的耀眼炫红。前面的手拿铜镲,后面的着大鼓。
鼓声起处,如大地滚过的闷雷,铜镲闪间,似高天亮起的闪电。雷,闪,雷,闪,雷闪,雷闪,雷闪!一
只只甩起的重头鼓槌,一片片拍天的金黄镲片……
鼓槌和花镲变换起花样,一两百人的阵容,起伏推涌,推涌起伏。让人想到一次次洪峰的冲击,一座
座堤坝的高垒,一排排人墙的坚持。领舞的女子忍不住,从高台上跳下,跳入这波涛中。波涛更加亢奋了。
从小就见识过漫漫大水、从小就担惊受怕的这群汉子、这群婆娘,把自己变成了涛,化作了浪。
汗水在流淌,在飞迸,你的我的他的挥洒在一起,搅和在一起……怎么还有泪水?看到你的泪水,我
的眼睛瞬间迷蒙。
你是谁的媳妇?你是谁的奶奶?还有你,你是谁的爷爷?我想拉着你们问一问你们的家庭,聊一聊你
们的生活。我见过黄土高坡的安塞腰鼓,见过壶口瀑布的斗鼓,却没有见到威风锣鼓这般动情,这场面太
大,这锣鼓太震,这是在黄河口!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与黄河有着紧密的关系,以前人们听到雷声,望见闪电心就慌,大雨又要来了,
黄河又要涨了!黄河九九八十一道弯,走到这里要入海了,还是汹汹浑浑,怒浪冲天,不定什么时候就冲
出了堤坝。那个时候,百姓苦啊,房屋不保,庄稼无收,黄河滩区多少村,哪个村没有进过水?
不敢想起从前,多少年前,利津以一壤之地纳千里洪波,为鲁北漕运、盐运的要道。然而那店铺栉比、
商贾云集的景象早已不再,热闹着无数船只无数人声的铁门关也埋没于黄浪之下。不敢想迎着黄水头的王
庄险工,多少次大水与坝头几乎同归于尽。一百年间,黄河在这里摇首摆尾,决口改道了五十多次!
一代代人为此耗尽了时光。春天迎春汛,秋天忙秋汛,冬天防凌汛。滩区人把精力和财力,都用在了
垫台子、盖房子上。“爱黄河,恨黄河,离了黄河不能活。”黄河口的百姓,对黄河体味得深,他们的手脚、
他们的面容都已同黄河搅在一起,就像他们舍不去的家,那家被冲了一次又一次,垫高了一回又一回。
这次看到的,是利津一次彻底的整治。基台将新房高高托上去,整个村子都高高地托上去。高台上瞭
望着黄河,心里变得踏实。十九个黄河沿岸村庄都是如此,顺畅的道路,绿色的植被和养殖基地、蔬菜基
地,成了乡村旅游目的地。大水给佟家村留下的水荡和老屋,成了另一种景色,不少人来寻找灵感和乐趣。
我真正见识了王庄险工,急转弯处的大水,如一只狂怒的怪兽横冲直撞,每一撞都水花迸裂,惊心动
魄。谁忍不住发出了叫喊:奶奶,这么大的水头!现在这水头遇到了铁壁铜墙,随你撞去,撞散架了,默
默远去。
终于不再担惊受怕,天天都能做个囫囵梦,那梦也是柳绿花红。威风锣鼓成了黄河口人的发泄与倾诉,
内心清空,五脏通透,唯有豪情在体内汹涌。所有的话语都在这震响里,所有的表达都在这狂吼中。
30 岁的宁宁刚成家,胖乎乎的她欢喜加入这队伍,手举铜镲使足劲儿舞,手酸、耳鸣、腰背疼,对她
的欢喜不起作用。
93 岁的李清云看着,笑着:好,好——没想到,这么大岁数了——好啊……
这一片不断生长的沃土,是黄河为河口人带来的福利,当一切都平安遂愿,这个福利将恒久地传递。
红掌花的红掌拨着清波,蝴蝶蓝猛然地蓝一下。还有野荷,硕大的荷叶捧着夕阳摇晃。更多的是苇,
苇花子泛着白光,前浪后浪地赶,似乎那么赶,能赶到大海。
无数白色的鸟在蓝天下划着弧线,这里集中了全世界约三分之一的白鹳。除了白鹳,还有白鹤、丹顶
鹤、黑嘴鸥。绿野中起伏的,还有一座座红色的抽油机。再往前的大海上,是威震四方的钻井平台。
大雁列阵而过,台风要来了,后面还有霜雪,还有冰凌。但河口人已没有什么好怕的,他们站在黄河
大堤上,看着滔滔涌涌的黄浪,就像看着十万亩小麦浩荡的景象。
威风锣鼓仍然在响,众志所趋的气势,和黄河,和野荷,和苇丛,和如林的抽油机涌在一起。女声的
尖嗓,男声的粗吼,同锣鼓铜镲混在一起。那是痛快的迸发,是放浪的欢畅。你看呐,随着鼓、随着镲、
随着吼叫,他们扑伏又起来,跳起再蹲下,他们往左边歪,他们往右边歪……他们不停地起伏,不停地斜
歪,不停地狂喊,直搅得这一片天地山海轰鸣,烟尘蒸腾!
入海口一片苍茫,从天上来的黄河,浩浩汤汤,又流到了天上。
(有删节)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热烈的威风锣鼓始,以热烈的威风锣鼓终,首尾呼应,条理清晰;文字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和
民俗风味。
B.文章用大量笔墨写了治理前后黄河口及当地人们生活的变化,意在呈现人们用威风锣鼓来抒发心中豪
情的背景。
C.文中划线句运用动作描写,豪放有力;排比和夸张的手法生动的展现了威风锣鼓表演的气势磅礴,极
具感染力。
D.末段从远处写黄河入海口,展现黄河入海口的苍茫开阔的气势,令人震撼,过目难忘,表现了人们改
天换地的力量。
8.文中画横线处“怎么还有泪水”,请结合全文理解探析“泪水”的意蕴。
9.在全文中作者交替使用“你”“我”“他”(“他们”)三种不同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意图,请结合全
文进行分析。
7.B“意在呈现人们用威风锣鼓来抒发心中豪情的背景”,缩小了 “变化”的内涵。
8【参考答案】
(1)内容:这泪水是人们黄河抗争的艰辛之泪;是黄河成功治理后人们的激动之泪、喜悦之泪、幸福
之泪……。
(2)作用:泪水的变迁,见证了黄河的建设改造,表现了黄河口儿女从苦难走向幸福的光辉历程。
9【参考答案】
(1) “我”的穿插,连缀系列场景,真实灵动;
(2)“你”,文中以问话聊天的方式呈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行文亲切自然。
(3)使用第三人称,展现黄河人民的苦难历程和豪迈喜悦,真实可信。
(4)人称变化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更能让读者从“威风锣鼓”声中,感受黄河治
理成功后的兴奋和喜悦。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2021 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四次阶段质量检测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小题。
写给上帝的报告
于德北
我闻到了一股甜丝丝的气息,仿佛一只熟透的苹果在我身边放了太久的时间,但是,我知道我的身边
没有苹果,有的只是死神的脚步迫近的声音。他来了,不是在梦里,而是在真实的生活里。在梦里,我们
有过多次交锋,他不止一次告诫我,我,以及整个亚姆村村民的努力都是徒劳,一堵石墙怎么会阻挡瘟疫
的飞跃呢?死神说:“做我的使者吧,向北走,一路向北走,听我的话,也许还会有一丝生机。”
说心里话,我知道上帝在看着我,可我的内心还是有一点恐惧。死神披着黑色的斗篷,戴着一副温和
的面具,他也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变得和蔼,甚至他的手半伸半屈,好像托举着一件足以改变命运的礼物。
“做我的孩子,向北,抛开你愚蠢的想法,别人都要死,我可以让你活。”死神蹲下身来。
此时,我的耳畔没有上帝的指引,只有我自己的心跳怦然。
“答应我!”死神的声音显得有些焦躁。
“不!”我本能地回答。
“好,我有耐心,我会给你时间,但也会给你惩罚,记住,是你杀死了这些村民。”他站起身,说,“你
的良心会不安的。”
半个月前,布商乔又一次路过村子,他去了裁缝的家里。乔走之后,裁缝一家四口就开始发烧昏迷,
皮肤溃烂,相继死去。然后是蔓延至全村……又不久,从南方传来消息,伦敦发生了大规模鼠疫,整个英
国南部被“黑死病”控制了。
我听到了死神的狞笑。
牧羊的孩子告诉我,他们准备搬家了,搬到北部,趁着瘟神还没进他家的门,他们要避难去,向北走,
北部没有鼠疫,那里很安全。
我跑到村子里去,看到不少村民都在收拾东西,包括那些正在发烧的老人,他们被亲人安置在马车上。
那一瞬间,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恐怖的画面:原来还安宁的北部地区,因为亚姆村村民的汇入,很快变
成了人间地狱。枯槁的高高举向天空的手指,生满烂疮的脸绝望地贴向大地,孩子的哭声充斥着旷野,一
具具黑色的尸体横卧道边……在亚姆村村民的身后,是大批从疫区来的灾民,他们像一股黑色的巨流,跨
过亚姆村,又以支流的方式漫延到北部的各个地区……
我闭上了眼睛,不敢继续想下去。
“上帝啊,告诉我,我该怎么办?”我仰头看天。
可是,上帝没有回答我。
脑海里的画面翻卷着,由巨幅的可以俯瞰的图景,变成了一个个真实的细节,变成了一个个破碎的家
庭,变成了一段段难以辨认、无法拼接的肢体,变成了蝇虫的狂欢,变成了黑暗最深处的死寂。
“医生!医生!”我猛醒过来,在人群中寻找着医生,很快,我看到了他。他正茫然地站在人群中——
他的妻子回娘家了,他决定不了是否去接她。我奔向医生,一把抓住他,急切地问他:“你想过吗?想一想,
你想过吗?”医生把目光转向北方,茫然的目光中慢慢地凝聚了坚定。
“是的,”他说,“牧师先生,我想过。”
我知道,我们脑海中的图景被无限真实地扩大了。
“不能走,我们不能走!”我抓住他,紧紧地抓住他。
“对,不能走。”他说。
我们又找到在铅矿做工的莱德,他听了我们的话,沉默了半晌,说:“是的。”他开始从车上往下卸东
西,并未多言,只是还给我们一个苦涩的微笑。
请记住,不是我一个人,是所有心存良知的人集合了所有心存良知的村民召开了一次会议。无需过多
的解释,也不用强硬的阻止和劝慰,我只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大家,大家就都默默地回家了。没有人多说一
句话。
忘了是谁提醒我,也许是莫伯桑,对不起,太紧张,我记不住了。他说应该在村子通往北部的必经之
路上筑一道墙,轮流派人看守,劝阻那些来自南部的人就此停下脚步,为英国留下未来和希望……
我们坚守了,我们也做到了,真的感谢“就此止步”的每一个善良的人,他们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上
帝的存在。
我又闻到那甜丝丝的气息了,也许我的内脏已经开始腐烂,我看到了我手臂上的暗色斑点,也感觉到
了身体像火一样在燃烧。死神又来了,我听见他说:“走吧,离开这里!一切都来得及!我可以救你,只要
你带着村民走,毁掉那堵墙,一路向北!”
我笑了。
我笑,不是因为我终于听到了上帝的指引,而是看到了墙南的村民和止步的人群,他们坚定地站在那
里,面色沉静,不再有一丝的不舍和绝望。他们目光深邃而辽远,一直凝视着更为遥远的未来,那里充满
了人类的美丽的希望。
我拿起笔,写下最后的话——善良需要传递下去。
死神在亚姆村又一次遭受绝望,他叹息一声,颓然离去。
——我叫威廉,死于英国 1664 年至 1666 年间那场鼠疫。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牧师,这是我写给上帝
的报告,希望他可以收到。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小说开头故布疑云,叙写“我”与死神的对话,让“我”做他的使者。这种开头让故事染上神秘、魔幻
的色彩,更好地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B.小说没有着力刻画“我”的外在特征,而是重点描写“我”的心理状态:从最初的迷茫到觉醒到最后的
坚定,主要是为了展现“我”善良、正义的品格。
C.小说提到“我”知道上帝存在,但上帝却没有回应“我”,目的是为了表现更深刻的主题:上帝不是万
能的救世主,人类要自我拯救才能战胜病魔。
D.小说借助一件疫病事件,虚构出一个“我”不怕牺牲、与死神对抗的故事,在生死矛盾的冲突中,展现
了人性的坚韧与美好。
8.有人认为引领大家阻击疫病的威廉是小说的主人公,但也有人认为牺牲自我、坚守村落的普通民众才是
主人公。你认为谁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请简要分析。(6 分)
▲
9.本文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主义作品,小说中是如何体现浪漫主义这一特征的?请结合文本从情节、手法、
主题上作简要分析(6 分)
▲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层次的概括,
思想情感赏析、写作手法的评价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
逐一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结合着文本的
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的艺术特色的能力。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要从作品的情节以及语言风格、语体
色彩入手。
【解答】(1)B.“主要是为了展现‘我’善良、正义的品格”说法有误,重点描写“我”的心理状态不是
为了展现品格,而是以小见大,展现人性在面对生死考验时的斗争过程的真实状态,为主题服务。
(2)本题可以认为主人公是引领大家阻击疫病的威廉,也可以认为是牺牲自我、坚守村落的普通民众才。
可以从情节、形象、主题等角度阐明理由。
如认为主人公是引领大家阻击疫病的威廉。
情节上,小说以威廉的视角采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情节,“有的只是死神的脚步迫近的声音”“我听到
了死神的狞笑”“死神在亚姆村又一次遭受绝望,他叹息一声,颓然离去”“我叫威廉,死于英国 1664 年
至 1666 年间那场鼠疫。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牧师,这是我写给上帝的报告,希望他可以收到”小说通过威廉
与死神对抗最终死去的故事,展现小说的矛盾冲突。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是围绕威廉而展开的。
人物形象上,威廉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形象。“‘做我的孩子,向北。抛开你愚蠢的想法,别人都要死,我
可以让你活’死神蹲下身来”,威廉本能地拒绝了死神的诱惑,抵制了向北走的诱惑,说明威廉具有舍己
为人的品格。看到村民们向向北走,威廉很怕原来还安宁的北部地区,因为亚姆村村民的汇入,很快变成
了人间地狱,于是他找到医生,劝说村民们停止北迁。就算自己快要死了,威廉也抵制了死神的诱惑,坚
决不北迁,心里一直想着“为英国留下未来和希望……”,这些语言、动作、心理,死神的对比等塑造了
坚持正义、心怀美好的牧师形象。采用了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如语言、动作、心理,死神的对比等,刻
画了一个舍己为人、坚持正义、心怀美好的牧师形象。
主题上,威廉的人生经历更好地揭示了主题。“‘上帝啊,告诉我,我该怎么办?’我仰头看天。可是,
上帝没有回答我”一开始威廉开始十分依赖上帝,但是在没有得到指引的时候变得迷茫而弱小。“我猛醒
过来”“不能走,我们不能走”“为英国留下未来和希望……”最终威廉因为想要保护更多的人而变得坚
定、强大。“我们坚守了,我们也做到了”,这一心理变化过程更好地揭示的文章人类只有自救才有未来
的主题。
如认为那些坚守村落的民众是小说的主人公。可以从真正阻止疫病蔓延的是这些普通的民众,“我们坚守
了,我们也做到了,真的感谢‘就此止步’的每一个善良的人,他们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上帝的存在”,
战疫的胜利是他们共同的功劳;民众身上体现出了高贵的品格,他们选择了牺牲,默默坚守防止疫病扩散;
“墙南的村民和止步的人群,他们坚定地站在那里,面色沉静,不再有一丝的不舍和绝望”,民众揭示了
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主题,“他们目光深邃而辽远,一直凝视着更为遥远的未来,那里充满了人类的美
丽的希望”,赞扬普通大众在人类历史对抗灾难时贡献的巨大力量的角度进行分析。
(3)情节上,“有的只是死神的脚步迫近的声音”“我听到了死神的狞笑”“死神在亚姆村又一次遭受绝
望,他叹息一声,颓然离去”,作者运用幻想、想象死神出现在真实的世界里,情节离奇荒诞的。“我的
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恐怖的画面……枯槁的高高举向天空的手指,生满烂疮的脸绝望地贴向大地,孩子的哭
声充斥着旷野,一具具黑色的尸体横卧道边……”“脑海里的画面翻卷着……变成了一段段难以辨认、无
法拼接的肢体,变成了蝇虫的狂欢,变成了黑暗最深处的死寂”,文中有大量关于疫病灾害的幻想,让小
说具有浓重的预言色彩。
手法上,运用了夸张、对比等手法。“死神披着黑色的斗篷,戴着一副温和的面具,他也尽量让自己的声
音变得和蔼……”死神和善的外表和黑暗内心的对比使形象更鲜明。“恐怖的画面”“孩子的哭声充斥着
旷野”“难以辨认、无法拼接的肢体”疫病前后景象的对比渲染了恐怖的气氛。
主题上,各要素都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做我的使者吧,向北走,一路向北走,听我的话,也许还会有一
丝生机”“做我的孩子,向北。抛开你愚蠢的想法,别人都要死,我可以让你活”,死神象征着邪恶的诱
惑。“不能走,我们不能走”“善良需要传递下去”,威廉象征着坚定地领导者和先驱者。“我跑到村子
里去,看到不少村民都在收拾东西,包括那些正在发烧的老人,他们被亲人安置在马车上”,其他的人们
则象征着灾难到来之时动摇犹疑的人民大众。
答案:
(1)B
(2)示例一:我认为牧师威廉是小说的主人公。①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是围绕威廉而展开的。小说以威廉
的视角采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情节,通过威廉与死神对抗最终死去的故事,展现小说的矛盾冲突。②威
廉的形象鲜明而典型。威廉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形象,采用了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如语言、动作、心理,
死神的对比等,刻画了一个舍己为人、坚持正义、心怀美好的牧师形象。③威廉的人生经历更好地揭示了
主题。威廉开始十分依赖上帝,但是在没有得到指引的时候变得迷茫而弱小,最终因为想要保护更多的人
而变得坚定、强大。这一心理变化过程更好地揭示的文章人类只有自救才有未来的主题。
示例二:我认为那些坚守村落的民众是小说的主人公。①民众才是阻击疫病的主人公。牧师威廉是故事的
讲述者和参与者,但是真正阻止疫病蔓延的是这些普通的民众,战疫的胜利是他们共同的功劳,威廉只是
一个引领者。②民众身上体现出了高贵的品格。民众刚遇到疫病时慌忙无助,但是在威廉等人的劝说下,
选择了牺牲,默默坚守防止疫病扩散,这些普通民众体现了人性的美好。③民众揭示了不怕牺牲、勇于奉
献的主题。这篇小说架设在真实的历史事件之上,又有现实的参照性,其目的就是为了赞扬普通大众在人
类历史对抗灾难时贡献的巨大力量。
(3)①运用幻想、想象,虚构了现实中没有的人物、离奇的情节。如小说中的死神不是出现在梦里,而是
出现在真实的世界里,这一情节就是离奇荒诞的。而文中有大量关于疫病灾害的幻想,让小说具有浓重的
预言色彩。②文章多处运用了夸张、强烈的对比等艺术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死神和善的外表和黑
暗内心的对比使形象更鲜明,疫病前后景象的对比渲染了恐怖的气氛,③在主题的突显上,运用象征手法
使各要素都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死神象征着邪恶的诱惑,威廉则象征着坚定地领导者和先驱者;其他的人
们则象征着灾难到来之时动摇犹疑的人民大众。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2021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三诊)语文试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将军
刘建超
“15 年以后,我会成为一名将军。”哥查着字典读完一本泛黄的《孙子兵法》后,右手握着书轻轻拍打
着左手心,站立窗前一脸庄严,两眼望着无边天际对我说。哥那年 12 岁。
哥高中毕业报名参军。全县 800 名应届毕业生中挑选 3 名飞行员,哥是最后 6 名候选人之一。哥打开
箱子搬出平时不许我翻动的几十本宝贝书:“这些都留给你;好好学习,哥当了将军回来接你。”可哥政审
没有通过。哥哭了一天,背着母亲缝好的被子到 80 里外县化工厂当了一名学徒工,每月 23 元工资。
哥的师傅为人尖刻。哥除了干活还要给师傅洗衣打饭,星期天还去乡下帮助师傅家干田里的活。哥的
师傅烟瘾大,爱下棋,常哄着哥陪他下棋,谁输了谁就买一包“黄金叶”。哥的工资除去吃饭大都“孝敬”
师傅吸烟了。学校放暑假,我背着一小口袋白蒸馍去看哥,哥屋里除了母亲缝的那床被子,啥都没有。一
张苇席铺在地上,上面堆满了棋书。 哥光着膀子坐在席上打棋谱能打一通宵。“目前局势是这样的,我赢
师傅已在把握之中了。”哥说。晌午,哥和师傅下棋又连输三盘。师傅抻着黑乎乎的手从小口袋里抓走了三
个白蒸馍,我心疼得直掉泪。哥说“兵不厌诈,你还不懂。”哥学徒期满那天,在职工食堂向师傅挑战“谁
输一盘,一条‘黄金叶’。”哥将三条烟放在桌上。围观的人开始起哄。师傅掏出一沓菜票:“输了下个月吃
咸菜!”哥就蹲在凳子上,一手托腮,一手调动兵力,直杀得师傅大冷天硬是出了一头汗。不少人给哥的师
傅当“高参”也无济于事。哥干脆利索连胜三盘。哥收起菜票揣着烟容潇洒走出食堂。师傅瞪着眼张着嘴
半天没缓过劲儿。
15 年后,哥没有当上将军却当上了爸爸。哥给女儿起了个响亮的名字:上将。嫂子噘着嘴老大不愿意。
上将升入小学后,嫂子的厂里出现困难,厂里不少职工托人找关系往哥的厂子里调,嫂子也怂恿哥去找领
导谈谈。哥在屋里背着手不停踱着步子,说:“从目前局势看,我厂的效益确实不错,但是污染严重,治理
是早晚的事。而你厂的产品是国家建设的资源性产品,定当扶持。”如哥所料,不出一年,哥的厂被勒令停
产,嫂子的厂子又红火起来。嫂子对哥佩服得不得了,对哥伺候得更周到。
上将升中学时,城里兴起建房热,许多职工借钱筹资在县城新规划的职工新区盖房子。哥不为所动。
老街坊为庆祝新房建成,请哥去喝酒,饭桌上,哥蹦出两个字“惜哉”。主人让哥说个明白。哥用手指蘸着
酒在桌上画了一幅地图,一手撑着腰,一手拿着一根筷子:“目前的局势是这样的,世界资源之争,重点在
石油,10 年 20 年之后,则是水资源。云梦河水质优良,却是水患之根,“治理是早晚的事。从地理位置看,
治理云梦河非葫芦口处莫属。在此地建职工新区,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住不上三年五载就拆迁,岂不
惜哉?”主人不爱听,酒席未散就把哥请了出去。3 年后,职工新区果然开始拆迁,哥成了县城家喻户晓的
人物。
天未降大任于哥,同样劳其筋骨,空乏其身。女儿上将在一次郊外春游中出了车祸,嫂子晾晒衣服时
不慎从二楼坠下,住院 3 个月,还要定期做康复理疗。哥花光所有积蓄,变卖了家当,背了一身债务。哥
却处之坦然,只是头发白了许多。闲暇时,哥推着嫂子出去“散步”,嫂子怀中抱着两样东西,一只折叠小
马扎,一副象棋。哥放稳轮椅,打开小马扎,铺开棋盘。接受男女老少的挑战。不论其棋艺高低,哥从不
敷衍。每次把对手逼入绝境,一声“将”之后,哥便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来,抽出一支叼在嘴上,嫂子会
及时划一根火柴将烟点燃,对哥粲然一笑。哥深吸一口烟,再将烟雾从鼻孔唇缝缓缓吐出,那份踌躇满志
的神态俨然一位将军。
(选自《中国小小说典藏品》,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小说的开头通过“15 年以后,我会成为一名将军”这句话刻画了一个充满自信、胸怀大志的“哥”的
形象,开篇就让读者感受到“哥”的非比寻常。
B.小说善从细微处展示人物内心,“目前局势是这样的”,这句口头禅表现出“哥”虽未成为真正的将军,
但心底的将军梦使他具有了一些将军的特质。
C.小说在描写“哥”输棋的情节时,将师他手的黑与馍的白进行对比,生动地写出了师傅的尖刻,表达
了我的心痛,为后文“复仇”的痛快做了铺垫。
D.“天未降大任于哥,同样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这句话以“我”的视角评论“哥”的境遇,既让故事
真实可信,又能体现“我”的冷峻客观的态度。
8.小说中“嫂子”这一人物量着愚不多却很重要,请分析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6 分)
答: ▲
9.“哥”只是一个平凡人物,为什么小说结尾却说他“俨然一位将军”,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 分)
答: ▲
7.答案: D 项。“冷峻客观”错误,这里既包含着“我”对“哥”遭遇的同情,也有对“哥”坚强面对困境
的赞扬。
8.答案:①衬托主要人物“哥”的形象。通过嫂子对“哥”的崇拜凸显“哥”高瞻远瞩、从容不迫的将军
特质。②推动情节发展。如“嫂子也怂恿哥去找领导谈谈”,引出“哥”对两家单位发展趋势的高明预见。
③暗示主旨。通过嫂子的遭遇以及他们夫妻的生活态度,进一步强化了平凡人物命运的悲剧性以及乐观不
屈的宝贵精神。(每点 2 分)
9a 答案:①从人生经历来看,“哥”同将军一样富有传奇色彩,且命运坎坷多难。“哥”智斗师傅,洞察广
况,预见拆迁,极具传奇特点。“哥”遭遇家庭变故,经历了诸多生活的磨难。②从人物特点来看,“哥”
具有将军般高瞻远瞩的智慧和从容自信、坦然面对不幸的精神。“哥”从小有当将军的远志,生活里明察形
势、能屈能伸、多谋善断。面对生活困境,“哥”依旧乐观面对,做自己命运的主帅。③从作者的情感态度
来看,作者通过小人物“哥”面对现实和理想巨大落差的态度,肯定了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的精神。(每点
2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广安实验学校 2020-2021 学年高三 4 月联考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漫长的告别 任瑞娟
女儿还没出生,我就“晋级”成了“丈母娘”,因为一次漫长的告别。
那时,休假不光是自己的事儿,是所有认识或不认识你的人的大事儿。
政委说,咱们这里艰苦,生产得到城里,最近也得几十公里,你还是早点休假,回老家生产安全些。
我非常开心地答应了。
刚怀孕就调到了丈夫身边,原以为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顾,没有想到丈夫飞行忙,根本无法照顾我,我
的心情和孕期反应成了反比,像熬日子似的,每天醒来的第一感觉就是,天呀,又是漫长的一天。
在空旷的营区里,一阵小风就能将消息吹向各个角落。我刚回家,一个大嗓门儿传了过来,哈哈哈,
明天休息,让你嫂子包饺子为你送行。是大杨的声音,飞行刚结束,大杨边甩着脸上的汗边笑着说。
大杨是我的邻居,大个子大嗓门儿,却娶了个细声细气眉眼秀气的媳妇儿,我们都叫她嫂子。我调来
不久的一天,正蹲在卫生间拼命地干呕,嫂子走过来,边帮我捶背边说,别去食堂吃了,以后就在我家吃。
从此,除了进场保障飞行,我的吃饭问题都是在嫂子家解决的。
第二天,大杨在家里张罗了“盛大”的欢送会,两个长条桌一拼,一张凳子上挤两个屁股,大家都欢
欢喜喜地举起了杯子。
大杨说,我老家的讲究,迎客的面条送客的饺子,你要休假了,我们都高兴,替我们问候叔叔阿姨,
还要照顾好大侄女啊!嫂子捂着嘴笑了,细声细气地说,还在肚子里,你怎么知道是闺女呢?大杨说,这
你就不懂了吧?飞行员生女儿的比例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你们别笑啊,这是科学。何况咱家是儿子啊,看
咱这帅小伙,结个亲家多好。
我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大杨就喊了一嗓子,来,杨子,叫“丈母娘”。杨子顶着一小兵张嘎头,瞪着葡
萄般的大眼睛立刻笔直地站在了我们面前,冲着我嫩声嫩气地叫了声,丈母娘!大家拍起巴掌笑成了一团
儿。丈夫笑眯眯地说,是女儿成亲家,是儿子可以做兄弟,好!
政委交代,为了我路上安全,特批丈夫送我回家。
在一片祝福声中,我们离开了营区。车在丘陵里绕来绕去,红彤彤的丘陵在我眼里呈现出了彩虹的颜
色,好美啊!我似乎看见了家乡的霓虹灯和父母笑眯眯的眼睛。但是,突然间,车熄火了,在一个前不着
村后不着店的山道上,小战士忙乎了半天,还是启动不起来,丈夫不停地看表,我们的额头上都冒出了汗
珠子。
还没有出山,出山后到县城还需要很久,火车只停几分钟。
我垂头丧气的被丈夫搀进了院儿。咦——?亲家,怎么回来了?大杨的大嗓门儿又响了起来。嫂子也
赶了过来,不会是身体不舒服了吧?我的眼泪“唰”地流了出来。大杨说,别难受,咱这地儿,哪个人探
亲不多走几回啊,大不了就是多吃一回饺子嘛。我哭得更厉害了,杨子走过来摸了摸我的肚子,说,丈母
娘!您别难过,小妹妹没有生气。你怎么知道?我一脸好奇。我都没有听见小妹妹的哭声啊。杨子女孩子
般秀气的脸上一脸认真。我破涕而笑。
又吃了一顿饺子后,我第二次启程。依然还未出山,突然一辆军车后追而来,一阵耳语后,丈夫满脸
歉疚地对我说,咱们改天再走吧?为什么?我涨红了脸生气地问。有任务。丈夫垂下了眼帘别过了脑袋。
还能说什么呢,我也是名军人啊。
哎呀呀!怎么又回来了?大杨笑嘻嘻的样子很像弥勒佛。丈夫冲大杨夫妻着急忙慌地挤眼睛做手势,
嫂子立刻说,正好,我烧了红烧肉,再烧几条你爱吃的“黄鸭叫”,咱们继续营养。杨子眨巴着大眼睛,说,
丈母娘!因为小妹妹还想吃饺子吧?
县城小,车票也少,为了给我订票,政委与车站沟通,并专门开了一次联谊会。
一个月后,我吃上了第三顿“送客”的饺子。大杨举着杯子郑重地说,亲家!你放心,你家那位执行
任务,还有咱们这些哥们儿呢,保证让你顺利回家。我没有吭声儿,大杨耐心起来,亲家!不行的话就在
县城生,在咱这里养,大不了少点文化,但绝对健康成长,你看你“女婿”多好。嫂子抹了把眼泪说,大
妹子!我生杨子的时候难产,差点没有活过来,他当时也在执行任务,没有在家,后来,大杨要我随军,
说要补偿我照顾我,其实,谁照顾谁啊,但是,心里踏实。家里人都等着我呢。我的声音有点颤抖。
几天后,我终于被一群战友送上了火车,旁边的旅客被战友们殷殷的拜托感动了一路,抵达老家的城
市时,父亲已经等在那里了。
原先我脑海里无数次的画面是一下子扑在父亲的肩膀上委屈地大哭一场。
可是,这一切没有发生,我挺着笨重的身子被热心的旅伴搀下了车,手里拎着一个小包,包里是为防
万一准备的酒精、碘酒、紫药水和纱布,还有一床嫂子缝制的小夹被。
倒是父亲,一个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兵红了眼睛,说,都好就好。我笑着点了点头说,爸!都挺好
的。
(选自《山西文学》2020 年第 12 期)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照应标题,说女儿还没出生,“我”就“晋级”成了“丈母娘”,制造悬念,开启下文对“漫
长告别”的回忆。
B.“我”在丘陵地看到了彩虹般的颜色,似乎看见了家乡的霓虹灯和父母笑眯眯的眼睛,表现了“我”能
顺利回家的愉快心情。
C.杨子是一个活泼听话的孩子形象,他三次喊“我”“丈母娘”,增添了欢乐的气氛,也缓解了“我”紧张
的情绪。
D.“我”见到父亲时,之所以没有扑在父亲的肩膀上委屈地大哭一场,是担心“我”哭的举动会引起父亲
的伤心。
8.请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大杨的形象特征。(6 分)
9.在小说创作中,作者故意给故事的发展设置障碍,“延迟”小说的结果,这就是“延迟法”。请分析文中
“延迟法”的运用及作用。(6 分)
7.D(对“我”没哭的原因,解析错误。“我”见到父亲时之所以没哭,是因为“我”在部队得到领导、战
友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已经没有什么委屈了。)
8.①热情真诚。大杨听说“我”要回家待产,又见回家受阻,先后三次邀请“我”吃饺子,可见大杨热情
真诚;②风趣幽默。“我”还只是一个待产的孕妇,大杨见到“我”就叫我“亲家”,还让儿子叫“我”丈
母娘。③善解人意。回家第一次受阻,大杨见“我”垂头丧气,就故意安慰“我”,第三次为“我”送行时,
大杨又说了很多宽“我”心的话。(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9.“我”回家待产出发三次才最终成行。第一次,满心欢喜地回家,可车子却在路上出了故障;第二次,
因丈夫有任务,仍半途而废。第三次,终于成行。这一事件反复了三次,这就是“延迟法”的运用。(2 分)
作用:①使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曲折动人,增强了艺术张力。②丰富了人物形象。作为军人的“我”
理解丈夫,识大体、顾大局。③突出了小说的主题。表现了官兵亲如一家、情同手足、团结和谐的美好情
感。(答出 1 点给 2 分,答出两点给 3 分,答出三点给 4 分)
四川省内江六中 2021 届第七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重返乡下
陈忠实
新世纪到来的第一个农历春节过后,我买了二十多袋无烟煤和一些吃食,回到祖居的乡村老屋。站在
这个给我留下拥挤也留下热闹印象的祖居小院里,心里竟然有点酸酸的感觉。已经摸上六十岁的人了,何
苦又回到这个空寂了近十年的老窝里来?
我的脚下是祖宗们反复踩踏过的土地。我现在又站在这方留着许多代人脚印的小小的院里,我不会问自
己也不会向谁解释为什么重新回来,因为这已经是行为之前的决计了。丰富的汉语言文字里有一个词儿叫
龌龊。我在一段时间里充分地体味到这个词儿不尽的内蕴。
南窗前丁香的枝头尚不见任何动静,倒是三五丛月季的枝梢上暴出小小的紫红的芽苞,显然是春天的
讯息,然而整个小院里太过沉寂太过阴冷的气氛,还是让我很难转换出回归乡土的欢愉来。
回到屋里,架在大炉上的水壶发出噗噗噗的响声。沏上一杯上好的陕南绿茶,我坐在曾经坐过近 20 年
的那把藤条已经变灰的藤椅上,抿一口清香的茶水,瞅着火炉炉膛里炽红的炭块,耳际似乎萦绕着见过面
乃至根本未见过面的老祖宗们的声音。嗨!你早该回来了。
第二天微明,我搞不清是被鸟叫声惊醒的,还是醒来后听到了一种鸟的叫声。隔着窗玻璃望去,后屋
屋脊上有两只灰褐色的斑鸠,在清晨凛利的寒风里,一点头,一翘尾,发出连续的咕咕咕的叫声。哦!催
发生命运动的春的旋律。在严寒依然裹盖着的斑鸠的躁动中传达出来了,我竟然泪眼模糊起来。
傍晚时分,我走上灞河长提。河水清澈到令人忍不住又不忍心用手撩拨。一只雪白的鹭鸶,从下游悠
悠然飘落在我眼前的浅水边。我无意间发现,斜对岸的那片沙地上,有个男子挑着两只装满石头的铁丝笼
走出一个偌大的沙坑,把笼里的石头倒在石头垛子上,又挑起空笼走回那个低陷的沙坑。那儿用三角架撑
着一张钢丝箩筛。他把刨下的沙石一锨一锨抛向箩筛,发出连续不断千篇一律的声响,石头和沙子就在箩
萝筛两边分流了。
我突发联想,印成一格一框的稿纸如同那张箩筛。他在他的箩筛上筛出的是一粒一粒石子,我在我的
“箩筛”上筛出的是一个一个方块汉字。现行的稿酬无论高了低了贵了贱了,肯定是那位农民男子的石子
无法比兑的。我们就像是社会大坐标的两极,我知道我不会再回到挖沙筛石这一极中去,却无法从这一极
上移开眼睛。
转眼间五月来了,整个河川和原坡都被麦子的深绿装扮起来,几乎连一块巴掌大的裸露土地都看不到。
一夜之间,那令人沉迷的绿野变成满眼金黄,如同一只魔掌在翻手瞬间创造出神奇来。一年里最红火最繁
忙的麦收开始了,把从去年秋末以来的缓慢悠闲的乡村节奏骤然改变了。红苕是秋收的最后一料庄稼,通
常是待头一场浓霜降至,苕叶变黑之后才开挖。湿漉漉的新鲜泥土的垅畦里,排列着一行行刚刚出土的红
艳艳的红苕,常常使我的心发生悸动。
被文人们称为弱柳的柳树,居然在这河川里最后卸下盛装,居然是最耐得霜冷的树。柳叶由绿变青,
由青渐变浅黄,直到几番浓霜击打,通身变得灿灿金黄,张扬在河堤上河湾里,或一片或一株,令人钦佩
生命的顽强和生命的尊严。小雪从灰蒙蒙的天空飘下来时,我在乡间感觉不到严冬的来临,却体味到一屡
圣洁的温柔,我本能地仰起脸来,让雪片在脸颊上在鼻梁上在眼窝里飘落、融化。直到某一天大雪降至,
原坡和河川都变成一抹银白的时候,我抑制不住某种神秘的诱惑,在黎明的浅淡光色里走出门去。在连一
丝兽蹄鸟爪的痕迹也难见的雪野里,踏出一行脚印,听脚下的厚雪发出铮铮铮的脆响。
某个晚上,瞅着月色下迷迷蒙蒙的原坡,我却替两千年前的刘邦操起闲心来。他从鸿门宴上脱身以后,
是抄哪条捷径便道逃回我眼前这个原上的营垒的?刘邦驻军在这个原上,遥遥相对灞水北岸骊山脚下的鸿
门,我的祖居的小村庄恰在当间。也许从那个千钧一发命悬一线的宴会逃跑出来,刘邦慌不择路翻过骊山
涉过灞河,从我的村头某家的猪圈旁爬上原坡直到原顶,才嘘出一口气来。无论这逃跑如何狼狈,并不影
响他后来打造汉家天下。
我在读到历代诗人咏灞桥的诗集时,大为惊讶,白鹿(或灞陵)这道原,竟有数以百计的诗圣诗王诗
魁都留了绝唱和独唱。
“宠辱忧欢不到情,任他朝市自营营。独寻秋景城东去,白鹿原头信马行。”
这是白居易的一首七绝,是最坦率的一首,也是最通俗易记的一首。一目了然可知白诗人在长安官场
被蝇营狗苛的龌龊惹烦了,干脆骑马到白鹿原头逛去。
我在这原下的祖屋生活了两年。夏日一把躺椅,冬天一抱火炉,傍晚到灞河沙滩或原坡草地去散步。
当然,每有一篇小说散文写成,那种愉悦,相信比白居易纵马原上的心境差不了多少。正是原下这两年,
是我近八年以来写作字数最多的年份,且不说优劣。我愈加固执一点,在原下进入写作,便进入我生命运
动的最佳气场。
(摘自陈忠实《白鹿原上》,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用“新世纪到来的第一个农历春节过后”开篇,既交待了时间,又暗示了新生活的开始。
B.文章第一段写作者回到老屋,既照应了题目,又引发了作者的情思,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C.文章用乡下男子筛石子与作者码汉字进行对比,突出乡下人讨生活的不易,流露出作者的悲悯之情。
D.白鹿原让作者感受到生命的顽强、自然的宁静和丰收的悸动,这些都成为作者创作的源动力。
8.本文采用了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6 分)
9.本文写刘邦、白居易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7.B(B 项,“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错误,全文情感基调是处于变化中的,情感最初心里感觉酸
酸的,然后白鹿原的风光与历史给作者带来诸多的体验,最后作者体会到创作的喜悦。)
8、(1)情感线索:作者重返乡下,最初心里感觉酸酸的,生活过程中,自鹿原的风光与历史给作者带来诸
多的体验,最后作者体会到创作的喜悦,情感的变化贯穿全文。(2)时间线索:文章写原上风景时从初春写
到冬季,然后从现在的白鹿原写到历史的白鹿原,思路清晰。
(情感线索、时间线索各 3 分)
9、①借古抒怀,垡刘邦表达“过程中的狼狈并不影响最后的成功”的思想,借白居易表达“远离现实的嘈
杂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的思想;②增加文章的历史厚度与文化气息;③从现在的白鹿原写到历史的白鹿
原,由现实到历史,再到最后的感悟,‘我愈加固执一点,在原下进入写作,便进入我生命运动的最佳气场”,
承上启下,思路清晰。(6 分。共三点,每点 2 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