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2021 年山东省各地
最新期中语文高一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 I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二中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
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
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
进行整合的结果。
熙宁七年(1074)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十一月离任。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
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
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宋
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
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
武闻名。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
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
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
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
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
扬。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
2
可以说,是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促使苏轼自觉地以豪壮的声调、超越的意识入词,最终使
词这种体裁完成了从伶工歌女之歌词向士大夫抒情言志诗体的转变,词体的疆域也因此而得到了极大的拓
展。所以,要清晰地认识词体的革新、转变,地域文化这一背景因素无疑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取材于吴德岗《地域文化与苏轼词的创作》)
材料二:
在 20 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特别是在乡土文学中,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其
中,沈从文的地域意识尤为突出,湘西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影响;而沈从文则用
自己的作品,构筑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
湘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汉族杂居地,其文化内涵是复杂的。少数民族在不断的迁徙发展过程中,有
战争,有冲突,有同化,有融合,但依然保持着本民族的民族特性和风俗人情。历代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
实行的多是钳制、镇压的政策,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是受歧视的,是被压抑的群体。
而沈从文关于湘西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能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从人性出发,表现少数民族丰富的情感
和对美的追求。他将故乡生活与都市生活进行比较,清晰地意识到僻地、边城的弱势地位。同时,这也激
发他寻觅和展示湘西文化中蕴含着的顽强的生命力量、积极健康的优秀品格和原始粗犷的少数民族生活中
凝聚着的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在沈从文早中期的散文作品中,他对故乡的介绍角度独特而又全面深入。他有意略去当时行政区域的
划分,由屈原而到沅水,由沅水而到川黔交界之处,突出湘西悠久的历史、楚文化传统和凤凰地理位置的
特殊性,然后逐一描绘人的生存状态和地方古朴民风,体现井然的社会秩序和人神共治的情形。
除了散文以外,在小说创作中,沈从文也总是用大量的篇幅集中描绘地域文化特征。在其代表作品《边
城》中,就专门详细周到地介绍了小城依山傍水的地形地貌,以吊脚楼为主的建筑格局,河岸的景色,小
镇的屯兵和形形色色的住户,然后才进入故事,引出主要人物。沈从文的小说非常重视故事的地域背景,
总是不忘表现湘西的人杰地灵和与众不同,选择最能体现湘西文化精神内核的东西加以表现,因此也在写
作风格上呈现出一种独具风韵的审美形态。
沈从文给中国现代文坛带来一股清新自然的山乡野风,也让偏居一隅、被世人忽略的湘西以一种前所
未有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他那独特的地方意识和对地域文化的浓厚兴趣、准确把握,是他研究中国社
会、剖析中国文化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
3
(取材于包晓玲、姚克波《论沈从文与湘西地域文化》)
材料三:
文学之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文心雕龙》称北方的《诗经》“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
而南方的《楚辞》则“瑰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
论及地域,首先不能回避的当然是自然。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从来就是气候、食物、土
壤和地形。北方寒冷干燥,北方人于是魁伟刚健、勇敢剽悍;南方湿润潮湿,南方人于是温柔细腻、机灵
敏捷;秦岭隔开了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黄河以北以狩猎游牧见长,黄河以南则以旱作粗放种植为主,到
了长江两岸,水稻的精耕细作蔚然成风,不同区域孕育出大不相同的历史文化景观。地域的不同,就有山
川形制的不同,就可能产生出不同的族群……复杂而广阔的地域,使中国的地域性既鲜明又丰富驳杂,从
而大有别于世界的其他文明古国。
另外,对地域的关注和理解,恐不能过于集中于山川、气候、物产之类的自然因素上,更要看到自然
的背后是沿袭悠久的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
乡音等。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必然通过地域文化而起作用。越是后来,人文环境对文学的影响就越是复杂
与深刻,这便是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陕秦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闽台文化、
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关东文化等说法的由来。如果说,地域文化影响并决定该地域族群生存发展的精神
和品格,那么,它也顺理成章成为文学重要而深厚的源泉。
地域、自然、文化和文学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的复杂过程;但在今天,不论怎
么强调地域性对于文学的意义都不为过。一方面,若是论及文学及其价值,人们有理由首先关注文学中浸
染着的地域性灵魂;另一方面,若是发掘文学中带有的普遍性意义,人们也一定需要借助地域特征去作表
达和阐释。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特征的时代,这既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
径,更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
(取材于何志云《谈文学的地域性:地域文化决定族群的精神和品格》)
1. 材料一关于密州地域文化特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当地儒学兴盛,传统深沉厚重。
B. 密州一带百姓以强悍勇武闻名。
4
C. 当地很多人都很看重围猎活动。
D. 词风豪放能寄托诗人的政治怀抱。
2. 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沈从文对湘西的少数民族同胞抱有深切的同情和关注。
B. 沈从文认为,湘西的古朴原始才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C. 沈从文对湘西的热爱,使他热衷于表现湘西地域文化。
D. 湘西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于它的顽强、质朴和积极。
3. 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诗经》和《楚辞》的最大差异在于南北方文化不同。
B. 南北方的气候条件对人的性格形成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C. 地域文化决定了文学作品的风格以及作者的精神品格。
D. 在今天,文学抗拒同质化要靠强调自身地域性来实现。
4. 为表现湘西地域文化,沈从文在文学创作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加以概括。
5.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说明“地域文化”这一概念中所包括的要素。
【答案】1. D 2. B 3. D
4. ①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从人性出发,表现少数民族丰富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并着重于寻觅和展示湘
西文化中蕴含着的生命力量、优秀品格和民族精神。②在散文中以独特、全面、深入的视角,描述了湘西
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当地人的生存状态和古朴民风。③在小说中重视描写故事的地域背景,
着重表现湘西地域文化特征以及其中的精神内核。
5. “地域文化”这一概念的要素包括:①当地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等;②当地的人
文环境,包括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③在自然环境和人文
环境中滋养出的当地民众的精神和品格。
5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 项,“词风豪放能寄托人的政治怀抱”错误,答非所问,不属于题干中的“密州地域文化特点”。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 项,“湘西的古朴原始才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错误,这里是将故乡生活与都市生活进行比较,清晰地
意识到僻地、边城的弱势地位。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 项,“最大差异在于南北方文化不同”错误,原文说的是“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这里强调的
是《诗经》和《楚辞》的在于南北方文化上有区别,但原文并没有说是“最大差异”。
B 项,“南北方的气候条件对人的性格形成起着最关键的作用”错误,南北方的气候条件对人的性格形成
起作用,但原文并没有说是最关键的作用。
C 项,“地域文化决定了……”错误,于文无据。相关信息倒数第二段“如果说,地域文化影响并决定该
地域族群生存发展的精神和品格,那么,它也顺理成章成为文学重要而深厚的源泉”。
故选 D。
【4 题详解】
6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
“而沈从文关于湘西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能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从人性出发,表现少数民族丰富的情
感和对美的追求。他将故乡生活与都市生活进行比较,清晰地意识到僻地、边城的弱势地位。同时,这也
激发他寻觅和展示湘西文化中蕴含着的顽强的生命力量、积极健康的优秀品格和原始粗犷的少数民族生活
中凝聚着的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即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从人性出发,表现少数民族丰富的情感和对
美的追求,并着重于寻觅和展示湘西文化中蕴含着的生命力量、优秀品格和民族精神。
“在沈从文早中期的散文作品中,他对故乡的介绍角度独特而又全面深入。他有意略去当时行政区域的划
分,由屈原而到沅水,由沅水而到川黔交界之处,突出湘西悠久的历史、楚文化传统和凤凰地理位置的特
殊性,然后逐一描绘人的生存状态和地方古朴民风,体现井然的社会秩序和人神共治的情形”,即在散文
中以独特、全面、深入的视角,描述了湘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当地人的生存状态和古朴
民风。
“在小说创作中,沈从文也总是用大量的篇幅集中描绘地域文化特征……沈从文的小说非常重视故事的地
域背景,总是不忘表现湘西的人杰地灵和与众不同,选择最能体现湘西文化精神内核的东西加以表现,因
此也在写作风格上呈现出一种独具风韵的审美形态”,即在小说中重视描写故事的地域背景,着重表现湘
西地域文化特征以及其中的精神内核。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
“论及地域,首先不能回避的当然是自然。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从来就是气候、食物、土壤
和地形”,即当地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等;
“对地域的关注和理解,恐不能过于集中于山川、气候、物产之类的自然因素上,更要看到自然的背后是
沿袭悠久的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
即当地的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
“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必然通过地域文化而起作用。越是后来,人文环境对文学的影响就越是复杂与深刻,
这便是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陕秦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闽台文化、岭南文
化、客家文化、关东文化等说法的由来”,即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滋养出的当地民众的精神和品格。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7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
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
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
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
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阳信县联合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旅游是典型的体验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法开放的旅游景区为保持热度,通过视频、直播、
在线互动、VR 体验等多种方式,给消费者丰富的在线体验;消费者利用互联网在线模式进行景区游览,“云
旅游”很自然地走入生活。
一些人士认为,作为在疫情中急速“火爆”的文旅新模式,“云旅游”契合了疫情期间游客无法实地
体验的需求,一旦疫情消除、社会步入常态,这种模式就会失去其价值。深层来看,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作为新的“种草”模式,“云旅游”可以将数字“流量”变为“留量”。近年来,我国网络直播发展很
快,预计 2021 年直播经济将超 1 万亿元人民币。从直播经济的结构看,秀场直播、游戏直播、电商直播
占了绝大部分,旅游类直播相对较少。“云旅游”通过与消费者的深度互动,能够实现“先种草,后出行”,
一方面解决了消费者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旅游体验差问题;一方面使景区的推广能覆盖更为广阔的人群。
对于热门景区而言,“云旅游”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突破了景区物理接待能力的限制,从而推动旅
游业的线下线上融合。
在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下,“云旅游”正在从渠道变成一种全新的体验产品,不单纯是景区物
理环境展示,而是添加了更丰富的内容。在一些人文景区,通过“云旅游”的深度挖掘,可以使景区潮起
来、文物动起来、文化活起来、历史醒过来,打造与线下完全不同的旅游体验产品,带来比线下更生动、
更丰富、更深度的体验。“云旅游”还能带来更为多元的互动性,使旅游与社交的融合更为紧密,满足游
客差异化需求。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和腾讯文创共同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游需求趋势调
研报告》表明,疫情后总体旅游动机均值较 2020 年提升 4.0%。其中“进行社交,结识新友”提升 8.0%,
“了解文史,丰富知识”提升 7.4%,而“云旅游”对这两方面的满足能力高于线下旅游,其发展值得期待。
有观点认为,“云旅游”的一大缺陷在于,其异地体验特性无法给景区带来住宿、餐饮等收入。但也
要看到,“云旅游”可以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产业跨界创新融合。借助“云旅游”,很多博物馆等文化
场所打开了文创产品销售渠道。在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南京博物院、中国广播电视联合会和江苏交通广
8
播推出“为国宝代言”小程序,让国宝在云端呈现、云端讲解、云端接轨文创,带来了当地特色产品的网
络热销。
以直播为代表的“云旅游”,其门槛并不高,一部手机,一个专业知识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主播,
就能将景区的风光、历史、文化等立体呈现给消费者。因此,它也是一个非常有发展空间的创新创业新场
景。
(摘编自:《“云旅游”:云端美好 触手可及》)
材料二:
直播化的云旅游作为今年新兴的产物,一些顶级博主甚至已经聚集了百万粉丝。然而一场“618”后,
开始让云旅游突然变味,直播带货在云旅游中的比例陡然提升。
脱胎于阿里旅行的飞猪,很早就嗅到云旅游的风口,上线了自己的旅行直播平台,几乎每一个主播都
开通了淘宝直播,甚至是淘宝、飞猪双平台直播。但是,一些主播与其说是旅游直播,不如说是带货直播,
从当地的特产到淘宝店铺推广,可谓万物皆可带货。甚至飞猪官方号就直接吆喝起了旅行团特惠。
而某旅游网站上的云旅游直播的内容,也从展示当地的美景,逐渐变为对当地民宿的促销。低端一点
的打法,是主播围绕某个民宿无死角地直播尬聊;高端一点的打法,是主播请一个人假扮游客,在民宿里
悠闲地享受生活,向用户介绍民宿的惬意生活。
云旅游是一种以线下为依托的线上营销方式,它自然也不可避免地与直播带货联结在一起。但懂懂笔
记认为,选择云旅游的用户,会将旅游信息、景色欣赏作为第一位,而不是寻找旅游纪念品、当地特产和
订购旅游产品,后三者可以在云旅游中呈现,却不能占据核心主位。
对于众多用户来说,他们想要的也不是简单的景色视频,而是通过与远方的主播实时互动,听取其对
当地旅游的讲解和建议,从而获得自己去游玩时更愉悦的体验,或者通过第一视角接触未曾领略的娱乐项
目。
然而过度的营销与直播带货,却破坏了用户的旅游兴趣,将云旅游变为了“云购物”,用户为之买单
的原因,也不再是出于对旅游的期盼,而是因为各种打折促销与冲动消费。
虽然疫情导致旅游行业生存艰难,但懂懂笔记认为:偏离了旅游本质的云旅游营销,虽然能够一时获
得收入与关注,最终却会流失掉核心用户。尤其是一些主播已经开始兜售杭州景区的丝绸,云南景区的翡
翠,把线下景区购物店消费的陋习搬到了线上。
当下云旅游的火热,是疫情导致出游受阻和直播红利带来的引流,云旅游是否能够成为刚需,占用旅
游用户的心智,这仍是一个有待观察的现象。相比制作规范,运营成熟的旅游种草日记,云旅游充斥了太
多无用信息与错误资讯,在没有平台约束的情况下,野蛮生长之中难免杂草丛生。
(摘编自《云旅游从直播种草,走向杂草丛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相对于秀场直播、游戏直播、电商直播,当前的旅游类直播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但其发展潜力更大。
B. “云旅游”和线下游是互补关系,不是替代关系,线下景区是线上营销的依托,线上流量可以引入
线下。
C. 从材料一的调查报告看,疫情后人们外出旅游的目的主要是“进行社交,结识新友”和“了解文史,
9
丰富知识”。
D. 旅行直播平台上的旅游主播开通淘宝直播,其目的并不是推广旅游景点,而是直播带货,推广销售。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冠肺炎疫情客观上促进了“云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云旅游”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也关
系密切。
B. “云旅游”直播的低门槛扩大了“云旅游”的覆盖面,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云旅游”中来。
C. 材料二中作者并不完全反对在“云旅游”中推荐产品,而是认为应当注意主次之分,不能让其占据
核心地位。
D. 相对于主播围绕某个民宿无死角地直播尬聊,材料二更支持请人假扮游客,在民宿悠闲地享受生活
的直播方式。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云旅游”的一项是(3 分)
A.武汉大学联合各大媒体推出“云赏樱”慢直播。
B.敦煌研究院推出小程序“云游敦煌”,带领游客远程畅游敦煌石窟。
C.泰山景区借助互联网技术,拍摄风景秀美的宣传片。
D.故宫博物院与观众相约云端,分享“数字故宫”的故事。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云旅游”下一个定义。(4 分)
5.如果请你为家乡“云旅游”项目献言献策,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应注意哪些问题。(6 分)
【答案】
1.B【解析】A 项,“但其发展潜力更大”于文无据,材料并未对这几种直播的发展潜力进行比较。C 项,
“目的主要是……”说法错误,材料中说的是总体旅游动机增长率问题,在“进行社交,结识新友”和“了
解文史,丰富知识”这两个方面,增长率高并不说明其是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目的。D 项,“目的并不是推
广旅游景点,而是直播带货,推广销售”说法绝对,并不是所有的主播都以带货为目的。
2.D【解析】“更支持”说法错误,由材料二第三段可知,作者对这两种做法都持否定态度。
3.C【解析】“借助互联网技术,拍摄风景秀美的宣传片”不属于“云旅游”,只是景区的一种宣传手段。
4.示例:云旅游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以线上方式让游客进行生动丰富、多元互动、富有深度的景区游览体
10
验的文旅新模式。(本题共 4 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以线上方式”“生动丰富、多元互动、富有深度的景
区游览体验”“文旅新模式”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5.①从产业来看,“云旅游”应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产业跨界创新融合;②从直播者来看,“云旅游”
应当避免过度的营销与直播带货;③从平台来看,应当加强对“云旅游”的监管和约束,屏蔽无用信息、
错误信息,净化“云旅游”市场。(本题共 6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答案】
(一 )现代 文阅读 Ⅰ(共 5 小题,共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4 月 5 日上午,闭馆 70 多天的故宫再次亮相,以两小时直播的方式,向观众展示故宫春色。两位研究
馆员担任讲解员,行走在空无一人的宫里,主要任务是介绍文物与掌故,顺手也教了观众怎么逛故宫。媒
体数字显示,在 4 月 5 日上午首场直播中,仅央视新闻的抖音号在线观看人数已超过 1 亿。由此可见故宫
直播云游所具有的影响力与吸引力。
当然,故宫直播云游也有着改善的空间。比如,有人认为直播镜头的调度有待改进,跟拍和镜头切换
跟不上解说的节奏。细心的网友就发现,解说介绍门洞、大殿台阶等地方的时候,镜头完全没有切换到场
景;镜头还总颠倒。可以说,这些瑕疵完全可以避免,关键还是要在细节上多下功夫,从而尽可能实现至
善至美。
另外,也需要在互动上多下功夫。毕竟,留住粉丝的法宝,有效互动是重要的一环。这不仅体现在直
播期间的互动上,更重要的是对网友的跟踪追问等能实现有效回复,即便这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投入,但
这样的投入并不会亏本。诚如专家所言,文化营销应该与故事传播成一体,形成“故事传播+互联网+粉丝”
一体化。于此,在互动性上也应给予重视。
故宫直播云游可以让文博更精彩。也正如业内人士表示,与普通消费品相比,博物馆文创的内容丰富、
故事多,这仍是潜在优势。不过,也应当注意的是,将常规的线下讲解搬到了线上不能只追求形式创新,
关键还是内容要精彩。更进一步来讲,如何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故事讲出彩,完美呈现我国灿烂的历史
文明,才是故宫等所有博物馆所需担负起的使命。
(摘编自杨玉龙《故宫首开直播“云赏春” 讲故事的方式再次更新》)
材料二:
为了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国家博物馆网站近日上线了“三维珍品”栏目,让观众可以直接在电脑或
手机上拖拽藏品三维模型,从任意角度欣赏藏品的方方面面,给观众带来与展厅实地参观不同的体验。
同时,发挥新媒体“短平快”“内容活泼”“互动性强”的特色,国家博物馆精心策划多项趣味性、互
动性强的线上活动,如“看图识文字,原地涨知识”活动,以“周风遗韵——陕西刘家洼考古成果展”的
纱帘图片为基础,邀请网友竞猜青铜器器形以及对应古文字,引发不少文博爱好者竞相参与;制作“红楼
诸钗话防疫”动图表情包,以网友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正确防疫方法。
11
“国家博物馆充分利用最新信息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提供的无限可能,在继续巩固提升展厅展览工
作的同时,进一步创新现场展览展示方式,拓展在线展示空间,努力把基础研究、展览展示、市场开拓有
机结合起来,提高展藏比、扩大受众面,把馆藏文物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艺术价值等充分挖掘展示出
来。”相关负责人指出,希望这些举措切实解决公共文化供给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努力推出更多人民
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博产品,让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未来,国家博物馆将在“5G+大数据+云计算+虚拟/增强/混合现实”等新媒体新技术条件下,坚定不
移地探索“智慧博物馆之路”。
(摘编自程博文《国家博物馆线上开课》)
材料三:
近段时间以来,“云游博物馆”成了博物馆界的热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处于闭馆状态的
博物馆利用“云端”发布馆藏、介绍展览、开设网上展厅等,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当前,数字博物馆
发展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国家文物局通过新媒体和虚拟现实等手段,满足观众在线观展的需求。在线直
播,成为“云游博物馆”的又一热门方式。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良渚博物院、苏州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中国蔬菜博物馆等八大知名博物馆集体上线“云展览”,吸引千万人次
观看。
业内人士指出,疫情防控期间,博物馆纷纷通过门户网站、移动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等,搭建“云展
览”、网上博物馆,实现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馆藏、相关知识图谱等内容的数字化、创意化、可视化,
加快了博物馆数字化进程,“云游博物馆”渐成疫情防控期间文化生活新方式。
“足不出户,浏览博物馆。”在博物馆爱好者、中学历史老师南洋看来,“云游博物馆”满足了他细看
展、精看展的需求,也给他备课、讲课提供了丰富素材。
“云游博物馆”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成为疫情期间公共文化服务的一大亮点,
但与此同时,也对博物馆数字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观众反映,一些网上博物馆展示手段需要更丰富、
设计需要更美观。还有观众表示,网上展览可以再多一些互动体验,激起观众深入探索的兴趣。
相关人士指出,就目前数字博物馆建设而言,存在静态展示多,动态展示少;简单介绍多,深入解读
少;利用传统技术多,利用最新技术少等现状。陈履生指出,“博物馆应该在线上把各种活动开展起来。”
博物馆积极探索创新数字博物馆建设,让博物馆离观众更近。故宫博物院推出“云游故宫”,观众打
开故宫博物院官网和官方微信便能随时随地来一场“深度游”。“全景故宫”栏目,以高清影像记录故宫各
个院落,观众可浏览包括开放区域以及养心殿、重华宫等暂未开放区域的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在“V 故
宫”栏目,观众可以身临其境般地深度探访养心殿、乾隆“秘密花园”中的倦勤斋等宫殿。在“博物馆网
上展览平台”首页,“十大精品展”吸引了众多观众的注意。“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寻找致远
舰”“延安时期的从严治党”等十大精品展览,以统一的视觉设计、丰富的展示手段呈现。观众不仅可以
看到展览图文、视频展示,还可以进行 VR 全景体验。
互联网时代,创意显得更为重要。与知名的大博物馆相比,中小型博物馆可以在创意上下功夫,做好
观众的互动和体验,增加用户黏性。这方面,国外博物馆的做法值得借鉴。荷兰阿勒姆的弗兰斯·哈尔斯
博物馆有着新奇的线上展厅。观众除了观赏画作外,还能参与一些颇具巧思的互动小游戏。新的视角、新
的创意,无疑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12
(摘编自王珏《博物馆数字化进程加快》)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4 月 5 日上午首场故宫“云赏春”直播的在线观看人数数据统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故宫直播云游具
有较大的影响力与吸引力。
B.有效互动是留住粉丝的法宝,在直播期间的互动上,能否对网友的跟踪追问等能实现有效回复,是能否
实现有效互动的关键。
C.有机结合基础研究、展览展示和市场开拓,提高展藏比、扩大受众面,这些措施能够解决公共文化供给
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
D.与知名的大博物馆相比,中小型博物馆必须在创意上下功夫,做好观众的互动和体验,从而增加用户黏
性。
2.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从两个层面论述了故宫云游直播中存在的问题:其一是直播细节有待进一步打磨,其二是缺乏与
观众的有效互动。
B.材料二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充分论证了新媒体新技术为中国未来探索“智慧博物馆之路”
指明了方向。
C.三则材料均提到“互动”,由此可见,只要做好的与观众间的互动,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云游博
物馆”活动中来。
D.三则材料虽然关注点不同,但都可以为博物馆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华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开国大典上的礼炮,为什么是 54 门,鸣 28 响?在“屹立东方——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中,“国博邀
您看展览”带观众一起回味开国大典。
B.黄河沿线九省博物馆在直播平台亮出“镇馆之宝”,开展“云探国宝”在线直播活动,3 天 9 场共计 530
分钟的直播,吸引了 1253 万网友的围观。
C.各地博物馆应增强线上活动的丰富性,在前几年已完成的全国性可移动文物普查所积累的数字资产基础
上,开放更多藏品资源,让公众看到过去所未见。
D.敦煌研究院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持续在微信等平台开启“云游”莫高窟新模式,发布“‘数字敦煌’
精品线路游”“敦煌文化数字创意”等线上资源。
4.结合文本给“云游博物馆”下一个定义。(4 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思路(6 分)
【答案】
(一)共19分
1.(3分)A解析:B选项中“实现有效互动的关键”与原文“更重要的是”表述不一致。C 选项“能够解决”错
13
误,原文中是“希望解决”。D 选项中“中小型博物馆必须在创意上下 功夫”表述过于绝对,与原文中“可以”
不一致。故选A。
2.(3分)C解析:三则材料虽然都提到了“互动”,但并不能由此得出后面的结论。故选 C。
3.(3分)A解析:材料三从“云游博物馆”渐成生活新方式、展示和互动手段需要更丰富、 以创意引领数
字博物馆建设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数字博物馆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B、C、 D三个选项均可以作为其第
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相关论据,而A选项则与数字博物馆发展关 系不太密切。故选A。
4.(4分)云游博物馆是指观众通过新媒体和虚拟现实等手段实现在线观展的新型游览博物 馆方式。
(评分标准:“观众”1分,“新媒体和虚拟现实等手段”1分,“在线观展”1分,句意1 分。其它答案言之成
理酌情给分。)
5.(6 分)①首先说明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云游博物馆”逐渐成为生活的新方式;② 其次,指出线上
博物馆存在的部分问题,论述了丰富展示和互动手段的必要性;③列举我国 博物馆探索创新数字博物馆建
设的尝试,强调创意的重要性。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山东省菏泽市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 )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传统的图文书总是以文字为主,图像为辅。当今流行的图文书中,图像似乎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文
字反倒沦为配角。如《一个人的战争》一书刊行了“新视像读本”,该读本共 238 页,配有图画 212 幅,
几乎每一页都作了设计。其“卖点”不再是原有的书面文字,而在于那些新奇、精美、富有视觉冲击力的
图片。任何读物,倘使缺少图像,便会失去对读者的诱惑力和视觉冲击力,这正是“读图时代”的新法则.
进一步思考这一现象,或许可以推断,当代人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某种转变,已从专注于文字理解转向
热衷于图像直观。
从美学角度来说,文字和图像本来各具特色,图像以其直观性和具体性见长,而文字以其抽象性和联
想性著称。文字读物可以唤起读者更加丰富的联想和多义性的体验,在解析现象的深刻内涵和思想的深度
方面,有着独特的表意功能.图像化将文字的深义感性化和直观化,这无疑给阅读增添了新的意趣和快感。
正像林白所言:“绝妙之处在于,无论是先看图再看文,还是先看文再看图,都会发现一种有趣的吻合.”
14
林白的解释道出了文与图之间的“互文性”阐发,但这种阐发隐含着某种“危机”。一方面存在着图像对
文字的有效阐发,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从前一方面来看,图文书把书籍“通俗化”
和“大众化”了,因而扩大读者范围;但从后一方面来看,图像有可能影响人们对文字的理解,尤其一些
漫画书,将一些经典“连环画化”或“漫画化”。本来,这些经典著作多以思想深刻见长,特定的古汉语
不但是其独特的表述手段,同时也是读者进入这些经典深刻思想的必备条件和路径。然而,在“读图时代”,
此类读物被大量的“通俗化”,改造成“图画本”,独特的语言表述被转换为“平面化”甚至“庸俗化”的
图解。比如蔡志忠漫画系列,将诸子经典中的精深思想,图解为一种漫画形式,虽然这也许有助于读者理
解这些古代经典,但同时又存在将古代思想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漫画化和简单化的可能性。假如读者对古代
智慧和思想的了解只限于这些漫画式的理解和解释,留在他们心中的只有这些平面化的漫画图像,这是否
会导致古代经典中的深义的变形以致丧失呢?而唐诗宋词这样纯粹的语言艺术作品,被转化为漫画时,文
字独特的魅力及其所引发的丰富联想已被刻板地僵固于特定画面,这是否会剥夺读者对文学作品诗意语言
的体验呢?
“读图”时尚的流行,也许正在悄悄地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性,其潜在的后果之一是重图轻文的阅读指
向。我以为,“读图时代”的读图隐忧乃图像对文字的“霸权”,因此造成了对文字的挤压。在“读图时代”,
从文化活动的对象上说,文字有可能沦为图像的配角和辅助说明,图像则取得文化主因的地位;从文化活
动的主体上说,公众更倾向于读图的快感,从而冷落了文字阅读的爱好和乐趣。尤其是太多插图进入文学
著作中,搅乱了文字原有的叙事格局和逻辑,中断了文章的内在文脉,将读者的注意力从文字引向图像本
身,也暗藏着破坏了读者对文字沉思默想式的感悟方式的可能性。
一言以蔽之,“读图时代”存在着一场不见硝烟的图像对文字的“战争”,图像凌越文字在当代文化中
是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有理由相信,“读图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文化,改变了文学原有的格
局,也改变了我们的文化价值观。
(摘编自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
材料二:
就图像与文字的根本属性来看,图像最显著的优点是视觉的真实感,它可以为人们带来与叙述对象几
乎无差的体验,即具象性;文字则更倾向于精神层面的感悟与互通,即抽象性。图像是叙述对象的投射与
镜像反应,文字是对叙述对象能指和所指的符号化反应.正是由于文字与图像之间的这些“天差地别”,许
多人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势同水火”,其实这些都仅仅是表象而已,它们之间更多的还是相辅相成
15
的关系。
文字的形成过程包含了形象性,它内隐着建构客观世界精神的“像”。图文之间一直存在着天然联系,
古时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论述就很好地印证了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图像化时代,文字与图像
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文学语言在叙述上的形象性正不断地突显出来,图像在无形之中将文学语言中的“像”
进行了放大,推动了文学语言内在意蕴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变。
尽管文学深层次中的审美意义、情感内涵还无法通过图像进行完美演绎,但是文学语言图像化作为文
学的表现形式,可以促进读者对文学意蕴和情感的体会。图像具有极强的情感渲染性,它的这一特性能够
推动文学审美空间的扩充,在意蕴上给人以更为直观的感受,既可以实现对文学“有意味的形式”的鉴赏,
又可以做到对感悟对象真实性的把握.过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更多以心灵的体悟为主,人们从感知渠道来
看属于单边的审美感悟,而文学语言图像化的出现赋予文学形态多样化与具象化,它内在的属性决定了人
们可以从多角度、多感官对其进行认知和体味。因为语言的图像化意味着以感官来触摸文学深层次的灵魂,
以眼、耳、鼻、口、舌来真切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以有形来觉察无形,这势必会使接受者产生更加深入
的感悟。
(摘编自杜更胜《读图时代文学的蜕变之语言图像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流行图文书中图像数量的增加,意味着图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文字沦为配角,当代人的阅读方式已
发生转变。
B.图像和文字的“互文性阐发”造成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影响人们对文字的理解,甚至使经典著作
庸俗化。
C.插图大量涌入文学作品,搅乱了叙事格局和逻辑,中断了内在文脉,可能破坏读者对文字沉思默想式的
感悟方式。
D.图像有视觉的真实感和极强的情感渲染性,能赋予文学形态多样化与具象化的特点,使接受者产生更加
深入的感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新奇、精美、内容丰富的图像会大大增加读物对读者的诱惑力和视觉冲击力,促使读者消费和阅读。
16
B.如果将唐诗宋词转化为漫画,特定的画面就会使其失去文字的独特魅力,剥夺读者对诗意语言的体验。
C.公众倾向于读图的快感,冷落文字阅读的爱好和乐趣,会使图像“霸权”加剧,文字的生存空间受到挤
压。
D.在读图时代,人们可以从多角度、多感官对文学作品进行认知和体味,鉴赏活动不再是单边的审美感悟。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面对空前发达和市场化的影视业,专为影视而生存的作家和专为影视而创作的文学作品纷纷涌现。
B.精美的图画艺术加强了语言艺术的审美感染力,而这种感染力是纯粹的语言艺术所无法达到的。
C.图像化的写作将作家的“编码”过程与读者的“解码”过程缩短,在文字与图像的互文性阐发中扬长避
短。
D.张爱玲小说《传奇》的封面,以一个现代人立于窗外的影子表达打开洋场社会一扇窗子的寓意。
4.材料一第二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4 分)
5.在对待图文关系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1.C(A 项,“意味着图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错,文中为“图像似乎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B 项,原文
中“‘互文性’阐发隐含着某种‘危机’”,有两个方面的影响,“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影响人们对文
字的理解,甚至使经典著作庸俗化”这句话是“另一方面”:D 项,偷换主语,“赋予文学形态多样化与具
象化”的是“文学语言图像化的出现”)
2.B(B 项推断不成立,原文“是否”表达不确定的意思)
3.(3 分)A(材料一的主要观点是“读图时代”存在着一场不见硝烟的图像对文字的“战争”,图像凌越
文字在当代文化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A 项,作家和作品依附于影视业,能够证明图像凌越文字)
4.①对比论证,比较文字和图像各自的特点和优势。②引用论证,引用林白的话,指出图文之间的互文性
阐发有一种“有趣的吻合”。③举例论证,举蔡志忠漫画例子,论证经典著作漫画化的利弊。④假设论证,
假设读者对古代智慧和思想的了解只限于漫画形式的理解,指出其后果。(4 分。每点 2 分,其中点明论证
方法 1 分,简要分析 1 分。答出两点即可)
17
5.相同点:①两则材料都认为图像和文字各具特色,各有优势;②两则材料都认为图像化可以带来新的阅
读感受。(或都认为图像对文有一定的作用)
不同点:①材料一认为图像凌越文字,挤压文字;材料二认为文字和图像相辅相成,联系紧密。②材料一
认为图像会对文字产生曲解和转义:材料二认为图像推动了文学语言内在意蕴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变。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
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
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这“三头牛”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
是“出力奉献”。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我们已经迈入 2021 年,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
性的一年。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上,我们要以什么样的精气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开好局、起好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深情回首了过去一年,既有惊心动魄的风
云突变,又有豪情万丈的砥砺前行,热情礼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
力和创造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
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就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难倒我们,就没有任何
力量能够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发扬孺子牛精神、拓荒牛精神、老黄牛精神。此次再次提及,正
是要在辞旧迎新之际,激扬风雨无阻向前进的壮志豪情,凝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团结力量,
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坚毅前行。所谓“九牛爬坡,个个出力”,就是人人
都要有同心同德、和谐相处、团结拼搏、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种“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精神,在中国抗疫战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正如 2020
年 9 月 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的,“在这场同严重疫情
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
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伟大抗疫
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凛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
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是家喻户晓的美好形象,是底蕴深厚的文化意象,蕴含
着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
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
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
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千千万万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
牛”,乘风破浪、爬坡向前,我们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美好!
(摘编自《澎湃新闻》)
材料二:
九牛爬坡,个个用力。在中国人心中,“老黄牛”历来被赋予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忠于
职守、任劳任怨的象征意义。近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全党全国
18
发扬“三牛”精神,其中就包括“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
发扬老黄牛精神,需要勤恳奉献、忠诚实干,面对挫折更需要艰苦奋斗、负重前行。世
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近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亿万中华儿女历经千
难万险,在民族危亡时浴血奋战,在一穷二白时奋发图强,在时代发展中劈波逐浪,攻克了
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特别是刚刚结束
的 2020 年,来自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国际、自然等领域的挑战纷至沓来。在泰
山压顶的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展现出的韧劲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沉着应对,迎难而
上,在极不寻常的年份创造了极不寻常的辉煌: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增长率先
实现由负转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不朽奇迹背后,始终如一贯穿着老黄牛般的奉献和实干精神。
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
的一大步。人间万事出艰辛,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准备
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2021 年,我们面临着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
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等诸多挑战。面对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我
们要永远保持清醒头脑,继续发扬筚路蓝缕的精神,一直保持实干兴邦的劲头,以“老黄牛”
的精神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为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汇聚精
神力量。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翻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我们已经走过万水千山。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不断强化
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当好艰苦奋斗的老黄牛,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
状态,不畏艰险,勇毅前行,用实干奋斗交出一份新时代的精彩答卷!
(摘编自《新华网》)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2021 年是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年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用什么样
的精气神开好局、起好步是我们思考的关键。
B.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这样就没有任何
困难难倒我们,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我们步伐。
C.抗疫精神诠释了中国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内涵,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
因,是“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精神的集中体现。
D.在极不寻常的年份里,只有我们始终如一坚持老黄牛般的奉献和实干精神,各方面工作
才能取得新的进展,社会大局才能保持稳定。
1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牛的形象很美好,是因为牛的文化意象底蕴很深厚。在辞旧迎新之际,更能激扬壮志豪
情,更能凝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团结力量。
B.要幸福就要奋斗,因为世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在我们党领导下创造了一个个彪炳史
册的奇迹,跟践行“老黄牛”精神息息相关。
C.人间万事出艰辛,民族伟大复兴不可能一蹴而就。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国内疫情冲击等
诸多挑战,需要我们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已经走过万水千山。站在历史的交汇点,需要继续传承和
发扬“老黄牛”精神,更需要我们坚定信念。
12.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B.人生得饱万事足,拾牛相齐何足言。
C.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
19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3.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 分)
【答案】
10.答案 D("只有我们始终如一坚持老黄牛般的奉献和实干精神,各方面工作才能取得新的进展,社会大
局才能保持稳定"有误。"始终如一坚持老黄牛般的奉献和实干精神"是"各方面工作才能取得新的进展,社
会大局才能保持稳定"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11.答案 A("在辞旧迎新之际,更能激扬壮志豪情,更能凝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团结力量"中"更能"错,文
本第四段"此次再次提及,正是要在辞旧迎新之际……开拓创新、坚毅前行",意在强调在"辞旧迎新"这一
时间点之所以"再次提及"的目的性以及重要性)
12.答案 C(根据材料二文章内容,可知中心论点是"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A 项,主要写牧童之乐;B 项,
谈知足;C 项,歌颂牛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D 项上句写对待敌人的毫不
屈服的斗争精神,下句写对待人民的甘愿奉献的无私态度)
13.(4 分)
(1)(2 分)举例论证。列举近百年来;创造的彪炳史册奇迹;列举极不寻常的年份创造了
极不寻常的辉煌。
(2)(2 分)引用论证。尾段引用诗句进一步闸释"老黄牛"精神。(每点 2 分。答题时只需陈述论证手法,
并通过举例简要说明)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文化的主体是人,传承的载体也是人。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
惯、生活方式等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到实处,关键要靠人。
靠有担当的文化人。正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化要发展,就需要一群有担当的文化
人,能够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他们应该对文
化热爱而执着,最懂人民对文化的所需所盼,最会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智慧,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
人民的文化精品,在潜移默化中以文化人,在砥砺前行中引领风尚,在无声润物中培根铸魂。
靠有绝技的手艺人。活跃在民间的大批手艺人,正是文化的传承者,让风俗习惯、美食服饰、艺术表
演、刺绣雕刻等代代相传。无论是口头文学创作的"吴歌",还是有"寸锦寸金"之称的南京云锦; 无论是被誉
为"古代交响乐"的西安古乐,还是原生态、传千载的民歌民谣,民间的文艺形式跳动着文化传承的脉搏。
不可忽视的是,随着城镇化、市场化、网络化等的发展,不少老技艺因种种原因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全面
落实"非遗"保护政策刻不容缓。
靠有情怀的开拓者。推动文化发展繁荣,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
则。要善于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不断发展,把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让文化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
级的有力支撑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文化产品和服务。无论是文化产品的市场开发,还是文
20
化服务的拓展,抑或是为经济发展注入文化韵味,我们都需要善于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推动文化发展繁荣。
(摘编自李广春《文化传承创新关键靠人》)
材料二:
坚持开放是保护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路径。优秀的文化不能束之高阔,只有扩大开放的胸襟,
主动拥抱公众、拥抱市场,才能将自身的超常魅力散发出去,并且在市场的浪潮中挖掘出更大的历史文化
和商业价值,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开放就是要揭开传统文化的神秘面纱。特别是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公众能够接受到
的各类文化产品非常丰富,影视、音乐、游戏异彩纷呈,尤其是短视频、直播等新型业态的兴起,堪称是
对过去文化格局的颠覆。如果博物馆等文化场所还满足于过去“高冷”的人设,坚持封闭,只会加速观众
流失。人气的减少就意味着那些珍贵的文物、建筑等会明珠蒙尘,只能沦为历史研究的工具,难以发挥出
传承文化的价值。
开放就要彻底对固有理念和传统模式进行大胆革新。要去管理中心化,把中心转移到公众身上,公众
需要什么、喜爱什么,就要努力去迎合他们的需求,坚持以开放的步伐走下去。善于运用新的技术、新的
渠道,让传统文化能够与现代社会有机融合,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
与发展。
(摘编自《向故宫学习,传统文化越开放越有活力》)
材料三:
要让传统文化更受欢迎,我们需要在传播方式上接纳新的形式,学会构造独特的传播体系,创新传播
方式,让线上和线下传播共同发力,让节目被更多人看到、知道。
今日头条与《上新了,故宫》强强联手,共同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今日头条配合该档节目呈现
四大版块——故宫文创新品独家投票通道、网络创意投稿独家平台、故宫宝鉴呈现和单院长主题任务推送,
同时更多节目短视频一并呈现。网友可在今日头条上对每期《上新了,故宫》的文创新品进行投票。此外,
为了让文化"活"起来,除了专业设计师外,节目也面向高校优秀设计师征求创意投稿。大众通过今日头条
创意投稿的征集平台,参与到文创新品的研发过程中,更多的参与感和互动感让大众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优
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节目通过与今日头条的深度合作,不断地寻找具有厚重历史沉淀的故宫文化与年
轻大众喜爱的流行元素间的平衡点,不断寻找文化传播方式与渠道的新突破点,力求实现更深层次的文化
传播。
除了与今日头条的配合传播外,故宫博物院联合微博、淘宝等共同为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锦上
添花。微博中拥有 600 万粉丝的故宫博物院对《上新了,故宫》进行宣传,其中的文创新品也在微博中频
频出现,解读故宫文化的同时,让故宫产品的文化内涵得到更多地展现与传播。另外,随着网络的发展兴
起,网络购物应运而生,故宫博物院借此契机纷纷开办淘宝店铺,借助网络平台对文创产品进行宣传与销
售。《上新了,故宫》的文化创意产品,多在淘宝店铺上新,得到当下年轻人的青睐与关注。第一期节目
21
播出后,第一批 5000 件产品在一小时内以每套 2000 元的价格抢购一空;网络众筹"故宫睡衣"在短短几天筹
款已超过 280 万元,这些成绩不仅能够体现该节目的火爆程度,更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并参与其
中,探索热销背后的文化原因。
《上新了,故宫》节目以电视为主要播出平台,以今日头条为新媒体传播平台,以年轻人聚集的淘宝、
微博为营销平台,多媒体融合,提升节目文化传播效果,扩大节目影响力,
扩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
(摘编自滕华琳《从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社会生活是传统文化的根源,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社会生活;传统文
化影响着社会生活,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B.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就要把文化推向市场,加大文化产品开发力度,拓展文化服务种类,全面追求文化
的经济效益,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C.坚持开放就是要做到去管理中心化,努力迎合市场需求,揭开一些珍贵文物和建筑的神秘面纱,面向公
众开放,将其历史研究价值逐渐转化为商业价值。
D.《上新了,故宫》与今日头条、微博等新媒体的成功合作,既证明了传统文化能够与现代社会有机地融
合,又实现了节目组培养更多年轻研究者的目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不忘本来,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智慧;要面向未来,
以文化人,引领风尚,助力复兴。
B.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公众能够接受到的现代文化产品日益丰富,导致不少老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
传统文化的传承难度越来越大。
C.近年来,故宫能够重塑公众对博物馆乃至传统文化的认知,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敞开胸襟、扩大开放,而
且是从理念到行动的全方位开放。
D.《上新了,故宫》的巨大成功,一方面表明了开放、创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传统文化在当下
依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有力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2020 年孔子博物馆举办亚洲文明展,实现与日本知名潮牌设计师共同研发"朝圣之旅"系列文创产品的深
度合作。
B.北京某艺术区开设扎染课,由民间手艺人讲解扎染的步骤,学员在半成品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亲手做出
自己的作品。
22
C.2019 年故宫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首次在晚间大规模点亮紫禁城古建筑群,并免费向预约
公众开放。
D.《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遴选中华传统文化中 100 部经典,出版《周易》《诗经》等一系列面向大众
的古代典籍。
4.上面所选三则材料之间,有何内在联系?(4 分)
5.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故宫在文化传承上的成功经验。(6 分)
【答案】
1.答案:A(B“全面追求文化的经济效益”理解偏颇;C“将其历史研究价值逐渐转化为商业价值”错
误;D 节目组并没有以“培养更多年轻研究者”为目标。)
2.答案:B(强加因果。)
3.答案:D(该行为不属于传统文化在开放方面进行尝试的范畴。)
4.答案:三则材料全都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这一话题展开论述,(1 分)材料一阐明文化传承需要什
么样的人来担当,(1分)材料二、材料三阐明了如何进行文化传承, 其中材料二从道理上进行阐释,材料三从
实践上进行例证。(2 分)
5.答案:①联手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发挥品牌效应,宣传推广传统文化,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并支持文化传承
事业;②拓展视野,广开言路,吸纳新的创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创新品的研发;③深度开发,将文化的厚重历
史沉淀与当下流行元素相嫁接,让更多的年轻大众主动关注并参与文化传承和弘扬;④多媒体联合、整合、融合,
打造文创新品展现、传播与销售平台,拓宽文化传承的多元化渠道。(每个要点 2 分,答出其中任意三个要点即
可得满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参与面之广、参与度之深、受关注程度之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
未有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派出 5 批近 800 人的专业队伍驰援武汉,全国支援武汉的医疗队里有 4900
余人来自中医药系统。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 74187 人使用了中医药,占 91.5%,
其中湖北省有 61449 人使用了中医药,占 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 90%以上。
23
国际临床评价指标认为,对于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真正反映疗效的关键指标是转重率。临床发现,中
医验方在减轻发热咳嗽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提升人体免疫力方面有独特优势。德国病毒学家奇纳特尔近
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医药在防止病毒吸附细胞、病毒复制等方面
有明显效果。"
作为欧洲第一个实现中医药立法的国家,匈牙利在抗击疫情之初就非常重视中医药的
作用。今年 2 月底,在匈中医师就开始熬煮可以增强免疫力的中药茶饮,并免费向当地民众发放。"
中医药能因人而异地进行针对性治疗,帮助病人减轻病症,独特优势和作用显著,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获
得越来越广泛认可。"匈牙利前总理迈杰希·彼得认为,"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已经是抗击疫情的重要方案,
中医药正为全球抗疫作出贡献。"
(摘编自《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医药抗疫》,《人民日报》2020 年 3 月 24 日)
材料二∶
有人质疑,面对一个新发疾病,西医没有特效药,中医为啥有方子?其实,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
体系,二者看待人体和疾病的角度不同,治病方法也不相同。例如,面对新冠病毒,西医的重点是寻找有
效药物,直接消灭病原体;而中医则着眼于病因和病机,通过整体调节,清除病原体的生存环境,调动人
体的自我痊愈机能,所谓"正气,存内,邪
不可干"。在本次疫情初期,我国中医专家对患者进行诊察分析以后,结合武汉气候特点,得出一个
基本判断∶新冠肺炎属于"寒湿疫",在治疗上应主要针对寒和湿,用辛温解表之法。为此,国家卫健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推荐"清肺排毒汤"。此方是对张仲景相关经方的融合创新运用,既祛寒闭,又利小
便祛湿;既防疫邪入里,又调肝和胃。除了通用方,还有针对不同病情、不同症型的其他方剂和中成药。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一把钥匙。回望中华民族历史,中国人和
疫病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说文解字》云;"疫,民皆疾也。"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疫"的记载。东
汉中后期,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六经辨证体系,不仅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而且也是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明代医学家吴又可写出了我国温病学第一部专论疫病的著作——
《温疫论》。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在传染病防治中起到积极作用。凭借浩如烟海的中医经典和针、灸、砭。药、按
跷、导引等医术。中华民,族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凶险疫情。中医药学组方
的关键,在于精准找到病因病机,明确治则治法。无论什么疾病,中医只要找到致病原因,就能从古
代经典中得到答案,从而制定出诊疗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坚持中
西医并重,中西医并用,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法宝"。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中医和西医是战友。只有
互相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才能降伏病魔、造福患者。我们应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中西医的差异,
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盲目否定中医。
24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 年 3 月 13 日白剑峰的《用疗效证明中医实力》)
材料三∶
3 月 18 日,中国第二批赴意大利抗疫医疗专家组一行 13 人抵达意大利,其中中医专家引人注目。这
是中国首次派出有中医的医疗专家组驰援海外战"疫"。中医专家将向海外讲述中西医结合战"疫"的中国经
验,并为当地侨胞提供诊疗咨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数据显示,迄今,中医药参与治疗的中国确诊病例超过 90%。世卫组织近日发布
消息,决定删除其官网上关于抗疫"常见问题"一栏中"不应使用传统草本药物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有关
内容。此举被认为是中医药抗疫的临床效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 183 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03 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
29 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 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
全球战"疫",中医大有可为。然而,受文化传统差异和各国法律政策影响,在参与世界各国的临床救
治过程中,中医和中医药依然面临重重阻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道人类共同考题,疗效是最佳答案。中
医出海,和西医强强联合,势必为世界彻底战胜疫情注入一剂"强心针"。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中《侨胞为何对中医战"疫"充满信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药方剂可有效抑制新冠肺炎病情转重,其疗效体现了国际临床评价关键指标要求。
B.中医药传到并且受到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保护,说明其已迈出走向世界的坚实一步。
C.西医中医各有千秋,并且作用互补,这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疫病的重要原因。
D.中医药已得到世卫组织的肯定,标志着中医药抗疫的临床效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专家对新冠肺炎的属性判断及各种中药方剂的使用,真正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
则。
B.只要找到致病原因,无论是何种疾病,中医都能从中医经典中得到答案,制定出诊疗方案,帮助患者战
胜病魔。
C.《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自其问世后人们才对传染病有了正确、全面的
认知。
D.尽管文化传统差异和法律政策影响给中医药参与海外救治带来阻碍,但中医专家仍驰援海外帮助各国战
胜疫情。
3.下列中医谚语中,与材料二论述的中医诊疗原则不相符的一项是(
25
A."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B."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C."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D."治病求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4.材料二客观理性地论证了中医的实力,试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明这种客观理性是如何体现的。(4 分)
5.中医专家能够参与驰援海外战"疫"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答案】
(一)1.B【"中医药受到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保护"理解有误】
2.C【"自其问世后人们才对传染病有了正确、全面的认知"错误,原文只是说"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
创立六经辨证体系,不仅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而且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
3.A【只是对疫病的传染特性和共同表征加以描述。而材料二中,中医治疗的原则时"着眼于病因和病机,
通过整体调节,清除病原体的生存环境,调动人体的自我痊愈机能,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不符】
4.①对西医、中医的看病角度与治疗方法进行客观阐述,没有主观褒贬倾向;②在陈述中医抗疫作用时,注
重事实,言出有据,毫无对西医进行否定之意;③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倡导中西医并重并用,没有厚此薄彼。
5.①中医拥有独特的医疗理论和治疗方法,并在历史悠久的"抗疫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②中医药
在国内抗击新冠疫情的实践中参与面广,参与度深,有效率高,成果显著;③中医药在世界上传播较为广泛,
并,且已经参与到有关国家的抗疫临床实践,中西医结合疗法已获得世卫组织、部分海外学者及国家政要
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