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焦作市普通高中 2020-2021 学年(下)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7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诗歌与中国文化,其间的反映、影响关系,有如水洒在地上,浸湿附近的土壤是水的本性,但被
浸湿的程度则需要视土壤情况而定;又如发光体与反射体,在合适的时候,还会相互映衬。文化影响诗歌、
诗歌反映文化的程度,有的较快,有的较慢;有的直接,有的间接;有的显露,有的含蓄;有的变形,有
的变质;有的单一,有的多元……因此其间不易轻断因果,只宜摆明条件。
这里不妨以苏轼诗歌与北宋文化的关系为例。北宋文化吸纳此前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皮毛落尽,精神
独存,不仅各个文化领域、各类文化形式、各种雅俗文化百花齐放,更以独树一帜的北宋文化精神卓然自
立。苏轼诗歌正是在北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下孕育成长起来的。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典型性的文人代表,苏轼通过 2700 余首包赡丰富、变化万状的诗作,展现出一
幅北宋文化绚丽多彩的清明上河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宋文化精神中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议论精
神和淡雅精神,对苏轼诗歌产生直接深刻的影响,而苏诗的议论化和崇雅尚淡倾向,也反过来代表了北宋
文化的这两种精神。
在北宋文化议论精神的影响下,苏轼诗歌反映出尚理的主动趋向,适时而深刻。苏诗中的议论俯拾印
是,或全诗纯乎议论;或前面抒情叙事,咏物写景,篇末发表议论;或议论与抒情叙事、咏物写景交替穿
描。方法的多种多样和变化万状使苏诗中的议论视野开阔,容量宏大,雄深博辩,气象万千。其议论的题
材大到宇宙时空,小到鸟兽虫鱼,广到社会人生,狭到碑刻古玩,雅到诗书画艺,俗到接物处世,天生健
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赵翼
《瓯北诗话》)苏诗以后,议论成为宋代诗歌新的审美风尚。
在北宋文化淡雅精神的感召下,苏轼诗歌奏出崇雅趋淡的乐章,典型而突出。苏诗对淡雅的追求脱离
了纯功利性目的,提高到审美层次,妥善处理了雅与俗、绚烂与平淡、人工美与自然美之间的关系,体现
出朴素却圆熟的辩证法精神。其诗歌语言,或避俗趋雅,或以俗为雅、化俗为雅。比如《发广州》“三杯
软饱后,一枕黑甜余”,苏轼自注:“浙人谓饮酒为软饱”,“俗谓睡为黑甜”。这些各地的俗词俚语,
被创造性地融入苏轼诗中,显出一种雅人深致。苏诗还擅长用典故来题咏俚俗之物,化俗为雅。如《豆粥》
“沙瓶款豆软如酥”不免俚俗,但运以刘秀、石祟二人与豆粥相关的典故,诗的典雅气息油然而至。
以语言为体、文化为用的中国诗歌,尽管已有三千年的发展历史,但至今尚未止步,其生命仍在不断
变化生长,继续“照烛三才,晖丽万有”(钟嵘《诗品序》)。中国诗歌史,就是各种诗歌体裁和样式起承
转合的生命史。只要有人类的存在,诗歌就有继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陈才智《汉语是富有诗意的语言——中国诗歌的语言之体和文化之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既受到文化深刻的影响,也不同程度地反映着文化,这种影响、反映程度纷繁复杂。
B. 北宋文化吸纳历史积淀,不仅百花齐放,文化精神更是独树一帜,直接成就了苏轼的诗歌。
C. 苏诗中的议论视野开阔,容量宏大,雄深博辩,气象万千,使得诗歌表达方式多种多样。
D. 苏轼通过避俗趋雅、以俗为雅、化俗为雅等手段,使得诗歌内容脱离百姓生活,高雅出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使用比喻论证,论证中国诗歌与中国文化间的相互关系,形象生动。
B. 文章以苏轼诗歌与北宋文化的关系为例展开论证,内容翔实,层次清晰。
C. 文章引用赵翼《瓯北诗话》和钟嵘《诗品序》中的言论,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话题,然后举例分析,最后总结得出全文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的诗作超过 2700 首,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变化万状,反映出北宋文化的绚丽多彩。
B. 苏诗尚理,议论题材广泛,大小、广狭、雅俗等都有涉及,连不易觉察的事物也都能考虑到。
C. 苏诗将淡雅的追求提高到了审美层次,具有辩证法精神,使北宋诗歌脱离了纯功利性目的。
D. 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其生命至今仍不断变化生长,并将持续为人类提供思想、精神价值。
【答案】1. A 2. D 3. 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国有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必须有社会担当,必须关注和关爱弱势群体!”多年来,张义光领航
的企业,不仅按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而且还在技能培训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以赋予他们一技之长。此
外,他还大声呼吁提高农民工社会地位,从深层次解决“用工荒”。
张义光认为,解决“用工荒”,政策机制必须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必须进一步健全,劳资关系必须
进一步和谐……总之,就是必须切实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让他们从心理上、情感上、身份认同上,享
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和福利,特别要重视解决他们关心的住房、子女教育、社保等问题,努力实现权
利平等、保障同等、服务均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根子上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放下心理包袱,全
身心融入城市,才能有效破解“用工荒”问题。
(摘编自张哲浩《从深层次有效破解“用工荒”》,《光明日报》2020 年 5 月 20 日)
材料二:
当前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随着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用人单位需要
大量熟练工,但现在一线生产员工主要是农村转移劳动力,他们年龄高、文化程度较低,生产技能满足不
了岗位需求,而新生代劳动者特别是大中专、职业院校毕业生,不甘心从事一线生产。同时,部分劳动者
对传统的全日制工作方式不太满意,他们绝大多数希望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更在意工作是否能展示个
人才能、适合自己发展,对灵活用工等就业新形态更加期待,希望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更好平衡工作
和生活关系,他们求职的动因已由“经济型”转为“生活型”。
(摘编自赵雪涵《打好“组合拳” 破解“用工难”》,《联合日报》2021 年 1 月 26 日)
材料三:
“共享员工”模式是对灵活用工的创新。受疫情影响,一方面电商等新兴业态企业业务陡然增多,出
现用工荒,但以餐饮企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大量员工待业,企业存续压力巨大,双方通过互惠合
作,既解决了企业的现实难题,也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共享员工”模式实现了“三方共赢”:
企业得实惠,员工有收入,社会保供应,这种模式很适合当前特殊时期的需求。据悉,市南区正大力推广
“共享员工”模式,依托行业协会,积极帮助企业搭建沟通平台,推动更多暂时待业员工尽快上岗。
(摘编自刘政宁《“共享员工”破解用工难》,“新华网”2020 年 3 月 20 日)
材料四:
时代在发展,百姓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年轻人宁愿去送外卖、当快递,也不想进厂上班。相关数据
显示,2020 年国内求职人数从第二季度的 74.3 万人下降至第三季度的 49.2 万人。用人缺口也从第二季度
的 74.6 万人上升至 82.4 万人。货车司机、殡仪馆工作人员、厨师这些工作,往往薪资待遇都是上万起步,
然而应聘的人却寥寥无几,那些每月工资只有三四千的文员,大家反而“扎堆进”,这是为什么呢?
对于喜欢待在舒适区的年轻人,进厂上班相对还是比较辛苦的,而且时间上也不太自由。对于用人市
场出现的两极分化局面,企业家曹德旺曾经说过,还是国人太“急功近利”了。这对于制造业的发展其实
并不算一件好事,如果年轻人都以进厂上班“为耻”的话,制造业想要发展壮大也是比较困难的。
(摘编自君子荣《为何低薪工作“抢着干”》,“腾讯网”2021 年 2 月 13 日)
4. 下列对用工荒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按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加强技能培训赋予农民工一技之长属于浅层次解决办法,提高农民工社会地
位属于深层次解决办法。
B. 一些新生代劳动者对定居城市、展示个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融入就业新形态的期待,某种程度上造
成一线生产员工的缺乏。
C. 使企业得实惠,员工有收入,社会保供应的“共享员工”模式实现了“三方共赢”,使疫情时期国家经
济稳步增长。
D. 特殊时期,电商等新兴业态企业业务陡然增多,出现“用工荒”,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大量员工待业,
这时政府协调作用很重要。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政策机制、管理制度、劳资关系的进一步完善、健全、和谐,都利于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使其能享
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和福利。
B. 当前,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地表现为新生代劳动者的求职动因由“经济型”
转为“生活型”。
C. 相关数据显示,2020 年国内求职人数在第二季度至第三季度间呈下降趋势,用人缺口同期上升,数据变
化背后是时代的发展、观念的变化。
D. 材料一侧重从深层次破解用工荒难题,材料二侧重阐述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矛盾,材料三提
出破解用工难的具体方法,材料四侧重挖掘人们的观念。
6. 破解“用工荒”,应该解决劳动者心理层面的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B
6. ①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让农民工这个庞大群体真真切切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爱。②改变劳动者尤
其是年轻劳动者的就业观念,鼓励他们跳出舒适区。③创新用工模式、积极帮助企业搭建沟通平台,满足
农民工的心理期待。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竹林的故事(节选)
废名
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妈妈洗衣。然而绿团团的坡上,从此也不见老程的踪迹了——这只要
看竹林的那边河坝倾斜成一块平坦的上面,高耸着一个不毛的同教书先生用的戒方一般模样的土堆,堆前
竖着三四根只有抄梢还没有斩去的枝桠吊着被雨粘住的纸幡残片的竹竿,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意义。
老程家的已经是四十岁的婆婆,就在平常,穿的衣服也都是青蓝大布,不过现在系鞋的带子也不用那
水红颜色的罢了,所以并不显得十分异样。独有三姑娘的黑底绿花鞋的尖头蒙上一层白布,虽然更显得好
看,却叫人见了也同三姑娘自己一样懒懒的没有话可说了。
然而那也并非是长久的情形。母女都是那样勤敏,家事的兴旺,正如这块小天地,春天来了,林里的
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
正二月间城里赛龙灯,大街小巷,真是人山人海。最多的还要算邻近各村上的女人,她们像一阵旋风,
大大小小牵成一串从这街冲到那街。然而能够看得见三姑娘同三姑娘的妈妈吗?不,一回也没有看见!锣
鼓喧天,惊不了她母女两个,正如惊不了栖在竹林的雀子..。堂嫂子们邀请一声“三姐”,三姑娘总是微笑
的推辞。
三姑娘的拒绝,本是很自然的,妈妈的神情反而有点莫名其妙了!用询问的眼光朝妈妈脸上一瞧,——
却也正在瞧过来,于是又掉头望着嫂子们走去的方向:
“有什么可看?成群打阵,好像是发了疯的!”
这话本来想使妈妈热闹起来,而妈妈依然是无精打采沉着面孔。聒聒的喧声,比站在近旁更能入耳,
虽然听不着说的是什么,听者的心早被他牵引了去了。竹林里也同平常一样,雀子..在奏他们的晚歌,然而
对于听惯了的人只能够增加静寂。
打破这静寂的终于还是妈妈:
“阿三!你老这样守着我,到底……”
妈妈不作声,三姑娘娇恼着:
“到底!什么到底不到底!我不欢喜玩!”
三姑娘同妈妈间的争吵,其原因都出在自己的过于乖巧,比如每天清早起来,把房里的家具抹得干净,
妈妈却说:“乡户人家呵,要这样?”偶然一出门做客,只对着镜子把散在额上的头毛梳理一梳理,妈妈
却硬从盒子里拿出一枝花来。现在,三姑娘眶子里的眼泪快要迸出来了,妈妈才不作声。
三姑娘,拿一束稻草,一菜篮适才饭后同妈妈在园里割回的白菜,坐下板凳三棵捆成一把。
“妈妈,这比以前大得多了!两棵怕就有一斤。”
妈妈哪想到屋里还放着明天早晨要卖的菜呢?三姑娘本不依恃妈妈的帮忙,妈妈终于不出声的叹一口
气伴着三姑娘捆了。
三姑娘不上街看灯,然而当年背在爸爸的背上是看过了多少次的,所以听了敲在城里响在城外的锣鼓,
都能够在记忆中画出是怎样的情境来。“再是上东门,再是在衙门口领赏……”忖着声音所来的地方自言
自语的这样猜。
三姑娘站起来,一二三四的点着把数,然后又一把把的摆在菜篮,以便于明天一大早挑上街去卖。
人一见了三姑娘挑菜,就只有三姑娘同三姑娘的菜,其余的什么也不记得,因为耽误了一刻,三姑娘
的菜就买不到手;三姑娘的白菜原是这样好,隔夜没有浸水,煮起来比别人的多,吃起来比别人的甜了。
我在祠堂里足足住了六年之久,三姑娘最后留给我的印象,也就在卖菜这一件事。
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
是旧的了,我从没有看见三姑娘穿过新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三姑娘在我们的眼睛里同我们的先生
一样熟,所不同的,我们一望见先生就往里跑,望见三姑娘都不知不觉的站在那里笑。
一天,三姑娘是卖青椒。这时青椒出世还不久,我们大家商议买四两来煮鱼吃——鲜青椒煮鲜鱼,是
再好吃没有的。三姑娘在用秤称,其中有一位是最会说笑的,向着三姑娘道:
“三姑娘,你多称一两,回头我们的饭熟了,你也来吃,好不好呢?”
三姑娘笑了:
“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
我们大家也都笑了;不提防三姑娘果然从篮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
“三姑娘是不吃我们的饭的,妈妈在家里等吃饭。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一个好
姑爷。”
我这样说。然而三姑娘也就赶跑了。
从此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到今年,我远道回家过清明,阴雾天气,打算去郊外看烧香,走到坝上,远
远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好像一塘春水,被微风吹起波皱了。正在徘徊,从竹林上坝的小径,走来两个妇
人,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应,而我即刻认定了是三姑娘!
“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
那妇人的话也分明听到。
再没有别的声息:三姑娘的鞋踏着沙土。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
头过去。
1924 年 10 月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姑娘八岁就死了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但文章并没有过多渲染人物命运的悲苦,而是在叙述母女二
人的生活时流露着淡淡的诗意。
B. “林里的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一扫“纸幡残片”的颓丧,是母女俩通过勤劳的
双手逐步改善自己生活的写照。
C. “再是上东门,再是在衙门口领赏……”三姑娘忖着声音自言自语,说明她内心对热闹场所也十分向往,
只不过被“乖巧”抑制住了。
D. “乡户人家呵,要这样?”是妈妈对女儿每天打扫房间的心疼,女儿出门做客,妈妈硬拿出花来逼得女
儿快哭了,也体现了妈妈强势的一面。
8.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我”的视角观察三姑娘,作为一位旁观者,描述了三姑娘的一些日常生活片段,这些片段衔接
自然,浑然无隙。
B. 文章两次提到雀子:第一次以雀喻人,突出两人的外在形象特征;第二次将雀子拟人化,通过写两人听
到雀子叫的感受突出内在心境。
C. 文章写三姑娘拒看赛龙灯,和妈妈争吵,通过表面的不和谐体现了母女间的互相体贴,深化主题,同时
展现民风民俗,吸引读者兴趣。
D. 文章用词表现力强,“像一阵旋风”“冲到那街”“硬从盒子里拿出”“抓起一把掷在”等形象地反映
出不同境况下不同人物的心理状态。
9. 三姑娘这个人物的内在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10. 这篇小说读起来非常接近散文,可以说是散文化了的小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7. D 8. B
9. ①勤劳能干,质朴善良。②乖巧懂事,孝顺节俭。③恬静温柔,含蓄内敛。
10. ①结构散文化,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②人物散文化,三姑娘的性格呈现出本真的原貌。③环境和
情韵散文化,着力渲染氛围和意境,充满诗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鸟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
整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魏正光..中。稍迁义阳那守。武卫将军进侠于帝,授左
中邮将。及帝西迁,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荥阳郑伟谓侠曰:“天下方乱,未知鸟之所集,何如东就妻
子,徐择木焉。”侠曰:“既食人禄,宁以妻子易困也?”遂从入关。除河北郡守,侠招履俭素,爱人如
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都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使,曰:“以口腹授人,
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岁时既积马递成群专职之
日一无所取人歌曰裴公贞惠为世规矩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迁户部中大夫。时有奸吏主守仓储,
积年隐没至千万者,及侠在官,励精发擿,数旬之内,奸盗略尽。转工部..中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
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故,对曰:“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侠闻
之,许其自首。贵自言隐费钱五百万。侠尝遇疾沉顿,士友忧之,忽闻五鼓,便即惊起,顾左右曰:“可
向府耶?”所苦因此而瘳。晋公宇文护闻之曰:“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逐愈,此岂
非天佑其勤恪也?”又司空许国公宇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徽并来候侠疾,所居第屋,不免霜露,贵等还,
言之于帝。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奴隶耕牛莫不备足。缙绅..咸以为荣。卒于位,谥曰贞。
(节选自《北史·裴侠传》)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岁时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人
歌曰/裴公贞惠/为世规矩/
B. 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人私/并收庸为市官马/岁时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人
歌曰/裴公贞惠/为世规矩/
C. 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岁时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人
歌曰/裴公贞惠/为世规矩/
D. 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岁时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人
歌曰/裴公贞惠/为世规矩/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河东,在今山西一带,河东中的“河”与《寡人之于国也》中“河东凶”的“河”相同。
B. 正光,皇帝的年号,自汉武帝始,古代帝王在位年间大多用所取的年号来纪年。
C. 工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主要掌管营造工程、土地赋税等事项,长官为工部尚书。
D. 缙绅,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裴侠忠孝兼备,不肯改变志向。裴侠年少丧父,哀伤过度,有如成年人;皇帝西迁,有人建议他去寻找
妻子儿女,另谋出路,他却毅然跟随皇帝入关。
B. 裴侠爱民如子,生活勤俭朴素。他任河北郡守时只吃粗菜淡饭,郡里安排三十个渔夫、猎人供郡守驱使,
他不愿为口腹之欲而驱使百姓,便全部免去。
C. 裴侠公正执法,纠正不良风气。裴侠任户部中大夫,有不法官吏主管仓库储备,贪污千万钱,裴侠振作
精神,揭发检举,短期内便将奸盗完全消除。
D. 裴侠病势沉重,仍然一心奉公。裴侠曾患重病,朋友为之担心,他忽然听到五更的鼓声,随即惊起,询
问是否要到府衙,疾病因此痊愈。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
(2)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奴隶耕牛莫不备足。
15. 文章描写李贵哭泣一事有何用意?请概括说明。
【答案】11. B 12. C 13. C
14. (1)举起手来指着这些乌鸦就说话了,后来就博闻强识特别聪明,跟一般儿童不同。
(2)皇帝怜悯他贫苦,于是为他建房屋,并且赐给十顷良田,奴隶、耕牛等没有什么不备足。
15. 侧面烘托出裴侠的清廉和治理管理的严格,同时也表现出裴侠的严厉而有度。
李贵因为自己所掌管的事务“多有所费”,担心裴侠会治他得罪,于是哭泣,裴侠听说后,允许李贵自首,
通过这一事件从侧面表现了裴侠的严厉之名远播,在处理李贵这件事上也表现看出其宽严有度。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登鹊山①
陈师道②
小试登山脚,今年不用扶。
微微交济泺③,历历数青徐④。
朴俗犹虞力,安流尚禹谟。
终年聊一快,吾病失医卢⑤。
【注】①鹊山:因扁鹊而得名。②陈师道:元符三年任棣州教授。此诗作于棣州任上。③济泺:济水和泺
水。④青徐:指青州和徐州。⑤医卢:这里代指名医。
16.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试”暗示诗人因患病身体虚弱,“不用扶”承前点出“试”的结果。
B. 三、四句写景,由远观变为近看,济水、泺水隐隐约约,青、徐二州历历在目。
C. 五、六句写诗人看到的景象令他想起虞舜治理的盛世,大禹治理的山川。
D. 全诗抒情方法丰富多样,颔联借景抒情,颈联用典抒情,尾联直抒胸臆。
17. 请简要概括整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6. B 17. ①诗人登山时的喜悦舒畅之情。②诗人眺望美景的愉悦心情和回忆英雄的快意。③诗
人面对无情的现实生活时的辛酸和无奈。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为文章增添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语“沧海一粟”意为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苏轼《赤壁赋》中发出类似感
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饥饿
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使乞丐也会拒绝。
【答案】 (1). 地崩山摧壮士死 (2).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 寄蜉蝣于天地 (4). 渺沧海之
一粟 (5). 呼尔而与之 (6). 蹴尔而与之
三、语言文字运用(19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遥想古代士大夫,衣带飘飞间腰际上悬垂的一方绶玉闪烁其中,环佩叮当,未
见其人而先闻其声,令人心生无限遐想。到了民国时期,旗袍加上玉饰的装扮,更是将玉婉约娴静优雅的
千古神韵演绎得 。玉是有灵性的。白落梅说:“其实每块玉都在寻找它真正的主人,纵然走过
山重水复的乱世红尘,有一天也会和你 ,相约和你同游这烟火人间,那么,在有限的时光里,
等待或者寻找,那块属于自己的玉吧,不求地老天荒、①只求一世情长。”②与玉的一次倾心相遇,是经
过百转千回、踏过千山万水后 的惊喜与感恩。人与玉的长期亲切接触,玉的品质秉性渐渐与人
的性情合二为一,密不可分。失散多年的亲人,仍然可以凭着这块玲珑的贴身物品,找回失落多年的亲情。
当我们在欣赏一款千年国宝古玉时,不仅仅是欣赏它 的风韵;③心中油然而生的更是一种强烈
的民族自豪感,中华五千年文明沉淀的源远流长的玉文化、④以及炎黄子孙不屈不挠、宁折不弯的民族精
神。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淋漓尽致 萍水相逢 豁然开朗 美轮美奂
B. 淋漓尽致 不期而遇 蓦然回首 巧妙绝伦
C. 酣畅淋漓 不期而遇 豁然开朗 巧妙绝伦
D. 酣畅淋漓 萍水相逢 蓦然回首 美轮美奂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通过人与玉的长期亲切接触,玉的品质秉性渐渐与人的性情合二为一,密不可分。
B. 人与玉的长期亲切接触,使玉的品质秉性渐渐与人的性情合二为一,密不可分。
C. 人与玉的长期亲密接触,使玉的品质秉性渐渐与人的性情合二为一,密不可分。
D. 通过人与玉的长期亲密接触,使玉的品质秉性渐渐与人的性情合二为一,密不可分。
21. 文中四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9. B 20. C 21. B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压胜钱并非流通货币,只是大都外圆内方,形同古钱币,由民间或官方铸钱局用青铜或黄铜等铸造,
故而被称为“钱”,类似于现代流行的“纪念币”。① ,就是压制邪魔取得胜利的意思。人们最
初制造压钱,是为了驱邪禳灾、祈福迎祥。因为许多压胜钱图案精美,民间也称之为“花钱”。压胜钱诞
生于西汉,盛行于明清。随着时代发展,其用途越来越广,内容和种类越来越丰富。纵观历朝历代的压胜
钱,不同的图案、造型,多是当时习俗时尚的表现,因此对考察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民俗、文化都具有
很好的参考价值。
压胜钱中有一种内容丰富的吉语钱。其② ,背面浮雕的图案与之相呼应。有祈福视寿的,正
面刻写“福寿康宁”“长命百岁”等,背面浮雕传统题材“松鹤图”“寿星图”等;有祝贺金榜题名官运
亨通的,正面有“状元及第”“指日高升”等吉语,背面为“魁星北斗图”“如意图”等;③ ,
正面有“日入千金”“其德乃昌”等贺词,背面为“金玉图”“称心如意图”等。吉语钱,是春节时压岁
钱的首选。
22.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23. 请合第一段文字为“压胜钱”下定义。不超过 60 个字。
【答案】22. ①所谓“压胜”②正面为四个字的吉祥话③有商铺开张祈求买卖兴旺的
23. 压胜钱是一种外圆内方形同古钱币,由民间或官方铸钱局用青铜或黄铜等铸造,具有驱邪禳灾、祈福迎
祥作用的“纪念币”。
四、写作(60 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过年真高兴啊!”春节前夕,90 岁的陈金英老人还清了最后一笔债务。最近,她用 10 年时间还
款 2077 万元的事刷爆网络。浙江丽水的陈金英老人曾是当地一名小有成就的企业家。退休后,她创办专门
为老年人做羽绒服的服装厂,生意最好时一年利润上百万元。后来,由于错误估计市场形势等原因,陈金
英欠下了 2000 多万元的债务。面对别人劝说其申请破产的建议,陈金英果断拒绝:“这哪成啊,欠了别人
钱是一定要还的!”在变卖厂房和个人资产以后,陈金英还欠债 300 多万元,为此,地不得不上街摆摊,
通过出售库存积压的羽绒服来还债。陈金英的最后一笔欠债,是自己的侄子借给她的钱。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感悟?请结合你的思考,给陈金英老人写一封信,说说你的感受。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给“诚信奶奶”的一封信
奶奶:
您好!
“你借钱给我这么多年,现在我赚回来了,还给你。”您的这句话深深的感动着我,请让我称呼您“诚
信奶奶”。言不信者,行不果。10 年还清 2077 万元欠款,您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感动,也给所有人上了一堂
生动的“诚信”必修课。
“诚信”二字一直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传统美德。“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从几千年前开
始,我们的古人就知道了诚信的重要性。而今奶奶您是诚信的担当者,您用 10 年的时间还清了 2077 万元
的债务。为了支付工人的工资,您拖着年迈的身体,在街头、公园摆摊卖羽绒服,即使在寒冬时节,也每
天 5 点多钟就起床,并且在户外经常一待就是一整天。您肩上扛起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责任,用自己的实际
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建设诚信社会,是我们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所追求的目标,它关乎着群众的利益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的完
善。当下社会,充斥着太多不诚信的行为。尤其是现在网络上的直播带货,许多主播打着“土特产”“特
色小吃”甚至是“网红食品”的噱头来吸引顾客购买,但是许多人买到手之后,却发现实物与宣传相差甚
远,而那些食品在网上售空之后就会立即下架,让人们找不到商家或找不到售后,这样的情况,也让群众
们饱受困扰。
民无信不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代代相传。市场经济时代,
诚信也是经济活动的道德基础和最基本原则。奶奶您的言行,彰显了弥足珍贵的品质,令人为之动容。
“德不孤,必有邻”。讲诚信、凭良心、有担当,社会上有这种君子之风的人并不鲜见。在感动中国
2010 年度人物评选中,来自湖北的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以他们接力送薪的事迹,感动了全中国。2010
年 2 月 10 日,在北京当包工头的哥哥孙水林为了赶在过年之前把工钱发到农民工手里,冒着风雪返乡,途
中遭遇车祸,一家五口不幸遇难,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强忍悲痛,来不及料理后事,赶在农
历大年三十返回家乡,将 33 万元工钱分文不少地交到农民工的手中。见贤思齐,奶奶您和“信义兄弟”共
同诠释了诚实守信的君子准则,堪称楷模。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诚信关乎着社会稳定的发展,也关乎着国家的形象。但无论今后社会如何
发展,诚信作为社会的基石永远不会改变。奶奶,让我们向您看齐,以您为榜样,积极的为构建诚信社会
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此致
敬礼!
XXX
X 年 X 月 X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