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名师课堂: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附:应考锦囊及典题训练)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营造意境、表达思想情感时所采用的特殊表现手法。
从近年的考查题型看,高考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从以下四大角度命题:表达方式、表
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下面将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做一个梳理,以便考生有系统
直观的了解。
一、表达方式
诗词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四种,其中以描写和抒情为主。
1.描写
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周围
的事物,使描写对象鲜明、突出,是侧面描写。具体有:(1)动静结合,即景物、事物的
动态和静态描写相互映衬,构成一种特殊的情趣,如“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2)虚实结合,指用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
在一起表达同一种情感,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3)白描,即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描画出鲜明生
动的形象,如“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
(4)細节描写,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如“洛阳城
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2.抒情
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加任何“附着物”,而
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
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
景交融),指作者对自己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
景物抒发感情。例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托物言志,也叫
借物抒怀,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例如“千岩
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瀑布联句》)。
二、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用典、抑扬、借古讽今、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
对比对照等。
1.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包
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情感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
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例如“想当年,金戈
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
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的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
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2.抑扬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但只突出强调其中一方面,以达到
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其抑扬关系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例如“闺中少妇不
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3.借古讽今
也叫借古喻今,指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例如“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
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这首小令列举了三个历史故事: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曹操兵败赤壁;班超在玉门关外耗
尽生命。作者借历朝历代一连串的战争说明,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最终总是百姓遭殃的事实。
4.衬托或烘托
指以乙衬托甲,使甲的特点更加突出,可分为正衬和反衬。如“今夜鄜州月,闺中只
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用小儿女的无知反衬妻子对丈夫的思念
之深、思念之苦。
另外,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如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象征指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
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如“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
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对比对照指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
比较,如“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
《越中览古》)。
三、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双关、互文等。高考对修
辞手法的考查,要求考生结合具体内容作具体分析,不能泛泛而谈。
1.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
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更形象、生动的作用。例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
魂”(林逋《山园小梅》)。
2.借代,指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
抽象,用特征代替本体。借代的运用可使语言简练、含蓄。例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
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
和花的凋零。
3.夸张,指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加突出鲜
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4.排比,指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三个及以上的句子或短语
接连说出来。例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
思》),诗句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5.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例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四、结构技巧
诗歌构思的立意常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常见的构思技巧有以景结情、卒章显
志、前后照应等。
1.以景结情,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结束诗
句。例如“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2.卒章显志,指作者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例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前后照应,指诗歌中对前面所写的内容作必要的回应,恰当使用此方法可使诗歌结
构显得紧凑而严谨。例如“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写
黄昏时分作者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
考题连线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小题。
太白岭
〔宋〕王安石
太白巃嵷①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注】①巃嵷(lóng sǒng):山势高峻的样子。
本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答:
【解析】回答本题,考生应侧重审题的角度。题干提到的“赏析其精妙之处”,隐含着
两层意思:一是只赏析“颈联”即可,不能言其他;二是要透过“景语”表达“情语”。“景
语”通过景物来传达,而景物的描写往往涉及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与思想感情。从动静的
角度,可知颈联上下句是动静结合,写出了太白岭的景色;从感官的角度,可知颈联既有听
觉描写,又有视觉描写;从表现手法看,可知颈联使用衬托手法,表现出太白岭的宁静;从修
辞手法看,颈联使用拟人手法,将人的心情与行为赋予动物,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答案】(1)动静结合。“鸟语乐”是动景,“溪水不动”是静景,写出太白岭宜人的
美景,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2)视听结合。“鸟语乐”诉诸听觉,“溪水不动”“鱼行迟”
诉诸视觉,描绘出太白岭动人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3)衬托。用“鸟语乐”
的欢闹反衬太白岭的宁静,用“溪水不动”“鱼行迟”衬托太白岭的清幽,表达了作者的欣
悦之情。(4)拟人。“鸟语乐”和“鱼行迟”,把人的心情与行为赋予鸟和鱼,具体可感,
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应考锦囊
解答“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这类题,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审题型
从题干的提问形式来看,题目类型主要有明考型和暗考型两种。所谓明考型,就是要
求考生直接答出诗歌的表达技巧,题干中明确含有“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抒情手法”
“表现手法”等信息;所谓暗考型,就是题干中不直接含有“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等提
示,而是以“如何写”“怎样写”“如何表现”“赏析”等用语来提问。例如“这首诗主要采
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析”,这属于明考型提问;“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
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则属于暗考型提问。
2.审范围
指鉴赏范围的大小。依照范围大小,题目可分为局部型和全诗型。局部型是指对诗歌
的某句某联(片)表达技巧的判断,全诗型是指对全诗表达技巧的判断。考生要先分清范
围,再进行答题。“整体看手法”,意思是鉴赏全诗的表达技巧要先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切入;
“局部看修辞”,意思是鉴赏局部的表达技巧要先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切入。例如“古人认为
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就属于局部型鉴赏。
3.审角度
此类题的提问角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宽)角度,即题干直接提问表达技巧是什
么;一种是小(窄)角度,即具体到描写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行文结构等。分清提问的大小角度是答题的关键,考生要注意不能混淆。例如“请从‘虚
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属于小角度提问;而“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
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属于大角度提问。
4.审数量
考生在答题时,要根据题干提示的相关信息,审清楚答题的数量,即要分清楚题干中
“一”与“些(多)”、“主”与“次”的区别。题干中说“哪种”,则只能答一种;题干中说
“哪些”,则要多角度切入,不能只答一种;题干中说“主要”(突出),则一般只答出一种,
至多两种。要求答一个的,绝不能答多个;要求答多个的,绝不能只答一个;要求答主要的、
突出的,绝不能答次要的、不突出的。这样,才能确保答题的规范和准确。例如“这首词
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考生应着重关注“最突出”
一词,答一种即可,不能多答。例如“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照野弥弥浅浪,横
空隐隐层霄两句的妙处”,则要求考生从多角度思考和权衡。
5.审步骤
考生在答题时,可实行“三步走”:指出表达技巧(是什么)——分析表达技巧(为什
么)——点明表达效果(怎么样)。此方法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题大都适用。
考题连线
1.(2020 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小题。
秋江送别
〔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请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
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
【解析】本题在提问方式上,属于大(宽)角度提问;在答题数量上,要求多角度、多
方面切入。首先,从意象的运用上,王勃的诗选用了“山”“水”,却将“一水”“山川”隐
于句中。而王昌龄的诗则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青山象征思念,明
月暗示友情,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
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意境开阔,具有鲜明的个性。
其次,在空间处理上,王勃的诗化近为远。“已觉山川是两乡”,由于离别,江水不再
是一个小区域,而成了两个不同世界的分界线,强调了心理距离之远。而王昌龄的诗则是
化远为近。云雨相同,明月共睹,使“两乡”为“一乡”,它蕴含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
心的深情厚谊。语意新颖,出人意料。
最后,在抒情方式上,“誰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王勃自问自答,以议论
的形式直接表达了别离的感伤。而王昌龄则以景作结,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一面是对朋
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了字里行间。诗人用乐观开朗
又深情婉转的语言,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这种“道是无情却有
情”的抒情手法,比一览无余的直说更加耐人寻味。
【答案】(1)在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内;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
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开阔。(2)在
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强调心理距离之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朓诗有“何
况隔两乡”);王昌龄诗则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是创新性的表达。(3)在抒情方
式上,王勃诗以议论直接表达,意尽句中;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余韵悠长。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小题。
谪官后却归故村,
将过虎丘,怅然有作
〔唐〕刘长卿
万事依然在,无如岁月何。
邑人怜白发,庭树长新柯。
故老相逢少,同官不见多。
唯余旧山路,惆怅枉帆过。
请赏析诗句“邑人怜白发,庭树长新柯”的抒情艺术。
【解析】对于解答本题,考生需厘清两个方面的思路:(1)从审范围(区间)角度来
看,它属于局部型鉴赏,明确了赏析的内容;(2)从数量来看,题干明确了答题的数量,
要求考生从抒情艺术这“一个”而非“多个”角度进行赏析。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接抒情和
间接抒情,考生在答题时要从这两个角度入手,指出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邑人怜白
发”写作者生出白发,一个“怜”字直接体现出作者对年老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惆怅茫
然;“庭树长新柯”是写景,描绘了院中的树木长出了新的枝干,呈现出一派生机。这句和
前一句形成对照,用新枝和人的年老对照,是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作者被贬后的哀怨之情。
【答案】“邑人怜白发”属于直抒胸臆,点明作者生出白发,从而体现出作者对年老的
感慨,以及对生命的惆怅茫然。“庭树长新柯”一句是写景,描绘了院中的树木长出了新的
枝干,呈现出一派生机。这里用新枝与人的黯然衰鬓相对照,以乐景衬哀情,使垂垂老者
更显憔悴不堪。这两句诗体现了作者因被贬所遭到的打击之重,流露出哀怨之情。
拓展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小题。
晚泊岳阳
〔宋〕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此诗中有对渔歌的描写,而《琵琶行》一诗中有对乐声的描写,两首诗对音乐的描写
有哪些相通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小题。
虞美人
〔宋〕舒亶①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浮生只合尊
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②。
注:①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②赠我江
南春色一枝梅:南朝宋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
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本词是如何表现词人思想感情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