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2小题,共64.0分)
1.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B.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 D.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2.细心的小明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加热速度太慢,这时可以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火焰更旺,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分析其原理(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3.学习化学让你知道,生活中缓慢氧化的例子很多,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酒和醋的酿造
C.常温下过氧化氢慢慢分解 D.农家肥料的腐熟
4.下列物质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天然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液化石油气
5.野炊时,人们常将木材架空起来燃烧,其目的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6.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塑料老化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金属的锈蚀 D.动植物体的腐烂
7.下列灭火方法中,与“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相同的是( )
A.用高压水枪灭火 B.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C.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森林着火时砍掉旁边的树木形成隔离带
8.如图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A.可燃物 B.氧气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
9.燃着的小木条在空气中用力甩一下能熄灭,其原因是( )
A.清除了可燃物 B.隔绝了氧气
C.小木条的着火点升高 D.温度降到小木条的着火点以下
10.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为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氧气、温度有关,其中证明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有关的实验是( )
编号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装
置
现象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燃烧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11.遇到火灾时,正确处理火险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错误的是( )
A.如果是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C.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D.遇森林着火时向逆风方向逃离
12.图中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小莹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能说明燃烧与氧气的关系的是( )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3.目前,大多数烧烤店都是用空心炭作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心炭具有可燃性 B.空心炭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因此要注意通风
C.向空心炭扇风能使其着火点降低 D.将炭做成空心有利于充分燃烧
14.一个烟头可能引起一场火灾。烟头在火灾发生中的“罪状”是( )
A.提供可燃物 B.提供氧气
C.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5.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B.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D.现象③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16.利用“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熄灭蜡烛的是( )
17.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a与b对比实验,可研究不同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不同
B.图1中c和图2中d的对比实验,可研究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C.图1中a与c对比实验,可研究水对反应的影响
D.图1和图2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18.下面对表中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灭火实例
灭火原理
A
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空气或氧气
C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
隔绝空气或氧气
D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
A.A B.B C.C D.D
19.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实验桌上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
C.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扑灭 D.电视机着火--用水扑灭
20.下列变化属于剧烈氧化的是( )
A.呼吸作用 B.火药爆炸 C.酿制米酒 D.食物腐烂
21.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太阳能 B.潮汐能 C.地热能 D.石油
22.把煤块粉碎使其充分燃烧的目的是( )
A.提高煤的利用率 B.减少氧气的消耗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减少酸雨的形成
23.用水灭火的原理是( )
A.降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使可燃物变为不燃物 D.既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又隔绝空气
24.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C.清除可燃物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5.煤燃烧时往往会产生黑烟,可能的原因是( )
A.煤属于混合物 B.煤没有与氧气接触
C.燃烧时氧气不充足 D.温度没有达到煤的着火点
26.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新型涂料,在发生火灾时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 )
A.可以燃烧 B.隔绝了空气
C.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 D.清除了可燃物
27.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等火灾的灭火器是( )
A.泡沫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二氧化碳灭火器 D.水基型灭火器
28.成语“釜底抽薪”所包含的化学灭火原理是( )
A.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B.撤离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29.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C.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D.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30.小琴在折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纸船没有燃烧的主要原因是( )
A.纸不是可燃物 B.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C.没有与氧气接触 D.水能灭火
31.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钢铁生绣 B.动物的呼吸作用 C.食物腐败 D.火药爆炸
32.小徐根据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有关该实验和装置的分析合理的是( )
A.烧杯中的热水只能起到升高可燃物温度的作用
B.湿棉花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试管
C.试管内外的白磷现象不同,因为其着火点不同
D.对实验的分析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条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3.下列各组物质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______。
A.氢气和甲烷 B.一氧化碳和氮气 C.氢气和氧气 D.______。
34.传统的燃料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如煤、______和天然气。
35.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1)______ (2)______(3)______。
36.我国国务院在2000年2月批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这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工程,其中“气”是指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
(1)如图,集气瓶里盛有甲烷,U形管左右液面相平,将整个装置放置在阳光之下一定时间,液面______,再将该装置放入黑暗中,若观察到液面仍保持原状,即可证明甲烷是温室气体。
(2)天然气管道在第一次输送到用户家里时必须先在管道内充满氮气,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37.家庭自助烧烤时常用机制炭(如图)做火源,它空心,可以用固体酒精引燃。
(1)机制炭做成空心的目的是______。
(2)这里不直接点燃机制炭,而采用固体酒精引燃的原因是______。
38.请从燃烧条件角度解释以下防火安全提示。
(1)冬季进入山林时禁止携带火种,原因是______。
(2)定期清理抽油烟机管道内的油污,原因是_____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39.利用下列物质和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燃烧的条件。
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一些物质的着火点如表所示。
物质
密胺
无烟煤
木材
红磷
着火点/℃
790~810
700~750
250~330
240
(1)实验1:研究达到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完成该实验可以选取的两种物质是______。
(2)实验2:将红磷置于薄铜片上,用沙土覆盖,加热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再拨开沙土,红磷燃烧。红磷燃烧的原因是______。
40.某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做了“烧不坏的棉布”的实验,研究有关燃烧的问题。利用医用酒精、水、棉布和一些玻璃容器等,将酒精配成不同体积分数的溶液,把棉布剪成大小相同的若干块,均浸透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展开、点火。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所津酒精体积分数
95%
80%
70%
50%
20%
10%
燃烧情况
酒精烧完
棉布烧坏
酒精烧完,
棉布部分发黄
酒精烧完
棉布无损
不燃烧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推测实验2的酒精是否燃烧完?______;实验6的燃烧情况是______。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实验4的原因:______。
(3)在实验室里酒精灯内有酒精,但常发生点不着酒精灯的现象,你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
1.D 2.D 3.C 4.C 5.D 6.B 7.A 8.C 9.D 10.C 11.A 12.B 13.C 14.C 15.C 16.A 17.A 18.A 19.D 20.B 21.D 22.A 23.D 24.B 25.C 26.B 27.C 28.B 29.B 30.B 31.D 32.D
33.C CO和空气
34.石油
35.可燃物 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36.左低右高 除去管道中的空气,以防止点燃天然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时发生爆炸
37.增大炭与氧气(空气)的接触面积 固体酒精的着火点比机制炭的低,更容易被点燃
38.防止温度达到着火点(或火种引燃其它可燃物);移除了可燃物
39.木材和无烟煤或无烟煤和红磷 与氧气接触
40.酒精烧完 不燃烧 ④酒精溶液中含水量较多,酒精燃烧引起水分蒸发吸热,使棉布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故棉布不能燃烧 用完酒精灯时未盖灯帽导致酒精挥发,灯芯上水分过多
第二节 化石燃料的利用
一、选择题
1.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2.环境、能源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
B.大多数铁矿石中的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增强温室效应
D.太阳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
3.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是可再生能源 B.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
C.都属于混合物 D.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4.哈尔滨市计划在近几年内将市民家用煤气改换成来自大庆市的天然气。下列关于天然气这一能源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和氢能、太阳能都是新能源
B.天然气的使用不会引起温室效应
C.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的能源
D.天然气是当今世界很重要且又较洁净的气体燃料之一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石油加工产品的是( )
A.煤油 B.煤焦油 C.汽油 D.液化石油气
6.2011年4月,墨西哥湾石油泄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石油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从中可炼制出多种燃料。下列燃料不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是( )
A.煤油 B.柴油 C.酒精 D.汽油
7.如图是一幅贴在汽车加油站的宣传广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玉米生产的乙醇可添加在汽油中作汽车燃料
B.玉米汁可作汽车燃料
C.推广玉米生产的燃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
D.推广乙醇汽油可适度减轻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8.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目前在燃料的使用和汽车制造技术方面还不能采取的措施为( )
A.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充分燃烧
B.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C.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D.广泛使用氢气作燃料,减少环境污染
9.发展离不开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
B.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C.“西气东输”工程让扬州居民用上天然气,对改善扬州环境有益
D.天然气、石油、氢能、生物质能是迫切需要人们开发的新能源
10.下列物质:①CO2、②氟利昂、③CO2,排入大气将造成环境污染,污染的后果有:(Ⅰ)破坏臭氧层;(Ⅱ)产生温室效应;(Ⅲ)形成酸雨。污染物与所造成的后果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Ⅰ) B.②(Ⅰ) C.①(Ⅲ) D.③(Ⅱ)
二、非选择题
11.由于人类过度使用化石燃料,已造成全球温度升高,异常气候频繁发生。为了减缓全球温室效应增强,各国都在提倡“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也就是说在生产和生活中要减少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请你就如何进行“低碳生活”提出三点建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图所示)。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煤在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为了减少煤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可设法把煤转化成清洁的燃料。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煤层可制得较洁净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煤气厂常在家用水煤气中掺入少量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
13.我们已经学习过“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探究,下面请你回忆:
①实验时老师给你提供了两个集气瓶,一个是充满了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
②回忆实验过程,完成下列空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加入的物质
水
SO2+水
a.
无现象
b.镁条或锌粒
无现象
c.
无现象
溶液里有气泡产生
③探究结论:酸雨对森林有破坏作用,使植物枯萎,酸雨还能腐蚀用_______、________做成的雕像以及金属制品等。
④反思与评价:煤燃烧时会排放出________、________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后会形成“酸雨”,为了防止“酸雨”的产生,保护我们的大自然,请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B
解析:铁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3.A
解析:化石燃料是蕴藏量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由于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完全燃烧时都会有CO2生成。
4.D
解析: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是新能源,A错误;化石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储量有限,C错误;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CO2会引起温室效应,CH4本身也会引起温室效应,相对于煤和石油,甲烷是最重要又较洁净的气体燃料。
5.B
6.C
解析:现阶段制备酒精的原料以淀粉和纤维为主,通过各种酶的催化作发酵而产生。
7.B
解析:乙醇汽油可作汽车燃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能源危机,也可减轻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但玉米汁不能作为汽车燃料。
8.D
解析:A、B、C都是针对当前汽车尾气采取的切实可行的措施,而D中氢气作为一种理想的燃料目前还不能广泛使用。
9.D
10答案:B
11.(1)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或节约燃料)
(2)以步代车(或多乘公交车或少开私家车)
(3)节约用电(或夏天不要把空调温度调得太低,或冬天不要把空调温度调得太高)
(4)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5)节约用水
解析:本题考查“低碳生活”的建设。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较多。解答时可以从节约纸张、避免乱砍滥伐,节约用电、节约用水,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等方面回答即可。
12.(1)使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燃烧更为充分
(2)C+H2OCO+H2 便于发现煤气是否泄漏 解析: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物质燃烧越充分,煤块做成蜂窝煤,更充分利用资源。由于CO是有毒气体,CO、H2又是易爆气体,两种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泄漏后不易察觉,易发生危险,故加入有气味物质。
13.①SO2气体空瓶(可颠倒)
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a.植物叶子、果皮
植物叶子、果皮枯黄
溶液里有气泡产生
c.大理石或石灰石
③大理石 石灰石
④SO2 NO2 煤先脱硫再燃烧或工厂的废气进行处理后再排放等(任写一条合理答案即可)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1.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警示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危害。现已证实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
A.O2 B.N2 C.H2 D.CO2
2.把鸡蛋放在下列某物质中。可以制作“无壳鸡蛋”。该物质是( )
A.食盐 B.白酒 C.食醋 D.酱油
3.有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其中几句是“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她躯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诗中所赞美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可由甲烷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
B.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定
C.二氧化碳在实验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浓硫酸反应制备
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6.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A.先变红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蓝后变紫
7.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 Ertl),以表彰他搞清了气体在固体表面怎样发生的化学反应,埃特尔研究的成果之一是对CO催化氧化过程的研究,即一氧化碳在铂催化剂作用下的氧化反应,这一反应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CO COad,O2 2Oad,COad+Oad →CO2。式中标有ad的物质表示吸附在金属铂表面的原子或分子,对上述反应过程的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
A.CO和COad不是同种物质
B.该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
C.这一反应原理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会使汽车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
D.从反应效果看,CO与O2不用点燃反应也能进行
8.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发生装置可能相同 B.反应条件相同
C.气体收集方法可能相同 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9.下面为自然界中碳循环示意图。
(1)海洋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其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碳可以跟水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请根据上图简述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各写出一条即可):
利: ;
弊: 。
10.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图,据图回答:
(1)集气瓶中导管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_处(填“a”或“b”)。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检验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己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实验操作与现象)。
1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
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完成下表:
气体
药品
装置组合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氧气
氯酸钾和
二氧化锰
氢气
A、C
二氧化碳(干燥)
大理石和
稀盐酸
⑵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2NO+O2==2NO2)。为了收集纯净的NO气体,利用如图所示仪器Ⅰ、Ⅱ,用胶管将_ _ (填导管口字母)与c相连组成收集装置。收集时,应先在Ⅰ中 。
1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 ;b ;
(2)广口瓶A中的药品,属液态的是 ,块状固体是 。
(3)实验中,观察到广口瓶B中发生的现象是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在广口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5)D中的蜡烛, 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 且 的性质。
13.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A、B两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验的方案。
(一)A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Ⅰ:纸花变红,Ⅱ: ,Ⅲ:纸花不变色,Ⅳ: 。
(2)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了什么? 。
(3)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用文字叙述)。
(4)写出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二)B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图所示。可以看到紫色的石蕊试液 。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
(三)请你对A、B两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进行评价:
(1)哪个同学的方案合理_____________;
(2)方案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____ __。
参考答案
1.D 2.C 3.B 4.A 5.B 6.A 7.A 8.C
9.(1)CO2+H2O=H2CO3 (2)利:光合作用(或化工生产的原料) 弊:温室效应(或改变空气组成)
10.(1)a (2)CaCO3+2HCl=CaCl2+H2O+CO2↑ (3)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熄灭;b.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棒放在集气瓶口,看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1.(1)
(2) b 装满水
12.(1)长颈漏斗 烧杯 (2)稀盐酸 石灰石或大理石 (3)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4)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CO2+H2O=H2CO3 (5)低的 不可燃 不助燃 密度比空气大
13.(一)(1)纸花不变红 纸花变红 (2)酸性物质能使石蕊变红,水不能使石蕊变红(3)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而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的碳酸能使石蕊变红 (4)CO2+H2O=H2CO3
(二)变红
(三)(1)A同学的实验方案合理;
(2)A同学进行了多个对比实验,通过观察小花颜色的变化可以说明:紫色石蕊变红不是水作用的结果,也不是二氧化碳作用的结果,而是酸作用的结果,二氧化碳溶于水一定生成了具有酸性的物质。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一、选择题
1.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正确的是( )
2.如图所示,打开“雪碧”瓶,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溢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3.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微型实验的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多选)
A.滴加稀盐酸后,大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B.a处的溶液先变红,一段时间后又变紫
C.烧杯中的蜡烛由上而下先后熄灭
D.b处澄清的石灰水开始时逐渐变浑浊
二、填空题
4.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 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
(2)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填字母,下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其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接口字母从左至右连接)若用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________装置收集。
5.用如图的实验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l)指出装置A中的错误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
(2)纠正错误后,完成以下实验内容:①若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装置A与装置C中的导管连接顺序是a--______,观察到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_。②装置A与装置B连接,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参考答案
1.B 2.B 3.AD
4.(1)锥形瓶 水槽 (2)A acbg D或E
5.(1)药品使用硫酸;长颈漏斗下端未伸到以下
(2)d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