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1.
水
的三态变化的实质:
物理变化的实质
数目
大小
距离
排列方式
物理
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
和
不
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
和
分子的
。这样的变化
是
变
化。
水
水蒸气
在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
分子本身不变,分子的
间隔
和
排列方式
发生改
变。
自学解决问题
1
:
路边斑斑水迹
,在太
阳光照下,一会儿就消失得
无影无
踪
了,这是什么原因?你能试着从微观上解释
这一
现象吗?
水蒸发
水蒸发时:水
分子
获得太阳光的能量后,
运动
加快,
克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离开液体表面,变成水蒸
气。
自学解决问题
2
:
水
烧开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水滴
滴下
。这是什么原因?你能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这一个过程?
水蒸气冷凝
烧水时:
水
分子
获得能量,离开水面向锅盖
运动
,当
遇到冷的锅盖后失去能量,
运动减慢
,由于分子
间相
互作用彼此靠近,凝结成水滴。
2.
分
子的性质
(
1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
小;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如
水、氧
气、
氢气。
(
2
)分子间有
间隔,
存在着
相互作用;
(
3
)分子有能量,总在不停地
运动。
(
1
)打
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足球
内
(
2
)食
醋在空气中放
置一
段时间后,醋的酸
味会
变
淡
(
3
)酒
精温度计的液柱随温度的升降而升降
(
4
)一
滴水中有约
10
21
个水分子
(
5
)
20mL
水
和
20mL
酒精
混合,所得混合液
体的
体积小于
40ml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很小
分子间有间隔
下列事实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二、水的天然循环
水通过
水分子的运动
导致
水的
三态变化,
通过
水的
三态变化
实现水的天然循
环。
通过
水分子的运动
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又完
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谈收获
:
通过
今天的学习,你在
知识、实验、自己的体会
等方面有哪些收获呢?互相说一说吧!
1.
水
的三态变化的实质:
物理变化的
实质
:
在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
分子本身不变,分子的
间隔
和
排列方式
发生改变。
水的三态变化时:水分子不变(水分子的数目和
大小不变
),水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改变
。属于物
理变化。
2.
分
子的性质
(
1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
小;
(
2
)分子间有
间隔,
存在着
相互作用;
(
3
)分子有能量,总在不停地
运动。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如水,氧气、
氢气。
三、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地球表面约
71%
被水覆盖着,地球上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
1.39
×10
18
m
3
。
(
1
)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
(
2
)地球上的
淡水储量很小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占地球总储水量的
97
%;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
2.53
%,
可利用的淡水
约占淡水总量的
13
%,
占全球总储水量的
0.3
%。
天然水的成分
泥沙(不溶性杂质)
水
(一)净化天然水
颗粒较大的
不溶
性杂质
颗粒较小的
不溶
性杂质
细菌、微生物
可溶性的矿物质
1.
沉降
净化天然水
除去
颗粒较大的
不溶性
杂质。
吸附沉降
(
1
)类型
静置沉降
(
2
)作用
(加
明矾
)
2.
过滤
除去
颗粒较小
不溶性
杂质。
(
1
)作用
:
(
2
)注意事项
:
一贴
二低
三靠
滤纸要
贴
近漏斗内壁
滤纸边缘
低
于漏斗边缘
漏斗内的液面
低
于滤纸边缘
漏斗末端
靠
在烧杯内壁
烧杯紧
靠
在玻璃棒上
玻璃棒
靠
在三层滤纸上
玻璃棒的作用:
引流
过滤是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的
方法。
3.
吸附
除去水中
有色有味
的物质
(
1
)作用
:
(
2
)方法
:
加
活性
炭
……
物理变化
细菌、微生物
4.
杀菌
消毒
除去水中细菌、
微生物。
(
1
)作用
:
(
2
)方法
:
加
氯水
、通
氯气
、加漂白
粉
……
天然水
沉降
过滤
吸附
杀菌
自来水
天然水
沉降
过滤
吸附
杀菌
自来水
自来水生产过程
5.
蒸馏
除去可溶性杂质
蒸馏
水
2.
过
滤
除去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1.
沉
降
除去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
4.
消
毒杀菌
除
去细菌、微生物
5.
蒸
馏
除去可溶性杂质
净化天然水的步骤和作用
3.
吸
附
除去有色、味的杂质
(二) 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是由
一种物质
组成的
物质。
混合物是由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组成的
物质。
1.
纯
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
混合物
2.
混
合物的分离方法
过滤
蒸馏
蒸发
结晶
(三)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水污染的来源
:
1.
工业废水;
2.
生活污水;
3.
农业不合
理地使
用农
药和化肥。
多识一点:
(四)
硬水和软水
1.
硬
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
2.
硬
水软化的方法:
(
1
)蒸馏
(
2
)煮沸
用
肥皂水
,产生
泡沫
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
水。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知识回顾:
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
象。
(
1
)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晒干
了;
(
2
)把两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红
了。
我们
已经知道,水在加热时变成水蒸气。水的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间隔改变。而“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这一事实始终没变。
那么,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有所不同呢?
一、水的分解
水的电解实验
问题一
:
水
通电会发生什么变化?
现象:
1.
电极上产生无色的气体,正负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1
:
2
;
2.
正极上产生无色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
火焰。
文字表达式:
水 → 氢气 +氧气
通电
(
H
2
O H
2
O
2
)
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后,产生氢气和氧气,消耗电能,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①
②
电
解水正极产生的氧气和负极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为
1:2
(
可简单记忆为“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
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
在直流电作用下,水分子被破坏,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可见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被破坏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
电解水反应的实质:
化学变化的实质
旧分子
原子
新分子
[
练
]
下
图是某同学自己设计的装置:用大塑料瓶子截去瓶底,留瓶口一段约
8
cm
~
10cm
,
瓶口配一胶塞由里往外塞紧。
A、B
两极是用镀铬曲别针伸直做成,由塞子露头处连接导线。试回答:
(1)其所用电源为
电,由图
可知
A
端为
极。
(2)当
A
端相连接的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
,
可
用
来检
验。
(3)如果与
B
端气体的体积为8
mL,
则与
A
端气体的体积为
。
直流
正
氧气
带火星木条
4
mL
由
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跟踪练习:
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吗?为什么?
A
.
泥
水过滤得到泥和水
B
.
镁
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
C
.
石
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
.
氧
化汞加热后变成汞和氧气
我发现:
判断分解反应的
方法:
1
.
化学变化;
2
.
一
种反应物多种
生成物。
二、氢气的燃烧
现象:
1.
燃烧放热,发出淡蓝色火焰
2.
(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文字表达式:
氢气 +氧气 → 水
点燃
(
H
2
O
2
H
2
O
)
1.
纯
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
产生
色
火焰,罩在火焰上方干冷的烧杯壁上有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为
。
2.
水
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又生成水,这说明水是
由
组成
的。
及时反馈
三、化学反应的类型:
分解反应:
一种物质变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化学反应。
化合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变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一变多
AB → A + B
多变一
A + B → AB
1.
下
列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氧化钙
+
水 → 氢氧化钙
B.
一
氧化碳
+
氧气 → 二氧化碳
C.
甲
烷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D.
氨
气
+
氯化氢 → 氯化铵
C
试一试
2.
下
列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碳酸钙 → 氧化钙
+
二氧化碳
B.
碳酸氢铵→ 氨气
+
水
+
二氧化碳
C.
氧化钠
+
水→ 氢氧化钠
D.
铜绿→ 氧化铜
+
二氧化碳
+
水
C
3.
下
列关于各种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
糖和水混合是化合反应
B.
氢
气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
C.
水
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是分解反应
D.
黄
泥水经过过滤分成泥和水是分解反应
B
四、分子与原子:
分子: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的最小
粒子。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
最小
粒子。
(一)定义:
(二)联系与区别:
分子由原子
组成;
化学变化
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
分。
(三)物理变化
中分子没有变,化学变化中分子变了,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的
过程。
不是
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例如:金属(金银等)、稀有气体(氦、氖等)、金刚石和石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物质的性质
1.
物
理性质:
2.
化
学性质
:
物
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
不
需要发生化学变
化
就
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铁
能
生锈、铜
能
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煤和木柴
能
燃烧
等。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吸附性
等。
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记)
1.
熔
点和沸点
熔点
:物质熔化
时的温度 (固→液)
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液→气)
2.
密
度
密度
:物质单位体积的
质量密度的单位:
g/cm
3
交流讨论
物质有许多性质,如
颜色、状态、密度、硬度、腐蚀性、熔点、毒性、可燃性、稳定性等
请你将上述性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分类。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熔点
腐蚀性、毒性、可燃性、稳定性
物质变化与性质的区分
物质的性质:描述时,常在表达中有“
能、能够、可、可以、难、易、会
”等关键词存在,表示物质具有某种能力。
如:纸张
能
燃烧
、碱
式碳酸铜受热
易
分解
、酒精
可以
挥发、
铁
能
生锈
等。
判断原则
:
1.
根
据文字叙述先判断是
变化
还是
性质
。
2.
根
据这一过程,
有无新物质
生成,进一步判断,这个变化是
物理变化
,还是
化学变化
;这一性质是
物理性质
,还是
化学性质
。
1
.
构
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有的
由
构成,如氢气、氧气、
等
;有的由
构
成,如氦气、铁、 等
。 是
紫红色的,铝是银白色的,若将一块铜和一块铝紧密压在一起,几年后发现铜块表面有银白色光泽,而铝块表面有浅紫红色。试用原子的知识解释原
因
:
分子
二氧化碳
原子
铜
原
子在不断的运动,并且原子间有间隔,铜原子和铝原子运动到对方的间隔中去了。
2
.
分
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
是(
)
D
.
在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
.
分
子能直接构成 物质,原子不能
B
.
分
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A
.
分
子大,原子小
D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原
子的结构如何被发现的呢?
让我们走
进
——
原子结构发现史
公元前
5
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
认为万物
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原子。
历史
近代科学原子论(
1803
年)
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
——
原子构成。
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
J.Dalton
,
1766~1844
)
汤姆森阴极射线实验
1897
年,一位名叫汤姆森的英国物理学家从原子中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从而粉碎了一直以来认为原子不可再分的设想。
汤姆森发现了电子
(1897
年
) ——
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
微粒原子
是可分的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森
(
J.J.Thomson
,
1856~1940
)
汤姆森原子模型:
1911
年,卢瑟福等人用一束
带正电
、
质量比电子大
的多的
高速
a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果将会如何呢?
英国
科学家
卢瑟福(
E.Rutherford
,
1871~1937
)
α
粒子束发生偏转示意图
α
粒子束
● 大多数的
α
粒子能够顺利穿过
金箔;
●
一
小部分
α
粒子发生
偏转;
●
极
少数
α
粒子被反弹
回来。
如果当时你在现场,发现这些现象后,你会怎样想呢?
一、原子的结构
根据实验,卢瑟福在
1911
年提出原子有核模型。
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像一个太阳系,带正电的原子核像太阳,带负电的电子像绕着太阳转的行星。
原子
原子核
原子核体积比原子体积小得多
活动天地:
粒子的种类
电性
质量
质子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1.6726×10
-
27
Kg
中子
不带电
1.6749×10
-
27
kg
电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质量的
1/1836
下表列出的是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请你分析表中信息,看看能得出哪些结论?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方法提升
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汤姆森西瓜式无核模型
卢瑟福行星式有核模型
假说与模型方法
玻尔原子模型、电子云模型等等
一般程序
是:提出
假说→建立模型→实验论证→形成理论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
1
)道
尔顿提出了原子论,这在当时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但由于受到那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他们的理论中存在一些缺陷甚至错误,按照目前初中阶段你学的原子结构的理论,你认为道尔顿的原子论存在的缺陷是
________
。
1803
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
挑战自我
(
2
)根
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
。
A
.原子核体积很小
B
.在原子中原子核的质量比较大
C
.原子核带有正电
D
.核外电子带有负电
挑战自我
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核
(带正电)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数
=
=
。
知识小结
核电荷数
核
外电子数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四节 元素
探 究 一:
元 素
离子
得失电子
原子
分子
构成
原子
是构成物质最基本的成分。
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相同点与不同点
氢原子
1
H
1
0
相同点是
______
不同点是
______
氢原子
2
H
1
1
氢原子
3
H
1
2
碳原子
12
C
6
6
相同点是
______
不同点是
______
碳原子
13
C
6
7
碳原子
14
C
6
8
氢元素
碳元素
质子数相同
中子数不同
质子数相同
中子数不同
1.
如
何理解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
2.
元
素的种类由什么决定的?
3.
不
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4.
一
种元素是不是只有一种原子?
5.
能
不能说有
2
个氢元素?为什么?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
原子
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分
只讲
,不讲
________
既讲
,又讲
______
使用范围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
______
组成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
_____
构成
举例
如:水是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如:一个水分子,是
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
构成的。
联系
元素的最小粒子
一类原子的总称
种类
种类
个数
个
数
宏观
微观
元素
原子
人体中常见元素的含量:
元素名称
在人体内的质量分数
/%
氧
65.0
碳
18.5
氢
9.5
氮
3.3
钙
1.5
磷
1.0
地壳中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1.
地
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_____
2.
地
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分别是
____________ _
3.
人
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_______
4.
人
体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是
__________
氧、硅、铝
、铁
、钙
氧
氧
氧、碳、氢
结合教材
47
页的“多识一点”,观察元素分为哪几种?每种元素的汉语名称从部首上分析,各有什么特点?
徐寿
气、 氵、石
非金属元素
“钅” (汞除外)
金属元素
元素
1.
元
素符号书写的规律
一个字母 大写
两个字母 一大一小
探究二: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及符号
元素名称及符号
元素名称及符号
元素名称及符号
元素名称及符号
钾
K
锌
Zn
氢
H
碳
C
氦
He
钙
Ca
铁
Fe
氧
O
硫
S
氖
Ne
钠
Na
铜
Cu
氮
N
磷
P
氩
Ar
镁
Mg
汞
Hg
氯
Cl
硅
Si
铝
Al
银
Ag
碘
I
钡
Ba
锰
Mn
常见元素的名称及符号
比一比,看谁记得快
下列元素的名称或符号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
正。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改正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改正
Na
碳
钠
Mg
C
sI
Mn
MN
炭
硅
镁
锰
Si
纳
Ca
ca
钙
g
m
×
×
×
×
×
×
2.
元
素符号的含义
表示某元素的
1
个原子
②
微观
①
宏观
表示某元素
O
2C
:
若元素符号前面加上了数字,
只表示微观意义:多少个该原子。
2
个碳
原子
物质名称及符号
组成元素
氧气(
O
2
)
氢气(
H
2
)
铁(
Fe
)
水(
H
2
O
)
二氧化碳(
CO
2
)
硫酸钠(
Na
2
SO
4
)
氧元素
氢元素
铁元素
氢元素
氧元素
碳元素
氧元素
钠元素
硫元素
氧元素
2.
根
据上述物质的组成,请试着对它们进行分类
?
单质
化合物
1.
你
会描述下列物质的组成吗?
思考:
单质:有
一种元素
组成的
纯净物
。
化合物:有
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
组成的
纯净物
。
思考: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
现有以下物质:
①
冰
水混合
物;
②
镁条;
③
二氧化
碳;
④
氢氧化钙
[Ca(OH)
2
]
;
⑤
液
氧;
⑥
高锰酸钾
(KMnO
4
)
。
对以上物质进行分类(填序号)
单质
:
__
;
化合物:
____________
。
①
③
④
⑥
②
⑤
元素
物质的分类
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什么是元素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在
知识、学习方法
等方面有哪些收获呢?互相说一说吧!还有什么疑问?大家一起来解决!
1.
决
定元素种类的粒子是
( )
A.
质
子数
B.
中
子数
C.
电
子数
D.
最
外层电子数
2.
市
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补铁酱油等,这里的碘、氟、钙、铁是指( )
A.
单
质
B.
分
子
C.
元
素
D.
原
子
A
C
3.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
,属于单
质的是
( )
,属于化合物的是
( )
A
.
氧气
B.
海水
C.
水
D.
氯化钠
B
4.
某
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
A.
肯
定是纯净物
B.
一
定不是化合物
C.
一
定是一种单质
D.
一
定是混合物
B
A
CD
分析比较:物质、元素、分子、
原子的
相同点和不同点;
2.
制作
1
~
20
号的“元素扑克牌”;
3.
上网查找“元素的故事”。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
学习目标
1.
知
道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2.
通
过
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
增进
对科学探究各环节的
理解
,
初步学习
实验设计,反思表达的
方法
。
3.
体
验
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习目标
4.
通
过学习初步学会
物质的称量
的操作(
托盘天平
的使用方法和用
量筒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
)。
5.
学
会仪器的连接、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和仪器的洗涤等实验技能。
通常
“
称量
”的含义是
:用
天平
称取
固
体物质
的质
量;用量
筒
量取
液体物质的体
积。
(一)托盘天平
实验一
物质
的称量
想一想,说一说
:
怎样称取
7.5 g
(
5 g
以下用游码)食盐?
说一说实验操作步骤。
称取
7.5 g
食盐的操作步骤
:
1.
调零调平:(天平放在
水平
桌面上,
游码拨
到
零
处,调节平衡螺母使
天平
平衡)
2.
两边放纸:
(
两个托盘各放一张大小相同
的洁净
的
纸
)
3.
左物右码:
(
右盘放上
5g
砝码,移动游码
至
2.5g
处,向左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4.
复位天平
:
(取下食盐放入洁净的小烧中
,
游码
归零
)
实战演练一:
(二)量筒的使用
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读数)
俯
视
——
读
数偏大。
仰
视
——
读
数偏小。
平
视
——
读
数与真实值
一致。
俯大仰小
读
数
——
液体的实际体积
——
俯少仰多
说一说:
如何用量筒量取
10 mL
水
?
说出实验操作步骤。
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
量取液体的操作步骤:
1.
选择合适的量筒;
2.
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接近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
加;
3.
滴加液体,直至视线和量筒内
凹液面最低处
保持
水
平。
托盘天平的使用
:
1.
左
物右码:
读数(
物质的质
量
=
砝
码的质量
+
游码的质量
)。
2.
一
般药品在托盘中垫纸,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在
玻璃器皿
中称量。
3.
称
量未知质量的物质时,放砝码时要由大到小。
用量筒量取液体
:
1.
量筒
不能
用来加热、溶解、进行化学反应等操作。
2.
取不同的液体时,一定要
清洗
量筒。
注意事项
:
实战演练
:
做课本
P54
页
【
实战演练
】
1.
用托盘天平称取
3g
食盐,放入洁净的小烧杯中;
2.
用量筒量取
15mL
水
,倒入盛有食盐的小烧杯中;
3.
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将溶液倒入指定容器中。
1.
要
用托盘天平称量
6.6g
的食盐,其操作是:
(
1
)称量前先把
______
放
在标尺的
___
处
,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如果指针偏向右边,可旋转右边平衡螺母,让其
向
____
移动,使天平平衡。
(
2
)称量时在两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
取
___
克砝码放在
____
盘
,再
将
____
移动
到标尺的
___
克
处,然后向
____
盘
逐渐加食盐,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
3
)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
放回
_______
中,游码移回
____
刻度处。
试一试 我能行
!
游码
零
左
5
右
游码
1.6
左
砝码盒
零
2.
正确量取
7.5 mL
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①
5mL
量筒 ②
10mL
量筒 ③
20mL
量筒 ④胶头滴管
A
.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④
D.
只有③
C
拓展提高:
1.
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
15.5g
(
1g
以下用游码)。若按正确的方法称量,这些食盐的质量应为
(
)
A.15g B.15.0g C.14.5g D.14.0g
反
思:若错位称量,称量物的真实质量的快速算法是:
C
物品质量
=
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左盘
质量
=
右
盘质量
+
游码质量
正确称量和错误称量药品规律总结
正确称量:
左物右码
药品的质量
=
砝码质量
+
游码质
量
错误称量:
右物左码
药品的质量
=
砝码质量
-
游码质量
2.
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
18mL
;
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12mL
,
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
肯定大于
6mL
B.
肯定小于
6mL
C.
肯定等于
6mL
D
.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6mL
拓展提高:
A
实验二 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一)仪器的连接
用水润湿
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稍稍用力转动塞入
(二)装置气密性的检
验
如
图连接好仪器。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连接完好、不漏气。
(三)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水在仪器内壁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将试管刷轻轻转动或上下移动
实验结束
:
1.
将
仪器归位并摆放整齐。
2.
清
理实验台,关闭好水管。
3.
小
组值日,进行实验室卫生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