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
2
页
★
时空观念
第
3
页
★
主要点睛
两个主要矛盾:
封建地主阶级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
主要矛盾
)
。
双重历史任务:
反帝
(
反侵略
)
、反封建。
两个历史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
~
1919
年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
~
1949
年
)
。
第
4
页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
5
页
考点
1
鸦片战争
(
八上第
1
课
)
[2020
年是鸦片战争爆发
180
年
]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
一
)
概况:
1838
年底,道光帝派
林则徐
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1839
年
6
月
3
日至
25
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缴获的鸦片当众销毁。
(
二
)
意义:
虎门销烟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的
民族英雄
。
考点精析
第
6
页
第
7
页
(
四
)
结果:
1842
年
8
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性质
)
——
中英
《
南京条约
》
,鸦片战争结束。
(
五
)
战败原因:
1
.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
.客观原因: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
3
.主观原因: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第
8
页
第
9
页
四、其他条约
(
一
)1843
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
《
虎门条约
》
,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
二
)1844
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
《
望厦条约
》
和中法
《
黄埔条约
》
。通过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第
10
页
五、鸦片战争的影响
(
一
)
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
(
二
)
经济上: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
三
)
社会性质上: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四
)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
近代史的开端
。
◇
提醒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
11
页
第
12
页
◇
易错、易混、易漏点
林则徐禁烟导致鸦片战争爆发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原因如下:
(1)
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目标,即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
必然性
)
(2)
林则徐禁烟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一个借口,即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
偶然性
)
(3)
没有林则徐禁烟,他们也会这样做,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第
13
页
考点
2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八上第
2
课
)
[2020
年是
《
北京条约
》
签订
160
年
]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
一
)
目的: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
(
二
)
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
三
)
时间:
1856
年
10
月~
1860
年
10
月。
(
四
)
侵略国家:
英法联军
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第
14
页
第
15
页
二、火烧圆明园和
《
北京条约
》
的签订
(
一
)
火烧圆明园:
1860
年,
英法联军
攻占天津,进逼北京
(
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
,抢劫并焚烧
圆明园
(
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
)
。
(
二
)
签订
《
北京条约
》
:承认
《
天津条约
》
继续有效,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增加赔款。
第
16
页
◇
重要图片解读
图片名称:圆明园遗址
考点链接:圆明园遗址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英法联军的暴行
第
17
页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领土
150
多万平方千米
(
俄国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
。
第
18
页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
东南沿海一带
深入到
长江中下游地区
,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
半殖民地化
程度加深。
第
19
页
考点
3
太平天国运动
(
八上第
3
课
)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
一
)
原因: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劳动群众的剥削更重,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
二
)
起义:
1851
年,
洪秀全
在广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
太平天国
,起义军称“太平军”。
(
三
)
建立政权:攻克永安后,太平天国封王,初步建立政权。
二、定都天京
(
一
)
定都:
1853
年,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第
20
页
(
二
)
颁布文件
——
《
天朝田亩制度
》
:
内容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
虽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第
21
页
(
三
)
北伐和西征:
1.
北伐:曾逼近天津,后全军覆没。
2.
西征:取得重大胜利,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三、天京陷落
(
一
)
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内部权力争夺,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
二
)
后期统治:政治
——
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洪仁玕写成
《
资政新篇
》
;军事
——
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
(
三
)
天京陷落:
1964
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第
22
页
四、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
一
)
性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
二
)
局限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
三
)
意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第
23
页
第
24
页
突破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
(1)
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战前,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是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战后,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由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3)
革命任务发生变化。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也由反封建统治转变为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从此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重难点突破
第
25
页
命题点
1
鸦片战争
1
.
(2019
·
成都
)“
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
……
”
西方列强的“一巴掌”是指
(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四川中考真题精练
第
26
页
2
.
(2018
·
泸州
)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B
.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完全丧失
C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
.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既保留封建因素又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
D
第
27
页
3
.
(2018
·
凉山
)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是
(
)
①
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②
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更多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③
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④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C
第
28
页
4
.
(2017
·
广安
)
有人说,即便是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英国发动这次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根本目的是
(
)
A
.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B
.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C
.用武力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
D
.推动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A
第
29
页
5
.
(2019
·
德阳
)
中国以条约许外国通商,实以五口通商之约为始
……
自有五口通商之约,各国纷纷援例,而闭关之局,遂不复能守。与“五口通商”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
.
《
南京条约
》 B
.
《
北京条约
》
C
.
《
马关条约
》 D
.
《
辛丑条约
》
A
第
30
页
命题点
2
第二次鸦片战争
6
.
(2018
·
巴中
)
在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早和面积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
)
A
.英国、美国
B
.日本、美国
C
.英国、俄国
D
.日本、俄国
7
.
(2017
·
内江
)1856
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对中国直接发动武装侵略的是
(
)
A
.英俄联军
B
.英美联军
C
.英法联军
D
.美法联军
C
C
第
31
页
8
.
(2017
·
巴中
)
从
1858
年到
19
世纪
80
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
150
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下列符合以上条件的条约组合是
(
)
①
中俄
《
瑷珲条约
》
②
中俄
《
改订条约
》
③
中俄
《
北京条约
》
④
中俄
《
辛丑条约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A
第
32
页
9
.
(2019
·
达州
)
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图片能对此进行佐证的是
(
)
B
第
33
页
命题点
3
太平天国运动
10
.
(2017
·
绵阳
)
美国学者杰明
·
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
……
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作者认为
(
)
A
.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
B
.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
C
.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
D
.鸦片战争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C
第
34
页
A
第
35
页
12
.
(2019
·
南充
)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
)
A
.金田起义
B
.颁布
《
天朝田亩制度
》
C
.天京事变
D
.天京陷落
D
第
36
页
命题点
4
核心素养
13
.
(2018
·
自贡
·
历史理解
)
……
的签订,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文前省略的是
(
)
A
.
《
南京条约
》 B
.
《
天津条约
》
C
.
《
马关条约
》 D
.
《
辛丑条的
》
A
第
37
页
14
.
(2019
·
南充
·
历史解释
)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
.鸦片战争
——
《
南京条约
》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
《
北京条约
》
——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
.甲午中日战争
——
《
马关条约
》
——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
辛丑条约
》
——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B
第
38
页
一、选择题
1
.
(2018
·
湖南岳阳
)
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中的一幅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领导人是
(
)
A
.关天培
B
.陈化成
C
.邓世昌
D
.林则徐
D
2020
年迎考特训
第
39
页
2
.
(2019
·
广西贵港
)
中英
《
南京条约
》
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破坏了中国的
(
)
A
.领土主权
B
.军事自主权
C
.司法主权
D
.关税自主权
D
第
40
页
3
.
(2019
·
湖南长沙
)“
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它没有欧美国际协定中通常有的仔细审议。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该材料
(
)
A
.指出了
《
南京条约
》
的不平等性
B
.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C
.解释了鸦片战争名称的由来
D
.反映了中国外交条约制度的确立
A
第
41
页
4
.
(2018
·
湖南郴州
)19
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的侵略目标,悍然发动了侵略战争。这场战争是由鸦片走私引起的,被称为“鸦片战争”。该战争使
(
)
A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B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C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第
42
页
5
.
(2019
·
山东滨州
)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
.中国市场被打开
C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冲击
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
第
43
页
6
.
(2019
·
山东泰安
)“
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
……
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
.割占香港岛
B
.火烧圆明园
C
.黄海大战
D
.台儿庄战役
B
第
44
页
7
.
(2019
·
湖南衡阳
)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
……
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
……
则是他们的悲剧。”该学者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
A
.李自成起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秋收起义
B
第
45
页
二、非选择题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维持了
20
年,并且要决定西方和东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斗争的开端。
——
(
美
)
马士
《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
材料二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
(
鸦片战争
)
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
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的一壁。
——
陈旭麓
《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
第
46
页
(1)
材料一认为鸦片战争的性质是什么?你同意这一观点吗?写出你的看法。
决定西方和东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不同意。鸦片战争的性质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
(2)
为什么说“这场战争
(
鸦片战争
)
是一块界碑”?
鸦片战争中,英国人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
48
页
第
49
页
第
50
页
考点
1
洋务运动
(
八上第
4
课
)
一、洋务运动的产生
(
一
)
背景: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朝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威力。
(
清政府内外交困
)
(
二
)
时间:
19
世纪
60
~
90
年代中期。
(
三
)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
直接目的
)
,维护清朝统治
(
根本目的
)
。
(
四
)
口号:“
自强
”“
求富
”。
(
五
)
代表:中央:
奕
;地方: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等。
考点精析
第
51
页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
一
)
前期
(19
世纪
60
年代~
70
年代
)
以“
自强
”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
军事工业
。
(
武装军队
)
1
.
1861
年,曾国藩创办
安庆内军械所
。
2
.
1865
年,李鸿章创办
江南制造总局
。
(
洋务派开办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
3
.
1866
年,左宗棠创办
福州船政局
。
(
洋务运动创办的设备最齐全的船舶制造厂
)
第
52
页
(
二
)
后期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
)
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
民用工业
。
(
辅助军事工业
)
1
.李鸿章创办
轮船招商局
和
开平煤矿
。
2
.张之洞创办
汉阳铁厂
(
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
)
和
湖北织布局
。
(
三
)
兴办近代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和军事人士;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1862
年成立的
京师同文馆
是洋务派创办的
第一所新式学堂
。
第
53
页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
一
)
组建新式陆军:从
19
世纪
60
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
二
)
收复新疆:
1875
年,清政府任命
左宗棠
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
(
俄国仍通过条约割占部分领土
)
1884
年
,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
三
)
筹建新式海军:福建、广东、
南洋
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1885
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第
54
页
四、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
一
)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
近代化的开端
)
(
二
)
作用:经过
30
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
三
)
不足: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
第
55
页
◇
提醒
1.
洋务运动对近代化探索主要体现在经济近代化、军事近代化、教育近代化。经济近代化表现为:引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培养技术力量;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2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只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
第
56
页
【史料解读】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
设问:
文中的“一辈子的事”是指的什么?他为什么认为是“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解读:
“
一辈子的事
”
是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它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第
57
页
◇
重要图片解读
图片名称: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考点链接:江南制造总局
——
洋务运动
——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第
58
页
【知识拓展】 洋务运动的影响
(
1
)
洋务运动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它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
(
2
)
培养了一批近代化工人和科技人员,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化企业。
(
3
)
带来了西方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客观上刺激了民主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4
)
客观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
5
)
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出现提供了社会基础。
(
6
)
开辟了中国的近代化的道路。
第
59
页
考点
2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
八上第
5
课
)
[2020
年是
《
马关条约
》
签订
125
年
]
一、甲午中日战争
(
一
)
时间:
1894
年
7
月~
1895
年春。
(
二
)
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实行对外扩张政策。
(
三
)
经过:
1
.爆发:
1894
年
7
月
,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史称“
甲午中日战争
”。
2
.平壤战役:
9
月,日军围攻平壤,清将左宝贵牺牲,叶志超逃跑,平壤陷落。
第
60
页
3
.
黄海战役
:
1894
年,北洋舰队在黄海遇到日本联合舰队的攻击,双方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
邓世昌
率全舰官兵浴血奋战,最终壮烈殉国。
(
体现了不畏强暴、勇于抗争、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称赞的就是民族英雄邓世昌
)
4
.辽东半岛之战:日军分两路入侵中国,一路渡鸭绿江,占领九连城等地,直逼沈阳。另一路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大连守将不战而逃,旅顺守将只有徐邦道孤军迎战,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
5
.旅顺屠杀:日军占领旅顺,进行四天大屠杀,杀害两万多中国人。
6
.
威海卫战役
:
1895
年初,日本进攻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境。在援兵无望的情况下,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
。
第
61
页
(
四
)
结果:清政府战败。
1895
年春,
李鸿章
赴日议和,双方签订中日
《
马关条约
》
。
(
五
)
战败原因:
1
.根本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和封建制度腐朽落后,无法与资本主义对抗。
2
.主观原因:军备废弛,指挥不当,妥协退让。
3
.客观原因: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经济、军事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且准备充足。
第
62
页
二、
《
马关条约
》
的签订
(
一
)《
马关条约
》
的主要内容:
第
63
页
(
二
)
影响:
1
.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极大地促进了革故鼎新、救亡图存等民族意识的觉醒;甲午中日战争直接导致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的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
2
.在
《
马关条约
》
刺激下,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
第
64
页
(
三
)
启示:
1
.落后就要挨打。
2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
◇
巧记
《
马关条约
》
内容:辽台澎割让、赔银二亿两、允许设工厂、辟口岸通商。
第
65
页
◇
重要图片解读
图片名称:邓世昌
(1849
—
1894)
考点链接:邓世昌
——
甲午中日战争
——
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
第
66
页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
一
)
三国干涉还辽:
《
马关条约
》
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
3 000
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
二
)
门户开放:
1
.提出国、时间:美国,
1899
年。
2
.内容: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3
.实质:“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第
67
页
考点
3
戊戌变法
(
八上第
6
课
)
一、公车上书
(
一
)
背景:
《
马关条约
》
签订以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
二
)
时间、代表人物:
1895
年春,
康有为
、
梁启超
。
(
三
)
经过: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北京参加科举会试的举人,向光绪帝上书,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即“
公车上书
”。
(
四
)
影响: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
五
)
维新派的活动: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其中上海的
《
时务报
》
和天津的
《
国闻报
》
影响最大。
第
68
页
二、百日维新
(
又称
“
戊戌变法
”
)
(
一
)
起止时间:
1898
年
6
月
11
日至
9
月
21
日,前后共
103
天,因此称“
百日维新
”;
1898
年是农历戊戌年,因此又称“戊戌变法”。
(
二
)
开始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实行变法。
(
三
)
目的:通过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达到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
(
四
)
领导阶层: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他们属于资产阶级改良派。
第
69
页
(
五
)
主要内容:
1
.政治: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
2
.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
有利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3
.文化: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
京师大学堂
。
(
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和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
4
.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
有利于抵抗列强入侵
)
第
70
页
(
六
)
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
史称
“
戊戌政变
”
)
,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并杀害
“
戊戌六君子
”
(
代表:谭嗣同
)
,戊戌变法最终失败。
(
七
)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
八
)
戊戌变法的影响:
1
.性质:它是一次
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是近代首次
思想解放运动
。
2
.维新派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
第
71
页
3
.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
.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第
72
页
◇
重要图片解读
图片名称:谭嗣同殉难图
考点链接:谭嗣同
——
戊戌六君子
——
戊戌变法
第
73
页
◇
提醒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
主观原因:由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他们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他们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人民群众,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2)
客观原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实力过于强大,戊戌变法损害了他们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地反对。
第
74
页
◇
易错、易混、易漏点
戊戌变法和戊戌政变的区别
戊戌变法是指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而戊戌政变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的对戊戌变法的残酷镇压,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
第
75
页
考点
4
八国联军侵华与
《
辛丑条约
》
签订
(
八上第
7
课
)
[2020
年是八国联军侵华
120
年
]
一、义和团运动:
19
世纪末形成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组织,口号是“
扶清灭洋
”。
二、抗击八国联军
(
一
)
开始时间:
1900
年
6
月。
(
二
)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列强要进一步征服和控制中国。
(
三
)
直接原因
(
借口
)
:镇压义和团运动。
(
四
)
国家: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
第
76
页
(
五
)
经过:
阶段
主要活动
第一阶段
(1900
年
6
月~
8
月
14
日
)
侵略军
①6
月,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②
同时,侵略军攻占大沽炮台,扩大侵略战争,在东交民巷射杀团民和清军
清政府
①
慈禧太后对外宣战
②
清政府鼓励义和团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
③
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天津失陷
义和团
①
义和团在廊坊狙击八国联军
②
激战老龙头火车站,炮轰紫竹林租界
第二阶段
(1900
年
8
月
14
日后
)
①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西逃、下令剿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②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进行屠杀和劫掠
第
77
页
(
六
)
结果: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第
78
页
三、
《
辛丑条约
》
的签订
(
一
)
签订时间:
1901
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
11
国签订
《
辛丑条约
》
。
(
二
)
主要内容:
第
79
页
第
80
页
(
三
)
影响:
《
辛丑条约
》
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
完全陷入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提醒
八国联军中的
“
奥
”
指的是奥匈帝国,不是奥地利。
◇
注意
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不能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抗衡。
第
81
页
◇
巧记
谐音法记忆
《
辛丑条约
》
的内容
“
兵民禁赌
”
:
“
兵
”
指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民
”
指把东交民巷划定为
“
使馆界
”
;
“
禁
”
指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
赌
”
与钱有关,指清政府赔款给列强白银
4.5
亿两。
第
82
页
第
83
页
突破点
1
由
《
南京条约
》《
马关条约
》《
辛丑条约
》
内容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1)《
南京条约
》
在东南沿海开辟通商口岸、协定关税,反映列强开辟中国市场、掠夺原料、以商品输出为主的侵略方式,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马关条约
》
割占中国领土、开设工厂反映帝国主义阶段列强资本输出、瓜分世界的要求,同时开辟新口岸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3)《
辛丑条约
》
中帝国主义派兵驻扎铁路沿线要地,在政治上控制清政府,体现了帝国主义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的侵略方式,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重难点突破
第
84
页
突破点
2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项目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不同
目的
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
变法图强,走资本主义道路
领导阶级
地主阶级
(
洋务派
)
资产阶级
(
维新派
)
内容
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主张既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又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结果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没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地位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史上经济的近代化
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政治的民主化
相同
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第
85
页
【多角度设问】
1.
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和感悟?
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是具有抗击侵略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唯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才能在国际上立足。
2
.
如何认识西方列强的侵略本质?
侵略目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更多的原料和市场;侵略方式:都是以战争的形式打开中国的大门的;侵略的影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中国因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
86
页
命题点
1
洋务运动
1
.
(2018
·
自贡
)
下图为某同学的课堂笔记,反映的史实是
(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A
四川中考真题精练
第
87
页
2
.
(2019
·
雅安
)
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为此,洋务派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
(
)
A
.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B
.兴办新式学校
C
.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D
.筹建新式海军
C
第
88
页
3
.
(2017
·
雅安
)1862
年,洋务派创办的、旨在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
)
A
.北京大学
B
.京师大学堂
C
.黄埔军校
D
.京师同文馆
D
第
89
页
A
第
90
页
5
.
(2016
·
南充
)
中国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性质是
(
)
A
.农民运动
B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
.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C
第
91
页
6
.
(2019
·
德阳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同治元年
(1862
年
)
,李鸿章奏设同文学馆于上海,译出西书颇多。四年,又在上海设江南制造局,附设译书局。五、六年间,左宗棠奏请在福建设船厂,附设船政学校。六年,设同文馆于京师。九年,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十年,曾国藩、李鸿章始派学生赴美国留学。十一年,设轮船招商局。
光绪元年
(1875
年
)
,筹办铁甲兵船。二年,设船政学堂于福州,并派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六年,设水师学堂于天津,又设电报局。七年,设开平矿务局。八年,设上海机器制布厂。十一年,设天津武备学堂。十三年,又开漠河金矿。十四年,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十五年,总署请造铁路,张之洞请先筑卢汉线,迨二十二年
(1896
年
)
,乃以盛宣怀督办其事。是年,又设邮政局。此戊戌以前所办新政之大略也。
———
摘编自
《
中国近代史
》
第
92
页
(1)
据材料,指出“新政”的起止年代。
19
世纪
60
年代~
90
年代。
(2)
据材料,概括“新政”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逐条分析这些措施的影响。
措施:文化教育上:设立翻译馆,翻译西方书籍。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作用:在中国传播西方文化,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了新式人才,促进中国文化教育的近代化进程。军事上:创办近代军事企业,建立新式海军,设立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对外国侵略势力有一定的抵抗力,开始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经济上:设立近代民用企业。作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社会生活方面:修建铁路,设立电报局、邮政局。作用: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
第
93
页
(3)
关于材料中的“新政”,中国学术界一般称之为“洋务运动”,外国史学界一般称之为“自强运动”,还有学者称之为“同光新政”“自救运动”等。你最认同其中的哪一种称呼?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
我最认同第一种称呼。理由:
“
新政
”
的主要内容是向西方学习,包括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因此可以叫做
“
洋务运动
”
。
②
我最认同第二种称呼。理由:
“
新政
”
是清朝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进行的一项运动,它前期的口号是
“
自强
”
,因此可以叫做
“
自强运动
”
。
③
我最认同第三种称呼。理由:
“
新政
”
开始于同治元年,一直持续到光绪二十二年,因此可以叫
“
同光新政
”
;
“
新政
”
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次运动,因此可以叫做
“
自救运动
”
。
(
言之有理即可
)
焕
第
94
页
命题点
2
甲午中日战争
7
.
(2019
·
自贡
)
下图是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部分叙述。这段话陈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
(
)
A
.背景和人物
B
.方式和影响
C
.时间和目的
D
.方式和人物
C
第
95
页
8
.
(2017
·
广安
)
纪录片
《
走向海洋
》
中说:“黄海风云突变
……
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甲午战争的结果,导致
(
)
A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领土被割占
B
.中国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被割占
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进到新阶段
B
第
96
页
9
.
(2017
·
成都
)1896
年春,谭嗣同写下
《
有感
》
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
.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B
第
97
页
A
第
98
页
11
.
(2016
·
泸州
)(
节选
)
中国梦就是富强梦,实现国家富强是世界各国的愿望。近代历史上,中、英、日各国为实现国家富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8
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
1894
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1895
年,日本强迫中国签订
《
马关条约
》
,由此跻身世界列强行列。
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是什么?写出
《
马关条约
》
内容中直接增强日本国力的具体条款,并分析它对中国的危害。
实现
“
变法图强
”“
富国强兵
”
的目标。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
亿两;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第
99
页
命题点
3
戊戌变法
12
.
(2019
·
德阳
)
唐德刚在
《
从晚清到民国
》
中指出,“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这场‘接力赛’中,第一个‘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将”。康有为在“第二段”的主要活动是
(
)
A
.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B
.力陈变法,推行维新
C
.组织北伐,推翻军阀
D
.宣传科学,批判礼教
B
第
100
页
13
.
(2018
·
乐山
)1895
年,一群读书人发起了“公车上书”。下列戊戌变法的内容中,与读书人密切相关的措施是
(
)
A
.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B
.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C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
D
.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C
第
101
页
14
.
(2019
·
广安
)《
清史纪事本末
》
:“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沸腾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下列历史人物,不属于材料中“志士”的是
(
)
A
.严复
B
.邓世昌
C
.梁启超
D
.康有为
B
第
102
页
15
.
(2019
·
内江
)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近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体现变法
(
)
A
.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
.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
C
.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虽最终失败,但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
A
第
103
页
A
第
104
页
命题点
4
八国联军侵华与
《
辛丑条约
》
签订
17
.
(2019
·
广安
)
从
1840
年开始,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条约中,清政府赔款最多、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的是
(
)
A
.
《
南京条约
》 B
.
《
北京条约
》
C
.
《
马关条约
》 D
.
《
辛丑条约
》
D
第
105
页
18
.
(2017
·
达州
)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近代中国曾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条约是
(
)
A
.
《
南京条约
》
和
《
辛丑条约
》
B
.
《
辛丑条约
》
和
《
九国公约
》
C
.
《
凡尔赛和约
》
和
《
马关条约
》
D
.
《
九国公约
》
和
《
南京条约
》
B
第
106
页
19
.
(2017
·
遂宁
)
近代史上,英国发动或参与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
(
)
①
鸦片战争
②
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
甲午中日战争
④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C
第
107
页
20
.
(2019
·
成都
)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相关内容后,绘制了一幅以慈禧太后为主角的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
(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清政府完全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D
.清政府坚定支持义和团反帝斗争
C
第
108
页
命题点
5
核心素养
21
.
(2018
·
南充
·
时空观念
)
如果把“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收复新疆”“甲午风云”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主题的是
(
)
A
.侵略与反抗
B
.近代化的探索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解放战争的胜利
A
第
109
页
C
第
110
页
C
第
111
页
一、选择题
1
.
(2018
·
山东济宁
)
图示法是研究和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下面空白方框处应填
(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北伐战争
B
2020
年迎考特训
第
112
页
2
.
(2019
·
河南
)
从下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
(
)
A.
整个运动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
B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
.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D
.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D
时间
(
年
)
创办人
企业
类型
1861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军事工业
1865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
军事工业
1872
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
民用工业
1890
张之洞
汉阳铁厂
民用工业
1890
张之洞
湖北织布局
民用工业
第
113
页
3
.
(2019
·
湖北随州
)
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
”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
.洋务运动没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
.洋务运动治标不得力,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C
.洋务运动完全因内部掣肘而失败
D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第
114
页
4
.
(2019
·
内蒙古赤峰
·
历史价值观
)
对下面表格中的信息概括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
A.
鸦片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B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C
.中华民族爱国人士反抗外来侵略
D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
时间
事件
人物
官职
1839
年
虎门销烟
林则徐
钦差大臣
1841
年
虎门之战
关天培
广东水师提督
1894
年
黄海海战
邓世昌
致远舰管带
1895
年
威海卫战役
丁汝昌
北洋水师提督
第
115
页
5
.
(2019
·
湖南常德
)
陈独秀在
《
说国家
》
中指出:“我十年以前
……
哪知道国家是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到了庚子年
……
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
……
我生长到二十多岁,才知道有个国家,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这表明
(
)
A
.民族国家意识觉醒于外来侵略
B
.闭关锁国造成国民意识的落后
C
.晚清时期的中国落后于日本
D
.国人学习日本开始于甲午战争后
A
第
116
页
6
.
(2019
·
湖南郴州
)
李鸿章说:“台湾已是贵国的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却说:“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这段对话内容涉及的条约应是
(
)
A
.
《
南京条约
》 B
.
《
北京条的
》
C
.
《
马关条约
》 D
.
《
辛丑条约
》
7
.
(2018
·
广西贵港
)
某校为了纪念戊戌变法
120
周年,开展了一场历史知识竞赛活动。其中有一道题目问:“领导戊戌变法的人物是谁?”答案应该是
(
)
A
.康有为、梁启超
B
.孙中山、黄兴
C
.陈独秀、李大钊
D
.曾国藩、李鸿章
C
A
第
117
页
8
.
(2019
·
广西柳州
)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时期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一个缺口。这主要说明戊戌变法
(
)
A
.维护了封建统治
B
.得不到群众支持
C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D
.传播了革命思想
9
.
(2019
·
湖南益阳
)
戊戌政变后,除下列哪项措施外,各项变法措施均随之被取缔
(
)
A
.奖励创造发明
B
.改科举,废八股
C
.取消旗人特权
D
.设立京师大学堂
C
D
第
118
页
10
.
(2019
·
山东潍坊
)
它是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它是
(
)
A
.义和团运动
B
.护国战争
C
.新文化运动
D
.北伐战争
A
第
119
页
11
.
(2019
·
浙江宁波
)
美国历史学家马士在
《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
一书中描述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护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了。”“国家地位非常低落”表现在
(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C
.清政府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
.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第
120
页
12
.
(2019
·
内蒙古呼和浩特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李鸿章的实业清单:
1879
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1880
年,中国第一个船坞
——
天津大沽船坞
1881
年,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煤矿
——
开平矿局
1882
年,中国第一个海军基地
1885
年,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
——
天津武备学堂
1888
年,中国第一支纯近代化舰队
——
北洋舰队
第
121
页
(1)
阅读材料,将李鸿章的实业清单上的内容归纳为两个方面。
创办近代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
(
兴办新式教育
)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写出李鸿章发展实业的主要目的。
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
富国强兵
)
。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李鸿章实业活动的积极作用。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第
122
页
13
.
(2019
·
黑龙江
)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割让
A
地给英国;赔款
2100
万元;开放广州
……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
岳麓书社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
4.5
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
不准中国人居住。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五四制
)
七年级上册
第
123
页
(1)
材料一中的条约与哪次战争有关?你知道条约中的地点
A
是哪里吗?
鸦片战争。香港岛。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条约的内容?条约中的哪一项内容对中国危害最大?
《
马关条约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
材料三中的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使中国完全
(
或彻底
)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或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
125
页
第
126
页
考点
1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及辛亥革命
(
八上第
8
、
9
课
)
[2020
年是黄花岗起义
110
周年
]
一、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
一
)
孙中山早年革命活动:
1894
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
1894
年
11
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
兴中会
,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
二
)1895
年,孙中山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但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
考点精析
第
127
页
(
三
)
同盟会和三民主义
1
.同盟会成立:
(1)1905
年
8
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
同盟会
。
(2)
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
(3)
决定创办
《
民报
》
,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2
.同盟会的性质: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
资产阶级
革命政党。
3
.同盟会成立的意义: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第
128
页
4
.三民主义:孙中山在
《
民报
》
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
三民主义
”。
三民主义
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
129
页
◇
提醒
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1)
进步性:
“
三民主义
”
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与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共同愿望。
(2)
局限性:
“
三民主义
”
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试图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解决土地问题,是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的体现,也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地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第
130
页
【知识拓展】 三民主义的内涵
(1)
民族主义: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2)
民权主义: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创立民国
)
(3)
民生主义:主张由国家核定地价,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行土地国有。
(
平均地权
)
第
131
页
二、辛亥革命
(
一
)
革命党人早期组织的武装起义
起义名称
时间
(
年
)
领导人
结果
萍浏醴起义
1906
刘道一、蔡绍南
失败
安庆起义
1907
徐锡麟、秋瑾
广西起义
1907
孙中山、黄兴
黄花岗起义
1910
黄兴
第
132
页
(
二
)
武昌起义
——
高潮:
1
.起义过程:
1911
年
10
月
10
日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发动起义,并陆续占领武昌、汉阳、汉口。第二天,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2
.此后一个多月,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
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
)
(
三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
.性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第
133
页
2
.功绩: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
.局限性: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任务
没有完成
。
第
134
页
◇
重要图片解读
图片名称:孙中山
(1866
—
1925)
考点链接:孙中山
——
同盟会
——
三民主义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
135
页
考点
2
中华民国的创建及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
八上第
10
、
11
课
)
一、中华民国的创建
(
一
)
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2
年
1
月
1
日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成立,以
1912
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
二
)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912
年
3
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
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第
136
页
(
三
)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
1
.时间:
1912
年
3
月
11
日。
2
.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请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3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性质的重要文件。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第
137
页
二、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
一
)
二次革命:
1913
年,孙中山和黄兴等发动“二次革命”,但很快就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
二
)
袁世凯复辟帝制: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4
初,他解散国会,废除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颁布
《
中华民国约法
》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1915
年末,袁世凯下令以
1916
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为了换取日本的支持,袁世凯还接受了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第
138
页
(
三
)
护国战争:
1915
年,孙中山发表
《
讨袁檄文
》
,同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1916
年
3
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并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
四
)
军阀割据: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第
139
页
◇
提醒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等于封建制度。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封建制度在中国并未结束,之后的袁世凯等人继续推行封建制度。封建制度在
1952
年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后才彻底结束。
第
140
页
命题点
1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
.
(2019
·
雅安
)
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他是
(
)
A
.秋瑾
B
.章炳麟
C
.陈天华
D
.孙中山
D
四川中考真题精练
第
141
页
2
.
(2017
·
德阳
)20
世纪初,革命形势的急速发展客观上要求一个全国性的统一政党来领导。于是,在孙中山的推动下成立了
(
)
A
.强学会
B
.兴中会
C
.同盟会
D
.国民党
3
.
(2018
·
雅安
)
三民主义中反映孙中山试图通过解决土地问题,使劳动者摆脱贫困的是
(
)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主主义
D
.民生主义
C
D
第
142
页
命题点
2
辛亥革命
4
.
(2019
·
德阳
)
下图所示内容是一本历史著作中某一章的小标题,这一章的大标题应是
(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C
第
143
页
5
.
(2019
·
绵阳
)
陈旭麓先生在
《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中写到:
(
它
)
之取代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否定了整个集权体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这里的“它”是指
(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C
第
144
页
6
.
(2019
·
自贡
)
辛亥革命作为
20
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里程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
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③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④
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B
第
145
页
7
.
(2018
·
广安
)“
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下列关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指导思想是由同盟会政治纲领发展而来的三民主义
B
.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C
.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
第
146
页
8
.
(2018
·
泸州
)(
节选
)20
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1905
年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孙中山将材料的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理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思想理论进行简要评价。
三民主义。它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
147
页
9
.
(2017
·
广元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命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
“
飞跃
”
。
材料二
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
“
它使统治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
”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的口号。
自强、求富。
第
148
页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局限性: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
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体现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的哪些爱国情怀。
勇于探索、创新、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情怀。
第
149
页
命题点
3
中华民国的创建
10
.
(2018
·
遂宁
)
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
)
A
.以自强求富为口号
B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
.建立中华民国
D
.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C
第
150
页
11
.
(2018
·
成都
)
民国元年,为紧跟时势,商务印书馆编纂了
《
共和国教科书
》
,推崇爱国、平等、自由、权利、义务等理念,发生在这一年,与该套教科书编纂有直接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
A
.武昌起义
B
.中华民国成立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B
第
151
页
命题点
4
核心素养
12
.
(2018
·
绵阳
·
历史理解
)
探寻历史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
B
选项
原因
结果
A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
辛亥革命
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流行
C
北伐战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D
国共合作
解放战争胜利
第
152
页
13.(2018
·
泸州
·
时空观念
)(
改编
)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与探索。以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
康有为等领导“公车上书”
②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③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
青年杂志
》
④
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
A
.
②①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④①③② D
.
②④①③
B
第
153
页
14
.
(2018
·
南充
·
历史理解
)
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因果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
)
A
.洋务运动
——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
.辛亥革命
——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B
第
154
页
一、选择题
1
.
(2019
·
福建龙岩
)
被誉为“民主革命先行者”的是
(
)
A
.康有为
B
.孙中山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B
2020
年迎考特训
第
155
页
2
.
(2019
·
内蒙古包头
)
孙中山将民族主义放在了三民主义的首位,把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这反映出三民主义
(
)
A
.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B
.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口号
C
.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
.代表维新派的思想要求
A
第
156
页
3
.
(2019
·
陕西
)“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
(
)
①
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②
结束了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③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
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B
第
157
页
4
.
(2018
·
山东威海
)“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材料中的“一次巨大的解放”主要是指
(
)
A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
.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D
.宣传了维新变法的思想
A
第
158
页
5
.
(2019
·
湖北孝感
)
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
A
.反封建不彻底
B
.没有唤醒民众
C
.没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
.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A
第
159
页
6
.
(2019
·
江苏扬州
)1912
年
1
月
6
日,
《
时报
》
发表了一幅名为
《
元宵庆贺灯
》
的漫画,其中一个灯笼上写着“总统万岁、共和万岁”。这是为了庆祝
(
)
A
.同盟会成立
B
.武昌起义成功
C
.中华民国建立
D
.新文化运动开始
C
第
160
页
7
.
(2019
·
福建龙岩
)1915
年,
《
讨袁檄文
》
直斥:“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是声讨袁世凯
(
)
A
.刺杀宋教仁
B
.解散国会
C
.签订“二十一条”
D
.复辟帝制
D
第
161
页
二、非选择题
8
.
(2019
·
湖南长沙
)
所谓近代化是指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思想文化上的理性化和科学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菲薄名教之心
……
著论
24
篇
(
注:内篇
9
、外篇
15
,共
24
篇
)
,以告两湖之士
……
《
内篇
》
务本以正人心,
《
外篇
》
务通以开风气。
——
摘自张之洞
《
劝学篇
·
序
》
第
162
页
材料二
“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
”
……
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
摘自臧运祜
《20
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
(1)
概括材料一的核心思想。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看法。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或中体西用
)
。看法:
“
西学为用
”
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
中学为体
”
依然想在不触及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维护清朝统治,这是行不通的。
第
163
页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中华民国。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
165
页
第
166
页
考点
1
新文化运动
(
八上第
12
课
)
[2020
年是新文化运动
105
周年
]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一
)
背景:
1
.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
2
.封建旧文化的毒害依旧存在,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
二
)
开始标志: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
青年杂志
》(
从第二卷起改名为
《
新青年
》)
。
(
三
)
主要阵地:
《
新青年
》
和北京大学。
考点精析
第
167
页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
一
)
口号
(
旗帜
)
:“
民主
”和“
科学
”。
(“
德先生”和“赛先生”
)
(
二
)
代表人物及活动:
陈独秀
发表
《
文学革命论
》
一文,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胡适
1917
年发表
《
文学改良刍议
》
,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
鲁迅
发表白话小说
《
狂人日记
》
,用新文学把反封建的思想传递出来
蔡元培
聘请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到北大任教,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第
168
页
(
三
)
评价新文化运动:
1
.积极性: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2
.局限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有一定片面性,对东西文化存在绝对的否定或绝对的肯定,缺少一定的客观性。
◇
提示
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思想武器。
第
169
页
◇
重要图片解读
图片名称:陈独秀
(1879
—
1942)
考点链接:陈独秀
——
《
新青年
》
——
新文化运动
第
170
页
考点
2
五四运动
(
八上第
13
课
)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
一
)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
(
二
)
时间、地点:
1919
年
5
月
4
日
,
北京天安门
。
(
三
)
提出的要求: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要求严惩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第
171
页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
一
)
前期以
北京
为中心,以
学生
为主力;后期以
上海
为中心,
工人阶级
成为主力。
(
二
)
结果: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
一
)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是一场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
思想启蒙运动
。
第
172
页
(
二
)
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
里程碑意义
。
第
173
页
【知识拓展】 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1)
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民族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2)
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3)
革命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4)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线。
第
174
页
考点
3
中国共产党诞生
(
八上第
14
课
)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一
)
李大钊
的
《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
二
)
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一
)
诞生的标志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
.时间、地点、人物:
1921
年
7
月
,上海
(
最后一天改到浙江嘉兴南湖
)
,参加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
13
位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
第
175
页
2
.主要内容:
(1)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2)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
(3)
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陈独秀
当选为中央局书记,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
176
页
(
二
)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2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逐渐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
三
)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
.时间、地点:
1922
年
7
月,上海。
2
.主要任务: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
最低纲领
)
3
.意义: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
177
页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从
1922
年初到
1923
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其中,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但最终还是被血腥镇压下去。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第
178
页
◇
重要图片解读
图片名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考点链接:中共一大召开
——
中国共产党诞生
——
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
第
179
页
突破点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1)
阶段:
①
第一阶段:以洋务运动为代表,仅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不改变中国封建制度。
②
第二阶段:以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为代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③
第三阶段:以新文化运动为代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
特点:
①
从单纯学习西方的物器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呈现出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特点。
②
中国的近代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从开始就带有被迫进行的特点。
③
中国的近代化几乎涉及了各个阶级,包括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④
近代化的道路发展缓慢,历经曲折,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先后都以失败告终。
重难点突破
第
180
页
【多角度设问】中国近代化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对中国的近代化都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地主阶级的自救改革、资产阶级的维新改良道路和民主共和道路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是中国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第
181
页
命题点
1
新文化运动
1
.
(2019
·
自贡
)
以“民主”“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与这场运动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
A
.陈独秀、蔡元培
B
.李大钊、康有为
C
.鲁迅、魏源
D
.胡适、梁启超
A
四川中考真题精练
第
182
页
2
.
(2019
·
广安
)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
)
A
.提出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发动了广州黄花岗起义等武装起义
B
.颁布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
.发动“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统治
D
.高举民主和科学旗帜,掀起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D
第
183
页
3
.
(2019
·
泸州
)
在中国古文中没有第三人称的女性代词。提倡白话文以后,刘半农勇于破旧立新,以一句话为例,创造了“她”字
——
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她”字的创造反映了
(
)
A
.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
B
.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度
C
.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
D
.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
D
第
184
页
4
.
(2019
·
南充
)“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
(
修身课
)
。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
A
.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民主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
.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
C
第
185
页
5
.
(2018
·
广安
)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之所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主要是因为
(
)
A
.胡适发表
《
文学改良刍议
》
,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B
.前期提倡民主和科学,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C
.
《
新青年
》
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D
.鲁迅发表
《
狂人日记
》
,抨击“吃人”的礼教
B
第
186
页
命题点
2
五四运动
6
.
(2019
·
凉山
)
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
)
A
.四五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
.辛亥革命
B
第
187
页
A
第
188
页
8
.
(2018
·
达州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0
多年前一批青年学生为了追求民族的独立,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准确无误的是
(
)
A
.五四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在
1919
年
5
月
4
日的游行示威中,青年学生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的呐喊
C
.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C
第
189
页
9
.
(2018
·
遂宁
)
习近平主席指出,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下列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是
(
)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变法图强,维新变法”
C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
第
190
页
10
.
(2018
·
泸州
)
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说:“中华民国八年
……
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
(
)
A
.五四运动
——
毫不妥协的爱国精神
B
.中共成立
——
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
C
.红军长征
——
坚守理想信念的革命文化
D
.三大战役
——
加速解放战争胜利的人民力量
A
第
191
页
11
.
(2017
·
内江
)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
.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是其导火线
B
.
6
月初后,运动中心在北京
C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D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
第
192
页
12
.
(2019
·
南充
)(
节选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
……
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
“
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
”
,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
2019
年
4
月
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
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第
193
页
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五四运动促进了什么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根据材料,谈谈我们当代青少年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马克思主义。围绕五四精神的四个方面
(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
正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第
194
页
命题点
3
中国共产党诞生
13
.
(2018
·
自贡
)
右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
76
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
(
)
中共一大会址
A
.新文化运动诞生
B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人民军队的创建
D
.国民大革命发动
B
第
195
页
14
.
(2019
·
雅安
)
下列人物中被称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五四运动总司令、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是
(
)
D
第
196
页
A
第
197
页
命题点
4
核心素养
16
.
(2019
·
成都
·
历史理解
)
历史叙述包括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和主观评述。下列属于客观描述的是
(
)
A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戊戌变法中光绪帝颁布了
《
定国是诏
》
C
.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知识青年的觉醒
B
第
198
页
17
.
(2018
·
巴中
·
时空观念
)
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①
自强、求富
②
民主共和
③
民主、科学
④
变法维新
A
.
②①③④ B
.
③①②④
C
.
①②④③ D
.
①④②③
D
第
199
页
18
.
(2017
·
巴中
·
时空观念
)
图片资料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图片折射出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请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
200
页
(1)
图一的企业是在什么运动中创办的?这场运动的倡导者创办的另外两大军事工业是什么?
洋务运动。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
(2)
图二中人物领导了什么变法?图三起义成功后,孙中山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什么?
戊戌变法
(
百日维新
)
。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
(3)
图四中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五四运动后,该运动主要宣传的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
(
科学社会主义
)
。
第
201
页
(4)
纵观中国近代化历程,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中国近代化探索之路艰难曲折,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中国走封建改良道路行不通,走资本主义道路也行不通。
第
202
页
一、选择题
1
.
(2019
·
广西柳州
)
新文化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针对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积弊,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当时中国社会的积弊是
(
)
A
.专制与愚昧
B
.封闭与自大
C
.落后与野蛮
D
.迷信与盲从
A
2020
年迎考特训
第
203
页
2
.
(2019
·
湖南岳阳
·
历史特征
)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梦,进行了四次重大探索。下列匹配错误的是
(
)
A
.洋务运动
——
“
自强”“求富”
B
.辛亥革命
——
民主共和
C
.戊戌变法
——
变法图存
D
.新文化运动
——
实业救国
D
第
204
页
3
.
(2019
·
陕西中考
)
芮恩斯在
《
一个美国外交官在中国
》
中写道:“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
……
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有
(
)
①
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②
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统治
③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④
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C
第
205
页
4
.
(2019
·
江苏镇江
)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一百年前的这场运动中,“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是指
(
)
A
.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B
.农民阶级成为运动的先锋
C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
.反对一切外来的西方文化
A
第
206
页
5
.
(2019
·
广西百色
)100
年前,中国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伟大爱国运动,它“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这场运动
(
)
A
.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B
.标志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兴起
C
.标志中共开始掌握领导权
D
.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第
207
页
6
.
(2019
·
贵州黔南
)
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的有
(
)
①
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
北伐战争的胜利
④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B
第
208
页
二、非选择题
7
.
(2019
·
湖南娄底
·
历史价值观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
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
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
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
习近平主席
《
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9
年
4
月
30
日
)
第
209
页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中国在
“
巴黎和会
”
的外交失败。
(2)
材料认为五四运动有哪些重要特点?
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力军的广泛群众爱国运动,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
(3)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
“
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
。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
五四运动有哪些精神值得继承和发扬?
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
211
页
第
212
页
考点
1
北伐战争
(
八上第
15
课
)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
一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1
.时间、地点:
1924
年
1
月、广州
2
.内容:大会通过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3
.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考点精析
第
213
页
(
二
)
黄埔军校:
1
.成立时间、地点:
1924
年
5
月,创办于广州黄埔。
2
.领导机构: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3
.作用: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第
214
页
二、北伐胜利进军
(
一
)
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
二
)
时间:
1926
年。
(
三
)
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等。
(
四
)
主要战场:湖北、湖南
(
两湖地区
)
。
(
五
)
重要战役:
1
.先后取得了汀泗桥战役和贺胜桥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吴佩孚的主力。
叶挺
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战功卓著,被誉为“铁军”。
2
.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3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
六
)
结果: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
215
页
三、国民革命运动的结果
——
失败
(
一
)1927
年
4
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7
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他们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
二
)1928
年,
张学良
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
三
)
失败的原因: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
第
216
页
考点
2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
八上第
16
课
)
一、南昌起义
(
一
)
背景: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
(
二
)
时间:
1927
年
8
月
1
日
。
(
三
)
领导者: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
四
)
意义:打响了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开始,是
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
8
月
1
日
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
建军节
。
第
217
页
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
一
)
八七会议:
1
.时间、地点:
1927
年
8
月
7
日,汉口
2
.内容: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
二
)
秋收起义:
1927
年
9
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第
218
页
(
三
)
井冈山会师:
1928
年
4
月,朱德、陈毅率军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队伍会师。两军改编为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
四
)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意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第
219
页
三、工农武装割据
(
一
)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
工农武装割据
”的局面。此后,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
二
)1929
年
12
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召开,即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
三
)1931
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
毛泽东
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第
220
页
◇
提醒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
重要图片解读
图片名称:
《
南昌起义
》
绘画
考点链接:南昌起义
——
起义时间
——
建军节
第
221
页
考点
3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
八上第
17
课
)
[2020
年遵义会议召开
85
周年
]
一、长征的开始
(
一
)
原因:
1933
年秋,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致使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
二
)
时间:
1934
年
10
月~
1936
年
10
月
。
(
三
)
出发地:
1934
年
10
月,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瑞金出发。
第
222
页
二、长征的经过:
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
(1934
年
10
月
)→
湘江
→
乌江
→
遵义会议
(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四渡赤水河
(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
渡过金沙江
(
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
强渡大渡河
→
飞夺泸定桥
→
翻雪山、过草地
→
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
(1935
年
10
月,吴起镇
)→
三大主力会师
(1936
年
10
月,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
长征胜利结束。
◇
提醒
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第
223
页
三、遵义会议
(
一
)
时间:
1935
年
1
月。
(
二
)
内容:会议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取消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最高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
三
)
意义:
遵义会议
开始确立以
毛泽东
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生死攸关
的
转折点
,是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第
224
页
四、长征的胜利
(
一
)
胜利会师:
1
.
1935
年
10
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同陕北红军会师。
2
.三大主力会师:
1936
年
10
月,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
二
)
长征胜利的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
三
)
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第
225
页
第
226
页
命题点
1
北伐战争
1
.
(2019
·
南充
)
下列事件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②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③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④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A
.
②①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②④③① D
.
②③①④
B
四川中考真题精练
第
227
页
2
.
(2019
·
成都
)
某班开展“看口号猜历史事件”的竞猜活动。下列竞猜对应正确的是
(
)
A
.“自强”“求富”
——
太平天国运动
B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五四运动
C
.“打倒列强,除军阀”
——
北伐战争
D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
一二
·
九运动
C
第
228
页
命题点
2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3
.
(2018
·
凉山
)
学校组织一次红色旅游,选择了南昌,你认为主要是了解
(
)
A
.中国共产党成立
B
.人民军队诞生
C
.七七事变
D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覆灭
B
第
229
页
4
.
(2019
·
内江
)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到达湘赣边界,并在
1928
年上半年,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其名称和革命对象是
(
)
D
选项
根据地名称
革命对象
A
晋察冀根据地
日本帝国主义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日本帝国主义
C
晋察冀根据地
国民党反动派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国民党反动派
第
230
页
5.(2019
·
遂宁
)
习近平主席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
……
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来封建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里的“正确革命道路”指
(
)
A
.城市暴动,武装夺取大城市
B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
.以改革、改良反帝反封
B
第
231
页
6
.
(2018
·
泸州
)(
节选
)20
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促进了全国革命高潮的重要因素。
——
毛泽东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0
年
1
月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第一块“红色区域”的名称。毛泽东思想在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简要分析这一理论成果形成的主要依据。
第
232
页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主要内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和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红色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发展武装斗争,最终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即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主要依据: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国情
)
;井冈山斗争的实践。
第
233
页
命题点
3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7
.
(2018
·
自贡
)“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革命上“新途”的转折点是指
(
)
A
.四渡赤水
B
.飞夺泸定桥
C
.三大主力会师
D
.遵义会议的召开
D
第
234
页
8
.
(2018
·
巴中
)
某学校在暑假组织学生参加了“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团。到达陕北后,老师问小王同学有关长征的四个问题,小王回答错误的是
(
)
A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是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主要原因
B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陕北吴起镇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D
.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
第
235
页
命题点
4
核心素养
9
.
(2018
·
南充
·
历史理解
)
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
①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②
国民党左派叛变革命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③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④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B
第
236
页
一、选择题
1
.
(2019
·
安徽
)“
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
……
革命成功唯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重任是
(
)
A
.推翻清政府统治
B
.反对袁世凯独裁
C
.打倒列强除军阀
D
.打败日本侵略者
C
2020
年迎考特训
第
237
页
2
.
(2019
·
甘肃天水
)《
毛泽东选集
》
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
……
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
A
.创办黄埔军校
B
.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C
.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
.实现全国统一
B
第
238
页
3
.
(2019
·
湖南岳阳
)
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由此判断该题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湘南起义
B
第
239
页
4
.
(2019
·
广西玉林
)
井冈山是中国的革命圣地。在这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
)
A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B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C
.领导红军开始了空前的战略大转移
D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B
第
240
页
5
.
(2019
·
江苏连云港
)
下图再现的历史事件是
(
)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井冈山会师
D
.遵义会议
C
第
241
页
6
.
(2019
·
黑龙江齐齐哈尔
)
毛泽东的
《
七律
·
长征
》
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
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是
(
)
A
.血战湘江
B
.四渡赤水
C
.渡过金沙江
D
.飞夺泸定桥
C
第
242
页
7
.
(2019
·
贵州黔南
)
有人将贵州省的旅游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
(
茅台酒
)
,一棵树子
(
黄果树
)
。“一栋房子”成为人文旅游景点是因为这里
(
)
A
.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一大”
B
.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起点
C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
.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
D
第
243
页
二、非选择题
8
.
(2019
·
山东临沂
·
历史价值观
)
下列材料摘自习近平主席
《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征出发前,由于党内
“
左
”
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
“
围剿
”
失败,其他根据地也遭受挫折,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
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党的领导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毛泽东同志指出:
“
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
第
244
页
材料三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1)
分析指出材料一中“失败”的原因。我们党从“失败”到“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什么?这个“转折点”具有怎样的标志性意义?
党内
“
左
”
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第
245
页
(2)
哪三大红军主力的会师,宣告了“长征胜利”?“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会宁会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
伟大长征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其内涵是多方面的。请根据你的理解,列举出两个方面。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
247
页
第
248
页
考点
1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
八上第
18
课
)
一、九一八事变
(
一
)
爆发:
1931
年
9
月
18
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了
柳条湖
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于次日清晨,占领沈阳。这就是“
九一八事变
”。
(
二
)
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考点精析
第
249
页
(
三
)
结果: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1932
年,日本在东北扶植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
四
)
中国人民的抗争: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官兵组织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
杨靖宇
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6
年,东北各抗日部队改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第
250
页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
·
九运动:
1935
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1935
年
12
月
9
日,北平学生高呼口号,向国民党当局请愿。这就是著名的“一二
·
九运动”。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
(
一
)
背景:
1
.日本加紧侵略华北,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和杨虎城停止“围剿”红军,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并亲临西安督战。
第
251
页
(
二
)
目的:逼蒋联共抗日。
(
三
)
过程:
1936
年
12
月
12
日,
张学良、杨虎城
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
”。
(
四
)
中共主张: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并派周恩来前往西安参加谈判。
(
五
)
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
六
)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
252
页
◇
重要图片解读
图片名称:张学良
(1901
—
2001)
和杨虎城
(1893
—
1949)
考点链接:张学良、杨虎城
——
西安事变
——
国共第二次合作
第
253
页
考点
2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
八上第
19
课
)
一、七七事变
(
卢沟桥事变
)
(
一
)
时间:
1937
年
7
月
7
日
。
(
二
)
地点:北平西南卢沟桥。
(
三
)
经过: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在无理要求被拒后,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
七七事变
”,又称“卢沟桥事变”。
(
四
)
结果: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赵登禹、佟麟将军壮烈殉国。
7
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
五
)
影响:七七事变标志着
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
第
254
页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
一
)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两党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
二
)1937
年
9
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三、淞沪会战:
1937
年
8
月
13
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
淞沪会战
爆发。
1937
年
11
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持续
3
个月,打破了日本
3
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四、南京大屠杀
:
1937
年
12
月
13
日,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日寇占领南京后,对南京居民进行大屠杀,共杀害我国同胞
三十多万人
。
第
255
页
◇
提醒
1.
南京大屠杀给人类的警示: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充分暴露了日本法西斯的凶残、野蛮行径,揭露了法西斯势力反人类、反社会的本质。警示人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珍爱生命。
2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4
年
2
月
27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
12
月
13
日
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日的设立能让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以史为鉴,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避免悲剧重演。
第
256
页
◇
重要图片解读
图片名称:日军
“
杀人比赛
”
的新闻报道
考点链接:日军暴行
——
南京大屠杀
——
日本侵华战争
第
257
页
考点
3
国共合作抗战
(
八上第
20
、
21
课
)
一、正面战场
(
一
)
台儿庄战役
(
徐州会战
)
:
1
.背景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争,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2
.概况:
1938
年
3
月,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李宗仁
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战役,取得大胜。这次战役史称“
台儿庄战役
”。
3
.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
正面
战场所取得的
最大
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第
258
页
(
二
)
武汉会战:
1
.概况:
1938
年
6
月,日军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约
100
万人参战。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有利地形,给日本军队以重创。武汉会战历时
4
个多月。
2
.影响: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3
.会战后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三
)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
年
12
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拼死抵抗,获得长沙会战胜利。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
259
页
(
四
)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1944
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第
260
页
二、敌后战场
(
一
)
平型关大捷:
1
.概况:
1937
年
9
月,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将日军全部歼灭。
2
.意义: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
第一个
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二
)
毛泽东
《
论持久战
》
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
.
《
论持久战
》
的发表:
(1)
目的: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
(2)
时间:
1938
年。
第
261
页
(3)
内容: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4)
作用:
《
论持久战
》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2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
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将敌人的后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建立抗日根据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根据地的军民展开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
第
262
页
(2)
根据地的建设: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了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实行了农民减租减息,地主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3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
三
)
百团大战:
1
.时间、地点:
1940
年
下半年,华北地区。
2
.指挥:
彭德怀
。
3
.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
第
263
页
4
.概况: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
100
多个团,在华北地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以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为主要目标的战役,史称“
百团大战
”。
5
.作用: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第
264
页
考点
4
抗日战争的胜利
(
八上第
22
课
)
[2020
年是抗日战争胜利
75
周年
]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
一
)
日本侵华策略的改变:
1
.原因: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
2
.表现:对国民政府政以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第
265
页
(
二
)
全民族抗战:
1
.概况: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2
.殉国将领:在枣宜会战中,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在反“扫荡”作战中,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二、中共七大
(
一
)
召开:
1945
年
4
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二
)
内容:
1
.大会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第
266
页
2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3
.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七大通过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
——
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
三
)
影响: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第
267
页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
一
)
战略反攻:
1
.
1945
年
8
月
6
日和
9
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
2
.
1945
年
8
月
8
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次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动进攻。
3
.
1945
年
8
月
9
日,毛泽东发表
《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
声明,号召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
二
)
日本投降:
1945
年
8
月
15
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
年
9
月
2
日
,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9
月
3
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
。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第
268
页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
一
)
国内意义: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
二
)
国际意义: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第
269
页
五、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
一
)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
决定因素
)
(
二
)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流砥柱的作用。
(
三
)
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第
270
页
第
271
页
突破点 比较近代史上日本三次侵华战争
重难点突破
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
起止时间
1894
~
1895
年
1900
~
1901
年
1931
~
1945
年
主要战役
黄海海战
(
邓世昌
)
、威海卫战役
廊坊战役
台儿庄战役
(
李宗仁
)
、百团大战
(
彭德怀
)
结果
清政府战败,签订
《
马关条约
》
清政府战败,签订
《
辛丑条约
》
日本无条件投降
罪行
屠杀旅顺居民
洗劫北京城
南京大屠杀
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胜利
第
272
页
【多角度设问】
1.
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
(1)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牵制了日本法西斯势力的绝大部分兵力,但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决定历史的作用。
(2)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有力地支援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3)
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不仅彻底摧毁了世界法西斯反动势力,而且成为世界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
273
页
2
.
近代几次中日战争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1)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坚决反对日本篡改侵略历史的行径,警惕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
(2)
只有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不断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
积极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壮大世界和平力量。
第
274
页
命题点
1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1
.
(2018
·
绵阳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随即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
A
.日本首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B
.中国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开始
C
.国民党正面战场开始了全面抗战
D
.中国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四川中考真题精练
第
275
页
2
.
(2019
·
南充
)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
A
.九一八事变
B
.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C
.七七事变
D
.德国突袭波兰
A
第
276
页
3
.
(2019
·
自贡
)
某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准备推出一期“抗日战争”板报,设计“抗战爆发”“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三个板块,下列可入选“抗战爆发”板块的是
(
)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百团大战
D
.八一三事变
A
第
277
页
4
.
(2018
·
达州
)
自古以来, 达州儿女都具有一颗爱国心。
20
世纪
30
年代初,“日本军队在东北寻衅”,达城人民立即宣布抵制日货,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群众运动。下列哪一选项描述的是日军这次寻衅的结果
(
)
A
.“蛐蛐叫喊夜声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没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抢占沈阳!”
B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C
.“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D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A
第
278
页
5
.
(2019
·
广安
)1936
年
12
月
《
桂林日报
》
登载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
……
通电主张一致对外
……
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材料中的“陕变”是指
(
)
A
.九一八事变
B
.一
·
二八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七七事变
C
第
279
页
6
.
(2017
·
绵阳
)
何香凝裙上写诗:“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对此诗的正确理解是
(
)
①
写于九一八事变后
②
倭奴指的是美帝国主义
③
中国推行抵抗政策
④
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C
第
280
页
命题点
2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7
.
(2018
·
成都
)
口述史料是史料的表现形式之一。下列研究抗日战争的史料中,属于口述史料的是
(
)
A
.
《
卢沟桥事变形势图
》
B
.
《
义勇军进行曲
》
C
.
《
吕正操
(
抗日名将
)
回忆录
》
D
.
《
论联合政府
》
C
第
281
页
8
.
(2019
·
达州
)
下面是东北大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多次迁移的路线。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东北大学前两次迁移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
(
)
1923
年在沈阳成立
①
,1931
年迁往北平
②
,1937
年迁往开封
③
,1938
年迁往四川
A
.
北伐战争;西安事变
B
.伪“满洲国”成立;一
·
二八事变
C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
.华北事变;八一三事变
C
第
282
页
9
.
(2019
·
巴中
)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军攻陷了国民政府的首府,在持续
6
个星期内屠杀了中国同胞
30
多万人。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增强民族凝聚力。
2014
年,我国将每年的
12
月
13
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
.九一八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D
第
283
页
10
.
(2018
·
广安
)1937
年
9
月的一天,在陕西省三原县石桥镇的一个大坝上,一万多穿着灰军服、戴着红星帽的工农红军,在这里召开整编誓师大会。会场上,每位官兵的手中都拿着一套即将穿上的国民党军队的黄军服和即将戴上的缀有国民党党徽的黄军帽。红军脱帽换装的原因是
(
)
A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扶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B
.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D
.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D
第
284
页
命题点
3
国共合作抗战
11
.
(2019
·
自贡
)
著名作家臧克家在
《
红血洗过的战场
》
中写道:“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
……
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材料中所述昀这场战役的领导人是
(
)
A
.杨虎城
B
.李宗仁
C
.林彪
D
.彭德怀
B
第
285
页
12
.
(2019
·
成都
)1942
年
1
月
11
日,
《
新华日报
》
对某次会战发表社论指出:“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香港陷落、马尼拉失守、马来亚危急之际,有着中国战场的胜利,以鼓舞友邦,以打击敌人。”“某次会战”是指
(
)
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武汉会战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D
第
286
页
13
.
(2019
·
内江
)1937
年
9
月,有一场战役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令八路军威名远扬,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它是
(
)
A
.平型关大捷
B
.百团大战
C
.台儿庄战役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A
第
287
页
命题点
4
抗日战争的胜利
14
.
(2018
·
巴中
)
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的战争是
(
)
A
.鸦片战争
B
.人民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战争
D
.抗日战争
D
第
288
页
15
.
(2019
·
眉山
)
据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资料,
1937
年,日本陆军共
24
个师,其中
21
个师投入侵华战争。
1939
年,日本陆军共
41
个师,其中
34
个师投入侵华战争。
1941
年,日本陆军共
51
个师,其中
34
个师和
44
个独立旅、混成旅团用于侵华。由此可见
(
)
A
.中国战场上只有中国人民在积极抗日
B
.日本不断地减少侵华战争的兵力总数
C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实力严重不足
D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
D
第
289
页
16
.
(2019
·
眉山
)《
保卫边区歌
》
里唱到:“杨柳发了芽,杏树开了花,我们是老百姓,我们也是兵,保卫了边区保卫了我们的家。”这首歌最早传唱于
(
)
A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B
第
290
页
17
.
(2019
·
自贡
)
某校学生就“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展开探究,以下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
②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③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④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D
第
291
页
18
.
(2019
·
泸州
)
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的
《300
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
部分
)
,据此可知
(
)
姓名
身份
牺牲时间
牺牲原因
诺尔曼
·
白求恩
加拿大和美国援华医疗队医生
1939
年
抢救伤员感染病毒
张自忠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
33
集团军总司令
1940
年
枣宜会战
左权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参谋长
1942
年
反“扫荡”
戴安澜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五军
200
师师长
1942
年
赴缅参战
第
292
页
①
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且持续时间最长
②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③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④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④
答案
C
第
293
页
19
.
(2017
·
内江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
年
9
月
15
日,北洋舰队护送
4000
余名官兵到朝鲜,
17
日返航,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遭遇日军阻截,战斗由此爆发,这是中日双方海军主力决战。日本海军投入战斗的速射炮军舰有
12
艘,倾其全部精华。据英国海军年鉴统计,当时速射炮的发射速度是原后装炮的六倍,由此计算,日本舰队的火力实际上相当于北洋舰队的三倍。中午战斗开始,不久,北洋舰队旗舰
“
定远
”
舰由于下水
12
年,
7
年未修,主炮炮塔起火,丁汝昌烧伤,信旗被毁;北洋舰队重创日本比睿、赤城、西京丸号诸舰,但北洋舰队
“
扬威
”“
超勇
”
二舰也受重创。海战历时
5
个多小时,北洋舰队损失
“
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
”
5
艘军舰,死伤官兵千余人;日本舰队
“
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
”
5
舰受重创,死伤官兵
600
余人。北洋水师虽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然而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卫军港内,不准巡海迎敌,北洋舰队最终在威海卫军港全军覆没。
第
294
页
材料二
1931
年
9
月
18
日夜
22
时
20
分左右,以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奉天
(
现沈阳
)
北面约
7.5
公里处,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
800
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
3
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军守备队;爆炸同时,在铁路爆破点以北约四公里的文官屯的川岛中队长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爆炸后,驻扎中方北大营和沈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进攻。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
“
攘外必先安内
”
的不抵抗政策,其后,不到半年,东三省完全沦丧。
第
295
页
材料三
1987
年
7
月
7
日抗战爆发
50
周年之际,坐落于抗战爆发地
——
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了馆名。
1997
年
7
月
7
日,纪念馆二期工程竣工,江泽民亲笔题词:
“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史育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振兴祖国。
”
2005
年
7
月
7
日,在纪念馆举行一场盛大的纪念活动
——
《
伟大胜利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
周年
》
大型主题展览开幕,开幕式有
2000
人参加。在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的乐曲声中,
60
发红色信号弹射向天空,
3000
只和平鸽飞上蓝天。
2007
年
7
月
7
日,抗战馆举行了千人大会,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
70
周年,同时举办
《
难忘七七珍爱和平
》
史料展。
第
296
页
(1)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三个重大事件?
黄海海战
(
黄海战役
)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
卢沟桥事变
)
。
(2)
根据材料一、二,从领导者角度分析中国失败的共同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北洋舰队”是在什么运动中建立起来的?结合所学知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是在什么事件后基本结束?
对日本侵略妥协退让
(
妥协、不抵抗
)
。洋务运动。西安事变
(
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
第
297
页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材料一、二相比较,说说建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起了什么作用?依据材料三,分析当今隆重纪念抗日战争有何重大意义?
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以史育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振兴祖国;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
意思相近即可
)
第
298
页
命题点
5
核心素养
20
.
(2018
·
遂宁
·
时空观念
)2018
年
3
月
1
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中,周恩来直接参与的有
(
)
①
领导秋收起义
②
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③
赴重庆谈判
④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B
第
299
页
21
.
(2018
·
广安
·
历史理解
)
彭德怀是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他的贡献不包括
(
)
A
.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取得歼灭日军
1
万余人的重大胜利
B
.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百团大战
C
.指挥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
.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A
第
300
页
一、选择题
1
.
(2019
·
广西
)
日本学者伊豆公夫说:“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和投降,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绵延
14
年的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起了决定性作用。”这场“民族解放斗争”的起点是
(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皖南事变
A
2020
年迎考特训
第
301
页
2
.
(2017
·
山东泰安
)
教育部下发
2017
年
1
号函件
《
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
》
,要求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对这一要求的正确理解有
(
)
①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了
②
客观反映了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③
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④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唯一战场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C
第
302
页
3
.
(2019
·
重庆
A
卷
)
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
)
A
.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
.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
.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
.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第
303
页
C
第
304
页
5
.
(2019
·
湖北咸宁
)1937
年
11
月
28
日伦敦
《
泰晤士报
》
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
……
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此报道所描述战役的意义在于
(
)
A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
.打破了日本
3
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D
第
305
页
6
.
(2019
·
山东青岛
)《
李宗仁回忆录
》
中写到:“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卫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
……
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这个“辉煌战果”是
(
)
A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D
第
306
页
7
.
(2019
·
辽宁大连
)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有
(
)
①
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②
领导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重大胜利
③
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敌后战场,钳制大量日军
④
取得百团大战胜利,坚持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B
第
307
页
8
.
(2019
·
湖南株洲
)
下图是李杨同学做的历史笔记,该笔记应该属于哪次会议的内容
(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遵义会议
D
.政治协商会议
B
第
308
页
9
.
(2017
·
陕西
·
历史价值观
)1931
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极大痛苦。回顾这场战争,我们应铭记的历史经验教训是
(
)
①
日本令人发指的侵略屠杀启迪国人牢记国耻、振兴中华
②
国共合作抗战成功证明民族团结是民族独立与振兴的根本保障
③
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揭示当今须加强国际合作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④
美化侵华战争史告诫世人要警惕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势力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A
第
309
页
二、非选择题
10
.
(2018
·
湖北黄冈
·
历史价值观
)
阅读下列材科,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之所以能够进行这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族抗战并取得胜利,是由于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和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凝聚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时中国已经有了使自己走向伟大复兴的先进的政治力量
——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民族解放战争获取完全胜利的首要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发展,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及时而大胆地向敌占区进军,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在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斗争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由于党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当之无愧的领导核心。
第
310
页
材料二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亚洲、太平洋等战场的巨大胜利,有力地支援了中国的抗战。苏、美、英等盟国给中国抗战以人力、物力的援助。世界许多国家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还以各种方式支援中国。所有这些,都成为鼓舞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直到最后胜利的重要因素。
——
以上均摘编自
《
中国共产党历史
》
第一卷中共党
史出版社
2018
年
1
月第
34
次印刷
材料三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美国、苏联、英国的援华物资通过陆路、海路和航空运到中国,支援了中国的抗战。为此,美国的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指出,国际的物资援助和供应是维持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第
311
页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中国取得十四年抗战胜利的原因。
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欧洲、亚洲、太平洋等世界反法西斯战场胜利的有力支援;国际支持和援助。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评论材料三中美国学者的观点。
美国学者强调国际物资援助和供应对于中国坚持抗战的重要性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他的观点具有片面性。抗日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中国人民的坚持抗战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这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国际援助改善了中国抗日的物资供应,有利于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促进中国战局的积极转化,是促使抗战胜利的外部因素。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
313
页
第
314
页
考点
1
内战爆发
(
八上第
23
课
)
一、重庆谈判
(
一
)
背景:
1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
2
.内战是蒋介石的既定政策。
3
.
1945
年
8
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讨国家大计。
(
二
)
时间:
1945
年
8
~
10
月。
(
三
)
地点:重庆。
考点精析
第
315
页
(
四
)
目的:
1
.国民党: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获得政治上的主动权。
2
.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揭露蒋介石的内战阴谋。
(
五
)
结果:
1945
年
10
月
10
日,双方签订了
《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
,即
“双十协定”
。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
六
)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1946
年
1
月
10
日,在重庆举行。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第
316
页
◇
提醒
双十协定的签订是人民力量的胜利,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团结和鼓舞人民,使中共赢得政治上的主动。
第
317
页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
(
一
)
时间:
1946
年
6
月
。
(
二
)
标志:国民党军队全力围攻
中原解放区
,发动全面内战。
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
一
)
论断: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
二
)
战略:中共中央制定了以
运动战
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
第
318
页
(
三
)
概况:
1
.解放区军民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2
.转战陕北:
1947
年
3
月
,国民党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3
.粉碎重点进攻:
(1)
陕北: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2)
山东: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第
319
页
◇
重要图片解读
图片名称: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期间的合影
考点链接:重庆谈判
——
双十协定
——
解放战争
第
320
页
考点
2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八上第
24
课
)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
一
)
概况: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1947
年,颁布
《
中国土地法大纲
》
,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
二
)
意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
第
321
页
二、挺进大别山
(
一
)
概况:
1947
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
千里挺进大别山
。
(
二
)
意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
战略进攻的序幕
,直接威胁南京、武汉。
三、三大战役的胜利
(
一
)
辽沈战役
:
1
.时间:
1948
年
9
月至
11
月。
2
.指挥者:林彪、罗荣桓。
3
.参战部队:东北人民解放军。
4
.关键地点:攻占
锦州
。
5
.作用:解放了
东北全境
。
第
322
页
(
二
)
淮海战役
:
(
规模最大、歼敌最多
)
1
.时间:
1948
年
11
月至
1949
年
1
月。
2
.领导者: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
3
.关键地点:以
徐州
为中心。
4
.参战部队: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
5
.作用:解放了
长江中下游以北
的广大地区。
第
323
页
(
三
)
平津战役
:
1
.时间:
1948
年
11
月至
1949
年
1
月。
2
.领导者: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3
.参战部队:东北人民解放军和华北人民解放军。
4
.战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
瓮中捉鳖
)
。
5
.作用:
1949
年初,
北平
和平解放。平津战役使
华北全境
基本解放。
(
四
)
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
150
多万人,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四、百万雄师过大江
(
渡江战役
)
:
1949
年
4
月,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
南京解放
,标志
国民党
在大陆
22
年
统治的覆灭
。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第
324
页
突破点 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重难点突破
第
325
页
第
326
页
命题点
1
内战爆发
1
.
(2018
·
南充
)“
倭寇投降
……
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电文中“陪都”是指
(
)
A
.南京
B
.北平
C
.上海
D
.重庆
D
四川中考真题精练
第
327
页
2
.
(2019
·
南充
)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下勇壮军威。双十协定应运生,中华人民主沉浮”。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
.西安事变
B
.重庆谈判
C
.淮海战役
D
.解放南京
B
第
328
页
3
.
(2018
·
达州
)“
愿所有的人从这张照片上能理解和体会,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们的国家处在十字路口,处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定胜败的严峻时刻。我们的党和毛主席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右边这张照片可以用来研究
(
)
A
.毛泽东“进京赶考”,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B
.艰难的较量
——
重庆谈判
C
.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
D
.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
第
329
页
命题点
2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4
.
(2019
·
凉山
)1947
年,中共中央公布了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是
(
)
A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B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法
》
C
.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
.
《
中国土地法大纲
》
D
第
330
页
5
.
(2017
·
南充
)1947
年,毛泽东要求人民解放军在中间力量薄弱地区插上一把尖刀,这把尖刀指的是
(
)
A
.转战陕北
B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
.重庆谈判
D
.百万雄师过大江
B
第
331
页
6
.
(2018
·
成都
)1948
年辽沈战役中,某国民党军官在锦州被解放军俘获后,感叹说:“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据此可知,解放军攻克锦州
(
)
A
.截断了东北国民党军队的退路
B
.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C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
.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A
第
332
页
7
.
(2018
·
眉山
)
林彪意识到:“东北敌军孤立分散,所占地区十分狭小,补给困难,而且敌军战略意图或撤或守,还举棋不定。”由此判断他是在谋划
(
)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8
.
(2019
·
巴中
)1948
年,人民解放军已发展到
280
万人,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军委果断地作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决策,下列哪次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
)
A
.渡江战役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平津战役
A
C
第
333
页
命题点
3
核心素养
9
.
(2019
·
遂宁
·
时空观念
)
为了“民族的独立、统一、发展”,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地抗争与奋斗。下列相关表述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
.洋务运动的开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
.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民族危机加剧
→
中国同盟会建立
→
辛亥革命兴起
C
.抗战胜利,人民渴望和平
→
重庆谈判
→
国共合作实现
D
.建国初,内忧外患
→
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
巩固了政权
C
第
334
页
10
.
(2018
·
巴中
·
历史解读
)
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史。根据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北京学生于
1919
年呐喊:
“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低头!
”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材料三
下图再现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生动场面。
第
335
页
材料四
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
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
(1)
材料一中“呐喊”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后期主力是什么?
五四运动。工人阶级。
(2)
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3)
材料三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坚强部队,其名称是什么?
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第
336
页
(4)
材料四反映的是哪次重要会议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5)
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发生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其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什么?
平津战役。
(6)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
337
页
一、选择题
1
.
(2019
·
山东泰安
)
关于中国近代史上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B
.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都达成了有利于中华民族利益的共识
C
.重庆谈判的成果最终被撕毁
D
.毛泽东和周恩来都直接参与了谈判
D
2020
年迎考特训
第
338
页
2
.
(2019
·
内蒙古呼和浩特
)
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在
(
)
A
.解放战争爆发之初
B
.刘邓大军展开战略进攻时
C
.国共战略决战之际
D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后
A
第
339
页
3
.
(2019
·
黑龙江大庆
)
从
1948
年
9
月至
1949
年
1
月,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发动的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是
(
)
①
辽沈战役
②
淮海战役
③
平津战役
④
渡江战役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A
第
340
页
4
.
(2019
·
山东潍坊
·
历史理解
)
下列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
A
.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
.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计划
C
.建立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
D
.重视发挥农民革命作用
D
第
341
页
5
.
(2018
·
湖北孝感
)1946
年
7
月到
1948
年
9
月,山东有
580
余万农民,冀中有
480
余万农民支援前线。淮海战役中,华东解放区组织出动民工
150
万人,担架
30.5
万副,大小车
88
万辆,牲畜
6300
头,为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以至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段材料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
A
.民众的大力支援
B
.解放军作战勇敢
C
.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D
.党中央指挥正确
A
第
342
页
6
.
(2019
·
内蒙古赤峰
)
毛泽东在
《
七律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中提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其中“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意义在于
(
)
A
.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B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D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A
第
343
页
二、非选择题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
“
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
。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
“
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
材料二
1947
~
1949
年是中国革命战争发生急剧变化的三年,是中国人民取得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辉煌战果的三年。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第
344
页
(1)
根据材料一说明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表面理由是什么?蒋介石电邀毛泽东
“
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
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表面的理由是为了避免内战,共商和平大计。真实目的是为内战准备充足的时间,借和谈之机部署内战,欺骗人民。
(2)1948
年开始的三大战役指的是那三大战役,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3)
根据材料二,说出
“
百万雄师过大江
”
指哪一战役?开始于何时?其战果如何?
渡江战役。
1949
年
4
月。南京解放,国民党的政权垮台。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
346
页
考点
1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
八上第
25
课
)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一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
二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考点精析
第
347
页
时期
发展状况
原因
表现
辛亥革命后
发展热潮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奖励发展事业的法令
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短暂的春天”
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
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发展受挫,在夹缝中求生存
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
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地挣扎着,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第
348
页
(
三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征:
1
.总体特征: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虽有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落后。
2
.行业特征: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3
.地区特征: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第
349
页
◇
提醒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
(1)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生产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2)
政治上: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3)
思想上:不断冲击着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第
350
页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
一
)
表现:
1
.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2
.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
3
.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
(
二
)
评价: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第
351
页
考点
2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
八上第
26
课
)
[2020
年是科举制废除
115
周年
]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
一
)
教育:
1
.新式学校创办:洋务派兴办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创办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
京师大学堂
。
2
.废除科举制:
1905
年
,清政府谕立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
1300
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
第
352
页
(
二
)
新闻出版业:
1
.创办报刊:
1872
年在上海创办的
《
申报
》
,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
大公报
》《
新闻报
》《
解放日报
》
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
东方杂志
》《
新青年
》《
生活
》
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2
.创办出版机构:
1897
年在上海创办的
商务印书馆
,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此外,还有中华书局、新华书店等出版机构。
第
353
页
二、文学艺术的成就
(
一
)
优秀的文学作品:鲁迅的
《
狂人日记
》《
阿
Q
正传
》
、郭沫若的
《
女神
》
、茅盾的
《
子夜
》
、曹禺的
《
雷雨
》
、巴金的
《
家
》
、老舍的
《
骆驼祥子
》
等。
(
二
)
绘画: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徐悲鸿创作
《
田横五百士
》《
愚公移山
》
等宏篇巨作。
(
三
)
音乐:抗日战争时期,由聂耳谱曲,田汉作词的
《
义勇军进行曲
》
,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冼星海作曲了
《
黄河大合唱
》
。
(
四
)20
世纪初,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1905
年拍摄的京剧
《
定军山
》
,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1931
年拍摄的
《
歌女红牡丹
》
。
第
354
页
命题点
1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
.
(2018
·
达州
)
下列选项与“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受到冲击,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的战争有关的是
(
)
A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B
.允许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A
四川中考真题精练
第
355
页
2
.
(2018
·
广安
)
下列各项,属于张謇的是
(
)
A
.提倡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
B
.主持建成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C
.专著
《
制碱
》
向世界披露了索尔维制碱法奥秘
D
.“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A
第
356
页
3
.
(2018
·
内江
)
以下近代企业中,不属于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是
(
)
A
.继昌隆缫丝厂
B
.发昌机器厂
C
.大生纱厂
D
.江南制造总局
D
第
357
页
4
.
(2017
·
泸州
)
下表反映了华商企业某一阶段的发展变化
(
据费正清
《
剑桥中华民国史
》
编制
)
。下列属于该变化原因的是
(
)
A.
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
B
.
《
马关条约
》
签订,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戊戌变法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D
.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提供有利外部环境
D
时间
工厂数量
(
家
)
创业资本金额
(
元
)
工人人数
(
人
)
1913
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
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第
358
页
5
.
(2019
·
绵阳
)
采访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我们要研究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进程,现在可以采访的人物是
(
)
A
.李鸿章
B
.张謇
C
.王进喜
D
.任正非
D
第
359
页
命题点
2
核心素养
6
.
(2019
·
宜宾
·
历史理解
)
创立于
1854
年的上海英租界工部局经过
10
多年的艰苦努力,逐步明确征税范围、完善征税手段、强化追欠制度、细化征税标准、取得各国驻沪领事的同意支持,到
1869
年终于建立起成熟的税权制度。此事说明
(
)
A
.中国近代化在缓慢前进
B
.各国全力支持清政府改革
C
.洋务运动取得重大成果
D
.百日维新推动法治化进程
A
第
360
页
选择题
1
.
(2019
·
江苏淮安
)
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南通大生纱厂、上海福新面粉公司等组史料。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中国近代
(
)
A
.民主政治的进程
B
.新式教育的出现
C
.民族工业的发展
D
.社会生活的变化
C
2020
年迎考特训
第
361
页
2
.
(2019
·
湖南怀化
)“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晚清状元张謇的真实评价,其“兴国之梦”是指
(
)
A
.实业救国
B
.民主科学
C
.民主共和
D
.变法图强
A
第
362
页
3
.
(2019
·
山东德州
)
下图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透过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
A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
.辛亥革命后,掀起了发展实业热潮
C
.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D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C
第
363
页
4
.
(2018
·
湖北咸宁
)
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
A
.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B
.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C
.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D
.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D
第
364
页
5
.
(2018
·
山东潍坊
)1882
年
10
月
24
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
《
申报
》
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这反映了
(
)
A
.思想观念解放
B
.大众报业发展
C
.铁路交通发达
D
.轮船航运繁荣
B
第
365
页
6
.
(2019
·
山东青岛
)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
)
A
.鲁迅
——
《
狂人日记
》
B
.聂耳
——
《
义勇军进行曲
》
C
.茅盾
——
《
愚公移山
》
D
.冼星海
——
《
黄河大合唱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