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中考中国现代史复习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历史中考中国现代史复习课件

ID:684742

大小:16.13 MB

页数:218页

时间:2021-05-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 页 ★时空观念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3 页 ★主要点睛 一条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个时期: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4 页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5 页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6 页 考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八下第1课)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一)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二)内容: 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起着临时 宪法的作用。 2.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考点精析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7 页 3.大会“四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 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4.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三)意义: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8 页 二、开国大典 (一)概况:1949年10月1日下午,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毛泽东宣布中华 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 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 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9 页 三、西藏和平解放 (一)时间:1951年。 (二)标志: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同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 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 (三)意义:它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0 页 考点2 抗美援朝(八下第2课) [2020年是抗美援朝战争开始70周年] 一、抗美援朝 (一)时间、军队、指挥: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 (二)背景: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出兵侵略朝鲜,并将战火烧到 中国境内。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三)出兵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四)经过: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赴朝作战,连续发 动五次大规模的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1 页 (五)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标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六)意义: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提高了我国的 国际地位。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2 页 二、英雄人物: (一)邱少云、黄继光等,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二)抗美援朝精神: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考点3 土地改革(八下第3课) [2020年是土地改革开始70周年] 一、原因: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二、时间:1950~1952年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一)时间:1950年。 (二)内容: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 制。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3 页 四、结果: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 革。 五、意义: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得到了土地,成 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 件。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4 页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5 页 突破点1 列举近代以来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瓦解的三件大事 (1)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思想上: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在近代中国掀起一场 思想解放的风暴。 (3)经济上: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 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重难点突破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6 页 突破点2 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一观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 失败、屈辱和黑暗的历史,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在中国革命历 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具体表现: (1)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成立既是一个旧时代结束的标志,又是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标志,是中国 现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历程。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已完成,中国开始向社 会主义过渡,进入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3)中国革命胜利后,中国外交翻开了新的篇章。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7 页 命题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2019·凉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地点是在(  ) A.北平 B.西柏坡 C.延安 D.南京 A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8 页 2.(2017·巴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一个时代终结的标志。请问下面属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的是(  ) A.使广大农民获得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赖以发动内战的主要军事力量 C.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 D.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D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9 页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0 页 斗争结果: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成立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转折点:遵义会议。历史结论:只有中 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1 页 命题点2 抗美援朝 4.(2018·南充)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中的 代表有(  )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王进喜 ④焦裕禄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A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2 页 5.(2017·内江)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 战斗,反抗美国的侵略。当时率领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 A.朱德 B.彭德怀 C.林彪 D.毛泽东 B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3 页 命题点3 土地改革 6.(2019·乐山)下列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D.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4 页 7.(2018·广安)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农 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辽宁省宽甸县农民在给毛泽东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 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农民 实现“这个梦想”的途径是(  ) A.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参加“大跃进”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5 页 8.(2018·凉山)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的目的是(  ) A.为了民主改革创造条件 B.为了个体农户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D.为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C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6 页 一、选择题 1.(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下 列哪一项不属于会议的内容(  ) A.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B.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C.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A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7 页 2.(2019·福建龙岩)“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中 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该材料评价的是(  ) A.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8 页 3.(2019·湖北荆州·历史解释)1949年9月下旬,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庄严宣告:“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 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的含义是(  ) A.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B.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 C.开始向工业化迈进 D.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B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9 页 4.(2018·吉林长春)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港澳回归 A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30 页 5.(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在预习《抗美援朝》这一节课时,涂涂同学摘录出 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有(  ) ①中朝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战争造成了朝韩分裂对立的局面  ③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大大提高 ④战争的结果是将美国赶出了朝鲜半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C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31 页 6.(2019·山东枣庄)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 会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政治意义的是(  ) A.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D.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C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32 页 二、非选择题 7.(2019·湖北咸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 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 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明确规定:“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 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立即统制对外贸 易,改革海关制度。” (1)材料一中会议通过的什么文件起到了临时宪法作用? 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或《共同纲领》。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33 页 (2)材料一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说说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具体含义。 标志:开国大典。含义: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废除了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实现了民族 独立和国家主权完整,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35 页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36 页 考点1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八下第4课)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时间:1953~1957年。 (二)背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但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三)提出:1953年,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考点精析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37 页 (四)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 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五)主要成就: 1.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 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2.宝成铁路、鹰厦铁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等 相继建成。 (六)意义: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 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38 页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标志: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 2.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内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国家 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 益的宪法。 (二)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39 页 ◇注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 主义社会。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40 页 考点2 三大改造(八下第5课) 一、时间:1953~1956年。 二、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三、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四、方式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农业合作化 (1)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 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成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大多数农户 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合作化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41 页 (二)工商业改造——公私合营。 1.时间:1954年。 2.方式:公私合营,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在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 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成果: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 潮。 五、结果: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六、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社会主义 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42 页 ◇注意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不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 立,而是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基本完成。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43 页 ◇重要图片解读 图片名称: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考点链接:农业合作社——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44 页 考点3 艰 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八下第6课) 一、良好开端: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分析了主 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 进的工业国。 二、严重失误 (一)背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二)表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结果: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45 页 三、国民经济调整 (一)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二)结果: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四、“文化大革命” (一)时间:1966~1976年。 (二)表现:社会和生产秩序陷入混乱;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刘少奇案”是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三)林彪集团与“四人帮”: 1.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标志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2.“四人帮”勾结起来进行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 (四)结束: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 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46 页 五、建设成就 (一)成就: 工业 (1)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都是这个时 期建设起来的。到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2)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广大内地也新建 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 地发展起来 交通水利 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水利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 科技 (1)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2)国防尖端技术取得巨大进展,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70年4月,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3)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47 页 突破点 对1949~1956年(过渡时期)中国社会历史特点的认识 1.社会性质:就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就实 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从这一时期我党采取的政策来看,有些具有 新民主主义的性质,如土地改革;有些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如三大改造;有些兼而 有之,如没收官僚资本。 2.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改造前,五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成分占很 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完全占据主导地位。 重难点突破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48 页 3.社会主要矛盾: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三大 改造完成后,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先进 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4.政治制度:在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 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这一过渡局面基本结 束。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49 页 命题点1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2019·自贡)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品产量变化 柱状图。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西藏和平解放 C.“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D.“一五计划”的实施 D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50 页 2.(2018·内江)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律体系框架,其核心是(  ) A.婚姻法 B.宪法 C.教育法 D.刑法 B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51 页 3.(2019·宜宾)对下图两份文件共同点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得到各界人士支持 B.贯彻西方民主原则 C.反映时代发展需求 D.深入结合中国国情 C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52 页 命题点2 三大改造 4.(2018·泸州)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的历史。下图中空格所代表的历史阶段是(  )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生产资料一直是公有制 C.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 D.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D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53 页 D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54 页 C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55 页 7.(2019·成都)(节选)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主题】工业化的起步 材料 1953年,建设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简称“一汽”)作为首批重点工程被 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同年,7月15日,一汽在长春开工建设。毛泽东主席亲 自为奠基题词,并签发了“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中共中央指示。为了建设 一汽,从1953年起,举国上下向这里输送来建设大军和最优秀的人才。同时,苏联 对一汽的建设和投产也给予了全面的援助。经过三年的努力,1956年7月13日,一 汽终于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据梁骁《“共和国长子”生长录: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一辆国产汽车在“一汽”诞生》等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56 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共和 国长子”的有利因素。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一五”计划的推动;举国上下的支持(向一汽输送 建设大军和优秀人才);苏联的援助;一汽工人的辛勤努力;东北地区原有的工业 基础较好。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57 页 8.(2019·凉山)举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的深刻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58 页 命题点3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9.(2018·绵阳)以下图片反映的历史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分析图片, 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  )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59 页 ①经济高速发展 ②人民生活困难 ③自然环境受到破坏 ④忽视了客观经济 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D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60 页 10.(2019·广安)在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战胜严重困难的过程中,全党全国人民 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其中“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被群众誉为 “铁人”的王进喜的事迹是(  ) A.主持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 B.带领钻井队打出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 C.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水稻 D.从中草药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青蒿素 B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61 页 11.(2019·南充)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王进喜、雷锋、焦裕 禄、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精神是(  ) A.大庆精神 B.“两弹一星”精神 C.长征精神 D.艰苦奋斗精神 D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62 页 12.(2018·宜宾)(节选)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长江三峡时强调:“大国重 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石油严重短缺,60多岁的地质学家李四 光带领技术人员跋山涉水进行石油勘探。在勘探最困难的时候,李四光鼓励大家: “我们一线的生机,还是在我们的民族,大家打起精神,举起锄头向前挖去。”终 于,1959年勘探出了大庆油田。随后,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大港、胜利、华北 大油田相继找到,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选修四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63 页 举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的国防科研工作者及其贡献。根据材料结合所 学,概括这些科研工作者身上有什么共同精神? 邓稼先,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举出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精 神:艰苦奋斗、忘我工作、追求卓越、自力更生、不计报酬、为国奉献等。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64 页 一、选择题 1.(2019·广西桂林)观察下图,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增长主要是当时进行了(   )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 D.“大跃进” C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65 页 2.(2018·新疆乌鲁木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同建 国初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相比,从行业上来看,最大的区别是(  ) A.前者集中在轻工业,后者集中在重工业 B.前者总体比较落后,后者取得了巨大成就 C.前者受到列强挤压,后者得到苏联帮助 D.前者多在沿海沿江,后者形成东北工业基地 A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66 页 3.(2019·北京)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 是(  ) A.1953年初,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一五”计划期间,北京电子管厂建成投产 C.“一五”计划期间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 D.“一五”计划的完成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67 页 4.(2019·江苏扬州)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 召开,这标志着我国(  ) A.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C.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68 页 A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69 页 6.(2018·江苏镇江)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 的重要成果。这次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70 页 7.(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这八字 方针是为了(  ) A.恢复建国初遭破坏的经济 B.开展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缓和“文革”造成的社会混乱 D.应对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D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71 页 8.(2018·山东泰安·历史解释)“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 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 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   ) A.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意义 B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72 页 9.(2018·黑龙江)“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 喜的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 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保家卫国,英雄主义 C.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D.解放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C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73 页 二、非选择题 10.(2018·江苏宿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斯大林时期)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高速度实现工业化,农业 就不能按常规发展,而是必须适应工业的要求,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来源。 ——《世界通史》第三编 (1)苏联工业化建设到1937年时取得了什么成就?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苏联工业化建设存在什么缺陷? 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 位。工业化是围绕发展重工业进行的,即重工业畸形发展,而农业和轻工业几乎无 从发展,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74 页 材料二 1953~1957年,全国工业建设项目达1万多个,我国过去所没有的一 些工业部门,包括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 钢企业等,从无到有建设起来。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举一例“汽车制造业”的成就。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工业 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有何意义? 建成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出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改变了工业 落后的面貌,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75 页 材料三 1960年与1957年相比,(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1.3倍,而农业总产值却 下降了22.7%;工业和农业产值比例由5.7∶4.3,变为7.8∶2.2。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下册) (3)材料三工农业产值比例变化暴露出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当时我 国哪些运动所致? 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综上所述,从中苏工业化建设的得失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78 页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79 页 考点1 伟大的历史转折(八下第7课)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召开背景:“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的不满;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 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二)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 (三)内容: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 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 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 伟大决策。 考点精析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80 页 (四)意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 代中央领导集体。 二、拨乱反正:1980年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各种罪名,恢复 其名誉,平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最大冤案。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81 页 ◇重要图片解读 图片名称:《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考点链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思想解放运 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82 页 考点2 经济体制改革(八下第8课)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二)主要内容:实行以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为主要内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 (三)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 经济的发展。 (四)发展: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 起,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举。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83 页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一)背景:农村改革的成功,带动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 伐。 (二)时间:1984年10月,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 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三)城市改革的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 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 任制。 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84 页 (四)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增强企业的活力。 1.改革的内容: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的经济利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 企业经营成果相联系,扩大经营自主权。 2.改革的作用:克服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端,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 性,增强企业的活力。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85 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提出: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含义: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三)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 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86 页 ◇易错、易混、易漏点 误认为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从而对农业社 会主义改造产生怀疑。实际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土地使用权的变化,并不涉 及所有权变化,所以不是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87 页 考点3 对外开放(八下第9课) [2020年是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30周年]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1980 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4个经济特区。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一)对外开放的步骤: 1.建立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陆续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 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88 页 2.建立经济开放区: (1)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 区。随后,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2)海南经济特区(1988年)、上海浦东开发区(1990年)等建立。 3.开放内地:1992年,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随后,陆地边境城 市、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等相继开放。 (二)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 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89 页 ◇易错、易混、易漏点 当今开放和清朝后期“开放”的区别 (1)从形式上来讲,今天的开放是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而后者是被动的。 (2)从目的上来讲,今天的开放是为了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 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而后者是为了满足列强 的侵略欲望。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90 页 考点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八下第10课)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一)中共十二大:1982年召开,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初步提出) (二)中共十三大:1987年召开,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 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形成)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91 页 (三)南方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 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 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 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四)中共十四大:1992年召开,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武装全党。(指导地位确立) (五)中共十五大:1997年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正式形 成)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92 页 ◇注意 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定义: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 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 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 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 (3)主要表现:从总体上看,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 技术水平与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 (4)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 盾。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93 页 ◇易错、易混、易漏点 1.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贡献 (1)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提出“一国两制”;发表南方谈话;提出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2)评价:邓小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94 页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95 页 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2002年召开,会上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 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 斗目标。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年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 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96 页 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2012年召开,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二)大会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立了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2017年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二)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 的指导思想。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97 页 考点5  为实现中国梦而 努 力奋 斗(八下第11课) 一、中国梦 (一)提出: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 (二)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三)措施: 1.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98 页 3.确立“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 (1)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 国、全面从严治党。 三、新发展理念:2015年10月,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 理念,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 赢,增进人民福祉。 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 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99 页 突破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和调整 重难点突破 调整 时间 内容 影响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 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农业合作化 1953~1956年 引导农民加入农业生产 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 路 使农村实现了生产资料 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 制的转变 人民公社化运 动 1958年 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 社,提高公有化程度 损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 展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00 页 调整 时间 内容 影响 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 1978年以来 在坚持土地公有制前提 下,实行分田包干到 户,自负盈亏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促进农村经济极大发展 启示: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实际出发,要适合本国国 情;政策调整要注意提高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维护农民根本利益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01 页 突破点2 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巨变 辛亥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开放 时间 1911年 1949年、1956年 1978年以来 核心人物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主要事件 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 立 开国大典、三大改造的 完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特区的建立 意义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 资本主义发展,使民主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 元,中国人民成为国家 的主人;使社会主义制 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 善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02 页 突破点3 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邓小平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 (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邓小平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科学论断,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 (3)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上,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 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 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03 页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 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障问题上,邓小平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邓 小平提出了“分三步走”的战略设想。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04 页 【多角度设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由此得到什么启示? (1)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要想发展就必须对外开放。 (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是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3)国家所制定的路线必须符合本国基本国情,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05 页 命题点1 伟大的历史转折 1.(2019·内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 点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恢复邓小平全部职务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06 页 2.(2019·乐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社会主义 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C.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D.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的彻底废除 A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07 页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08 页 命题点2 经济体制改革 4.(2019·自贡)四川农民张永贵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菜子大队第二生产队 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大会,讨论本队土地经营实行哪一种方式。经过表 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09 页 5.(2018·自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 地展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C.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D.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10 页 6.(2017·内江)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场攻坚战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 D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11 页 7.(2018·泸州)(节选)英雄,或许是一个群体,或许是一个伟人,或许只是一 个普通人,但他们都是无私忘我,不辞艰难,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的人。铭记历 史,致敬英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4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了发展的“第一春”。村民严金昌与当地18 位村民私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契约说:“我们分田到 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 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 ——2008-10-15《中国国土资源报》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12 页 你如何理解材料中“改革模式”的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这种改革模式被推 向全国后对农村发展有何影响? 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农民的责、权、利紧 密结合起来。影响: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全国农业 经济发展,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13 页 命题点3 对外开放 8.(2019·德阳)1984年,我国将上海设为沿海开放城市;1990年,开发开放上 海浦东;1992年,设置上海浦东新区;2013年,又设立上海自贸区。据此可知,上 海(  ) A.成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实验田 B.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 C.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龙头 D.发展成为我国新的经济特区 B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14 页 9.(2019·宜宾)阅读下图《1981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与构成》,分析 正确的是(  ) A.农轻重结构比例已严重失调 B.国际市场限制初级产品贸易 C.工业制造水平远远领先世界 D.改革开放推动出口结构变化 D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15 页 10.(2018·乐山)(节选)改革是推动国家进步、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大事记 1978年12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 1980年 国家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等地试办经济特区 1984年 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接着又将长江三角洲等地作为经济开 放区 1988年 国家又决定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1990年 开放上海浦东,设置上海浦东新区 1992年 开放重庆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开放成都等18个内陆省会城市和满洲里 等13个边境城市和口岸 2013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16 页 (1)以下表述与材料一信息一致的,请在括号内画“√”;违背了材料信息的,请 在括号内画“×”;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画“○”。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 ②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 ③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开放格 局。(  ) ④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 √ × × ○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17 页 材料二 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十九大报告 (2)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开始的省份是什么?简述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 影响。 安徽。影响:解放了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 发展;给我国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动了企业的改造,培养了大 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18 页 命题点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2019·乐山)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是在(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12.(2018·内江)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 会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  )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B A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19 页 13.(2019·南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B.中共十五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B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20 页 14.(2019·绵阳)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 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强大的生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理论 照耀世界] 材料一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中共十九大认 为:“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诞生的时间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 志。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哪些新的科学思想? 1848年《共产党宣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21 页 [国际共运 中国方案] 材料二  革命道路 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 义 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发展生产力,实现共产主义 苏联(俄) 在中心城市发动武装起义,夺取全国胜利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中国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全国政权 斯大林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22 页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和中国革命道路的共同点。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分析中苏两国社会主义事业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 共同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武装夺取政权。原因:中国,把马克 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缺陷和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23 页 [中国特色 彰显自信] 材料三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 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祥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建国100周年时中国要实现的目标。你认为中国自信的 源泉来自哪里? 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源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 生命力。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24 页 一、选择题 1.(2018·黑龙江大庆)1978年11月,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再不实行改 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 路的宣言。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雅尔塔会议 B.万隆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25 页 2.(2018·湖北黄冈)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近40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 情况如下表所示。 1978~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出现表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居民生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的扩大 B.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镇化的完成 D.农村居民消费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 时间 1978年 1990年 2000年 2016年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3.6元 686.3元 2 253.4元 12 363.4元 A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26 页 3.(2017·河南)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 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 A.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使农民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D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27 页 D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28 页 5.(2019·江西)“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 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 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B.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 C.运用市场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 D发挥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29 页 6.(2019·广西贺州)邓小平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 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 金,是不可能的。”邓小平主要强调了(  ) A.对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C.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D.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 B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30 页 D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31 页 8.(2018·广西梧州)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 计师。下列不属于邓小平理论内容的是(  ) 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32 页 9.(2019·广西河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发 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33 页 10.正确分析不断变化的国情,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前提。中共十九大关于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正确的是(  ) 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C.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D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34 页 11.(2019·山东临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 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 线图”,每一个“全面”都有其重大战略意义。其中,为着力推进党的建设而采取 的战略举措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D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35 页 12.(2019·湖北黄冈)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 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这充分显示了(   ) A.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 B.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 C.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D.独立自主的强大力量 A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36 页 二、非选择题 13.(2018·广西玉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改革开放的简要历程 时间 史实 1978~1979年 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A② 1980~1989年 B③④;开放广州、上海、天津、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城市改革 全面展开 1990~1999年 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九二共识”; C①;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0~2009年 加入世贸组织;推进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废除农业税;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37 页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38 页 材料二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 会上指出: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 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材料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提出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发展思想理念,并在多个场合阐述了这一理念。2017年2 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之后又写入了新修订的中 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39 页 (1)请将材料一表格下的史实正确填入表中的相应位置。(填序号) (2)材料一中画横线的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 改革开放。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贸易 港的有利条件。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同时 又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独特优势。海南的面积 比其他自贸区大得多,无论地理条件还是自然条件,海南这个岛屿适合全岛建立自 贸区。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40 页 (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归纳中国的改革开放具有什么特点? 改革开放的深化都伴随着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 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进行。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中国是如何通过改革开放推动人 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 重视科技创新,用科技推动全球发展。推进国防建设,维护世界安定与和平。 积极投身国际合作,承担大国责任。参与联合国活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 进“一带一路”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解决本国贫困问题,为世界脱贫与发展 出力。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41 页 14.(2019·云南·历史价值观)(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 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 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材料二 1949年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 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座的四周,嵌有10幅巨型浮雕,高2米,总长度 为40余米,概括了1840年到1949年人民革命胜利的历史。“八一南昌起义”和“胜 利渡长江”是其中两幅。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42 页 材料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 中国梦,必须走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 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意 义。 历史事件: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 产党成立准备了条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43 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出“八一南昌起义”和“胜利渡长江” 两个历史事件被列入浮雕的理由。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胜利 渡长江: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 (3)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 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 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改革开放。(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45 页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46 页 考点1 民族大团结(八下第12课)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定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 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 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 务,行使自治权。 (二)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最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西藏自治区(1965年)。 (三)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考点精析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47 页 (四)意义: 1.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一)措施: 1.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 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2.各民族也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 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二)成就: 1.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提高。 2.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48 页 考点2 香 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八下第13课) 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一)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 (二)含义: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 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其根本前提是一个中国。 (三)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49 页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 (一)香港回归: 1.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97年7月1 日起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宣告中华人 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50 页 (二)澳门回归: 1.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99年12月 20日起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宣告中国 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 (三)历史意义: 1.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2.不仅洗雪了百年的民族耻辱,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还使香港、澳门的 历史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3.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51 页 ◇重要图片解读 图片名称:图一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图二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考点链接:香港、澳门回归——“一国两制”——祖国统一大业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52 页 考点3 海峡 两岸 的交往 (八下第14课) 一、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二、两岸关系的发展 (一)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 破。 (二)1990年和1991年,两岸先后成立“海基会”和“海协会”,开始经济性、 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三)1992年,“九二共识”的达成使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 一步。 (四)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53 页 (五)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 (六)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 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七)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 加坡会面。 三、两岸关系发展的意义:有利于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最终实现祖国统 一大业。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54 页 ◇易错、易混、易漏点 港澳问题和台湾问题的异同 港澳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其解决主要通过外交途径;台湾问题,是中国的 内政问题,不允许外国干涉;二者解决方式可能相同,即和平统一,也可能不同, 对于台湾问题,中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二者前途相同,港澳台地区都将在 中央的领导下长期稳定发展。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55 页 ◇补充 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与两次统一 (1)第一次分离与统一: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 湾,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台湾归入清朝版图。 (2)第二次分离与统一: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侵占台湾,直到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政府才对台湾恢复行使主权。 (3)第三次分离:解放战争后,国民党政府退踞台湾,造成海峡两岸的长期分 离。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56 页 考点4 钢 铁 长城 (八下第15课) 一、人民陆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十年,我国陆军发展成多兵种的现代 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二、人民海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 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 海舰队。 三、人民空军:1949年,空军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发挥 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后,空军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57 页 四、战略导弹部队:1966年组建,称为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是中国战略 威慑的核心力量。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五、新时代强军之路:进行军队改革,调整组建五大军种,成立五大战区,形 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58 页 考点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八下第16、17课) [2020年是万隆会议召开65周年] 一、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 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首次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 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59 页 (2)主要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 利,和平共处。 (3)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60 页 (二)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1.时间、地点: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2.性质:这是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 盾、分歧,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 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4.万隆精神:团结、友谊、合作。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61 页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一)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概况: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 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2.意义: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的力量,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作为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我国,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 包围威胁的政策,并阻止大陆解放台湾。 (2)建交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62 页 (3)经过: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63 页 2.中日关系: (1)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重返联合 国。 (2)经过: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 中日邦交正常化。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64 页 三、全方位外交 (一)新时期的外交特点: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 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特色 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二)成果:中国已同世界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 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65 页 突破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为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和扩大在世 界范围内的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党和国家采取了积极灵活的务实外交政策。 (3)作为发展中国家一员,中国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同发展中国 家建立了广泛的合作。 (4)中国外交家的积极努力也是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之一。 重难点突破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66 页 【多角度设问】1.中美关系从对抗到和解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或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 系,国家实力决定国际地位;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和长期对抗的国家,可 以求同存异,发展友好关系。 2.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针对中日两国不断产生的矛盾,你认为如 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日本政府要正视历史,牢记历史,吸取历史教训;中日问题关系到亚洲及世界 的和平与稳定。两国人民要面向未来,以史为鉴,妥善处理两国的矛盾、纠纷、分 歧、争端;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两国政府、民间的友好往来与经济、文 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67 页 命题点1 民族大团结 1.(2017·凉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 A.各民族平等 B.各民族共同发展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C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68 页 命题点2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2.(2019·乐山)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先后对香港、澳门 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了百年国耻。在此之前,侵占香港、澳门的国家分别是(  ) A.英国、西班牙 B.西班牙、葡萄牙 C.英国、葡萄牙 D.英国、法国 C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69 页 3.(2018·内江)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一国 两制”这一历史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国就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C.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70 页 命题点3 海峡两岸的交往 4.(2019·广元)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说:“台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是中国的核 心利益。”下列表述不属于密切海峡两岸关系的措施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B.台湾调整“三不”政策打破隔绝 C.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D.江泽民促进和平统一“八项主张” A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71 页 命题点4 钢铁长城 5.(2019·自贡)“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这是 毛泽东1953年2月给海军的题词。我国第一支海军成立于(  ) A.1948年 B.1949年 C.1953年 D.1954年 B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72 页 6.(2019·眉山)(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孙中山说:“中国海权一日不兴,则国基一日不宁。”此外,他在《实 业计划自序》中也说:“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1950年,毛泽东为海军题词:“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保卫 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海军只有百余艘陈旧舰艇。 20世纪7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成功导弹驱逐舰、核潜艇。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水平有了明 显提高。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 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73 页 经过我国人民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中国海军由黄水海军到蓝色海军再到深蓝 海军的转变。 ——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军为什么能迅速发 展? 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社会和谐、政治稳定;海权海洋意识发展、历代领导人 重视海权;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工业制造水平的提升,工业 体系不断完善;科技进步,自主创新能力,技术保障;外交环境和国际环境,促进 海军发展;军队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任四点即可,言之有理也可)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74 页 命题点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 7.(2019·广安)20世纪50年代,我国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 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活动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万隆亚非会议的成功作出重要贡献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被接纳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美国在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中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部分 D.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75 页 8.(2019·达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共 赢的新篇章。同样是为了促进团结与合作,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 异”的方针。在他的讲话稿中,有可能出现(  ) A.“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 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C.“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D.“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B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76 页 C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77 页 A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78 页 11.(2018·自贡)“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 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 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周恩来“光荣”和“不朽” 的是(  ) ①领导南昌起义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加入世贸组织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79 页 12.(2018·内江)建国后,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形成了“朋 友遍天下”的局面,以下外交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美建交 ②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 席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C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80 页 13.(2018·成都)(节选)“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燦巨星,是 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81 页 (1)图一中,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正在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发表讲 话。写出这次国际会议的名称,并指出中国为这次会议的成功作出的重要贡献。 会议名称:万隆会议(或亚非会议)。贡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 的倡议,表现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反殖民主义的精神(“万隆精神”)。 (2)图二中,周恩来总理与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这次“世纪握手”,为什么被海外 媒体描述为“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此次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结束了20多年的敌对状 态,双方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82 页 一、选择题 1.(2019·福建漳州)这一制度既充分考虑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等经济因素,又考 虑到了维护祖国统一、促进团结等政治因素。该制度的实施(  ) A.改变了民族分布的格局 B.消除了各民族之间差异 C.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大业 D.保证了我国的民族团结 D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83 页 2.(2019·山东烟台)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 展……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该理论指的是(  )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B.政治协商制度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84 页 3.(2018·内蒙古包头)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一期封面报道《香港 之死》,表示了西方社会对香港回归后前景的担忧。2007年7月又发表了一篇《香 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重新评价了香港。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 A.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发展 B.“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C.中西方价值观念的趋同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影响 B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85 页 4.(2018·江苏泰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 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 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  ) A.三民主义 B.一个中国 C.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 D.军事力量强大 B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86 页 5.(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下列活动 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台湾调整三不政策 ②连战访问中国大陆 ③习近平总书记与马英九在新加 坡会面 ④九二共识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B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87 页 A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88 页 7.(2019·吉林长春)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万隆会 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 A.消除了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B.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C.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D.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D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89 页 8.(2018·广东)1971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 “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这是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的胜利,是全世界人 民的胜利。该社论评述的是(  ) A.“求同存异”方针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90 页 9.(2019·江苏淮安)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从敌对到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原 因主要有(  )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改善两国关系成为共同的要求 ③当时国际形势的 变化 ④中日建交推动了中美关系改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中国特色大国全面推进的外交布局是(  ) A.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B.全方位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A A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91 页 二、非选择题 11.(2018·湖南株洲·历史解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 当……”  ——郑成功 材料二 第一条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 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 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三条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 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92 页 第五条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 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第八条 “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 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 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 整。…… ——《反分裂国家法》 (1)材料一中郑成功确认“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其历史依据是什么?“余 既来索”的结果如何?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三国时孙权派卫温出使夷州(今台湾)。元朝时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求和澎湖。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93 页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为加强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有 何重大意义?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 行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 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3)根据材料二,指出台湾问题的性质和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的根本目的。 性质: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根本目的:防止台湾从中国分裂出 去。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94 页 (4)《反分裂国家法》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两种方案。你认为实行哪种方案的 可能性更大一些?为什么? 方案有和平统一和武力统一两种。和平统一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两岸同属一个 中国,同根同源;“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等(或:武力统一的可能性更大。因为 台独分子的破坏;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扰等)。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95 页 12.(2018·内蒙古通辽·时空观念)当今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 外交布局,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 的新篇章。20世纪50年代,我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 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外交工作出现新 局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 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96 页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97 页 (1)结合材料及图一指出周恩来所倡导的外交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具有什么历 史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根据材料和图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第二次建交高峰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有哪些?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等。(任答两点即可)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198 页 (3)结合材料和图三以中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 事务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起着重要建设性作用;是国际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努力推进和谐世界建设等。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五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00 页 考点1 科 技 文化成就(八下第18课) [2020年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 一、两弹一星 (一)“两弹”(核弹、导弹)成功研制: 1.核弹:1964年10月,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 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我国成为了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的第五个拥有核武 器的国家。 2.导弹:1966年10月,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实验。 考点精析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01 页 (二)“一星”(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1970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 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 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三)意义:“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 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 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 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02 页 二、漫步太空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03 页 三、杂交水稻技术: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 “东方魔稻”),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 献。他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他被 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四、青蒿素的发现:20世纪70年代,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 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五、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的方针。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2012年,中国作家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04 页 考点2 社会生活的变迁 (八下第19课)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一)衣:“蓝灰色的海洋”→丰富多彩。 (二)食:匮乏单调→“吃饱、吃好”,营养均衡。 (三)住:居住条件差→居住面积、环境有了改善。 (四)消费:总量不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 二、交通、通信发展 (一)交通: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 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二)通信:电信产业快速发展、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05 页 命题点 科技文化成就 1.(2018·眉山)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2001年获得国家最高 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是(  ) A.王淦昌 B.邓稼先 C.钱学森 D.袁隆平 D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06 页 2.(2019·自贡)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 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如果我们要研究邓稼先为两弹研制作出的贡 献,以下可作为一手史料使用的是(  ) A.电影作品《邓稼先》 B.邓稼先遗留手稿和日记 C.《中外科学家故事——邓稼先》 D.某同学课堂笔记提纲 B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07 页 3.(2018·广安)(节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 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实力成为衡量国家实力强弱的重要标 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开端,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为核心,其影响之大是以往任何一次科技革命都 不可比拟的。 (1)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分别在1964年10月16日和1967年6月试验爆 炸成功。中国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谁? 邓稼先。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08 页 (2)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美国首先登 上月球。哪一历史事件(最早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美之后又一个成功实现载人 航天飞行的国家? 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地面。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09 页 一、选择题 1.(2018·江苏扬州)1964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某试验现场发贺 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 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这一贺电是为了祝贺(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D.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顺利升空 A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10 页 2.(2019·山东德州)2019年1月2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 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搭载三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A.长征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神舟一号 D.神州五号 B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11 页 3.(2019·湖南张家界)“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写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 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 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材料 中赞誉的“他”是(  ) A.焦裕禄 B.邓稼先 C.袁隆平 D.钱学森 C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12 页 4.(2019·山东日照)在2018年12月18日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屠 呦呦被授予100名“改革先锋”之一。这源于她在哪一领域的突出贡献?(  ) A.农业科技 B.航天科技 C.文艺创作 D.医疗卫生 D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13 页 5.为了繁荣我国的文艺事业,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鼓励创作,鼓励创新”的方针 C.“加强锻炼,提高体质”的方针 D.“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方针 A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14 页 A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15 页 7.下列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交通条件变化的是(  ) ①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很快 ②水运交通发展 ③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增 多 ④发展轨道交通(地铁、轻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16 页 二、非选择题 8.(2019·福建·历史解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部分) 名称 简况 江南制造 总局 1865年李鸿章创办于上海。它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由外国人负 责全部工程事务和制炮装炮 福州船政 局 1866年创办,曾由法国人日意格和德克碑主持建厂和造船。共建造大 小船只34艘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17 页 材料二 1961年,党中央做出加速国防科研和工业发展的战略决策。经各方努 力,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显示出 中国掌握了先进的火箭技术和制造大型火箭的技能,体现了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为 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 ——摘编自杨照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诞生内幕》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并概括表中所示军事工业的特 点。 兵工厂:江南制造总局。特点:采用机器生产;技术力量依赖外国;分布在沿 海地区;取得一定成效。(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 第一篇 过教材 · 考点梳理 中考复习与训练历史 · 配人教部编版 第 218 页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的历史意义。 开创了中国航天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科技发展达到新高度;中国的宇宙开发为 人类的和平发展做出了贡献。(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 (3)与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相比,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国防军事工业建设成 果显著。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化 基础的奠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自力更生。(答出 符合题意的三点即可)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