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章
认识生物及其环境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
2
页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命现象举例
生物能对
外界刺激
做出反应
羚羊发现猎豹后迅速逃走
生物能
生长
蘑菇能由小长大
生物能
繁殖
鱼、鸟等产卵
生物有
遗传
特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生物有
变异
特性
同一窝小狗的毛色不同
第
3
页
特别提醒:
除上述共同特征外,生物还有其他共同特征:
(1)
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例如,生长在寒冷地带的松树的叶变为针状,表面有蜡质层;植物茂密的地方湿度较大,温度较低。
(2)
基本都有细胞结构。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
4
页
第
5
页
考点二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1
.
观察法
观察可以是直接观察
(
用肉眼
)
,也可以是间接观察
(
借助
放大镜
、
显微镜
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
。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准确、及时地记录。
2
.
调查法
调查分为
普查
(
如人口普查
)
和
抽样调查
(
常用五点取样法
)
。调查要有明确的
目的
、确定的
调查对象
和合理的
调查方案
,必须如实记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统计,最后写出调查报告。一般来说,调查时选择的样本越大,调查的结果越准确,但工作量也越大。
第
6
页
3
.
实验法
实验包括对照实验和模拟实验,是通过特定的材料和用具,制订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方案,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或验证科学结论的过程。
(1)
对照实验
①
概念:对照实验是指除了要研究的单一因素
不同
,其他因素都
相同
的一组实验。
②
对照实验中,根据单一因素的不同分为
实验组
和
对照组
。实验组是指能反映实验目的、其变量需要研究或者接受单一变量处理的组别,而对照组是不接受单一变量处理的组别。
第
7
页
(2)
模拟实验
在难以直接以研究对象做实验,或难以实现某些实验条件时,常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如米勒的模拟实验。
第
8
页
考点三 探究实验
1
.
探究实验的过程
探究实验可以分为六个环节: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实际的科学探究中,常进行对照实验来研究某个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
2
.
注意事项
(1)
单一变量
原则:假设的那个因素对研究对象有影响,该因素就是要控制的单一变量。
(2)
对照实验
原则:实验中只有要控制的单一变量不同,其他因素都相同。
(3)
平行重复
原则:多数情况对照组和实验组都要设置平行重复实验,以排除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第
9
页
第
10
页
2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行为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与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如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体温较高时才会出汗;沙漠中的植物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等。生物适应环境是普遍存在的,但这种适应是相对的,并不是永久不变的。生物能
适应
一定的环境,也能
影响
甚至
改变
环境,如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能疏松土壤;茂密的植物能增加周围空气的湿度。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
11
页
常考点一 生物的特征
(2019
·
湖北宜昌
)
关于生物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蜻蜓点水”体现的是生物能排出废物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物能生长
C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有变异的特性
D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能进行呼吸
常考点突破
第
12
页
解析:
“
蜻蜓点水
”
是蜻蜓在产卵,体现的是生物能繁殖;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体现的是生长和发育现象;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体现的是生物有遗传的特性;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体现的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答案:
B
规律总结:
常考生物特征的对应实例:
①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施肥、土壤营养液、捕食;
②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
落叶、出汗;
③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
触碰含羞草、动物发现危险后逃命。
第
13
页
常考点二 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下列各选项中均是生物的一组是
(
)
①
能弹出声音的钢琴
②
优美挺拔的水杉
③
分布广泛的细菌
④
清澈溪流边的苔藓
⑤
千姿百态的珊瑚
⑥
会洗衣做饭的机器人
⑦
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
A
.
①②③⑦ B
.
②③⑤⑦
C
.
①③⑤⑥ D
.
②③④⑦
解析:
生物必须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具有生物特征的就属于非生物。生物的特征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都有细胞结构。由此可知
①⑤⑥
不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非生物,
②③④⑦
属于生物。
答案:
D
第
14
页
方法指导:
区分生物和非生物,需清楚生物
(
除病毒外
)
应同时具有多项特征,单凭其具有的一两项特征就轻易判定,则容易出现误判。
第
15
页
常考点三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说法中,最为确切的是
(
)
A
.菊花之所以在秋天开花,与秋天的温度较低有关
B
.影响生物的生物因素是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各种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
.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解析:
菊花在秋天开花主要受光照的影响;影响生物的生物因素既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作用,也有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作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既有非生物因素,也有生物因素。
答案:
D
第
16
页
规律总结:
四川地区常考非生物因素的实例: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
温度;
“
万物生长靠太阳
”
——
阳光;
“
沙漠中的植物,根系发达
”
——
水分。
第
17
页
实验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
以鼠妇为例
)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做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依据:在比较阴暗的地方看到了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
实验突破
第
18
页
【制订计划】
实验思路:设计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看哪边的鼠妇多。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分别形成阴暗
(
对照组
)
和光亮
(
实验组
)
两种环境。
第
19
页
【实施计划】
1
.制作实验装置。
2
.分别在明暗两侧的中央放入
5
只鼠妇,静置
2
分钟。
3
.每分钟统计一次明暗两侧鼠妇的数目,统计多次,记录在下表中。
4
.多次重复实验或分组同时实验,获取尽量多的数据,再对多个最后一次观察的数据求平均值。
2 min
3 min
4 min
5 min
6 min
……
明亮
……
阴暗
……
第
20
页
【实验现象】明亮处鼠妇数量少,阴暗处鼠妇数量多。
【得出结论】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注意事项】
1
.实验要选取不少于
10
只鼠妇,以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2
.选取鼠妇时,尽量选择生理状况相近的个体,不要选取跑得特别快或特别慢的个体。
3
.实验结束后,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第
21
页
【实验拓展】
1
.实验探究的是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选取的实例是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要探究的光照就是实验的变量。
2
.这类实验还会拓展到探究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探究过程中发生变化的量就是变量,改变了实验条件的是实验组,没有改变实验条件的是对照组。
第
22
页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鼠妇数量为刚放入时的状态,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第
23
页
(1)
该探究实验中所设置的变量是
________
。
(2)A
装置与
B
装置组成
________
实验,其中实验组是
________
装置。
(3)
待实验装置中的鼠妇平静后,每隔
1
分钟对实验装置
A
和
B
中的鼠妇进行计数。经
10
分钟的计数后,计算出装置
A
和
B
中鼠妇数量的
________
值为实验结果。
(4)
根据该实验装置进行的探究实验,依据装置
A
与装置
B
中
10
分钟统计得出的鼠妇数量,进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________(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
。
(5)
根据实验装置图中所选用的鼠妇情况,若有错误请你指出其中的一种并改正,若没有错误请你不予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光照
(2)
对照
A
(3)
平均
(4)
不正确
(5)
鼠妇的数量太少,应选用更多的鼠妇
(
或鼠妇的大小不一样,应选用大小相同的鼠妇
)
第
24
页
1
.
(2019
·
广安
)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
A
.煤燃烧
B
.蛇冬眠
C
.铁树开花
D
.种子萌发成幼苗
2
.
(2018
·
广安
)
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
A
.优美的柳树
B
.分布广泛的细菌
C
.会洗衣的机器人
D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
四川中考真题精练
A
C
第
25
页
3
.
(2019
·
南充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从这句古诗中,你能体会到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
)
A
.生物能进行呼吸
B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
.
(2019
·
巴中
)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
A
.“春来江水绿如蓝”
B
.“草盛豆苗稀”
C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
.“雨露滋润禾苗壮”
C
B
第
26
页
5
.
(2018
·
乐山
)
枯叶蝶形态和颜色与周围落叶非常相似,这属于
(
)
A
.环境影响生物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影响环境
D
.环境制约生物
6
.
(2018
·
成都
)
有些海葵附着在蟹壳上生活,海葵借助蟹的运动得以快速转移,可以得到氧气和食物,而蟹则借身上的“小花”掩护自己,同时海葵触手上的刺细胞也是它们共同的防御武器。据此推测,海葵和蟹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
)
A
.共生
B
.竞争
C
.捕食
D
.寄生
B
A
第
27
页
7
.
(2019
·
绵阳
)
食堂工作人员对学生每天的饭菜都要随机采集,部分留样,供有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其中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
A
.比较
B
.抽样检测
C
.做出假设
D
.生物分类
8
.
(2019
·
成都
)
科学家为了研究野生大熊猫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在大熊猫出没的山林安装了几台摄像机,记录下大熊猫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比较法
D
.文献法
B
A
第
28
页
9
.
(2018
·
凉山
)
西昌的工业化,导致大气中
PM2.5
浓度明显增大。某校的同学在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表:
(
单位:微克
/
立方米
)
问: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对表中
3
个小组同学的数据作怎样处理
(
)
A
.取最大值
B
.取最小值
C
.求平均值
D
.求和
C
组别
PM2.5(
可吸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危害极大
)
清晨
(
车流
量最小
)
上班时段
(
车流量大
)
中午
(
车流量小
)
下班时段
(
车流量最大
)
1
19
89
43
97
2
22
83
38
98
3
20
86
41
99
第
29
页
10
.
(2017
·
乐山
)
鼠妇俗称潮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当你翻动花园或庭院中的花盆、砖块或石头时常常会看到它们。拟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假设:湿度是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做出此假设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2)
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__
____
__
,如何保证鼠妇的分布只是由实验探究的变量引起的?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3)
实验开始后,每隔
1
分钟观察、记录
1
次鼠妇分布的情况,预计实验结果是
__
__________________
__
。
(4)
某班共有学生
50
人,每人都只用
1
只鼠妇进行实验,将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汇总,以此为依据得出的结论是否客观、正确?
__
__
__
。
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
湿度
其他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
更多分布在潮湿环境
是
第
30
页
一、选择题
1
.
(2019
·
湖南张家界
)
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
A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019
年迎考特训
D
第
31
页
2
.
(2018
·
黑龙江绥化
)
在动物界中,羚羊发现猎豹后迅速奔逃,这种现象体现出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能进行呼吸
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3
.
(2019
·
四川巴中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下列属于影响水稻的生物因素的是
(
)
A
.阳光
B
.温度
C
.青蛙
D
.水分
C
C
第
32
页
4
.
(2017
·
内蒙古呼和浩特
)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荒漠中生长的骆驼刺可以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B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可以适应环境
C
.噬菌体和它侵染的大肠杆菌之间是寄生关系
D
.捕食使大量个体死亡,不利于物种的生存和发展
D
第
33
页
5
.
(2019
·
湖北孝感
)
植树造林可以营造“金山银山”,选好树种很关键。树种单一的马尾松林往往较易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将马毛松和其他树种“搭配”种植形成混交林,能有效减少病虫害。产生这种生态效益的原因是复杂的
(
)
A
.种间关系
B
.种内关系
C
.地理环境
D
.气候类型
6
.
(2019
·
福建
)
下列事例体现环境对生物影响的是
(
)
A
.蚯蚓改良土壤
B
.干旱使农作物减产
C
.人类治理河流污染
D
.绿色植物维持碳
—
氧平衡
A
B
第
34
页
二、非选择题
7
.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嫩叶尖端为食。有人针对此现象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吗?”
(1)
你对这一问题做出的假设是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依据是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
蚂蚁以金合欢嫩叶尖端为食
第
35
页
(2)
下表是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探究的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实验的变量是
__
______________
__
;
研究人员选择的两个观测点是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__
______________
__
。
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
没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
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
10
个月中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长
的高度
/cm
5
月
25
日
—
6
月
16
日
0→6.2
0→31.0
6
月
17
日
—
8
月
3
日
6.2→10.2
31.0→72.9
有没有蚂蚁栖居
金合欢
10
个月中的存活率
幼苗生长的高度
第
36
页
(3)
分析表中记录的数据,
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4)
该实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的关系。
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利
相互依赖
(
或相互影响或合作
)
第
37
页
8
.
(2018
·
云南昆明
)
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某小组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完成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第
38
页
步骤
1
:在上述实验装置中央放入
10
只鼠妇,静置
5
分钟后,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步骤
2
:再按步骤
1
的方法重复操作
4
次。
步骤
3
:
……
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__
____
__
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
实验结果应取“步骤
1
、
2”
各重复组的
__
____
__
值,以减小实验误差。
(3)
实验结果表明,鼠妇喜欢生活在
__
____
__
的环境中,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4)
关爱生命,从我做起。做完实验后,将鼠妇放回
__
________________
__
中。
光照
平均
阴暗
光照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
第
二章
生态系统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
40
页
组成
特点
生物
部分
生产者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动物提供能量
消费者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
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利用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土壤等非生物
第
41
页
(3)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如图所示。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
第
42
页
2
.
食物链和食物网
(1)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吃与被吃
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书写食物链时,
从生产者开始
,按照捕食关系一级一级地用箭头指向消费者,直到最高级消费者结束。如:草
→
兔
→
狐,草
→
食草昆虫
→
吃虫的鸟
→
猫头鹰等。食物链中不包括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
第
43
页
方法点拨:
利用食物链判断生物数量的变化
(
以食物链
“
甲
→
乙
→
丙
”
为例
)
:
①
短时间内,当乙的数量增多时,丙的食物增多,丙的数量增多;甲的天敌数量增多,甲的数量减少。
②
长时间内,当乙的数量增多时,丙的数量先增多再减少;甲的数量先减少再增多。
总之,当食物链中某种生物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增多时,被该生物捕食的生物数量会减少,而捕食该种生物的生物数量会增加。但长时间来看,在生态系统的调节下,各种生物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第
44
页
(2)
食物网: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从起点
(
生产者
)
到终点
(
最高级消费者
)
才算作是一条食物链,顺着箭头计算从起点到终点的通路,食物网中有几条通路就有几条食物链。
3
.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功能是
物质循环
和
能量流动
。具体过程如下: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中,转化为化学能,再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给消费者。能量在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物质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排泄物被分解者分解,物质完成循环。
第
45
页
4
.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应用
(1)
通过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且逐级递减的规律可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越往后数量越少。如图所示的坐标图中,根据生物相对数量的多少可以写出相对应的食物链,即食物链为丙
→
丁
→
乙
→
甲。
(2)
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某些有害物质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不断累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含的有毒物质最少,越往后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越多。
第
46
页
5
.
生态系统的特点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能力
,但这是有限的。生态系统的成分越
复杂
、生物种类越
多
,其自动调节能力越
强
。
6
.
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
所有的生物
与其
生存的环境
的总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第
47
页
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下表所示:
类型
特点
草原生
态系统
多分布在干旱地区,缺乏高大植物,动植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有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的作用
湿地生
态系统
多水和过湿条件形成,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海洋生
态系统
动植物种类多,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制造全球
70%
的氧气
森林生
态系统
动植物种类繁多,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第
48
页
类型
特点
淡水生
态系统
包括河流、湖泊、池塘等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为人类提供水源
农田生
态系统
以农作物为主,动植物种类较少,人的作用很大
城市生
态系统
人类起支配作用,植物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
第
49
页
常考点一 食物链的书写
(2019
·
广西玉林
)2018
年
5
月
15
日“月宫
365”
实验获得圆满成功。“月宫一号”与外界密闭,志愿者所需要的氧气、水、食物可在系统内循环再生,其中饲养的黄粉虫以蔬菜叶等为食,并能为人提供优质动物蛋白。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这个密闭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是
(
)
A
.水
→
蔬菜
→
黄粉虫
→
人
B
.氧气
→
黄粉虫
→
蔬菜
→
人
C
.黄粉虫
→
蔬菜
→
人
D
.蔬菜
→
黄粉虫
→
人
常考点突破
第
50
页
解析:
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级消费者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在此生态系统中,饲养的黄粉虫以蔬菜叶等为食,并能为人提供优质动物蛋白,因此,这个密闭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蔬菜
→
黄粉虫
→
人。
答案:
D
方法指导:
食物链反映的是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为生产者
→
初级消费者
→
次级消费者
……
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第
51
页
常考点二 生态系统综合考查
原阳大米晶莹透亮,软筋香甜,香味纯正,蛋白质、淀粉以及铜、铁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素有“中国第一米”之称。下图是当地的某稻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
图中所示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
_______
部分和
_______
者。
第
52
页
(2)
该食物网中共包含
________
条食物链,
其中最短的一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是
________
,获得能量最少的是
________
。
(4)
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________
。
第
53
页
解析:
(1)
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
食物链表示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从生产者开始,最终指向最高级消费者。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稻
→
田鼠
→
猫头鹰。
(3)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呈现逐级递减的特点,所以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水稻,获得能量最少的是最高级消费者猫头鹰。
(4)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不断积累,故一段时间后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是猫头鹰。
答案:
(1)
非生物 分解
(2)5
水稻
→
田鼠
→
猫头鹰
(3)
水稻 猫头鹰
(4)
猫头鹰
第
54
页
规律总结:
生态系统中物质不断循环,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故生产者的数量是最多的,消费者的营养级越高,其数量越少,通过食物链获得的能量也越少。
第
55
页
1
.
(2019
·
成都
)
在草原上,兔吃草,兔又会被狐狸和鹰捕食,这四种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
A
.兔
B
.草
C
.狐狸
D
.鹰
2
.
(2018
·
广元
)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
A
.一群蚂蚁
B
.几只小猫
C
.一个家庭
D
.一块农田
四川中考真题精练
B
D
第
56
页
3
.
(2019
·
广元
)
下面是四名同学分别写出的某一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其中书写正确的是
(
)
A
.阳光
→
草
→
兔
→
狼
B
.草
→
昆虫
→
青蛙
→
蛇
C
.蛇
→
青蛙
→
昆虫
D
.蝗虫
→
鸟
→
细菌和真菌
4
.
(2018
·
乐山
)
若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草
→
鼠
→
蛇
→
鹰”这条食物链,当蛇被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后
(
)
A
.草场会被破坏
B
.鹰的数量会增加
C
.鼠的数量会减少
D
.鹰的数量不会变
B
A
第
57
页
5
.
(2018
·
成都
)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
(
)
A
.双向流动,逐级递减
B
.单向流动,逐级递增
C
.循环流动,逐级递增
D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6
.
(2018
·
广安
)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下层
C
.生物圈能为大多数生物提供生存的基本条件
D
.生物圈的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
10
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
10
千米之间
D
B
第
58
页
7
.
(2019
·
南充
)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关系图,你认为说法错误的是
(
)
C
A
.图中只有
3
条食物链
B
.在不同的食物链中,鹰的营养等级不同
C
.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某重金属污染,则图中蛇体内的污染物含量最高
D.
在该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细菌、真菌是分解者
第
59
页
8
.
(2019
·
巴中
)
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其中有
“
绿色水库
”“
地球之肺
”
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
A
.草原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
C
.海洋生态系统
D
.农田生态系统
9
.
(2019
·
内江
)
当池塘受到轻微污染时,它能通过自身的净化作用消除污染,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此现象说明池塘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
.池塘被污染之后能恢复原状,因此人类可以随意将污染物排入池塘
C
. 池塘自身净化作用的大小与其生物种类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
D
.当池塘受到严重污染,超出其自身的调节能力时,池塘生态系统就会失调
B
B
第
60
页
10
.
(2019
·
广安
)
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
(1)
该食物网中共有
__
__
__
条食物链。
(2)
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__
______
__
。
(3)
在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
__
________
__
。
4
猫头鹰
绿色植物
第
61
页
(4)
若此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则下列哪条曲线最能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吃虫鸟的数量变化
__
__
__
。
D
第
62
页
11
.
(2019
·
成都
)
下图是一个农田生态系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生态系统是由
__
____
__
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非生物环境除了图中的阳光、空气外还包括
__
________
__
等因素。
生物
水、土壤
第
63
页
(2)
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__
__________
__
关系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中有
__
__
__
条食物链,
请写出其中一条: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3)
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
__
________
__
和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
__
______
__
流动的;从能量流动的特点来分析,该生态系统中
__
__
__
的数量最少。
(4)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
__
______
__
的光合作用,进入到食物链中。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腐生性微生物的
__
____
__
作用又可以使二氧化碳返回非生物环境。
吃与被吃的
两
农作物
→
蝗虫
→
螳螂
→
食虫鸟
→
蛇
(
或农作物
→
蝗虫
→
食虫鸟
→
蛇
)
物质循环
食物链
蛇
农作物
分解
第
64
页
12
.
(2018
·
广安
)
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生物成分还应该有
__
______
__
。
(2)
在此农田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
__
__________
__
。
(3)
在此农田生态系统中,鸟与昆虫之间是
__
__________
__
关系。
(4)
若由于农田周边的树木被砍伐,鸟的数量骤减,昆虫数量剧增而造成农作物减产。这说明生态系统所具有的
__
________
__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分解者
蛇、鸟、蛙
捕食、竞争
自动调节
第
65
页
13
.
(2018
·
南充
)
图
1
为我市南部升钟湖湿地生态公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
2
表示图
1
中某条食物链里四种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
66
页
(1)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图
1
中共有
__
__
__
条食物链。
(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图
1
所示部分外,还应包括
__
______
__
部分。
(3)
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判断,图
2
中的甲对应图
1
中的生物是
__
__
__
。
(4)
由于人类大量捕捉野生青蛙,最终导致该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的
__
________
__
能力是有限的。
(5)
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由此可见,这样的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
__
______
__
。
两
非生物
草
自动调节
分解者
第
67
页
一、选择题
1
.
(2019
·
四川成都
)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是
(
)
A
.食物链和食物网
B
.消费者和分解者
C
.生物和非生物环境
D
.有机物和能量
2
.
(2018
·
四川自贡
)“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用食物链来表示,正确的是
(
)
A
.大鱼
→
小鱼
→
虾
B
.阳光
→
水藻
→
虾
→
小鱼
→
大鱼
C
.虾
→
小鱼
→
大鱼
D
.水藻
→
虾
→
小鱼
→
大鱼
2020
年迎考特训
A
D
第
68
页
3
.
(2019
·
山东泰安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
—
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非生物环境
B
.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同,一般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D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可以反复利用
4
.
(2018
·
内蒙古包头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
.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C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D
.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的热能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
D
C
第
69
页
5
.
(2019
·
湖南岳阳
)
生物圈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
(
)
A
.农田生态系统
B
.海洋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
D
.湿地生态系统
6
.如图表示的是某一生态系统中
a
、
b
两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
a
是被捕食者,
b
是捕食者
B
.如果
a
灭绝对
b
的影响不大
C
.某些时候,
a
、
b
的数量相等
D
.
a
、
b
的数量变化关系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解析:根据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可知,数量较多的
a
应被数量较少的
b
捕食;如果
a
灭绝,
b
会失去食物,大量减少。
B
B
第
70
页
7
.
(2018
·
江苏连云港
)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
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消费者
B
.丙表示肉食性动物或杂食性动物
C
.若甲遭受毁灭性破坏,则该生态系统可能崩溃
D
.若甲、乙、丙表示地球上所有生物,则如图可表示生物圈
解析:丙能分解甲、乙的遗体中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进入生态循环,所以丙是分解者。
B
第
71
页
8
.
(2018
·
山东济宁
)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图中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鹰
B
.该食物网中共有
4
条食物链
C
.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D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
C
第
72
页
9
.
(2019
·
甘肃天水
)
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
←
乙
←
丙
←
丁
B
.四种生物中含有毒物质最多的是甲
C
.该食物链中生产者是甲
D
.四种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丁
C
第
73
页
二、非选择题
10
.
(2019
·
湖北黄冈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水草丰茂、蛙鸣声声的乡村美景。下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生活在水草丰茂的池塘边的青蛙体色大多是青绿色的,这样不易被天敌发现。此事例反映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__
____________
__
。
(2)
图中有
__
__
__
条食物链。
生物适应环境
4
第
74
页
(3)
科研小组为研究某种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对池塘的影响,测定水体及其中一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该有毒物质的含量如下表。据表分析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变化的规律: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4)
甲鱼属于爬行动物。从生殖或呼吸方面比较,爬行动物比鱼类高等的特征有
__
________
__
(
回答一点即可
)
。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检测的食物链:水生植物
→
虾
→
小鱼
→
大鱼
生物及环境因素
/kg
池塘水
水生植物
虾
小鱼
大鱼
有毒的物质含量
/mg
0.02
0.57
1.98
10.3
26.8
用肺呼吸
第
75
页
11
.
(2017
·
四川成都
)
生态系统已成为当今生物学家日益重视的研究领域。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
从上图可以看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其中,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土壤、温度和
__
____
__
等因素,它们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
__
____
__
和能量。
阳光
物质
第
76
页
(2)
上图的各种生物成分中,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__
____
__
者,腐生性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__
____
__
者。
(3)
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通过
__
________
__
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
__
________
__
和物质循环。
(4)
非生物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植物的
__
____
__
作用进入生物体的。而植物、动物的
__
____
__
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又可以使二氧化碳返回到非生物环境中。
(5)
在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__
________
__
能力。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包括
__
____
__
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
生产
分解
吃与被吃
能量流动
光合
呼吸
自动调节
自然
第
77
页
12
.
(2019
·
湖南娄底
)
如图
1
表示某淡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
2
表示图
1
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
3
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图
1
图
2
图
3
第
78
页
(1)
请写出图
1
中具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图
2
中的
1
对应图
1
中的生物是
__
______
__
。
(2)
由于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未经严格的处理就排放,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水质发生了恶化,水体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锐减,说明生态系统的
__
____________
__
有一定限度。
(3)
图
3
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代表推动碳循环的生理过程,则
D
和
E
分别代表
__
________________
__
,
②③
分别表示
__
__________________
__
。
甲
→
乙
→
丙
→
戊,甲
→
丁
→
丙
→
戊,甲
→
丙
→
己
→
戊
丙或己
自动调节能力
分解者、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