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解读:最值得记住的北大校长 等 3 则(附:热议锐评及素材运用)
丁石孙:最值得记住的北大校长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同盟的杰出领导人、北京大学原校长丁石孙,2019
年 10 月 12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 93 岁。他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享
有盛誉。著名学者季羡林曾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感慨道:“在北京大学的历史上,有两位
校长值得记住,一位是‘北大之父蔡元培,另一位就是丁石孙。”丁石孙是 1983 年至 1989
年的北京大学校长。作为北京大学历史上唯一的民选校长,他的去世引发诸多怀念。
丁石孙在数学领域造诣颇高,提出了程序自动化的研究课题,是在中国开展代数数论
研究的倡导者之一。1983 年,他辞去北大数学系主任的行政职务,赴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
学者。离国前的一天,站在黄昏时分的未名湖畔,不禁又想起这片湖水对中国文化教育百
年的滋养。百年的燕园就像一座总是上演精彩节目的舞台,但丁石孙这个屡遭政治运动冲
击的低调的学者从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会站在这个舞台的中央一一 1984 年 3 月,来到北大
的第 32 年,57 岁的丁石孙成为北京大学第 26 任校长。
在就职讲话中,他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只想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那个年
代的丁石孙经常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或者灰色衣服,骑着自行车在校园中穿行。学生见
到丁石孙,随时可以拦住,并对学校提出各种建议。他的电话号码是公开的,有学生觉得
食堂的饭菜太难吃,直接打电话到他家里臭骂他一顿。他并不气恼,果断地启动了食堂改
革,引进竞争机制,饭票在各食堂通用,学生美誉度即刻上升。在任期间,丁石孙进行了
一系列改革,大力提拔年轻人,实行工资包干制,贯彻竞争机制,活跃学术空气,允许学
生转系,以基础学科为主推动学科建设,拓宽、活跃学生思维、眼界。丁石孙说:“个人也
需要自由发展,老师也需要自由发展,我觉得只有这样,并不需要管得太多。我觉得校长
并没有高人一等的地位,你唯一的办法就是创造条件,让大家能够自由发展。”他曾经在题
为《北大精神》的文章中写道:“到北大以后,我从一些前辈学者的治学风格,从同事们为
人处世的准则,从大家言谈中表现出的思想的自由与开阔,清楚地感受到北大精神的存在。”
可以说,丁石孙“兼容并包”“民主自由”的学术思想,延续了蔡元培校长的气质,造就了
北大校园的人文精神。
现在回想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一八十年代意味着什么?那是一場浩劫之后的重建,那是
教育拓荒的奠基与构想。在这个意义深远又责任重大的时期,丁石孙面临的局面之困难和
纷繁复杂的矛盾,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是我们今天所难以想象的。中国向何处去?
北大学子们心潮澎湃,时时在进行着激烈的思考和讨论。北大“三角地”贴满了各种讲座
的海报,各个教学楼里会有各式各样的讲座,从朦胧诗到存在主义,从弗洛伊德到现代派,
百花齐放。为此,丁校长经常跟这些被外界称为“思想活跃且自大”的学生们零距离对话,
倾听学生对学校改革的想法,以及探讨国内外正在发生的大事。他还帮助学生会举行了有
史以来的第一次民主选拔。然而 1987 年,因为学校的管理问题,学生和校方发生冲突,有
四五千学生包围了丁石孙校长的办公楼,情绪紧张到了极点。但丁石孙依然从容自若,坦
诚相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个特殊的时期,他这位北大校长经常处在风口浪尖上。但无
论多少学生的骂声,看到多少不理解的举动,他都用长者的慈爱与宽厚温暖着未名湖。他
期望通过平等的交流消除矛盾、填补沟壑。他的民主作风感人至深,他的开明深受学生们
的喜爱。每一任北大校长都可以在任内搬进北大燕南园的一套独栋小楼居住,但丁石孙拒
绝了,仍旧住在中关园一套不到 80 平方米的老旧房子里。而担任校长后的丁石孙仍然给学
生上高等代数这门基础课,除非不得已,从不耽误课时。到 1988 年,丁石孙在北京大学获
得极高的声望。在多年以后接受央视《大家》的访谈时,丁石孙回忆自己在北大任职校长
的经历说:“我最得意的一点就是我当了多少年校长,学校里没有人认为我是校长。”“谁也
不把我看成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这是我很大的成就。”
1989 年 8 月,丁石孙卸任北大校长,重回数学系教书。1996 年,丁石孙当选为民盟中
央主席,随后又出任了两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身居国家领导人的高职,丁石孙仍
然只会对人说:“我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教了四十多年书的老教师。”他仍然定期到北大给
数学系一年级新生上基础课。1998 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丁石孙到校出席纪念活动,当他
的名字被念出,全场响起了极为热烈的掌声。丁石孙走到哪里都被校友们包围,学生们争
相与他合影。1986 年入读北大国际政治系的学生王佳回忆,那时的北大就是他们心目中大
学的样子。人人都是理想主义者,觉得自己对国家、民族和社会承担着使命和责任,心怀
热情和希望。然而,生前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丁石孙却说:“我是个失败的校长,因为我心
目中理想的、好的学校,不是这样的,没有达到。”记者说,后来常常有人追忆那时的北大。
丁石孙笑笑:“我运气比较好,因为 1988 年确实是北大达到很高水平的一年。”他觉得,那
种精神的魅力是“不太容易消失的”。记者追问:“你的信心会因此失去口马?”丁石孙抬
起手,放在领带上:“那就不是我能做的,我从历史上已经过去了。”
然而,北大学生一直挚爱自个儿的老校长。2016 年 1 月底,北京大学 1986 级学生代
表探望住院的老校长丁石孙。他们带了一束花、一张卡片和一首诗。卡片上说:“感谢您给
了我们北大历史上最好的几年。”老校长已经看不见了,他们就读诗给他听……89 岁的丁
石孙已口不能言,却听得清学生说的每句话。王佳和几个女同学俯下身去,拉住他的手。
他睁着眼睛,轻轻地点了点头。
热议锐评:
丁石孙先生的身上,有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等诸多显赫、闪耀
的头衔与光环。然而,当先生逝世的消息传来,有如雪片飞来的悼念与追忆,大多数都在
缅怀他作为北大校长的那段时光。这是因为在北大一百多年的校史上,丁石孙很好地传承
了“科学与民主”“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北大精神;而且他是一个“最不把自己当校长”
的平民校长,非常旷达、平和,师生们想不喜欢他都难。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无论是作
为北大的教授,还是作为北大的校长,丁石孙所传播的,是知识,更是思想和精神;而精神
的感召力,更为持久,也更加入人心。“对世界来说,我的死是一件极小的事情。”一一而
今,先生去世了。但他还活在人心里,那就是永恒。(《杭州日报》《中国青年报》)
素材运用:
平民校长,民主作风;真诚与坦荡;旷达与平和;用心灵对话;长者的慈爱与宽厚;智者仁心,
北大风骨;高尚的人格;垂范后世的教育楷模;精神的感召;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陈俊武:你 92 岁上班的样子,好酷
陈俊武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炼油工程技术专家、煤化工技术专家、催化裂化工
程技术奠基人。他工作了 70 年,是中国最年长的“上班族”之一。他为中国炼油工业的催
化裂化技术作出一系列开创性贡献,给我国高速前进的现代工业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科学报国就要有牺牲精神。”这是陈俊武常说的一句话。在他的学生、安庆石化副总
经理宫超眼中,一颗颗细小的催化剂颗粒,时刻准备着,粉身碎骨完成使命的那一刻,“和
陈院士的人生经历何其相似”!
1949 年,22 岁的陈俊武从北京大学化工系毕业,放弃到当时东北最大的工业城市沈阳
工作,只身来到“煤都”抚顺,选择了最艰苦的石油炼化岗位。1959 年,我国发现大庆油
田,但当时国内的炼油技术却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尽快改变我国炼油工业技术落后
的面貌,1961 年冬,当时的石油工业部决定开展 5 项炼油工艺新技术攻关。其中,流化催
化裂化是炼油工业的关键技术,投资少、费用低、原料适应性强,是石油炼制中最重要的
加工工艺之一。当时,这类装置在全世界仅几十套,国外封锁了最新技术。34 岁的陈俊武
受命担任我国第一套催化裂化装置的设计师。
难度有多大?陈俊武说:好比一群从来没见过大象的人,只摸到一只象耳朵,却要画
出一头完整的大象。
为了完成任务,陈俊武常常一天伏案十几个小时,闭上眼睛眼前全是数据和方案。在
项目初步设计完成后,他赴古巴实地考察。站在人家的装置下面,他看呆了,当时感觉,
“犹如一扇大门突然洞开,眼前一片璀璨的珠宝和金币……”回来后,陈俊武和技术人员
干脆就住在干馏炉旁的简易房里,睡大通铺,争分夺秒设计适合中国使用的一整套流化催
化裂化装置一一上百套仪表、数千个阀门、近两万米粗细管线……第二年,1000 多张设计
图纸完工。4 年后,这个由我国自主开发、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安装的催化裂化装置一次
投产成功,把我国炼油技术一举往前推进了 20 年。
此后,经过陈俊武和几代人的钻研努力,我国催化裂化技术从一片荒芜实现了锦绣满
园。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建成有各种类型流化催化裂化装置 180 多套,成为仅次于美国的
催化裂化世界第二大国。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为了国家能源安全,60 多岁的陈俊武又开始研究石油替代问题。
他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指导完成了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工业放大
及其工业化推广应用,为我国煤炭资源深度转化利用开辟了全新技术路线,该技术荣获国
家技术发明一等奖。80 岁以后,陈俊武又开始深入关注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碳减排
等课题,为国家碳排放政策提供了关键决策意见。
如今 92 歲的他依然坚持每周三次准时打卡上班。他能看懂英、俄等多国文字,喜欢关
注国际上关于石油行业的前沿技术,“出于科学家的责任,我愿意去学习过去不熟悉的知识,
争取提出一些对国家、对大局有益的论据和建议。”他说,“我已经比 60 岁退休的同志多工
作了 30 年,今后还会继续思考,继续保持工作状态。”
活得有意义,是他的人生价值准则,他总提醒年轻人,“对社会的奉献应该永无止境,
从社会的获取只能适可而止”。几年前,洛阳工程公司部分搬迁到广州,公司领导在规划住
房时给陈俊武安排了一套 100 多平米的安置房。他表示不要:“我年龄大了,在洛阳工作和
生活,要广州那么大的房子干嘛?”有人提醒他,如果自己不住,可以留给女儿。他却说:
“我是我,她是她!”
他对自己更是“小气”。2018 年 7 月,他到北京参加活动,由于舍不得在列车上买饭
吃,他硬是饿到下车,出站后找到一家面馆点了一份便宜的面条,吃得津津有味。
可听说有大学生因交不上学费而发愁,他又特别慷慨,不仅帮忙交学费还寄了很多学
习和生活用品。他曾担任郑州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带出了 4 位博士,聘期结束后,他将 6
年所得近 20 万元全部捐出,用于奖励优秀青年学子,自己只收下了学校送给他的一束鲜花。
他把花带回家,献给了久病卧床的爱人。
他有一句名言,被很多人记下,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很多人的人生态度:“奉献小于索
取,人生就暗淡;奉献等于索取,人生就平淡;奉献大于索取,人生就灿烂。”
2019 年 10 月 7 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陈俊武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
模”称号。
热议锐评:
“热爱我们的祖国,是中华儿女的共同美德。”这便是 92 岁老院士念念不忘的初心。
他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诠释了奉献精神的真实内涵。不管是投身人造石油、催化裂化
事业,还是研究石油替代、碳减排战略,陈俊武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不仅仅是
我们国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奠基人,他对事业、对人生的不懈追求和境界已经成为我们
的一面旗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恰如其常说的:“我一直觉得对社会的奉献大于索取,人生
活得才有意义,一生才灿烂辉煌。”他就是那个一直在奉献、一生都灿烂的人!
素材运用:
科学报国就要有牺牲精神;热爱祖国,是中华儿女的共同美德;奉献精神;人应该活得有
价值、有意义;不忘初心;人生态度;信念……
复旦“似是而非”课火爆,专辨“伪科学
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为了驳斥一个伪科学,纠正误解,更是启发思考,树立科学精神,
帮我们看清这个繁复而复杂的世界
2019 年秋季新学期,“似是而非”课程第一次出现在复旦大学的课表上,立刻成了爆
款。课程集结了文、理、工、医不同学科的多位教授,旨在以人们司空见惯和熟视不思的
现象为例,阐述什么是“伪科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对伪科学的辨识能力”,本
学期开设 14 讲。
在大学开设此类课程真的有必要Ⅱ马?事实上,学历与识别伪科学的能力并不是一回
事。日前引起质疑的量子速读培训班,其学员家长就不乏高学历者。“太多受过高等教育的
人,对于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时常会有错误的认知,缺乏必要的判断能力,尤其是当他们
面对本专业之外的一些争议时。”课程组织者、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楼红卫教授说。
在《似是而非》第一节课“用数学发现谬误”上,楼红卫提出了一个疑问:某防火用
具推销员说“家里发生火灾时,不能往卫生间跑,因为统计表明,火灾时死在卫生间的人
数最多”,这个说法对不对呢?“对与不对,不在于论据的对错,而是在于从论据‘死在卫
生间的人数最多到论点‘不能往卫生间跑的推理逻辑谬误。”楼红卫说,不论火灾时死在卫
生间的人数是不是最多,都无法推断火灾时是不是应该往卫生间跑。
“这种逻辑上的错误广泛存在于大量统计数据和新闻报道之中。它们站不住脚,经不
起争论,却让人印象深刻并难以抗拒。”如今,似是而非的“科学论断”层出不穷。“希望
这门课能够纠正公众这些印象深刻、涉及不同学科的偏见,或解答长久以来混淆的疑惑。”
楼红卫说。课程命名者卢大儒教授更希望通过这门课,能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很多事情
不是非此即彼,不应该盲目把现象或片面的知识上升到普遍真理,而是要通过科学的方法
去寻找答案。”
这门课程虽然归类通识课,实际上更像是一门常识启蒙课,其精髓在于其建基逻辑和
知识之上的批判性思维。因为有了这样的立足点,才能在众说纷纭中坚守标准、服膺常识、
坚持定见。有了基本的逻辑推理能力,才能在谬说盈耳时仍能不趋强势、冷眼待之、不为
其动。“我们的学生未来走上社会时,不仅应该具备用科学和逻辑的眼光分辨身边世界的能
力,也应该对这个世界产生更积极的影响,而不是仍然带着对科学谬误的深深认同。”楼红
卫说,这也是他和许多同事的共同想法。
媒体评点:
有学者指出,信息爆炸的时代,青年人并不缺乏获取知识类信息的渠道,但也比过去
更加需要基础理论及科学思辨來支撑起整个知识体系的框架。“似是而非”等类似课程,呼
应了不少青年人的“思辨饥饿”,是一次有益的教学变革探索。恰如授课教授盛卫东所说,
“浪潮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我们要深究背后的原因。如果我们不仅能建立是非观,而且
可以洞悉背后的推手是怎样的,我们就能更清楚地认知繁复而复杂的世界”。(许东远、吴
振东,新华网;许晓芳《广州日报》)
话题拓展:
“似是而非”,一堂常识启蒙课;去伪存真;坚信常识;提升学生的辨识思维;树立科学精神,
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