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模拟备考:“奉献也是一种孝”等2篇 导写(附:写作点拨及范文点评)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模拟备考:“奉献也是一种孝”等2篇 导写(附:写作点拨及范文点评)

ID:684920

大小:19.9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5-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模拟备考:“奉献也是一种孝”等 2 篇 导写(附:写作点拨及范文点评)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国儒家经典《孝经·开宗明义》里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三湘都市报》2019 年 7 月 11 日报道:“吴思=无私”——25 岁女孩以这样的方式“重 回”母校!这几天,一则既悲伤又暖心的故事,刷爆了“朋友圈”——7 月 5 日下午,中 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检验系 2016 届毕业生吴思因子宫癌离开人世。根据她生前意愿,家属捐 献了她的眼角膜,并将遗体捐献给了母校湘雅医学院。 读了上述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写作指导】 第一则材料的核心是“孝”。孝的定义,孝的开始是什么?就是要珍惜爱护父母给予我 们的身体,不毁伤它。 第二则材料是今年发生的真实事件。吴思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对奉献精神的最好诠释。 再与第一则材料联系起来,吴思作为孩子,并没有保全、爱护自己的身体,反而毁伤了它, 这种行为是“不孝”吗? 非也。她将眼角膜捐献给了有需要的人,为盲人点亮了希望之灯,带去了光明;将遗体 捐献给了湘雅医学院,助推母校医学研究,以帮助千千万万的患者延续生命。这种“毁伤” 身体的举动,非但不是不孝,反而是一种“大孝”,是对整个世界献了孝心。而她的生命, 也以另一种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形式得以延续。因此,文章的最佳立意是“奉献是一种特殊 的尽孝”或“奉献让生命更完整”。 在写作时,要注意把“孝”和“奉献”结合起来谈,点明奉献自己不是不孝。不能抛 开材料,空谈奉献精神;也不能撇开吴思的事件,单纯地批判“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 毁伤,孝之始也”的观点,认为这是封建糟粕,已经过时。事实上,这一观点有其合理意 义,应该辩证看待——我们要当然要珍惜、爱护自己的身体,但为国家、社会、他人奉献 了自己,以致身体无法保全,并不是不孝,并不是亏欠父母,反而是生命价值的实现和彰 显;这种善行不但不该受到批判和指责,反而应当被世人铭记。 【例文】 以大爱之博.成生命之珍 张馨怡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老悠远的声音透过滚滚历史长河,在耳畔叮咛。诚然,爱 护自己的身体以孝敬父母固然合情,但将自己奉献给世界以成就大我又何尝不是一种孝的 形式呢?(开头引述材料,提出观点——奉献也是一种孝的形式。) “你来到这世上,你要看看太阳。”长久的打着孝的幌子而将自己遮蔽于实现小我的自 我满足中固然是人人都乐于接受的小确幸。但将自己献给太阳,以一种更为壮烈的方式将 大我大爱洒向人间,又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奋斗目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呢?(更深一层提 观点一一奉献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 几十年勤勤恳恳,错过儿女无数成长时机的王继才夫妇放弃了自家的幸福甜蜜;为了国 家机密坚持坐着整理资料的许渊冲先生断绝了自己抢救的黄金时刻;空难来临,紧紧将数据 手稿抱在怀里的郭永怀亲手交出了自己的生命。(由吴思的行为类比现实,联想到同样为了 国家、社会而舍小家、奉献生命的王继才,许渊冲,郭永怀。)他们的发肤或以不再完整, 他们的小我或以无法保全,但那孤岛上的五星红旗,电脑中完整的资料,核试验爆发出的 蘑菇云,将他们大我的精神镌刻在每个人的心间。(回扣主题——因无私奉献无法保全身体 不是不孝,反而会被世人铭记。) “你若要实现自己的价值,你就要为这个世界创造价值”,你若要实现真正的小我,拥 有真实的小爱;你就要将自己的大爱挥洒于人间,将大我奉献给世界。 奉献大我并不是要求我们献出生命,播撒大爱并不是要求我们挥洒热血。哪怕只是一 份单薄的遗体捐赠书,也是一份生命的延续;哪怕只是一个援边的决定,也是一份不屈的坚 守;哪怕只是留守支教,也是一份希望的驻留;哪怕只是假期放下手机,走进附近的福利院, 盛开几朵笑颜,也是一份光明的点亮;哪怕只是多留些余钱送到红十字会,也是一种实现大 我,播撒大爱的方式。(提出呼吁,使用排比句式,整齐且有力量,打动人心。) 古有为救赵孤甘心赴死的公孙杵臼,义薄云天豪气万千;有为秦国大业献身的商鞅,虽 车裂其犹未悔;有一生报国的辛弃疾,大呼“杀喊”饮恨而亡;有振臂高呼的闻一多,身板铮 铮义不容辞。今有奉献自己的吴思,每一处细胞都透着无私;有献身火场的 19 岁消防员, 每一处炽热都透着坚定;有无数个日夜奋斗,不思小家的一线科研人员。他们或许不孝,却 以另一种更为热血和燃烧的方式,为这个世界尽足了孝心,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自我价值。 这样的实现,才体现了自己生命最珍贵,最可敬、最耀眼的部分。(举例论证,再次强调为 正义之事奉献自我,不得保全身体,是一种特殊的尽孝。) 以大爱之博,成生命之珍;以大我之献,成人生之美。(使用对偶句,语言精彩。)比起 脚下的六便士,我宁愿要天上的月亮;比起小我的孝心表达,我宁愿要大我的价值实现;比起 小爱的甜蜜时刻,我宁愿要大爱的众生皆美。(排比句式,语言优美生动。)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播撒大爱,成就大我,世界会记住你的光芒和美丽,你便是 别人心中所依仗的太阳。(总结全文,升华主旨。) 材料作文“涟漪”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枚石子投入水中,会在水面上荡起圈圈的涟漪;一句话语投进心里,会在情感上荡起 脉脉的涟漪;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会在社会上荡起层层的涟漪…… 很多时候,涟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失;但有时,涟漪也可能随着作用力的加强 而化作惊涛骇浪…… 请依据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涟漪”含义是指水面上细小的波纹,亦可喻指人们细微的心理活动以及某一事件在 社会上所造成的影响。材料第一句话使用“涟漪”本义,描述生活中常见的“涟漪”的自 然形态;第二第三句话使用“涟漪”的比喻义,想象日常交往、社会生活中“涟漪”的虚拟 形态;最后两句话则分别交代了“涟漪”可能产生的两种结果——渐趋无形或化为惊涛。 材料体现由实到虚、由近及远、由述到思的思维过程,因此它事实上暗示了文章的写 作重心,重心在于“涟漪”的意义和价值,趋于无形给人有怎样的思考,化为惊涛又有怎 样的警示,甚至始终如“涟漪”般存在又有着怎样的不一般的启迪。 如果写作重心偏于“涟漪”意义探寻,处理成议论文较为妥当,无论是“涟漪”趋于 无形还是化为惊涛,其间都有值得人思索的空间。无形,为什么趋于无形,有什么样的民 众,有什么样的舆论氛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惊涛,为什么化为惊涛,有哪些群众 基础,有哪些现实条件,又有着怎样的社会基础?……意义的追寻应特别注意思辨性,因 为在广阔的社会层面,意义的探讨将更为复杂,但惟其如此,文章才有现实性与锋芒性, 而且同时具备了深刻性。如此,有些“涟漪”或许能为我们所掌控,或使之趋于无形,或 让它成为惊涛。 【例文】 涟漪荡开本质 一考生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任何一件小事所荡起的涟漪都不应被忽视,若深入发掘,必将窥 见其背后巨大的意义与本质。 微小之如涟漪,亦可起到警示作用。荡开涟漪,便是以小窥大。无锡高架桥垮塌事件, 从其背后牵引出卡车司机超载的常态,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的松懈……一连串的反应足以激 起人们的紧张与法制的改善。这便是涟漪的意义。 然而,总有人希望涟漪被淡化,恢复表面的风平浪静,以一种自欺欺人的心态试图构 建虚伪的理想状态。电影《熔炉》中,校长的权力,司法部门的不作为,一件一件都在掩 盖罪行。残忍地的真相被掩盖,只要污点存在,便终有一天要曝光于众人,到那时,其破 坏程度也便不只如涟漪般微小。电影的结局虽然悲惨,然而电影一经上映便震撼了整个韩 国,一点小小的涟漪终究发挥了其作用,完善了韩国的法律。 涟漪的意义深远,想要扩大却少不了人为的推力。柴静以一己之力,将社会小事带到 荧幕前,通过荡开涟漪的方式影响着大众。她从儿童自杀背后看到留守家庭的悲凉;从同性 恋的失望中发掘社会的偏见导向;从非典的可怖中带给人们希望的光辉……她的推力,使一 个个微小的涟漪荡开,将本质展现在人们面前,也带来了社会一次次的轰动,法制一次次 的完善与坚固。 但是,只有这样的推力仍是不够,只有当意识立于每个个体的心头,涟漪在每个人的 心头荡开时,本质的揭露才会更为彻底。王开岭感慨:“单独的一滴构不成水,它只能叫液 体。”一个人的斗争实属不易,只有当每个人都看清涟漪的本质,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以涟 漪之小构筑起巨大的价值。唯有如此,涟漪之价值方能完全显露。 生活中从不缺少涟漪,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对待它。如果我们发掘它,那也许会带来波 涛般的回应。 让我们在涟漪之中,荡开其最为本质的一面,构筑更加美好的社会。 【评点】 开篇以“蝴蝶效应”切入,借此不仅交代涟漪的基本含义,更重要的是在表明涟漪效 应的正反教益,由此提出我们需要的是利用涟漪效应,让那些生活中的小小的涟漪尽可能 发挥其有益的价值与作用,推动我们的社会走向美好。无锡高架垮塌,就近事例,看到其 正面意义和价值;电影《熔炉》反击涟漪淡化,本身也成为一丝涟漪,推动法制进步;柴静所 为,以一己之力,用丝丝涟漪,影响社会,推进法制……事例精当典范,论点便有了强大 的说服力。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