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各地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南省各地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ID:684945

大小:66.18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1-05-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河南省各地 2020-2021 年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河南省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示 众(节选) 鲁 迅 首善之区的西城的一条马路上,这时候什么扰攘也没有。火焰焰的太阳虽然还未直照,但路上的沙土仿 佛已是闪烁地生光;酷热满和在空气里面,到处发挥着盛夏的威力。许多狗都拖出舌头来,连树上的乌老鴉 也张着嘴喘气,——但是,自然也有例外的。远处隐隐有两个铜盏相击的声音,使人忆起酸梅汤,依稀感到凉 意,可是那懒懒的单调的金屬音的间作,却使那寂静更其深远了。 只有脚步声,车夫默默地前奔,似乎想赶紧逃出头上的烈日。 “热的包子咧!刚出屉的……。” 十一二岁的胖孩子,细着眼睛,歪了嘴在路旁的店门前叫喊。声音已经嘶嗄了,还带些睡意,如给夏天的 长日催眠。 他旁边的破旧桌子上,就有二三十个馒头包子,毫无热气,冷冷地坐着“荷阿!馒头包子咧,热 的……。” 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他忽然飞在马路的那边了。在电杆旁,和他对面,正向着马 路,其时也站定了两个人:一个是淡黄制服的挂刀的面黄肌瘦的巡警,手里牵着绳头,绳的那头就拴在别 一个穿蓝布大衫上罩白背心的男人的臂膊上。这男人戴一顶新草帽,帽檐四面下垂,遮住了眼睛的一带。 但胖孩子身体矮,仰起脸来看时,却正撞见这人的眼睛了。那眼睛也似乎正在看他的脑壳。他连忙顺下眼, 去看白背心,只见背心上一行一行地写着些大大小小的什么宇。 2 刹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 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补满了。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属在第二层,从前面 的两个脖子之间伸进脑袋去。 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终于读起来“嗡,都,哼,八,而,……,” 胖孩子却看见那白背心正研究着这发亮的秃头,他也便跟着去研究,就只见满头光油油的,耳朵左近 还有一片灰白色的头发,此外也不见得有怎样新奇。但是后面的一个抱着孩子的老妈子却想乘机挤进来了; 秃头怕失了位置,连忙站直,文字虽然还未读完,然而无可奈何,只得另看白背心的脸:草帽檐下丰个鼻 子,一张嘴,尖下巴。 又像用了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一个小学生飞奔上来,一手按住了自己头上的雪白的小 布帽,向人丛中直钻进去。但他钻到第三——也许是第四层,竟遢见一件不可动摇的伟大的东西了,抬头 看时,蓝裤腰上面有一座赤条条的很阔的背脊,背脊上还有汗正在流下来。他知道无可措手,只得顺着裤 腰右行,幸而在尽头发见了一条空处,透着光明。他刚刚低头要钻的时候,只听得一声“什么”,那裤腰 以下的屁股向右一歪,空处立刻闭塞,光明也同时不见了。 长子弯了腰,要从垂下的草帽檐下去赏识白背心的脸,但不知道为什么忽又站直了。于是他背后的人 们又须竭力伸长了脖予;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 巡警,突然间,将脚一提,大家又愕然,赶紧都看他的脚;然而他又放稳了,于是又看白背心。长子 忽又弯了腰,还要从垂下的草帽檐下去窥测,但即刻也就立直,擎起一只手来拚命搔头皮。 空隙间忽而探进一个戴硬草帽的学生模样的头来,将一粒瓜子之类似的东西放在嘴墅,下颚向上一磕, 咬开,出去了。这地方就补上了一个漓头油汗而粘着灰土的椭圆脸。 挟洋伞的长子也已经生气,斜下了一边的肩膊,皱眉疾视着肩后的死鲈鱼。大约从这么大的大嘴里呼 出来的热气,原也不易招架的,而况又在盛夏。秃头正仰視那电杆上钉着的红牌上的四个白宇,仿佛很觉 得有趣。胖大汉和巡警都斜了眼研究着老妈子的钩刀般的鞋尖。 “好!” 什么地方忽有几个人同声喝采。都知遒该有什么事情起来了,一切头便全数回转去。连巡警和他牵着 的犯人也都有些摇动了。 3 “刚出屉的包子咧!荷阿,热的……。” 路对面是胖孩子歪着头,磕睡似的长呼;路上是车夫们默默地前奔,似乎想赶紧逃出头上的烈日。大 家都几乎失望了,幸而放出眼光去四处搜索,终于在相距十多家的路上,发见了一辆洋车停放着,一个车 夫正在爬起来。 圆阵立刻散开,都错错落落地走过去。胖大汉走不到一半,就歇在路边的槐树下;长子比秃头和圆脸 走得快,接近了。车上的坐客依然坐着,车夫已经完全爬起,但还在摩自己的膝髁。周围有五六个人笑嘻 嘻地看他们。 “成么?”车夫要来拉车时,坐客便问。 他只点点头,拉了车就走;大家就惘惘然目送他。起先还知道那一柄是曾经跌倒的车,后来被别的车 一混,知不清了。马路上就很清闲,有几只狗伸出了舌头喘气;胖大汉就在槐阴下看那很快地一起一落的 狗肚皮。 老妈子抱了孩子从屋檐阴下蹩过去了。胖孩子歪着头,挤细了眼睛,拖长声音,磕睡地叫喊——“热 的包子咧!荷阿!……刚出屉的……。” 一九二五年三月一八 7. 下列对小说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环境描写烘托出沉闷的生活气氛,表现了人们的无聊,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并有效地推 动了情节发展。 B. 小说以胖孩子的吆喝声起以吆喝声结,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以胖孩子为主要视角观察众人,折射民 众的精神状态 C. 小说运用了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写手法,细致生动地刻画了一群无聊好奇、从众 的看客形象。 D. 小说故事情节简单,人物虽出场较多但活动较为简单,也少有对话,于沉闷单调中给人一种深深 无 聊感和压抑感。 8. 小说描写了一群“看客”,这群“看客”有怎样共同的性格特点?结合鲁迅有关作品,说说他塑造这 4 群“看客”的意义何在? 9. 这篇小说中的人物都无名无姓,请结合文本分析为何如此安排。 【答案】7. B 8. 共同特点:爱凑热闹,盲目从众,无视他人痛苦。描写“看客”的意义:通过描写“看客” 众生相,旨在深刻揭示愚昧无知、麻木不仁、自私冷漠的国民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希望。 9. (1)凸显人物共性。小说中的人物面目模糊,也没有精心刻画的中心人物,意在展现“看客”群体的众生 相,更能集中笔墨凸显人物的共同习性——“看”。(2)强化象征意味。《示众》中的人物,没有姓名身份, 只有标志性的生理特征,高度抽象化,象征了众多普通的中国人,体现出看客心态是中国国民共同的病态心 理。(3)突出小说主题。没有名姓使人物更具普遍性,深刻批判了中国特有而又普遍存在的国民性顽疾。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 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B 项“以胖孩子为主要视角观察众人”表述错 误,胖孩子只是众人中的一个,不是主要视角。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及作用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 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 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看见巡警牵着一个人,胖孩 子“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他忽然飞在马路的那边了”,“刹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 的看客”;接着有秃头、胖子、抱着孩子的老妈子、一个小学生飞奔上来,戴硬草帽的学生模样的头…… 由此看出看客爱凑热闹。有热闹一个跟一个都来了,在车夫摔倒时“都知遒该有什么事情起来了,一切头 便全数回转去”,“圆阵立刻散开,都错错落落地走过去”可见看客们盲目从众的心理。而车夫摔倒,先 是“好!”,“有几个人同声喝采”,”大家都几乎失望了,幸而放出眼光去四处搜索”,“车夫已经完全爬起, 但还在摩自己的膝髁。周围有五六个人笑嘻嘻地看他们”,可见看客们没有同情心,无视他人的痛苦。塑 造这群人物,让读者看了他们的表情,动作,状态,语言……深切感受到看客们的种种丑态:愚昧,自私, 麻木,没有灵魂,没有思想,不由让人反省,他们身上,可有我们的影子?如何改变?提醒了整个民族要 “疗救”国民的劣根性。整理以上分析,得出答案。 5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探究作者意图的能力。此题为探究作者如此创造人物形象的原因。解答这类题,要联系时代 背景、社会生活,全面理解文意,从艺术技巧、形象、主题角度考虑。解答此题可联系《药》中的看客思 考。(1)小说中人物众多,但人物面目模糊,胖孩子、秃头、胖子、抱着孩子的老妈子、一个小学生飞奔上 来,戴硬草帽的学生等人除看客特点外,没有特别的性格特征,也没有精心刻画的中心人物,由此可推知作 者意在展现这些“看客”群体的众生相,这样更能集中笔墨凸显人物的共同习性——“看”,从而凸显人物 共性。(2)《示众》中的人物,没有姓名身份,只有标志性的生理特征,比如胖孩子、秃头、胖子、抱着孩子的 老妈子……高度抽象化,从而就具有了象征意味;但作者生动细腻地描写了他们“看”时地各种表现及细节, 从“飞、补、挤、奔、钻……”等动词即可看出看客们的“迫切”,这些具体细致的刻画凸显了这种病态 心理,体现出看客心态是中国国民共同的。(3)没有名姓使人物更具普遍性,表明愚昧无知、麻木不仁、自 私冷漠是中国特有而又普遍存在的国民性顽疾,从而突出了小说主题。 【点睛】探究作者写作意图类试题,要知人论世,联系写作背景和作者思想、其他作品思考问题。具体答 题角度可从小说三要素、艺术手法和主题分别解答。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一高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四只羊 曹春雷 按照上级要求,精准扶贫。我结对帮扶的,是一个光棍儿汉,叫李旺,四十多岁,腿有点跛。据他自 己说,他有脑溢血的毛病,干不了重活儿。可村主任说,他哪里有什么脑溢血啊,纯粹是他自己瞎编,他 就是好吃懒做,天天泡在酒缸里。 我说,那为什么要把他列入帮扶对象里面呢?村主任说,是看他可怜,自小父母双亡,是在村里吃百 家饭长大的。再说,村里没脱贫的也不多了,所以就把他列上了。我觉得吧,他主要是需要精神扶贫。只 要精神上脱贫了,他就能在生活上脱贫了。 我去看李旺。村主任跟着。李旺正在喝酒,面前一碟黄瓜咸菜、一把花生米。我掏出一瓶自带的白酒 来,说:“李旺,听说你酒量很厉害。这样吧,咱俩看看谁能喝。你输了,那么今后你什么都得听我的; 6 我输了,每月给你一箱上好的白酒。” 村主任很惊讶。李旺也很惊讶。 我俩对着喝,村主任看着。喝到一斤半的时候,我面不改色。李旺已经歪在地上。 第二天,我又去李旺家。李旺见了我,竖起大拇指夸我酒量大。我说:“还记得咱喝酒前打的赌吗?” 他连连点头:“记得。” “那么,今后,你得听我的。首先,你得戒酒。”我说。他挠挠头。“作为男人,说话要算话。”我 口气严厉起来。他这才答应下来。 隔了两天,我去村里。这次,我和村主任先去了邻村的集市,买了四只羊回来。一只公羊,三只母羊, 是用我积攒半年的稿费买的。这羊两年三胎,一胎能生三到五只羊羔。 赶羊回来的路上,我问村主任:“李旺这几天喝酒了吗?”主任说:“肯定喝了,他戒不了,但喝得 少多了,不像以前那样烂醉了。” 将羊撵到李旺家。李旺张着大嘴傻笑。我说:“羊不能简简单单就这样给你了,咱还得签个合同。” 这时村主任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合同来,念给他听,大意是,李旺必须保证这四只羊存活,如果死了或丢了, 他要拿三倍的钱赔,还要每天在村里义务扫大街。 李旺听了,笑嘻嘻地说:“放心,我一定会将羊养得好好的。” 两天后,我在村南河看到了李旺,他戴着个破遮阳帽,在草地上东摇西晃地站着,四只羊在吃草。河 上没桥。我脱了鞋蹚水过去。李旺说:“你这么不放心我啊,还要亲自过来看。”我说:“嗯,真不放心。” 我从兜里掏出一个我用过的手机,说:“这个手机给你用吧,我要随时了解你的情况。”李旺高兴地接过 去,说:“哥啊,你再来时不用脱了鞋过河来看有多少羊,在河那边一眼就能看得见。” 一周后,我去看李旺——主要是看那四只羊。提前给李旺打电话,他说,在南河,还在老地方放羊。 我驱车去了,从河这边望过去,河那边四只羊在,李旺却不在。给他打电话,他说在呢,在不远处割草呢。 说你放心吧。 几天后,我又去了南河,那几只羊在。李旺还是不在。给李旺打电话,他说他在不远处解手。 过几天后,我又去,那几只羊在,还是不见李旺。这次,我没打电话,直接脱鞋过河。四只羊中,有 7 一只羊明显异样。我过去,狠狠地踢了一下。那“羊”哎哟一声。 是李旺,披了羊皮,趴在那里看蚂蚁拉虫子。我指着他,气愤地说:“你,居然……这种招儿都想出 来了。”李旺讪讪地笑,搓着手。我眼睛望向别处,很久没说话。 我很难过,不仅是因为我用辛辛苦苦挣的稿费买的羊被他吃了,更是因为,他践踏了我对他的信任。 那天,我什么也不说就离开了。 后来,我出差半个月,回来后接到李旺的电话,说自己正在南河放羊,非要我去看看。我驱车去了。 从河这边看到,李旺在,四只羊在。四只?是的,四只,我仔细看了一下。 脱了鞋过去。李旺指着其中一只说:“那只羊咋样?和原来的羊差不多吧。”我看了看,确实,无论 大小还是样子,都像。李旺说:“这半个多月,晚上我去外村一家饭店帮厨,赚了钱买的。”说话时,他 的腰板挺得比以往都直。 我笑着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说:“嗯,这才像个男人样子。”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紧扣时代脉搏,反映农村精准扶贫的现实,通过扶贫干部“我”对特困户李旺的帮扶,以小见大 地表现了精准扶贫重在精神扶贫的主旨。 B. 喝酒打赌的描写表现了“我”的自信,“我”也试图通过这种带有个性色彩的方式对李旺嗜酒进行约 束,但这种打赌方式的约束力是很有限的。 C. 尽管“我”与李旺签了合同,可李旺好吃懒做的恶习促使他吃了其中一只羊,他还披着羊皮看蚂蚁拉 虫子,这些情节表现了扶起一个人的精神非常不易。 D. 小说描写“我”四次隔河看李旺放羊,通过李旺与羊的“在”与“不在”的细节描写,体现李旺养羊 的态度从认真负责到懈怠欺骗的变化过程。 8. 小说中李旺的精神状态变化凸显了小说“扶贫”先“扶志”的主题。请结合小说情节发展,简述李旺 精神状态的变化过程。 9. 如何理解题目“第四只羊”的含义?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7. D 8. ①扶贫前,好吃懒做,嗜酒如命。②拼酒、送羊后,有所改变,初下决心。③养羊后 8 积习难改,故态复萌。④骗局被识破后,感到愧疚,幡然悔悟,自尊自强。 9. 表面含义:①被李旺吃掉的那只羊。②吃了羊肉披着羊皮骗人的李旺。③李旺打工赚钱买的那只羊。 深 层含义:它代表着李旺思想意识的转变,懂得了通过劳动改变生活、赢得尊严的道理,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 【分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认真负责”错。李旺“在草地上东摇西晃地站着”的描写表明李旺一开始放羊就漫不经心。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扶贫前,根据村主任的话“他哪里有什么脑溢血啊,纯粹是他自己瞎编,他就是好吃懒做,天天泡在酒缸 里”,去他家,“李旺正在喝酒”,可看出李旺好吃懒做,嗜酒如命。 拼酒、送羊后,李旺“喝得少多了,不像以前那样烂醉了”,他说“放心,我一定会将羊养得好好的”李 旺有所改变,初下决心。 养羊后积习难改,“河那边四只羊在,李旺却不在”,是李旺吃掉了一只羊,还假扮作羊骗人,故态复萌。 骗局被识破后,感到愧疚,“去外村一家饭店帮厨”挣钱又买了一只羊,再见面时“腰板挺得比以往都直”, 可见李旺幡然悔悟,变得自尊自强。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题目含义的能力。 “我”总共给李旺买了四只羊,后来被李旺吃了一只,剩下三只,所以,第一,是指被李旺吃掉的那只羊; 9 吃了羊后,李旺怕被发现,自己批了羊皮装那只被吃的羊,故第四只羊也指披着羊皮骗人的李旺; 最后李旺打工赚钱买了只羊,羊又够了四只,故也指那只买来的羊。 深层含义:“第四只羊”由被吃,被假扮,再通过劳动被买回,表现了李旺由积习难改到痛改前非,并通 过劳动赢得尊严的转变过程,说明李旺懂得了通过劳动改变生活、赢得尊严的道理,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河南省洛阳市一中 2020-2021 学年高二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雾 季羡林 ①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雾。 ②抵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凌晨,我一起床,推开窗子:外面是大雾弥天。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 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个个都戴着一顶顶的白帽子,这些都是万古雪峰,在阳光下闪出 了耀眼的银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我简直像小孩子一般地喜悦,现在大雾遮蔽了一切,连 那些万古雪峰也隐没不见,一点影子也不给留下。旅馆后面的那几棵参天古树,在平常时候,高枝直刺入 晴空,现在只留下模糊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中国古代的画。昨天抵达旅馆下车时,我看到 一个尼泊尔妇女背着一筐红砖,倒在一大堆砖上。现在我看到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堆红红的东西,我以 为他拿的也是红砖。但是当他走得近了一点时,我才发现那一堆簌簌抖动、模模糊糊的东西,原来是一束 束红色的鲜花,我不禁自己笑了起来, ③正当我失神落魄地自己暗笑的时候,忽然听到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咕咕的叫声。浓雾虽然遮蔽了形象, 但是却遮蔽不住声音,我知道,这是鸽子的声音。当我倾耳细听时,又不知从哪里传来了阵阵的犬吠声, 这都是我意想不到的情景。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在加德满都学会了喜欢的两种动物——鸽子和狗,竟同时 都在浓雾中出现了。难道浓雾竟成了我在这个美丽的山城里学会欣赏的第三件东西吗? ④世界上,喜欢雾的人似乎是并不多的。英国伦敦的大雾是颇有一点名气的,有一些作家写散文、写 小说来描绘伦敦的雾,我们读起来觉得韵味无穷。对于尼泊尔文学我所知甚少,我不知道,是否也有尼泊 尔作家专门写加德满都的雾。但是,不管是在伦敦,还是在加德满都,明目张胆大声赞美浓雾的人,恐怕 是不会多的。其中原因我不甚了了,我也没有那种闲情致去钻研探讨。我现在在这高山王国的首都来对浓 10 雾大唱赞歌,也颇出自己的意料。过去我不但没有赞美过雾,而且也没有认真去观察过雾。我眼前是由赞 美而达到观察,由观察而加深了赞美。雾能把一切东西:美的、丑的、可爱的、不可爱的,都给罩上一层 或厚或薄的轻纱,让清楚的东西模糊起来,从而带来了另外一种美,一种在光天化日之下看不到的美,一 种朦胧的美,一种模糊的美。 ⑤一些时候以前,当我第一次听到模糊数学这个名词的时候,我曾说过几句怪话:数学比任何科学都 更要求清晰,要求准确,怎么还能有什么模糊数学呢?后来我读了一些介绍文章,逐渐了解了模糊数学的 内容。我一反从前的想法,觉得模糊数学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在人类社会中,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 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着大量模糊的东西。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这些东西的模糊性。 ⑥在大自然中怎样呢?在大自然中模糊不清的东西更多,连审美观念也不例外,有很多东西,在很多 时候,朦胧模糊反而更显得美。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在这里,观赏者有更 多的自由,自己让自己的幻想插上翅膀,上天下地,纵横六合,神驰于无何有之乡,情注于自己制造的幻 象之中;你想它是什么样子,它立刻就成了什么样子,比那些一清见底、丝毫不遗的东西要好得多,而且 绝对一清见底、丝毫不遗的东西,在大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⑦我的幻想飞腾,忽然想到了这一切,我自诧是神来之笔,我简直陶醉在这些幻象中了,这时窗外的 雾仍然稠密厚重,它似乎了解了我的心情,感激我对它的赞扬,它无法说话,只是呈现出更加美妙更加神 秘的面貌,弥没于天地之间。 (《中华散文珍藏本从书•季羡林卷》) 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融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文字清新优美,笔法细腻流畅,内容纯净具体,结构清晰明 了,充满哲理,给人无尽的美感享受。 B. 作者认为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着大量模糊的东西,承认这个事实,对研究学术和制订政策等 等都是有好处的;而在大自然中,更是模糊朦胧的事物美过一切清楚明晰的事物。 C. 文章的第⑥自然段中说“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这句运用反问的修辞 手法,意在说明模糊的东西比清晰的东西更能激发观赏者自由地想象,从而增强审美情趣。 D. 文本结尾说雾“呈现出更加美妙更加神秘的面貌,弥漫于天地之间”,形象而含蓄地表达出作者对模 糊空间的思考。 11 8. 本文围绕着标题“雾”展开,请梳理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脉络。 9. 文章第②、③段着重对雾进行了描写,请从描写对象、手法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赏析。 【答案】7. B 8. ①开篇说“不喜欢”雾。②接着进而“欣赏”到后来“喜欢”“赞美”雾景。③作者 因雾而产生了对“模糊美”的理性思考。④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中。 9. ①作者通过对万古雪峰、参天古树、鲜花、鸽子和狗进行的描写,衬托出雾的模糊性和遮蔽性。②主要 运用了侧面衬托的手法。③描写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行文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情趣性和可读性;也 引发了作者对雾的朦胧美、模糊美的赞美。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而在大自然中,更是模糊朦胧的事物美过一切清楚明晰的事物”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在大自然中怎 样呢?在大自然中模糊不清的东西更多,连审美观念也不例外,有很多东西,在很多时候,朦胧模糊反而 更显得美”可知,选项太绝对。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行文思路的概括能力。 第①段“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雾”。从第④段“我现在在这高山王国的首都来对浓雾大唱赞歌,也颇出自己 的意料。过去我不但没有赞美过雾,而且也没有认真去观察过雾。我眼前是由赞美而达到观察,由观察而 加深了赞美”可看出,作者到加德满都后,开始对雾“喜欢”进而“欣赏”“赞美”。第⑤⑥段写通过模 糊数学、大自然中模糊不清的东西引发对雾的理性思考。第⑦段写“我自诧是神来之笔,我简直陶醉在这 些幻象中了”。从以上分析可看出,本文的确以雾为线索展开全文。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段表现手法的能力。 从描写对象上看,由“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个个都戴着一 12 顶顶的白帽子,这些都是万古雪峰”“现在大雾遮蔽了一切,连那些万古雪峰也隐没不见,一点影子也不 给留下。旅馆后面的那几棵参天古树,……现在只留下模糊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中国古代 的画。……现在我看到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堆红红的东西,我以为他拿的也是红砖。但是当他走得近了 一点时,我才发现那一堆簌簌抖动、模模糊糊的东西,原来是一束束红色的鲜花”“忽然听到不知从哪里 传来了咕咕的叫声。浓雾虽然遮蔽了形象,但是却遮蔽不住声音,我知道,这是鸽子的声音。当我倾耳细 听时,又不知从哪里传来了阵阵的犬吠声”分析可知,作者通过对万古雪峰、参天古树、鲜花、鸽子和狗 进行的描写,衬托出雾的模糊性和遮蔽性。 作者没有直接写“雾的模糊性和遮蔽性”,而是运用侧面描写,通过对雾中的万古雪峰、参天古树、鲜花、 鸽子和狗进行的描写,衬托雾的特点;且描写的内容丰富多样,比直接写“雾”更能让人感受雾的模糊性 和遮蔽性,如写“万古雪峰”时,运用比喻,说“个个都戴着一顶顶的白帽子”;写“参天古树”时,比 作“一张中国古代的画”,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行文生动活泼,不仅增强文章的情趣性和可读性,同时 也引发了作者对雾的朦胧美、模糊美的赞美。 河南省沁阳市永威学校 2020-2021 学年高二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审讯 奥拉姆 他静静地坐在那儿,等着。他的背轻轻地靠在椅背上,摆在桌子上的双手交叉成金字塔的形状。他的 眼睛盯着墙上的单向透明镜,冲透过镜子向里监视的警察微笑着,想要他们看到他的自信和优势。 侦探马库斯。奎尔坐在桌子对面,仔细打量着这个被拘押的犯罪嫌疑人。那种想要证明自己是最坚强 的、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表情,他见过无数次了。每次看到嫌疑人表现出这种妄想的心态,试图把自己当成 审讯室的主人时,奎尔都忍不住想笑。 奎尔侦探知道他们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只有两个字:脆弱。每个人都是脆弱的,他们需要空气,他们 会流血,骨头会折断。每个人都是脆弱的,一点点压力就能使他们崩溃。 奎尔慢悠悠地看了嫌疑人一眼。这家伙一直没停止笑,不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笑,更像是受到刻意控制 的笑。 奎尔打开桌子上的文件央。 13 “请告诉我,瑞恩斯,发生了什么?” 瑞恩斯耸耸肩,说:“我杀了他。” 奎尔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你承认杀了亚瑟•格雷森?” “我承认。” “你为什么要那么做?” 瑞恩斯断开与侦探眼神的接触,看向天花板。 “他毒害人们。”他说。, “啊……什么? “他掠夺那些不幸的人,从卖给他们的违禁物品中获得利益,而他非常清楚那种东西对那些人意味着 什么。他靠着毁掉人们的生活发财,而我鄙视这种对权力的滥用。”他的目光离开天花板,回到侦探身上, 仿佛在观察着奎尔的每一个动作。 奎尔摇晃了一下,发出轻声的嘲笑。 瑞恩斯接着说下去:“人们身上有种特性,他们会仓促地去进行评判,却不愿意花点时间去理解。他 们更注重眼前而忘了过去,他们绝不会问是什么使我……成了社会的异类。我敢保证,此刻他们在想什么 是我最好的死法。” “你能责怪他们吗?”奎尔问。“当然不能。我违反了规则,现在必须面对由此引起的后果。可是你 问到过,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我不在乎。”奎尔从椅子上站起来,“老实说,我已经厌倦在这里浪费时间。” 瑞恩斯搓着双手。 “可以理解。我只是想请你再听我说几句。请坐,侦探。”瑞恩斯指着侦探的椅子。 奎尔抿着嘴唇,不情愿地慢慢坐下来。 “很好。现在,要是我告诉你,亚瑟•格雷森不是唯一的会怎么样呢?” 14 侦探立刻屏住了呼吸。 “唯一什么?” “格雷森不是唯一死于我刀下的。” “我会说你在撒谎。” “随你怎么说,侦探。不过现在,你能不理会那种让一个连环杀手从你手中滑掉的可能性吗?” 瑞恩斯把双手交叉起来,搭成金字塔形。 奎尔极力控制住自己的呼吸频率,以确保血压不会升高。 “好吧,几个?” “你认为有几个?” “行了,别再跟我玩猜谜游戏了。你为什么要杀他们?” “因为他们不肯停止。” “停止什么?” “停止违法犯罪。”瑞恩斯大笑起来,笑声响得连外面都能听到。 “这倒有趣,”奎尔冷冷地说,压制着想掌掴这个自鸣得意的家伙的强烈欲望,听起来你像是个义务 警员。” “完全正确,侦探。” 瑞恩斯脸上的笑容突然消失了,神情变得严肃起来,锥子般的目光刺向奎 尔。 “这么说,你的使命是维护公正,哈哈!”奎尔笑道,毫不掩饰轻蔑之情。 “必须有人这么做。” “难道你不知道警察是国家机器的执法者吗?” "当然知道。事实上,就在前几天我还遇到了你的一位同事。” 15 奎尔心里暖洋洋的快意被一阵冷飕飕的寒意取代。 “哦,是吗?那是谁呢?” “你的搭档,兰德侦探。” “什么?” 奎尔咬紧牙关,看着瑞恩斯,那家伙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 “恐怕他不能再同你搭档了。” “你杀了一名警官?” “更正一下,一名腐败的警官。” 奎尔伸出胳膊,用手指指着瑞恩斯。 “你……你是个人渣!” “哇,我料到你会这么说。毕竟,你与兰德、格雷森一起做事,分享好处。” “哼,你是个妄想狂。”奎尔努力保持镇静,可是他放在桌子下的手却禁不住抖动起来。 “你害怕了吗,奎尔?现在,你那些躲在隔壁监听的同事们正在欣赏你和兰德做坏事的照片。”瑞恩 斯再次露出笑容。 “你胡说!”奎尔听到自己的声音变了调。 “告诉我,侦探,你是罪犯吗?” 奎尔感觉到头发都被冷汗湿透了。 “你怎么知道的?我们做得很隐蔽”,说到一半时他呆住了,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我是说……不, 我是……”他完全乱了阵脚,不得不再次闭嘴。 奎尔侦探低下头,看着映在光滑金属桌面上自己淡淡的影子。过了一会儿,他慢慢地转过头,看着墙 上的单向透明镜。同事们正在镜后看着他,他想象得出因为他的背叛而出现在他们脸上那震惊和愤怒的表 情。 16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故事情节的步步推进,警官奎尔的内心发生了一系列微妙的变化,而真正使他陷入紧张慌乱的则 是瑞恩斯提到了格雷森被杀一事。 B. 瑞恩斯以身试法杀死了兰德和格雷森,他鄙视他们这些靠毁掉他人生活发财的人,认为自己这样做是 为社会铲除坏人,维护社会公正。 C. “一直没停止笑”“大笑起来”“笑容突然消失了”“再次露出笑容”,文中对瑞恩斯的这些神态描 写前后呼应,展现了人物情绪的丰富变化。 D. 在奎尔对瑞恩斯审讯之前,瑞恩斯已向警方举报了奎尔的违法行为,其他警察也监听了这场审讯,奎 尔的罪恶嘴脸已暴露在众人面前。 8. “审讯”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9. 这篇小说主要以对话形式展开,这种写法有哪些作用? 【答案】7. A 8. ①“审讯”本来指警察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文中又可指犯罪嫌疑人对腐败警察的另 一种“审讯”。②从全文主旨上,“审讯”也可以理解为从正义和道德的角度对邪恶势力的严正“审讯”。 9. ①人物对话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通过人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更为紧凑。②人物对话是 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两位主要人物的行为、性格乃至心理活动,主要是通过他们的对话加以表 现的。③人物对话是揭示小说主旨的主要途径。小说张扬正直正义、批判腐败丑恶的主旨是在人物对话中 逐步揭示出来的。④凝练生动的对话增强了读者的在场感,更易引起读者共鸣。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A.张冠李戴,“而真正使他陷入紧张慌乱的则是瑞恩斯提到了格雷森被杀一事”错误。真正使奎尔陷入紧 张慌乱的应是瑞恩斯提到了兰德被杀时,“奎尔心里暖洋洋的快意被一阵冷飕飕的寒意取代”,继而“咬 紧牙关”,表明其内心高度紧张,濒临崩溃。 故选 A。 17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标题含义的能力。 首先从本义、浅层字面含义理解“审讯”指警察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结合第二段“侦探马库斯·奎尔坐 在桌子对面,仔细打量着这个被拘押的犯罪嫌疑人。……每次看到嫌疑人表现出这种妄想的心态,试图把 自己当成审讯室的主人时,奎尔都忍不住想笑”来理解分析。结合后文“‘你害怕了吗,奎尔?现在,你 那些躲在隔壁监听的同事们正在欣赏你和兰德做坏事的照片。’瑞恩斯再次露出笑容”“‘你胡说!’奎 尔听到自己的声音变了调”。“告诉我,侦探,你是罪犯吗?”“奎尔感觉到头发都被冷汗湿透了”“‘你 怎么知道的?我们做得很隐蔽。’说到一半时他呆住了,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我是说……不,我是……’ 他完全乱了阵脚,不得不再次闭嘴”,可见文中又可指犯罪嫌疑人对腐败警察的另一种“审讯”。 结合“他掠夺那些不幸的人,从卖给他们的违禁物品中获得利益,而他非常清楚那种东西对那些人意味着 什么。他靠着毁掉人们的生活发财,而我鄙视这种对权力的滥用”“他的目光离开天花板,回到侦探身上, 仿佛在观察着奎尔的每一个动作”“奎尔侦探低下头,看着映在光滑金属桌面上自己淡淡的影子。过了一 会儿,他慢慢地转过头,看着墙上的单向透明镜。同事们正在镜后看着他,他想象得出因为他的背叛而出 现在他们脸上那震惊和愤怒的表情”从全文主旨上,“审讯”也可以理解为从正义和道德的角度对邪恶势 力的严正“审讯”。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对话描写手法作用的能力。 结合“请告诉我,瑞恩斯,发生了什么?”“你为什么要那么做?”“很好。现在,要是我告诉你,亚瑟·格 雷森不是唯一的会怎么样呢?”“好吧,几个?”“哦,是吗?那是谁呢?”“你的搭档,兰德侦探”“告 诉我,侦探,你是罪犯吗?”“‘你怎么知道的?我们做得很隐蔽。’说到一半时他呆住了,意识到自己 说漏了嘴,‘我是说……不,我是……’他完全乱了阵脚,不得不再次闭嘴”,可见小说的情节是在语言 描写中徐徐展开并缓缓推进的,人物对话占了大部分篇幅,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通过人物对话推 动情节发展,结构严谨紧凑。 结合“他毒害人们”“他掠夺那些不幸的人,从卖给他们的违禁物品中获得利益,而他非常清楚那种东西 对那些人意味着什么。他靠着毁掉人们的生活发财,而我鄙视这种对权力的滥用”他的目光离开天花板, 回到侦探身上,仿佛在观察着奎尔的每一个动作”,可见瑞恩斯的正直、嫉恶如仇、勇敢伸张正义、有担 当的性格特点。结合“你怎么知道的?我们做得很隐蔽”“我是说……不,我是……”,可见奎尔的邪恶、 18 紧张、害怕,极力掩饰自己的罪行。可见人物对话是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两位主要人物的行为、 性格乃至心理活动,主要是通过他们的对话加以表现的。 结合“更正一下,一名腐败的警官”“哇,我料到你会这么说。毕竟,你与兰德、格雷森起做事,分享好 处”“你害怕了吗,奎尔?现在,你那些躲在隔壁监听的同事们正在欣赏你和兰德做坏事的照片”等句, 可见人物对话揭示了小说伸张正义的中心思想,通过“审讯”的反转,在出乎意料的结局中批判腐败丑恶、 禁不住诱惑、唯利是图的。 结合“我承认”“你为什么要那么做?”“他毒害人们”“啊……什么?”等语言描写,可见语言凝练简 洁,生动形象,突出人物性格特点,让人身临其境,富有画面感,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可读性。 河南省驻马店市经济开发区高级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史铁生 秋天,在山里拦牛简直是一种享受。庄稼都收完了,地里光秃秃的,山沟里的荒草却长得茂盛。把牛 往沟里一轰,可以躺在沟门上睡觉;或是把牛赶上山,在山下的路口坐下,看书。秋山的色彩也不再那么 单调:半崖上小灌木的叶子红了,杜梨树的叶子黄了,酸枣树上缀满了珊瑚球似的小酸枣……尤其是山坡 上绽开了一丛丛野花,淡蓝色的,一丛挨着一丛,雾蒙蒙的。灰色的小田鼠在黄土坷垃后面探头探脑;野 鸽子从悬崖上的洞里钻出来,“扑棱棱”飞上天;野鸡“咕咕嘎嘎”地叫,时而出现在崖顶上,时而又钻 进了草丛……我很奇怪,生活那么苦,竟然没人逮食这些小动物。也许是因为没有枪,也许是因为这些鸟 太小,肉也太少,不过多半还是因为别的。如:春天燕子飞来时,家家都把窗户打开,希望燕子到窑里来 做窝;很多家窑里都住着一窝燕儿,没人伤害它们。谁要是说燕子的肉也能吃,老乡们就会露出惊讶的神 色,瞪你一眼:“咦!燕儿嘛!”仿佛那无异于亵渎了神灵。 种完了麦子,牛就都闲下了,我和白老汉整天在山里拦牛。老汉闲不着,把牛赶到地方,跟我交代几 句就不见了。有时忽然见他出现在半崖上,奋力地劈砍着一棵小灌木。吃的难,烧的也难,为了一把柴, 人们常要爬上很方很陡的悬崖。老汉说:“过去不是这样,过去人少,山里的好柴也砍不完,密密匝匝的, 人也钻不进去。”老人们最怀恋的是红军刚到陕北的时候。“老红了(红军)那阵儿,吃也有得吃,烧也有 19 得烧,这咋会儿,做过啦!”老乡们都这么说。真是,“这咋会儿”,迷信活动倒死灰复燃。有一回,传 说从黄河东来了神仙,有些老乡到十几里外的一个破庙去祷告,许愿。白老汉不去。我问他为什么,他皱 着眉头不说,又哼哼起《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伴随着一阵山歌,白老汉担着两捆柴回来了。“饿了吧?”他问我。“我把你的干粮吃了。”我说。 “吃得下那号干粮?”他似乎感到快慰,“哼哼唉唉”地唱着,带我到山背洼里的一棵大杜梨树下。“咋 吃!”他说着爬上树去。他那年已经五十六岁了,看上去还要老些,可爬起树来却比我强。他站在树上, 把一杈杈结满了杜梨的树枝撅下来,扔给我。那果实是古铜色的,小指盖儿大小,上面有黄色的碎斑点, 酸极了,倒牙。 有一回我半夜起来去喂牛,借着一缕淡淡的月光,摸进草窑。刚要揽草,忽然从草堆里站起两个人来, 吓得我头皮发麻,不禁喊了一声,把那两个人也吓得够呛。一个岁数大些的连忙说:“别怕,我们是好人。” 白老汉提着个马灯跑了过来,以为是有了狼。那两个人是说书的盲人,从绥德来。天黑了,就摸进草窑睡 了。白老汉把他们引回自家窑里,端出剩干粮让他们吃。陕北有句民谣:“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老汉和两个盲人长吁短叹,唠了一宿。 第二天晚上,白老汉操持着,全村人出钱请两个盲人说了一回书。书说得乱七八糟,李玉和也有,姜 太公也有,一会儿是伍子胥一夜白了头,一会儿又是主席语录。窑顶上,院墙上,磨盘上,坐的全是人, 都听得入神。可说的是什么,谁也不清楚。人们听的是那么个调调儿。陕北的说书实际是唱,弹着三弦儿, 哀哀怨怨地唱,如泣如诉,像是村前汩汩而流的清平河水。河水上跳跃着月光,满山的高粱、谷子被晚风 吹得“沙沙”响,时不时传来一阵响亮的驴叫。白老汉搂着孙女留小儿在人堆里,小声跟着唱。亮亮妈带 着亮亮坐在窑顶上,穿得齐齐整整。留小儿在老汉怀里睡着了,她本想听完了书再去饲养场上爆玉米花的, 手里攥着那个小手绢包儿。山村里难得热闹那么一回。 那年冬天我的腿忽然用不上劲儿了,回到北京不久,两条腿都开始萎缩。 住在医院里的时候,一个从陕北回京探亲的同学来看我,带来了乡亲们捎给我的东西:小米、绿豆、 红枣儿、芝麻……我认出了一个小手绢包儿,我知道那里头准是玉米花。那个同学最后从兜里摸出一张十 斤的粮票,说是老汉让他捎给我的。粮票很破,渍透了油污,中间用一条白纸相连。 十年过去了。前年留小儿来了趟北京,她真的自个儿攒够了盘缠!她说这两年农村的生活好多了,能 吃饱,一年还能吃好多回肉。 “清平河水还流吗?”我糊里巴涂地这样问。 20 “流。” “你爷爷还爱唱吗?” “一天价瞎唱。” “还唱《走西口》吗?” “唱。” “《揽工调》呢?” “什么都唱。” “不是愁了才唱吗?” “咦?!谁说?” 关于民歌产生的原因,还是请音乐家和美学家们去研究吧。我只是常常记起牛群在土地上舔食那些渗 出的盐的情景,又想起白老汉那悠悠的山歌:“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过得好光景……”如今,“好 光景”已不仅仅是“受苦人”的一种盼望了。老汉唱的也不是崖畔上那一缕残阳的红光,而是长在崖畔上 的一种野花,叫山丹丹,红的,年年开。 哦,我的白老汉,我的牛群,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一段对秋山的描写,从手法上看,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从句式选用上看,整散相间;再加上 拟声词的运用,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B. 小说对白老汉放牛、打柴、唱山歌等行为的描写,以及小说中“咦!燕儿嘛”“一天价瞎唱”等语言描 写,使小说流露出浓厚的乡土气息。 C. 小说中两次出现的“小手绢包儿”这一物象,在结构上构成小说的暗线,在内容上暗示当时贫困的社 会环境以及清平湾的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D. 小说最后一段连用三个“我的”表明清平湾的人和事已经被“我”深深地记在心里,升华了主旨,在 21 结构上照应了小说标题。 8. 画波浪线的部分是“我”对说书、听书的记忆,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其艺术手法和效果。 9. 史铁生曾说:“倒是每每说起那些散碎的往事,所有的人都听得入神、感动。”本文所写的正是作者 所说的那些散碎的往事,为什么它能让所有的人都“感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陕北说书的声音比作清平河水流淌的声音,表现了“我” 对富有陕北特色的文化的喜爱;②运用环境描写,渲染了听书时清平湾热闹的气氛,表现了清平湾邻里间 的和睦融洽;③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刻画了听书时的人、事、景,表现了“我”对清平湾生活记忆的深刻。 9. ①清平湾村民虽然生活艰苦,却敬畏生命,对待他人充满善意,表现了他们的淳朴、美好;②清平湾村 民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不抱怨,努力砍柴,寻找食物,表现了他们身上顽强的生命力;③清平湾村民在苦 难中自得其乐,时常唱着民歌,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表现了他们身上的乐观精神。(意思对即可)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 项,“构成小说的暗线”理解错误,“小手绢包儿”只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出现,作用是让小说的情节前 后勾连,使小说的结构严谨,并不能构成小说的线索。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艺术手法和效果的鉴赏能力。 ①“陕北的说书实际是唱,弹着三弦儿,哀哀怨怨地唱,如泣如诉,像是村前汩汩而流的清平河水”,运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陕北说书的声音比作清平河水流淌的声音,表现了“我”对富有陕北特色的文化的 喜爱。 ②“窑顶上,院墙上,磨盘上,坐的全是人”,对听书场景的环境进行描写,写出了人多,也写出了听书 时清平湾热闹的气氛,表现了清平湾邻里间的和睦融洽。 ③“都听得入神”“弹着三弦儿,哀哀怨怨地唱”“河水上跳跃着月光……被晚风吹得‘沙沙’响”,对 22 人物的神态、动作及自然景物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细节描写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听书时的人入神、 说书人的动作、月光和风的动态感,表现了“我”对清平湾生活记忆的深刻。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能力。 本文所写的那些散碎的往事能让人感动是缘于故事中人物的美好品质,白老汉是清平湾村民的代表。 ①“我很奇怪,生活那么苦,竟然没人逮食这些小动物。……如:春天燕子飞来时,家家都把窗户打开, 希望燕子到窑里来做窝;很多家窑里都住着一窝燕儿,没人伤害它们。谁要是说燕子的肉也能吃,老乡们 就会露出惊讶的神色,瞪你一眼:“咦!燕儿嘛!”仿佛那无异于亵渎了神灵”,表现了清平湾村民虽然 生活艰苦,却敬畏生命;“白老汉把他们引回自家窑里,端出剩干粮让他们吃。……老汉和两个盲人长吁 短叹,唠了一宿”可见,白老汉对待他人充满善意,表现了他们的淳朴、美好。 ②“有时忽然见他出现在半崖上,奋力地劈砍着一棵小灌木。吃的难,烧的也难,为了一把柴,人们常要 爬上很方很陡的悬崖”“他站在树上,把一杈杈结满了杜梨的树枝撅下来,扔给我。那果实是古铜色的, 小指盖儿大小,上面有黄色的碎斑点,酸极了,倒牙”,白老汉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不抱怨,努力砍柴, 寻找食物,表现了清平湾村民身上顽强的生命力。 ③“我问他为什么,他皱着眉头不说,又哼哼起《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哼哼唉唉’地唱着,带我到 山背洼里的一棵大杜梨树下”“白老汉搂着孙女留小儿在人堆里,小声跟着唱”,白老汉在苦难中自得其 乐,时常唱着民歌,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 河南省洛阳市豫西名校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 [美]欧·亨利 证券经纪人哈维事务所的机要秘书皮彻,在上午九点半的时候,看到他的老板和那个年轻的女速记员 一起匆匆进来,他那往常毫无表情的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诧异和好奇。哈维飞快地说了声“早上好,皮彻”, 就朝他的办公桌冲去,埋头在等着他处理的信件和电报里。 23 那个年轻姑娘已经替哈维当了一年速记员。她的美丽是一般速记员所没有的。她并不采用那种华丽诱 人的发型,也不戴什么项链、手镯、鸡心之类的东西。她的灰色衣服虽然很朴素,但穿在她身上非但合适, 而且文雅。今天上午,她身上有一种温柔而羞怯的光辉。她的眼睛梦也似地晶莹,她的脸颊桃花般地娇艳, 脸上还带着幸福的神色和追怀的情调。 皮彻注意到她今天早晨的举止有些异样。她不像往常那样,径直走进她办公桌所在的套间里去,却有 点踌躇不决地逗留在外面的办公室里。有一次,她挨近哈维的办公桌,近得仿佛要让他知道自己在场。 “怎么?有事吗?”哈维粗声粗气地问道。他那些拆开了的信件堆在那张杂乱的办公桌上,好像舞台 上的假雪。他那锐利的灰色眼睛唐突而不近人情,有点不耐烦地扫了她一下。 “没事。”速记员回道,微笑着走开了。 “皮彻先生,”她对机要秘书说,“哈维先生昨天有没有对你说起另请一个速记员?” “说过。”皮彻回道,“他吩咐我另找一位。昨天下午我就通知了介绍所,让他们今早送几个来看看, 可是现在还没有哪一个来过。” “那么,在有人顶替之前,我照常工作好啦。”她说罢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 谁没见过一个生意大忙时的纽约经纪人,谁就没有资格当人类学家。对经纪人来说,他的每一分每一 秒都忙碌不堪,仿佛挤满了乘客的车厢,前后站台都没有立足的余地。 今天正是哈维的忙日。人们开始拥进事务所,在栏杆外探进身来向他呼唤,有的高兴,有的慌张,有 的疾言厉色,有的刻薄狠毒。送信的小厮捧着信件和电报奔进奔出。事务所里的办事员跳来跳去,活像风 暴发作时船上的水手。 哈维忙得仿佛在跳脚尖舞,他从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跳到电话机旁,从办公桌边跳到门口,灵活得像 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小丑。 正在这个忙得不可开交,愈来愈紧张的当口,经纪人忽然瞥见一堆高耸的金黄色头发,上面是一顶颤 动的丝绒帽子,一件人造海豹皮的短外衣,一串几乎垂到地板的胡桃大的珠项链和一个银鸡心。同这些附 属品有关联的是一个从容不迫的年轻姑娘,皮彻正准备介绍。 “速记员介绍所派来的小姐,来应聘的。”皮彻说。 24 “应什么聘?”他皱皱眉头说。 “应聘当速记员。”皮彻说。“昨天你吩咐我打电话,叫他们今早晨派一个来。” “你头脑搞糊涂了,皮彻。”哈维说。“我干吗要这样吩咐你?莱斯利小姐在这儿的一年里工作令人 十分满意。只要她愿意继续干下去,这个职位永远是她的。” 那个银鸡心晃晃荡荡,不听指挥地在办公室的家具上磕磕碰碰,愤愤离去。 业务越来越忙,节奏越来越快。经纪人像一部高速运转,精巧坚固的机器…… 将近午餐时间,喧嚣暂时平静下来。 这时,窗口飘进了一股迷惘的气息——或许是失落了的气息——一股紫丁香优雅的甜香,刹那间使经 纪人动弹不得。因为这种气息是属于莱斯利小姐的;是的,只是她一个人的。 那股气息使她的容貌栩栩如生地,几乎是触摸得到地显现在他眼前。金融的世界突然缩成一个遥远的 小黑点。她就在隔壁房间里——相去不出二十步远。 “天哪,我现在就去。”哈维脱口说了出来。“我现在就去要求她。我不明白为什么早不去做。”他 一股劲儿冲进里面的办公室,向速记员的办公桌冲过去。 “莱斯利小姐,”他匆匆开口说,“我只有一点空闲。我利用它来说几句话。你愿意做我的妻子吗? 我实在没有时间用普通的方式跟你谈情说爱,但是我确实爱你。请你快回答吧——那帮人正在抢购太平洋 铁路的股票呢。” “喔,你说什么?”年轻女人嚷道。她站了起来,眼睛睁得大大地盯着他。 “你不明白吗?”哈维着急地说。“我要求你跟我结婚。我爱你,莱斯利小姐。我早就想对你说了。 所以事情稍微少一点时就抽空跑来。他们又打电话找我了。皮彻,让他们等一会儿。你肯不肯,莱斯利小 姐?” 速记员的举动非常蹊跷。起先她似乎诧异得楞住了;接着,泪水从她惊讶的眼睛里流下来;之后,她 泪花晶莹地愉快地笑了,一条胳臂温柔地勾住经纪人的脖子。 “我现在懂得啦,”她柔声说,“这种生意经使你把什么都忘了,起初我吓了一跳,难道你不记得了 吗,哈维?我们昨晚八点钟在街角的小教堂里举行过婚礼啦。” 25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中,写皮彻看到老板和那个年轻的女速记员一起匆匆进来,暗示哈维和莱斯利小姐的关系非同 寻常。 B. 文中将莱斯利小姐“不戴什么项链,手镯,鸡心之类的东西”与介绍所派来应聘的小姐形成对比,突 出莱斯利小姐的朴素可爱。 C. 小说极力渲染哈维的“忙碌”,比如“他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忙碌不堪”“忙得仿佛在跳脚尖舞”等是 对哈维工作敬业的肯定。 D. 小说以“忙碌”和“浪漫”为两大情节主线,首先描写了经纪人的忙碌,从而为后面发生的荒诞的“浪 漫”埋下伏笔。 8. 本文是如何塑造哈维的形象的? 9. 欧·亨利式结尾,通常指短篇结尾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文本 对本篇小说的结尾进行分析。 【答案】7. C 8. ①动作描写。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极力渲染哈维的“忙碌”,塑造出工作狂热,对金 钱追求狂热的哈维形象。②语言描写。文中的哈维说话多是急促的语气,突出哈维的“忙碌”;哈维在求 婚时说的话,让人觉得这简直是在进行一种抢购,这也正契合了哈维经纪人的身份。③侧面衬托。文末哈 维的“热情”和异常的举动带给莱斯利的惊喜交加的神态和动作,使哈维这个典型的艺术形象更立体。④ 通过一系列典型的故事情节,塑造哈维“忙碌”到只能记住追逐金钱的经纪人形象。 9. ①结尾在意料之外。以“我们昨晚八点钟在街角的小教堂里举行过婚礼啦”结尾,这个结局是读者意想 不到的,打破了读者对哈维求婚的猜想。②这个结尾又在情理之中,作者在前面做了许多暗示和铺垫,如 莱斯利小姐有些异样的举止,说明她与哈维的关系已非同寻常;哈维让皮彻找速记员的事以及多处描写哈 维的忙碌,说明他忘记已经结婚的事情是完全有可能的。③这种结尾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沉迷于金融世 界的哈维,居然狂热到连自己是否结婚,妻子是谁都彻底忘记了,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让人回味 不已。 河南省驻马店市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6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绳子的故事 莫泊桑 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尖利刺耳的嘈杂声嗡嗡声一片。这是个 赶集的日子。整个集市都散发着种田人所特有的那种难闻的人和牲畜的酸臭气。 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奥士高纳大爷具有勤 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 口瞅着他,颇感丢脸。他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去 了。 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客。突然,客店前面 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 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 克大爷家。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不久,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他问道:“奥士高纳大爷 在这儿吗?”奥士高纳大爷回答说:“在。”于是宪兵大队长又说:“奥士高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 一趟。乡长有话要对您说。”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乡长身体肥胖,态度威严,说活浮夸。“奥士高纳大爷,”他说,“有人 看见您今早捡到了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遗失的皮夹子。马朗丹先生,他看见您捡到啦。” 这时老人想起来了,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根绳子,您瞧!” 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但是乡长摇摇脑袋,不肯相信。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质,后 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根据奥士高纳大爷的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最后, 乡长不知如何处理,便叫他先回去,同时告诉奥士高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消息传开了。 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事来。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 笑。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 转来给大家看。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绳子的故 事。第二天,依莫维尔村的农民布列东大爷的长工马利于斯博迈勒,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送 27 还给了曼纳维尔村的乌勒布雷克大爷。这位长工声称确是在路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字,所以就带回 家去交给了东家。消息传到了四乡。奥士高纳大爷得到消息后立即四处叙述起他那有了结局的故事来。 他整天讲他的遭遇,在路上向过路的人讲,在酒馆里向喝酒的人讲。不相识的人,他也拦住讲给人家 听。现在他心里坦然了,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感到不自在。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 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 下一个星期二,他纯粹出于讲自己遭遇的欲望,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他朝克里格多村的一位庄稼汉 走过去。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冲着他大声说:“老滑头,滚开!”然后扭 转身就走。奥士高纳大爷目瞪口呆,越来越感到不安。他终于明白了,人家指责他是叫一个同伙,一个同 谋,把皮夹子送回去的。 他想抗议。满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他午饭没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声中走了。他回到家里,又羞又恼。 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透了心。于是,他重新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 故事每天都长出一点来,每天都加进些新的理由,更加有力的抗议,更加庄严的发誓。他的辩解越是复杂, 理由越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那些爱取笑的人,为了拿他开涮,老逗他讲“绳子的故事”…… 十二月底,他病倒在床。一月初,他死了。临终前,在昏迷中,他仍不停地表白:“一根细绳……一 根细绳……瞧,就在这儿,乡长先生。”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的场景描写,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典型的环境,也为主人公命运的发展提供了行动依据,有 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B. 小说对马具商仅写了三次,虽然着墨不多,但他是个关键人物,通过他的行为,可以看到他的恶毒具 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C. 作者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和富有特征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以绳子的故事为线索, 情节曲折有致。 D. 小说通过农民奥士高纳因捡到一根绳子而被诬陷以致含冤而死的不幸遭遇,只是反映了下层人民中小 人物的性格悲剧。 8. 奥士高纳大爷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28 9. 请简要分析奥士高纳大爷的死因,并联系其他文学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7. D 8. 勤俭老实、诚实善良、爱面子(自尊心强)的下层劳动人民形象。 9. 死因:马具商的诬告;乡长不调查,不研究,不辨真伪的审问;众人的取笑嘲弄、冷漠麻木;性格上的 缺陷:太爱面子,放不下事情。(联系其他文学作品)例如:《祝福》展现了一个愚昧落后的鲁镇和一群冷 漠麻木缺少同情心的看客,他们奚落嘲笑祥林嫂,成为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主要力量。无论是《祝福》还是 《绳子的故事》,都批判了麻木冷漠的看客们对人物的戕害。 【解析】 【7 题详解】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 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 D 项,“只是反映了下层人民中小人物的性格悲剧”错,小说还反映了当时法 国社会人们的道德堕落。故选 D。 【8 题详解】 此题考核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能力,考核的重点是性格特征,答题时要先梳理文章的情节,然后根 据人物的言行以及别人的评价等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此题可根据文中的“奥士高纳大爷具有勤俭精神,他 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奥士高纳大爷回答说:‘在’。”“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 都拦住他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他生气,着急, 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绳子的故事”“他回到家里,又羞又恼。愤 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透了心”概括其“勤俭老实、诚实善良、爱面子” 的性格特征。 【9 题详解】 此题考核文章的内容的探究能力,要求分析文中奥士高纳大爷的死因,并联系其他文学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时先根据文中的人物概括死因,谈看法主要结合学过的作品,重点分析当时的社会对人的影响。分析 死因注意从主观的客观的角度分析,从主观的方面要结合人物的性格特征,结合上题奥士高纳本身老实、 诚实、善良注定对一些事物缺少应有的周旋能力,加之好面子造成自己的悲剧;从客观方面看,周围人的 麻木冷漠,加之马具商的诬告,成为重要的客观原因。谈看法注意要求结合学过的作品,注意作品中人物 是悲剧的,具有主客观因素,由此可结合《祝福》中祥林嫂的命运分析“麻木冷漠的看客们对人物的戕害” 29 这一重要因素。 【点睛】考核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题目,答题时根据文中对该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和他 人的评价等概括,答题时先答出性格特征,后面列出文中的依据,注意答主要的形象特征,各项之间不要 包含。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