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北省各地
2020-2021 年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专题 I
湖北省孝感市普通高中协作体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分类,经史子集原为图书分类,虽然也具有稀薄的学科分类意味,
但毕竟和现代学科分类有巨大距离。所以,中国现代学术分类体系,无论大小,皆是从无到有一点点取自
西方,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五四”前后,我们开始了对欧美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的第一次大规模移植。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曾照
搬过苏联的学科分类。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再次全盘照搬西方的学科,大规模地从西方移植了社会科学,
特别是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等。这种移植导致中国传统学术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学术革命,填
补了现代学术空白,没有这一引进就没有现代学术,其意义不容低估,但“言必称希腊”的弊端也如影随
形,相伴而来。经过上百年,尤其是近几十年的努力,从欧美移植过来的这些学科本身尽管都是在中国语
境下由中国人自己在研究,但是这些学科浓厚的西方气质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一点几乎表现在所有哲
学社会科学学科上。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我们通过这些具有浓厚西方气质的学科,究竟是想为欧美造就人才,还是为我们
自己造就人才?早在上世纪 30 年代初,就有人尖锐指出过:“中国现在还有许多人不知道中国的政治、
经济、社会,以及他们的历史是值得研究的,必须研究的,而且是可以研究的……他们看见英美各国的大
学有些什么社会科学的课程,也就照样设立这些课程……我们的大学不是在这里为中国造人材,反在这里
为英美法造人材。”尽管当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就已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发起过“学术中国化”运
动,但将近一百年过去了,这一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正是鉴于这一教训,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国化”过程终于正式开启。在此背景下,当下的中国文
2
科各领域都面临着从西方化的学科体系向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转型的挑战或任务。在笔者看来,所谓新文
科与旧文科之间的差异,当然应是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和西方化学科体系之间的差异。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
科学为核心内容,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呈现和包含中国经验、中国材料和中国数据的文科,当然就是所
谓的“新文科”。
(摘编自王学典《何谓“新文科”》)
材料二:
光明智库: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您认为,
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新文科承担着哪些使命?
林文勋(云南大学党委书记、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人文社会科学始终
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致力于揭示现实事物和外部世界的规律,为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提供理论和方
法论基础,因而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变革世界和完善自身的强大思想武器。当今时代,在深化文明交流互
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使命。
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只有培养出具有世界眼光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通过发展跨文化交流,
促进民心相知相通。因此,新文科建设要不断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
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队伍。当前,中国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新文科应该不断推进跨国研究、合作
与交流,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蓄积青春力量。在发展过程中,新文科必须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为目标,追踪学科前沿,不断加强资政建言、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服务社会的贡献度与美誉
度。新文科还要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文化育人与文化引领相结合,推
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王博(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从学科建设的
角度,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新文科建设在坚定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同时,拓展国际视野,秉持天下
情怀,更自觉地把中国所处的世界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强化区域国别研究,形成对于世界各个国家和不
同文明的客观认知。
近年来,北京大学通过南南学院和燕京学堂等项目,积累了丰富经验,既提供了让不同文明背景的人
共处合作的空间,也为未来世界提供了彼此联系的纽带。这提示我们,要让广大青年学子知中国、懂世界,
不断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3
(摘编自《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之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现代学术分类体系之所以都是从西方移植而来,是因为传统的经史子集不具备学科分类的特点。
B. 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国化”过程,本质上是利用具有浓厚西方气质的学科为我们自己造就人才的过程。
C. 若没有三次对国外学科的移植,中国传统学术不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中国现代学术也就不会产生。
D. 人文社会科学致力于用理论和方法论揭示现实事物和外部世界的规律,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近百年前的“学术中国化”运动没有改变人文社会学科不能为中国造人才的现状,但是当时的学界
对这一问题已经有了认识。
B. 当下的中国文科各领域仍未脱离西方学科体系,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核心内容,建立中国特色的
学科体系是新文科的建设任务。
C. 人文社会科学作为思想武器追踪学科前沿,不断提升资政建言、服务社会的能力,是落实国家战略、推
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D. 中国未来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这对新文科提出了培养具有国
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人才的要求。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符合...新文科要求的一项是( )
A. 培养高水平的人文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不仅要在国际上讲述中国思想、
中国制度,还要发出中国学派的声音。
B. “苏州科技大学城市发展智库”将城市规划等优势学科与管理学等人文社会学科有机融合,其研究成果
促进了苏州名城保护相关法规的出台。
C. 大数据、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浪潮,正极大地改变着学习和教育方式,应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
为新文科建设提供高效便利的工具。
D.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依托本校在人文社科领域的深厚历史积淀和雄厚师资力量,开设中国学硕士研究生项
4
目,以培养沟通中国与世界的人才。
4. 根据材料二两位受访者的观点,概括新文科的使命。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答案】1. C 2. A 3. C
4. ①新文科建设要注重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青年学子;②新文科建设
要拥有天下情怀,推进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文明的研究;③新文科要将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坚定中
国文化的主体性。
5. ①作者首先指出,中国现代学术分类体系取自于西方的历史事实;②然后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的问题,
即其浓厚的西方气质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人才培养的方向模糊不清;③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指出新旧
文科之间的差异,从而明确了“新文科”概念的内涵。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不具备学科分类的特点”错;原文材料一第 1 段内容为“中国历史上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分类,
经史子集原为图书分类,虽然也具有稀薄的学科分类意味,但毕竟和现代学科分类有巨大距离”,可见并
非“不具备学科分类的特点”。
B.“本质上是利用具有浓厚西方气质的学科为我们自己造就人才的过程”错;根据材料一第 2、3 段内容
“经过上百年,尤其是近几十年的努力,从欧美移植过来的这些学科本身尽管都是在中国语境下由中国人
自己在研究,但是这些学科浓厚的西方气质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我们通过这些具
有浓厚西方气质的学科,究竟是想为欧美造就人才,还是为我们自己造就人才?”“我们的大学不是在这
里为中国造人材,反在这里为英美法造人材。尽管当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就已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
发起过‘学术中国化’运动,但将近一百年过去了,这一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可知利用具有浓厚西
方气质的学科为我们自己造就人才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国化”过程的目的,不是本质。
5
D.“用理论和方法论揭示现实事物和外部世界的规律”错,据原文材料二的第 2 段“致力于揭示现实事
物和外部世界的规律,为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可知选项杂糅信息张冠李戴。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观点的能力。
A.“没有改变人文社会学科”错。材料一第三段表述为“这一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可见程度有别,
选项表述绝对。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
C.是强调新文科建设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属于材料论述的新文科要求内容。
故选 C。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第 3 段“新文科建设要不断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
人才队伍”,第 4 段“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新文科建设在坚定中国文化主体
性的同时,拓展国际视野……让广大青年学子知中国、懂世界,不断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等内容可知,两位受访者均提出新文科建设要注重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的青年学子。
由第 2 段“人文社会科学始终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致力于揭示现实事物和外部世界的规律,为解决人类
社会的发展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倒数第 2 段“拓展国际视野,秉持天下情怀”等内容可知,新
文科建设要拥有天下情怀,推进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文明的研究。
由第 3 段“新文科还要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倒数第
2 段“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新文科建设在坚定中国文化主体性……强化区域国别研究,形成对于
6
世界各个国家和不同文明的客观认知”等内容可知,新文科要发挥自身在中国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坚定中国文化的主体性。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第 1 段,“中国历史上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分类”“中国现代学术分类体系,无论大小,皆是从无到
有一点点取自西方”,作者指出中国现代学术分类体系取自于西方的历史事实。
第 2、3 段,“‘言必称希腊’的弊端也如影随形,相伴而来”“我们通过这些具有浓厚西方气质的学科,
究竟是想为欧美造就人才,还是为我们自己造就人才……我们的大学不是在这里为中国造人材,反在这里
为英美法造人材”,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的问题,即其浓厚的西方气质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人才培养
的方向模糊不清。
最后一段,针对上述问题,指出“新文科与旧文科之间的差异,当然应是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和西方化学科
体系之间的差异。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核心内容,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呈现和包含中国经验、中
国材料和中国数据的文科,当然就是所谓的‘新文科’”,表明新旧文科之间的差异,从而明确了“新文
科”概念的内涵。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般而言,中国古代城市的排水系统主要由城内沟渠、城市水系、机械排水与透水型地面等组成,通
过疏导与调蓄的方式疏解内涝。
城内沟渠大致可分为明渠与暗沟,又可分成天然沟壑和人工管渠道。中国古代城市很早便开始运用沟
渠疏排城内积水,在偃师商城和安阳殷墟中都发现有较完整的沟渠排水系统。学界一般认为,西周至战国
时期,城市沟渠排水系统已经较为完善。沟渠排水思想得到运用,在《管子》中有“内为落渠之写,因大
川而注焉”的总结。中国历代都城都有系统的沟渠网络,汉长安城大道旁皆有沟渠,环绕城市的城墙底部
有城内向城外排水的圆形陶管道。唐长安城大部分街道两侧都有挖土而成的明沟,宽度在 2.5 米以上,口
7
宽底窄,以便排水。北宋东京城内主要干道皆有明渠与暗沟。元大都初建时,便凿有七处泄水渠,据考古
调查,在今西四牌楼附近地底发现有石砌明渠,宽 1 米,深 1.65 米。明代北京城内沟渠众多,据侯仁之先
生统计,见于记载的城内主要沟渠有大明濠、东沟与西沟、东长安街御河桥下沟渠、龙须沟、虎坊桥明沟
等。都城之外,地方城市的沟渠系统亦是相当完备。如清代重庆有贯穿全城的 17 条水沟,只是这些水沟
现在早已多不见踪影。在古代城市中大量的人工管渠道和天然沟壑成为排泄内涝的重要通道。
城市水系也是中国古代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天然水系,也包括人工运河、护城河等,
其不仅有疏导内涝的作用,还兼具调蓄功能。古人对城内湖泊、壕池与河流等的疏导与调蓄功能很早便形
成清晰的认识。据研究,北宋至明清时,古人对城市水系排涝作用的认识更加明确,认为“城市水系乃是
城市之血脉”。城市水系在疏排内涝的作用上较为明显。北宋东京汴梁的城市水系由三重壕池、汴河、蔡
河、五丈河、金水河以及凝祥池、金明池、琼林池、玉津池等组成。明清北京城的城市水系由内外城壕、
筒子河、前海、后海、北海、中海、南海等组成。
此外,机械排水与透水型地面等的运用亦是疏排积水的重要方式。北宋时,东京城汴河上设置有泄水
斗门,通过斗门启闭节制水流,如王士俊《汴城开渠浚壕记》中所言“水门启闭,各有宣节”。明代南京
城市水系中采用水管铜闸节制水流,闭闸时水阻不流,开闸时水逐渐流出。清代的桂林城壕池与漓江相通,
城壕与漓江间有雨水闸门,视城壕与漓江水位的相对高低而启闭。城市内部沟渠、河道等排水不及时,往
往还会利用水车人工排水,如雍正《河南通志》卷五载明隆庆二年秋,开封连续大雨三日,“城中用水车
輙水出城”。透水型地面的运用亦是中国古人防涝的经验总结。清代紫禁城内路面铺设的是透水砖,雨水
可透过砖缝渗入地下,而不是淤积于路面。还有将道路设计成中间高两边低,利用低处透水地面排水的做
法,如《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元大都皇城内“草场上的道路高出草场地面九十厘米,路面经过铺砌,
使得污泥雨水不至于淤积路面”。实地考察表明,中国古代小城镇街道有的完全是天然泥路,有的虽然铺
石块为路街,但其间的缝隙并不勾浆,都能使雨水自然渗透。
中国古代城市排水系统亦有许多值得反思之处,如排水系统便是排涝系统,这种观念一直影响到现代;
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理时常是阶段性的“以人治水”,而非常态性的“制度治水”;都城与地方城市排水系
统存在较大差距等。但总体上来说,依靠城市排水系统的定期疏浚与管理制度的保障,通过城内沟渠、城
市水系、机械排水与透水型地面等疏导与调蓄方式,古代城市可以较好地疏导内涝。
(摘编自蓝勇、张亮《中国古代的城市内涝与治理》,《光明日报》2020 年 8 月 3 日 14 版)
材料二:
8
一些试点“海绵城市”局部内涝现象相对减少,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看海”问题。
据业内人士介绍,“海绵城市”一般都增加了透水地面,增强自然土壤吸纳雨水的能力;适度提高地
下管线标准,增强地下排水系统抗灾能力;实现泵阀全自动化,运用智能管网提高系统运转效率,对于减
少区域性的城市内涝确实有效。
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俞孔坚说,过去的“海绵城市”试点范围是城市
局部而非整个城市,建设效果显著,但要彻底解决城市的内涝问题,还需从源头开始,在更大范围内与国
土生态治理。水利工程生态化、田园海绵化等系统治理结合在一起,用基于自然的理念,系统解决城市洪
涝问题。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委会主任委员程晓陶表示,“海绵城市”要实
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有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一些发达国家用
三四十年才走完这一历程,我们需要更多基础研究、监测分析,不能想着靠短期高投入一蹴而就。”
(摘编自舒静、胡璐等《年年“城市看海”的囧能破不?》,“新华视点”2020 年 7 月 2 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城市都有系统的沟渠网络,这种系统网络早在西周至战国时期就已经较为完善,为排水和排涝
发挥了重要作用。
B. 中国古人对城内湖泊、壕池、护城河等天然水系等的疏导与调蓄功能认识得很早,认为“城为排水和排
涝发挥了重要作用。
C. 泄水斗门、水管铜闸和水车皆为疏排积水的设备,通过开关斗门、铜闸节制水流和水车人工排水将城内
积水排出。
D. 现代的“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继承了古代中国人透水型地面的运用这一防涝经验,一些试点“海绵城
市”局部内涝现象相对减少。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对古代城市内涝与治理的研究,可以汲取古人的智慧,对今天城市内涝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借鉴。
B. 如果要探究中国古代城市内涝治理的办法,一是通过考古发现古代城市排水排涝的措施方法,二是研究
9
中国古代的典籍,尤其是有关治水方面的典籍。
C. 总结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城市内涝治理的经验与教训,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利用好现代科技手段,
坚持不懈地努力,“海绵城市”这一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
D. “城市看海”的问题之所以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是因为试点范围还只是城市局部,以及只想着靠短期高
投入。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城市内涝治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A. 对历代都城排水系统的考查
B. 研究地方志有关城市抗洪记载
C. 研究古代河流的变迁
D. 对城市内涝进行监测分析
4. 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5. 如何破解年年“城市看海”这一难题?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一谈你的看法。
【答案】1. C 2. D 3. C
4. 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先总体介绍中国古代城市的排水系统设施以及疏解
内涝的方式,接着分别介绍各排水系统设施,最后阐述中国古代城市内涝治理方面值得反思的地方。②运
用多种论证方法:多处运用例证法,如举偃师商城、汉长安城等十余例;多处运用引证法,如《管子》等
记载数例,翔实有力地阐释了我国古代城市在内涝与治理上的成就,说理充分透彻。
5. ①借鉴我国古代城市以及其他发达国家治理内涝的经验;②扩展“海绵城市”的试点范围,由局部试点
扩展到整个城市;③加强基础研究、监测分析,为治理城市内涝提供科学依据;④从源头开始,强化系统
治理的观念。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A.“中国古代城市都有系统的沟渠网络”错误,从材料一第 2 段“中国历代都城都有系统的沟渠网络”和
材料一第 5 段“都城与地方城市排水系统存在较大差距”等可知,地方城市不一定都有系统的沟渠网络。
B.“护城河等天然水系”错误,由材料一第 3 段内容可知,“护城河”不属于天然水系,而是人工挖掘。
D.“主要是继承了古代中国人透水型地面的运用这一防涝经验”错误,从材料二的第 2、3 段内容可知,
“海绵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增加透水型地面,还有其他举措,无主次之分。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D.“是因为试点范围还只是城市局部,以及只想着靠短期高投入”强加因果。从材料二第 3 段内容可知,
“城市看海”的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的原因并不是试点范围的局限与思想上存在希望“靠短期高投入”
一蹴而就的误区,其与当前的治理水平和治理措施有关,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
A.考查都城排水系统,属于城市内涝治理研究范畴。
B.“有关城市抗洪记载”显然是城市内涝治理研究范畴
C.“古代河流的变迁”不完全在城市内部,也不属于城市内涝治理范畴。
D.监测分析城市内涝属于城市内涝治理研究范畴。
故选 C。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
11
结构上,材料一先总说“中国古代城市的排水系统主要由城内沟渠、城市水系、机械排水与透水型地面等
组成,通过疏导与调蓄的方式疏解内涝”,接着分别介绍“城内沟渠”“城市水系”“机械排水”“透水
型地面”等几种城市排水系统,最后一段指出“中国古代城市排水系统亦有许多值得反思之处”,并作出
总结“但总体上来说,依靠城市排水系统的定期疏浚与管理制度的保障,通过城内沟渠、城市水系、机械
排水与透水型地面等疏导与调蓄方式,古代城市可以较好地疏导内涝”,故而是总分总的结构。
从论证方法上来说,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如“在偃师商城和安阳殷墟中都发现有较完整的沟渠排水系统”
来论证“中国古代城市很早便开始运用沟渠疏排城内积水”,“汉长安城大道旁皆有沟渠”“唐长安城大
部分街道两侧都有挖土而成的明沟”“北宋东京城内主要干道皆有明渠与暗沟。元大都初建时,便凿有七
处泄水渠”等来论证“中国历代都城都有系统的沟渠网络”。还采用引用论证方法,如“《管子》中有‘内
为落渠之写,因大川而注焉’”“王士俊《汴城开渠浚壕记》中所言‘水门启闭,各有宣节’”“雍正《河
南通志》卷五载”“《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等,翔实地阐释了我国古代城市在内涝与治理上的成就,
论证严密,说理透彻。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就文中某一问题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依靠城市排水系统的定期疏浚与管理制度的保障,通过城内沟渠、城市水系、机械排水与透
水型地面等疏导与调蓄方式,古代城市可以较好地疏导内涝”可见,现代城市也要借鉴古代排水技术;“一
些发达国家用三四十年才走完这一历程,我们需要更多基础研究、监测分析,不能想着靠短期高投入一蹴
而就”可见,我们还要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
“据业内人士介绍,……适度提高地下管线标准,增强地下排水系统抗灾能力;实现泵阀全自动化,运用
智能管网提高系统运转效率,对于减少区域性的城市内涝确实有效”可得出③加强基础研究、监测分析,
为治理城市内涝提供科学依据;
“俞孔坚说……过去的‘海绵城市’试点范围是城市局部而非整个城市,建设效果显著”可得出②扩展
“海绵城市”的试点范围,由局部试点扩展到整个城市;
“要彻底解决城市的内涝问题,还需从源头开始,在更大范围内与国土生态治理”可得出④从源头开始,
强化系统治理的观念。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12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世纪以来,虽然有《白银谷》《沧浪之水》《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花腔》等一批很
好的作品,但令人悲观又无可回避的问题是,包括长篇小说在内的叙事文学的辉煌时代就这样终结了。当
文学被无数次地宣告死亡之后,2003 年美国批评家希利斯·米勒在新作《论文学》中,对文学的命运作了
如下表达:“文学的终结就在眼前,文学的时代几近尾声。”
在我看来,把包括长篇小说在内的文学的衰落,归结于市场和利益的驱动是不准确的。这一说法的肤
浅就在于,市场可能改变作家的创作动机,但在现代中国,许多作家也是靠稿酬生存的,鲁迅的收支账目
大多来自稿酬。这些靠稿酬生活的作家没有因市场的存在而失去他们大师的魅力。鲁迅的魅力不仅仅来自
他对现代小说形式把握的能力,不仅仅来自他娴熟的现代小说艺术技巧,更来自于他的文化信念和坚守的
人格。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小说中表达出他的悲悯和无奈。他是在市场化的时代用一种非市场的力量
获得尊重和信任的。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在不间断的政治批判运动和不间断的检讨过程中,独立的精神
空间几近全部陷落。当政治挤压被置换为经济困窘之后,检讨也置换为世俗感慨。因此,作家人格力量的
萎缩和文化信念的丧失,才是当代长篇小说没有力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多元文化初步格局的形成和传媒多样化的发展,也终结了长篇小说在文化市场一枝独秀的
“霸权”历史。虽然我们可以批判包括网络在内的现代电子传媒是虚拟的“电子幻觉世界”,但在亚文化
群那里,电子幻觉世界提供的自我满足和幻觉实现,是传统的平面传媒难以抗衡的。它在通过“开放、平
等、自由、匿名”的写作空间创作的同时,也在无意中结束了经典文学的观念和历史。
如上所述,新世纪不是没有了文学经典,而是关心“文学经典”的人群已经分流于影视、读图、DVD、
卡拉 OK、美容院、健身房甚至是星巴克、超市或者远足、听音乐。因此,现代传媒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特
别是与科技手段相关的消费文化的兴起,是文学不断走向式微的内外部原因和条件。因此,“伟大的小说”
或“经典文学”已经成为过去,21 世纪是一个没有文学经典的世纪。
(摘编自孟繁华《21 世纪:没有文学经典的时代》)
材料二 究竟什么样的作品堪称经典?具体到网络文学领域又当如何评判?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
鲁姆曾以莎士比亚为标尺,讨论经典问题。他认为,每一位有志于创作经典的作家,都逃不开前人“影响
的焦虑”,而步入经典行列则必须具备挣脱影响的“陌生性”,也可以称之为原创性。“影响的焦虑”和
“陌生性”两个关键概念,恰可用来讨论当下网络文学如何趋近经典的问题。
13
网络文学起始之时,互联网对公众来说是一片全新天地,在线写作带有拓荒性质。那些早期网文作者,
有的心怀独创梦想,有的戏说名著中人,有的甚至声称灵感来自影视,但他们实际上都充当着经典的媒介
转化者——创作平台虽然从论坛、网页到手机,心中构想的样式,却脱不开对优秀作品的经验认知,也就
是以经典为参照系,使以往媒介中的经典借他们之手向新媒体拓展。因此,在媒介交融之际,网络作者与
程序员、网站编辑和灌水的网民一起参与了在新媒介上开展文学探索的历程,其表达方式和界面是全新的、
开创性的;但核心和本质却是对经典的继承。
与网络文学知名度和高曝光率同时到来的,是类型小说对网文整体的替代。类型文填补以往通俗阅读
的缺乏,但这些“类型”,却可以看成网络作者在消化、稀释文学经典后,结合新媒体特点的拣选和改写,
其创新性毕竟有限。同时,这种写作模式提供易于上手的框架,文学网站需要内容,急于引导缺乏经验的
新作者按照教程炮制速成文,这虽然极大扩充网文基数,却导致整体质量和观感的下滑。就这样,虽然网
文名气日盛,参与者越来越多,但对畅销类型的因循,构成进一步突破的局限,陌生性难以为继;同时,
经典作品影响的焦虑越来越强。
印刷媒介千百年才积淀出若干经典,影响的焦虑永远存在,是不是不应该要求短短二十年的网络文学
中出现经典?并非如此。在这个领域里,虽然“网络”赠送的“陌生感”越来越弱,但根本的“文学”方
面,却会随着作品的积累、作者经验的提升、读者眼界的开阔而日渐加强。当前网文作者享有得天独厚的
优势,既能够轻而易举阅读大量传统文学作品,又掌握新的媒介手段,同时非常贴近现实生活、保持与网
民的即时沟通。这是网络文学与印刷作品最大的不同,也是网络文学得以趋近经典、创造经典的优势所在。
(摘编自许苗苗《网络文学:趋向经典,创造经典》)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收支账目大多来自稿酬的鲁迅,并没有因市场的存在而改变自己的创作动机,他在市场化的时代用一种
非市场的力量获得尊重和信任。
B. 作家人格力量的萎缩和文化信念的丧失是当代文学走向衰落的内部原因,而多元文化初步格局的形成和
传媒多样化的发展则是外部原因。
C. 早期网文作者在新媒介上开展文学探索,仍以经典为参照系,使以往媒介中的经典借他们之手向新媒体
拓展,充当着经典的媒介转化者。
D. 短短二十年的网络文学不像经典是经过印刷媒介千百年才积淀出的,但当前网文作者具有掌握新的媒介
14
手段、保持与网民的即时沟通等优势。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代作家只要具有对小说形式把握的能力和娴熟的艺术技巧,不丧失文化信念,坚守人格,就能创作出
经典的作品。
B. 与科技手段相关的消费文化的兴起为从前关心“文学经典”的人提供了如影视、读图、DVD 等多种文化
消费的可能。
C. 类型文的写作模式提供易于上手的框架,缺乏经验的新作者可以按照教程炮制速成文,这对网文整体质
量有影响。
D. 网络文学具有原创性,也具有受经典影响的焦虑,符合哈罗德·布鲁姆关于经典问题的看法,有趋近经
典的可能性。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新世纪以来,还是出现了如《白银谷》《沧浪之水》《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花腔》等一批很好的
作品。
B. 当前基于粉丝经济的网络作品信奉“流量即正义”“我任性我有理”,有些为迎合打赏口味,甚至不惮
挑战伦理。
C. 由网络小说改编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庆余年》不仅在国内热播,其海外发行更涵盖全球五大洲多种新媒
体平台和电视台。
D. 《甄嬛传》这部经典的网络小说被网友扒出抄袭了十几部小说,其整体故事架构与匪我思存的《冷月如
霜》高度相似。
4. 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 有人认为,在新世纪有无文学经典的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观点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
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B 2. A 3. C
4. (1)引证法。引用希利斯·米勒的相关语句证明文学的衰落。(2)例证法。以鲁迅等现代作家为例证
15
明市场不能改变作家的创作动机。(3)对比论证。将鲁迅与当代作家进行对比,证明作家人格力量的萎缩
和文化信念的丧失,才是当代长篇小说没有力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5. 答案示例一:同意。(1)材料一是悲观的,认为 21 世纪是一个没有文学经典的时代。文章从作家人格
力量的萎缩、文化信念的丧失及多元文化初步格局的形成、传媒多样化的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了原因,得出
结论。(2)材料二是乐观的,认为网络文学可以趋向经典,创造经典。文章围绕“影响的焦虑”和“陌生
性”两个关键概念,讨论当下网络文学趋近经典的问题。
答案示例二:不同意。(1)二者关注的作品领域不同。材料一开头列举了一些好的当代文学作品,关注的
是传统的平面传媒领域的包括长篇小说在内的叙事文学。材料二关注的是出现才短短二十年的网络文学。
(2)因为关注的领域不同,即使看起来两者态度有不同,也不能构成截然相反的关系。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曲解原文。对于造成当代文学衰落的原因,材料一并没有明确指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是什么。原文是
“因此,现代传媒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特别是与科技手段相关的消费文化的兴起,是文学不断走向式微的
内外部原因和条件”。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推断能力。
A.“只要……就……”错误,选项把“作家具有对小说形式把握的能力和娴熟的艺术技巧,不丧失文化信
念,坚守人格”作为“创作出经典的作品”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太绝对。原文中这三方面是鲁迅作为大师
魅力的表现,并没有提及具备这些魅力就可以创作出经典作品。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论点、论据的把握能力。
16
材料二的观点是网络文学可以趋向经典,创造经典。
A.所列举作品非网络文学;
B、D.所列举的事例皆是网络文学中的不好现象,与观点相反。
故选 C 。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对比论证、例证法、道理论证、引证法、比喻论证等。
第一段中引用 2003 年美国批评家希利斯·米勒新作《论文学》中句子“文学的终结就在眼前,文学的时
代几近尾声”证明当代文学的衰落,属于引证法。
第二段中为证明市场不能改变作家的创作动机,作家的文化信念和坚守的人格最重要,列举了以鲁迅为代
表的靠稿酬生活的那些中国现代作家的实例,属于例证法。并在此段中将鲁迅与当代作家对比,证明作家
人格力量的萎缩和文化信念的丧失,才是当代长篇小说没有力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属于对比论证法。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同意或不同意皆可。
如同意,侧重于对两则材料阅读的求异思维,分析时注意抓住两则材料相反的地方。材料一中认为 21 世
纪是一个没有文学经典的时代,材料二中则认为网络小说可以趋近经典,创造经典。二者截然相反。
如不同意,则侧重于对两则材料阅读的求同思维,在阅读的过程中尽量寻找材料一和材料二不冲突的地方,
即二者关注的作品领域有不同,再结合材料中所列举的作品确定其所属领域。
湖北省鄂西北六校联考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17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
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贫困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看到中华民族历史性
告别绝对贫困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部分脱贫农户和边缘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还不强,一旦遭遇疾病、
灾害等变故,就有可能返贫致贫。部分脱贫地区内生发展能力还不足,一旦外部帮扶和相关政策急刹车,
经济社会发展就可能遇到较大困难。因此,要根据脱贫地区和脱贫农户的情况变化,对帮扶方式进行调整
完善,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一体推进。要更加重视提高脱贫地区的内生发展能力,促进产业振
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逐步降低对外部帮扶的依赖程度;更加重视做好易地扶
贫搬迁后续扶持,在“搬得出”的基础上,抓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融入等配套工作,
最终实现“稳得住、能致富”;更加重视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为缺乏劳动能力的脱贫农户和其
他低收入农户提供更可靠的兜底保障;更加重视建立健全省市县互通、多部门参与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
精准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大规模返贫。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脱贫攻坚期间,贫困地区实施了大量的产业扶贫项目,不少地区形
成了初具规模的扶贫产业,为接续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了重要基础。今后,脱贫地区要把扶贫产业纳入
乡村产业振兴框架统筹推进,把提高扶贫产业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作为关键任务来抓。在种养业已
具备一定规模的地方,要注重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深度和附加值。要推
动农业与乡村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挖掘自然生态、乡村文化资源等潜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让
农户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促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多元化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马建堂《在新征程中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全面振兴》)
材料二:
2020 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我国有 1 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 10 年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
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
界都具有重大意义。消除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中国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
遍认可。可以说,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减贫道路。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消除贫困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时至今日,哪怕对发达国家而言,贫困
问题也始终是其最为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
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使命,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18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
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新中国成
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立足现实国情,着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制定了一系列的反贫困
战略措施,组织和实施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扶贫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很多可供向世界总结和推
广的经验。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在自身消除贫困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参与改善全球贫困治理,推动全球
减贫合作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一种最先进的思想体系、社
会制度和实践运动的优越性。
减贫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各国联系紧密、利益交融,要互通有无、优势
互补,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
合点。强调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宽广视
野和博大胸怀。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强调知行合一。从受援国到援
助国,从贫穷落后到减贫模范,中国的巨大成功和在减贫方面所取得的骄人业绩,已经并将继续对全球产
生积极的“溢出效应”。中国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理念,为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际社
会,提供及时有效、丰富多样的全球公共产品;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更是为了沿线发展中国家
的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
(摘编自王浩《中国脱贫攻坚具有世界性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贫困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已
经告别了贫困。
B.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之后 ,我们要重视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避免出现大规
模返贫现象。
C.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脱贫地区今后要重点提高扶贫产业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D.2020 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我国有 1 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对发达国家的贫困治理工作同样有
借鉴意义。
19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在消除贫困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减贫道路,中国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得到国际社
会普遍认可。
B.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立足现实国情,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形成了很多可供向世界总结和推广
的经验。
C.中国主动参与改善全球贫困治理的行动,就可以证明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种最先进的思想体
系、社会制度。
D.减贫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事业,各国在谋求自身发展中要摒弃“本国优先”的思维,寻求共同发展的利
益汇合点。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产业扶贫过程中,为了分散风险,要组织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生产方式,让市场来调控和分散风
险。
B.某地交通不便、出行困难,但在扶贫过程中,当地大力提倡发展乡村旅游,一夜之间民宿、饭店遍地
开花,热闹非凡。
C.2020 年我国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对外倡导“一带一路”建设,助推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和共
同富裕。
D.某地组织扶贫企业参加市长代言直播活动,直播 2.5 小时累计销售金额达 99200 元,这是违背市场规
律的做法。
4.请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 分)
5.中国虽然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但是还有很多人生活并不富裕,有必要参与全球贫困治理之中吗?请结
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答案】
1.A(“已经告别了贫困”错)
20
2.C(无法证明)
3.C(A“组织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生产方式”错误,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生产方式抵御风险的能力不
强,可能导致返贫致贫 B “交通不便、出行困难”不利于吸引游客,风险较大 D 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做法)
4.①在国内,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减贫道路并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②在国际上,中国在自身
消除贫困的基础上,要推动全球减贫合作和发展。(每点 2 分)
5.有必要。①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使命,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②中国参与全球贫困治理体现了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最先进的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实践运动的优越性。③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扶贫成就,
形成了很多可供向世界总结和推广的经验。④中国在推动国际减贫的过程中,可以互通有无、优势互
补,带动扶贫产业走出去,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发展。(任选三点作答,共 6 分)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毛泽东于 1942 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延安讲话》和习近平在 2014 年
10 月发表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北京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文艺性质和意
义的理解认知。在现代世界,任何国家的文艺在发展过程中,都无法回避且必须面对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
关系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两个“讲话”给予了妥当的理论处理,二者虽然所处的社会语境有很大不同,
但其解决问题的立足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人民本位下的民族文化立场。
两个“讲话”的人民本位意识,首先表现在“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主基调上;其次,还
表现在二者在语言表述上平民化的修辞与话语策略,极少采用专业词汇,而是采用口语聊天的形式,通俗
易懂。
两个“讲话”的民族本位意识,主要表现在二者均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外来文艺,对外来文化、文艺观
念及其作用和影响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反思;在主导性质和方向上,具有强烈的本土文化意识。在中国化
本土文艺话语建构成熟之前,中国文艺话语要么打着欧美国家文艺话语的印迹,要么打着俄日文艺话语的
印迹,与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犹若云泥。
21
《延安讲话》发表之前,俄苏话语成为左翼文艺界的主流话语。《延安讲话》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
实事求是地强化革命叙事中农民阶级叙事。《延安讲话》极力提倡工农兵文艺,把那种对外来文艺观念“硬
搬和模仿”行为斥之为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延安讲话》成功破解了文艺理论现代发展中的“话
语移植困局”,并以之作为话语阐释符码,成功建构了中国现代第一个本土化的文艺理论话语体系。
《北京讲话》之所以重视文艺发展中的民族本位意识,把“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
是因为新时代中国的文艺发展面临民族文化自强的迫切要求,且其社会文化语境比 20 世纪补 40 年代更为
复杂。由于缺乏中国化的思维和理论根基,中国文艺学者成为苏联文艺话语、西方文艺话语的兜售者,他
们用外来话语对中国文艺对象所作的似是而非的研究分析,很难解释清楚中国文艺的艺术性质和艺术特征,
更难以解决文艺活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或难题。《北京讲话》中的文艺民族本位意识既顺应了世界大势,
也顺应了国人民心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求。
《北京讲话》民族本位下的本土意识较之《延安讲话》论证得更为丰富,也更为充分。《北京讲话》
以“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这两个阐释符码为基本叙事单位,使“中国精神”得到了呈现。《北京
讲话》不仅要求文艺创作主体在艺术理论和观念的理解上要有“理论自信”“文化自信”,还要求文艺创作
主体在形式和技巧的认知上摆脱对西方文艺创作经验的迷信、依赖,从而在文艺创作活动中提升艺术创造
的“核心技术”,锻造文艺领域里的“中国芯”。
两个“讲话”强调中国文艺发展中的民族化、中国化,或者说“去洋化”,要求中国的理论工作者立
足中国文艺的实践,概括、提炼出中国化的文艺理论,并以之对中国文艺的发展及其审美价值做出理解、
解释、认识、评价。
基于人民本位和民族文艺独立性立场的《北京讲话》将对新时代中国的文艺实践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
响。《延安讲话》为解放区建构了一个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艺现实,其后就涌现了以《小二黑结婚》为代
表的农民文艺作品,成为理论“创造”现实、引导文艺创作实践的典型例证。《北京讲话》为 21 世纪的中
国人民建构了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艺现实,假以时日,未来中国文艺界必定会有表现“中国梦”的
辉煌作品问世。
(摘编自张清民《两个文艺“讲话”的话语意义分析》)
材料二: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广
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
22
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
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同时,文艺界知名人士很多,社会影响力不小,大家不仅要在
文艺创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更应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
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拥
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
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等等,都以全部热情为祖国放歌抒
怀。我们当代文艺更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
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
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一首短短的《游子吟》之所以流传千年,就在于它生动讴歌了伟大的母
爱。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
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
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乂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事实上,外国人也跑到我们这里寻找素材、寻找灵感,好莱坞拍摄的《功夫熊
猫》《花木兰》等影片不就是取村于我们的文化资源吗?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等思想,
有自强不息、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
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
中华美学精神。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
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下列对《北京讲话》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23
A.《北京讲话》把“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与新时代中国的文艺发展面临民族文化自
强的追切要求紧密相关。
B《北京讲话》强调了文艺的民族本位意识,这将改变中国文艺研究的现状,文艺活动中的难题也都将迎
刃而解。
C.《北京讲话》使“中国精神”得到了呈现,是因为把“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这两个阐释符码
作为基本叙事单位。
D.《北京讲话》希望文艺创作主体在文艺创作活动中提升艺术创造的“核心技术”,锻造文艺领域里的“中
国芯”。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现代世界,任何国家的文艺都要面对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问题。两个“讲话”虽然所处的社会
语境不同,但都对这个问题给予了妥当的理论处理。
B《延安讲话》极力提倡工农兵文艺,坚决反对中国文艺借鉴俄苏话语,把那种对外来文艺观念“硬搬和
模仿”行为斥之为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
C.两个“讲话”强调中国文艺发展中的民族化、中国化,或者说“去洋化”,《北京讲话》比《延安讲话》
对中国的文艺实践和发展产生的影响更大。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创作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前提。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文艺的民族本位意识的一项是(3 分)
A.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 B.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
C.鲁迅的《彷徨》 D.好莱坞拍摄的《花木兰》
4.材料二是如何体现“人民本位下的民族文化立场”的?请简要分析。(4 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答案】
24
1.B(说法绝对,“文艺活动中的难题也都将迎刃而解”错误,说法过于绝对)
2.A(B 项,分析不当,“坚决反对中国文艺借鉴俄苏话语”错误,反对的应是“俄苏话语成为左翼文艺界
的主流话语”。C 项,无中生有,“《北京讲话》比《延安讲话》对中国的文艺实践和发展产生的影响更大”
于文无据。D 项,曲解原意,“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前提”
理解错误,原文是“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3.D(“好莱坞拍摄的《花木兰》不能体现文艺的民族本位意识,讲的是外国人从我们的文化资源中寻找素
材、寻找灵感)
4.①材料二体现了人民本位意识,语言表述上平民化,极少采用专业词汇,而是采用口语聊天的形式,通
俗易懂。②材料二体现了民族本位意识,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外来文艺,强调洋为中用;重视弘扬以爱国主
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本土文化意识。(每点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5.①首先提出观点,指出两个“讲话”解决问题的立足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人民本位下的民族文化立场;
②然后深入阐述两个“讲话”是如何体现人民本位意识和民族本位意识的;③最后总结,指出《北京讲
话》将对新时代中国的文艺产生深刻的影响,将会有辉煌作品问世。(每点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普高协作体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而传统的信息呈现和传播方式,不能很好地将传统文化中
抽象的人文内涵和精神价值以一种直观的方式传达给受众,因此急需推陈出新,数字媒体交互技术的可视
化传播方式逐渐被时代所推崇。
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的必要性有哪些?从文化传播本身来说文化本身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的特点,加
上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的文化思想和价值体系闯入我国的文化体系,深刻地影响着国民的精
神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慢慢减弱,这与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不相符合。基于
传统文化本身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传统文化迫切需要创新传播方式借助新技术将抽象的文化理念具
象化扩大影响力。从受众来说传统文化在过去的传统传播过程中,大都以文字为主,以书籍、报纸等为载
体然而这类文字的知识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容易使受众产生疲惫感久之容易使受众失去对传统文化的接
25
受兴趣。另外还有一些传统文化比较抽象如古代的诗词歌赋这一类的传统文化对受众文化水平有一定的要
求,如果不能通过具象的场景展示,一部分受众便无法准确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有什么意义?首先可以降低文化体验成本。2003 年,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
究所推出第一部 VR 作品《紫禁城天子的宫殿》,通过手机观众可以全方位观赏太和殿这种传播方式为想要
了解紫禁城的受众节省了文化体验的成本。其次可以增强文化传播的交互性。传统文化传播方式较为单一
枯燥属于灌输式、单向性传播。受众与文化之间的“互动”较少。而传统文化“可视化”的传播观念,则
利用数字技术等,充分发挥受众的意识能动性调动受众的思维能力。再次还有利于民众树立高度的文化自
觉和文化自信。文化可视化的传播方法将传统文化中的场景通过数字技术再现受众在全面了解文化内涵的
同时,也可以体验到新技术所带来的乐趣,这无疑会促使人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有以下实现途径。通过三维数字可视化技术实现文物可视化,将文物通过三维建
模手段建立三维实物或模型数据库,从而更加科学地、高精度地、永久性地保存文物。通过虚拟现实技术
实现名胜古迹可视化,中国名胜古迹众多,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构建虚拟的文化旅游馆,通过超现或模拟实
景,构建一个虚拟的三维立体旅游环境,用户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领略美丽风景,通
过增强现实技术实现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的可视化,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
“无缝”集成的新技术,可以使受众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通过 AR 技术,可以使诗词歌赋等文学作
品中描绘的场景得以再现。
(摘编自刘麟霄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视化”传播研究》)
材料二:
兴起于明宣德年间的掐丝珐琅,被缩小成手机壳上的时尚纹样;苗族姑娘的刺绣,绣在了年轻人的 T
恤、背包上;秦腔、昆曲、侗族大歌之妙音响彻南北……宝贵的文化遗产正通过互联网走到民众身边。
据快手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平台每 3 秒就诞生 1 条与非遗文化相关的视频。2018 年,有 252 万用
户发布非遗内容,超过六成生产者是 90 后。非遗文化通过网络媒介碎片化传播,不但契合了当下年轻人
快节奏的生活,也还原了非遗技艺中的精华和本真。
无论是馥郁芳香的绍兴黄酒、酥脆美味的驴肉火烧,还是味淡而鲜的金华火腿、脆嫩爽口的涪陵榨莱,
又或是酸辣鲜爽的螺螄粉、料重味醇的羊肉泡馍,这些极具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的非遗美食一直都是大家
习以为常的生活点滴,被一代代传承着。
26
截至目前,抖音平台发布了“国粹范”话题 9.1 万个视频,播放量达 26.3 亿次。这个庞大的数字背
后,是无数 80 后、90 后、00 后网友对非遣文化、东方美学的流连忘返。
“每个包包都那么精致,好喜欢啊。”视频里的编织品吸引了小影的注意力。
黄草是生长在上海市嘉定区徐行镇的一种植物,利用黄草进行编织的技艺被称为徐行草编,是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徐行小学,师生共同学习徐行草编,尽情发挥想象进行设计创作,编织出精致的摆件、缀有花纹围
案的拎包、杯垫、拖鞋等。让非遗从纸上名录中活起来,融入日常生活,才能打开年轻人对非遣的想象空
间。徐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俞建明希望学生在这项非遣手艺中找到文化之根。
(摘编自中青报.中青网《非遗走红网络》)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传统的传播方式不能将传统文化中那些抽象的人文内涵和精神价值传播给受众,所以可视化传播方
式逐渐被社会所推崇。
B. 我国传统文化的可视化传播方式逐渐被推崇的必要性,有文化本身的抽象性、复杂性以及世界各国文化
思想和价值体系的闯入。
C. 可视化传播方式可以降低文化体验成本,与观众增强互动,增强趣味性,我们应该要摒弃传统的文化传
播方式。
D. 文物可视化是通过建立三维实物或模型数据库,从而更加科学地、高精度地、永久性地保存文物实体。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受众文化水平高低不一 ,如果不能通过具象的场景展示,一部分受众便无法准确解读我国传统文
化内涵。
B. 如果没有互联网的传播,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不能走到民众身边,与非遗文化相关的视频,让我们离传
统文化和传统生活越来越近。
C. 非遗不能只躺在纸上名录中,我们要让她活起来,融入日常生活,才能打开年轻人对非遗的想象空间。
D. 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靠的不仅是先进的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更要依靠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只有根基稳
27
了,枝干才能茁壮成长。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入我国文化体系的世界各国文化思想和价值体系,它会影响着国民的精神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也会
使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减弱。
B. 不是每一个受众都能欣赏得了古代诗词歌赋的,可视化传播可再现其中描绘的场景,能使观众通过感官
体验解读其中内涵。
C. 借助新技术将文化理念具象化之后,传统文化影响力将会增强,借此可以抵御世界各国文化思想对我国
传统文化的冲击。
D. 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有诸多意义,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有助于国人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对
此应引起足够重视。
4. 请结合材料内容,你觉得怎么让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答案】1. B 2. B 3. C
4. ①注重数字媒体交互技术的可视化传播方式,借助新技术将抽象的文化理念具象化,增强文化传播的交
互性。②通过网络媒介碎片化传播,让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不但契合了当下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也
还原了非遗技艺中的精华和本真。
5. ①中国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这一时代课题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展开论述。
②首段以简练的语言论述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的不足之处,然后顺势提出可视化传播方式逐渐被社会所
推崇这一论题。③文章第二至四段,分别从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的必要性、意义和实现途径三个角度加以
分析结构清晰,思路逻辑性强。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28
所谓文化,通常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它的价值系统。而文化自信则是指一个民族基于对自
己民族文化的积极肯定、自觉珍惜而形成的一种对其坚守、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取向。文化
自信就其内涵而言,包含两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文化类型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二是作为这种文化类
型的文化主体的文化性格。这就是说,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的担当性格的有机
统一。
当然,作为统一的中华文化,它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同一种文化类型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合规律
性发展的文化之链,但是它又存在着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客体与主体的不同方面、不同内容和不同
性质的区分。因此,我们要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就必须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和理性对待。
否则,就可能在所谓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旗号下造成混乱。
那么,继承与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不能重建我们的文化自信呢?这涉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
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它自身的文化特质问题。事实上,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质就是
“自信”,它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信精神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它最初萌生时的神话传说中,就是以自信、
自强为精神特质的。人们所熟悉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等,不就充满了一种发奋而
自信的精神吗?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孟子、荀子就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精神理性化、理论化了。孔
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荀子则提出了“制天命
而用之”的命题,这些不正充满了一种一往无前的担当而自信的精神吗?宋儒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清时期王夫之的“六经责我开生面”,顾炎武的“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以及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无不是充满了一种无畏而自信的精神。
如果说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我们的着眼点要放在坚定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上,那么它的
落脚点和目标指向就应该放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上。人是文化的主体,又是
文化的创造者。离开了作为主体的人,就无所谓文化,而任何优秀的文化也只能是海市蜃楼。因此,培养
和造就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才是我们要着实下功夫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唐凯麟《如何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
材料二:
29
伴随着经典琵琶古曲《阳春白雪》的响起,中央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家于源春的音乐课开始了。虽然课
堂现场没有学生,但在直播平台的另一边,却是湖南、贵州、山西、陕西、甘肃、河北、黑龙江、广西、
云南等 9 个省区 22 所学校的孩子们。
这堂音乐课是“给乡村孩子的最美传统文化课”大型扶贫公益活动中的一场。据悉,活动将邀请包括
书法、民乐等各领域的专家,打造一系列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直播课程。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让乡村里
的孩子们也能体验艺术之美,是当下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也是美育的难点所在。国务院在《关于全
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快推进边远贫困地区小学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支持和辅导教师用好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将优质美育资源输送到偏远农村学校。
在农村边远地区的学校上好传统文化课,最重要的还是解决师资问题。在传统授课上,应继续推进特
岗教师计划,同时鼓励文艺工作者开展课外辅导;在网络授课上,要调动起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发更
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高质量的传统文化教育。
(摘编自《农村娃,上堂传统文化直播课》)
材料三:
当前,外来文化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现代
化进程的推进也给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压力。一直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没有明确界定范
围,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解释不够清晰。同时,对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解读不够,这使得传统文化与当代文
化出现割裂现象。并且,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社会参与度不高,多是由政府实施的传统文化“包办传
承”。而社会各界参与文化传承的意愿不强,参与文化传承的渠道不够通畅,文化传承成了政府的自拉自
唱,没有形成全社会的合力。同时,政府传承方式较为单一,无法引起公众兴趣,也不能形成有效对接,
使得传播效率受到影响;或者部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片面地将文化传承当成一种宣传方式,将人民群众当
成被动接受和训导的对象,这也使得传播受到影响。而当前的传播手段主要是纸媒,网络上应用较少,这
也从侧面抑制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摘编自《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更好传承》)
材料四:
怎样才能让文物活起来?专家坦言,要在保护好的基础上,利用好文化遗产;要让人民群众零门槛、
无障碍地接触到文化遗产;要推出更多的精品展览,满足人民群众的鉴赏需求。在文物之外,文化遗产还
30
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主要有赖于艺人代代传承。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除了需要孕育和
培养“工匠”和“土壤”,如何让其焕发新生同样不可忽视。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提议,要将传统文化
和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实施“手艺农村”计划,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不少专家学者也指出,
传统文化的复兴应当有所扬弃,须承古人之创造,开时代之生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霞
认为,不能盲目“复古”“泥古”,要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摘编自《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两会上这些声音值得关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只有对“中华文化”这一概念有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并理性对待,才能有效提升文化自信。
B.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要有所选择,有所扬弃,避免全盘接受,可采用现代表达形式来保护、传承传统文
化。
C.“给乡村孩子的最美传统文化课”的活动采取了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直播课程形式,属于文化公益扶贫
项目。
D.当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方面的压力来自于外来文化的渗透与影响,而其他方面对其影响微乎其
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从文化特质和文化主体两个方面,分析了当下我国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
B.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深入到传统文化中,研究神话传说、儒家学说等体现出来的自信的文化特质。
C.当下,政府部门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较为单一,也无法很好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在文化传承上全社会没
有形成合力。
D.艺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重大作用,只要我们注重孕育和培养“工匠”和“土壤”,非遗就一
定能很好地传承。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化自信表现的一项是(3 分)
A.2021 年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以隋唐歌舞人俑为原型,融合现代科技手段,完美呈现大唐盛世,获
得空前好评。
31
B.许渊冲致力于翻译事业,将《论语》《诗经》《楚辞》《西厢记》等经典作品翻译成英文和法文,获得
海内外高度认可。
C.李子柒在社交平台分享田园风光和美食制作的视频,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无数外国人
爱上了中国。
D.山东临沂和山西临猗争抢“诸葛亮故里”,两地网友各自引经据典,多次辩论,互不服输,各不相让。
4.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三段论证的严密性。(4 分)
5.请简要分析材料二、三、四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谈传统文化传承的?(6 分)
【答案】
1.D[解析]“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方面的压力来自于外来文化的渗透与影响,而其他方面对其影响微
乎其微”错误。由原文“当前,外来文化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
了强烈的冲击;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给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压力”可知,我国传统文化既
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也受到现代化进程推进的影响,而不能说其他方面对其影响微乎其微。
2.C[解析]A“分析了当下我国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错误。材料一并未分析文化和文化自信
的有机统一的联系,分析了文化自信,是文化特质与文化主体的有机统一。B“是深入到传统文化中,研
究神话传说、儒家学说等体现出来的自信的文化特质”错误。根据材料一的最后一段“如果说增强和提升
文化自信,我们的着眼点要放在坚定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上,那么它的落脚点和目标指向就应
该放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上。……因此,培养和造就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
体才是我们要着实下功夫的关键所在”,可见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文化主体。
D 项,“只要我们……,非遗就一定能很好地传承”错误,说法绝对。由原文“非遗传承主要有赖于艺人
代代传承”可知,艺人的传承是非遗传承的主要方式或主要因素,但不能说只要我们注重孕育和培养“工
匠”和“土壤”,非遗就一定能很好地传承。
3.D[解析]不是文化自信,属于利益之争。
4.(1)论证结构严谨。先以设问引出观点,然后按逻辑顺序深入分析。(2)论点与论据高度统一。所举:“夸
父追日”等事例,所引孔孟等言论都能恰切论证观点。(3)用词精炼准确。运用“事实上”“可以说”等
词语,使表达恰当有分寸。(答 2 点得 4 分)
32
5.材料二是从边远贫困地区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的角度来谈的。材料三是从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存
在的问题的角度来谈的。材料四是从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