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江省各地
2020-2021 年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场口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网络提供了一个平等的场域,再平凡的人也能于此发声,且有 ,传播既速且广。这体现了当
代中国的政治开明与思想进步,自然也(蕴.育/孕.育)着社会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极大可能。但在另一
方面,它又表现出异常复杂的特征。网络毕竟只是一个话语平台,它无法如一些人想象的那样,自动生长
出自我净化的 。在一个众声喧哗、众说纷纭的网络环境中,不仅是分析比宣泄更加容易, 偏
激比理性更受欢迎,而且粗品比精品更加少产,油滑比严肃更为流行。有智者说:“无论在哪里,只要风
俗与时尚腐败了,语言也会腐败。”事实上,语言不仅仅 现实,而且直接地参与.(yǔ/yù)现实,
干预现实,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桎梏.(gù/gào)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而且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状态。
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不止./不只.)局限在文化领域,不少是以 语言作为突破口
的。仅近代以来,“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延安的反对党八股,都是着眼于改变话风与文风,并且都极端
重视向民间寻求语言的灵感与资源。
18. 文中加点字的字形和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蕴育 参与(yù) 桎梏(gù) 不只
B. 孕育 参与(yǔ) 桎梏(gào) 不止
C. 蕴育 参与(yǔ) 桎梏(gào) 不止
D. 孕育 参与(yù) 桎梏(gù) 不只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孔之见 功能 反应 改变 B. 真知灼见 功用 反应 改动
2
C. 一孔之见 功用 反映 改换 D. 真知灼见 功能 反映 改造
20.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仅是分析比宣泄更加容易,偏激比理性更受欢迎,而且粗品比精品更加少产,油滑比严肃更为流行。
B. 常常是宣泄比分析更加容易,偏激比理性更受欢迎,粗品比精品更加多产,油滑比严肃更为流行。
C. 常常是宣泄比分析更加容易,感性比理性更受欢迎,精品比粗品更加多产,油滑比严肃更为流行。
D. 不仅是宣泄比分析更加容易,感性比理性更受欢迎,而且精品比粗品更加少产,油滑比严肃更为流行。
21. 下列各项中的引号,和文中“五四”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可是,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列车时刻表上,还是多了“台儿沟”这一站。
B. 他身材高大,头发乌黑,说一口漂亮 北京话。也许因为这点,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
C. 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D.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答案】18. D 19. D 20. B 21. A
【解析】
【分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蕴育”的“蕴”字形错误,句中应为“孕”。“蕴育”,积聚、蓄藏、包含;“孕育”虽未显露、表达
或发展,但却包含在某物本质中的。排除 AC;
“参与”的“与”读作“yù”,排除 BC;
“桎梏”的“梏”读作“gù”,排除 BC;
“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止”有终止的意思,到此为止。“不只”,连词,表递进,相当
3
于“不但、不仅”。这里说“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不会仅仅局限在文化领域,应为“不只”,排
除 BC。
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语境中,前面提到“一个平等的场域”“再
平凡的人”,可见此处不能使用贬义词,应选“真知灼见”。
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重在作用。功用:重在用途。语境“自我净化”是所发挥有利的
作用,应选用“功能”。
反应:事物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反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由横线后的“现实”可
知,应选用“反映”。
改变: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改动:变动(文字、项目、次序等)。改换:改掉原来的,换成另外的。改
造:就原有的事物加以修改或变更,使适合需要。由语境“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可知,语言的改变是为
了适应需要,应选用“改造”。
故选 D。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选项中“不仅……,而且……”是递进关系,画线句前后分句不是递进关系,关联词语使用错误,排除
AD;C 项逻辑分析不合理,应该是粗品比精品多产,排除 C。
故选 B。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五四”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4
A.“台儿沟”是地点,其中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B.姑娘们称他为“北京话”是因为他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其中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C.“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是俗语,其中的引号表示引用;
D.“大师”“发扬国光”是作者运用反语的手法表示对“送去主义”的否定,其中的引号表示否定和讽刺。
故选 A。
22. 下面是一段关于大众阅读价值取向变化的文字,请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
图书畅销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在阅读方面出现的某种值得注意的价值取向。近年来,由于受市
场经济中“短、平、快”消费模式的影响,一种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谈论学术的做法颇为流行,美其名曰“文
化快餐”,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在某类读书人群中,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人们对
于离奇古怪的小故事具有很强的猎奇心理,对于雄浑壮丽的大历史却缺乏兴趣。一些出版部门受利益的驱
使,热衷于对历史人物的风流韵事、阴谋权术的渲染,以“戏说”满足读者的猎奇窥秘心理。也有些人满
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玩,只强调回归传统,忘记了在“返本”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开新”,忘记了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自我批判。功利主义的阅读价值取向忽略了人的深层的精神
需求和文化追求,正在误导年轻一代。
(1)第一方面:____________(含标点符号,不超过 15 个字)
(2)第二方面:___________(含标点符号,不超过 15 个字)
(3)第三方面:___________(含标点符号,不超过 15 个字)
【答案】 (1).(1)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 (2).(2)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 (3).
(3)满足于传统,忘记了“开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段压缩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抓住关键语
句,特别是首尾句的叙述,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要审清题干要求和限制性信息。要结合
文体选用筛选方法和技巧。要尽量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最后注意精炼语言。本题要审清题
干中的关键性词语,比如“价值取向变化”“三句话”“三个方面”,看清题目要求。将原文根据文意变
5
化划分为三个层次。标出每一层次的关键性词语,找准压缩区域,推敲揣摩,得出答案。本段第一句为总
领句,然后分别阐述三个层次作为具体解说,因此答案应在三个中找。第二句是第一个层次,关键句是“对
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第三、四句为第二层次,关键句为“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
第五句为第三层次,关键句是“忘记了在‘返本’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开新’”。据此整理答案。
【点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
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
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
答案。
23. 学习了《鸿门宴》这篇课文后,某班组织了一场辩题为“刘邦和项羽谁是真英雄”的辩论会。正方观点
是“刘邦是真英雄”,反方观点是“项羽是真英雄”,下面是正方辩手的一段陈词,请你作为反方辩手,也写
一段话。要求句式与正方辩手的陈词大致相同。
正方辩手:刘邦知人善任,机警果断,这种将帅风范,岂是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的项羽所能企及的?
反方辩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项羽英勇善战,豪爽率真,这种英雄气概,又岂是贪生怕死、圆滑无赖的刘邦所能比拟的?
【解析】
【分析】
【详解】试题分析:仿写句子要做到四个基本一致:句式、字数、内容、修辞。要注意仿“……,这种……,
岂是……所能……的?”的格式,内容上要能证明“项羽是真英雄”。本题注意按要求做题,文采不是主
要的,主要的是符合要求,内容照应,语言准确,就能拿高分。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
6
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于世,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刻、划、剔、填彩兼用,
并且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具有_______的艺术
魅力。它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磁州窑的诸多品种中,尤以白地黑花(铁锈花)、刻画花、窑变黑釉最为著名。它的装饰技法突破
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官窑①(汝、官、钧、哥、定)的单色釉局限,运用了数十种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磁
州窑的匠师们吸收了传统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地黑绘装饰艺术,开启了
我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它那______的娴熟画艺,令许多艺术大师_______。
明代彭城磁州窑仍保持着相当大的产量,朝廷在彭城设置了官窑。彭城作为磁州窑的中心,也随之而
成为北方瓷都。
清朝初期,彭城磁州窑又进入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窑场增多,窑型改大,品种增多,产量增大,日
用瓷_________民间市场。②《磁州志》记载:“彭城滏源里居民善陶缸之属,舟车络绎,售于他郡”③。
民间有④“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清末由于“洋瓷”的大批调入,致使磁州窑生产下降,减少了品
种,传统的艺术风格渐趋没落。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引人入胜 一气呵成 拍案叫绝 覆盖
B. 扣人心弦 一气呵成 拍案而起 涵盖
C. 引人入胜 一蹴而就 拍案而起 覆盖
D. 扣人心弦 一蹴而就 拍案叫绝 涵盖
18. 文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由于“洋瓷”的大批调入,清末磁州窑生产下降,品种减少,传统的艺术风格渐趋没落。
B. 由于“洋瓷”的大批调入,致使清末磁州窑生产下降,品种减少,传统的艺术风格渐趋没落。
C. “洋瓷”的大批调入,致使清末磁州窑生产下降,减少了品种,传统的艺术风格渐趋没落。
7
D. “洋瓷”的大批调入,清末磁州窑生产下降,减少了品种,传统的艺术风格渐趋没落。
【答案】17. A 18. C 19. A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
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
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组,引人人胜:吸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扣人心弦:形容诗文、
表演等感染力强,牵动人心。语境指磁州窑具有独特的魅力,使用对象是我“物”,不能用“扣人心弦”,
故应用“引人人胜”。
第二组,一气呵成:形容文章流畅紧凑,首尾连贯。也指做事安排紧凑,不间断。一蹴而就:形容事情很
容易做,一下子就完成。语境,使用对象是磁州窑的匠师们创造的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地黑绘装饰艺术,故
应用“一气呵成”。
第三组,拍案叫绝:形容非常赞赏。拍案而起:形容愤怒至极。根据语境,指的是磁州窑的匠师们创造的
白地黑绘装饰艺术令许多艺术大师称赞,故应用“拍案叫绝”。
第四组,覆盖:遮盖。涵盖:包括,包容。语境指日用瓷在市场上的占比很高,应用“覆盖”。
故选 A。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
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
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C 项,第③句,标点使用错误。《磁州志》记载:“彭城滏源里居民善陶缸之属,舟车络绎,售于他郡”。
这是完整引用,句号应在引号的里面。
故选 C。
8
【1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
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
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
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
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的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
A 项,正确。
B 项,错误。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删除“致使”;
C 项,语序不当,“减少了品种”应为 “品种减少”;
D 项,语序不当,“减少了品种”应为“品种减少”;中途易辙,“‘洋瓷’的大批调入,清末磁州窑生
产下降”改为“由于‘洋瓷’的大批调入,清末磁州窑生产下降”。
故选 A。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
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
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
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经】三十年春王正月,晋人、秦人围郑。
【传】三十年春,晋人侵郑,以观其可攻与否。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
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
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
9
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
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
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初,郑公子兰出奔晋,从于晋侯。伐郑,请无与.围郑。许之,使待命于东。郑石甲父、侯宣多逆【1】
以为大【2】子,以求成【3】于晋,晋人许之。
注释:[1]逆:迎接。[2]大:太。[3]成:和解,不打仗。
20. 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越国以鄙.远 鄙:把……当作边邑
B.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抛弃。
C. 以乱易.整 易:代替。
D. 请无与.围郑 与:参加。
2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观其可攻与否 以.有尺寸之地
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窃以为..过矣
C. 君之.所知也 臣之.所好者道也
D. 吾其.还也 杳不知其.所之也
22. 根据文意,下列句子括号中补充的内容,不合理的一项是( )
A. (然)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 敢以(亡郑)烦执事
C. (晋)朝济而夕设版焉 D. 许之,使(兰)待命于东
【答案】20. B 21. C 22. A
【解析】
10
【分析】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敝:抛弃”错误。“因人之力而敝之”的意思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所以“敝”的
意思为“损害”。
故选 B。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第一个“以”,连词,“来,用来”的意思;第二个“以”,副词,“才”的意思。
B.第一个“以为”是“把……作为”的意思;第二个“以为”是“认为”的意思。
C.两个“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第一个“其”,副词,“还是”;第二个“其”,代词,“它”的意思,代指宫车。
故选 C。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然)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填充错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意思:我在
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了。由此可知,“现在老了”的人是“烛之武”,所以省
略的是主语“烛之武”,而不是“然”。
故选 A。
参考译文:
【经】三十年春天,王超钦定历法的正月,晋人、秦人围攻郑国。
【传】三十年春季,晋国入侵郑国,以此来试探郑固是否可以攻打。
11
九月甲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
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
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
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
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
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
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
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
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
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
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
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
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
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
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
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当初,郑国的公子兰逃亡到晋国,跟随晋文公攻打郑国,请求不要参加对郑都城的包围。晋文公答应
了,让他在东部边境等候命令。郑国的石甲父、侯宣多把他接回来做太子,向晋国讲和,晋国允许了。
浙江省山河联盟学校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无意义文本”真的可以成为当代书法创作素材吗?以其为内容能够写出有感染力的书法吗?支持者
认为,( )。其实,书法艺术与文学、文字学、篆刻学等密不可分。仅仅强调其视觉属性,显然失之偏
颇。当下,书法创作中文辞的重要性不仅不应被忽视,反而应该加强;文辞与笔墨的关系不仅不应割裂,
反而应该和谐统一。
文本是书法的灵魂所系。书法的书卷气,以及艺术风格等,皆与文本背后的人文精神息息相关。关于
12
书法的价值判断,只有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的调整,其文化根本才没有动摇。书法艺术一
直承担着“载道”的功能。优秀书法“对于内身来说,足以陶冶人心,有‘修身’之力;对于社会而言,
则有移风易俗、感化人心之效”。以《兰亭集序》《祭侄文稿》《寒食帖》等为代表的书法经典,均是笔墨
与文辞交相辉映的产物,其中蕴含着家国情怀、民族风骨、人文精神,体现着书法家的文化修养与艺术素
养,至今熠熠生辉。对当代书法创作而言,怎么写很重要,写什么更重要。所书文本代表着书法家的人生
理想、文化认同、文人风骨,不可轻视。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书法艺术应该具有独特价值,当代书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图式的拓展上,必须具备与文本没有关系的
视觉审美价值
B. 书法艺术应该具有独立价值,当代书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图式的拓展上,应该具备与文本没有关系的
视觉审美价值
C. 书法艺术应该具有独特价值,当代书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图式的拓展上,应该具备与文本没有关系的
审美视觉价值
D. 书法艺术应该具有独立价值,当代书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图式的开拓上,必须具备与文本没有关系的
审美视觉价值
18.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载道”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B. 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
C. 你们互相替对方撒谎,真是一对“好朋友”。
D. 这实在是叫作“天有不测风云”,她的男人是坚实人,谁知道年纪轻轻,就会断送在伤寒上?
19.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于书法的价值判断,尽管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的调整,但是其文化根本并没有动摇。
B. 至于书法的价值判断,不仅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的调整,而且其文化根本并没有动摇。
C. 关于书法的价值判断,因为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的调整,所以其文化根本并没有动摇。
13
D. 至于书法的价值判断,如果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的调整,那么其文化根本就没有动摇。
【答案】17. B 18. A 19. D
【解析】
【分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前面说支持者认为“无意义文本”可以成为当代书法创作素材,以其为内容能够写出有感染力的书法,可
见这是说书法可以与文本内容无关,应当具有独立的价值,而非“独特价值”,排除 AC;
“必须具备”过于绝对,应当是“应该”具备,排除 D。
故选 B。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载道”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A. “说话”表特殊含义;
B. “合作”表强调;
C. “好朋友”表讽刺、否定;
D. “天有不测风云”表引用。
故选 A。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的语病有:“关于书法的价值判断”关联词语使用错误,这里表示表示另提一事,应用“至于”,排
14
除 AC;
“只有……才……”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的调整”与“其文化根本
没有动摇”之间应是假设关系,应用“如果……那么……”。排除 B。全部改对的是 D。
故选 D。
20. 请参照示例的方式,帮下面的长工和朗宁反驳对方的观点。要求符合事理,每空不超过 20 字。
某天,北京大学课间休息时,众教师闲聊起谭鑫培演出的《秦琼卖马》。胡适道:“京剧太落伍,甩
一根鞭子就算是马,用两把旗子就算是车,应该用真车真马才对!”在场者恭听高论,一时无人应声。黄
侃慢慢站起身,说道:“适之,唱《武松打虎》怎么办?”胡适一时语塞,众人哈哈大笑。
示例:如果唱《秦琼卖马》要用真车真马,唱《武松打虎》就要用真老虎。
①有一天,有个地主在家里喝酒。正喝得高兴的时候,酒壶里没有酒了,他连忙喊来长工去给他打酒。
长工接过酒壶问:“酒钱呢?”地主很不高兴地瞟了长工一眼说:“有钱能打酒算什么本事?”长工没有
再说什么,拿着酒壶就走了。过了一会儿,长工端着酒壶回来了,地主暗自高兴,接过来就往酒杯里斟酒,
可倒了半天也没倒出半滴酒。原来酒壶还是空的。地主冲着长工喊叫:“怎么没有酒?”
假如你是这位长工,请写出一句反驳的话:______________。
②加拿大外交官朗宁出生于中国。多年后,当他竞选加拿大某省议员时,反对派大肆宣传他是“喝中
国人的奶长大的,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
假设你是朗宁,请写出一句反驳的话: _______。
【答案】(1)示例:壶里有酒才能倒出酒来算什么本事?(2)示例:喝牛奶长大的,难道就有牛的血统
了?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逻辑推理的能力。
这是一道逻辑推理的题目,要求反驳对方的观点,反驳的方式可以按对方的观点提出一个特例进行的反对,
如例句中的“老虎”,可以顺着对方的思路进行类比,如“有钱能打酒算什么本事”,可是顺着对方的思
15
路,提出“壶里有酒才能倒出酒来算什么本事”的反问;“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
可顺着这思路,喝什么奶就有什么血统,提出“喝牛奶长大的,难道就有牛的血统了”。
21.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 25 个字)
[本报北京 3 月 1 日电]3 月 1 日,就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第 22 次药品降价方案的第二天,100 多家医
药企业在京开会。石药、鲁抗等国内医药企业巨头悉数到场。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上书国务院,提交
《关于改革“以药养医”机制的建议》。
在这份《关于改革“以药养医”机制的建议》的征求意见稿中,药企代表们痛陈,单纯的药品降价,
不能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建议书指出,现行“以药养医”制度使得医疗机构成为逐利机构。医
院收入、科室奖金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药品创收,部分医疗机构和医生在利益的诱惑下,或明或暗地向企业
索要回扣。“以药养医”的制度不解决,滋生腐败的土壤就不可能铲除,治理商业贿赂的效果也只能是表
面的和暂时的。
【答案】百余家药企欲上书国务院建议改革以药养医机制。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首要的紧紧抓住新闻的导语部分,即第一段“100 多家医药企业在京开会。石药、
鲁抗等国内医药企业巨头悉数到场。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上书国务院,提交《关于改革“以药养医”机
制的建议》”。其信息主体是百余家医药企业,主要事件是在京开会,会议内容是上书国务院改革以药养
医机制。题干要求用一句话,因此要对这三点内容进行概括,确定句子的主谓宾:主语,百余家药企;谓
语,欲;宾语,上书国务院建议改革以药养医机制。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三中 2020-2021 学年高一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褊.小(biǎn) 庖.厨(páo) 提.防(dī) 陈词滥.调(làn)
16
B. 忖度.(dù) 鞭笞.(chī) 汗涔.涔(qín) 沐猴而冠.(guàn)
C. 商贾.(gǔ) 庠序(xiáng) 碍.面子(ài) 卓.有成效(zhuó)
D. 浸渍.(zì) 赡.养(shàn) 孺.子牛(rú) 瞠.目结舌(chēng)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B.“忖度”中“度”应读 duó。“汗涔涔”中“涔”应读 cén。
故选 B。
2.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委屈 抱应 旷日持久 一帆风顺
B. 贤惠 烦燥 樟木箱 卑鄙无赖
C. 怀揣 缔听 冰窟窿 勾魂摄魄
D. 混账 拖延 根深蒂固 哭哭啼啼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
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
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
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
A 项,抱—报;
B 项,燥—躁;
17
C 项,缔—谛。
故选 D。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常言道:三人成虎....。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定能渡过难关,再创辉煌。
B. 自从王冰同学被评为浙江省“小小文学家”,大家深受鼓舞,读书练笔蔚然成风....。
C. 温州著名民间雕刻大师朱子常的作品刀法圆转流畅,造型栩栩如生....,人物清新俊逸。
D. 新闻的特点之一是“新”,一些有价值的事件如果没有及时报道,也会化为明日黄花....。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贬义词。这里误以为“人多力量大”。
B.蔚然成风: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这里是形容读书练
笔的良好风气,符合语境。
C.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这里形容作品人物鲜活,符
合语境。
D.明日黄花: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此处指没有及
时报道的的事件失去了新闻价值,符合语境。
故选 A。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18
A. 国产大飞机 C919 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
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B. 《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
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的行列。
C.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产业园区,抑或是在街道社区,
各类创业创新赛事如火如荼。
D. 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
乡,制订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
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A 项,搭配不当,“大型客机”与“标志性工程”不搭配,应是“努力把大型客机项目打造成……的标志
性工程”。
B 项,定语语序不当,“许多”应放到“朗诵爱好者”前,并在“等”后加“的”;
D 项,“按照”缺少宾语中心语。
故选 C。
5.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伟大的戏剧家,往往也是思想家,或者说是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他们关怀人的命运,关怀人类的命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同时代的剧作家中,甚至现代文学作家中,还没有
人有着他这样宽广的人文精神和人类情怀。
①在这些人物的命运中,我们看到作家是怀着怎样一个伟大的仁爱的心灵,又是有着多么宽广的人道关怀
②曹禺所具有的悲剧思想是杰出的,是十分深刻的
19
③在曹禺的戏里,一个又一个人物的命运,诸如繁漪、侍萍、四凤、陈白露、翠喜,还有觉新、瑞珏、鸣
凤……
④甚至,连周朴园,他都有着怜悯
⑤莎士比亚是这样,曹禺也是这样
⑥在他看来,人的悲剧境遇,人类的悲剧,几乎带有一种不可逃脱的性质
A. ①④②⑤③⑥ B. ②①③⑥④⑤ C. ①③⑥④⑤② D. ⑤③①④⑥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
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
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
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本语段大意是:伟大的戏剧家关怀人的命运,关怀人类的命运,比如剧作家曹禺。根据第一句提到伟大的
剧作家,因此第⑤句举例应该先说,顺第⑤句结尾,紧接第③句作具体阐述,第①句的“这些”提示与第
③句相关联,第④句承前列举,强调反面人物的悲悯情怀。根据前面的“关怀人的命运,关怀人类的命运”
确定②⑥两句的顺序。
故选 D。
6.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B.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俟:等待
C. 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撰写,编写
D. 乃中.《经首》之会 中:合乎
【答案】C
20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
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
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
度推断词义。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
一项”,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
C 项,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整句译文:和他们三人(子路、冉有、公西华)陈述的才能不同。
故选 C。
【点睛】文言实词推断一定要 结合语境理解选项句的含义,将所给的义项代入句子,看是否合乎语境。
通常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推断:
(1)常识识记法。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乞骸骨”(告老还乡)、
“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
(2)联想迁移。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
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
(3)通假代入法。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
(4)利用字形推。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抓住字的形旁推测字义就是一种正确的理解途径。
(5)互文对举。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
关系。
(6)语法推断法。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A. 为.长者折枝 B. 吾见其难为
C. 视为.止,行为迟 D.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21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
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例句:“为”,介词,替,给。
A 项,“为”,介词,替,给。
B 项,“为”,动词,做。
C 项,“为”,介词,因为。
D 项,“为”,动词,叫作,称为。
故选 A。
8. 下面“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 ①③④/②⑥/⑤ B. ①②/③⑥/④⑤
C. ①④/②③⑥/⑤ D. ①⑤/②⑥/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
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助词,的;
③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2
④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⑤代词,这件事,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⑥助词,的。
故选 A。
9.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 良庖岁.更刀,割也 B.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C. 足之所履. D.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
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设
题,考生可以先明确加点词本身的词性,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在上下文中所做的成分来分析活
用类型。
本题,例句中,“兄”修饰“事”,是名词作状语,用对待兄长的礼节。译文:你替我把喊他进来,我能
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
A 项,“岁”,名词作状语,“每年”。译文:好厨子每年换一次刀,是因为他用刀割肉。
B 项,“王”,使动用法,“让……称王”。译文:先攻破秦国进入咸阳的人就让他称王。
C 项,“履”,名词作动词,“踩、踏”。译文:脚所踩着的地方。
D 项,“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相”。译文:像赤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一个小相,那谁又能做大相呢?
故选 A。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23
A.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 以其无礼..于晋
D. 依乎天理..,批大郤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古今异义词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要求。这是一道理解文言实词中
的双音节古今异义词语的题目,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大致有几种情况,一般是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
代汉语的一个词,而古汉语的一个词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如本题“下
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针对古今异义设题,然后应结合具体语境,运用语法
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A 项,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
B 项,古义,指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今义,指请客的主人。
C 项,古今同义,均为“没有礼貌,不用礼节对待”。
D 项,古义,指牛体的自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或伦理道德。
故选 C。
11. 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百姓之不见保。
A. 良庖岁更刀,割也。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 臣未之闻也。 D. 若属皆且为所虏。
【答案】D
【解析】
24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被动句,“见”表被动。翻译为: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
A.判断句,判断标志是“也”。整句译文:好厨子每年换一次刀,是因为他用刀割肉。
B.状语后置句,“于君”是“有益”的状语,后置了,应调整为“于君有益”。整句译文:如果使郑国灭
亡对您有好处。
C.宾语前置句,“之”是“闻”的宾语,被前置了,应调整为“未闻之”。整句译文:我从来没听说过这
样的事。
D.被动句,“为所”表被动。整句译文: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他俘虏了。
故选 D。
12.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爵位共有五等:公、侯、伯、子、男。张良运筹帷幄,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因功封留侯,其封地
为留地。
B. 古代室内宴会上的四面座位,以东向为最尊,南向次之,北向再次之,西向为侍者座位。
C. “沛公居山东时”中的“山东”指崤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中的“河”
指黄河。
D. 古人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长幼排序。“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是说项伯是项羽的
伯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学生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
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帝王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外交礼
仪、行政区划;还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表谦、表敬的词语等等。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等相
25
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敲。本题要求选择“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
D 项,“项伯是项羽的伯父”的表述错误。“季”指在弟兄排行里代表第四或最小的,故“项伯是项羽的叔
父”。
故选 D。
【点睛】平时应注意搜集、归纳、整理。只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能集腋成裘,积沙成塔;再加上常
看常记,烂熟于心,考试时定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正确地完成此类考题。
13. 下列选项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A. 宜乎百姓之谓为爱也。——百姓认为我吝啬是理所当然的啊。
B. 技经肯綮之未尝。——不曾拿刀去尝试那些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合的地方。
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认为它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D.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杀人像是怕不能杀尽,给人用刑像是怕不能用尽。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C.“以为”意思是“把……作为”,句子正确翻译为: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文东方道路
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故选 C。
浙江省嘉兴市五中 2020-2021 学年高一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
1.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中的“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6
A.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 宗庙之事,如会同
C.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D.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例句与 B 项中的“如”都是“或者”的意思;A 项,如果,假如;C 项,至于;D 项,
比得上。
2.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良庖岁.更刀,割也
A.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C. 足之所履. D.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类活用的能力。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就是活用
现象。文言文中常见的活用现象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名词
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
例句:“岁”,名词作状语,每年;句意: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
A 项,“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那样;句意:您为我(将他)叫进来,我要像(对待)兄弟一样对待他。
B 项,“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称王;句意:先打败秦国进入咸阳城的人让他称王。
C 项,“履”,动词作名词,踩的地方;句意:脚所踩的地方。
D 项,“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特;句意:同县的人认为他很奇特,渐渐地用宾客之礼对
27
待他的父亲。
故选 A。
【点睛】词类活用注意三个问题:
1.要注意区别意动和使动。①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而意动用法则是主语以为或认
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观不一定必然如此。②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般情况不用于意动
(动词本身就无意动用法,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作使动和意动却常见)。
2.要注意词类活用的条件。鉴别一个词是否已活用成另一类词,主要是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前面
有哪些词类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
3.要注意弄清楚一个问题:词类的活用,是说某个词本来属于某一词类,只是入句后临时具有另一词类
的性质,不是说这个词本身就有两个词性。
3.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敏:聪慧
B. 百亩之由,勿夺.其时 夺:夺取
C. 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说明
D. 奚暇治.礼义哉 治:讲求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
择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选“有误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B 项,“百亩之由,勿夺其时”意思是“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夺” ,耽误。
故选 B。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8
A.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B.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苛政猛于.虎也
C. 而.刀刃者无厚 吾尝终日而.思矣
D.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常以.身翼蔽沛公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第一个“为”,介词,替,给;第二个“为”,介词,与“所”一起表被动,被。
B.第一个“于”,介词,从;第二个“于”,介词,表比较,比。
C.第一个“而”,转折连词,可是;第二个“而”,表示修饰的连词。
D.两个“以”都是介词,可译为“用”。
故选 D。
5. 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牛何之. ②反而求之. ③舆薪之.不见 ④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⑤然后驱而之.善 ⑥莫之.能御也
A. ①⑤/②⑥/③/④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⑥/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⑥/④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
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
29
①“之”,动词,到,往;句意:牛要到哪里去呢?
②“之”,代词,第三人称,它;句意:回头再去想它。
③“之”,宾语前置标志词,不译,即“不见舆薪”;句意:看不见整车的柴草。
④“之”,结构助词,的;句意: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
⑤“之”,动词,到,往;句意:然后在诱导他们走向善良的道路。
⑥“之”,第三人称,他;句意:没有人能够抵御他。
①⑤动词,到,往;②⑥代词,第三人称,它、他;③宾语前置标志词;④结构助词,的。
故选 A。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其无礼于晋 敢以.烦执事
B. 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C.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D. 郑既.知亡矣 既.东封郑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以”的用法分别是:介词,因为;介词,拿。
B.“其”的用法分别是:代词,那件事;祈使语气词,还是。
C.“于”的用法分别是:介词,对;介词,在。
D.“既”的用法都是:已经。
30
故选 D。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行李..之往来
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
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A 项,行李:古义指外交使节;今义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B 项,东道主:古义指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今义指请客的主人。
D 项,夫人:古义指那人,此句中代指秦穆公;今义指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
故选 C。
8. 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A.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B. 是寡人之过也
C. 夫晋,何厌之有 D. 敢以烦执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31
例句是判断句。
A.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于君有益”。
B.判断句,“也”表判断语气。
C.宾语前置句,“之”是提宾助词,正常语序是“有何厌”。
D.省略句,“以”后省略“之”。
故选 B。
9. 下列各项对句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夫子说的话,让我的内心产生了伤感。
B.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哪有仁爱的人统治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
C. 奚暇治礼义哉?——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
D.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不服从约束、行为不端的事,没有不做的了。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
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
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A 项,“让我的内心产生了伤感”错误,“戚戚”是心生共鸣的意思。翻译为:夫子说的话,让我心生共
鸣。
故选 A。
【点睛】文言文句翻译首先要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重点字词,如:实
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
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32
10.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春秋时期,一辆兵车,配甲士 3 人,
步卒 72 人,称一乘。
B. 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祭祀在古代是大事。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C. 冠者,成年人,20 岁以上的人。古时女子和男子 20 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童子,少年,均指不到
20 岁的人。
D. 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C 项,“古时女子和男子 20 岁行冠礼”错,应该是“古时男子 20 岁行冠礼”。
11.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孔子提问时,曾皙鼓瑟正近尾声,他“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生动地体现了曾皙洒脱而
又知礼的形象。
B. 曾皙的回答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他的志向,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
C. 曾皙描绘的这幅理想蓝图既符合儒家礼仪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隐含的出世隐居的心态。
D. 听了曾皙的回答,孔子喟然长叹。这喟叹表现了孔子对曾皙志向的赞许,又表现了孔子对那种理想境
界的向往。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
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
落进行比对。
B 项,“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错误,应是“用移情入景,以景抒情”的方法,描绘出了一幅春光明媚、
33
惠风和畅的理想蓝图。
故选 B。
【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
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
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
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
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12. 下列对本段文字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刘邦、项羽的矛盾冲突中,作者选择了樊哙闯帐、面斥项王的情节,通过描写其语言来反映其心情,
描写其神态来刻画其性格。
B. 樊哙不仅勇敢,而且有智谋,他为刘邦的辩护和对项羽的指责,体现了他的智慧。
C. “闯帐”过程中的行为描写以及入帐后“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情态描写,主要表现
了樊哙粗鲁莽撞的性格特点。
D. 项王“按剑而跽”是一种戒备的姿态。他对樊哙的指责无言以对,体现了他不善于随机应变的缺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粗鲁莽撞的性格特点”错,在当时的特定情况下,樊哙的行为只能说是“果敢作为”,不能说“粗鲁
莽撞”。
故选 C。
浙江省瑞安市六中 2020-2021 学年高一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
34
20. 下面的小剧本,改编自莫言所讲的一个故事,请根据情境或提示将剧本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写出来。
【故事】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无意间多算了一位买白菜老人的一毛钱。算完钱,我就
去了学校。放学回家时,我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手里提着一毛钱,然而,母亲并没有骂我,只
是轻轻地对我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剧本】
(菜场,一驼背老头,蹒跚上场)
我:(指着秤)大爷,您看五斤二两,算五斤,三分一斤,正好两毛五。
大爷:(从袋里摸出,细细地数着钱,递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语言。15 字以内)
我:(高兴)谢谢大爷,您走好啊!娘,这钱给你,我上学了。
(哼着小曲上学去,下场)
……
(放学回家,蹦跳着,上场)
我:(欢快)娘,我放学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神态。5 字以内)你怎么哭了?
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动作,语气。10 字以内)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答案】 (1). 孩子,给你两毛五。 (2). (吃惊) (3). (捏着一毛钱,轻轻地)
【解析】
【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
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
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答题时要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还要注
意字数要求。
本题中,第一空,结合上文“您看五斤二两,算五斤,三分一斤,正好两毛五”,推断①处可以填入“孩
子,给你两毛五”之类的内容。
35
第二空,结合下文 “你怎么哭了?”和要求填写“神态。5 字以内”,推断②处应该填入“(吃惊)”之类
的内容。
第三空,主要结合下文“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和要求填写“动作,语气。10 字以内”,推断③处应该
填入“(捏着一毛钱,轻轻地)”之类的内容。最后还要注意字数要求,以及表达的要简洁连贯自然。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
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
源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
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
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会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我的脑海里,油纸伞是江南最美丽也是最遥远的一个梦了。记得儿时,在滴滴答答的雨帘下,我们
撑开油纸伞,一片片烟雨朦胧的天地近在眼前,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________,让人恍然进入梦境。
现在,( ),也只有在以假作真的影视画面里,能模糊地见到它们的赝品。
油纸伞,它于何时何地发明,又是何人所这,现已无从考证,但我想,油纸伞的出现一定是在江南,
被潇潇暮雨氤氳着的江南,很容易使人产生创造的灵感。于是,一把把油纸伞,从江南仄仄的小巷里走出,
伞下的人或是________女子,或是一袭青衫的书生,静静地在雨中沉思、遐想或踌躇彷徨,那么宁静,那
么典雅。
油纸伞不仅脸我走过少年和童年的时光,从尼龙雨衣的出现,它便搁置在每户人家的墙角、厨背而渐
渐地变、破损、直到永远地消失。如今,油纸伞早已被自动伞,折叠伞所取代,它们做工精细,变化无穷,
如五彩的花朵在大街上、小巷里次第开放。虽然我清楚地知道,它们也源于油纸伞的构想,是油纸争的沿
袭,但已缺乏了油纸伞的诗意,因为它们已没有了木质的温润,油纸的芬芳;没有了其张开时的热烈、坦
诚和闭合时的羞涩、__________,已缺失了一个民族的古典情怀。所以,当若诗若梦的油纸伞逝去后,我
们就再也无缘读到一首像《雨巷》那样令人心澄眼热的诗歌和一个像《白蛇传》那样________的故事。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6
A. 接踵而至 眉清目秀 情不自禁 缠绵悱侧
B. 纷至沓来 明眸皓齿 含情脉脉 缠绵悱侧
C. 接踵而至 明眸皓齿 情不自禁 辗转反侧
D. 纷至沓来 眉清目秀 含情脉脉 辗转反侧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
B. 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C. 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
D. 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油纸伞仅陪我走过童年和少年的时光,从尼龙雨衣的出现,它便被搁置在每户人家的墙角厨背而渐渐
地破损、霉变,直到永远地消失。
B. 油纸伞不仅陪我走过童年和少年的时光,从尼龙雨衣的出现,它便被搁置在每户人家的墙角、厨背而
渐渐地破损、霉变,直到永远地消失。
C. 油纸伞仅陪我走过童年和少年的时光,从尼龙雨衣的出现,它便搁置在每户人家的墙角、厨背而渐渐
地破损、霉变,直到永远地消失。
D. 油纸伞仅陪我走过少年和童年的时光,从尼龙雨衣的出现,它便被搁置在每户人家的墙角、厨背而渐
渐地霉变、破损,直到远地消失。
【答案】18. B 19. C 20. A
【解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接踵而至:指一个
37
接一个地来。比喻来的人相继不断或事情不断地发生。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根据语境
是指田园风光在脑海里浮现,应选“纷至沓来”;眉清目秀:形容容貌俊秀。明眸皓齿:明亮的眼睛,洁
白的牙齿。形容女子的美貌。根据语境伞下是一个女子,应选“明眸皓齿”;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
感情。含情脉脉:形容含有情感,默默表露的样子。根据语境是在体现一种羞涩的情感,应选“含情脉脉”;
缠绵悱恻:①形容内心悲苦难以排遣。②形容诗文、音乐等婉转凄切。辗转反侧: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不
能入睡,形容心中有事。根据语境是说艺术作品,应选“缠绵悱恻”。故答案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运用的衔接和连贯的能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
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
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如此题中,根据前文“最遥远
的一个梦了”“现在”,可知应先讲述“梦”,与上文衔接;然后根据后文的“也只有”,确定括号内所
填内容为“只有……还能”的句式。故答案选 C。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
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选项 B,“不仅”与“便”
搭配不当;选项 C,“它……搁置”主谓搭配不当,“雨伞”应是“被搁置”;选项 D,“少年和童年”“霉
变、破损”语序不当。故答案选 A。
【点睛】辨析并修改病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
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常见的病句类型例如,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
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
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是注
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表意不明: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指代不明,划分不明,省略
不明和词义内涵不明。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确;查看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看是否能同
时修饰后面的两个词语。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
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
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