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江省各地
2020-2021 年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专题 I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三中 2020-2021 学年高一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阳、
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
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两者由于
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
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
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
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
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
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
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
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
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
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
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
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
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蹈、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
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归真返璞,羡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
2
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
度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摘编自《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
材料二: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
的。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合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
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
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
夏之辨”一度显得孑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
隋唐,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和,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
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
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坚强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所
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道家的真精种,新儒家的旧途径”。故此,我们
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
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补充,儒家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
教三足鼎立才能站稳立牢。
(摘编自韩秉方《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
材料三: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
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价值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容易出现的形式化倾向。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
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
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
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
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
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
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
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3
(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14.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儒、道长期共存,形成纵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的思想流派,是因为其在发展进程中,互相竞争,互相
吸收。
B. 法、阴阳、名三家后来灭绝,是因其基本思想被儒、道吸收,而他们本身却不吸收儒、道思想。
C. 儒、道两家主张虽然各有偏重,多有不同,但是都讲“合而不同”,都讲和则生万物。
D. 殷周之际出现的人文转向和人道主义决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
1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它关注社会现实;而道家则不同,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B. 如果中华原创文化缺少包容性,不能让佛教中国化,就可能没有儒、道、佛合一。
C. 我们一般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其实,这是有重大偏颇的。
D. 材料三第一段运用设问提出论点,指出复兴中国梦需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16. 材料一中说儒道两家“处处相反”,以下不属于其“处处相反”依据的一项是( )
A. 儒家的人生观是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
人生;道家的人生观是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B. 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是院士的气质与
风度。
C. 儒家崇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从容中道,主张凡事要合理、合时、合情;道家崇尚质朴无华、超然
自得、少私寡欲,主张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
D. 儒家致力于构建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体系;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
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
【答案】14. A 15. C 16. B
4
【解析】
【分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它们本身却不吸收儒、道思想”错,文中没有提到法、阴阳、名三家是否吸收儒、道思想。
C.“都讲‘合而不同’,都讲和则生万物”错误,“合而不同”是孔子的观点,属于儒家,道家讲和则生
万物。
D.“决定了”错,殷周之际出现的重要的人文转向规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对儒、
道两家思想影响很大。
故选 A。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我们一般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错,原文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
一不可。有人只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这是有重大偏颇的。
故选 C。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忠良的气质与风度”与“院士的气质与风度”只能是指不同类型的人,不能说是相反的,因此不属于
儒道两家“处处相反”的依据。
故选 B。
浙江省嘉兴市五中 2020-2021 学年高一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5
材料一: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
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
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两者由于
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
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
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
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
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
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
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
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
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
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
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
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
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
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归真返璞,羡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
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
度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摘编自《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
材料二:
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儒家
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和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
6
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
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孑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
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合,三教合
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
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坚强的“胃”,
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
髓是“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
种把“国学”只看做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
补充,儒家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站稳立牢。
(摘编自韩秉方《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
材料三: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对传统文
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容易出现的形式化倾向。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
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
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
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
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
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
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辩,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
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13.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儒、道长期共存,形成纵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的思想流派,是因为其在发展进程中,互相竞争,互相
7
吸收。
B. 法、阴阳、名三家后来灭绝,是因其基本思想被儒、道吸收,而它们本身却不吸收儒、道思想。
C. 儒、道两家主张虽然各有偏重,多有不同,但是都讲“和而不同”,都讲和则生万物。
D. 殷周之际出现的人文转向和人道主义决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
14.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它关注社会现实;而道家则不同,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B. 如果中华原创文化缺少包容性,不能让佛教中国化,就可能没有儒、道、佛合一。
C. 我们一般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其实,这是有重大偏颇的。
D. 材料三第一段运用设问提岀论点,指出复兴中国梦需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15. 材料一中说儒道两家“处处相反”,以下不属于其“处处相反”依据的一项是( )
A. 儒家的人生观是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
人生;道家的人生观是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B. 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是院士的气质与
风度。
C. 儒家崇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从容中道,主张凡事要合理、合时、合情;道家崇尚质朴无华、超然
自得、少私寡欲,主张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
D. 儒家致力于构建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体系;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
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
16.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13. A 14. C 15. B
16. ①引证法。如文章引用了名句、诗文等,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②例证法。
如文章阐述汉代及隋唐佛教的情况,为儒学、道学是开放性的这一观点提供了例证。③比喻论证。如文章
把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比喻成“胃”,形象地论述了它们的博大的包容性。
8
【解析】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它们本身却不吸收儒、道思想”错,文中没有提到法、阴阳、名三家是否吸收儒、道思想。
C.“都讲‘合而不同’,都讲和则生万物”错误,“合而不同”是孔子的观点,属于儒家,道家讲和则生
万物。
D.“决定了”错,殷周之际出现的重要的人文转向规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对儒、
道两家思想影响很大。
故选 A。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我们一般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错,原文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
一不可。有人只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 ,这是有重大偏颇的。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忠良的气质与风度”与“院士的气质与风度”只能是指不同类型的人,不能说是相反的,因此不属于
儒道两家“处处相反”的依据。
9
故选 B。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方法的能力。
“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和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
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
途径’”这是引证法,文章多处引用了名句诗文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孑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
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合,三教
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文章列举了道教的传入与发展的情况,这是例证法。
“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坚强的‘胃’,能把域外文
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文章论证儒家道教学说的包容性,运用了比喻论证,使论证形象
而生动。
浙江省瑞安市六中 2020-2021 学年高一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馅饼记俗
①在北方,馅饼是一种家常小吃。那年我从南方初到北方,是馅饼留给我关于北方最初的印象。腊月
凝冰,凛冽的风无孔不入,夜间街边行走,不免惶乱。恰好路旁一家小馆,灯火依稀,掀开沉重的棉布帘,
扑面而来的是冒着油烟的一股热气。但见平底锅里满是热腾腾的冒着油星的馅饼。牛肉大葱,韭菜鸡蛋,
皮薄多汁,厚如门钉。外面是天寒地冻,屋里却是春风暖意。刚出锅的馅饼几乎飞溅着油星被端上小桌,
就着吃的,可能是一碗炒肝或是一小碗二锅头,呼噜呼噜地几口下去,满身冒汗,寒意顿消,一身暖洋洋。
这经历,是我在南方所不曾有的——平易,寻常,有点儿粗放,却展示着一种随意和散淡,充盈着人情味。
②我在京城定居数十年,一个地道的南方人慢慢地适应了北方的饮食习惯。北京人津津乐道的那些名
小吃,灌肠、炒肝、卤煮、大烧饼以及茄丁打卤面,乃至砂锅居的招牌菜砂锅白肉,等等,总带着一股大
大咧咧的“做派”。至于许多人引为“经典”的艾窝窝、驴打滚等,也无不带着胡同深处的民间土气。在
北方市井,吃食是和劳作后的恢复体能相关的,几乎与所谓的优雅无关。我这里说到的馅饼,是京城引车
10
卖浆者流的日常,是一道充满世俗情调的民间风景。
③开头我说了馅饼给我热腾腾的民间暖意,是寒冷的北方留给我的美好记忆。记得也是好久以前,一
位来自天津的朋友来看我,我俩一时高兴,决心从北大骑车去十三陵,午后出发,来到昌平城,天黑下来,
找不到路,又累又饿,也是路边的一家馅饼店“救”了我们。类似的记忆还有卤煮。那年在天桥看演出,
也是夜晩,从西郊乘有轨电车赶到剧场,还早,肚子饿了,昏黄的电石灯下,厚达一尺有余的墩板,摊主
从冒着热气的汤锅里捞出大肠和肺头,咔嚓几刀下去,加汤汁,垫底的是几块浸润的火烧。寒风中囫囵吞
下,那飘忽的火苗,那冒着热气的汤碗,竟有种难言的温暖。
④时过境迁,京城一天天地变高变大,变得越来越时尚了。它甚至让初到的美国人惊呼:这不就是纽
约吗?北京周边不断“摊大饼”,连我这样的老北京也找不到北了。别说是我馋的想吃一盘北京地道的焦
溜肉片无处可寻,就连当年夜间路边摊子上冒着油星的馅饼,也是茫然不见!
⑤前些年牛汉先生住进了小汤山的太阳城公寓,朋友们去拜望他。老爷子请大家到老年食堂用餐,点
的是城里难得一见的馅饼。馅饼端上桌时,大家都齐声叫好。在如今的北京,这道普通的小吃已是罕见之
物,众人不免有如对故人之感。再则,这里的馅饼的确做得好。五花肉馅,肥瘦适当;大葱粗如萝卜,来
自山东寿光;大馅薄皮,外焦里润,足有近寸厚度。牛汉先生的饭局,只是简单的几样菜,主食就是一盘
刚出锅的馅饼,外加一道北京传统的酸辣汤,均是价廉物美之物。
⑥这里的馅饼引诱了我们,我们有点沉迷。我带领几位博士生开始频繁地光顾。更多的时候不是为看
老诗人,而是专访这里的馅饼。久而久之,到太阳城吃馅饼成了一种不定期的师生聚会缘由,我们谑称之
为“太阳城馅饼会”。
⑦面对着京城里的滔滔红尘,遍地风雅,人们的餐桌从胡同深处纷纷转移到摩天高楼,转移的结果是
北京原先的风味顿然消失在时尚之中。那些豪华的食肆,标榜的是什么“满汉全席”,“红楼宴”,“三
国宴”。商家们竞相出招,一会儿是香辣蟹,一会儿是红焖羊肉,变着花样招引食客。中关村一带白领们
的味蕾,被这些追逐时髦的商家弄坏了,他们逐渐远离了来自乡土的本色吃食。面对如此世风,我们突发
奇想,决定把事情做大——举行定期的“馅饼大赛”,以正“颓风”!
⑧当然,大赛的参与者都是我们这个小小的圈子中人,他们大都与北大或中关村有关,属于学界中人,
教授或者博士等等,亦即大体属于“中关村白领”阶层的人。大赛是一件盛事,女士们此日都是盛装出席,
一人一件长款旗袍,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男士为了参赛,也都敬畏规矩,嗜酒者不敢再沾点滴。
⑨一年一场的赛事,接连举行了七八届,声名远播,闻风报名者不乏北大前校长之类的学界俊彦。燕
11
园、中关村一带,大学及研究院所林立,也是所谓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高端去所,好奇者未
免疑惑,如此大雅之地,怎容得俗人俗事这般撒野!答案是,为了“正风俗,知得失”,为了让味觉回到
民间的正常,这岂非大雅之举?
⑩写作此文,胸间不时浮现《论语·侍坐章》的情景,忆及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不觉神往。
夫子的赞辞鼓舞了我。学人志趣心事,有事关天下兴亡的,也有这样浪漫潇洒的,他的赞辞建立于人生的
彻悟中,是深不可究的。写成此文,沉吟甚久,篇名拟为“馅饼记雅”,询之“杂家”高远东。远东不假
思索,决然曰:还是“俗”好,更切本意。文遂成。
(取材于谢冕的同名散文)
1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就着馅饼吃的食物通常是炒肝、二锅头、酸辣汤等,表明了馅饼平民化的“身份”。
B. 初到北方时和旅途劳累中的两次“吃馅饼”的经历都给作者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
C. 京城越来越时尚,商家在菜品上花样频出,一些人逐渐远离了来自乡土的本色吃食。
D. “馅饼大赛”声名远播,报名者络绎不绝,已实现“让味觉回到民间”的目标。
12. 文章第⑩段作者忆及孔子对曾晳之志的赞叹,认为“夫子的赞辞鼓舞了我”。
①请将《论语·侍坐》章中的曾皙之志补充完整: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
②作者说“夫子的赞辞鼓舞了我”,请具体说说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13. 作者一开始为什么把本文拟名为“馅饼记雅”?后来又为什么听从建议改为“馅饼记俗”?请结合
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11. D 12. ①浴乎沂 风乎舞雩
②夫子赞赏曾皙之“志”,因为其体现了“浪漫潇洒”的学人志趣心事(“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
或是描绘了太平治世的和谐图景,或是描绘了“上已祓除”“雩祭”等外在规矩与人的内心追求和谐统一
的状态,作者感觉到与自己主张举行“馅饼大赛”,追求“让味觉回到民间的正常”有类似之处也是从日
常俗物中寻找雅趣/与生活息息相关,而孔子是圣人,他的赞辞建立于人生的彻悟中,与圣人追求相同是对
12
作者的莫大肯定。
13. ①“馅饼”虽是寻常的世俗食物,但作者和他的学生、朋友在大学及研究院所林立的燕园、中关村这
样的“雅地”举行“馅饼大赛”,参与者大多是文雅的学界中之人,他们“盛装出席”、敬畏规矩,颇有
雅兴,大赛寄托着“正风俗,知得失”的大雅追求。②“俗”与馅饼本身家常、世俗/民间的特点相符:“俗”
更切本意,作者“正风俗”的目的是“让味觉回到民间的正常”。
【解析】
【分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
D.“已实现‘让味觉回到民间正常’的目标”无中生有,结合原文“接连举行了七八届,声名远播”,只
是说馅饼大赛影响力很大了。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和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内涵的能力。
第一问,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写错
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是《论语》侍坐章中的内容,比较简单,需要注意“沂”、“舞雩”的
写法。
第二问,作者说“夫子的赞辞鼓舞了我”,要求具体说说如何理解这句话。首先要理解孔子的赞辞的意思,
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的意思是委婉地表达了他的理想,一个风清俗美、和平宁静的社会环境,展
现了隐士的生活景象,也表达了孔子以礼乐治国的崇高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淡泊宁静的心态。说“夫
子的赞辞鼓舞了我”,是因为作者感到自己主张举行“馅饼大赛”,追求“让味觉回到民间的正常”,与
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从日常俗物中寻找雅趣,,虽然出发点不同,作者这种建立在人生的彻悟中的感触与
圣人追求相同,作者感到莫大的肯定。
【13 题详解】
13
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标题作用的理解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必须对全文有整体的把握,把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抓住本质,进行概括。本题要求,
简要分析作者一开始为什么把本文拟名为“馅饼记雅”,后来又为什么听从建议改为“馅饼记俗”。首先
回答“雅”的内涵,其次回答“俗”的妙处。
从“馅饼记雅”角度理解,主要是“馅饼”虽是寻常的世俗食物,但一方面参与人员雅,作者和他的学生、
朋友大都是“中关村白领”阶层的人,参与者大多是文雅的学界中之人;二是地方雅,是在在大学及研究
院所林立的燕园、中关村这样的“雅地”举行;三是兴致雅,他们“盛装出席”、敬畏规矩,颇有雅兴;
四是主旨雅,大赛寄托着“正风俗,知得失”的大雅追求。
从“馅饼记俗”的角度理解,一个是与“馅饼”的特点有关,馅饼本身就是家常的、世俗的、民间的食物;
从写作意图上,“俗”更切本意,作者“正风俗”的目的是“让味觉回到民间的正常”。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场口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
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
爱,奚足以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延伸表达而已。不过,在
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这种差
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
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
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不过
他并不主张对动物的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他说:“圣王
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
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14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
材料二: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
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
形成已有 45 亿年,产生生命已有 42 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 300 万年,这是科学事实。地球可以没有
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
学事实。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并把握两个所指:
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为人类馈赠了居所与养分。自然是人
类的根,是人类的源。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
其二,自然界的演化出现了异化,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人类,自从有了人类,地球史便进入“人
类纪”,即由人类主导的地质年代。随着文明的发展,今天作为自然界之产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已有
能力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毁灭,而且人类的所作所为正在毁灭地球和自己,生态危机已经使地球和人类面临
劫难。地球要延续,人类要延续,这是文明的思维。地球能否延续,人类能否延续,这是文明的忧患。总
之,人类搭乘着地球之舟漂浮在无垠的星际海洋,与地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类
与地球命运与共,何去何从,全靠人类自己。
其实,从更宏阔的视野上看,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于地球上的自然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
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
湖草都是生命共同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反过来又是生命的产物。地球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称其为地球
——一颗绿色的星球,一颗向太阳开放、从太阳获得源源不断能量补充的星球,否则就会像太阳系其他星
球一样是毫无生息的死球。
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一旦丧失,生物圈这一生命共同体就会崩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会瓦解。地球自然万物作
为生命共同体或生物共生体系的良性运转,是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摘编自刘湘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
材料三:
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怨天尤人”,把环境危机的原因归咎于自然界本身。但是,近年来,
15
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非科学活动,是人类无
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的必然结果。人类出于自己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一方面,
将自然界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资单,任意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则错误地把自然界当
作“垃圾桶”,肆意弃置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品。到头来,人类意欲征服自然,却反遭自然界的惩罚。究
其根源,就在于未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已经发挥到了顶点,而是意味着人类并没有解决好能动
性与受动性的关系。其实,真正自觉的能动性的发挥,应当以对受动性的认识为约束条件,能动性本身也
应表现为两个方面:在认识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如果后者不以前
者为基础,能动性就可能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盲目性的意向活动。要调整好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人
类就得不断推进自己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了解。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念,把人们引向了对自然
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上。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
胀,这种“能动性”无疑会祸及自身。恩格斯在总结了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经验与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
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们
不能只注重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
一。
总之,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几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作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有
着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卫美云《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辨析》)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秦儒家崇尚仁爱,主要表现在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博爱之情,而对于动物,他们认为爱人甚于爱
物,是有差别的。
B. 人类离不开地球的哺育,地球更离不开人类的力量支持,二者互为依赖,互为支持,才有了今天生机勃
勃的地球生命。
C. 作为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人类不仅负有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责任,还必须具有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能力。
D. 材料三中“能动性”主要指人类的主观意向和活动,如“杀伐以时”“善待地球”“掠夺和浪费自然资
16
源”等都属此类。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荀子看来,人类有智慧和道义,有超出动物的道德水平,因此人利用动物、杀伐捕猎是有其天然的合
理性的。
B. 人类创造了文明,文明的力量使得人类似乎拥有了对地球的生杀予夺权,但地球的毁灭必定带来人类的
毁灭,两者命运与共。
C. 材料二中的“生命共同体”,是指人与自然的一切生命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与材料一中先秦儒
家的观点有所不同。
D. 材料一中多处引用古人古籍中的话,材料二中列举了一组数字,这些内容都为观点的论证提供了有力的
材料支撑。
3. 同一话题往往有不同的论述角度,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论述角度上有何不同。
【答案】1. D 2. C
3. 材料二,立足科学事实,围绕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辩证关系,从正面展开论述。材料三,立足人
类未能摆正与自然的关系而导致危机这一角度,从反面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A.理解概念有误,文中“差等之爱”指对人的爱也有亲疏之别,并非 “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B.夸大人类对地球的作用,错在“更离不开人类的力量支持”这个地方,主要是“更”字的使用导致错误。
原文“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说明对地球而言,“人类的力量支持”绝非必要。
C.曲解文意,“作为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表述,对人类的界定错误。从材料三最后一句话可知:总
之,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几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做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有着密切
17
关系的。言下之意,人类自以为是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点是错误的。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 “这与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观点有所不同”错误,事实上,二者是相同的。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观点是
人与动物的关系应和谐仁爱,其“尽物之性”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是尊重了动物与人是有机整体
的存在关系。这与材料二所倡导的“生命共同体”是一致的。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角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材料二,首句是“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
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即材料二的中心论点是
“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从“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
所以,材料三的论证角度是:立足点是“科学事实”,围绕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辩证关系从正面展
开论述的。
材料三,第一段的最后一句“人类意欲征服自然,却反遭自然界的惩罚。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摆正人与自
然的关系”,这是从反面来说的,正是由于人类肆意地破坏,遭到了自然界的惩罚,并指出根源就是没有
摆正关系,自以为是主宰和统治者。所以,材料三的论证角度是:立足人类未能摆正与自然的关系而导致
危机这一角度,从反面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
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学经典之一,其中所传达和培育的人文精神、智慧、气度、神韵,
已经融入我们民族的灵魂,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红楼梦》及其伴生的红楼文化,更是成为被广泛
18
讨论和使用的文化元素,国家外交到百姓生活,从学术研究到普及型阅读,几乎随处都能看到《红楼梦》
的身影。
人们常说《红楼梦》是中华文化的百科全书,可以联类无穷;或者如当代作家王蒙所说:“《红楼梦》
是经验的结晶。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无所不备。”的确,《红楼梦》
不仅是绵延几千年中华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同时又开启了现代小说的先河。但“红学”一诞生,就具有超
越文学经验的学科性质。“红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的门类,文学经验是基础,多学科研究不能偏离此宗。
一门学科成为显学,往往是跨越了雅俗,超越了时代,成为新的知识与文化的生长点。“红学”有历史学、
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民族学、美学、艺术学、园林学等的研究板块,有作者研究的板块、文本研究
的板块、读者反映(审美接受)研究的板块,因此它的开放性是学科自身的要求和必然,也必须随着时代
的发展而发展。《红楼梦》既然有“百科全书”之誉,有“千门万户”之喻,那么排斥其他学科的研究,
排斥其他方法的使用,不承认其他学科研究的成果,显然是不明智的。
在新时代的条件下,《红楼梦》及红学也已成为一种文化资源。经典离不开时代,离不开社会,也离
不开民众。《红楼梦》作为一种文学资源的意义,在今天,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同。《红楼梦》作为文化创
意之源,已经深刻地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红楼梦》为内容的文化创意活动和文化创意产业,成
功的例子有河北正定县的荣国府及宁荣街、北京恭王府、北京大观园等。这些地方而今已经成为享誉海内
外的著名文化旅游胜地,也成为推动《红楼梦》当代传播的文化基地。在丰富当今的文化建设上,《红楼
梦》率先垂范,比如建造大观园、修建曹雪芹主题公园或纪念馆、弘扬红楼美食、创造红楼绘画等。
《红楼梦》作为文化创意资源,需要找到正确的结合点。但有许多与《红楼梦》相关的项目仍存在着
缺乏学术支撑的问题,找不到正确的切入口和契合点,在错误的前提下和认识基础上展开地域文化建设,
存在着沙上建塔、难以长久发展、难以突破地域限制的问题。目前,我国的文化小镇建设正在大规模有声
有色地展开,文学经典《红楼梦》也成为创意之源。这里要严防以《红楼梦》为文化内容的所谓特色文化
小镇建设,缺乏真正的美学意蕴,出现庸俗化和泛滥化的倾向,互相重复。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和创造,唯有创造力才能激活传统资源,洋溢在《红楼梦》文学精神中的也正
是创新和创造精神。创意为先的红楼文化的终极目标,与《红楼梦》的宗旨是一致的,最终会归结到对文
化创造力的认识、研究、继承上,归结到对新的文化经典的呼唤和创造上,归结到对民族文化复兴能力的
呼唤上。
(摘编自孙伟科《〈红楼梦〉成为文化创意的重要资源》)
19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经典《红楼梦》对于培育民族的人文精神、智慧、气度、神韵具有重大意义。
B. “红学”具有开放性,要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这是《红楼梦》自身的要求和必然。
C. 河北、北京等地将《红楼梦》中的一些元素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D. 红楼文化的创意活动要有创新和创造精神,否则,《红楼梦》中的资源难以被激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指出了《红楼梦》及其伴生的红楼文化被广泛运用,为后面的论述张本。
B. 文章主要从“红学”研究、红楼文化资源创意运用状况及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论述。
C. 文章论证“红学”的研究要立足于文学经验这个观点时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D. 文章在论述中提到了《红楼梦》作为文化创意资源时的一些不良问题,有现实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只是一部文学经典,而红楼文化是一种文化资源,它们既适用于学术研究,也适用于百姓生
活和国家外交。
B. “红学”以文学经验为基础,又超越了文学经验,一般情况下,“红学”超越了时代,是新知识与新文
化的生长点。
C. 我国的文化小镇建设虽然正在有声有色地展开,但缺乏真正的美学意蕴,出现了庸俗化和泛滥化的倾向,
互相重复。
D. 各地只有将中华文化百科全书《红楼梦》作为文化创意之源,解决其中的各种问题,才能做好地域文化
建设。
【答案】1. B 2. C 3. B
【解析】
【1 题详解】
20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
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 项, “这是《红楼梦》自身的要求和必然”错误,根据文中“因此它的开放性是学科自身的要求和必
然”的信息可知,这里的“学科自身”不是指《红楼梦》本身,而是“红学”这门学科自身,《红楼梦》
并不等同于“红学”,对象有误。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
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C 项,“文章论证‘红学’的研究要立足于文学经验这个观点时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错误,从文
中来看,文章主要在第二段论证“红学”研究要立足于文学经验这个观点,但第二段并没有运用举例论证
的方法来论证,而主要是道理论证。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
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
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
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 项,“《红楼梦》只是一部文学经典,而红楼文化是一种文化资源”错误,文中说的是“在新时代的条
件下,《红楼梦》及红学也已成为一种文化资源”,可见《红楼梦》在新时代条件下也成为文化资源。
C 项,“但缺乏真正的美学意蕴,出现了庸俗化和泛滥化的倾向,互相重复”说法错误,原文是“要严防
以《红楼梦》为文化内容的所谓特色文化小镇建设,缺乏真正的美学意蕴,出现庸俗化和泛滥化的倾向,
互相重复”,文中说的是“要严防……”。
21
D 项,“各地只有将中华文化百科全书《红楼梦》作为文化创意之源,解决其中的各种问题,才能做好地
域文化建设”错误,“只有……才……”说法绝对,文化创意并非只能依靠《红楼梦》,还有其他途经。
故选 B。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新诗与旧诗,是中国诗坛的两朵鲜花,两者相互关联、不可割裂,本应并肩携手,共创中国诗歌的辉
煌前程,但可惜两者间似乎一直存在深沟高垒,不由得令人感慨万端。
诗歌作为一门艺术,当然有新旧之别。但新旧之分仅是从时间、内容与形式上作出的区分,并不代表
质量、成就的高低之别。新的作品好,旧的作品未必不佳,有许多艺术形式与艺术品,所历年代越久,价
值反倒越高。艺术不是时装,不能以追新逐奇来掩饰内中的空虚。简单的线性进化思想并不足以概括艺术
的发展。艺术作用于人类的灵魂,因此触动心弦、深入人心才是它的价值所在。唯有将人类的体验深化、
升华,清晰准确地予以美的表达,给人以无穷启迪的艺术,才永远是新的、伟大的、不朽的艺术。
新诗旧诗皆是诗。古诗中有不少宣扬封建落后思想的作品,这是需要我们加以摒弃的,但另一方面,
它又有许多风清骨峻、思精韵美的流芳之作,有许多感时忧国、魂牵中华的灿烂篇章,怎么能将其一笔勾
销而全盘否定呢?如果以相同的标准来衡量新诗,同样不也是精品稀少,而多有应时应景、歌功颂德、肤
浅跟风之作吗?
若说诗歌是人类文化的无价珍宝,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那么这珍宝和明珠是由旧诗新诗共同组成的。
倘若说中国曾是诗的国度,那么这诗指的主要是旧诗而非新诗。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近百年来,旧诗被
放逐得太久,被不加分析地排斥得太厉害,已到了该重新认识它的时候。
新诗与旧诗需要结盟。新旧诗相互以自己的意趣与标准去评价不同的东西,不是致力于求同存异、互
相学习,而是希望以己驭人,让别人来归顺自己,这都是不可取的。诗歌的天地大得很,与其独演独舞,
何如联手共舞?新诗旧诗合手联盟,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大于二,大于三。
从实际来说,只需将现今散落在民间的旧诗词组织、刊物吸引、纳入到文联、作协和诗歌学会,给予
他们同等的政治待遇、经济资助,帮助他们更好地存活成长,就可以大大增强诗歌的创作力量。同时,积
极开展相互间的沟通、交流和深度对话,在交流中不断消除分歧,扩大融通。总之,对新诗旧诗需要一视
同仁,不能怀抱歧视与偏见而区别对待。
22
新诗旧诗要互相学习,具体来说,新诗可以向旧诗学习其严谨、简洁、精炼,学习其重音韵、重意境,
音调铿锵,朗朗上口,易记易流传。旧诗可以向新诗学习其自由无拘、求新求变、永不满足、永远探索的
精神。新诗旧诗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只要能打消人为芥蒂,相互学习,博采众长,一定能接续
《诗经》传统,彰显汉语音、形、义的内部特质和精妙关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诗歌审美言志、表情达意
的深刻内涵,推动中国诗歌进一步的发展。
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想要让旧诗词重新振兴,与新诗一道发展,除了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外,每个
写诗爱诗和关注诗歌命运的人都应尽己之力,献计献策,去接续文脉,创造佳构。最根本的是要写出音韵
铿锵、神足意满、打动人心,能传之久远的诗来,“让金子般的诗句出现”,就一定能迎来诗歌繁荣昌盛
的美好明天。
1. 下列对“新诗与旧诗的关系及现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诗与旧诗本应该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两者相互关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B. 新诗与旧诗有着本质的联系,但近百年我国来注重发展新诗,对旧诗不加分析地排斥。
C. 新诗、旧诗同属诗歌艺术,二者只有内容、形式的新旧区别,没有质量、成就的高低。
D. 新诗、旧诗在当今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彼此想以己驭人,衡量标准不一。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新诗旧诗本应互相学习,共同发展,但二者之间似乎一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B. 诗歌作为一门艺术,它的价值就在于能触动人的灵魂、深入人心。所以新诗不必注重形式和内容,发扬
其自由无拘、求新求变、永远探索的精神即可。
C. 旧诗要想在新时代有所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写出有思想内涵、能触动心弦、符合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
作品。
D. 新诗旧诗是中国诗坛的两朵鲜花,可惜二者现在没有一道发展,令人感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旧诗中有部分作品思想内容不健康,宣扬封建落后思想,这些都需要摒弃。而新诗需要学习旧
诗的严谨、简洁、精炼、重音韵、重意境、音调铿锵等特点。
23
B. 作者认为旧诗才是人类文化的珍宝,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因此在写作新诗时勿忘继承本民族优秀的文化
传统,重视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取向。
C. 诗歌的发展天地大的很,新诗与旧诗应该“共舞”,对此作者满怀期待,希望彼此之间能求同存异,互
相学习。
D. 对于新诗与旧诗的结盟,目前具体的措施是要把民间诗词组织等人员纳入正式机构内,提高他们的待遇,
积极开展沟通交流和深度对话等活动。
【答案】1. C 2. B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二者只有内容、形式的新旧区别”说法绝对化。原文是“但新旧之分仅是从时间、内容与形式上作
出的区分,并不代表质量、成就的高低之别”,所在选项中“二者只有内容、形式的新旧区别”,缺少了
“时间”这一限制词。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新诗不必注重形式和内容,发扬其自由无拘、求新求变、永远探索的精神即可”曲解文意。原文的
表述是“旧诗可以向新诗学习其自由无拘、求新求变、永不满足、永远探索的精神”,所以选项中“新诗
不必注重形式和内容,发扬它的自由无拘、求新求变、充满探索精神就可以了”,偏离原文意思,且不合
逻辑。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24
B.“作者认为旧诗才是人类文化的珍宝,文学皇冠上的明珠”以偏概全;“重视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取
向”错误。原文的表述是“那么这珍宝和明珠是由旧诗、新诗共同组成的”,所以选项中“旧诗才是人类
文化的珍宝,文学皇冠上的明珠”说法片面,缺少了“新诗”。“重视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取向”也是无
中生有。原文只是说“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近百年来,旧诗被放逐得太久,被不加分析地排斥得太厉害,
已到了该重新认识它的时候”。
故选 B。
浙江省山河联盟学校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①乡愁之“乡”是一个具有特定指向性的区域地理概念,因此乡愁之“愁”不是无缘之愁,而是有根
之愁。乡愁是基于特定的地理位置产生的,其承载着主体浓烈的情感记忆,蕴含着主体对地理故乡的精神
皈依。乡愁中的“乡”是对乡愁主体生活过的故乡的地理泛称,是乡愁地点的代名词。
②乡愁的“愁”一方面指主体对故乡的记忆和怀念情感,另一方面指一种对故乡的情感文化,包含强
烈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感。乡愁的本质是个体关于情感认同的记忆,是个体在不同成长阶段超越地域、
空间等客观现实条件的不断反思和感怀。
③乡愁的物质载体包括自然和田园景观、乡村公共空间、日常生产生活场景、农特产品等。这些承载
和唤起主体情感的物质载体富有生动的内容情节和情怀,与主体过去的日常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因此即使
主体离开故乡多年依然能对其产生情感驱动,慰藉游子的思乡、精神失重等情绪。
④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愁社会价值,本质上就是从情感的角度引导社会各项资源向乡村倾斜,乡愁价
值功能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在社会发展过渡中起着“纽带”和“导航”的重要作用。乡愁价值通过发挥积
极的导向作用,理性疏导乡愁发生主体与社会发展间的矛盾,推进个体与社会的追求统一,进一步推动社
会和谐稳定和高质量发展。
⑤乡村作为乡愁载体是最值得利用和发掘的宝贵资源和财富,这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关于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政策不谋而合。乡愁生态价值的本质就是,以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作为核心,
25
坚持“用生态留住乡愁,用乡愁留住生态”的发展原则,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通过引导作用使主体加深对
故乡生态文明的认识,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平衡现代化建设和生态环境间的矛盾。
(摘编自马蕾《乡愁价值的激活: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愁理论价值研究》)
材料二:“乡愁”所表达的更多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人们过年回乡骤然感觉到年味逐渐消失,
富有传统内涵的农村习俗也淡出农民的生活。与之相反的是大面积被搁置的土地的荒凉。中国作为一个农
业大国,乡村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文化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我国重
要的本土文化。尽管受着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乡村文化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乡村文明的价值包括载体性文化价值、主体性需求价值和客体性生产价值,它的载体性文化价值可以团结
乡村振兴的多元主体力量。无论是有形的乡村文明还是无形的乡村文明,都是人民创造出来的,而且反映
了人民的利益、价值和诉求。比如说,乡村的村容村貌、物质设施等有形文明是乡村人民遵循共识所建立
起来的。正因如此,乡村的村规民约、风俗习惯等无形文明也是乡村人民约定俗成的。这些文明都是人民
共同建立的,因此,它们是乡村人民共同利益的反映和价值标准的集中体现。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乡愁”
情怀如此浓郁了。对“乡愁”,我们应意识到乡村在现代化浪潮中是无法被替代的,尽管城市化在不断地
冲击着乡村的发展,但我认为这正是乡村振兴的存在意义。
(摘编自钟晨《“乡愁”下的乡土情怀与乡村价值思考》)
材料三:
①乡愁包括乡“愁”和“乡”愁,前者凸显“愁”的语义,将焦点指向了关乎故乡的现实问题;后者
凸显“乡”的语义,落脚于故乡的范畴问题。对于新型城镇化而言,解决了乡“愁”和“乡”愁的问题,
也就真正实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包含了现实中“望不见山、看不见水”的乡愁话语语境,“山”“水”成
为环境资源元素的隐喻而与乡愁直接关联,这种预设使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话语构建首先关联了生态文明
建设问题。
(摘编自谭晖《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话语构建》)
1. 下列对材料中“乡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愁之“乡”是一个地理概念,指向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是乡愁主体的精神所皈依的故乡范畴。
26
B. 乡愁之“愁”是一种情感记忆,指向了故乡的现实问题,包含对故乡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感。
C. 乡愁的本质是个体关于情感认同的记忆,是个体在不同成长阶段就固定地理区域的不断反思和感怀。
D. 乡愁常附着在与主体曾经的日常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自然田园景观、乡村公共空间、日常生产生活场景
等的上面。
2. 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乡愁的生态价值进行积极引导,让人们更多的关注乡村的生态建设,能加快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对
解决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有益。
B. 乡村的村容村貌、物质设施等有形文明和乡村的村规民约、风俗习惯等无形文明都是人民创造出来的,
都反映了人民的利益、价值和诉求。
C. “乡愁”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所以尽管人们每年都想尽办法回家过年,但作为物质载体的乡村
土地却仍然被大面积搁置荒凉。
D. 乡愁具有普适的范畴,这意味着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话语构建与国家全面开放的格局有了相融的匹配度。
3. 下列诗句能表现出材料一第③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管。
B.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C.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 “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请结合材料,从“乡愁”视角就“美丽乡
村”建设向有关部门提出三条建议。
【答案】1. C 2. C 3. B
4. ①挖掘乡愁的生态价值,推进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的矛盾;②利用乡愁的社
会价值,从情感的角度引导社会各项资源向乡村倾斜;③“乡愁”所表达的更多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
失,可以由此引导和加强村规民约等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④将乡愁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联系起来,利用乡
27
愁的普适性范畴,推动人们的身份认同和精神同构,实现美丽乡村的共建共享。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C. “就固定地理区域”错误。材料一中对“乡愁的本质”是这样表述的:乡愁的本质是“个体在不同成长
阶段超越地域、空间等客观现实条件的不断反思和感怀”。所以,材料一中说的是“超越地域、空间等客
观现实条件的”,而选项说是“就固定地理区域的”。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尽管人们每年都想尽办法回家过年,但作为物质载体的乡村土地却仍然被大面积搁置荒凉”错误。原
文是“人们过年回乡骤然感觉到年味逐渐消失,富有传统内涵的农村习俗也淡出农民的生活。与之相反的
是大面积被搁置的土地的荒凉”,二者之前没有因果关系。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这段讲的是乡愁的物质载体包括自然和田园景观、乡村公共空间、日常生产生活场景、农特产品等。
B 项说的是故乡窗前的梅花,属于乡愁的物质载体中的自然景观。A 的家书,C 的酒和 D 的明月都不属于
乡愁的物质载体的范畴。
故选 B。
【4 题详解】
2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后面提到了乡愁的社会价值,文章说“乡愁生态价值的本质就是,以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作为核
心,坚持‘用生态留住乡愁,用乡愁留住生态’的发展原则,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通过引导作用使主体加
深对故乡生态文明的认识,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平衡现代化建设和生态环境间的矛盾”,由此可见,
“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挖掘乡愁的生态价值,推进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材料一中还说到如何利用乡愁的社会价值,“本质上就是从情感的角度引导社会各项资源向乡村倾
斜”“理性疏导乡愁发生主体与社会发展间的矛盾,推进个体与社会的追求统一,进一步推动社会和谐稳
定和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美丽乡村”建设可以利用乡愁的社会价值,从情感的角度引导社会各项
资源向乡村倾斜;
材料二中谈到乡村精神层面的问题,“‘乡愁’所表达的更多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人们过年回乡
骤然感觉到年味逐渐消失,富有传统内涵的农村习俗也淡出农民的生活”,由此可见,“美丽乡村”建设
可以引导和加强村规民约等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
材料二中说到乡愁的普适性,“无论是有形的乡村文明还是无形的乡村文明,都是人民创造出来的,而且
反映了人民的利益、价值和诉求”;材料三中说“‘山’‘水’成为环境资源元素的隐喻而与乡愁直接关
联,这种预设使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话语构建首先关联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由此可见,“美丽乡村”
建设可以将乡愁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联系起来,利用乡愁的普适性范畴,推动人们的身份认同和精神同构,
实现美丽乡村的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