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江省各地
2020-2021 年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古诗词阅读
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风流子·木叶亭皋下
(宋)张耒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①,老侵潘鬓②,谩③簪黄菊,花也应羞。楚天晚,白
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④沉浮。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
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注释】①庾肠:南朝庾信初仕梁,使西魏被留北方,作《哀江南赋》以述思乡之苦。后泛指愁肠。②潘
鬓:即潘岳的斑鬓。这里词人以“潘鬓”自喻身心渐衰之貌。③谩:不经意。④传说西王母饲养的鸟,能
传递信息,后常指传信的使者。
19. 上片中最常见的古诗词空间意象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20. 下片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做简要赏析。
【答案】19. (1). 南浦 (2). 西楼
20. ①设问。以“玉容知安否”问,以书信和题诗因两地相隔遥遥而无法见寄作答。曲尽对遥思对象的关
切和挂念。②典故、无理而妙。“青鸟”意谓书信和题诗,由于两地渺远而无法见寄,徒然地埋怨那晴云
分离,使者隐没,无理而妙。③对面落笔、联想想象(虚写)。以想象之笔,设想妻子思念自己时的痛苦
情状。他想象妻子也许在风前月下,芳心懊恼,眉头紧皱,怎么也止不住那百无聊赖的愁思,以铺叙写法
表达两地分居、不见来信的怅怨。④以景结情。相思至极,欲说还休;不是不想说,而是说了愈加愁苦,
倒不如将此情交付给东流之水,情景交融,绵绵无尽。
2
【解析】
【分析】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把握诗歌意象的能力。
空间意象即地理位置,亭台楼阁等,比如长亭、灞桥、西楼等等。
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西楼:多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
上片最后一句“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意思是芳草脉脉含情,夕阳寂寂无语,大
雁横在南浦上,人则斜倚西楼。含着情意的芳草,默默无语的夕阳,横渡南面水滨的大雁,是词人所望到
的,但却没有望到故乡,在这种望而不得的情况下,他只好倚着西楼心往神驰了。“人倚西楼”点出游子
登眺之处,交代了“楚天晚”至“雁横南浦”六句都是极目之所见;由所见而引起所感,因而所见之景物
都似有了人的感情。所以上片中最常见的古诗词空间意象有南浦、西楼。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下片以“玉容知安否?”设问,点明所思之人,揭示了词旨所在,使上片所写种种情景明朗化。这句“玉
容”,极言容貌之美如花似玉,这儿即指倚楼遥思的对象。“知安否?”曲尽对遥思对象的关切和挂念,
由此而引起下面相思的倾诉、深情的抒发。
“青鸟”运用典故,根据注释青鸟指传说西王母饲养的鸟,能传递信息,后常指传信的使者。“香笺共锦
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意谓书信和题诗,由于两地渺远而无法见寄,徒然地怨那晴云
分离,使者隐没。
“向风前懊恼”四句,运用联想想象,设想妻子思念自己时 痛苦情状。他想象妻子也许在风前月下,
芳心懊恼,眉头紧皱,怎么也止不住那百无聊赖的愁思。写对方思念自己,正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于妻子深
挚的爱情与痛苦的思念。
3
“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以景结情,相思至极,欲说还休;不是不想说,而是说了愈加愁苦,倒不
如将此情交付给东流之水带去为好。
《风流子·木叶亭皋下》全词以景蕴情,精微细致地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苦闲愁和对妻子的思念。
【点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
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
(3)对比;(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借代、
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浙江省浙北 G2(嘉兴市一中、)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春宵 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1)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春夜(2) 王安石
金炉香尽漏(3)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注](1)歌管:唱歌奏乐。(2)此诗作于公元 1068 年(宋神宗熙宁元年),神宗准备实行新法,四月
召王安石进京面对。(3)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23. 同为描写春夜,两诗的具体时间却不相同:苏诗描写的是 _________ 时分之景,王诗描写的是
_________时分之景。
24. 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
【答案】23. 深夜 拂晓
24. 苏诗,“春宵一刻值千金”写出了光阴的宝贵,接下来的 “花有清香月有阴”描绘了夜景的清幽和夜
4
色的宜人。后两句转而描写官宦贵族阶层纵情享乐的情景,委婉含蓠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醉生梦死、贪图
享乐、不惜光阴的人的谴责。
王诗,是春夜怀人之作。诗人没有正面写对人的怀念,而是通过香尽漏残、月移风寒,写出时光的推移,
从而表明诗人徘徊之久和怀想之深。表面上是这庭院夜色搅了诗人清梦,实际上是由于对远方的人强烈的
思念,使诗人感到眼前景色倍加恼人,感情表达得含蓄、曲折而深沉。
【解析】
【23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苏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分之景,王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分之景,从题干中“同为描
写春夜,两诗的具体时间却不相同”这一提示词来看,考生需要到诗歌中找出直接点明时间和借助物来点
明时间的词。苏诗中,“春宵”,“宵”点明是夜晚,“秋千院落夜沉沉”点明是深夜。王诗中,“金炉
香尽”“漏声残”,香炉里的香早已经燃尽,漏壶里的水也快漏完了;“月移花影上栏干”,月亮的移动,
花木的影子悄悄地爬上了栏杆,这些内容点明应是晨晓。
【24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是考查两首诗歌的情感。苏诗中,开篇两
句写春夜美景。春天的夜晚十分宝贵,花朵盛开,月色醉人。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夜景的清幽和夜色的宜人,
更是在告诉人们光阴的宝贵。后两句写的是官宦贵族阶层尽情享乐的情景。夜已经很深了,院落里一片沉
寂,他们却还在楼台里尽情地享受着歌舞和管乐,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良辰美景更显得珍贵。作者的描
写不无讽刺意味,含蓄委婉地透露出作者对醉生梦死、贪图享乐、不惜光阴的人的深深谴责。王诗中,第
一句“金炉香尽漏声残”,“金炉香尽”和“漏声残”都是形容夜已很深,而诗人此时还不睡?显然是思
念至深。第二句“翦翦轻风阵阵寒”,“翦”,原意是指整齐的羽毛,这里是用来形容寒风料峭。这句描
写风的“轻”“寒”。第三句“春色恼人眠不得”,“春色恼人”,为什么恼人呢,背后肯定有玄机。至
于什么玄机,作者在诗里未点明。读者可以根据这句来推断,肯定是有样东西,让作者觉得比欣赏大好春
色更值得用心思记挂的。那就是——亲人。第四句“月移花影上栏干”,这句诗间接表明,作者是一直没
睡,看着花影从庭院移到栏杆。夜更深沉,人却始终难眠。究其原因,是思念太深的缘故。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
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
5
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
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
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
有无暗示。比如本题中,考生分析两首诗歌情感的时候,既要抓直接表达情感的诗句及词语,也要抓住诗
句中的景语。
浙江省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环大罗山联盟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9-20 小题。(8 分)
霁 夜孔平
仲①
寂历②帘栊③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狂
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早有秋
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
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注】①孔平仲:宋代诗人,诗歌以“流丽清整,通畅明快”见长。②寂历:寂静冷清。③帘栊:窗帘和窗牖。
19“霁”是一种天气现象,诗中 , 两句照应诗题。(2分)
20 有学者认为这首诗的核心在于一个“清”字,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清”的。(6 分)
【答案】
19. 答案: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20.①对比,作者以清晨秋叶的坠落声,戍墙上的铃声之清泠,与昨夜狂风暴雨对比映衬,突出一夜 暴风雨
之后,夜雨初霁的清静。②调动多种感官,视觉角度,写“淡月笼云”,触觉角度,写“凉 意”,听觉角
度写“秋声随堕叶”,营造出一种清净、清新之感。③想象,诗歌尾联作者想象经过 暴雨洗过的庐山,
必然是一片青翠,给人清爽之感。(评分说明:写出一点得 2分,其他答案酌情 给分)
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9-20 题。(8 分)
早兴①
【唐】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
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
6
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②心空思想
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本诗写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 年),作者在杭州为官期间。②觉(jué):醒。
19 首联中诗人以“ ”“ ”等词来点题,交代时间之早。(2 分)
20 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全诗。(6 分)
【答案】
19.“晨光”“开门鼓”(评分标准:共 2 分,每空 1 分。)
20.①前四句运用多种感官描写,通过晨光、鼓声以及对春天极为敏感的两个动物——犬、鸟的传神刻 画,隐
隐透露出春天的气息。②“头仍重”与“体乍轻”形成对比。“头仍重”写早晨酒未醒,仍 有头重脚轻之感,说明
昨日因心情愉快开怀畅饮,“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③“新脱冬 衣”运用动作描写暗示季节更替。④
最两句照应诗题,写夜间因为没有乡梦撩人愁思,睡醒后心境 空明。暗示出诗人的身心已完全被春天的气息
所感染,他又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
浙江省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 9+1 高中联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 20-21 题。(8 分)
初归镜中寄陈端公
唐·方干
去岁离家今岁归,孤帆梦向鸟前飞。必知芦笋侵沙井,兼被藤花占石矶。
云岛采茶常失路,雪龛中酒不关扉。故交若问逍遥事,玄冕何曾胜苇衣。
壬辰寒食
宋·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20.两首诗歌中,“雪龛中酒不关扉”中的“雪”的意思是 ▲ ,“巾发雪争出”中的“雪”
是指 ▲ 。(2 分)
21.《初归镜中寄陈端公》《壬辰寒食》这两首诗歌的最后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赏析。(6 分)
▲
7
【答案】
20.白色的 白发
【评分标准】每空 1 分
21.两首诗歌都运用了借代、对比的手法(2 分),以“玄冕” “轩冕”借代为官生活。(1 分)第一
首诗歌中将“玄冕”和“苇衣”,即官场生活和家乡田园生活进行对比,第二首诗歌将“轩冕”和“渔樵”,
即官场生活和田园隐逸生活进行对比。(1 分)共同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不满,对田园自由生活的向往和
喜爱。(2 分)
【评分标准】从手法和情感两方面回答,手法并分析各 2 分,如回答直抒胸臆也可以给 1 分,思想情感
2 分。
浙江省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9—20 题。(8 分)
山亭柳•赠歌者①
[宋]晏殊
家住西秦。赌博艺②随身。花柳③上,斗尖新④。偶学念奴⑤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
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
重掩罗巾。
【注】①此词是晏殊晚年知永兴(治所今陕西咸阳一带)时所作。此时晏殊年过花甲,被贬多年。②赌博
艺:凭借多种才艺。③花柳:指青楼歌馆。④尖新:新颖。⑤念奴:唐代天宝年间著名歌女。
19.“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巧妙地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的两句诗,从侧面写出歌者高超的技艺。(2 分)
20.请简析这首词的叙事特色。(6 分)
▲
【答案】
8
19.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20.①通篇用歌女(或第一人称)的口吻自述,情感表达真实自然;
②以时间顺序展开叙事,清晰地呈现歌女的人生轨迹和不幸命运;
③运用对比手法,使得歌女前后得意与失意的境况构成鲜明对比,加强叙事的悲剧效果;
④寓情于叙事(或叙事和抒情相结合),通过歌女的身世自叙,既表达了词人对歌女的深切同情,也借歌
女的命运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被贬多年的痛苦无奈。
(答出 3 点即可)
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20-21 题。(8 分)
满江红•金陵怀古
(元)萨都剌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
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注】玉树:陈后主所制艳曲《玉树后庭花》,历来被认为是亡国之音。胭脂井:陈后主躲隋兵于此井,
又名辱井。寒螀:古书上说的一种蝉。
20.下阕“故国”呼应上阕 ,点出了诗人“愁如织”的原因。(2 分)
21.简要赏析上阕的对比艺术。(6 分)
【答案】
20.六代豪华(2 分)
21.将历史上六代的豪华与今日的了无踪迹构成对比;将山川形胜依旧与人事已非从前构成对比;化用典
故,王谢堂、乌衣巷的今昔构成对比;将春潮急涌之动与孤城寂寞之静构成对比。(上述对比中答到一点
9
给 2 分,答到任意两点即给 4 分)多重对比,虚实相对,层层推进,委婉地抒发了诗人金陵怀古时油然而
生的昔盛今衰、世事无常的悲愁。(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