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ID:685064

大小:96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1-05-0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二) 高三语文试题 2021.4 本试卷共 10 页,23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清楚地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规定的位置,核准条形码上的准 考证号、姓名与本人相符并完全正确及考试科目也相符后,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的位置。 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签字笔或钢笔作答,字体工整、 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各题目的规定答题区域内答题,超出答题区域范围书写的答案无效;在 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不得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 带。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国内社会和文化社会的变化,构筑文学理论的核心“文学性”概念已悄然发 生变化。从单纯的文学文本到广泛的社会文本,从审美性、文学性到政治性、文化性,“文学性的扩张” 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它和当代媒体文化、视觉文化的发达不无关系,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 90 年代以来社 会结构同时也是社会话语系统的转型。这就要求我们突破过去文学观念的种种局限。 局限之一是精英文学观。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反思。实际上,所谓“精英文 学观”,并不是认为精英文学/大众文学有绝对的分野——在延安时代的赵树理文学也是一种精英文学—— 而更多是一种要扶持某种文学类型、文学势力以及文学创作成为正统主流的姿态。这种“扶正”会扼杀多 样性,因为它会使文学陷入一种单一标准统摄的、忽视个体独特性的模式中。 局限之二是文学文本化。传统的文学研究要么把“文学”理解为“思想”,要么理解为“语言”,要 么是合二为一,但都是悬空建立在文本基础上。 这种虚化的文本,一方面忽视了文学的“物质性”。传统的文学研究从来不关注文学的物质载体,比 如说书籍报刊,比如说图书的装帧、印刷、出版、发行等等。以鲁迅的小说为例,小说集《吶喊》中多篇 作品是先刊印在《新青年》杂志上的,那么从杂志刊行到最后辑成单本出版其间是否有变化?《吶喊》的 装帧设计、装订形式、书籍用纸等又是如何?现代文学的研究者认为这些问题是“小道”,往往不予关注, 但事实上,洋装本还是线装本,往往暗藏着思想文化的交锋。 另一方面忽视了文学的“活动性”。现代文学之不同于古典文学,除了众所周知的思想意识、审美趣 味、语言工具等,还与其生产过程以及发表形式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在文学创作中,报章等大众传媒不 仅仅是工具,而是已深深嵌入写作者的思维与表达。所谓思想意识、审美趣味、语言工具等,显然是就文 本而言的,但这个文本不是凭空产生的,作为文化产品它是有生产过程的,不仅有生产,同时还有消费过 程,以及这之间的传播过程。但是在传统的文学研究中,这些是最被忽略的。相反在新文化史中,阅读史、 图书史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门类。美国著名新文化史学者罗伯特•达恩顿就以研究阅读史而闻名,他曾经谈到 自己的研究主要是“我感兴趣的是从更加广阔的视野来考察书籍的历史,讨论印刷品是如何进入普通人的 日常生活的这一核心问题”。显然,在文学作品如何被阅读、如何进入普通读者生活这方面,文学研究做 得还远远不够。 对活动的关注,也就是对“过程”的关注。学者周武就认为,以往的文化史基本上是结果(文本本身) 的研究,而新文化史更专注于过程的研究。所谓结果的研究,指的是对最终事实的研究,即对已成为事实 的唯一可能性的研究,对思想家或学人而言,这个最终事实就是思考的文本化成果。所谓过程的研究,则 是对文本化成果的探索与思考过程的研究。我们往往把目光集中到文本本身,因此对文本的处理,对文本 的梳理与解说,就成了以往文化史研究的中心环节。这种状况现在正在发生变化,开始慢慢走出单纯的文 本研究的方式,开始关注这些观念、态度、学术、思潮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下出现的?在特定的语境里面又 是怎么变化的?它的传播渠道是什么?它的读者又是哪些人?哪些人出于怎样的理由接受或者反对?简单 来说,这一类型的文学研究关注的是一种充满了细节的过程。 显然,如果“文学”不作为这样一种文化活动的过程来理解,它始终是无法获得一种超越纸面的立体 感的。 (摘编自邓金明《“新文化史”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材料二: 其实,作品写成以后,文学并没有完成,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和阐释才完成了文学的使命。真正的文 学史不仅应该包括作家和作品,而且应该包括作品和作家不断被阐释的历史。没有作品被阐释的曲折历程, 很难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史。这一点长期被忽略,真有点令人奇怪。现象学的文论早已把读者放在中 心,但是,我们至今还没有一部把读者放在一定地位上(就更不要说中心地位了)的文学史。试想,如果 现代文学史,能够把对于《阿 Q 正传》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多元阐释考虑进去,将给文学史增添多少深邃的 内涵。作家加作品的文学史模式一统天下的现状,使我们的文学史常常缺乏历史感。 许多匆匆忙忙投入文学史编写的人士,并没有认真研究过文学史与文学评论之间的巨大差异,把文学 史与文学评论混同,已经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种流行病。文学评论,代表作者当前的观念,是一种静 态的评价;而文学史的分析则是一种动态的历史的评价,它不但要表述作者本人评价,而且还要概括出作 品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评价,有了历史的过程,才能达到历史的高度。文学史的评价,不能离开评价的历 史。 (摘编自孙绍振《文学史的写法和文学批评的写法》)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何为“文学性”的理解是构筑文学理论的核心,而在 20 世纪 90 年代前,我们并没有形成对“文学性” 这一概念的清晰界定。 B. “精英文学观”的泛滥,容易使文学创作处于一种单一标准的模仿与反复,不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不 利于文学多样性的发展。 C. 传统的文学研究只关注文学作品的文本本身,或由文本深究作品承载的意义,或分析文本的语言构成, 这都是把文本虚化的表现。 D. 对于何为“文学史”,并没有形成清晰而准确的认识,这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与分析,导致文 学史编写工作难以开展。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话语体系也由单一而至多元,因此我们的文学观念 也应有所更新变化。 B. 同一篇文学作品,当其发表的刊物不同,或者其装帧设计、装订形式等发生变化时,作品的立场与意义 也有可能随之变化。 C. 生产、消费、传播过程的不同,这是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最大的区别,在传统的文学研究中,很多学者 往往忽略这个区别。 D. 鲁迅的不少文学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在着多元的诠释,这些多元诠释反过来又丰富了作品的内涵,提 升了作品的价值。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论据不符合“所谓过程的研究”观点的一项是( ) A. 明清时期,《西游记》的传播方式主要以书籍文本为主,而到了现当代,戏曲、电视等艺术形式以各自 不同的表现手法传播演绎《西游记》。 B. 《红楼梦》以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 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 C. 由曹禺先生创作的戏剧《雷雨》直到今天依然常演不衰,在不同的时期,观众总能从这部作品里感受到 人性的力量,并找到与戏剧美的共鸣。 D. 对于《儒林外史》的态度,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文人往往对《儒林外史》给予很高的评价,而一般的 大众读者却对《儒林外史》反应平平。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对于文学史研究,请依据文本谈谈邓金明与孙绍振观点的异同 【答案】1. C 2. C 3. B 4. ①首先基于“文学性”概念的变化和“文学性的扩张”的事实,进而提出要突破过去文学观念种种局限 的观点。②接着剖析过去的文学观念中的两大局限——精英文学观和文学文本化,重点批驳了文学文本化 的两个表现:忽视了文学的“物质性”与“活动性。③最后针对忽视文学的“活动性”问题,强调要关注 “过程”研究。 5. 同:两者均认为文学史研究除了文本研究之外,还应重视阅读过程的研究。异:①邓金明认为文学史研 究不能忽视文学的物质载体,并应转向更为细致的文化活动的过程研究。②孙绍振认为文学史研究要强调 读者的阅读和阐释,要注意文学评论与文学史的区别。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A.“在 20 世纪 90 年代前,我们并没有形成对‘文学性’这一概念的清晰界定”错误,依据材料一内容“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国内社会和文化社会的变化,构筑文学理论的核心‘文学性概念己悄然发生变化”, 可推知,在 20 世纪 90 年代前,实际上已形成对“文学性”概念的相关认识与界定,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与社会的变化,进入 90 年后,“文学性” 的概念理解发生了变化。 B.“‘精英文学观’……不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错误,依据材料一内容“更多是一种要扶持某种文学类 型、文学势力以及文学创作成为正统主流的姿态”,“精英文学观”并非是不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因为 “扶持”目的是使之成为“正统主流”,“精英文学观”是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的。 D.“导致文学史编写工作难以开展”错误,依据材料二内容“许多匆匆忙忙投入文学史”编写的人士,并 没有认真研究过文学史与文学评论之间的巨大差异,把文学史与文学评论混同”,对于何为“文学史”, 学界确实没形成清晰准确的认识,但由此得出“文学史编写工作难以开展”的判断则不符合实际,前后并 非因果关系,因为材料二提到“许多匆匆忙忙投入文学史编写的人士”可知,文学史的编写工作是有开展 的,而不是“难开展”,只是因为认识不准确,文学中编写工作的方向存在问题。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C.“生产、消费、传播过程的不同,这是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最大的区别……很多学者往往忽略这个区别” 错误,文中材料一确实提到“现代文学之不同于古典文学,除了众所周知的思想意识、审美趣味、语言工 具等,还与其生产过程以及发表形式密切相关”,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不同之处有思想意识、审美趣味、 语言工具,除此之外,还有生产过程以及发表形式,根据文意,“生产过程以及发表形式”在一定意义上 可以理解为“生产、消费、传播过程” , 但“生产、消费、传播过程的不同”是否就是“现代文学与古 典文学最大的区别”于文无据。同时,材料一还提到“作为文化产品它是有生产过程的,不仅有生产,同 时还有消费过程,以及这之间的传播过程。但是在传统的文学研究中,文学的阅读研究是最被忽略的”, 依据文意,“文学阅读的研究”具体所指应是文化产品的生产、消费以及传播过程,而这些过程的研究是 在传统的文学研究中最被学者忽略的,并非指忽略生产、消费、传播过程的不同。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方法的能力。 A.体现的是“传播渠道的研究”,符合。 B.“所谓过程的研究”,见材料一, 即“所谓过程的研究,则是对文本化成果的探索与思考过程的研究”, 文中对于“对文本化成果的探索与思考过程的研究”的阐释,即“开始关注这些观念、态度、学术、思潮 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下出现的? 在特定的语境里面又是怎么变化的? 它的传播渠道是什么? 它的读者又是哪些人? 哪些人出于怎样的理由接受或者反对?本项体现的是“结果的研究”。是“对文本的 处理,对文本的梳理与解说”,不符合。 C.体现的是“哪些人出于怎样的理由接受” 的研究,符合。 D.体现的是“它的读者又是哪些人?哪些人出于怎样的理由接受或者反对?”的研究,符合。 故选 B。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结构,梳理脉络的能力。 ①依据材料一“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国内社会和文化社会的变化,构筑文学理论的核心‘文学性’概 念已悄然发生变化。从单纯的文学文本到广泛的社会文本,从审美性、文学性到政治性、文化性,‘文学 性的扩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它和当代媒体文化、视觉文化的发达不无关系,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 90 年代以来社会结构同时也是社会话语系统的转型。 这就要求我们突破过去文学观念的种种局限”,首先基 于“文学性”概念的变化和“文学性的扩张”的事实,进而提出要突破过去文学观念种种局限的观点。 ②依据材料一“局限之一是精英文学观”“局限之二是文学文本化” “这种虚化的文本,一方面忽视了文 学的‘物质性’”“另一方面忽视了文学的‘活动性’”,接着剖析过去的文学观念中的两大局限——精 英文学观和文学文本化,重点批驳了文学文本化的两个表现:忽视了文学的“物质性” 与“活动性”。 ③依据材料一“对活动的关注,也就是对‘过程’的关注”,最后针对忽视文学的“活动性” 上”问题, 强调要关注“过程” 研究。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依据材料一“显然,如果‘文学'不作为这样一种文化活动的过程来理解,它始终是无法获得一种超越纸面 的立体感的”、材料二“真正的文学史不仅应该包括作家和作品,而且应该包括作品和作家不断被阐释的 历史”来看,相同处是两者均认为文学史研究除了文本研究之外,还应重视阅读过程的研究。 依据材料一“这种虚化的文本,一方面忽视了文学的 ‘物质性’。 传统的文学研究从来不关注文学的物 质载体,比如说书籍报刊,比如说图书的装帧、印刷、出版、发行等等”“对活动的关注,也就是对‘过 程’的关注”、材料二“其实,作品写成以后,文学并没有完成,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和阐释才完成了文 学的使命”“许多匆匆忙忙投入文学史编写的人士,并没有认真研究过文学史与文学评论之间的巨大差异, 把文学史与文学评论混同,已经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种流行病”可见,不同处是邓金明认为文学史研 究不能忽视文学的物质载体,并应转向更为细致的文化活动的过程研究。而孙绍振认为文学史研究要强调 读者的阅读和阐释,要注意文学评论与文学史的区别。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钻玉米地 张炜 无边无际的大玉米地里有什么?肥壮的玉米棵遮天蔽日,一片连着一片。无数的刺猬、兔子、黄狼、 草獾,还有狐狸,都从里面跑出来。各种鸟雀一群群钻进钻出,喧闹着。 我们钻进玉米地,就像刮了一阵风。呼啦啦,玉米棵儿一溜儿摇动,叶子乱舞,大玉米穗子乱悠晃。 如果趁月亮天里钻进去,那就更来劲了,各种声音响个不停,从声音里你就可以明白,这里面的东西和故 事多了。 小村里的人守着庄稼地过了一辈子,知道土地的脾性:能滋生各种东西,也能招引来各种东西,更能 埋藏下各种东西。所以你缺了什么不用愁,只管跟土地要去。 小孩子们嘴馋,嚷着要吃瓜。哪里有钱去买?自己去找吧!玉米地藏下的瓜儿多极了,但你得用心找 才行。小炕理胆子很大,他敢一个人钻进钻出。他在地里像个野猪一样,呼噜呼噜拱着,不知寻到了多少 好东西。他还找到了野葫芦,做了一个挺好的水瓢。 小炕理的奶奶喜欢养猫。自从老猫没了以后,炕理奶奶就想它,整天说:“我的猫呀!我的猫呀!” 炕理说:“奶奶,我设法到玉米地里找一只去!”奶奶说:“胡诌!地里什么都有呀?”小炕理就弄一个 暗扣绳下在地里,又设法把一只小麻雀放在机关上。 坚持了十几天,有一天他正在地里打瞌睡,突然有喵喵的叫声,一声比一声凄厉。他一下跳了起来, 跑近一看,见套住了一只长爪儿黑白花小猫。小猫胡乱蹬人,咬人,大嘶大叫,一看就知道是在野地里生 活久了的东西。小炕理把它绑上,带回了家来。开始几天不喂它,硬饿硬饿,后来才由老奶奶喂一点点东 西,再后来它终于死也不肯离开老人了,温顺得很,老人可以一天到晚抱着它。 土成熬到了三十多岁,还是没有媳妇。土成焦急得很,动不动就发火。他脸色发黄,不愿洗澡,身上 灰尘很多。这样越发没有姑娘跟他了,大家都说土成的事要麻烦。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常常去玉米地里了。有时一整天在里面瞎蹿。大家说,他是想在里面找个 媳妇也说不定呢。 一个秋天快要过去的时候,土成创造了个奇迹。 那是一个黄昏,他走出了玉米地,后面还跟着一个头发黄黄、瘦瘦薄薄的姑娘。姑娘除了两眼有光, 周身都是暗淡的。 原来姑娘是穷地方下来的,秋天蹿在玉米地里,走哪儿算哪儿。她有一天见一条长虫爬近了睡着的土 成,就替他赶开。他醒了,不敢相信眼前怎么会有个姑娘。夜里土成揣了几个玉米饼钻进玉米地里,把东 西放下,就回来了。一连多少天过去,他终于把姑娘领回家了。 后来那个黄瘦姑娘渐渐胖了,像模像样了。土成也讲究起来,不仅按时洗澡,过节时还要穿袜子,冬 天戴护耳套。 小古妈妈是个小脚女人,男人早死了,小古妈妈不嫁人,安安静静守着小古过日子。可是她越来越想 小古爹,她做梦做他,说话说他。“过年过节孩子他爹也不来家!”她埋怨。有人听了就说:“你老糊涂 了,人死如灯灭,怎么还能回来?” 七姑建议小古妈妈不要闷在村里,不如到田里走走。那时正是秋天,是玉米棵茂盛的时候。小古妈妈 提个篮子钻进去,她觉得无边无际的大玉米地里有一万种声息,细碎而且渺远,在远处,好像有个男人在 深长地喘息。 “小古爹!小古爹!”她呼叫着。 然后是倾听。有他的声音吗?似乎他在很遥远的地方哩。“你呀,你不来家,哎呀,还笑,笑什么? 你不想我,也不想孩儿?你说说,啧啧啧啧!” 小古妈妈拍打着膝盖,数叨着,又惊喜又绝望。 “你走了多少年了?早不回来晚不回来,到了快收玉米的时候就往回跑。我知道你是馋个秋天,馋又 大又香的玉米棒子!” 小古妈妈笑哈哈地拍手:“俺这回可看见你了,你在玉米地里钻来钻去,这回可瞒不过俺的眼去!我 知道,你出门回来都是先看看庄稼,这样心里才踏实。你这回看明白了吗?” 她数叨一会儿坐下来,闭着眼,一脸的皱纹飞快地活动。她这样说着,笑着,走着,一直忙到天黑, 这才恋恋不舍地往村里走去。 有人亲眼见到她在玉米地里干什么,回村里对人说:“小古妈妈痴了。”七姑反驳说:“谁的事情谁 自己心里有数。她或许真的看到了自己的男人呢……” 玉米地的另一面是什么?走不到边,走不到边! 一个人只要耐住心性,只要信服大玉米地,大玉米地就会帮你。你要什么?你只管跟它说,不用不好 意思。不过你得是个好人,是个诚心诚意的人。就是这样,嗯。 (有刪改) 文本二: 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中,情节当然是最主要的因素,而人物还要次之。那是环环相扣、跌宕起伏的一条 情节链条,讲究伏笔、悬念、回环,什么“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什么“且听下回分解”,什么“看官 你道怎地”,都是那样的小说作品不可或缺的佐料。这样的小说与其称之为文学作品,不如称之为曲艺作 品。我们这里是说它的品质靠近曲艺,而不是说曲艺就低于文学多少。我们只是讲,它们是不同的两个大 类。 现在的文学作品,已经是集哲学、美学、历史、小说于一体的散文。我们认为,一个这样意义上的短 篇小说,不妨称之为“短篇文学”,而中长篇就可以称之为“中长篇文学”。戏剧、诗、散文、报告文学 等等,都可沿袭原来的叫法。而通俗小说则可固定为“小说”的叫法。这样既名副其实,又清晰明了,有 利于各类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至于情节的重要与否,这就看它放在哪个门类当中了。如果属于我们以上讲的“小说”类,那么它就 是根,如果属于我们以上说的“文学”类,那么它就是叶。 (摘编自张炜作品集《时代:阅读与仿制》)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对玉米地环境的描写,诗意盎然,妙趣横生,散发着原始生机与蓬勃活力,为故事的上演提供了天 然的舞台。 B. 玉米地孕育了自然万物,既为村庄里的人们提供了有益的物质馈赠,更为精神困顿的人们提供了精神寄 托与慰藉。 C. 文章的叙事方式富有个人特色,既像喃喃自语,又如对人倾诉,用炽热高昂笔调表达了作者对大地的深 情与热爱。 D. 文章如同乡村童话,字句灵动活泼,作家淡化了苦难和贫穷,以夸张恣意笔法,渲染了乡村大地上的和 谐与希望。 7.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桃花源记》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在描写乡村时只把自然视为寄托人格的工具,而本文则凸显的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 玉米地的“好”正是对人类用心伺弄的回报,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呼吁人类开辟荒野,充满活力 的自然也会回馈人类。 C. 文章充分展现了人性之美、情感之美,在情感与主题表达上与张洁的《捡麦穗》有异曲同工之妙,天真 纯洁而又充满了温情。 D. 小古妈妈在玉米地对丈夫的呼喊念叨,感人至深,这与鲁迅的《药》中夏瑜母亲对逝去的夏瑜的呼告所 表达的情绪是一致的。 8. 文章写到的人物众多且身份各异,但在人物行为及精神品质上却拥有一些共同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 析。 9. 依据文本,你认为张炜《钻玉米地》中情节的作用究竟是作品的“根”还是“叶”?请回答并给出你的 理由。 【答案】6. C 7. C 8. ①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钻玉米地,对玉米地有所依恋和信任;②他们都是有善意、有耐心、有诚心的 人。 9. 《钻玉米地》中情节的作用是“叶”。理由:①根据文本二:在传统“小说中,情节是作品的主要因素, 情节的作用是作品的“根”。而在张炜具备现代意义的文学作品中,作品的内容增加了,情节并非作品的 主要因素,情节的作用是作品的“叶”。②根据文本一《钻玉米地》中的相关情节:小炕理钻玉米地为奶 奶找猫;王成钻玉米地找到了媳妇;小古妈在玉米地呼告丈夫。这些情节并非是紧密的链条,而是相对独 立,因玉米地而联结在一起,就如大树上的一片片叶子,构成了蔚为大观的“玉米地”文学世界。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C.“用炽热高昂笔调表达了作者对大地的深情与热爱”错误,全文笔调是一种舒缓的叙述,并非“炽热高 昂”。 故选 C。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A.“在描写乡村时只把自然视为寄托人格的工具”分析有误,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哲学,陶渊明建构 的桃花源社会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而本文作者也继承了这种文化基因; B.“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呼吁人类开辟荒野”分析有误,梭罗的《瓦尔登湖》呼吁人类回归自然,而非 开辟荒野; D.“这与鲁迅的《药》中夏瑜母亲对逝去的夏瑜的呼告所表达的情绪是一致的”错误,两者所表达的情绪 是不同的,小古妈妈的呼喊念叨满是思念与深情,而夏瑜母亲的呼告却充满不平与悲愤。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根据题干提到的“文章写到的人物众多且身份各异,但在人物行为及精神品质上却拥有一些共同特点”的 内容可知,学生答题时应从“行为”与“品质”两个方面作答。 从行动方面来看,小说中小炕理,土成还有小古妈妈都喜欢钻玉米地,小说中人物主要的活动场所就在玉 米地里。 从人物的精神品质来看,小炕里为奶奶找猫“坚持了十几天”,土成照顾那个“头发黄黄、瘦瘦薄薄的姑 娘”时是夜里“揣了几个玉米饼钻进玉米地里,把东西放下,就回来了”,同时在时间上也是“一连多少 天过去”,还有小古妈妈在丈夫死后多年未嫁,因思念丈夫而在在玉米地里呼告,“她这样说着,笑着, 走着,一直忙到天黑,这才恋恋不舍地往村里走去”,小说中这些内容都表现出了人物的善意,耐心,以 及诚心。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本题虽从题干来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学生作答时还得以文本为立足点。 从文本二的理论角度来看,根据文中提到的“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中,情节当然是最主要的因素,而人物还 要次之。那是环环相扣、跌宕起伏的一条情节链条,讲究伏笔、悬念、回环”“现在的文学作品,已经是 集哲学、美学、历史、小说于一体的散文。我们认为,一个这样意义上的短篇小说,不妨称之为‘短篇文 学’”以及“至于情节的重要与否,这就看它放在哪个门类当中了。如果属于我们以上讲的‘小说’类, 那么它就是根,如果属于我们以上说的‘文学’类,那么它就是叶”的内容,不难判断,在传统小说中, 情节是作品的主要因素,情节的作用是作品的“根”,而在现代意义的文学作品中,作品的内容增加了, 情节并非作品的主要因素,情节的作用是作品的“叶”,而张炜的作品很明显属于现代意义的文学作品,《钻 玉米地》中情节的作用应该是“叶”。 从小说文本的具体的内容来看,小说主要写了三个人物的故事,分别是:小炕理钻玉米地为奶奶找猫;土 成钻玉米地找到了媳妇;小古妈在玉米地呼告丈夫。这些情节并非是由紧密的链条串联在一起的,而是相 对独立,只是因事件发生地点——玉米地而联结在一起,就如大树上的一片片叶子,构成了蔚为大观的“玉 米地”文学世界,由此也可以判断,《钻玉米地》中情节的作用是“叶”。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翁大立,余姚人。嘉靖十七年进士,累官山东左布政使。隆庆二年,命督河道。三年七月,河大决沛 县,漕艘..阻不进。帝从大立请,大行振贷。大立又请漕艘后至者贮粟徐州仓平价出粜诏许以三万石赉民大 立以下民昏垫闾阎愁困状帝莫能周知乃绘图十二以献。且言:“时事可忧,更不止此。东南财赋区,而江 海泛溢,粒米不登,京储可虑一也。边关千里,悉遭洪水,墩堡倾颓,何恃以守?可虑二也。畿辅..、山东、 河南,霪雨既久,城郭不完,寇盗无备,可虑三也。江海间飓风鼓浪,舟舰战卒,悉入波流,海防可虑四 也。淮、浙盐场咸泥尽没,灶户流移,商贾不至,国课..可虑五也。望陛下以五患十二图付公卿博议,速求 拯济之策。”帝留图备览,下其奏于所司。 当是时,黄河既决,淮水复涨。平地水深丈余,人民多溺死。大立奔走经营,鸿沟、境山诸工,及淮 流疏浚,次第告成。帝喜,锡赉有差,时大立已升工部右侍郎,旋改兵部,为左。会代者陈大宾未至,而 山东沙、薛、汶、泗诸水骤涨,黄河又暴至,已而淮自泰山庙至七里沟淤十余里。其明年,遂为给事中宋 良佐劾罢。万历二年,起南京刑部右侍郎,就改吏部。明年入为刑部右侍郎,再迁南京兵部尚书。六年, 致仕归。 先是,隆庆末,有锦衣指挥周世臣者,外戚庆云侯裔也。盗入其室,杀世臣去。把总张国维入捕盗, 惟婢荷花儿及仆王奎在,遂谓二人奸弒其主。刑部郎中潘志伊疑之,久不决。及大立以侍郎署部事,愤荷 花儿弒主,趣志伊速决,置极刑。逾数年,获真盗。都人竞称荷花儿冤,流闻禁中。帝大怒,欲重谴大立 等,给事中周良寅、萧彦复劾之,乃追夺..大立职,志伊亦谪知陈州。 (节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一十一》)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立又请漕艘后至者贮粟/徐州仓平价出粜/诏许以三万石赉民/大立以下民昏垫/闾阎愁困状/帝莫能周 知/乃绘图十二以献/ B. 大立又请漕艘后至者贮粟徐州仓/平价出粜/诏许以三万石赉民/大立以下民昏垫/闾阎愁困状/帝莫能/ 周知乃绘图十二以献/ C. 大立又请漕艘后至者贮粟/徐州仓平价出粜/诏许以三万石赉民/大立以下民昏垫/闾阎愁困状/帝莫能/ 周知乃绘图十二以献/ D. 大立又请漕艘后至者贮粟徐州仓/平价出粜/诏许以三万石赉民/大立以下民昏垫/闾阎愁困状/帝莫能周 知/乃绘图十二以献/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漕艘,指运送粮食的船只,古时朝廷利用水道运送粮食,以供应京城、保障军需或民食调剂。 B. 畿辅,汉代把长安周边三郡合称“三辅”,简称“辅”,后与“畿”合用泛指京城附近地区。 C. 国课,国家赋税之意,盐是古代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如果淮、浙盐场受损会导致税收减少。 D. 追夺,指官员去世后被剥夺生前的官职待遇,“追赠”“追认”则是指死后被授予官爵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翁大立爱护百姓,想方设法救灾。当水患来临时,他先向皇帝反映了百姓的疾苦,并向皇帝提出各种赈 灾的办法,他的建议得到了皇帝的回应。 B. 翁大立目光长远,考虑问题周到。他由水患联系到边防、农业、治安等诸多国家重大问题,分析水患带 来的种种危害,引起皇帝对治水的重视。 C. 翁大立勤于政务,仕途却很坎坷。他治理黄淮水患有功,可皇帝封赏并不丰厚,只任命他为兵部左侍郎, 后来更因水患再起遭到弹劾而被罢免。 D. 翁大立虽嫉恶如仇,但行事过于鲁莽。周世臣案,他干扰刑部郎中潘志伊判案,导致错杀无辜,后真凶 落网,他因此受到朝臣弹劾和皇帝重责。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边关千里,悉遭洪水,墩堡倾颓,何恃以守?可虑二也。 (2)大立奔走经营,鸿沟、境山诸工,及淮流疏浚,次第告成。 14. 沛县决堤后,为了救助百姓,翁大立做了哪些事情? 【答案】10. D 11. D 12. C 13. (1)千里长的边境和关隘,全都遭遇洪水,报警台和堡垒坍塌,依仗什么来驻守?这是需要忧虑的第 二件事。 (2)翁大立四处奔波筹划治理,鸿沟、境山各项工程,以及淮河流域的疏浚工程,先后完成。 14. ①请求皇帝进行赈灾。②请求皇帝平价出售徐州仓的粮食。③将水患中百姓的困苦画成十二幅图,并总 结五患,献给皇帝。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大立又请漕艘后至者贮粟(于)徐州仓”,“徐州仓”是“贮粟”的地点,属于状语后置,故中间不应该 断开,故排除 AC。 “周知”指完全知晓、详尽了解,不应与前文主语“帝”断开,排除 B。 故选 D。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官员去世后”错误。“追夺”的“追”指事后被追究;“追,赠”“追认”的“追”指人死后授予官 爵或称号。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C.“皇帝封赏并不丰厚”错误,原文“锡赉有差”,“有差”的意思是不只有区别,而非封赏不丰厚。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注意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悉,全部;何,什么;何恃,宾语前置,恃何,凭什么;以,连词,表目 的,来;可虑二也,判断句。 (2)经营,筹划治理;诸工,各项工程;次第,依次,先后。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找到原文沛县决堤后的段落,主要在第一段,可概括出三点。 其一“帝从大立请,大行振贷”,说明他上奏皇帝,请求皇帝赈灾;“大立又请漕艘后至者贮粟徐州仓, 平价出粜”可见,他还请求评价出售徐州仓的粮食;“大立以下民昏垫,闾阎愁困状,帝莫能周知,乃绘 图十二以献。且言:‘……可虑一也……可虑二也……可虑三也……可虑四也……可虑五也。望陛下以五 患十二图付公卿博议,速求拯济之策。’”可见,他将水患中百姓的困苦画成十二幅图,并总结五患,献 给皇帝。 参考译文: 翁大立,余姚人。嘉靖十七年考上进士。积功升官至山东左布政使。隆庆二年,(朝廷)命令他去督促 治理河道。隆庆三年七月,黄河在沛县严重溃决,运粮的船只受阻无法前进。皇帝听从翁大立的请求,大 举赈灾。翁大立又建议后到的运粮船只将谷子贮存在徐州仓内,平价出卖。皇帝下诏允许拿出其中三万石 粮食赏赐给百姓。翁大立认为底层百姓困于水灾、村里穷困愁苦的状况,皇帝不能够完全知晓,于是绘制 了十二幅图献上去。并且进言:“时事可以担忧的,还不止这些。东南是国家财政赋税区域,却江海泛滥, 颗粒无收,京城的储备是需要忧虑的第一件事。千里长的边境和关隘,全都遭遇洪水,报警台和堡垒坍塌, 依仗什么来驻守?这是需要忧虑的第二件事。国都附近、山东、河南,下了很久的雨,内外城墙不完整,贼 人强盗来了无法防备,这是需要忧虑的第三件事。江海之间飓风掀起大浪,船舰上的战士,全部卷入波涛, 海防是需要忧虑的第四件事。淮、浙盐场的咸泥全部被冲没了,煮盐为生的人口流失搬走,商贩们不来,国 家税收是需要忧虑的第五件事。希望陛下将这五点忧虑和十二幅图交给公卿们广泛地评议,迅速地探求解 救的计策。”皇帝留下图画观览,将他的奏折下发给了有关部门。 就在这个时候,黄河已经决堤,淮水又上涨。平地上水深十文多,许多百姓被淹死了。翁大立四处奔 波筹划治理,鸿沟、境山各项工程,以及淮河流域的疏浚工程,先后完成。皇帝大喜,分别给以赏赐。当 时翁大立已经升任工部右侍郎,马上改任兵部,担任左侍郎。适逄代替他职位的陈大宾还没有到任,而山 东沙、薛、汶、泗几条河河水突然上涨,黄河水又突然来了,不久淮河从泰山庙到七里沟淤积了十几里。 第二年,就被给事中宋良佐弹劾而罢官。万历二年,重新起用担任南京刑部右侍郎,到任时又调到吏部。 第二年调入北京担任刑部右侍郎,又升任为南京兵部尚书。万历六年,退休回乡。 在这之前,隆庆末年,有个锦衣正指挥使周世臣,是外戚庆云侯的后代。强盗进入他家,杀死世臣后 离开。把总张国维进去抓捕强盗,只有婢女荷花儿和仆人王奎在,就认为二人通好而杀害了主人。刑部郎 中潘志伊怀疑这个结论,长时间没有裁决。等到翁大立以侍郎的身份代管部里的事务,愤恨荷花儿杀了主 人,就催促潘志伊迅速裁决,处以死刑。过了几年,捕获到真正的强盗。都城里的人竞相说荷花儿冤枉, 传闻流入了宫中。皇帝大怒,打算重重地申斥翁大立等人,给事中周良寅、萧彦又弹劾他,于是追削了翁 大立的官职,潘志伊也被贬谪为陈州知府。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春归盩厔旧居却寄耿拾遗 李校书端① 卢纶② 野日初晴麦垄分,竹园相接鹿成群。 几家废井生青草,一树繁花傍古坟。 引水忽惊冰满涧,向田空见石和云。 可怜荒岁青山下,惟有松枝好寄君。 【注】①盩厔(zhōuzhì),今作周至,在陕西省。拾遗,校书,均为官职名;耿漳、李端,卢纶的朋友。② 卢纶(739 年~799 年),大历十才子之一。此诗作于 774 年,即“安史之乱”后的 10 年,诗人此前曾多次 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第。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紧扣诗题,写早春初晴诗人回家,映入诗人眼帘的,是故园竹林和成群的野鹿。 B. 诗人写景手法高超,井生青草,墓旁花繁,颔联没有直接言情,但处处蕴含了情感。 C. 颈联仅用“惊”“空”二字就写出诗人“引水”“向田”时心情的复杂,用词精当。 D. 尾联以“寄”作结,此时此刻,诗人实无物可赠,于是只好随手折些松枝送给朋友。 16. 诗中“可怜荒岁青山下”一句,有的版本写作“可怜芳岁青山下”。“荒岁”还是“芳岁”,结合文 本,你认为哪一个词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5. D 16. 我认为“荒岁”更好。“芳岁”是“盛年”,“荒岁”是指“荒年”。“荒岁”与 前边的“废井”“空见石和云”等相呼应;从时代背景来看,作者所处的时代是“安史之乱”之后的十年, “荒岁”也体现了时代背景;从作者的遭际来看,“荒岁”也表现了作者不得志的苦闷以及对故乡美景的 怀念。 【解析】 【分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以及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D.“诗人实无物可赠,于是只好随手折些松枝送给朋友”错误,尾联的意思是可惜在这离乱的岁月里,面 对荒凉的青山,只能折些松枝来寄托对好友李端的思念,并不是真正地送给朋友。 故选 D。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抒情言志类的诗歌,语言就是为抒情与言志服务的,所以要判断某一个字的表达效果,还需要联系诗歌中 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以及情感,此外,炼字要把字放到具体语境当中,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章”。 根据注释内容“此诗作于 774 年,即“安史之乱”后的 10 年,诗人此前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第” 可知,从大的社会背景来看,国家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境遇艰难,从诗人个人遭际来看,屡试不第,人生 失意,抱负难展,这些都与“荒岁”相呼应。 诗歌中间两联在景物描写时提到了“废井”,“古坟”以及“空见石和云”,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一个荒凉、 空寂的环境,诗人对友人以及对故乡旧日美景的思念在这样的环境中隐隐流露出来,而这个环境也与“荒 岁”所带出的氛围相吻合。 所以,“荒岁”更好。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一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大鹏乘着六月的大风飞往南海时的壮 观景象。 (2)《琵琶行》中多次写到月亮而作用各不相同:描写月色,从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的是 “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则浓缩了琵琶女的卖唱人生,感慨时光白白消磨。 (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使用拟人手法,将个人的离愁转化为崇高献身精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答案】 (1). 水击三千里 (2).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 唯见江心秋月白 (4). 秋月春风等闲 度 (5). 落红不是无情物 (6).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抟、扶摇、唯、等闲。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_________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生活必需品之一,中华民族举国之饮,治病、食 用、解渴,都需要使用茶。平民百姓,粗茶淡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历代文人墨客、社会名流及宗教人士,烹泉煮茗、吟诗作画,高唱“君子之交淡如水”。中国茶文化糅合 佛、儒、道诸派思想, ,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橾,去除 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一叶嘉木承 载着五千年的岁月, 了五千年的文化基因。在任何时候,喝上一杯茶,都仿佛能穿越时空,寻到 历史的痕迹,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气息。茶,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 。 18. 文段中划横线处所补充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A. 更 独成一体 孕育 名片 B. 也 别具一格 孕育 记号 C. 也 独成一体 蕴藏 名片 D. 更 别具一格 蕴藏 记号 19. 对画波浪线句子修改得当的一项是( ) A. 茶是生活必需品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治病、食用、解渴,都需要使用茶。 B.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是生活必需品之一,解渴、食用、治病,都需要用到茶。 C. 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一一茶,生活必需品之一,治病、食用、解渴,都需要使用茶。 D. 茶: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生活必需品之一,解渴,食用,治病,都需要用到茶。 20. 学校茶艺社举办了一场茶文化讲座,其中一项活动是对对联。请根据茶艺社所给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漫吟诗赋乾坤大 下联,___________ 【答案】18. C 19. B 20. 细煮香茗日月长 【解析】 【分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更”表层进关系,“也”表并列关系。此处“茶”与“茶文化”是两个不同话题,属于并列关 系,故选“也”。 第二空:别具一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独成一体,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此处指茶文化与其 他中国文化类型不同,而不是指同一类型的不同风格,应填“独成一体”。 第三空:孕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蕴藏,蓄积深藏未露。此处的宾语是“文化基因”,并 不是两种事物之间的相承相生,应该填“蕴藏” 第四空:记号,易于记忆辨识的标记;名片,是标示姓名及其所属组织、公司单位和联系方法的纸片。此 处用了比喻的手法,应选“名片”。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 前文谈及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衔接最恰当的应说茶在我国的影响大,不应先强调茶是生活必需品之一,所 以排除 A; 既然是举国之饮,后面的作用就不能先说“治病”,故排除 C; 并列词语之间,如果有较大的停顿,用逗号;此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即可,排除 D。 故选 B。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对联的能力。 对联拟写,要求上下联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且语义相关。 本题要根据语段的内容“烹泉煮茗、吟诗作画”“喝上一杯茶,都仿佛能穿越时空,寻到历史的痕迹”等 相关句子的提示性作用,拟写出与上联“漫吟诗赋乾坤大”语义相关,且紧扣本语段中心的句子“细煮香 茗日月长”。“漫吟”对“细煮”,“诗赋”对“香茗”,“乾坤大”对“日月长”。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疫情爆发让各国都更加重视对传染病仿真系统的研究。当传染病暴发时,人们能基于各项数据建模, 估算出它的传染速度、危险程度等,为开展应急处置策略提供依据。早在 1927 年,传染病学领域就提出了 经典的“仓室模型”,根据是否感染、康复等标准, ① ,针对人群在不同仓室间的转移概率, 使用微分方程来建模求解,进而完成相关估计和预测。不过,现实情况往往 ② :城镇化加 快、国际经贸发展、社会交往增加等,使传染病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危害也更大。人们迫切需要 对其进行更加精确的模拟,“基于个体模型”应运而生。与“仓室模型” ③ ,它将每个人 视为独立的对象,通过模拟微观层面的个体行为,自下而上地对宏观层面的复杂动态进行诠释,推演出系 统的宏观结果。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22. 请结合语段内容,给“传染病仿真系统”下定义,不超过 40 个字。 【答案】21. ①将人群分到不同仓室;②比这种模型复杂得多;③对人群的粗略分类不同。 22. 传染病仿真系统是通过模拟人类行为,进行数据建模,预测传染病发展的一种模型。 【解析】 【分析】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前文出现“根据”一词,推断补句应有介词“将”或“把”字与之呼应,下文紧承补句提到“针对人群 在不同仓室……”,推断补句应有“人群”“不同仓室”等用词;将以上词语连缀成句可得补句。 ②从挖空所在位置推断,补句需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前文主要是对“仓室模型”进行解说,故补句应 予以回顾,重提上文概念可用代词指代,推断出此句第一个关键词“这种模型”,挖空处与下文用冒号衔 接,说明补句与下文内容存在总分关系,由下文概括得出第二个关键词“复杂”,结合已有关键词和材料 逻辑造句可得补句。 ③根据补句中已有信息与“仓室模型”提示,可知空缺处应引出与上文内容的比较,推知第一个关键词“不 同”;补句锁定比较对象是“仓室模型”的某种特点,这种特点在上文已有提及,而且与下文的“基于个 体模型”的特点形成对照,需要进行归纳,推断出第二个关键词“粗略分类”;连词成句可得补句。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注意下定义采用的句式应是“传染病仿真系统是……”,然后提取文章的关键字句放入其中。 关键句“当传染病暴发时,人们能基于各项数据建模,估算出它的传染速度、危险程度等”“进而完成相 关估计和预测”提示我们传染病仿真系统可进行数据建模,预测传染病发展。 关键句“通过模拟微观层面的个体行为,自下而上地对宏观层面的复杂动态进行诠释,推演出系统的宏观 结果”提示我们传染病仿真系统是通过模拟人类行为推演出系统的宏观结果。 所以综合以上分析可下定义为:传染病仿真系统是通过模拟人类行为,进行数据建模,预测传染病发展的 一种模型。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有一节专门记录红军中的少年先锋队 员。斯诺在书中写道: 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不管整天行军的疲乏,一碰到人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好!”他们耐心、勤劳、 聪明、努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在少年先锋队员身上寄托着中国的 将来。只要这些少年能够得到解放,得到发展,得到启发,在建设新世界中得到起应有的作用的机会。我 这样说听起来大概好象是在说教,但是看到这些英勇的年轻人,没有人能不感到中国的人并不是生来腐败 的,而是在品格上有着无限发展前途。 “他们”是在“红星”照耀下成长的 1936 年的中国少年。红星照耀,初心不改,接棒前行。作为同样 是在“红星”照耀下成长的你,请给“他们”写一封信,谈谈“他们”给你带来的触动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参考例文 共享红星照耀,接棒毅然前行 红军少年先锋队员们: 你们好!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我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再次遇到你们,被你们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深深打 动。同是“红星”照耀下成长的少年,你们堪称楷模!现在,我们再也不用“整天行军”,更不会遭受敌 人的杀害。但我们要永葆初心,接棒前行,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红星照耀,接力做坚定者。 当年你们出身贫苦,稚气未脱,在剥削和压迫中,迎来了这颗“红星”——中国共产党。于是,你们 将那一颗颗赤诚热情的心捧了出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惜劳苦,努力学习,英勇无畏,甚至牺牲了年 轻的生命。今天我们要接力前行,坚持做中国共产党的拥护者,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成长。要用党的科学 理论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把个人奋斗融入到祖国前途命运和民族复兴伟大的梦想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人 生价值。更要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核心意识, 不受歪风邪气的影响,不被图谋不轨的人利用。像你们一样,坚决跟党走,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 新人。 红星照耀,接力做奋进者。 你们不在意生活的贫苦,不顾行军的疲乏,也不惧敌人的威胁,愉快而乐观的生活着。你们耐心、勤 劳、聪明、努力学习,全身迸发着一种令人惊异的生气勃勃的精神。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红星”在闪耀, 也从未缺少过你们这群纯粹质朴的孩子,你们积极奋进的身影成为中国史册中亮丽的一笔。你们是群星照 耀的一个个亮点,连成一片,驱走夜的黑暗。而今,迈进伟大的新时代,我们则要在更广阔舞台上施展抱 负、竞展风采。我们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瞄准更高的目标,描绘更美丽的图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奏响决胜小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乐章。以万丈豪情拥抱新时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的精神刻苦学习,增强本领,在祖国建设大业中大显身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红星照耀,接力做搏击者。 你们这些成长的 1936 年的中国少年,虽然红星照耀,但内忧外患,并没给你们更多发展的机会,而你 们不甘于此,不断拼搏,充分展现了一代少年的不屈不挠。这让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都无比赞叹,你们 不是腐败的,中国人也并不是生来腐败的。你们身上寄托着中国的未来,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多 年后,我们就生活在你们所希望的那个新中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国富民安,距离实现梦想越来越近。 但是我们不能放松斗争这根弦,不能失去拼搏的勇气和锐气。在红星照耀下,牢记初心,敢于应对重大挑 战,同各种贪图享受、消极懈怠的错误思想作斗争,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的言行,坚 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像呵护自己的未来一样去呵护新中国取得的 辉煌成果,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挺身而出、彰显力量。 梁启超曾说“少年强则国强”,的确,你我虽生活在不同时代,但同享红星照耀,爱党爱国之心相同, 拼搏进取之心不变,建设美好家园之心永存。我们要牢记使命,不改初心,接棒毅然前行。始终以你们为 榜样,让世界从你我身上看到中国少年的品格,看到中华民族大有希望。 此致 敬礼 某某某 2021 年某月某日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能力。 【审题】1.找出任务,明确指令。 (1)共性的写作任务: 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2)个性写作任务: 根据《红星照耀中国》中记录的少年先锋队员的表现,给他们写一封信。“红星照耀中国”意思是中国共 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必将照耀中国大地。“他们”是 1936 年的中国少年。“我 们”与这些少年同样是在“红星”照耀下成长的人,但时代不同,际遇不同。要“谈谈‘他们’给你带来 的触动与思考”,就要紧扣“红星照耀,初心不改,接棒前行”,并联系实际生活阐述。 2.分析材料,明确重点。 材料首先表明这些少年先锋队员身上的精神风貌与思想状态,以及他们对于中国未来的意义。他们耐心、 勤劳、聪明、努力学习,这是 1936 年的中国少年的形象特征,当时中国内忧外患,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的少年依然如此向上,让人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现在,中国已然成为了进步发展的中国, 当下的少年又是什么样的呢,是否还像“他们”那样“愉快”“乐观”?这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思考的空 间,是写作的重点之一。 材料接着提出一个“寄托着中国的将来”的条件,就是“只要这些少年能够得到解放,得到发展,得到启 发,在建设新世界中得到起应有的作用的机会”。写作时,可以就此思考,这些少年如何才能得到解放? 得到发展?得到启发?如何才能得到起应有的作用的机会?依据材料“红星照耀”,意思是在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下,“他们”才有这样的机会。而今天的少年,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如何“接棒前行”, 担起建设新世界的重任?理应不忘初心,使命在肩,征程再续。 材料最后又强调他们是“英勇的年轻人”,担负起原本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所应承担的责任,可谓“英 勇”。这也让人改变了对中国人的认识,“他们”是新的中国人,生机蓬勃,积极向上,而不是“腐败” 的,并非生来就是垮掉的“病夫”,而是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新的中国人,是引领中国发展的有前途的中国 人。 综合材料的各层意思,写作时可以侧重某一方面,也可以全面谈论。无论从哪个角度谈,都要置于“红星 照耀”这一历史与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并将“我们”与“他们”联系起来,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的中国少年, 追求进步,与时代同频,为国家民族的未来而奋斗,这应该是两代中国少年同样的初心与使命,“他们” 无疑是前辈与楷模。写作时,要重点阐述“触动与思考”。 【立意】1.红星耀少年,接棒永前行。 2.红星照耀,不忘初心,继续奋斗。 3.接棒前行,中国更有希望。 4.初心不改,勇敢建设新世界。 5.接乐观努力之棒,实现强国梦。 【素材】1.精彩片段:红星照耀,你们在党的光辉引领下,于艰难中磨砺自我,奋进的青春,熠熠生辉。 1936 年的中国,内忧外患,时局动荡。你们虽是少年,却已是革命的先行者,你们跟随共产党领导的红色 革命根据地一起转移,一路长征,勇敢前行,克服艰难险阻,为党的革命事业默默付出。你们是红军小战 士,是红色根据地的小小通讯员、勤务员、号手、侦察员、宣传员、护士……在革命战斗的残酷岁月里, 你们的少年时代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与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同步随行,沐浴党的光辉,你们的青春, 绽放绚丽光彩! 2.精彩片段:或许你们中的很多人已经牺牲,没能等到“建设新世界”的这一天,但是,你们的精神品格 早已熔铸在璀璨的红星之中,化作束束光芒,与党的光辉一同照耀后世,引领新时代的青年一路前行。 时 光流转,近百年的光阴飞逝,正如你们一样,新时代的青年们同沐于党的光辉。红星照耀,我们是无比幸 运的一代,伴随着党领导下的国家建设步伐成长,在和平的环境和时代发展的大潮中追逐梦想;前路漫漫, 我们又是责任重大的一代,现代化的宏伟事业,民族的伟大复兴,都需要我们去奋斗和实现。 3.同为在红星照耀下成长的两代少年,你们为我树立了极好的榜样。我将接过接力棒,在你们的精神激励 下,向着红星指引的方向,在党的领导下,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我愿在此向你们表白我的心志: 我若成为一名白衣医生,必此勤奋之心护佑杏坛;若成为一名教师,必以努力之双手育桃李芳香;若我像 你们一样,成为一名军人战士,必将用乐观清除艰苦,为祖国将来奋战,也希望你们能永葆乐观勤劳的品 格,我们一道,在红星照耀下,一代一代接力前行!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